下丘脑神经解剖学讲稿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副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桥脑 和延髓的副神经通路出脑。
分布
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支配这两块肌 肉的运动。
功能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运动,参与头部 和颈部的姿势维持和转动。
舌下神经
概述
舌下神经是躯体运动性脑神经之一,负责支配舌肌运动。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舌下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延髓的舌下神经通路出脑。Biblioteka 皮肤感觉神经总结词
皮肤感觉神经是感觉性脑神经之一,负责传递皮肤感觉信息 。
详细描述
皮肤感觉神经起始于皮肤表面的感受器,将触觉、痛觉、温 度等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能够感知皮肤刺激。皮肤感 觉神经对于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非常重要。
03
运动性脑神经
动眼神经
概述
动眼神经是第三对脑神 经,负责控制眼球运动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目录
• 脑神经概述 • 感觉性脑神经 • 运动性脑神经 • 混合性脑神经 • 脑神经损伤与疾病
01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共由31对神经组成,其中10 对为颅神经,12对为脊神经,其余9 对为脑干神经。
脊神经包括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 和骶神经。
颅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 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面神经、听神经和舌咽神经。
与其他神经关系
三叉神经与面神经和下颌神经 等其他脑神经有复杂的交互作
用。
展神经
概述
展神经是第六对脑神经,负责控制眼球的外 展运动。
损伤影响
展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眼球内收障碍,出现复 视。
功能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侧转动。
与其他神经关系
展神经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协同工作,维 持双眼视觉。
《丘脑的解剖与临床》课件
02 丘脑的功能
感觉中继核
总结词
负责接收和传递感觉信息
详细描述
丘脑的感觉中继核是感觉传入通路的重要中继站,负责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 感觉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这些感觉信息包括触觉、痛觉、 温度觉、运动觉等。
语言障碍
总结词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受损,引发语言障碍。
VS
详细描述
丘脑与语言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言 信息的处理和整合中起到关键作用。丘脑 病变可能导致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下降, 表达语言的能力受损,出现命名障碍、语 言表达不清等症状。
意识障碍
总结词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意识状态改变,引 发意识障碍。
它呈卵圆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 个半球又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丘脑的核团与分区
丘脑核团分为特异性核团和非特 异性核团两类,前者包括感觉核 和联络核,后者包括联络核和连
合核。
感觉核主要包括内侧核、外侧核 和下外侧核,它们分别接收来自
躯体不同部位的感觉传入。
联络核主要负责不同感觉之间的 协调与整合,连合核则主要负责
ABCD
神经心理学测试
通过一系列认知功能测试,评估丘脑功能是否受 损及其程度。
脑电图(EEG)
监测脑电活动,了解丘脑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异 常表现。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使用相 应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和
改善病情。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丘脑病 变,如肿瘤或出血,手 术切除是必要的治疗手
段。
康复治疗
内分泌核
总结词
参与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神经解剖学讲稿
下丘脑hypothalamus一、位置和外形: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与背丘脑之间以下丘脑沟分界。
构成第3脑室前下部的侧壁和底部。
前界——前连合和终板;后界——续于中脑。
两侧——邻大脑半球前部底面。
包括:视交叉、视束、漏斗、灰结节、乳头体等结构。
正中隆起;视隐窝、漏斗隐窝。
二、内部结构:以弥散的小细胞为主的视周中央灰质。
(一)内部区分:前后位——视前区:终板以后,视交叉前缘至前连合连线以前的部位;视上区(下丘脑前区):视交叉上方;结节区(下丘脑中区):灰结节及其上方;乳头(体)区(下丘脑后区):乳头体及其上方。
其中前两区在人类合称“视上部”“内侧区: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与室周区之间;外侧区: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以外的部分。
(二)各部的主要核团:视前区——视前室周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视前室周核——位于第三脑室室管膜下。
低分化的小细胞组成,向后接视上区的前室周核。
视前内侧核——位于视前区的内侧部。
较大,分内、外侧两部,其内侧部有雌雄同质异形性,故又称“性二态核”,雄性此核体积大于雌行,其细胞数目和突触密度亦大于雌性。
此核含有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神经元,发纤维投射至正中隆起,对脑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有调控作用。
传入纤维:隔核、伏隔核的纤维—前脑内侧束—此核杏仁核的纤维—终纹—此核传出纤维:—前脑内侧束—隔核、下丘脑其它核团、中脑—终纹—杏仁核—室周系统和髓纹—丘脑、缰核—正中隆起视前外侧区——位于视前区外侧部,下丘脑外侧区的前部,外侧与无名质毗邻。
有前脑内侧束纤维穿过,其间有散在的神经元。
前脑内侧束纤维联系边缘系统、下丘脑和脑干。
纤维联系:与隔核、海马、梨状皮质、纹状体、杏仁核等有往返联系。
视上区——前室周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内侧视交叉后区●前室周核:位第三脑室室管膜下。
内含合成生长抑素(SOM)神经元,发轴突投射至正中隆放SOM,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调节生长激素(GH)的分泌。
大学精品资料:6.网状结构-神经解剖学讲稿
和脊髓交接平面至橄
榄中下1/3交界处。 区分:
背侧亚核
(小梭型细胞,密集) 腹侧亚核
(较深染的中型细胞)
2. 巨细胞网状核:
位置:自延髓上1/3到脑桥中下部。被盖腹内侧,下橄榄核上部的背侧。下接延
髓中央核的腹侧网状核,上达三叉神经运动核的下端。 细胞构筑:巨型深染的多极神经元为主。包括: • 巨大丰满的多极神经元, Nissl体常环抱胞核成层 排列; • 大而细长的多极神经元;
细胞树突分布多与脑干长轴垂直,在横切面上伸向各个方
向;而轴突则多沿脑干长轴上、下走行,且有许多侧支构成脑 干各个节段间的联系。
4.依菱脑峡平面分界,其上方内侧区网状结构的神经元主要投向 间脑和前脑;下方的内侧区神经元则以向脊髓的下行投射为主。
5. 网状结构的化学递质: 20世纪中期开始,研究脑内化学物质的分布。发现网状结
2. 以传递非特异性传入信息为主。维持大脑皮质的清醒状态。 但也传递慢性内脏痛等特异信息。 3. 网状结构有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抑制系统。 4. 脑干网状结构内含有多种特异性化学物质的神经元,互相激活
又互相制约,影响和调节中枢神经各方面的机能活动。
三、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核团:
(一)内侧区的神经核
1. 延髓中央核: 位置:延髓中央部,延髓
网 状 结 构
1865年: Dieter 提出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 20世纪中期:网状结构具有明确的细胞构筑、纤维联系与内 在的组合。网状结构在进化上属古老结构,保留古老的机能调控 作用。在个体发生上,由基板和翼板之间的细胞发育而来。 功能概况: 过去认为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只与内脏活动有关,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发现网状结构还有许多重要复杂的功能,
成,分布疏松。
丘脑结构及功能课件
下丘脑核团
丘脑结构及功能24551
下丘脑损害表现与定位
• 中枢性尿崩症:视上核、室旁核、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 • 体温调节障碍:散热中枢——前内侧区,尤其视前区;
产热中枢——后外侧区。 • 摄食异常:饱食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
摄食中枢——灰结节外侧区。 • 睡眠觉醒障碍:视前区——睡眠,损害后失眠;
• 外侧核群:又分为较小的背侧部和较大的腹侧部。背侧 部接受丘脑其他核团纤维,发出纤维至顶叶皮质。腹侧 部与脊髓、脑干以及小脑有广泛联系。
丘脑结构及功能24551
丘脑综合征(Dejerine―Roussy)
①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所有感觉皆有障碍; 深、精细触觉重于浅感觉; 肢体、躯干重于面; 严重深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性共济失调; 亦可出现感觉异常。
位置: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两侧丘脑内侧。
• 丘脑髓纹 • 缰三角 • 缰连合 • 松果体 • 后连合
丘脑结构及功能24551
上丘脑epithalamus
• 松果体为颅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可产生 褪黑素等多种激素样物质,具有抑制生殖器官 发育,防止性早熟等功能。
• 缰联合,中介与嗅觉有关的内脏-躯体反射活动。 • Parinaud综合征:松果体肿瘤压迫四叠体和中
②对侧半身自发性疼痛(丘脑痛): 疼痛部位不准确、不固定、较弥散; 疼痛性质不定; 疼痛常受情绪影响; 常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血糖升高; 止痛剂无效、抗癫药有一定疗效。
③对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分离性运动障碍。 ④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意向丘性脑震结构颤及或功能共24济551运动失调。 ⑤情感障碍。
丘脑结构及功能24551
丘脑核团
丘脑被丫形白质纤维 (内髓板)分隔成前、 内侧和外侧三大核群。
丘脑的神经解剖
内脏调控功能
丘脑对内脏器官的活动进行调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通过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联系,丘脑能够调节心率、呼吸 、消化等生理活动,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和环境变化 。
学习与记忆功能
丘脑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记忆的形 成和巩固。
丘脑通过与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交互 作用,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回忆, 帮助个体学习和记忆新的事物和经验。
02 它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以产生感知和意识。
03
丘脑感觉区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刺激有重要影
响。
运动区
丘脑运动区是丘脑中控制运动的主要区域,它接收来自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并将其传递给脑干和面部表情控制。
联络区
丘脑联络区是丘脑中连接不同感觉和 运动区域的中继站,它对信息的整合 和协调有重要作用。
02
丘脑的结构组成
丘脑核团
包括前核团、背侧核团、内侧核团和外侧核团等,每个核团 又包含多个小的核,如前核团包含乳头体核、结节核等。
丘脑核团在丘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接收来自大脑皮层和 其他脑区的输入,并投射到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其他脑区 ,参与多种认知和情感过程。
丘脑的纤维束
丘脑的纤维束包括皮质-丘脑束、丘脑 -皮质束、丘脑-脑干束和丘脑-脊髓束 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丘脑对感觉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和整合,过滤 掉无关紧要的信息,突出重要的感觉刺激,
帮助大脑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周围环境。
运动控制功能
丘脑是大脑皮层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桥梁, 对运动指令进行传递和调控。
通过接收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丘脑将信号传递给脊 髓运动神经元,进而控制肌肉的运动,实现身体的协 调和平衡。
03
们对维持丘脑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丘脑的神经解剖共25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丘脑的神经解剖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脑神经断层解剖培训课件
滑车神经损伤 上斜
肌瘫痪,瞳孔不能转向 外下方。当眼向下视物 时会出现复视。
滑车神经
3/10/2021
脑神经断层解剖
滑车神经
19
滑车神经
脑干下丘下方—海绵窦侧壁
眶上裂 眶
支配上斜肌
小脑幕
滑车神经损伤 上斜
肌瘫痪,瞳孔不能转向 外下方。当眼向下视物 时会出现复视。
3/10/2021
脑神经断层解剖
40
迷走神经
喉
颈部分支
上 神 经
内 支
外
喉上神经 穿甲状舌骨膜
颈
支
心
外支 环甲肌
支
内支 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颈心支
耳支
咽支
脑膜支
3/10/2021
脑神经断层解剖
41
迷走神经
右侧绕右锁骨下动脉
胸 喉返神经 左侧绕主动脉弓
部 分 支
返回颈部,经气管与食管之间沟内上行,支配喉肌(除 环甲肌)和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支气管支和食管支
视辐射 内囊后肢
视杆细胞
视 锥 细
胞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皮质
视N、视交叉、视束等处损伤 后,分别引起不同的视野障碍。
3/10/2021
脑神经断层解剖
12
视觉传导通路
光感受器细胞
(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神经
视
神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
束
视辐射 内囊后肢
视
经 视 交 叉
辐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皮质
滑车神经
3/10/2021
脑神经断层解剖
大脑脚 滑车神经
丘脑部分结构培训
丘脑与大脑皮层的相互作用机制
01
丘脑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The lo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pothalamus.
丘脑位于脑灰质中央的二侧第三脑室的底部,位于大脑皮质的下方,从上向下延伸约3-4毫米,从前向后延伸约1.5-2毫米,成为大脑下部的重要结构之一。
丘脑功能异常或失调引发的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睡眠障碍、影响情绪方面的问题、协调障碍、视觉障碍、失去平衡感以及对味觉、嗅觉的异常感知等。此外,丘脑病变还可以引发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情感和认知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和躁郁症等。因此,在临床过程中对于丘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检测,以便更加准确地确定病理机制和目标治疗方案。
3. 丘脑在运动调节中的作用:除了在感觉信息的传递和整合中发挥作用外,丘脑还在运动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丘脑通过与运动皮层、基底神经节、脊髓前角等部分进行联系,协调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调节运动的速度和力度,从而使人体运动更为精确和协调。
丘脑在血液中激素的调节中的作用
03
丘脑内核和外带的功能区分
一、丘脑内核的感觉传入二、丘脑内核的分析、综合、发出指令
丘脑结构讲解-神经生物学中丘脑解剖结构的全面培训
---->
2023/4/16 – 小胖作品
CONTENTS
目录
一、丘脑与大脑皮层的解剖连接
丘脑是脑内复杂神经网络的核心部位之一,与大脑皮层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联系。丘脑向大脑皮层发出多条神经投射纤维,形成千丝万缕的神经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而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的神经传输途径多为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快速释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丘脑hypothalamus一、位置和外形: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与背丘脑之间以下丘脑沟分界。
构成第3脑室前下部的侧壁和底部。
前界——前连合和终板;后界——续于中脑。
两侧——邻大脑半球前部底面。
包括:视交叉、视束、漏斗、灰结节、乳头体等结构。
正中隆起;视隐窝、漏斗隐窝。
二、内部结构:以弥散的小细胞为主的视周中央灰质。
(一)内部区分:前后位——视前区:终板以后,视交叉前缘至前连合连线以前的部位;视上区(下丘脑前区):视交叉上方;结节区(下丘脑中区):灰结节及其上方;乳头(体)区(下丘脑后区):乳头体及其上方。
其中前两区在人类合称“视上部”“内侧区: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与室周区之间;外侧区:穹隆柱和乳头丘脑束以外的部分。
(二)各部的主要核团:视前区——视前室周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视前室周核——位于第三脑室室管膜下。
低分化的小细胞组成,向后接视上区的前室周核。
视前内侧核——位于视前区的内侧部。
较大,分内、外侧两部,其内侧部有雌雄同质异形性,故又称“性二态核”,雄性此核体积大于雌行,其细胞数目和突触密度亦大于雌性。
此核含有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神经元,发纤维投射至正中隆起,对脑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有调控作用。
传入纤维:隔核、伏隔核的纤维—前脑内侧束—此核杏仁核的纤维—终纹—此核传出纤维:—前脑内侧束—隔核、下丘脑其它核团、中脑—终纹—杏仁核—室周系统和髓纹—丘脑、缰核—正中隆起视前外侧区——位于视前区外侧部,下丘脑外侧区的前部,外侧与无名质毗邻。
有前脑内侧束纤维穿过,其间有散在的神经元。
前脑内侧束纤维联系边缘系统、下丘脑和脑干。
纤维联系:与隔核、海马、梨状皮质、纹状体、杏仁核等有往返联系。
视上区——前室周核、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内侧视交叉后区●前室周核:位第三脑室室管膜下。
内含合成生长抑素(SOM)神经元,发轴突投射至正中隆放SOM,经垂体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调节生长激素(GH)的分泌。
●视交叉上核:紧贴视交叉上方,第三脑室底,中线两侧,尾端止于视交叉后缘。
由较密集的胞组成。
传入纤维:视网膜节细胞的纤维,或经外侧膝状体中继后的纤维——此核伏隔核——前脑内侧束——此核中脑中缝核(5-HT)纤维——此核传出纤维:——结节部的其它核团。
功能:生物钟功能,参与机体生物活动节律的调节。
特别是对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少部分细胞可分泌加压素。
●视上核:位于视交叉外侧缘及视束上方。
分成3部:背外侧部、背内侧部、腹内侧部细胞密集,以大细胞为主,与室旁核的大细胞共同构成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内分泌部。
传入纤维:嗅结节、隔核、脑干——前脑内侧束——此核海马纤维——穹隆?——此核下丘脑室旁核、腹内侧核——此核传出纤维:大细胞的轴突——视上垂体束——漏斗——垂体后叶视上核大细胞的特点:核大,偏在,核仁清晰。
其内分泌物质可被铬苏木精染色。
其轴突向下形成视上垂体束至垂体后叶。
加压素(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腹内侧部催产素(OXT)——背侧部运载蛋白——neurophysin Ⅰ、Ⅱ与两种激素共同形成蛋白激素复合物沿视上垂体束至垂体后入血。
室旁核:位于视上区内侧部的上部,下丘脑前核的背侧。
上下和内外均成楔形。
毗邻——前:靠近前连合;后:接近背内侧核;下:距视交叉约4mm;上:达下丘脑沟;内:邻室周区;外:靠穹隆细胞构筑——细胞密集,以大细胞为主,亦含有中、小型细胞(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
大细胞神经元的轴突形成室旁垂体束下行达垂体后叶。
也分为加压素(VP)和催产素(OXT)能两类神经元小细胞神经元合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factor, CRH/CRF)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传入纤维:海马——穹隆——此核;隔核、伏隔核——前脑内侧束——此核蓝斑及其它儿茶酚胺能神经核的纤维、孤束核的内脏传入纤维、中脑中央灰质的纤维——此核下丘脑其它核团(腹内侧核、弓状核)——此核传出纤维:——下丘脑其它核团;隔核、杏仁核;脑干、脊髓的侧角。
大细胞轴突——丘脑神经垂体束——向外绕穹隆进入下丘脑外侧区——向下至视上核背侧,室上核大细胞的轴突加入共同构成丘脑神经垂体束——向内——进入正中隆起,止于正中隆起的内层。
小细胞神经元轴突——投射于正中隆起外层。
触液神经元(VP, CCK)树突——伸入第三脑室——释放VP, CCK;脑脊液内的浓度又可调节该两种神经元的功能。
●下丘脑前核:位于交叉上核的背侧细胞散在,大小不等。
传入纤维:视网膜的纤维——此核杏仁核——终纹——此核隔核、伏隔核——前脑内侧束——此核视前内侧核、腹内侧核的纤维——此核传出纤维:——几乎至下丘脑各核团。
并至隔核及杏仁核。
●下丘脑外侧区:细胞少,纤维密集,主要为前脑内侧束。
●视交叉后区:视交叉后方,下丘脑底部,向后达正中隆起前缘。
可分内、外侧两部,外侧部是多方纤维行向正中隆起的必经道路。
此处细胞稀少结节区——是下丘脑最宽的部位。
分为室周区、内侧区和外侧区;内侧区又以第三脑室中央的水平切面分为内侧基底部和背部。
弓状核(漏斗核)、正中隆起、室周核、室旁核(后部);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下丘脑背侧区;结节核、穹隆周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后核(前部)●●弓状核——位第三脑室底两侧的室周区,临近漏斗隐窝入口,向下内与正中隆起相连。
向后延伸至乳头体前区。
此核区的室管膜下无胶质纤维。
细胞构筑:小细胞,密集排列。
部分细胞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和高电子密度的小囊泡。
可合成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β-内啡肽及多巴胺。
传入纤维:丘脑下部的视前内侧区不、交叉上核、室周核、下丘脑前核——此核;海马、隔核、杏仁核及嗅结节纤维——此核传出纤维:此核——结节漏斗束——正中隆起外层的垂体门脉一级毛细血管网——释放GHRH, β-内啡肽及多巴胺等。
正中隆起——是中枢神经与脑垂体及内分泌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最后驿站。
位于第三脑室底,由下丘脑最底部近中线处向正中交汇而成。
结构:此处无神经细胞,主要由神经纤维和丰富的血管组成。
分内、外两层。
内层——接受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的纤维,继续进入垂体后叶。
纤维以肽能为主; 部分纤维为起于弓状核含前阿黑皮素(preopiomelanocortin, POMC)的纤维。
外层——①接受起源于弓状核和腹内侧核的结节漏斗束的纤维,含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前阿黑皮素(POMC)、P物质(SP)、多巴胺等神经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②接受室旁核小细胞的部分肽能纤维,含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管活性肠肽(VIP)、血管紧张素Ⅱ(ATⅡ)、胆囊收缩素(CCK)、血管加压素(AVP)及催产素(OXT);③来自室旁核的生长抑素(SOM)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除弓状核外,其余纤维均经外侧视交叉后区进入正中隆起。
●腹内侧核内侧区基底部,临近弓状核。
较大,中等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
接受边缘系统的纤维投射。
●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的背侧,室旁核的后方,上界为室旁核的后部。
●结节核:位于外侧区,数个小核团,边界清晰,人类此核很大,可突出于灰结节表面。
浅染小细胞组成,四周邻大而深染细胞组成的外侧区。
●下丘脑外侧区:此部最宽,人的此核极大。
向前续于外侧视前区,向后接中脑被盖腹侧区。
均匀分布的小细胞中散在成群的大细胞。
其中有前脑内侧束穿过。
乳头区——乳头区——前界为乳头体前缘,后界接中脑。
包括乳头体前核、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下丘脑外侧区●乳头体前核:人的此核很小。
低等动物者较大,分腹侧和背侧两个亚核(腹侧乳头体前核、背侧乳头体前核)。
前端接腹内侧核及弓状核。
●乳头体核:可分成3个亚核,乳头体内侧核——人的此核特大, 几乎占居整个乳头体。
细胞较小。
乳头体中间核——较小,小细胞组成。
乳头体外侧核——位于外侧区,由深染的大细胞组成。
人类不明显。
●下丘脑后核:位乳头体区的背侧部。
此核很大,前邻腹、背内侧核,后邻乳头丘脑束。
密集的小细胞中散在圆形、卵圆形大细胞,人类大细胞特多,可延伸至中脑中央灰传入纤维:嗅结节、隔核、海马及下丘脑核团的纤维——此核(三)纤维联系:1.下丘脑内部的联系:●核团内部同种神经内分泌细胞间的联系。
内侧视前区的LHRH神经元;室旁核的CRH神经元。
●核团内不同性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室旁核内的CRH神经元——AVP, OXT 大细胞神经元;以上联系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功能的同步化及相互协调有关。
●各区及各核团间的联系。
弓状核及腹侧乳头体前核POMC神经元——其它核团乳头体核的组织胺能神经元——其它核团●多种短程局部环路:弓状核的GHRH细胞——室周核的SOM细胞,与GH的分泌调控有关。
弓状核的POMC神经元——室旁核,影响GRH, OXT 神经元的功能。
2.下丘脑的传入通路:包括神经通路和体液通路。
●前脑内侧束:隔区、杏仁梨状皮质、基底嗅脑发纤维穿外侧区并终止于此区。
●穹隆:海马及下托的纤维——穹隆——连合后穹隆(穹隆柱)——腹内侧核及乳头体内、外侧核。
●终纹:杏仁核的纤维——终纹——下丘脑前核、视前内侧核、腹内侧核和弓状核。
●脑干下丘脑纤维:孤束核的上行感觉纤维——室旁核、弓状核、外侧区;中缝核5-HT能纤维——几乎所有下丘脑核团;蓝斑核的儿茶酚胺能纤维——下丘脑后核、室旁核、正中隆起。
●脊髓下丘脑纤维:脊髓后角第Ⅳ、Ⅴ层神经元的轴突上升——下丘脑外侧区,主要传导伤害性信息。
●视网膜下丘脑纤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交叉上核●体液通路:终板血管器、正中隆起无血脑屏障;室管膜上皮特化的伸长细胞;室周区及室旁核的触液神经元。
3.下丘脑的传出通路:●前脑内侧束:——隔核、斜角带核;脑干网状结构及中脑中央灰质。
●终纹:下丘脑内、外侧区纤维——杏仁体●背侧纵束:室周灰质和内侧区——主要下降至中脑●下丘脑延髓束、下丘脑脊髓束:室旁核细胞——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的中间带外侧核。
●乳头体的传出纤维:乳头丘脑束:乳头体内侧核——同侧丘脑前腹核、前内核;乳头体外侧核——双侧丘脑前背核乳头被盖束:乳头体核——中脑被盖●下丘脑——神经垂体束:包括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结节垂体束。
(四)下丘脑的功能:1.垂体调控 5. 调节免疫功能2.自主神经功能整合 6. 调控摄食3.调节体温7. 调控生殖功能4.调节睡眠和觉醒8. 影响学习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