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汉武帝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63b4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2.png)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历史作文说起汉武帝刘彻,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的故事要是讲起来,那真是精彩绝伦。
汉武帝这哥们儿,有着超级大的野心和抱负。
他可不甘心守着前人留下的那点基业,而是一心想要把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让大汉的威名传遍四方。
在政治上,他可是个厉害的角色。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把权力紧紧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那些诸侯王们,想搞点小动作?没门!汉武帝可不会让他们得逞。
军事方面,那更是汉武帝的拿手好戏。
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猛将,在他的指挥下,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
匈奴人曾经那么嚣张,以为大汉好欺负,结果汉武帝大手一挥,派出大军,让他们知道了厉害。
这一打,不仅保卫了边疆的安宁,还让大汉的威风树立了起来。
经济上,汉武帝也有一套。
他改革币制,搞了些新的政策,让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加稳定。
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好了起来,国家有钱了,才能办大事嘛!
文化方面,汉武帝也没闲着。
他推行儒家思想,让大家都有个统一的价值观。
这一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团结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汉武帝也不是完美的。
他有时候脾气不太好,做事情也有点冲动。
但总体来说,他的功绩那是大大的。
汉武帝的一生,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他的雄才大略,让大汉王朝达到了一个辉煌的巅峰。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抱负、有手段的皇帝形象。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说起汉武帝,还是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厉害!。
历史趣谈: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居然是双性恋!
![历史趣谈: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居然是双性恋!](https://img.taocdn.com/s3/m/3489f6c7a58da0116c1749c6.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居然是双性恋!
导语: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皇帝之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建立了不朽丰功伟绩,汉朝在他统治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这样一...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皇帝之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建立了不朽丰功伟绩,汉朝在他统治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帝王其实是个双性恋!
汉武帝的滥情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他曾说过: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
可见汉武帝是个非常重女色的人。
做为一个帝王,他的一生肯定美女无数,但是其中最有名的也有几个。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她就是“金屋藏娇”女主角。
第二任皇后就是卫子夫,史称孝武卫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第三个要说的就是李妍李夫人,李妍无疑是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同时也是汉武帝时期“倾国倾城”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妍在入宫前是一名歌妓!
他的哥哥李延年创作的那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女主角就是她!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赵钩戈,前两年天使宝贝主演的某古装剧中男二刘弗陵的妈妈就是她。
当然除了这些得宠的女人,还有一个男人是深得汉武帝喜爱的,他就是韩嫣。
韩嫣是韩王信的曾孙,与汉武帝也算是“青梅竹马”。
汉武帝在做胶东王的时候,韩嫣便和他一起学习书法,两人彼此间十分地友好、相爱。
生活常识分享。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https://img.taocdn.com/s3/m/715cdcb0866fb84ae45c8dd5.png)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讲汉武帝雄才大略在思想、政治、经济和经略边疆方面的表现。
秦汉时期是我国大一统局面的开创时代。
在统一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中,“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进一步扩大了版图,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
“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汉武帝在位时,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把西汉统治推向鼎盛时期。
西汉发展至鼎盛,与西汉出几代努力打下的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从而使学生对汉武帝有一个完整地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概括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包括哪些方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解决汉初遗留下来的诸侯国问题,重点由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评价汉武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汉武帝的个人评价有哪些
![汉武帝的个人评价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9d13a3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3.png)
汉武帝的个人评价有哪些汉武帝的成就有哪些,这个问题很难概括,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个人评价1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空前统一,国力强盛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一政治方面: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二思想文化方面:A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B在长安兴办太学,选拔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三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富商豪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四军事方面: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匈奴被削弱;B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与西域交往的“丝绸之路”。
C 进军西南东南,平定南方的地方割据政权,开疆拓土。
但是汉武帝征伐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也极大的消耗了西汉的国力,武帝好大喜功封禅耗费无数,总之到武帝晚年西汉府库已消耗殆尽,繁重的徭役和税赋以使农民苦不堪言,小规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汉武帝时代是英才荟萃的时代。
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繁盛丰实的创造性的成果。
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视的意义。
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变化,汉王朝才开始真正地面对世界。
正如张维华《论汉武帝》一书所说:“张骞通西域,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即对于整个东方的历史,亦具有重大意义。
”《淮南子》和《史记》是汉武帝时代的两座文化丰碑。
此外汉武帝时,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名家名作迭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司马相如及其作品。
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这一时期赋作中有代表性的精品。
这些赋以气势恢廓,景物华美,词藻奇丽为特征,正反映了当时文化气度的宏阔广大,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采。
雄才大略是什么意思
![雄才大略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f78d6f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e.png)
雄才大略是什么意思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才大略,
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译文】:像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不改文、景时恭俭以拯救百姓,虽
然《诗》、《书》中所说,有什么好处呢?
【近义词】励精图治、经天纬地、雄材大略、宏才大略
【反义词】庸庸碌碌、雕虫小技
扩展资料:
雄才大略的近义词
1、励精图治
【解释】: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
振奋精神,想办
法治理好国家。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
”
【译文】:宣帝开始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励精图治。
2、经天纬地
【解释】: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
规划天地。
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出自】:左丘明·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
”
【译文】: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3、雄材大略
【拼音】[ 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雄才大略的典故
![雄才大略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9dcb55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9.png)
“雄才大略”这个成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西汉时期的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后,他罢黜百家之言,独尊儒家文化,广泛收罗人才,兴办大学,表现出一种好大喜功的特质,然而他并不十分关心人们的疾苦。
班固在《汉书·武帝纪赞》中对汉武帝进行了评价:“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这句话的大意是,汉武帝有着雄才大略,虽然他没有改变文景之治时期的恭俭作风来救济百姓,但他的功绩和才能已经超越了《诗经》和《尚书》中称赞的古代圣贤。
这就是“雄才大略”这一成语的典故来源。
如今,“雄才大略”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汉武帝的生平经历有哪儿些
![汉武帝的生平经历有哪儿些](https://img.taocdn.com/s3/m/db0456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4.png)
汉武帝的生平经历有哪儿些
汉武帝(156年前后—87年),名刘彻,汉朝第七位皇帝,汉
高祖刘邦长孙,汉景帝刘启长子,生于太和二年(156年)。
以下
是他的生平经历:
1. 继承皇位: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刘彻即位为汉武帝。
2. 推行雄才大略的内外政策:在位期间,汉武帝大力推行
改革,整顿军队,发展经济,加强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权,苛捐杂税,推行海外探险,实现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创下了很多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3. 开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是汉朝的鼎盛时期,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都出现了极大的繁荣。
汉武帝倡导开展文化事业,通
过制定文化政策和组织文化活动,大力推展教育,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4. 改革法律制度:汉武帝在位期间,对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
民间法律及婚姻、继承、财产等方面做出修订,建立起地方行政机构,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5. 贞观之治:汉武帝临终前规定了许多执政标准,使得随后的
几位汉朝皇帝分别实现了治理安定、税收合理、民生福利等优良局面。
此一时期,被后人捧为贞观之治。
6. 历史相遇:最著名的历史人物,诸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
大将军都和他谋得国力崛起,使得汉朝王朝走过漫漫岁月,于是开
启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时期。
汉武帝被后世誉为“霸业之帝”,“威稳之主”,对于整个古代中国历史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他的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贡献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https://img.taocdn.com/s3/m/21761e4de009581b6bd9ebdc.png)
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中国历史第一册第8课《雄才大略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杰出帝王,人们常常把汉武帝和秦始皇相提并论,毛泽东诗词中也曾提到“秦皇汉武”。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盛世景象。
他统治时期人才辈出,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时期之一,西汉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但他们具有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特点。
他们对汉武帝的事迹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参与本节课堂活动,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赵过推广的代田法、卫青、霍去病的攻击匈奴等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从中理解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以人带史,事归于人的方法,重点突出“人才强国”的作用,同时暗含儒家思想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推广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更加突出和深化理解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汉武帝重视人才和用人不拘一格是成就大业的前提。
“独尊儒术”的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它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汉武帝统治时期是西汉发展到强盛的顶点,王国问题的解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环境,财政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是国力强盛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与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发展是硬道理”。
【教学重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决王国问题”【教学难点】怎样认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探究活动课。
汉武帝简介
![汉武帝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c36ddbd19e8b8f67d1cb902.png)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为汉景帝第九子,生于景帝元年(前156)七月七日,属鸡。
景帝后三年(前141),他16岁登基继位,在位54年,卒于后元二年(前87),享年70岁。
他是中国古代史上在位和享年最长的帝王之一。
谥号孝武皇帝,《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具雄才大略、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的地位。
他开创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盛世时代,建立了在当时可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大汉帝国,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
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汉武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是历史上少有的成功者。
然而,汉武帝也有“大过”。
可以这样说:汉武帝一手缔造了汉朝的辉煌,又一手制造了汉朝的衰落。
论文范文
AN2z5gGAlvQk。
描写汉武帝功绩的诗句
![描写汉武帝功绩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a3ac6b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c.png)
描写汉武帝功绩的诗句
以下是几首描写汉武帝功绩的诗句:
翦伯赞的诗: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这两首诗赞美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伟大功绩。
韦应物的《汉武帝杂歌三首》:
大略雄才孝武祠,独尊儒术百家危。
分崩郡县推恩令,慷慨轮台罪己辞。
霍去病夭排甲阵,狼居胥奠拓疆基。
从兹华夏皆称汉,重振雄风会有时。
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包括独尊儒术、推恩令、抗击匈奴等功绩。
王安石的《汉武》:
壮士悲歌出塞频,中原萧瑟半无人。
君王不负长陵约,直欲功成赏汉臣。
这首诗表达了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和对功臣的奖赏。
关于汉武帝的诗
![关于汉武帝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2a12b6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8.png)
关于汉武帝的诗
1.雄才大略汉武帝,开疆拓土展宏图。
2.威震匈奴创辉煌,汉武时代显荣光。
3.英明神武汉武帝,一统天下壮豪情。
4.千古一帝汉武帝,雄视天下创辉煌。
5.文化繁荣汉武帝,思想自由展新篇。
6.开拓疆土汉武帝,万里长城永固安。
7.汉武帝治国能手,一统天下显英明。
8.汉武时代文化兴,儒学繁荣世人赞。
9.政治清明汉武帝,官员廉洁展新颜。
10.汉武时代经济强,繁荣昌盛百姓欢。
11.汉武帝思想开明,尊重百家展宏图。
12.汉武时代科技高,医学发达领风骚。
13.汉武帝爱好文艺,诗词歌赋传千古。
14.汉武时代音乐盛,琴棋书画展风采。
15.汉武帝尊重儒学,文化繁荣展新篇。
16.汉武时代教育兴,人才辈出显荣光。
17.汉武帝爱好体育,强身健体展英姿。
18.汉武时代建筑精,万里长城永固安。
19.汉武帝善用人才,文治武功显荣光。
20.汉武时代国力强,威震天下显辉煌。
历史趣谈雄才大略还是穷兵黩武 汉武帝并没打垮匈奴
![历史趣谈雄才大略还是穷兵黩武 汉武帝并没打垮匈奴](https://img.taocdn.com/s3/m/539c4d3ca5e9856a561260b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雄才大略还是穷兵黩武汉武帝并没打垮匈奴
导语: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并举,两者皆号称雄才大略,特别是汉武帝东征西讨、攘夷拓土,极大拓展了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
历史课本从小就告诉我们,
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并举,两者皆号称雄才大略,特别是汉武帝东征西讨、攘夷拓土,极大拓展了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
历史课本从小就告诉我们,汉武帝时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威胁最大的敌人——匈奴,从此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但汉武帝真的击败了匈奴吗?西汉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西汉时期匈奴之患最终是如何解除的?
经过汉初几十年来的休养生息,武帝在位初期国强民富。
由于行之有效的国家马政,西汉边郡已养马数十万匹,组建起训练有素的强大骑兵部队,构成了对匈奴作战的军事基础。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调集30万兵力埋伏于马邑周边,欲一举歼灭匈奴主力。
但如此大规模兵力集结,很难保密,匈奴单于得知汉武帝计划后,退兵出塞。
这次未实现的伏击开启了汉匈之间近百年的战争。
马邑之谋固然展示出汉武帝的强烈进取心,但他毕其功于一役的好大喜功也暴露无遗。
早在前138年,汉武帝的急于求成就初露端倪,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就为“欲事灭胡”。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可分为三个时期:从马邑之谋到前119年的漠北决战,汉军频繁出击匈奴;前118-104年间的停战与政治和谈阶段,双方要么无战事,要么也是低烈度冲突;前103年之后武帝再度大规模出击。
前129年的龙城之战,汉武帝派4万汉军分四路出征匈奴,然而其中三路或者无功而返,或者损兵折将,甚至全军覆没、主将被俘。
龙
生活常识分享。
汉武帝雄才大略的诗词
![汉武帝雄才大略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00436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7.png)
汉武帝雄才大略的诗词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也是西汉王朝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汉朝的国力不断增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外,汉武帝还以他的诗词才华而闻名。
汉武帝的诗词作品主题广泛,内容丰富。
他的诗作以咏史抒怀、咏史讽喻和记述个人经历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大风歌》和《关山月》。
《大风歌》是汉武帝在巡视边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边疆守军忠诚勇敢的赞扬,并借此歌颂了边疆的壮丽风光和英勇的战士。
诗中充满了对边疆守军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愿望。
《关山月》是汉武帝在思念故乡时所作,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他用纷飞的秋叶和皎洁的明月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汉武帝的诗词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水准,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治国智慧和人格魅力。
他的诗词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爱护之情。
汉武帝雄才大略的诗词不仅展示了他的个人才华,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皇帝的统治智慧和领导能力。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也为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汉代历史人物演讲稿范文
![汉代历史人物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c3dc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d.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位在我国汉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汉武帝刘彻。
标题: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开创盛世一、引言汉武帝刘彻,字太初,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之一。
他开创了汉朝的鼎盛时期,使汉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汉武帝的一生,感受他的雄才大略,领略他的盛世风采。
二、雄才大略,开创盛世1. 治国理念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秉持“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注重发挥官员的才干,推行法治,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他任用了一批优秀的官员,如张汤、公孙弘、董仲舒等,使得汉朝政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2. 扩张疆域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极具开拓精神的帝王,他大力推行“开疆拓土”的政策,使得汉朝的疆域不断扩大。
在北方,他派遣霍去病、卫青等将领,击败匈奴,巩固了边疆安全;在南方,他平定了南越、夜郎等少数民族,使汉朝的版图扩大到今天的越南、老挝等地。
3. 文化繁荣汉武帝刘彻重视文化教育,推崇儒家思想,使得汉朝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他设立太学,选拔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
此外,他还重视科技发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 经济发展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使汉朝的经济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他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同时,他还大力推动商业发展,使得汉朝的货币、手工业、商业等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雄才大略的代价1. 民生问题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虽然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繁荣,但民生问题也日益凸显。
连年征战、赋税沉重,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2. 政治腐败汉武帝刘彻晚年,由于过度追求权力,导致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许多官员为了迎合皇帝,滥用职权,贪污腐化,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四、结语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开创了汉朝的盛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课件》初中历史北京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6241geo2k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课件》初中历史北京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6241geo2k](https://img.taocdn.com/s3/m/8a2c2f01ccbff121dd3683b5.png)
西 域
大漠
大 海
南海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惜秦皇 汉武,略输文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 为应该如何评价汉武帝?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巩 固 统一
措 施
政治统一:实行“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 经济统一:统一铸币,发展生产 民族关系加强:开疆拓土
张骞通西域
作 —→ 用
鼎盛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北击匈奴
西南开边
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D
)
① 维护皇帝的权威 ; ②恩赐亲戚;③ 巩固统 一; ④ 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2、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 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 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C.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卫青、霍去病 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及中亚的通道。
动脑筋:
你能说出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 和丝绸之路的路线吗? 张骞
右边的图告诉我们的历史信息有什么?
西域都护的设置,对西域进 行政治军事管辖,这是新疆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动脑筋:
(1)“西南夷”指什么?P42 (2)汉武帝怎样进行西南开边?(补充) ①说服西南诸国归属西汉;
“推恩令”
3、统一铸币,发展生产—经济统一
五铢钱
汉代冶铁画像石 (局部拓片)
汉代开采井盐画像铧
代田法的运作
汉墓画像石牛耕图
耧车
4、开疆拓土—发展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
张骞通西域
长安
夜 郎
西南开边
动脑筋:
汉武帝派谁反击匈奴? 北击匈奴结果如何? 有何作用?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第8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https://img.taocdn.com/s3/m/cbfb6600866fb84ae45c8da3.png)
瞄
准
正
确答案1源自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的措施是 A.重视人才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设立太学 D.削弱封国势力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排斥诸子百家的学说 B.排斥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C.排斥法家和道家学说 D.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3.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 B.平定“七国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 4下列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说法正确的有 ①背景是王国势力发展,威胁中央政权统治 ②允许并鼓励王国将土地进一步分封给子 弟为侯国 ③侯国不再属王国管理,归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管理 ④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 解决了王国问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西汉武帝时,由政府统一铸造,作为法定货币而通行全国的是 A.“秦半两” B.“五铢钱” C.“蚁鼻钱” D.“交子”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父偃劝说武帝:“古代诸侯的封地不超过方圆百里,朝廷强地方弱的这种 格局,容易控制。现在的诸侯有的连城数十座,封地方圆千里,朝廷控制较宽时, 他们就骄横奢侈,容易做出淫乱的事情,朝廷控制一紧时,他们就会凭借自身的 强大而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如果用法令来分割削弱他们,就会产生叛乱的苗头。 以前晁错推行削藩政策而导致吴楚七国叛乱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诸侯王的子弟有 的多达十几人,而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人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生骨肉,却 不能享有一尺的封地,这就使得仁孝之道不明显了。希望陛下命令诸侯王可以把 朝廷给他的恩惠推广到其他子弟的身上,用本封国的土地封他们做侯,他们人人 都为得到了希望得到的东西而欢喜;陛下用的是推行恩德的方法,实际上却分割 了诸侯的封国领地,朝廷没有采用削夺的政策,而王国却逐渐衰弱了。”
汉武帝胸怀天下,鼎盛之世的感悟
![汉武帝胸怀天下,鼎盛之世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6202ff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d.png)
汉武帝胸怀天下,鼎盛之世的感悟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汉武帝胸怀天下,鼎盛之世的感悟,仅供参考: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他对中国政治及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影响了中国后世多年。
汉武帝执掌皇权54年,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皇位生涯中,他开辟中国版图,和匈奴打了44年仗。
汉武帝不可能光靠一个人,再伟大的皇帝下面都有聪明的臣子。
在汉武帝时期,真是人才济济,比如:卫青、霍去病、李广、汲谙、东方朔、主父僵等。
这些臣子们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三人在与匈奴的战争中,表现出他们的军事才能,卫青晓勇善战、霍去病后生可畏、李广老当益壮。
其实,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统帅,真正的将帅是汉武帝,汉武帝对军队控制能力特别强。
在与匈奴战斗中,汉武帝坐在车上指挥将领作战,将士们都很勇敢,一次又一次打败了匈奴。
由此可见,汉武帝的智谋和果断成为将士们的支柱。
汉武帝是后世人们评价很多又有争议的皇帝。
有人说是明君,有人说是暴君,我认为汉武帝既是明君,又是暴君。
他明的是招揽人才,开阔疆土;他暴的是随便杀人,疑神疑鬼。
汉武帝晚年,一场“巫蛊之祸”使得汉武帝永远失去了他的太子刘据。
汉武帝听信小人谗言,错误地认为太子谋反,就想把太子抓起来审问,其实,太子并没有谋反。
太子的军队被打败以后,太子就和他的两个儿子开始逃难,守城的田任便把太子放走了,这时71相刘伯敖追了过来,查到太子逃走了便盘问田仁,这时,71相身边的一个人也为太子求情。
这事被汉武帝知道了,汉武帝龙颜大怒,想把太子追回来,于是把田仁和那个为太子求情的人杀掉。
太子刘据逃到湖县……这事牵连很大,太子自尽,两个儿子被杀,田仁和为太子求情的人被杀,仁安被杀,卫子夫自尽,这事发展成几万多人被杀,汉武帝的暴行使他受到了丧子之痛。
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既是明君,又是暴君。
作为皇帝,他是成功者;作为人,他是失败者。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96fae1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a.png)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是怎样的人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与王氏之子,那么汉武帝刘彻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汉武帝刘彻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汉武帝刘彻是个怎样的人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因为皇帝的身份,汉武帝的一个举措就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千百万的人。
汉武帝晚年的穷兵黩武,使自己的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自尽,巫蛊之祸牵连者达数十万人,长安血流成河,从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汉武帝的绝情和武断,但是汉武帝7岁为太子,16岁登基为帝为政期间,在各个方面都是有所建树,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
汉武帝其实是一个非常会用人的帝王,作为管理者他是合格的,任用主父偃、桑弘羊、董仲舒等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汉朝统治和坚实汉朝经济基础的人才。
但是汉武帝和他的祖父辈不同,汉武帝对待匈奴,是主张直接解除威胁的,他任用了卫青、霍去病等武将解除了北方匈奴长期以来对汉朝的威胁。
而且张骞出使西域,也是在汉武帝的授意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但是汉武帝后期经常好大喜功,连年征战,最后使国库空虚。
还有汉武帝是一个迷信的帝王,相信通过求仙可以长生不老。
而且他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来儒家独霸思想界,文化的多样化被遏制。
晚年最大的错误就是逼死自己的皇后和太子,巫蛊之祸成为历史上的一大冤案。
汉武帝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但是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他却是一种负担般的存在。
为官的大臣因为许多刑法而不能大展身手,而选择明哲保身。
为民者因为常年的征战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因此当时农民起义频繁。
为其妻儿者,大多都被汉武帝的绝情所伤,留犊去母就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
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汉武帝的故事中最出名的就是“金屋藏娇”的故事,据说小的时候汉武帝和自己的表姐陈娇就非常要好,后来有一天他的姑母就问他你想不想娶老婆啊,刘彻当然想了,于是很天真的点头了。
然后长公主就指着周围的宫女问他这些好不好,汉武帝小小年纪眼光倒是很高,没有一个看上的,这时候长公主就指着一边的阿娇问到:“阿娇怎么样?”刘彻很高兴的说:“好啊,要是能得到阿娇,我一定盖座金屋让她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重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二)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作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小结
毛泽东曾有一首诗词,歌颂到“秦皇汉武”,你们知道是哪首诗词吗?秦皇汉武指的是谁?
导入:这首诗词也说明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杰出帝王,他17岁即位,在位53年,政绩卓著,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汉武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出示:汉武帝图象以及课题)
汉武帝继承的是一个稳定和正在发展的王朝,但他不满足现状,不是“守成”而是决心改革,要解决前代未能解决的大问题,是汉朝获得更大的发展,首先应从哪里入手呢?
(展示:“举贤良文学”诏令)
要成就前所未有的成就,就必须有优秀的人才辅佐,汉武帝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选拔人才。
在他提拔的这些人物中,有许多人为他提出了许多的建议,我们来看第一个人物。
看图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这个问题?
明确:儒家学说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看小字,读出。
看书后,由学生进行探究,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理解汉武帝改革财政,发展生产的内容和作用。
观看历史疆域图,对比、分析,提取历史信息(开疆拓土)
评价汉武帝
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宏观把握总体特征。
为全文铺垫
让学生面对当时的问题,进行探究。
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分析讨论
使学生认识到推行推恩令体现的政治智慧与雄才大略和“稳定是大局”。
培养学生历史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等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激发学习下一节课内容的兴趣。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展示董仲舒的图像及其建议)
(1)你如何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适时点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重点发在独尊儒术上,放在对儒学的利用和提倡上。
(2)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你怎样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利用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但在用人上却不拘一格,很重用哪些儒法兼通的人才,用了哪些人才?
第八课 雄才大略汉武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列举出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能够准确恰当的评价汉武帝。
(二)过程与方法: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汉武帝重视人才,用人不拘一格,是成就大业的前提。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但他们具有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特点。电视剧《大汉天子》的播出,学生对汉武帝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如何评价人物。
培养学生评价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案特色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仅仅的围绕一个人物进行,就是汉武帝,突出表现他的雄才大略,以人带史,事归于人,既让学生了解西汉是怎样强盛的,又让他们对汉武帝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的方法,教师提出一个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体验,感受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最后以评价汉武帝作为小结,使学生对汉武帝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重新回归课题。
3、怎样发展生产的?
四、开疆拓土
展示西汉疆域图,对比秦朝疆域图,突出西汉疆域的开拓。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汉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扩大,那么汉武帝在开疆拓土方面是怎样做的?若知详情,请看下节课讲述。
以史实为论据谈谈你对汉武帝的看法。
回答老师的问题
看人物的图象,用课题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回答。
二、解决王国问题
1、何为“王国问题”
2、内容?
4、“推恩令”巧妙在何处?有什么作用?
三、改革财政,发展生产
过渡:汉武帝任用董仲舒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任用主父偃解决了王国问题,此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出示:改革财政,发展生产
1、改革财政的措施有哪些?
2、结合措施谈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