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d0315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9.png)
一、价值观与人生选择
1.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价值观
2.价值观对个体的影响
3.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人生选择与价值观的关系
二、法律与社会
1.法律的定义与特征
2.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4.法律对社会的影响
三、法治与个人权益
1.个人权益的含义
2.个人权益的保护与法治
3.法治对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4.违法行为对个人权益的损害
四、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权利
1.公民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公民的法律权利及其保障方式
3.公民的法律义务及其履行方式
4.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五、社会主义法制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法治的要求
4.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法治保障
六、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与处理
1.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知识
2.常见的法律问题与处理方法
3.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与法律后果
4.学生如何防范和解决法律问题
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道德行为
1.什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意义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4.遵循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八、独立、自主与法治
1.独立、自主对个人的重要性
2.独立、自主与法治的关系
3.独立、自主与个人权益的保护
4.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政治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上政治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91f8a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3.png)
八年级上政治期末知识点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是极为重要的。
八年级上学期的政治课程,既包括了生动生活中的社会实践,也包含了国家和政府的基本知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八年级上政治期末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实践在生活实践这一章节中,主要涉及了社区组织、社会保障和权利保障等。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话题,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1.社区组织这部分主要介绍了社区服务的意义与保障,以及具体的社区组织、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等。
拓宽我们的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和谐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保障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家防止贫困的政策措施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政策。
比如“就业优先”,“社会福利保障”,让我们懂得了自觉维护公民的社会权益,了解如何参与社会福利保障等问题。
3.权利保障权利保障则是指人权、公民权力的保障,以及如何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犯。
主要围绕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个人和社会中的诸多权利,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及社会责任感都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章:国家和政府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有关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体系。
学生们将根据这些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我们国家体系和政府运作机制的了解。
1.什么是国家和政府这一部分主要是指认识国家和政府以及了解国家和政府的形式。
国家和政府是一个国家的基本体系和政治力量,对于学生深刻掌握国家体制的发展历程和政治形式变迁有重要的意义。
2.政府机构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政府机构的功能、性质和作用等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国务院、人民政府、人大、政府部门等等,让我们对政府机构有更深刻的了解。
3.法制和人权学生还将深入了解法制和人权的相关概念和表现,例如宪法和法律等。
让我们通过深入了解法制体系和法律的精神与原则等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素质。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史本章节主要讲解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
1.战争与独立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争和与独立相关的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让我们了解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有关人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最新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fad3f0caaedd3382c4d30a.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作用(背)答:(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规则种类: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背)答:(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不言代价与回报(如何理解承担责任的付出和回报?)(1)承担责任的付出: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的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无论怎样,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我承担我无悔(怎样理解“我承担我无悔”?)(1)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2)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3.(面对社会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背)答: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一)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关爱作用)(背)答:(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38c4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e.png)
第一章人生的道路与选择1.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人类的共同理想:追求个人的幸福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幸福,倡导公平、正义和合作。
3.人生的选择:学会进行明智的选择,理性思考、权衡利弊、审时度势。
4.梦想与目标:树立远大的梦想和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策略,努力实现。
5.逆境中的努力: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坚持下去,培养勇气和毅力。
第二章国家法律与公民义务1.国家法律的作用:了解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2.法律的构成要素:法律的内容,包括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和法律效力。
3.宪法和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要遵守宪法。
4.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平等、自由、人权等基本权利,但也受到法律的限制。
5.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当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
第三章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了解经济法律的基本规范,如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公共秩序和安全规范: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的法律规范,如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
3.文化娱乐活动中的法律规范:了解文化娱乐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如版权法、互联网管理等。
4.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规范:学习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法律规范,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管理等。
5.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学习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尊重他人权益、珍惜社会资源等。
6.心灵慰藉的法律规范:了解法律规范对心理健康的保护,如心理健康教育、反欺凌等。
第四章法治教育与法律意识1.法治的意义和内涵: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建立法治思维。
2.法律意识的养成: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的眼光看待问题。
3.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照应,共同构筑美好社会。
4.科学合理运用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培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情操和品质。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2b21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e.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一、道德概念与基本原则1.道德的定义:道德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和社会习俗对事物、行为以及人际关系所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
2.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公平正义、勤劳守时等。
二、公民道德1.公民的权利:公民有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权利。
2.公民的义务: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有尊重他人权利的义务,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等。
3.公民的责任:公民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责任。
三、法律法规与权利义务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或地方依法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
3.法律的层级:宪法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法规按照层级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4.法律权益与法律义务:法律赋予人们权利,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法律、遵守合同等。
四、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遵纪守法、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爱护环境等。
2.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进步的必要条件,能够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家庭与个人道德1.家庭道德的作用:家庭是个人道德的最初培养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品德、习惯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个人道德修养:个人应具备自律性、责任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等。
六、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道德和法治是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良好的道德观念有助于法律的实施,而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有助于促进道德的形成。
2.法治的基础:社会的法治程度与人们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只有人们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法治才能够更好地落实。
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
八年级上册道法期末44个核心考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道法期末44个核心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d4377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3.png)
1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6.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7.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易错点】
18.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关系】
4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4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重要性】
42.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3.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44.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6.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青少年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沉迷于网络。【做法】
7.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8.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9.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做法】
八年级上册道法重点复习
期末44个核心考点归纳
24.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5.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2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7.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10.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bbc3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0.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内心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形成的强制性规范。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特点。
2. 法治与法律的关系- 法治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国家治理原则,是法律的主导地位和全面贯彻执行的体现。
- 法律是法治的基础,法治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裁判、依法办事。
3. 法规与行政法规的区别- 法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性约束力的规范,包括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
-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对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4. 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人格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等各方面的权利。
-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
5. 法制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法制建设是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来推进社会进步和保障公民权益的过程。
- 法治建设是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发展的基础。
6. 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公民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了解和遵守法律的规定。
- 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培养尊法、守法、用法思维方式,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
7. 遵纪守法与个人品质的关系- 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和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
- 遵纪守法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法治观念,也反映了个人的道德品质。
8.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 法律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者予以追究和处罚。
- 法律制裁是指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进行刑事惩罚。
9. 刑法常识- 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合法权益。
- 刑法中包含了犯罪类型、犯罪构成要件、处罚种类等方面的规定。
10. 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和范围-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而设立的法律帮助机制。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dad3b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d.png)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
1. 道德的概念与特点: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规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自觉性和约束性。
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规范,但道德是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3. 个人道德与公德:个人道德是个体在个人生活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公德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道德规范。
4. 道德判断与行为:道德判断是对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评价,道德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5. 罪恶与道德败坏:罪恶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并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道德败坏是指违背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准则的行为。
6.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具有平等、自由、安全、尊严等权利,同时也有付出税款、遵守法律等义务。
7. 法治的概念与要素: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行政依法进行、社会法律秩序稳定等要素。
8. 国际法与国内法:国际法是指各国之间所共同遵守的法律规
范,国内法是指某一国家内部的法律规范。
9. 法治与公平正义:法治要求公正、公平、正义的实现,通过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10. 法律知识与法治素养: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以上是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背诵-划重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背诵-划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8652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4.png)
专题0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背诵一、选择题必背重点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3.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
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6.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体现了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7.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体现个人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8.对于网络公开信箱的设立,说明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体现了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9.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10.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是公民的道德义务。
11.参加志愿活动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
12.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告诉我们要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
1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其中规矩指的是规则,方圆指的是秩序。
15.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属于亲社会行为。
16.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7.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结果)。
18.刑罚的类型: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19.慎独:指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守道德规则。
20.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其发展。
21.社会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22.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免费)。
23•无证驾驶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醉驾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V)24.民事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总复习全册知识点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道德与法治期末总复习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fcb3df8762caaedd33d4cb.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梳理梳理目录1.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2.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3.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4.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5.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6.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7.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8.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9.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0.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我们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会关系的类型: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4.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8.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如何改变世界(利)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层面)(1)经济方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a01b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2.png)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1. 民族精神的概念与特点2. 民族精神对个人的影响3. 民族精神对社会的意义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第二单元:政治研究与思想品德教育1. 政治研究的目的与内容2. 政治研究的方法与途径3. 政治研究对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4.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重点第三单元:认识国家1. 国家的定义与属性2.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 国家的组成与结构4. 国家政权的来源与性质第四单元:国家政权1. 国家政权的内涵与特点2. 国家政权的基本形式3. 国家政权的分立与制衡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制度第五单元:团结合作与世界和平1. 团结合作的概念与意义2. 团结合作的基础与条件3. 团结合作的方式与途径4.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与影响第六单元:经济研究与职业规划1. 经济研究的目的与内容2. 经济研究的重点与方法3. 职业规划的意义与方法4. 职业规划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第七单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与特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与制度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与挑战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的意义与影响第八单元:政治与经济发展1. 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影响2. 经济发展对政治发展的意义与影响3. 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互动第九单元: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 绿色发展的概念与内涵2.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与意义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4.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第十单元: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1. 国际政治合作的概念与形式2. 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与途径3. 我国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的实践与成果4. 深化国际合作对我国的意义与影响。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1ec631ed630b1c58eeb517.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1.1.1. 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P3——P4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P4——P51.1.2在社会中成长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P7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P7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7(重点)4.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P7(重点)1.2.1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P10——P12(重点)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P12——P13(重点)3.网络的弊端有哪些?P14——P16(重点)1.2.2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传播网络正能量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P19(重点)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P20(重点)2.3.1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P232.社会秩序的种类?P233.社会秩序的作用P234.社会规则的形成和种类P255.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62.3.2遵守规则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27——P28(重点)2.怎样遵守规则?P28——P29(重点)3.怎样维护和改进规则?P30——P31(重点)2.4.1尊重他人1.尊重的含义和内容P322.尊重的重要性P32——P34(重点)3.怎样尊重他人?P35——P36(重点)2.4.2以礼待人1.礼的含义和表现P37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P37——P383.怎么做文明有礼的人P39——P40(重点)2.4.3诚实守信1.诚实的含义P412.诚实的重要性P41——P43(重点)3.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重点)P43——P45 2.5.1法不可违1.法律的规范作用P462.违法行为的含义P483.违法行为的分类P48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P48(会区别三种违法行为)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P486.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P49——P507.如何远离一般违法行为?P51(重点)2.5.2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2.犯罪的含义P533.犯罪的基本特征P53(重点)4.刑法的含义和分类P54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P55——P56(重点)2.5.3善用法律1.依法求助的途径P57——P59(重点)2.诉讼的含义和地位P593.怎样有勇又谋的应对违法犯罪P60——P62(重点)(1)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2)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勇有谋和怎样有勇有谋做斗争?P61(3)如何做守法.用法.尊法的好公民?P623.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P652.正确认识角色P63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P66(重点)4.认清扮演角色和承担责任的意义P665.怎样面对责任P67——P69(重点)3.6.2做负责任的人1.承担责任可能付出的代价有哪些?P712.承担责任可能获得的回报有哪些P713.如何正确选择和对待责任P71(重点)4.如何做到我承担我无悔?P725.如何看待承担责任不计代价和回报的行为P72——P736.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P71——P73(重点3.7.1关爱他人1.关爱的含义P75——P762.关爱的作用?P76——P77(重点)3.怎样关爱他人?P78——P79(重点)3.7.2服务社会1.服务社会的意义?P812.服务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P833.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有哪些?P834.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P83 4.8.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1.对待祖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情感P862.国家利益的内涵P873.国家利益的外延(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P884.国家和核心利益P88(重点)5.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P89——P904.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怎样在思想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P91——P93(重点)2.如何捍卫国家利益?P93——P94(重点)3.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4.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P97(重点)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因(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P98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含义(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含义)?P98(重点)4.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该怎么办?(重点)(1).需要“十个重视”P99(2).构建国家安全体系P994.9.2维护国家安全1.为什么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重点)P100——P101(1)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为什么?)P100(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有哪些方式?)P1012.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P101——P102(重点)3.怎样维护国家安全?P100——P102(重点)4.10.1关心国家发展1.让我们感到自豪的祖国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1).从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到国家所所取得的巨大进步?P104(2).祖国的哪些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P1042.我们要正式发展中面临的哪些问题?P1063..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P1064.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P1072.为什么劳动令我们感动P1083.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什么??P109(重点)4.青少年应该如何担负起历史的责任?P110(重点)。
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4c60b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4.png)
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
个人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通过生物的遗传获得生物共同特征,同时通过社会的遗传
获得文化共同特征。
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经历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同。
这些影响人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也在塑造着人的本质。
3.青少年如何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积极
养成亲社会行为。
首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其次,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最后,要主动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4.社会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
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规定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5.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了社会秩序的实现。
它
们不仅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保障我们享有各项基本权利,而且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避免人际矛盾和冲突。
6.如何对待社会规则: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首先,我
们要从内心发出对规则的敬畏之情,并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其次,我们需要经常自我提醒和自我监督,确保自己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行动。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执行力和意志力,以确保能够始终坚持遵守规则。
八年级道德上册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道德上册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ad58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d.png)
八年级道德上册期末知识点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
在八年级道德上册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益于我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道德知识,以下是本期末考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一、道德特性道德的特性是我们了解和认识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在遵守道德规范时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道德的特性包括普遍性、绝对性、自由性和感性性等,其中普遍性和绝对性是道德规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道德是自由的、内在的行为规范,而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遵守法律、遵守道德成为我们应有的基本素养。
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在现代教育中需要重视并实践的教育理念之一。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潜力推动个性化发展。
八年级道德上册中,我们知道了道德与素质的关系,理解并实现素质教育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四、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涉及道德品德、礼仪习惯等方面。
我们需要理解、积极学习并实践道德行为,培养自我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五、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八年级道德上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概念。
核心素养即指具有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素质。
了解并掌握核心素养是我们在成长发展中必须重视的知识点。
以上是八年级道德上册期末考试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注重理解和实践,以此来把道德知识变成我们自身行为、思考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要在社会生活中积极遵守道德规范,共同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八年级上册道德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0d7c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3.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期末复习知识点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合格的人。
下面是八年级上册道德课的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道德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道德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根本任务是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二、评价行为的标准
人们对行为如何评价有哪些标准?人们对行为的评价可以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符合法律、符合社会公共价值和符合个人良心。
三、情感与行为
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情感可以促使人做出道德行为,也可以阻碍人做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可以增强人们的正面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人们的整体情感。
四、并行行为
了解并行行为的概念是什么?并行行为是指一个人既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又能够乐意地协助和服从他人的行为。
五、对待弱势群体
如何正确对待弱势群体?人们应该尊重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让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六、应对挫折和困难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有哪些应对措施?人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去应对挫折和困难,同时还要寻求周围人的支持。
七、正确使用网络
网络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网络使用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传播不实信息和危害社会稳定的言论。
八、媒体的作用
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媒体是广泛传播信息、宣传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引导社会思潮和舆论的重要力量。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道德课的期末复习知识点,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结构(知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结构(知识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c07427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e.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结构(知识思维导图)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遵守规则的好处①遵守规则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②遵守规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③遵守规则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不遵守规则的危害①不遵守规则会破坏社会秩序,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②不遵守规则会影响个人的形象和声誉,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不遵守规则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阻碍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遵守规则的方法①自觉研究和了解社会规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②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内心敬畏规则,外在受到约束和提醒。
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公民是国家的基本建设者和发展者,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享受自己的权利。
公民的权利①公民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②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新闻自由等。
③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经营自由等。
④社会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教育权、医疗权等。
⑤文化权利包括文化自由、文化创造权等。
公民的义务①公民的义务包括守法、纳税、参军、参加公益事业等。
②守法是公民的第一责任,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之一,纳税是公民对国家的贡献和支持。
④参军是公民的义务之一,参军是公民对国家安全的贡献和支持。
⑤参加公益事业是公民的义务之一,公益事业是公民对社会的贡献和支持。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享受自己的权利。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制约的,公民不能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违反自己的义务。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利于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道法期末复习知识点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的关系(1)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承担责任的意义?为什么要承担责任?(1)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我对自己负责)(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他人对我负责)(3)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他人,对他人负责(我对他人负责)4.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1)代价: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处罚(2)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等。
5.怎样做负责任的人?(1)面对可以选择承担的责任,合理选择(2)自觉承担无可选择的(不可推卸)责任(3)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和回报。
(4)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第七课积奉献社会1.关爱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3.怎样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4.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5为什么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得到什么。
(2)、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3)、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
6.怎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3)、我们要努力学习。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1.对祖国应有的情感: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2.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3.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1)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2)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1)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5.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 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怎样捍卫国家利益?(怎样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1)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国家安全与国家、人民的关系?(1)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2).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2.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做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 怎样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怎样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面对国家安全形势,(1).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2).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3).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4).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5).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公共安全。
(6).我们要构建集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4.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
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国家安全。
(3)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4)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十课建设美好家园一、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1)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3)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4)科技创新成就斐然;(5)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出台,社会保障不断提高;(6)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我国在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2)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3)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4)部分群众生活面临困难三、我们怎样对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正视发展中的问题。
(2)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问题(3)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四.劳动的意义是什么?(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3)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五.为什么要尊敬和学习劳动者?(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无数劳动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六.怎样实现中国梦?(1)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辛勤和汗水。
(2)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辉煌。
(3)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4)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八上1-5课知识点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3.人如何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亲社会行为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5.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
(有责任心、有爱心)6.亲社会行为的具体事例:(1)公交车让座 2.爱心捐款 3.无偿献血 4. 帮助敬老院人5.参加志愿者活动7.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4)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虚假、不良信息)(2)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何作用?(1)有利于政府更好的了解民意、服务人民;(2)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3)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5.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注意提高媒介素养(2)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6.怎样在网上传播正能量?(1)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3)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社会生活有秩序的含义及种类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种类: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三、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四、社会规则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五、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六、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七、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1、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2、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八、怎样改进规则?1、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4、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尊重他人的含义和表现1、尊重即尊敬、重视。
2、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二、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必要性)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三、怎样尊重他人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