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配套K12】[学习](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配套K12】[学习](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

第五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甲为某地貌景观图,乙为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丙为某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貌的形成与图乙中相对应的箭头是( B )A.①B.②C.③D.④2.丙图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表示其成因的箭头(乙图中)相对应的是( D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⑤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④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⑤【解析】第1题,图中甲地貌为冲积扇,是流水堆积形成的。

第2题,丙图反映的是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气候影响植被的结果。

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A.①B.②C.③D.④【解析】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与气候差异有关。

4.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B )A.⑤B.⑥C.⑦D.⑧【解析】黄土高原地貌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

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

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树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

读下图回答5~6题。

5.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55年重合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解析】树木的年轮能反映当地的气候信息,甲乙两图能反映的年代约从1837年至1911年,共约75年,故C项错误。

树木年轮越宽,说明气候条件越好,树木生长越快;图中显示1860年前树木年轮较宽、1860-1890年间树木年轮较窄,则A选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推荐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推荐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他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答案 1.A 2.D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循环的过程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受阻4.有关作用于⑤环节的人类活动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解析第3题,①②③反映了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循环的过程,故A项错误;④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氧化物排放到大气圈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故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B项正确;碳排放速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故C项错误;人类无法改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故D项错误。

第4题,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格局,故A项错误;建设水电站后会减少洪涝灾害,故B项错误;发展火电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C 项正确;北京冬季燃煤取暖会导致大气污染,故D项错误。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②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④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触摸高考]错误!1.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下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下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析:答案:(1)B (2)A主题升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异的判定自然环境水平分异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纬度地带性)沿海向内陆的分异(经度地带性)概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以热量为基础以水分为基础根本因素纬度位置差异,导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差异大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赤道→两极)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纬线方向经线方向图示分布低、高纬度大陆地区最显著中纬度大陆地区最显著2.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解析:(1)从图1中可知,o→a自然带由荒漠带到热带草原带到热带季雨林带到热带雨林带,降水越来越多,且均在热带,这种自然带分布态势应该主要由大气环流因素决定,故排除A、B项;o→b自然带由荒漠带到温带草原带到针叶林带到苔原带,可以得知温度带由热带到温带到寒带,但降水并不是越来越多,只能表明。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I专题丨归纳整合专题一主要的陆地自然带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陆地『I然带Mm热帯草原带热僭雨林带2.主要陆地自然带特征与分布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

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z r.曰曰_U生产量最大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洛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梳理知诅把握王干地理要素闾逬行若拘质与能屋的龙换山赤追到两槻的Jtk域分計也理班素间相/作川产生新功能环境从冇统一的演化过程大气、水、岩石. 生臨土壤算則分从沿绛向内陆的Jtk域分异山地的域分异朮她蒂艸地J威自然带箱展贯通深度畀华/盘帯晦f洋性咒地屮海諛繆」/ 苔原帯 \__»带针吋林帯叶阔叶温带臟带草原带却阿叶林带温带薄叶期叶绿隔叶怵带然带地区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3.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专题训练1】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

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K12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K12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重点)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有关地理现象。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阅读教材P85~P86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正误判断:(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循环。

(√)【提示】诗句反映的是植物的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进入环境中的过程,是生物循环的表现。

(2)“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反映的是能量交换过程。

(×)【提示】河水流动携带大量泥沙,反映了水循环中的物质迁移的地理意义。

教材整理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阅读教材P86~P87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正误判断:(1)生产功能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独立完成的。

(×)【提示】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但这个过程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各个圈层共同参与的结果。

(2)植树造林能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平衡功能的体现。

(√)【提示】植树造林可以增强自然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能有效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合作探讨]结合下图,探讨分析下列问题。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K12教育课件
12
解析 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 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 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 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 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1)A (2)D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围湖造田
D.气候变化
K12教育课件
25
(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解析 第(1)题,本题中心事象的变化,会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变化,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上述
21
第②步:名师精讲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
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 理环境 具有统 一的演化过程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 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K12教育课件
22
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 一发而动全身”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5-P87“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 用产生新功能”,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包括___大__气____、水、岩石、 ___生__物____ 、土壤、地形等。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循环(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思考】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的是哪种循环过程?提示生物循环。

2.农民种庄稼获取农产品,主要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提示生产功能。

3.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提示使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等。

[预习效果自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A.一成不变B.有时演化C.一般不演化D.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解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018-2019学年必修一5.2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53张)

2018-2019学年必修一5.2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53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加剧植被消失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各要素中生物容易受到影响
C. 水文特征、自然带也是整体性的体现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 甲国为拉丁每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 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 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 境 土壤不足 藏 羚 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藏 羚 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差异性——分异规律(普遍性&非地带性)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整体性
陆 地 环 境
地 域 差 异
地 带 性 规 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以热量为主)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以水分为主)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以水热状况为主)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 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 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重熔再生
环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节 降水、下渗、径流(地表 径流、地下径流)
物 质 循 环 简 图
能 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 重力能(降水、径流)
荒漠土
褐土 红壤 棕壤、 褐土 黑钙土 荒漠土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雪裸地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积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雪层以下地面起到保温作用,降低气
温大幅下降所造成的灾害程度。根据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东
北长白山地区的降雪期推后,使地面在初冬没有雪层保护下迅速降温,冻害加
剧。
(2018·北京卷)2018年4月, 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 回 答下题。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 左右, 低于阴坡最高值, 所以未遭受干扰时, 阳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阴坡。
(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 获得太阳辐射多, 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 阳坡和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 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 差异, 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我们的水平条件的差异, 所以可以判 断阳坡温度高, 蒸发量较阴坡大, 湿度小。
方法规律
一、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及其应用
1.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山地垂直带谱(即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即按从低纬向高纬、 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 致,垂直带(即垂直自然带的种类和组合)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 平带谱相似。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据此可知: 从山麓 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纬度越低,山地 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016·全国Ⅱ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
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4~6题。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

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结合“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2.图甲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乙中分布的最高纬度在30°附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海陆分布及轮廓B。

大气环流的差异C.地形分布D。

洋流影响解析:图示阴影地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图乙为非洲大陆南端,35°S以南为海洋,没有陆地自然带分布。

图甲为半岛地形,伸入海洋中,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纬度较高.答案:1.C 2。

A下图为“沿某纬线自然环境变化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3。

图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4。

导致图中由c到a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C。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202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活动点拨1.教材第86页活动(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

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

进入土壤的水分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五个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2.教材第86~87页活动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3.教材第88页活动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统一变化的.随着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水面蒸发进入大气的水汽逐渐减少,地方气候趋于干燥,水生生物逐渐被陆生生物代替,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章末整合提升
专题一 主要的陆地自然带
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
2.主要陆地自然带特征与分布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

3.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
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
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 以上为森林,200~400 mm 为草原,在200 mm 以下为荒漠)。

【专题训练1】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

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
,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与自然带。

根据图文中的信息:东非、10°S~15°S、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可判断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1月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繁茂;7月为干季,受信风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少,草木枯黄。

答案 热带草原带。

选择1月:草木葱绿。

成因: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马拉维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降雨;此时为南半球夏季,气候炎热。

选择7月:草木枯黄。

成因:7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回归线附
近,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马拉维主要受东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但因马拉维纬度低,是该国最为凉爽的季节。

专题二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
(2)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
(3)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延伸的方向和更替方向。

如下图所示。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的海拔,山地阳坡高于阴坡。

若知阴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

如图(北半球):
(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
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

如上图,最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可知此山体位于暖温带地区。

(3)判断自然带谱的多少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4)判断自然带的海拔高度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5)判断雪线高度
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C以下)。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①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向两极降低。

②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

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专题训练2】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异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B.自然带⑦为苔原带
C.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
D.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
(2)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有(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
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
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
解析第(1)题,图中①~②~③由沿海向内陆变化,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在我国分布典型;⑤~⑥~⑦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分布典型,A项正确;自然带⑦为冰原带,B项错误;自然带⑥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大陆西岸则受暖流影响,因此东岸分布纬度比西岸低,C项错误;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水分是主要因素,热量是次要因素,不能说与温度无关,D项错误。

第(2)题,T2时期冰原带消失,意味着气候变暖,因此,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升高,A项错误;我国华北平原因蒸发加强,变得更加干旱,B项错误;天然橡胶的种植纬度也将升高,D项错误;俄罗斯因北冰洋沿岸极冰融化,海运条件将得到改善,C项正确。

答案(1)A (2)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