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 不计绳重 和摩擦,g取10 N/kg)
4
实验突破
考点 【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 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 能大小与 速度 的关系。 质量 的关系。 木块受摩擦力的作用 ,在此过程
功和机械能
复习课
1
考纲解读 2
知识梳理
3 典型例题 实验突破
目录
CONTENTS
4
5
初高中衔接
考纲解读
能说明物体 的动能、重 力势能(包 括了解弹性 势能)与哪 些因素有关, 知道机械能 的意义。
PART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知道机械功 的规定、定 义式W=Fs和 单位:焦耳 (简称焦, 符号为J); 能在具体问 题中判断力 是否做功; 能运用该定 义式进行计 算。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时间越 短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长,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D.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少,功率越大
考点 2
功和功率的计算
【例 3 】 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 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 50kg 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 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 1m/s 的速度匀速上 1500 ,对他做功的功率是 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__J ______W 300 .
PART 2
能说明功率的 物理意义;理 解功率的定义 式P=W/t 和单 位:瓦特(简 称瓦,符号为 W);能说明 机械(包括用 电器等)功率 的意义;能运 用该定义式进 行计算。
PART 3
能通过具体 实例,说明 物体的动能 和势能之间 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以 及是如何进 行相互转化 的。
能说明机械 效率的普遍 意义,并能 根据公式η = (W有用/W总 )×100%进 行一般的计 算。
(3) 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
球的动能大小与 (4)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中,是将动能转化为
内
能。
(5)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考点 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2 N,测得的数据如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 量 竖直匀速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 拉动过程中读数。 74% 。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功
功 和 机 械 能
功的原理 理想情况 W机械=W手 表达式 实际情况 W机械>W手
额外功(W额)
总功(W总)
能量 做功的过程就是 功和能 能量转化的过程 的关系
机 械 效 率
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公式: η = W有用/W总 实验: 原理:η = W有用/W总 =(Gh/FS) 测滑轮 刻度尺、 组的机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械效率 影响因素: 物重、 动滑轮重
影响因素:m、v 动能 (m、h) 重力势能
机 械 能
(弹性形变量) 弹性势能
势能
03
典型例题
考点 1
对功和功率的理解
【例1】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D )
A.叉车向上举起货物 B.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 C.小欣背着书包上楼 D.小明用力推石头但石头不动
考点 1
对功和功率的理解
05
初高中衔接
1 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Ek= mv2 2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表达式:Ep=mgh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表
1 达式:Ep= kx2【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 2
考点 4
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例 5 】 如图所示 , 用滑轮组将 1.5 kg 的物体 匀 速 提 高 0.5 m, 拉 力 F 为 10 N, 则 有 用 功 为 7.5 75% 。若增 __________J,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
变大 选 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________(
考点 3
动能、势能、机械能变化的判断
【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 、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
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下落过程中 , 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 械能不守恒 B. 下落过程中 , 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但小球与弹簧机械能不守恒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从B到C,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都减小,转化成弹性势能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 丙 图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 做的。(选填“甲”“乙”或“丙”)。 增加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 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 越低 。 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 ( 5 )分析第 3 、 4 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____________ 。
PART 5
PART 4
W=FS :公式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 J :单位 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
接用手所做的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两要素 通过了距离 有力无距离 三种 有距离没有力 不做 有力有距离(移动 功的 距离方向与力的方 情况 向垂直)
功 率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功与时间之比 公式:P=W/t(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P=Fv) 单位:W(1W=1J/s) 有用功(W有用) 相关概念
4
实验突破
考点 【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 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 能大小与 速度 的关系。 质量 的关系。 木块受摩擦力的作用 ,在此过程
功和机械能
复习课
1
考纲解读 2
知识梳理
3 典型例题 实验突破
目录
CONTENTS
4
5
初高中衔接
考纲解读
能说明物体 的动能、重 力势能(包 括了解弹性 势能)与哪 些因素有关, 知道机械能 的意义。
PART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知道机械功 的规定、定 义式W=Fs和 单位:焦耳 (简称焦, 符号为J); 能在具体问 题中判断力 是否做功; 能运用该定 义式进行计 算。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时间越 短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长,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D.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少,功率越大
考点 2
功和功率的计算
【例 3 】 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 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 50kg 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 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 1m/s 的速度匀速上 1500 ,对他做功的功率是 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_____J ______W 300 .
PART 2
能说明功率的 物理意义;理 解功率的定义 式P=W/t 和单 位:瓦特(简 称瓦,符号为 W);能说明 机械(包括用 电器等)功率 的意义;能运 用该定义式进 行计算。
PART 3
能通过具体 实例,说明 物体的动能 和势能之间 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以 及是如何进 行相互转化 的。
能说明机械 效率的普遍 意义,并能 根据公式η = (W有用/W总 )×100%进 行一般的计 算。
(3) 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
球的动能大小与 (4)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中,是将动能转化为
内
能。
(5)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考点 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2 N,测得的数据如表: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 量 竖直匀速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 拉动过程中读数。 74% 。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功
功 和 机 械 能
功的原理 理想情况 W机械=W手 表达式 实际情况 W机械>W手
额外功(W额)
总功(W总)
能量 做功的过程就是 功和能 能量转化的过程 的关系
机 械 效 率
定义: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公式: η = W有用/W总 实验: 原理:η = W有用/W总 =(Gh/FS) 测滑轮 刻度尺、 组的机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械效率 影响因素: 物重、 动滑轮重
影响因素:m、v 动能 (m、h) 重力势能
机 械 能
(弹性形变量) 弹性势能
势能
03
典型例题
考点 1
对功和功率的理解
【例1】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D )
A.叉车向上举起货物 B.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 C.小欣背着书包上楼 D.小明用力推石头但石头不动
考点 1
对功和功率的理解
05
初高中衔接
1 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Ek= mv2 2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表达式:Ep=mgh (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表
1 达式:Ep= kx2【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 2
考点 4
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例 5 】 如图所示 , 用滑轮组将 1.5 kg 的物体 匀 速 提 高 0.5 m, 拉 力 F 为 10 N, 则 有 用 功 为 7.5 75% 。若增 __________J,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
变大 选 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________(
考点 3
动能、势能、机械能变化的判断
【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 、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
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下落过程中 , 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 械能不守恒 B. 下落过程中 , 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但小球与弹簧机械能不守恒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从B到C,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都减小,转化成弹性势能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 丙 图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 做的。(选填“甲”“乙”或“丙”)。 增加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 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 越低 。 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 ( 5 )分析第 3 、 4 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____________ 。
PART 5
PART 4
W=FS :公式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 J :单位 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
接用手所做的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两要素 通过了距离 有力无距离 三种 有距离没有力 不做 有力有距离(移动 功的 距离方向与力的方 情况 向垂直)
功 率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 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功与时间之比 公式:P=W/t(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P=Fv) 单位:W(1W=1J/s) 有用功(W有用) 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