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文学

合集下载

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

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

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正始文学,指的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也被称为古文学或古文复兴。

它与汉赋、骈文等古代文学形式相联系,致力于恢复和传承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充实语言的内涵与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正始文学的特点、流派以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特点正始文学最明显的特点是平实朴素、周密含蓄,极其注重辞章的婉约和修辞的巧妙运用。

与其他文学流派不同,正始文学更加追求内在的情感表达和感悟,而不是形式上的华丽与夸张。

正始文学的作品通常以自然景色、人情历史、家国命运等为题材,通过对自然、生活和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传达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二、流派正始文学主要包含了小说、诗歌和散文三个流派。

1. 小说:正始小说主要描写生活琐事、庸人的悲欢离合、朝代变革以及社会矛盾等。

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小说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淡雅的情感展示,成为了正始文学的经典之作。

2. 诗歌:正始诗歌承袭了唐代诗人的文学传统,追求韵律的美妙与诗意的深远。

它通过对自然景色、人文风情以及内心感受的描绘,将琐细之事转化为诗情画意的表达。

代表性的诗人有杨万里、陆游等,他们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情感与哲理。

3. 散文:正始散文注重叙事的方式与句式的运用。

它通常以杂记、游记、讲史等形式出现,既有具体的叙述,又有抽象的思考。

散文作品在叙事中融入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展示了作者的思想独立性与人文关怀。

代表作家有金圣武、陈继儒等,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句式与深入的思考而著称。

三、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正始文学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正始文学对于文学创作形式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方式,使得当代作家更加注重细节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从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形式。

其次,正始文学注重人生哲理的探索与表达,使得现代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人性的悲欢离合、命运的喜怒哀乐。

这为当代作家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作方向,使得文学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功利性追求,而是关注个体的成长与价值。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正始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二、正始文学的时代背景
三、正始文学的特点
四、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五、正始文学的历史意义
正文
一、正始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正始文学,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名词,指的是魏厉公曹芳年号“正始”(240-248 年)时期的文学创作。

然而,习惯上人们还会将正始以后
直到西晋立国(265 年)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也纳入到正始文学的范畴。

正始文学的范围大致涵盖了魏明帝青龙元年(233 年)至魏元帝咸熙二年(265 年)这一时期。

二、正始文学的时代背景
正始时期,政治环境动荡,严酷的政治斗争与恐怖的政治气氛笼罩着整个社会。

与此同时,玄学开始盛行,哲学思考变得尤为重要。

正始文人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三、正始文学的特点
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其最基本的特点。

正始文人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他们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四、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批判现实的精神。

其中,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和嵇康的《养生论》等,都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

五、正始文学的历史意义
正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以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摘要:一、正始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二、正始文学的特点1.避开现实,具有浓厚哲理色彩2.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三、正始文学的背景1.玄学盛行2.政治现实的恐怖与虚伪3.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正文:正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涵盖了从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到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这一时期。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正始文学的定义和范围较为明确,一般认为它是指魏厉公曹芳的年号正始(240-249年)期间的文学创作,同时也包括正始之后直到西晋立国(265年)这一段时期的文学。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避开现实、充满哲理色彩的特点。

正始文学的核心特点在于其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严峻,文人们不敢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选择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他们将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使得正始文学具有了浓厚的哲理色彩。

正始文学的创作背景较为特殊,当时玄学开始盛行,这种学说包含了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使文人们具有了清醒的理性态度。

然而,与此同时,政治现实却极其恐怖和虚伪。

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位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愈发尖锐和深刻。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始文学应运而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写照。

文人们通过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敏锐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悲哀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这使得正始文学具有了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正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时期,其作品充满哲理色彩,深刻反映了当时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摘要:
1.正始文学的定义
2.正始文学的发展背景
3.正始文学的特点
4.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5.正始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正始文学是古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通常指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的文学创作。

这个时期的文学以"正始"为开端,以"永明"、"太和"、"景明"等年号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自觉发展的新阶段。

正始文学的发展背景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上,这个时期经历了三国分立、西晋统一、五胡乱华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疾苦。

在经济上,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相对繁荣,南北文化交流加强。

在文化上,儒家文化传统仍在延续,但受到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正始文学的特点是:注重个性表达,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追求艺术形式美,重视文辞修饰;倡导自然、率真的审美情趣。

这些特点使正始文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有很多,如曹操、曹植、阮籍、嵇康、陶渊明等。

他们的作品展示了这个时期文学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正始文学的影响和意义在于,它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自觉时期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后世文人注重个性、关注现实、追求艺术美的优良传统。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摘要:
一、正始文学的背景和定义
二、正始文学的特点和表现
三、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四、正始文学的历史影响
正文:
一、正始文学的背景和定义
正始文学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名词,起源于中国魏晋时期。

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240-248 年),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文学的背景是在政治严酷、环境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哲学思考盛行,文人们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二、正始文学的特点和表现
正始文学的特点是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正始文学的表现是在文学作品中,文人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正始文人在文学创作中,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三、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和深刻的理性思考。

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大人先生传》,嵇康的代表作品是《养生论》。

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

四、正始文学的历史影响
正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始文学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思考,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思考方式。

第七章 正始文学

第七章  正始文学

第七章正始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

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论述题
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

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

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

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正始文学的背景和定义
二、正始文学的特点和表现
三、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四、正始文学的历史影响
正文
一、正始文学的背景和定义
正始文学,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魏国理宗曹芳年号“正始”(240-248 年)时期的文学,但习惯上我们把正始以后的文学,直到西晋立国(265 年)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包括在内。

这个时期,玄学开始盛行,哲学思考活跃,影响了文学创作。

正始文学以魏明帝青龙元年(233 年)到魏元帝咸熙二年(265 年)为主。

二、正始文学的特点和表现
正始文学的特点是哲理色彩浓厚,理性思考深刻,人生悲哀尖锐。

由于当时政治环境严酷,文人们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三、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有阮籍、嵇康等,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和嵇康的《养生论》等,都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品。

四、正始文学的历史影响
正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思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编第二章正始文学

第三编第二章正始文学

第二章 正始文学 阮籍的《咏怀诗》 第二节 阮籍的《咏怀诗》
二、阮籍的《咏怀诗》 阮籍的《咏怀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 其中五言诗八十二首,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其中五言诗八十二首, 四言诗十三首。前者尤为著名。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 四言诗十三首。前者尤为著名。非一时一地所作, 非常广泛,其主题不止咏怀,举凡咏史、游仙、招隐、 非常广泛,其主题不止咏怀,举凡咏史、游仙、招隐、 玄言等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裁都能在《咏怀诗》中见到。 玄言等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裁都能在《咏怀诗》中见到。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 了重大影响。 了重大影响。 这些诗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 这些诗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 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的诗歌增多了, 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颇多感慨之词” 钟嵘《诗品》 忧生之嗟” “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 李善《文选注》 (李善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 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 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 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 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 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以七林七贤中阮籍 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表现为 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 在生活上不拘礼法,独立特行,喝酒纵歌, 在生活上不拘礼法,独立特行,喝酒纵歌,清静 无为,洒脱倜傥,在人格思想上追求独立, 无为,洒脱倜傥,在人格思想上追求独立,风流 萧散、不滞于物。 萧散、不滞于物。
第二章 正始文学 阮籍的《咏怀诗》 第二节 阮籍的《咏怀诗》
(二)阮籍的思想性格 阮籍传》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 《晋书·阮籍传》说:“籍本有济世志,属魏、 晋书 阮籍传 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 世事,遂酣饮为常。 世事,遂酣饮为常。”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 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 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 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登武牢山, 京邑而叹。 京邑而叹。”

第二章正始文学

第二章正始文学

三、嵇康的文学成就
嵇康的文学成就以散文为突出, (一)嵇康的文学成就以散文为突出, 他多方面的卓越才能, 他多方面的卓越才能,在各类文章中得 到充分的表现。嵇康的文章,今存《 到充分的表现。嵇康的文章,今存《养 生论》 声无哀乐论》 生论》、《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 绝交书》 家诫》 15篇 写得“ 绝交书》、《家诫》等15篇,写得“高 情远趣,率然玄远” 情远趣,率然玄远”。反映出嵇康挺秀 特出的个性襟怀。 代表作《 特出的个性襟怀 。 代表作 《 与山巨源 绝交书》 绝交书》
二、《咏怀诗》(苦闷的象征 ) 咏怀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 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 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 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 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初康居贫,常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 初康居贫,常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 以自赡给。 颖川钟会, 贵公子也, 以自赡给 。 颖川钟会 , 贵公子也 , 精练有 才辩, 故往造焉。 康不为之礼, 而锻不辍。 才辩 , 故往造焉 。 康不为之礼 , 而锻不辍 。 良久会去, 康谓曰: 何所闻而来? 良久会去 , 康谓曰 : “ 何所闻而来 ? 何所 见而去? 会曰: 闻所闻而来, 见而去 ? ” 会曰 : “ 闻所闻而来 , 见所见 而去。 会以此憾( 晋书·嵇康 而去 。” 会以此憾 (恨 ) 之。 ( 晋书 嵇康 传)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的 《 与山巨源绝交书 》 是一篇有浓厚的文 学意味和大胆的反抗思想的散文。文中说: 学意味和大胆的反抗思想的散文。文中说:“人伦 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 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 可者二。 他的“必不堪者七” 可者二。”他的“必不堪者七”,是表示蔑视虚伪 礼教, 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对抗朝廷法制, 礼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对抗朝廷法制,所 每非汤武而薄周孔” 谓“每非汤武而薄周孔”,正是公开揭穿司马氏争 夺政权的阴谋。也正因为这篇书信, 夺政权的阴谋。也正因为这篇书信,司马氏终于杀 害了他。 害了他。这篇散文自始至终贯串着对司马氏腐朽统 治的决绝态度。他把山涛荐他作官比做是“ 治的决绝态度。他把山涛荐他作官比做是“羞庖人 之独割, 引尸祝以自助; 手荐鸾刀, 漫之膻shāo 之独割 , 引尸祝以自助 ; 手荐鸾刀 , 漫之膻 shāo 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 腥”,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并表示如果司马氏要 强迫他作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麋鹿, 强迫他作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麋鹿,“狂顾顿 赴汤蹈火” 全文嬉笑怒骂,锋利洒脱, 缨,赴汤蹈火”。全文嬉笑怒骂,锋利洒脱,很能 表现他峻急刚烈的性格。 表现他峻急刚烈的性格。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一、正始文学概述正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指的是西汉初年至中汉时期的文学创作。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正始文学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二、正始文学的特点1. 反映社会变革:正始文学是在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2. 文学体裁多样:在正始文学时期,出现了诗、赋、乐府、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化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3. 文学思想独特:正始文学的创作思想大胆,不拘一格,敢于突破传统,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了浓厚的批判精神和求新求变的态度。

三、正始文学名词解释1. “正始”:正始,即正当的开始,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正始文学正是在这一时代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文学”: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以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

在正始文学时期,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是对特定名词进行详细解释和阐述,目的在于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名词所代表的含义。

四、我对正始文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正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在当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

在我看来,正始文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历史地位,更在于它对后世文学的启迪和影响。

正始文学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文学家,他们的创作和思想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对正始文学的概述和词汇解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思想特点。

正始文学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的特点和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摘要:I.引言- 正始文学的定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II.正始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魏正始年间- 发展历程III.正始文学的特点- 道家思想的影响- 文学主题和写作手法IV.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V.正始文学的意义和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文:正始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名称起源于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 年)。

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为了逃避现实,开始崇尚老庄思想,追求个性解放,这为正始文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正始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映。

第二个阶段是魏末晋初时期,以陶渊明、谢灵运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个性,强调自然和真率。

第三个阶段是晋宋时期,以鲍照、谢眺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讲究,注重辞藻和韵律。

正始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正始文学强调个性解放,追求逍遥自由。

其次,正始文学的文学主题多样,包括咏史抒怀、山水田园、哲理思考等。

在写作手法上,正始文学注重炼字炼句,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

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眺等。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养生论》、《大人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拟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正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奠定了道家文学的基础,对后世道家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正始文学的自然、真率、高远的审美情趣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正始文学

正始文学
正 始 文 学
正始文学(魏末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 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 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时期著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 “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 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 指阮籍、稽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 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 称竹林七贤 。
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 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 嵇康传》)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 遇之,咸谓为神。(《晋书· 嵇康传》) ●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 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 (《世说新语· 容止》引《康别传》)

散文
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一篇与司马氏集
团决裂的宣言书。文章篇幅宏大,情绪激烈,分析 深透,自由挥洒,文字骈散交错,灵活自如,具有 通脱恣肆、朴质自然的艺术风格。
阮 籍 及其咏怀诗
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 闭户经书,累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 其得意,忽忘形骸。 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善作青白眼:《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于 作“青白眼”,正眼相看,称为“青睐”;斜 视露白,称为“白眼”。他见到守礼从俗的人, 便用白眼相对。阮籍遭母丧,嵇喜来吊唁,阮 便作出白眼,嵇喜不高兴地走了。嵇喜之弟嵇 康听说后,带着酒,挟着琴来看望他,阮籍大 喜,便露出了青眼。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摘要:一、正始文学的背景概述二、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三、正始文学的特点与影响四、正始文学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文:正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文学现象,发生在三国时期(220-280年),处于魏国统治下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文化繁荣,文学创作活跃,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曹操、曹植、曹丕等。

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曹操:作为正始文学的奠基人,曹操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成就,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对海而唱》、《观沧海》等,表现出豪放、奔放的个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曹植:曹植是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八俊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个性特点,如《洛神赋》、《白马篇》等,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曹丕:曹丕是正始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散文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如《文祖文皇帝序》、《白马篇》等,强调个性和感情,呈现出一种华丽、优美的风格。

正始文学的特点如下:1.主题丰富:正始文学作品涉及政治、军事、哲学、人生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作者们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2.个性鲜明:正始文学作家注重个性的表现,强调感情和主观意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文学形式多样:正始文学不仅诗歌创作繁荣,散文、辞赋等领域也取得了较高成就。

4.讲究技艺:正始文学作品注重艺术技巧,追求华丽的文辞和优美的风格。

正始文学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上承汉赋、下启晋唐文学,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正始文学还对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正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文学家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始文学

正始文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绪论 一、正始文学的背景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 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 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 (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因 此,正始文学是泛指曹魏政权后期、魏 晋之交的文学。
(一)易代之际的血腥斗争

正始时期是曹氏政权与司马氏争权夺利 最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极其严 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 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 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 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 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 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三)阮籍《咏怀诗》的地位和影响
1、摆脱模仿民歌的痕迹 ,呈现了完全文人 化的五言诗风貌。 2、引玄理入诗:其诗中的玄言与说理,直接 开启魏晋后务虚尚玄的风气,对以后山水诗 和游仙诗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3、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 之的《古风》等受其影 响。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常融。”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 凄怆怀苦辛。” “人知交友易,交友诚独难。险路多疑惑, 明珠不可干。”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仇。”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咏怀诗》其六十一 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 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 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 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咏怀诗》其三十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正 始 文 学

正 始 文 学

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 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刘勰说:“ 刘勰说:“唯嵇志清峻,阮旨 遥深,故能标焉。” 遥深,故能标焉。”
阮籍
生平、 生平、性格 籍容貌环杰, 籍容貌环杰,志气 宕放,傲然独得, 宕放,傲然独得,任性 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 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 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 其得意,忘其形骸, 其得意,忘其形骸,时 人多谓之痴。( 。(《 人多谓之痴。(《晋 书·阮籍传》) 阮籍传》
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 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 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 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 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南壁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为向、刘、阮、荣四 人。人物之间以银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种最能体 现自己个性的姿态来表现,有的抚琴啸歌,有的颌首倾听,有的高谈玄理,有 的舞弄如意,人人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溢于 画面。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画像砖上得到充分地表现. 画面。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画像砖上得到充分地表现.

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

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

正始文学的名词解释
正始文学是指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时期,也称为南朝文学或南朝六朝文学。

这个时期涵盖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420年至589年),即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

正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正始文学时期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文人官员和士人之间,注重文风雅致、表达情感和思想内涵。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歌、文赋、词曲、小说、文论等多种文体,展现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风貌。

正始文学的特点包括:
1. 诗歌创作繁荣:正始文学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以乐府诗为代表的各种诗体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流传和
发展,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2. 文风儒雅:正始文学注重文风雅致,追求意境的优美和表达方式的华丽。

作品常常运用典故、修辞手法和音韵的技巧,注重文字的华美和文辞的熟练运用。

3. 崇尚清新自然:正始文学倾向于表现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感受,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一特点在山水诗和田园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4. 个体情感的表达:正始文学强调个体情感的表达,诗歌和文赋中常常抒发个人的忧愁、哀怨和喜悦,反映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情感体验。

正始文学时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后世文学创作的新方向和风格。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了解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简答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简答

正始文学名词解释简答摘要:一、引言二、正始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2.特点三、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代表人物2.代表作品四、正始文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历史地位2.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中,正始文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起源于东汉末年,繁荣于三国时期,以曹魏政权为中心。

正始文学的影响力深远,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正始文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正始文学,是指在我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以曹魏政权为中心的一段时间内,一批具有较高文学成就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政治、哲学、伦理为主题,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个性和理想。

2.特点(1)内容丰富:正始文学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2)形式多样:正始文学既有诗歌、散文,也有小说、辞赋等,形式多样。

(3)抒发个人情感:正始文学作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性和理想。

(4)讲究文学技艺:正始文学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文学技艺的运用,力求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代表人物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曹丕等。

他们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卓越的文学家。

2.代表作品(1)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等。

(2)曹植:《洛神赋》、《七步诗》等。

(3)曹丕:《文祖文皇帝序》、《白马篇》等。

四、正始文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历史地位正始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奠定了后世文学发展的基础。

2.影响正始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诗歌、散文等方面,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瑰宝。

同时,正始文学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结论正始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第一章 正始文学

第一章 正始文学

二、《咏怀诗》及其它作品
1. 《咏怀诗》思想感情
《咏怀诗》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非常广泛,其 中最主要、最集中的内容是表现诗人“身在乱朝,常 恐罹谤”的孤寂和苦闷。或抒写感慨之词,表现忧生 之嗟;或讽喻史事,叙写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或抒 发功业理想和个人抱负,或表达玄理和游仙思想等等。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锺嵘《诗品》 “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刘勰《文心雕龙》

三、正始文学代表作家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即阮 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

“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 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 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故世谓“竹林七贤”。
正始文学
第一节 正始文学概况

一、正始文学社会背景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年号(240—249),文学 史上所说的“正始时期”,泛指整个魏末时期。

1、
政治高压和道德虚伪
司马氏为篡权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 怖的政治气氛。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并借名教杀 人,司马氏又竭力提倡儒家的礼法,造成严重的道 德虚伪现象。

《晋书·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 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 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 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 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 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 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 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 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四:正始文学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四:正始文学

《世界⽂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学之四:正始⽂学中国魏晋南北朝⽂学之四:正始⽂学 继建安⽂学之后是正始⽂学。

正始(公元240-249 年)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

这⼀时期,曹魏政权逐渐削弱,代表⼠族⼤地主利益的司马⽒集团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权,与曹魏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争异常尖锐激烈,政治⾮常⿊暗,社会思潮发⽣了重要变化。

在极端恐怖的政治局⾯下,⽂⼈⼤多接受⽼庄思想的影响,借以逃避现实,或任性放达,⽤曲折的⽅式来反抗⿊暗现实。

顾炎武说:" ⾄正始之际,⽽⼀⼆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周、孔之书,习⽼、庄之教,风俗⼜为之⼀变。

"当时这种思想的代表是" ⽵林七贤"。

《世说新语.任诞篇》说:"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涛,三⼈年皆相⽐,康年少亚之。

预⽐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玡王戎,七⼈常集于⽵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林七贤。

" ⽵林名⼠的政治思想和⽣活态度跟" 建安七⼦" 有所不同。

他们崇尚⽼庄,蔑视礼法,寄情于⼭⽔,饮酒放荡,各⾃以不同的⽅式拒绝与司马⽒合作。

在⽂学上,以阮籍、嵇康的成就最⼤。

阮籍(公元210-263 年),字嗣宗,陈留尉⽒(今河南开封)⼈,三国魏著名诗⼈。

阮瑀之⼦。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 阮步兵"。

他" 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 曾登⼴武⼭观看楚汉古战场,感慨道:" 时⽆英雄,使竖⼦成名。

" 他⽣不逢时,虽有济世之志,不仅抱负⽆由施展,⾃⾝的安全也没有保障,于是他转⽽崇尚⽼庄,对⿊暗的现实采取了⼀种消极反抗的态度,饮酒昏酣,遗落世事,做出种种狂态,是当时著名的不拘礼法的⼈物。

阮籍尽管在⾏动上佯狂不羁,内⼼却⾮常痛苦。

史载他"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籍诗》) 嵇康“集中诸篇”也同样“多抒感愤”(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2、诗歌出现了哲理化的趋向,“诗”常伴随着
“思”
3、诗人常常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寄托自己的思想
感情,用典非常多。 “寄托道深,词者渊永”。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正始之音”
又叫“正始文学”、“正始体”、“正始诗 歌”,它主要是指曹魏后期20多年的诗歌创 作。
嵇康诗特点
《文心雕龙· 体性》说:“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
烈。”
一、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
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二、诗风峻切,旨意显豁、一览无遗。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得更明晰:“叔夜衷怀既然,文
章亦尔,径遂直陈,有言必尽,无复含吐之致。故知诗诚关 乎性情,婞直之人,必不能为婉转之调审矣。”

2、诗歌风格:

李善注解阮籍《咏怀》诗中的一段话:嗣 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 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 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咏怀》其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油画家袁正阳作品《嵇康的微醉》
正直耿介,任情肆志,有清醒理智,但言行
往往暴露鲜明的是非好恶。 自称:“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嵇康对山涛说:“阮嗣宗口不言人过,吾没 师之而未能及。” 嵇康与钟会交恶;嵇康为吕安辩护 嵇康与山涛绝交;直言“七不堪二不可”
《与山涛绝交书》
1、性格特点:
①志怀高远: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
与期。”(《咏怀》十五) “少年学击剑,妙伎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 奇声。”(《咏怀》六十一)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 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②至慎:
世说新语记载:“晋文王(司马昭)称阮嗣
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 物。”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皆以酣醉获免。(晋书 阮籍传)
③周旋: 《劝进表》 功业可以比美伊、周、桓、文;
“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 ④压抑: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晋书· 阮籍传》) 母终……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直言穷 矣。举声一号,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上海博物馆收藏唐代孙位所绘《高逸图》
图中描写魏晋时“竹林七贤”的人物故事,
现存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四人(从右到 左),七贤中还有嵇康、向秀、阮咸三人, 在北宋时已缺佚。
二、阮籍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
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 《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 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 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晋书 阮籍传》)
文人群体
1、“正始名士”: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
在哲学史上开创了玄学的新时代,诗歌创作 却不值得称道。

刘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 多肤浅”(《文心雕龙· 明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竹林名士”:包括阮籍、嵇康、山涛、
王戎、向秀、阮咸、刘伶等七人,其中阮籍 和嵇康的诗歌成就最高。

刘勰:“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
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
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 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 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 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鲁迅:“嵇(康)阮(籍)二人的脾气都很大;
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 的……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 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 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 遭了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 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 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活,但那洒脱的情趣却是属于嵇康的。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怨彼幽絷。室迩路遐。 虽有好音。谁与清歌。虽有姝颜。谁与发华。 仰讯高云。俯托轻波。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答二郭》(五言)
详观凌世务,屯险多忧虞。施报更相市, 大道匿不舒。夷路殖枳棘,安步将焉如?权智 相倾夺,名位不可居。鸾凤避嚣罗,远托昆 仑墟。庄周悼灵龟,越搜畏王舆。至人存诸 己,隐璞乐玄虚。功名何足殉 ,乃欲列简书。 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去去从所志,敢 谢道不俱。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身。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社会环境变化和文人的遭遇
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
斗争,司马氏擅权,大肆屠杀异己。政治的 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谓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二)诗歌风格的变化
1、忧生之嗟与愤世之叹更是此时诗歌常见的主题 阮籍诗中“颇多感慨之词”(锺嵘《诗品· 晋步兵阮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
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 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三、嵇康
《晋书· 嵇康传》称他“身高七尺八寸,美词
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 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世说新语.容止》中写到:嵇康身长七尺八 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 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 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 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guī é 倾颓的 样子)若玉山之将崩。”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
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
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 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 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 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 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 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 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 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 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 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 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
《幽愤诗》(四言)
《幽愤诗》是一首抒写诗人因吕安事而被系
狱以后的忧愤不平的长诗。 《幽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是以内心独白方 式反复抒情。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余独何为,有志不就。惩难
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 长吟,颐性养寿。
《赠秀才从军》
《赠秀才从军》是想象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冰尖上的名士
“夜阑酒醒,难去忧畏,逶迤伴食,内怍神
明。”——《晋书· 阮籍传》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
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言
阮籍诗特点
一、强烈的忧生和微妙的讽世是《咏怀》的
情感特质。 二、兴寄无端,隐约曲折,是阮籍诗歌最突 出的艺术特征。
在艺术表现方式上,阮籍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
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情思。
钟嵘的《诗品》说: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
《小雅》,无雕虫之功。而《咏怀》之作, 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 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 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 难求。颜延年注解,怯言其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