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解读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题型示例解读

《考试说明》关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17道例题

一、理解能力

例1.式①E=F

q 和式②E=k q

r2

分别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点电荷场强的公

式,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式①中的场强E 是式中的电荷q 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式②中的场强

E 是式中的电荷q 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B.式①中F 是放入某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 是产生这个电场的电荷

C.式②中的场强E 是某电场的场强,q 是放入此电场中的电荷

D.式①、②两式都只对点电荷产生的场才成立

例2 (1992 年.全国卷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 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例3 (1995 年.全国卷11)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A. 5√2A

B.5A

C. 3.5√2A

D. 3.5A

例4 (1984 年.全国卷.四(4))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 ,试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的总重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例5 (2010 年·新标卷20)太阳系中的8 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 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

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纵轴是lg(R/R0);这里T 和R 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 和R0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 4 幅图中正确的是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含答案)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含答案)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目录

198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2 198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10 198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缺)--------------20 198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21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32 198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41 1986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51 198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65 198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缺)--------------79 198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80

198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一、(30分)本题分10个小题.每小题提出了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

正确的.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本小题后的圆括弧内.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的,得3分;选错的,得-1分;不答的,得0分.每小题只许选一个答案.如果写了两个答案,不论写在括弧内或括弧外,本小题得-1分.

一个质量为600千克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

(1)质量是100千克,重力是5880牛顿.

(2)质量是1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3)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4)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5880牛顿.

答( )

2.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下面

1983—1993高考物理压轴题(全国卷)

1983—1993高考物理压轴题(全国卷)

t=
1 u
2
(a)
d 1 2 = at 2 2 f eVe a= = m md
由以上三式,可得:
(b) (c)
Vc=
mu 2 d 2 el 2
代入数值,得: Vc=91伏特. (2)因为(△t) 通 =2(△t) 断 ,所以:
Vc=V0sin
由此得:
π 3 Vc π sin 3
(d)
V0=
代入数值得:
V0=
91 =105伏特 3 2
评分说明:全题10分。(1)5分,(2)5分。 (1)中,列出(a)式和(b)式的,给1分。列出(c)式的,给3分。最后答数正确的再给1分。没 有对电子通过极板的时间和交流电的周期进行分析比较的,不扣分。 (2)中,列出(d)式的,给4分。最后答数正确再给1分。 】图1中A和B表示在真空中相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后,它们之间的电场可 【1985 1985】 视为匀强电场。图2表示一周期性的交变电压的波形,横坐标代表时间t,纵坐标代表电压U。 从t=0开始,电压为一给定值U0,经过半个周期,突然变为-
Tsinθ-Ncosθ=m
v2 l sin θ
(b)
(a)
Tcosθ+Nsinθ=mg. 由(a)、(b)两式消去T,可得N跟v的关系如下: N=mgsin-m
v 2 cos θ . l sin θ gl sin 2 θ 时,令vb表示这个速率,并将θ=30°代入, cos θ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含答案)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含答案)

目录

198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2 198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10 198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缺)--------------20 198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21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32 198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41 1986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51 198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65 198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缺)--------------79 198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80

一、(30分)本题分10个小题.每小题提出了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

正确的.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本小题后的圆括弧内.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的,得3分;选错的,得-1分;不答的,得0分.每小题只许选一个答案.如果写了两个答案,不论写在括弧内或括弧外,本小题得-1分.

一个质量为600千克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

(1)质量是100千克,重力是5880牛顿.

(2)质量是1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3)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4)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5880牛顿.

答( )

2.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下面

是梯子受力情况的简单描述.哪一句是正确的?梯子受到: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目录

1952年试题 (2)

1953年试题 (4)

1954年试题 (8)

1955年试题 (10)

1956年试题 (13)

1957年试题 (16)

1959年试题 (19)

1960年试题 (23)

1961年试题 (28)

1962年试题 (34)

1963年试题 (40)

1964年试题 (50)

1965年试题 (56)

197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2)

197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7)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74)

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83)

198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93)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03)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15)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24)

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34)

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44)

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54)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63)

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72)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82)

1952年试题

力学、物性及声学(共40分)

(1)[3分] 某物体的速度在10分钟内从36千米/小时增到57.6千米/小时.它的平均加速度是

( )厘米/秒2.

(2)[4分] 由手中铅直向上抛出一球.抛出2秒钟后,球回到手里.如果空气的阻力可以忽略不

计,那么抛出去时,球的速度是( )米/秒,球上升的高度是( )米.

高考物理压轴题 全国卷

高考物理压轴题 全国卷

1983~19931983~1993年高考物理试题压轴题(全国卷)

年高考物理试题压轴题(全国卷)【19831983】

】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的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θ=30°(如右图)。一条长度为l的绳(质量不计),一端的位置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 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物体可看作质点,绳长小于圆锥体的母线)。物体以速率v 绕圆锥体的轴线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和绳在上图中都没画出)。

(1).当v =gl 6

1

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

(2).当v =

gl 3

2

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要求说明每问解法的根据)

解答:题目要求考生说明每问解法的根据.物体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物体与锥体表面接触(见图1);一种是物体与锥体表面不接触(见图2)。

当接触时,物体受力如图1所示,T是绳对物体的拉力,N 是支持力,mg 是重力。物体与锥面间无摩擦。将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按牛顿定律得:

T sin θ-N cos θ=m

θ

sin 2

l v (a)

T cos θ+N sin θ=mg .

(b)

由(a)、(b)两式消去T ,可得N 跟v 的关系如下:

N =mg sin-m θ

θ

sin cos 2l v .

在θ给定后,v 越大,N 越小,当v =θ

θ

cos sin 2gl 时,令v b 表示这个速率,并将θ=30°代入,

可得:

v b =

6

3gl (c)

因为N 是支持力,最小等于0,所以当v >v b 时,物体不再与锥面接触。(1).当v =

gl 6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1960 年试题.....................................................................................................................................................23 1961 年试题.....................................................................................................................................................28 1962 年试题.....................................................................................................................................................34 1963 年试题.....................................................................................................................................................40 1964 年试题.....................................................................................................................................................50 1965 年试题.....................................................................................................................................................56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目录

1952年试题 (2)

1953年试题 (4)

1954年试题 (8)

1955年试题 (10)

1956年试题 (13)

1957年试题 (16)

1959年试题 (19)

1960年试题 (23)

1961年试题 (28)

1962年试题 (34)

1963年试题 (40)

1964年试题 (50)

1965年试题 (56)

197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2)

197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7)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74)

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83)

198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93)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03)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15)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24)

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34)

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44)

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54)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63)

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72)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82)

(1)[3分]

(2)[4分]

(3)[3分]

(4)[3分]

(5)[2分]

(6)[3分]

(7)[4分]

(8)[3分]

(9)[4分]

(10)[4分]

(11)[5分]

(12)[2分]

(1)[2分]

(2)[3分]

1952年试题

力学、物性及声学(共40分)

某物体的速度在10分钟内从36千米/小时增到57.6千米/小时.它的平均加速度是()厘米/秒2.

1984全国高考物理卷

1984全国高考物理卷

1984年高考物理试题

一、(21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

绕地

(2)

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3)如右图所示,一正离子以速度v从左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中.

电场强度E=4×104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B=0.2特斯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和速度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果该离子在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在附图中为从向 ;离子速度大小v= 米/秒

.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U

的大小增大到3伏特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

×1014赫兹,因此照射光的频率ν= 赫兹.

(5)太阳光谱中含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是由于而形成的.

(6)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电子伏特,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5的能级时的能量

为电子伏特.

(7)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在图中分别以S1和S2为圆心作出了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

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方框内

标出了三个点a、b、c.在这三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二、(16分) 每小题4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

确的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的号码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少量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

的号码,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目录

1952年试题 (2)

1953年试题 (4)

1954年试题 (8)

1955年试题 (10)

1956年试题 (13)

1957年试题 (16)

1959年试题 (19)

1960年试题 (23)

1961年试题 (28)

1962年试题 (34)

1963年试题 (40)

1964年试题 (50)

1965年试题 (56)

197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2)

197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7)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74)

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83)

198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93)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03)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15)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24)

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34)

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44)

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54)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63)

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72)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82)

1952年试题

力学、物性及声学(共40分)

(1)[3分] 某物体的速度在10分钟内从36千米/小时增到57.6千米/小时.它的平均加速度是

( )厘米/秒2.

(2)[4分] 由手中铅直向上抛出一球.抛出2秒钟后,球回到手里.如果空气的阻力可以忽略不

计,那么抛出去时,球的速度是( )米/秒,球上升的高度是( )米.

1984年高考题

1984年高考题

1984年试题

(理工农医类)

一、本题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数集X={(2n+1)π,n是整数}与数集Y={(4k±1)π,k是整数}之间的关系是

(C)X=Y(D)X≠Y

【】

[Key] 一、本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1)C;

(2)如果圆x2+y2+Gx+Ey+F=0与x轴相切于原点,那么

(A)F=0,G≠0,E≠0(B)E=0,F=0,G≠0

(C)G=0,F=0,E≠0(D)G=0,E=0,F≠0

【】

[Key] (2)C;

(A)一定是零(B)一定是偶数

(C)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D)不一定是整数

【】

[Key] (3)B;

(4)arccos(-x)大于arccosx的充要条件是

(A)x∈(0,1](B)x∈(-1,0)

【】

[Key] (4)A;

(A)是第一象限角

(B)是第三象限角

(C)可能是第一象限角,也可能是第三象限角

(D)是第二象限角

【】

[Key] (5)B.

二、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

(1)已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2与4的矩形,求圆柱的体积.

(2)函数log0.5(x2+4x+4)在什么区间上是增函数?

(6)要排一张有6个歌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的演出节目单,任何两个舞蹈节目不得相邻,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只要求写出式子,不必计算).

[Key] 二、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只需直接写出结果.

(2)x<-2;

(4)-20;

(5)0;

三、本题只要求画出图形.

[Key] 三、本题考查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内画出图形的能力.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80年代高考物理试题大全目 录198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2198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10198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缺)--------------20198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21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32198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411986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51198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65198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缺)--------------79198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80198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一、(30分)本题分10个小题.每小题提出了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本小题后的圆括弧内.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的,得3分;选错的,得-1分;不答的,得0分.每小题只许选一个答案.如果写了两个答案,不论写在括弧内或括弧外,本小题得-1分.一个质量为600千克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 (1)质量是100千克,重力是5880牛顿. (2)质量是1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3)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980牛顿. (4)质量是600千克,重量是5880牛顿.答( )2.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下面是梯子受力情况的简单描述.哪一句是正确的?梯子受到: (1)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2)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3)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4)三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答( ) 3.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它的电容: (1)跟正对的面积成正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正比. (2)跟正对的面积成正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3)跟正对的面积成反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正比. (4)跟正对的面积成反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反比.答( ) 4.把220伏特的交流电压加在440欧姆的电阻上,在电阻上: (1)电压的有效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有效值为0.5安培. (2)电压的最大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有效值为0.5安培. (3)电压的有效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最大值为0.5安培. (4)电压的最大值为220伏特,电流的最大值为0.5安培.答( )5.某媒质对空气的折射率为1.414,一束光从媒质射向空气,入射角为60°.它的光路图是:答( ) 6.物体竖直上抛后又落向地面,设向上的速度为正,它在整个运动过程 中速度v跟时间t的关系是:答( ) 7.在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1)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负功. (2)把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正功. (3)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负功. (4)把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电场力作正

高中物理复习试题:选章专项训练气体压强的计算及微观解释

高中物理复习试题:选章专项训练气体压强的计算及微观解释

专项训练气体压强的计算及微观解释

一、计算的知识储备

(1)液面下h深处由液体重量产生的压强p=ρgh.(注意:h是液柱的竖直高度,不一定等于液柱的长度)

(2)若液面与外界大气相接触,则液面下h处的压强为p=p0+ρgh,p0为外界大气压强.

(3)帕斯卡定律(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加在密闭静止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4)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液体不间断)的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说明】计算的主要依据是静力学知识.

【例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ρg(h1+h2-h3)B.p0-ρg(h1+h3)

C.p0-ρg(h1+h3-h2) D.p0-ρg(h1+h2)

【解析】由图中液面的高度关系可知,p0=p2+ρgh3和p2=p1+ρgh1,由此解得p1=p0-ρg(h1+h3)

【答案】 B

【易错点】很多学生会错误认为p0<p2和p2<p1,此外图中h2是一个干扰条件,而实际上中间气体的压强与中间两液面的高度差无关.

二、压强计算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实质为受力分析,即受力分析的三种表现.

1.液面法

选取一个假想的液体薄面(其自重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面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消去横截面积,得到液面两侧的压强平衡方程;求得气体压强.【例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倾斜放置的U形管,管的一端封闭,内有一段空气柱,U形管的倾角为θ,U形管内水银柱长度L1、L2,如图所示,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则封闭段空气柱的压强为________.

恢复高考40年物理删减考点的回望与思考

恢复高考40年物理删减考点的回望与思考

恢复高考40年物理删减考点的回望与思考

朱木清;殷勇

【摘要】例说恢复高考40年物理删减考点,回顾其积极作用:淘汰陈旧过时知识,主动对接科技发展前沿;减少繁难枝节考点,突出主干能力考查;促进课程顶层优化设计.提出改进建议:力矩概念不可或缺;简单平面相对运动和矢量差运算不应回避;高考改革不能弱化物理.

【期刊名称】《中国考试》

【年(卷),期】2017(000)007

【总页数】6页(P52-57)

【关键词】恢复高考;高考;高考物理;考试内容改革

【作者】朱木清;殷勇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 430300;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 43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5

高考考试大纲常有修订,其中,考点变化更受关注。考点即考查的知识点,考点变化多是调整某些知识点的等级,也有年份出现增加或删减某些知识点的情形。本文以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物理删减考点的变化为论题,探讨删减考点的积极意义,以期为高考物理学科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物理作为科技的基础,考试内容即考点的任何变化,不仅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还承载着科技与教育赋予的双重使命。考试内容的删减,表面上做的是减法,实则为做加法。删掉陈旧过时的知识,减去某些枝节考点,减轻不必要的教学负担,腾出时间空间,加强能力考查,促进素质教育,促进课程顶层优化设计,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1994年前,高考没有考试大纲,命题依据是教学大纲。从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到1981年修改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及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2],以及1986年12月颁发的第一个不带“草案”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3],都是将初中、高中作为一个教学整体制定的文件,依据教学大纲命题也含初中部分,故恢复高考开始几年中有例1这样的初中物理内容。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4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一、(21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这颗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1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2之比=

2

1

ωω____________。 (2).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

Li 73

+H 11→He 42+___,B 105+_______→Li 73+He 4

2

(3).如右图所示,一正离子以速度v 从左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并存的区域中。电场强度E =4×104牛顿/库仑。磁感应强度B =0.2特斯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和速度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果该离子在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在附图中为从 向 ;离子速度大小v = 米/秒。

(4).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一金属表面上,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所加反向电压U 的大小增

大到3伏特时,光电流刚好减小到零。已知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6×1014赫兹,因此照射光的频率ν= 赫兹。

(5).太阳光谱中含有许多暗线,这些暗线是由于 而形成的。

(6).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 1=-13.6电子伏特,则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5的能级时的能量为 电子伏特。

(7).S 1和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在图中分别以S 1和S 2为圆心作出了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图中方框内标出了三个点a 、b 、c.在这三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二、(16分) 每小题4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1952-1989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目录

1952年试题 (2)

1953年试题 (4)

1954年试题 (8)

1955年试题 (10)

1956年试题 (13)

1957年试题 (16)

1959年试题 (19)

1960年试题 (23)

1961年试题 (28)

1962年试题 (34)

1963年试题 (40)

1964年试题 (50)

1965年试题 (56)

197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2)

197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67)

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74)

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83)

198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93)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03)

198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15)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24)

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34)

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44)

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54)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63)

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72)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82)

1952年试题

力学、物性及声学(共40分)

(1)[3分] 某物体的速度在10分钟内从36千米/小时增到57.6千米/小时.它的平均加速度是

( )厘米/秒2.

(2)[4分] 由手中铅直向上抛出一球.抛出2秒钟后,球回到手里.如果空气的阻力可以忽略不

计,那么抛出去时,球的速度是( )米/秒,球上升的高度是( )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