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
合集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优秀课件.ppt
愁绪,无处宣泄 满腹愁绪,但潇洒
人
自如,乐观积极
读现实中 的诗人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读时代
魏晋的门阀制度 唐代开明的思想和
压制了人才
繁盛让人充满希望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鲍照
情感 语言风格 抒悲愤
怀才不遇 李白 壮志难酬
深受乐府影响, 抒悲愤 语言清新质朴,
+ 气势连贯,笔力 明豪情 酣畅淋漓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的变化过程。 3、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4、比较《拟行路难》与《咏史》的区别;
比较《行路难》和《拟行路难》的异同。
5、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 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 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 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 .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 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拟行路难》进行比较 鉴赏。
行路难
李白
人
自如,乐观积极
读现实中 的诗人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读时代
魏晋的门阀制度 唐代开明的思想和
压制了人才
繁盛让人充满希望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鲍照
情感 语言风格 抒悲愤
怀才不遇 李白 壮志难酬
深受乐府影响, 抒悲愤 语言清新质朴,
+ 气势连贯,笔力 明豪情 酣畅淋漓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的变化过程。 3、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4、比较《拟行路难》与《咏史》的区别;
比较《行路难》和《拟行路难》的异同。
5、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 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 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 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 .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 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拟行路难》进行比较 鉴赏。
行路难
李白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 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 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第
三课
章
后 习
题
《拟行路难》理解性默写练习
1.(2022·山东江苏高考)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当中以 “_泻__水___置__平___地__,___,各___自__东__西___南__北___流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 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6.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_心__非___木__石__岂___无__感_____?”一句, 吐露真情,表明诗人心中的无限愤懑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 程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 “____吞__声___踯__躅__不___敢__言______。”足见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思考: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在表
现手法、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表现手法相似 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 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 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②内容上都抒写了怀才不遇。
不同点: 从情感看, ①鲍诗忍气吞声,徘徊辗转,愁情无以释怀,虽有对命运的抗 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吞声踯躅不敢”流露出对现实 的无奈和痛苦。 ②李诗虽有暂时的烦忧,但基调却是高昂向上的。 结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却表现了一种积 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凸现出诗人力 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知人论世:两首诗歌的异同
鲍照《拟行路难》
第
三课
章
后 习
题
《拟行路难》理解性默写练习
1.(2022·山东江苏高考)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当中以 “_泻__水___置__平___地__,___,各___自__东__西___南__北___流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 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6.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_心__非___木__石__岂___无__感_____?”一句, 吐露真情,表明诗人心中的无限愤懑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 程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 “____吞__声___踯__躅__不___敢__言______。”足见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思考: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在表
现手法、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表现手法相似 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 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 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②内容上都抒写了怀才不遇。
不同点: 从情感看, ①鲍诗忍气吞声,徘徊辗转,愁情无以释怀,虽有对命运的抗 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吞声踯躅不敢”流露出对现实 的无奈和痛苦。 ②李诗虽有暂时的烦忧,但基调却是高昂向上的。 结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却表现了一种积 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凸现出诗人力 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知人论世:两首诗歌的异同
鲍照《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其四)》 ppt课件
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思考:“命”指什么?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
进之路。
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 鲍照虽才华横溢,但因出
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际。
身寒微,即使因献诗受临
面对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川王刘义庆赏识,但也只 能担任太学博士及县令等
虽抨击,却——认命
低级官职。
探究: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情的?(表现手法)
三读诗歌,思考问题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 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何而愁?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 2.如何解愁? (结合诗句) 3.愁的结果? (结合诗句)
1.为何“愁”?
联系社会背景、作者生平:
泄水至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士族,造成了“上品无寒
运不公的愁苦心情。(难点)
走近鲍照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山东郯
tán城西南)。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 鲍庾”或 “ 南照北信 ”,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 元嘉三大家”。其诗气 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chā)下农” 。二 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 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xū)参军, 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 鲍参军 。 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 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 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自我安慰——发展 借酒浇愁——转折 倾泻悲愤——高潮
作者情感由“屈从”到“不 平”再到“认命”到“借酒浇愁, 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愁绪,举 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 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
思考:“命”指什么?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
进之路。
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 鲍照虽才华横溢,但因出
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际。
身寒微,即使因献诗受临
面对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川王刘义庆赏识,但也只 能担任太学博士及县令等
虽抨击,却——认命
低级官职。
探究: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情的?(表现手法)
三读诗歌,思考问题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 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何而愁?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 2.如何解愁? (结合诗句) 3.愁的结果? (结合诗句)
1.为何“愁”?
联系社会背景、作者生平:
泄水至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士族,造成了“上品无寒
运不公的愁苦心情。(难点)
走近鲍照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山东郯
tán城西南)。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 鲍庾”或 “ 南照北信 ”,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 元嘉三大家”。其诗气 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chā)下农” 。二 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 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xū)参军, 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 鲍参军 。 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 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 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自我安慰——发展 借酒浇愁——转折 倾泻悲愤——高潮
作者情感由“屈从”到“不 平”再到“认命”到“借酒浇愁, 唱歌断愁”再到“无可奈何”。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愁绪,举 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 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
课件2:拟行路难(其四)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引出对社
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 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
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答案源自高考考点链接比兴手法
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
《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1)比就是比方,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比喻(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 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 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地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如《卫风· 硕人》, 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 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明确:“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一反问句可看出作 者愁绪无法消解,有一种愤懑不平之气。心并非无知无
觉的木石, 酒的麻醉, 理的劝喻,都不能使心如槁木, 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 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 “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 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 漓尽致。
三、背景简介: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门阀士 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 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 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 士自然心怀不平。 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拟行路难》精品课件
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 下的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 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 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愤慨不平之情。 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 字面意思是什么? 难”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 沉的象征意味? 沉的象征意味?
道路难行。 道路难行。 人生之路(仕途) 艰险坎坷,才华埋没, 人生之路(仕途) 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 志难酬。 志难酬。
6、七八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八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后人对鲍照的评价很高,你认可这些评价 、后人对鲍照的评价很高, 吗?
前人评鲍照: 前人评鲍照: 明远《行路难》 壮丽豪放,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 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 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 贾谊《过秦论》。 贾谊《过秦论》 明远长句,慷慨任气, ◎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 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 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 二。 老杜评李白: 老杜评李白: 白也诗无敌,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 不群。清新庾开府, 不群。清新庾开府,俊 鲍参军……【俊逸: 逸鲍参军 豪放飘逸】
阅读诗歌 整体感知
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南朝 宋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 但他的诗文, 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 很不得志 但他的诗文,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 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 重大影响。 骈文都不乏名篇, 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首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 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 字面意思是什么? 难”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 沉的象征意味? 沉的象征意味?
道路难行。 道路难行。 人生之路(仕途) 艰险坎坷,才华埋没, 人生之路(仕途) 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 志难酬。 志难酬。
6、七八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八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后人对鲍照的评价很高,你认可这些评价 、后人对鲍照的评价很高, 吗?
前人评鲍照: 前人评鲍照: 明远《行路难》 壮丽豪放,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 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 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 贾谊《过秦论》。 贾谊《过秦论》 明远长句,慷慨任气, ◎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 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 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 二。 老杜评李白: 老杜评李白: 白也诗无敌,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 不群。清新庾开府, 不群。清新庾开府,俊 鲍参军……【俊逸: 逸鲍参军 豪放飘逸】
阅读诗歌 整体感知
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宋】鲍照 南朝 宋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 但他的诗文, 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 很不得志 但他的诗文,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 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 重大影响。 骈文都不乏名篇, 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首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 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5年~470年),字思端 ,南朝宋文学家,以诗歌、辞赋、散 文见称,是南北朝时期文坛的杰出代 表。
鲍照出身寒微,但他才华横溢,创作 了大量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的文 学作品,被誉为“文学革命”的先驱 。
创作背景
《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
主题思想分析
诗人借“行路难”的比喻,描述了人生的艰辛和困苦,表达出对人生无常和世 事难料的感慨。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也表达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概述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比喻手法、生动的形象描绘以及深沉的情感表达 。
艺术特色分析
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 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拟行路难(其四)》 优秀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作品背景 • 作品赏析 • 作品解读 • 作品影响 • 作品评价
01 作品背景
时代背景
01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 裂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 安,人民生活困苦。
02
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士族 门阀势力强大,普通百姓很难有 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意象分析
总结词
意象丰富,寓意深远
详细描述
这首诗的意象十分丰富,如“行路难”的象征、江水的流逝、草木的荣枯等,这些意象都寓含着深刻 的含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人生的苦难和无常。
结构分析
总结词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详细描述
这首诗的结构非常严谨,层次分明。诗人从感慨人生无常开 始,逐渐展开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最后以对人生 的思考和领悟收尾。这种结构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有力。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鲍 照
一代人的愁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正是诞生于这样 的背景之下,时代成就了鲍照 的寒门愁思,有志寒士也因身 处门阀时代而成就了魏晋时期 独特的文风 。 他们代表寒门在 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的年代发 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心非木石岂无 感 心并非无知觉的木石,难以 改变的命运、自我宽慰的美 酒,都无法让心如槁木一般。
运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 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鲍 照
言 是什么使鲍照
“ 吞声踯躅不敢
”? 鲍 照
一代人的愁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 照
一代人的愁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强有力地 发声,将满腔的悲愁忧郁、愤愤 不平发而为诗,他们的诗歌无论 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都倾诉 着社会底层寒士被压迫的 愤 懑 之 愁思,充满着对门阀社会的不满 情绪和抗争精神。
鲍 照
路 行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 难 鲍 照 行路
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诗歌层次,体会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比兴手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绪的用意。
愁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一代人的愁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正是诞生于这样 的背景之下,时代成就了鲍照 的寒门愁思,有志寒士也因身 处门阀时代而成就了魏晋时期 独特的文风 。 他们代表寒门在 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的年代发 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心非木石岂无 感 心并非无知觉的木石,难以 改变的命运、自我宽慰的美 酒,都无法让心如槁木一般。
运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 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鲍 照
言 是什么使鲍照
“ 吞声踯躅不敢
”? 鲍 照
一代人的愁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 照
一代人的愁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强有力地 发声,将满腔的悲愁忧郁、愤愤 不平发而为诗,他们的诗歌无论 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都倾诉 着社会底层寒士被压迫的 愤 懑 之 愁思,充满着对门阀社会的不满 情绪和抗争精神。
鲍 照
路 行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 难 鲍 照 行路
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诗歌层次,体会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比兴手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绪的用意。
愁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1-3 拟行路难(其四)(45张PPT)
课标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
2.解释诗中加点的字词和整句诗的意思。
前 自 主
(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预 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后
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延
伸
课 堂
“乐府诗”。
互
动
探
课
究
时
作
业
第9页
拟行路难(其四)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汉乐府的特点:
课
前 自
(1)叙事性强;
主
预 习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
课 后
拓
(3)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
展 延
伸
课 堂
(4)不少作品有丰富多彩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课标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例] (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课 前
水调歌头
自
主 预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课
习
后
辛弃疾
拓 展
延
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伸
堂
互 动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
互
动 探
(5)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
课
究
时
作
业
第10页
拟行路难优质课PPT课件
1. 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 称庾开府。
2. 鲍参军: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 参军。
3.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 甫在此地。
4.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 当时李白在此地。
5. 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李白·《行路难》
诗人政治上受排挤,准备离京而去。朋友不 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若在平时,有美酒有挚友,李白定会“将进酒、 杯莫停”,但此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 作,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 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为何愁? 3、第一二句使用什么手法?
“命”指什么?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
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 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不管你才 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 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2、如何遣“愁”?
酌酒消愁 悲歌断愁 不敢言者更愁
李白·《行路难》
《宋书·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一、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 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 首。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 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 或“拟”字。拟,摹仿。《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本为汉代歌谣。
到了高借潮物。起兴,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
运用酌反酒嘲以笔自法宽,,在举质杯朴断平绝淡歌的路诗难句。中寄寓了 运心深。这沉非面是的木对不叹石现公喟岂状平。无,的感叹命,与运吞愁,声又也踯能是躅起无什不法么敢改作言变用的!呢命?
《拟行路难(其四-(共26张)PPT课件
2021
6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021
7
诗歌大意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 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再多说什么。
2021
19
学生探究
感情线索: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
2021
20
全诗通过刻划诗人满怀郁结, 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 而又悲怆难抑的自我形象,抒发 了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怀才不遇 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当时门阀 制度的不满和愤慨。
2021
21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1
9
运用了借物起 兴的表现手法。说 明了像水是依照高 下不同的地势流向 各方一样,人的遭 际也是被家庭门第 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021
10
人生亦有命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 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 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2021
11
“安能行叹复坐愁”一句,从 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 怎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 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 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 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 比较平稳。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
解析:“忘却了苦闷和悲伤”说法有误。 答案:B
5.“心非木石岂无感”这句反问,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 什么作用?
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 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 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
二、诗歌鉴赏
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
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
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
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 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 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 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尽情宣泄,放声歌唱,已不足以 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 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 “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 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 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 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 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 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 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5.“心非木石岂无感”这句反问,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 什么作用?
答案:“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 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 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
二、诗歌鉴赏
3.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
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
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
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 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 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 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尽情宣泄,放声歌唱,已不足以 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 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 “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 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 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 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 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 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 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4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作者“愁”的原因是什么?
命
知人论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逆志
❖ 1、 论世:门第决定人生走向,门阀制度阻塞 了寒士的进仕之路。
❖ 2、 知人:鲍照努力抗争,积极进取,争取机 会;一生仕途坎坷,多做小官,怀才不遇。
❖ 3、 观图:借酒浇愁图。 松树:寓意正直高洁的品格。 孤高正直的内在人格的追求和坚持。
背景简介:
“起兴”示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找出诗中表达“愁”的意象
酒 歌
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 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 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 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 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 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 度,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 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 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 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 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 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 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 文学的一个特色。
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 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 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 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 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 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 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 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拟行路难
(其四)
南朝·宋 鲍照
【学习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课件7: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
作家档案
•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骈文都有名作。其中 数量最多的是诗歌。历来的评论家把他和颜延之、谢灵运并列为 “元嘉三大家”。其实,鲍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谢灵运要丰富 得多,在艺术上可谓各有千秋。至于颜延之则根本不足以和他们 相提并论。
作家档案
• 鲍照的诗以乐府诗最有特色,其中尤以《拟行路难》十八首 传诵最广。这十八首,大抵以抒写悲愤不平为主。如本文 《拟行路难(其四)》,这是作者在仕途上受尽挫折之后的哀 怨之词,诗的情调虽偏于感伤,却是饱含着血泪的倾诉。
名师讲坛
1.借物起兴,感慨遥深 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读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 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 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 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也是由出身的贵贱、地位的高低 决定的。
名师讲坛
3.迂曲婉转,蕴藉深厚 本诗构思迂曲婉转,前人王船山曾评论 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 神情无限。”沈德潜曾说:“妙在不曾 说破。”这都准确地指明了本诗的艺术 特点。
名师讲坛
4.音节独到,声情并茂 本诗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开头六句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 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 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 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全诗声情并茂,这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 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 怎样的看法? 【参考思路】 第三句中“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 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人的命运各不相同,透露出 一点宿命论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把你最好的朗读奉献给你的同桌
, 并且让他/她给你评一评,出出主意
,
改进一下。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 宋】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读懂大意之文句理解
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 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 己的理解。
思考问题
全诗中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发展 过程?
平静恬淡——开始 自我宽慰——发展 借酒浇愁——转折
倾泻悲愤——高潮
赏析技巧
——提高你的能力
尝试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起句用了比兴 的手法,此后直抒胸臆 ,语言近似口语,明白 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 压抑,时而奔放,将复 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 折婉转。
领悟情感
——秀出你的思考
思考问题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 ③ ④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 怎样的看法?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人生像一条船, 世界像大海,开船 要选好水流和风向 ;
人生像一条小溪, 离不开溪水,又逃 不过水下布满的礁 石; 人生像一条路, 看起来很长,走到终 点时发现原来很短。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知人论世之诗人鲍照
•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他的作 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 ,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其诗文与谢灵 运一样有影响,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 诗人李白等产生重大影响,居然史书无传。 可见,鲍照身前身后的寂寞冷清情况。钟嵘 为之叹道“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 鲍照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 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 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 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
读懂大意 知人论世
领悟情感
赏析技巧
读懂大意
——聆听你的声音
读懂大意之体裁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 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 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 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 ,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 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请好好读1~3遍给自己听,看看自己哪 些读得还行,哪些还需要改进。
知人论世之时代背景
• 我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实 行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选拔官员并 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血 统贵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 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 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 学作品中, 拓 展
你还能想到哪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 的态度。
路就在脚下,你的人生之路走的是否顺畅,你的人 生之路是否宽广,你的人生之路是否花团锦簇,就看你 是怎样的走过了,看你的脚步是否扎实,你的信心是否 坚定。 人生之路曲折如藤,人生之诗壮丽如虹.正因为人生的 坎坷曲折才会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才需要我们去努 力奋斗.不要为昨天的不幸叹息,也不要为明天的命运担 忧,我们应该更好的把握现在。不要被风沙眯了我们的 眼,不要让河流阻挡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要被沿途的 美景所迷惑而忘了目的地,不要被山路的高远险恶所吓 倒,要相信自己,相信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荒凉的沙 漠也会长出新绿,我们的人生之树会越长越枝繁叶茂, 我们的人生之花会越开越娇艳!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
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 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 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知人论世
——说出你的理解
知人论世之诗人鲍照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 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 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 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 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 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 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 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 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