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盛夏湖南持续高温干旱及同期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2009年汛期湖南省水情总结
2009年汛期湖南省雨水情总结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情处今年以来,我省累计降雨1013mm(1月1日至10月9日),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5%,其中汛期以来(4月1日至10月1日)全省累计平均降雨794mm,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16%。
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基本呈现前多后少之势,空间上湘西南、湘东相对较多,湘中以北、湘西相对较少之势。
今年以来大范围的较强降雨过程不多,但个别点暴雨强度大,发生了山洪地质灾害。
四水干流及湖区水势总体平稳、局部支流暴雨洪水突出。
四水干流控制站来水量严重偏少,湘、资、沅、澧四水今年汛期以来来水量较历年同期分别偏少23%、16%、18%、30%。
全省只有4站次超警戒水位,资水支流赧水绥宁红岩站出现了20年一遇的洪水,湘水支流侧水双峰水文站出现了十年一遇的洪水。
汛后10月份湘江流域长沙、湘潭、株洲出现了超历史的最低水位。
1、汛期雨情综述1.1雨情2009年汛期全省平均降雨 794mm,较历年同期均值(942)mm 偏少16%。
汛期全省降雨在空间上呈现“两高两低”分布,即两个高值区、两个低值区。
降雨高值区分别集中在湘西北地区和湘西南地区。
高值区分别为:(1)资沅水上游地区,中心点最大雨量为金屋塘站1577mm,小沙江站1390 mm次之;(2)澧水上中游,中心点最大雨量是泥市站1347mm,罗坪站1327 mm次之。
低值区集中在湘中以北及湘西地区,分别为:(1)湘中以北地区,中心点最小雨量为周文庙站536mm。
(2)湘西地区,中心点最小雨量为浦市站506mm。
汛期降雨按市州平均统计,和历年同期相比,全省汛期降雨除邵阳持平外,其它市州均偏少。
张家界汛期降雨偏少最多,偏少约3成,岳阳、湘西自治州偏少超过2成,益阳、常德、永州、怀化、株洲、长沙、衡阳、郴州偏少超过1成,其它地区降雨偏少在一成之内。
汛期全省降雨量在1200mm以上笼罩面积共8700平方公里,1000mm以上25000平方公里,800mm以上115000平方公里。
湖南夏秋干旱及环流异常特征
湖南夏秋干旱及环流异常特征张剑明;廖玉芳;吴浩;张建军;赵辉【摘要】利用湖南83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南夏秋干旱的分布特征,对湖南夏秋干旱类型进行了划分,对比了3类干旱型在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海温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 1961-2016年湖南夏秋干湿变化经历了“干、湿、干、湿、干、湿”6个时段,可分为全省、北部和南部干旱型;(2)全省干旱型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弱、偏北,南亚高压偏强、偏北,东亚地区从北至南呈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的负位相分布,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东、偏北,低层风场在我国江南地区有一反气旋距平环流,湖南大部为辐散异常区,造成湖南大部降水偏少,形成干旱;(3)北部干旱型年份副高偏弱、偏北、偏东,南亚高压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明显偏北,低层风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较大的东风距平区,湖南北部为辐散异常区,南部为辐合异常区,形成湖南北旱南涝的空间格局;(4)南部干旱型年份副高偏强、偏西、偏南,南亚高压偏强、略偏南,东亚地区从北至南呈EAP的正位相分布,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低层风场在我国华南地区有一反气旋距平环流,华南地区为辐散异常区,江淮地区为辐合异常区,形成湖南南旱北涝的空间格局.【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12页(P353-364)【关键词】湖南;干旱;环流异常【作者】张剑明;廖玉芳;吴浩;张建军;赵辉【作者单位】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长沙41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6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增大增强,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诸多影响。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干旱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约占所有自然灾害的七成左右,而干旱造成的损失又占气象灾害的一半以上[1]。
基于热结构图分析2009年湖南省的高温热害天气
引 言
近些年来 部 分省 、 气 象 局 引进 欧 阳首 承教 授 市
构相图, 以物理量 P— 为坐标 , P轴上单位为 h a P ( 由地 面到 10h a , 上单 位 为℃ 。 是垂 直方 0 P ) T轴 向上规定层的插值风向、 风速的资料。3 分别指 0 、
0 和 0 它们与 P在 垂直 方 向上 构成 P—T坐 标 的 , 3条 曲线 。0是位 温 , 是 以露 点 温 度计 算 的假 相 0
提出的处理非规则或称为复杂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软
件 , 软件对 灾害性 天气 的预测 颇有 成效 。 为此 , 该 河 南省南 阳市气 象 台在 欧 阳 教授 的指 导 下 , 组织 人 力 开发 了热结 构 特 征 第 3期 软 件 。用 此 软 件 对 20 09 年夏季 湖南高 温干 旱 灾 害 , 文进 行 了学 习性 的试 本 分 析和 预测 。
称, 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温度 , 其实质为热量。所谓 3 图 , 实质 为 大 气 垂 直 方 向 上 热量 分 布 的 结 构
一
图。其原理是利用 0 线垂直于 轴和滚流方 向分析
转折 性 变化 , 因垂 直 高 度 达 10h a而 包 括 了对 并 0 P 流层 的超低 温 和规 定层 、 性层 资 料 。利 用 一3 特 图 中的风 向 、 风速 、 线 的结 构 特 征 、 温 、 3 逆 反逆 温
收稿 日期 :0 9— 9— 6; 2 0 0 2 改回日期 :0 9—1 20 1—1 3 作者简介 : 王珏 (9 5一) 女 , 17 , 河南内乡县人 , 工程师 , 从事短期天气预报 和研究. E—m i:lw nje 2 . 0 alch ag @16 cm u
Jrl Ader ,J,( :— f 1 on rMe z 2o8 )19 u o i t0 D 2 19 5 9 af o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今年春天的高温少雨天气,更是加剧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
其中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旱情还在持续,我们的同胞还在受苦,对于我们来说,关注灾情的同时,还应主动去了解它的原因。
对此次大旱,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反思。
一、自然原因1、极地涡旋出现反常去年开始,极地涡旋就出现明显异常,北极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冷空气主体位置偏南,造成北极极地偏暖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异常偏冷。
特别是12月以后,这种异常特征更加明显,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北极冷空气大范围持续向南侵袭,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被大范围的冷空气笼罩。
由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
2、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此外,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
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3、“世界屋脊”的影响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则认为,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影响省内出现干旱。
我国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第31卷 第1期热 带 地 理Vol.31,No.12011年1月TROPICAL GEOGRAPHYJan.,2011收稿日期:2010-10-09;修订日期:2010-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94;4087104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4306110006);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0652001)作者简介:张新主(1977―),男,湖南祁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研究,(E-mail)zhhnnu@。
* 通讯作者,博导,教授,(E-mail)xinping.z@。
我国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张新主,章新平*,关华德,谢自楚(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摘 要:利用西南地区5省市126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 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同期的环流特征。
结果显示:(1)2009年秋季,来自孟加拉湾地区、南海地区暖湿水汽与来自内蒙古水汽均减弱;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水汽净获得减少或者由水汽净获得转换为水汽净失去。
(2)2009年9―10月份西风带纬向环流较往年增强,西风槽偏东,东亚大槽西翼偏北;11月份西风带经向环流较强,但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东部南下偏北风经向分量较往年减弱,西风槽偏北。
(3)2009年9月份副高偏西偏强,西南在副高控制下,辐合上升水汽减少;10月份云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地区受控副高;11月份副高西伸至孟加拉湾地区,偏南风只存在17.5°N 以北的孟加拉湾地区,这削弱了孟加拉湾地区向我国西南地区输送的水汽量。
关键词:西南地区;秋旱;大气环流中图分类号:P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1)01-0021-072009年秋季(9―11月),西南地区(本文指的是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以及重庆4省1市)遭受了重大旱灾。
2009年6月连续高温过程的诊断分析及预报预警
( 源 市 气 象 局 , 南 济源 4 4 5 济 河 5 60)
摘 要 :通 过 分 析 济 源 历 年 6月 高 温 天 气 的 气 候 特 征 发 现 , 0 9年 6月 高 温 天 气具 有持 续 时 间长 、 温 强 度 20 高
会使 城市 自然环 境变异 , 生存 条 件恶化 , 源消耗 增 能 大, 城市 负荷严 重 , 给城 市居 民生 活和健 康带 来许 多 不利 影 响 。0 9 2 0 年6 月份 济 源 市 出现严 重 的初 夏旱 , 冷空 气活动 偏弱 , 降雨 异 常偏 少 , 温 明显 偏 高 。 气 在 此背 景下 , 月2 —3 6 0 0日济 源 市 出现 了连 续 1 0天 ≥
t
…
≥ 3 C高 温 或 连 续 2天 出 现 t ≥3 C 并 1 5o 5o 天
们 的工作 、 活带 来诸 多 不便 , 生 特别 是 对 济源 市 “ 靠 天吃饭 ” 的西部 山 区来 说 , 是 雪 上加 霜。 因此 , 更 对 于这样 的极端 连续 性 高 温 天气 , 常 有 必 要对 其 成 非
极 端高温 天气 进行 了分析 并对 河套 暖高压 加强东 移 的原 因以及 高 温形 成 的 物理 机 理进 行 了探 讨 ; 丽 张 娟 等 对洛 阳市 连续性 高温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忠 东 王 等 在 对 2 0 0 7年 7月 温 州 高温 天 气 过程 进 行 分 析 时指 出 , 市“ 岛效应 ”对 高 温天气有 一定 的增 强 城 热 作用 ; 郑祚芳 等 对 夏 季北 京 地 区 多个 连 续 性 高 温 天气 进行 了分析 , 并探 讨 了河 套 高 压 的形 成 机 理及 其与 北京高 温 的关 系 。 本文利 用 Mi p c s常 规 资 料 和 国 家气 候 中 心 环 a
大气环流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环流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是地球表层大气、水文和生物等元素或组合的长期统计结果。
而大气环流则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流分布和运动。
大气环流异常是指相对于正常年份,出现数量和强度不一样的气候系统。
大气环流异常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分析大气环流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温度异常大气环流异常会导致地球不同区域的气温异常。
例如,El Niño 现象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由此引发的海洋暖流远距离移动,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气温的异常升高。
另外,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会对欧洲的气温产生重要影响。
温度异常进一步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高温异常会加剧地表水资源枯竭、干旱和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温度异常还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和强风等。
二、降水异常大气环流异常也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进而导致全球降雨分布异常。
一些本来干旱的地区可能会迎来雨水,而原本潮湿的地区却会陷入干旱。
降水异常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
洪涝灾害、干旱和水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频繁发生,给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挑战。
此外,降水异常还会导致地下水位变动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三、飓风和台风频率大气环流异常对飓风和台风活动的频率和强度有明显影响。
飓风和台风的产生和发育需要具备一定的环流条件,如恒定的水温、适当的湿度和稳定的大气环流等。
而大气环流异常则可能改变这些环流条件,从而影响飓风和台风的生成和活动路径。
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飓风和台风频率的变化,给沿海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害和安全风险。
特别是一些低洼地区或岛屿国家,容易受到飓风和台风的袭击,给当地的居民、农田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2009年46月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干旱气象
第 2期
王素萍等:2009年 4~6月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195
2 东北地区
2009年 4~6月,东北 3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旱情。
4月下旬,黑 龙 江 北 部 的 塔 河 出 现 轻 到 中 度 气 象干旱,并持 续 发 展;5月 上 旬,旱 区 范 围 扩 大 至 齐 齐哈尔—伊春以北以及东北部的抚远、同江、饶河一 带,为轻到重度旱情;中旬,旱区继续扩大,全省范围 均存在轻到重 度 干 旱;6月 初,东 部 同 江、抚 远 一 带 和西部齐齐哈尔附近仍存在中到重旱;3d后,旱区 范围缩小,旱情缓解,以轻旱为主;中旬后,全省基本 解除。
受旱面积 67万 hm2,严重受旱面积 35.2万 hm2,春 播地缺墒面积 140万 hm2。因旱影响播种面积 67 万 hm2,影响出苗面积 14.7万 hm2。干旱涉及全省 范围,尤其是大同、朔州、忻州、吕梁 4市春播地缺墒 面积均 >16.7万 hm2,除已浇过的水地外,其余耕 地全部受旱。旱情同时造成山西 95万人、18万头 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此外,持续干旱少雨 天气为小麦红蜘蛛等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至 4月底,山西省小麦红蜘蛛发生面积达 27.3万 hm2,较常年同期增加 2~3成,尤其是中南部地区 偏重发生。
收稿日期:2009-06-28;改回日期:2009-06-29 作者简介:王素萍(1979-),女,藏族,甘肃合作人,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研究.
2009年夏季我国高温过程的初步分析_张玛
南地区高温事件的发生。 图 4(d)为我国 2009 年 8 月高温过程的 500hPa 环流特征。极涡的主要系统位于弗兰格
项目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2007BAC29B02,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CX07B_047z,江苏省高校 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 08KJD170001 作者简介:张玛,男,硕士研究生。E-mail:lvanma@ 通讯作者:高庆九,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gaoqj51@
在刚刚度过的 21 世纪的几年里,每一年各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断的打破不同的历 史记录,灾害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6-11]。2009 年 6、7、8 月我国分别出现了三次大范围的持 续高温天气过程。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东部(100°E 以东)地区 2009 年夏季高温过程,初步 探讨我国 2009 年夏季高温事件的物理机制,有助于提高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
(a)
(b)
(c)
图 3 2009 年我国夏季(a)6 月 23~27 日(b)7 月 8~24 日(c)8 月 15~27 高温过程日最高气温的空间 分布(阴影区域为≥35℃区域,单位:℃)
Fig.3 Distribution of daily tmax of heat waves during 2009(a) June 23 ~ 27th; (b) July 8 ~ 24th; (c)August 15 ~ 27th in China (Shaded areas denote tmax ≥35℃.Units :℃)
2009年湖南环境状况公报
2009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一、综述2009年是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省直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增长与保环境相结合、优化服务与强化监管相结合、综合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主动服务、依法履职,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上稳中有升,96个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84个,占87.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13.7%、可吸入颗粒物下降了9.8%、二氧化氮下降了6.4%;12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由上年的71.4%上升到85.7%;酸雨频率较上年下降8.4个百分点,但酸雨污染依然较为严重。
全省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14个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7.5%。
二、水环境(一) 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2009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26.0亿吨,比上年增加4.0%。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9.6亿吨,比上年增加4.4%,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7.0%;生活污水排放量16.4亿吨,比上年增加3.7%,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3.0%。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4.8万吨,比上年减少4.1%,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1.6万吨,比上年减少9.1%;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3.3万吨,比上年减少2.3%。
工业废水中石油类、挥发酚和多数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减少,其中石油类和铅排放量显著降低。
全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4%,比上年减少了0.7个百分点。
(二) 水环境质量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局部区域存在污染,特别是流经城镇和工业区江段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岸边污染带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全省96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断面3个,占3.1%;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断面49个,占51.0%;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32个,占33.3%;属于Ⅳ类水质的断面8个,占8.3%;属于劣Ⅴ类水质的断面4个,占4.2%。
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关联分析
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关联分析引言: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台风等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从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定义、产生机制以及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大气环流异常的定义与产生机制大气环流异常指的是季节内或年际尺度上,大气环流格局与长期平均值出现显著偏离的现象。
其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是导致大气环流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洋是地球上储存热能最丰富的媒介,其温度、盐度等参数的变化会对大气的运动产生影响。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偏暖,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引发全球气候系统的再分布与调整。
其次,静稳条件的改变也是大气环流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气环流的稳定与否会对区域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夏季亚洲季风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改变了大气的垂直运动,使得大气环流形成封闭气旋和锋面等天气系统。
二、极端天气事件的定义与产生机制极端天气事件是指相对于某地理区域来说,具有异常高温、异常降水、异常风速等现象的天气事件。
其产生机制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紧密相关。
大气环流异常的运动与分布会导致气候系统的紊乱,从而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例如,南海季风的异常急速增强可能导致暴雨事件的发生,而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则可能导致干旱事件的发生。
此外,大气环流异常还会对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路径和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年份,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会明显减少,而东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则会增多。
这种异常运动路径的改变会导致台风登陆的地点和程度与平常年份有所不同。
三、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的相互关系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大气环流异常是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也会进一步加剧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
湘西北2009年夏秋严重干旱灾害天气分析
湘西北2009年夏秋严重干旱灾害天气分析陈孟琼;朱金菊;黄萍;邹锦明【摘要】[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disastrous weather of serious drought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in summer and au tumn of 2009. [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 Zhangjiajie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during the drought period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2009, the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drought in summer and autum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NCEP/NCAR 2.5°× 2.5° reanalysis data, by using the climatic diagnostic method, the formation reason of serious drought was analyzed initially from die circula 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the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mid-ea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tropical system activity. [ Resul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ous drought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in summer and autumn of 2009 were the quick developed speed, wide influence range, long duration, big disaster loss and long high temperature time. The influence range, duration and harm degree were rare in the history. During the arid period (June-September), the at mospheric circulation was abnormal. The polar vortex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as weak, and the center was by north. It was two-trough one-ridge type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Eurasia. The long-wave trough existed respectively from Lake Toba to the east coast in China and from the Sea of Okhotsk to the east coast in China. The long-wave ridge maintained from Lake Baikal to Central Asia andstabilized in 90° - 110° E in Central Asia. From the middle dekad of June to the middle dekad of September, the westerly index increased. The zonal circula tion was the main one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Eurasia. The cold air in the high-latitude frontal zone spread eastward with the small amplitude fluctuation form along the latitude circle direction andwas difficult to pass the westerly barrier near 45° N to reach the low latitude. Meanwhil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jumped northward to control Jiangnan and South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e down airflow was prevalent. It was hot and rainless. The drought developed quickly.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mid-eastern Pacific Ocean started to rise in June, and it entered into El Nino state. When the obvious temperature increasing of El Nino event started to appear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plum rain amount was l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the year when El Nino broke out or in the next year. The probability was 80%. In El Nino year, the typhoon was less. In addition, fo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the landing pathway of typhoon was by east or south. The kind of typhoon had the small role for easing the drought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 Conclusion ]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theory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levelof short-term climat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目的]分析2009年湘西北夏秋严重干旱灾害天气.[方法]根据2009年6~9月湘西北张家界干旱期间的气象资料,对这次夏秋连旱的灾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采用气候诊断方法,从中高纬环流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袁温度异常特征、热带系统活动等方面,对这次严重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2009年湘西北夏秋严重干旱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损失大、高温酷暑时间长,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历史上罕见.干旱期间(6~9月)的大气环流异常,北半球极涡偏弱,中心偏北,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巴湖附近和鄂霍次克海到我国东部沿海各有一长波槽,而贝加尔湖至中亚地区有长波脊维持;长波脊稳定在90°~110°E 中亚地区.6月中旬~9月中旬,西风指数向高指数调整,欧亚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在高纬度锋区上的冷空气是沿纬圈方向以小振幅波动形式向东传播,很难越过45° N附近这一西风屏障到达较低纬度;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长期控制江南和华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酷热少雨,导致干旱迅速发展.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凡是在春、夏季开始出现明显增温的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爆发的当年或次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一般以偏少为主,偏少概率80%.厄尔尼诺年台风生成个数偏少,再加上受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台风登陆的路径偏东或偏南,此类台风对缓解湘西北的干旱作用不大.[结论]该研究为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和极端气候事件认识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7【总页数】4页(P16636-16639)【关键词】夏秋连旱;灾害天气;成因分析;湘西北【作者】陈孟琼;朱金菊;黄萍;邹锦明【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气象局,湖南张家界427000;湖南省张家界市气象局,湖南张家界427000;湖南省张家界市气象局,湖南张家界427000;湖南省益阳市气象局,湖南益阳4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2009年6月中旬,湘西北张家界市旱象开始露头,7月逐步发展为中度干旱,8月迅速加剧蔓延成重度干旱并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
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第30卷第11期2011年11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0,No.11Nov.,2011收稿日期:2011-03;修订日期:2011-06.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08FJ1006);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200920);湖南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200801);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10-04)。
作者简介:张剑明,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气与气候研究。
E-mail:zhaolanxiai@1395-1402页1960-2009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张剑明1,2,廖玉芳1,段丽洁1,曾向红1(1.湖南省气候中心,长沙410007;2.株洲市气象局,株洲412000)摘要:本文采用湖南省88个地面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 突变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50年来区域暴雨极端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研究表明:过去50年暴雨极端事件增多、强度增大。
暴雨极端事件有波动上升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偏少,70年代和90年代偏多;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暴雨极端事件由小变大是一突变现象,且存在2年、5年、7年和21年左右的周期振荡。
降水量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4-8月,而暴雨降水量和暴雨总次数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月份集中在5-8月。
降水量湘西地区可能更加少雨,湘北洞庭湖区和湘中部分地区有可能向多雨转变的趋势;湘东和湘南有可能向干旱转变。
暴雨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暴雨次数、暴雨强度和降水集中率在湘中、湘西南和湘西北个别地区可能比原来更少,其余地区均可能增多。
关键词: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空间分布;区域差异1引言极端降水事件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中国夏季南方暴雨频发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严重的国民经济损失。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气象工作者对极端降水状况,尤其是在降水方面作了不少研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数学方法,发现了不少事实及规律[1-8]。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_黄荣辉介绍
第36卷第3期2012年5月大 气 科 学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Vol.36 No.3May 2012陈官军,魏凤英.2012.基于低频振荡特征的夏季江淮持续性降水延伸期预报方法[J].大气科学,36(3):443-457,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11111.Chen Guanjun,Wei Fengying.2012.An extended-range forecast method for the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over theYangtze-Huaihe River valley in summer based on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inChinese),36(3):443-457.收稿日期 2011-05-27,2011-09-15收修定稿资助项目 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0403、2009CB421405作者简介 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季风和气候动力学以及灾害气候的研究。
E-mail:hrh@mail.iap.ac.cn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黄荣辉 刘永 王林 王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摘 要 我国西南地区从2009年秋季到2010年春季发生了严重干旱,这次干旱无论持续时间和发生区域或降水减少程度都是近50年来所罕见的,因而本文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从热带西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热力异常对热带西太平洋和南亚上空大气环流的影响来分析了这次西南地区干旱发生的成因。
2013年夏季湖南严重高温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2013年夏季湖南严重高温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罗伯良;李易芝【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from 97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u’nan,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data provided by NOAA satellite from June to August during 1981 -2013,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ersistent and serious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from June 30 to August 14,2013 in Hu’nan and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summer of 2013 was least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were most serious since 1951.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stronger and the position was westward than normal,and the prevailing descending flow overHu’na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duce the persistent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The high temperature days and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in most counties and cities of Hu’nan broke through th e highest record of the same period historically.The position of the low value center of OLR near the Philippines was westward,which caused the descending area of subtropical region toward west,and then resulted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stronger and its position was westward thannormal.At the same time,the anomalous divergences of water vapor flux over Hu’nan prompted par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利用湖南省97个台站降水、气温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卫星观测的OLR场资料,系统分析了2013年6月30日至8月14日湖南持续高温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2009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2009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监测预测研究室
【期刊名称】《干旱气象》
【年(卷),期】2009(027)003
【摘要】2009年夏季我国旱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西藏、吉林、辽宁以及湖南等省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 ℃以上.持续发展的旱情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山西省受旱面积达106.6×104 hm2,内蒙古全区受旱面积达到256.1×104 hm2,河北省受旱面积达98.3×104 hm2,辽宁受旱面积达169.3×104 hm2,吉林省全省受旱面积
187.7×104 hm2.干旱还造成人及牲畜饮水困难,牲畜死亡,中小河流断流,水库蓄水减少、干涸.受干旱影响,山西省玉米病虫害红蜘蛛进一步加重,内蒙古草场共发生虫害136.9×104 hm2,西藏旱区出现蝗虫等虫害.
【总页数】6页(P298-303)
【作者】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监测预测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2017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J], 张宇;张良;王素萍;冯建英
2.2015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J], 王素萍;张宇;冯建英
3.2014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J], 段海霞;王素萍;冯建英;曾鼎文
4.2013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J], 段海霞;王素萍;冯建英
5.2012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J], 段海霞;王素萍;冯建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热结构图分析2009年湖南省的高温热害天气
基于热结构图分析2009年湖南省的高温热害天气
王珏;李清平;唐林
【期刊名称】《干旱气象》
【年(卷),期】2010(028)001
【摘要】尝试利用欧阳首承教授提出的信息数字化方法,对2009年湖南省的高温热害天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方法不仅可以揭示高温、热害天气的特殊性和预报的客观依据性,而且具有超前2~3 d的预报期.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一线预报人员使用并推广.
【总页数】5页(P91-95)
【作者】王珏;李清平;唐林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气象局,河南,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气象局,河南,南阳,473000;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6.7
【相关文献】
1.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基于湖南省2006-2009年高等教育热点论坛104个学术报告的定量分析 [J], 段慧兰
2.基于开花期地域差异的中稻高温热害天气指数保险设计 [J], 刘凯文;刘可群;邓爱娟;杨涛;苏荣瑞;隰旺;冯明
3.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基于湖南省2006-2009年高等教育热点论坛104个学术报告的定量分析 [J], 段慧兰
4.齐热哈塔尔水电站高温热害隧洞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J], 李燕波
5.2009年河池市持续晴热少雨天气特征分析 [J], 党国花;陆广驰;张玉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年益阳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2022年益阳高温天气特征分析摘要:益阳2022年6~8月受全球天气背景的影响,在6月25日~7月2日、7月8~16日、7月20~28日、7月30日~8月28日出现了四次明显的高温天气过程,过程日数达54天,其中7月30日~8月28日持续时间达30天,综合强度等级达特强,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过程,其余三次过程强度等级均为较强,高温天气给益阳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益阳高温天气分析引言2022年6~8月受全球天气背景的影响,在6月25日~7月2日、7月8~16日、7月20~28日、7月30日~8月28日出现了四次明显的高温天气过程,过程日数达54天,其中7月30日~8月28日持续时间达30天,综合强度等级达特强,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过程,其余三次过程强度等级均为较强,对益阳各行各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益阳是盛夏持续高温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 国内针对高温干旱研究已有很多。
罗北良[1]、罗琦[2]等研究指出,造成极端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7月以来欧亚中高纬呈两脊一槽型,伊朗高压异常东伸,西太副高西伸脊点异常偏西、偏北、面积偏大”。
周玲丽[3]等研究指出,“有利于产生≥ 40℃度极端高温的条件:1、500hPa副高588线西伸至115°E以西;2、200hPa南亚高压1252线东伸至122°E以东;3、较强的下沉气流(≥ 0.03Pa s-1)造成低层增暖(850hPa>22℃)4、若配合500hPa以下风速较弱(<4 ms-1)时50%左右站点≥ 40℃”。
本文主要对2022年6~8月发生在益阳的持续高温特征、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分析。
1.高温天气气候特征1.1益阳高温天气特征1959年~2022年63年中,有8年全市平均在30d或以上(日最高气温≥35℃),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3年为51.0d(图1左);有16年全市平均在10d或以上(日最高气温≥37℃),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3年为28.8d(图1右),其次是2022年27.0d。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府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府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题。
19、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 ②④C.②③D.①④20、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1、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 地形是农业生产条件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B.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参考答案:19、C20、D21、D2. 京张高铁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
该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原来的 3 个多小时缩短到 1 小时以内。
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 100 米的高铁地下车站。
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是()A. 保持温度恒定 B. 节约建设用地 C. 减轻地面震动 D. 避免雨水渗漏参考答案:C【详解】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原因是减轻地面震动,保护地表文物古迹,C对。
保持温度恒定、节约建设用地、避免雨水渗漏,与高铁站埋藏地下深度大无关,A、B、D 错。
3. 读某年某日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4~5题。
4.以下四地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5.该日,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A.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B.北京日出方向为正东C.马六甲海峡风高浪急 D.新疆塔里木河出现断流参考答案:A D4. 下列有关中亚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亚棉花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B.中亚的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C.中亚森林资源丰富,造纸业发达D.本区的采矿、冶金和军事工业比较落后参考答案:B5. “金砖五国”(BRICS)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英文首字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高温干旱 的时空分布及 同期大气环流的异常特 征。结果表明 : 高温时段从 8月 中旬 初开始一 直持
续到下旬后期 , 其中 8 中旬到下旬高温范围和持续时 间大 部分地 区为 15 月 99年 以来最严 重 的时段 。 西太 平洋 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 、 强度偏强 、 西伸脊 点偏西 , 湖南地 区在副高控制下 , 盛行下沉气流是引
20 0 9年盛 夏 湖南 持 续 高温 干 旱 及 同 期 大 气 环 流 异 常 分 析
罗伯 良, 莉莉 , 彭 张 超
(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湖南 长沙 4 00 ) 10 7
摘
要: 利用湖南省 9 7个台站降水 、 气温资料 、 C P N A N E / C R再分 析资料 , 析了 20 分 0 9年 8月湖南持
中国长 江 以南 地 区严 重秋 旱 特 征 及 其 同期 大 气 环 流 异常 作 了 系统 分 析 , 出 长 江 以 南 地 区 发 生 的 指
对 长 江流 域 及 华 北 等 地 高 温 干 旱 的分 析 , 对 江 而 南 盛 夏 高 温 干 旱 的 研 究 则 比 较 少 。本 文 主 要 对 20 0 9年 8月发 生 在 湖 南 的持 续 高 温 干 旱 特 征 、 大 气 环 流背 景进 行 分 析 。
1 资
料
秋 旱与 同 期 的东 亚 大 气 环 流 持 续 异 常 密 切 相 关 。
刘 晓冉 等 日 对 2 0 0 6年 川 渝 伏 旱 同期 环 流 场 和 水
所 使用 的资料 包 括 15 2 0 99~ 0 8年 8月 逐 月 的
N E / C R的 2 5 ×2 5 再 分 析 资 料 ( 0 9年 8 C PN A . 。 .。 20
作者简介 : 罗伯 良( 9 5 , , 16 一)男 湖南邵阳人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气候诊断与预测. m i l b i n @13 cr E— a : oa i g 6 .o lu l a n
2 o nfrMe l , 12( : — o Jmf Ad erg 2 0 8 )0 2 I “ i to y 0 , 1 2 5 o 。o
第1 期
罗伯 良等 :09年盛夏湖南持续高温干旱及同期 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20
. 2 1
2 20 0 9年 8月 湖南 降水 与持 续 高 温 特 征
2 1 降水 空间分布 .
大部分 地 区造成 了非 常严 重 的经 济损失 。 湖 南是 盛 夏持 续 高温 干旱 发 生 频 率 较 高 的地 区之一 , 内针 对 高 温 干 旱 研 究 已有 很 多 。杨 辉 国
代际变化与大尺度环流特征。其他一些研究
表 明 , 旱 过 程 常 常 是 某 种 状 态 的 异 常 环 流 型 持 干 续 发 展 和长期 维持 的结 果 。 以上 研究 工 作 主 要 针
西、 湘北 旱情发 展 十分 迅 速 , 扩 散 至全 省 , 湖南 并 对
总结 了高 温 过 程 天 气 系 统 的共 同 特 征 , 讨 了河 探 套 高压 的 形 成 机 理 及 其 与 北 京 高 温 天 气 的 联 系 。 卫捷 等 则 对华 北 地 区夏 季 高 温 和 闷热 天气 的变 化 特 点 及 其 大 气 环 流 的 统 计 特 征 进 行 了 系 统 研 究 。史 印 山等 对 京 津冀 高 温 天 气 的时 空 分布 及 环流 特 征 进 行 了 统 计 分 析 , 讨 了 高 温 天 气 的年 探
究
对北京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进行 了系统分析 ,
候平均态采用 17 ~ 00 9 20 年平均值 。 1
收 稿 日期 :0 9—1 —2 改 回 日科技专项 “ 湖南省极端气象灾害预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0 8 J06 资助 2 0 F10 )
汽场 异 常 特 征 进 行 了 分 析 , 出从 中 南 半 岛 到 西 指 南地 区经 向水 汽输 送 负 异 常 和 西 太 平 洋 副 高 持 续 异常 与 川渝 地 区持 续 伏 旱 灾 害 关 系密 切 。一 些 研
月 为逐 日资料 )湖 南 省 内 9 , 7个 气象 台站逐 日降水 和 最 高气温 资料 , 西太 平 洋 副热 带 高 压指 数 由国家 气 候 中心气候 系 统诊 断预 测 室提 供 。在 本 文 中 , 气
起持续 高温干旱 的直接原因 。从南海到湖南地 区存在 经向水汽输送 的负异 常中心 , 这种水汽输 送形 势有利 于持续高温干旱 的发展。 关键词 : 持续 高温 ; 大气环流 ; 水汽输送 ; 异常
中 图分 类 号 :4 80 1 P6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引 言
20 09年 8月 , 南遭 受 了有 气 象资 料记 录 以来 湖 最 严重 的持续 高 温 干旱 。这 次 高 温持 续 时 间 长 、 范 围广 , 由于持续 高温 少雨 以及农 田蒸散 剧烈 , 导致湘
等…对 20 0 3年夏季 中国长江 以南异常 高温发 生
的直 接原 因 及 其 可 能 机 制 进 行 了初 步 分 析 , 出 指 西 太平 洋 副热 带 高 压 的极 度 持续 偏 强 和 西 伸 是 直 接 原 因 , 西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形 势 的持 续 异 常 而 是 多系 统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牛 宁 等 对 2 0 04年
第2卷 8
第1 期
干 旱 气 象
J un l f i tooo y o ra d Mee rlg o Ar
21 0 0年 3月
文章 编 号 :0 6— 69 2 1 )一 l 0 2 10 7 3 ( 0 0 0 一 0 0—0 6
Vo12 No. .8 1 Mac 2 0 rh,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