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
12集全 古诗词里的中国节令
![12集全 古诗词里的中国节令](https://img.taocdn.com/s3/m/fb6fa0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1.png)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乏描绘我国节令的诗词。
本文将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大我国传统节令入手,选取古诗词中有关这四大节令的精华内容,展现古人对于节令的感悟与赞美。
一、春节春节是我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也是我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古人借春节赋予了深刻的意蕴,多首古诗词抒发了春节的独特魅力。
1.《元日》- 王安石新年恭殷信,丽藻华清辉。
千古为谁归,馀芳仅几枚。
这首诗以“元日”为题,表现了新年的氛围和寓意。
作者王安石以大气的笔触描绘出新年的盛况,体现出对春节的期盼和热情。
2.《春日》- 孟浩然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苹花溪上鲛人语,阳羡渠头越王亭。
这首诗以“春日”为题,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和新气象。
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致,展现出对春天的赞美和期待。
二、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24节气之一,古诗词中对其描绘尤为丰富。
1.《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清明”为题,表现了清明时节的雨季气氛。
通过写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的画面,反映出清明时节的悲凉和忧愁。
2.《清明日南园》- 赵嘏清明一过登高去,深竹薄云翠徧空。
谁共流觞阴气晏,独凭吟咏暮山中。
这首诗以“清明”为题,描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登高寻幽的情景。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明节的热爱和向往。
三、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古诗词中也有诸多准赞端午的佳作。
1.《子夜吴歌·夏歌》- 曹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以“子夜吴歌”为题,表现了端午时节的壮丽和悲凉。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对比,反映出端午时节的特殊意味。
2.《南园禅智长明》- 邵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以“南园禅智长明”为题,描绘了端午时节的自然景色。
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现了端午时节的生机勃勃和独特魅力。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7ebf579f705cc17552709c5.png)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赏析(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
![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赏析(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https://img.taocdn.com/s3/m/0aa1bc1caf1ffc4fff47ac14.png)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作品赏析:
2)译文解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九月十日即事》
1)作品赏析:
2)译文解释:
2.《正月十五夜》
1)作品赏析:
2)译文解释: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之夜,到处灯火灿烂。城门打开铁锁,红光辉映石桥。
马蹄踏过处,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歌女花枝招展,边走边唱《梅花落》。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8、除夕:
1.《除夜作》
1)作品赏析:
2)译文解释: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1)作品赏析:
2)译文解释: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
![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79cc2a4b7360b4c2f3f6421.png)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作者:————————————————————————————————日期: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cd3180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1.png)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袪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9.《古诗三首》
![9.《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4967029b10a6f524cdbf8515.png)
思考:
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想一想“爆竹”、 “春风”、“曈曈日”、“新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爆竹:庆祝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风:改革的春风。 曈曈日:改革的阳光。 新桃:推行的新法。
说一说:《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 节日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 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 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 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一年。 除:去。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 一年已经过去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 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 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清明雨 行人失魂落魄 杏花盛开
清明节有哪些节日习俗呢? 扫墓 踏青
课堂展示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
一说诗句写了怎样的景象。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飘落, 路上的行人悼念逝去的亲人,伤心 欲绝,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 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馆,他指了指 远处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结构梳理
景 雨纷纷
清明
人 行人 诗人 牧童
他们都把旧桃符取下,换上了新桃符。
古诗赏析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一说诗句 写了怎样的景象。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 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 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 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 着千家万户。他们都把旧 桃符取下,换上了新桃符。
古诗赏析
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中意。
关于清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关于清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https://img.taocdn.com/s3/m/c795f5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f.png)
关于清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贴近生活、抒发情感、反映社会,既具有文学性质,又充满了历史文化的厚重内涵。
而清明和端午两个节日,作为传统的节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与这两个节日相关的古诗四句。
清明节的古诗四句:一、《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句诗写的是清明节雨纷纷的情景。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而人们祭祖也必不可少地要走祖先的坟墓,这也导致了行人在雨中苦苦寻找墓地的场景。
而诗人杜牧在诗中通过借问牧童的方式,巧妙地描绘出杏花村的美貌,也间接表达了对清明节、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二、《清明》——唐珙清明时节柳絮飞,深巷明湖皆寂寥。
无端儿女自悲怨,犹是未嫁时节好。
这句诗则体现了清明节的忧伤氛围。
唐朝时期,清明节还有另一个名字——寒食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去扫墓、祭祖,还要禁火不烧饭,只食冷餐,以示崇敬和哀悼。
而诗人唐珙在这首诗中则将情感落在了古色古香的街巷上,让读者感受到了悠久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一、《过南华寺赠白道士》——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首诗中并没有明确提到端午节,但是它的其中一句“莫使金樽空对月”就是端午节中“赏月”的核心内容。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有“龙舟竞渡、踏青赏桂、饮雄黄酒、挂艾叶香、赏月迎神”等多种习俗。
作为杰出的唐诗大师,杜甫在这首诗中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苦痛和欢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赤壁》——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同样在端午节被广泛传颂。
明月在古诗中一直是美好的象征,而在端午节中,赏月则成为人们喜爱的活动。
苏轼在这首诗中借助赤壁之战的兴起,表达了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的情感,同时也吟咏了赏月的美好和精神的柔韧。
总的来说,古诗四句代表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其中不仅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也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精神。
传统节日诗句古诗大全
![传统节日诗句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ba75c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8.png)
传统节日诗句古诗大全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诗词则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一些优秀的诗人通过他们的诗句,描绘出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美好景象。
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些传统节日的优秀诗句和古诗吧。
元宵节1. 残烛照今宵,心思人自知。
——唐代·李商隐《元宵夜短信》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唐代·李白《将进酒》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清明节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白居易《乐游原》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浣溪沙·其二》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代·刘禹锡《赋得古原草送别》端午节1. 粽子香,龙舟赛,荷花婆娑绿水中。
——唐代·白居易《赏荷十绝句》2. 浴罢沐浴兰亭晚,红文鸟外满园愁。
——唐代·杜牧《北固亭·登临赋》3. 苍茫古木连穹碧,上有青冥之长天。
——唐代·杜甫《登高》中秋节1. 嫦娥奔月,桂枝香载酒,欲饮琼浆先醉。
——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秋节》2. 乘兴南游不戒慎,后羿遗矢射伤人。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3. 月到是秋分,曲园瓜已熟。
——唐代·李商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春节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诗经》2. 听雪楼中吟白雪,清江阁上望青山。
——唐代·柳宗元《江雪》3. 家家户户一张灯,欢庆新岁正如庚。
——唐代·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除夕1. 春节到,除旧岁。
万家灯火辉煌,欢乐撒满大地。
——唐代·张祜《除夜》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唐代·纳兰性德《浪淘沙·北青萝》3. 夜半钟声到客船,十年梦觉共忘年。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609137e0c22590102029dc2.png)
XX《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XX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XXXX《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XX传闻为屈原。
堪笑XX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XX《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XX雕虎枉招魂。
十五夜xx
XX
XX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XX。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XX落谁家!
XX玩月
XX
XXXX时,开帷月初吐。
XXXX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XX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XX
暮云收尽溢清寒,XX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xx共一丘。
清明-【xx】xx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xx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xx还沙上省墓》
(明)xx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端午节的诗句》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 注《竞渡曲》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端午日》遗风成竞渡,哀叫 楚山裂《屈原塔》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浣溪沙》国亡身殒今何 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临江仙》儿女纷纷 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贺新郎》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 香》
端午XXXX,时清人复长。
XXXX《端午XX宴群官》
四时XX,九子粽争新。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8771873168884868762d67c.png)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唐作者: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串词甲:泱泱华夏,悠悠长河,酝酿了许多传统节日,乙: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甲: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乙:每个节日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节日有着美好的记忆,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乙:这些诗词名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甲乙合: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甲:一年中最早的节日就是春节了,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就描写了一幅春节期间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画面。
甲: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打灯笼、吃元宵、看花灯,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乙:请欣赏唐代诗人苏道味写的《正月十五夜》甲: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乙:思绪绵绵,情谊悠悠,甲:让我们和诗人杜牧走进他的甲乙:《清明》---甲:清明时节,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乙: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乙: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天上的鹊桥相见甲:八月十五月儿明,中秋佳节人团圆,乙:古人总爱对月抒怀,玉兔,嫦娥,感慨万千,合:请听《中秋月》甲:中秋过去是重阳,每年的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乙:重阳节人们爱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关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5言诗
![关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5言诗](https://img.taocdn.com/s3/m/4d69a9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2.png)
关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5言诗元宵节的诗:《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穰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春节的诗:《除夜》【宋】文天祥乾珀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新年作》朝代:唐代作者: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新年呈友》[唐]许棠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
清晨窥古镜,旅貌近衰翁。
处世闲难得,关身事半空。
浮生能几许,莫惜醉春风。
《新年》[唐]无可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清明的诗:《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端午的诗:《端午日赐衣》作者: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清明节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清明节端午节的诗句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2a4be4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d.png)
关于清明节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清明节端午节的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清明或端午的古诗清明:《途中寒食》(唐)宋之问立刻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5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整理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端午: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5月5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3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1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7 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3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有关清明节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清明日李建勋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李群玉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季节忆团聚.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远眺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2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1泪流. 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1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张籍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张继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郑准吴山楚驿4年中,1见清明1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1滴何曾到9泉.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1丘. 清明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
![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4a4bed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1.png)
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中秋节和端午节都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而这些节日中的诗句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诗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并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美妙吧!1. 中秋节的诗句:1.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句诗词意味深长,把酒问青天,令人感慨万千。
在中秋夜,月亮明亮高悬,人们举杯畅饮,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也思考人生的意义。
1.2 “莫吴乡,匝朱颜。
欲得相顾实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首词表达了世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离别之苦。
莫吴乡、匝朱颜都是指彼岸的地方,诗人欲得相顾却很难实现,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凸显了中秋节的思乡之意。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句祝福之词,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长久相伴,无论彼此相隔千里,都能共同享受明月的皎洁之美。
2. 端午节的诗句:2.1 “浩气长存,万世不改。
” ——辛弃疾《鹧鸪天·晚霞依旧》这句诗表达了端午节的英雄气概,浩气长存,万世不改,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英雄精神和崇高品质的价值观。
2.2 “飞羽衔明月,宿云搴初日。
” ——苏轼《秋日登吴公台上寺闻钟》这句诗将端午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颂扬和赞美。
飞羽衔明月,宿云搴初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美好的景象。
2.3 “朝有僮仆妾,妾舞洛阳墙。
” ——杜牧《秋夕》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端午节的喜庆和欢乐,描述了人们在节日中一起舞蹈的场景,凸显了端午节的热闹和欢欣。
中秋节和端午节都是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诗句是它们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更能感受到中秋节和端午节中独特的人文情怀和节日氛围,也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在这些诗句的引领下,共同庆祝中秋节和端午节,感受其中的美好和祝福!。
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诗句
![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ab9532b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d.png)
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诗句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它们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庆祝这两个节日,不仅有丰盛的美食和独特的习俗,还有许许多多的诗句来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愿。
以下是一些与端午节和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1. 端午诗句:- 脱去世间愁恼事,纳入武侯怀抱中。
——杜牧- 打鼓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青楼- 黄粱梦里轻离殇,武陵花开有钱郎。
——苏轼- 短亭风雨过年年,楚王台畔似琴弦。
——岑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恨春归无觅处。
——杨炎正这些诗句表达了端午节欢乐祥和的氛围,与节日传统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相呼应。
2. 中秋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索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些诗句表达了对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愿望,与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相呼应。
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这两个节日也被广大的中华儿女所热爱和珍视。
通过这些美丽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节日的独特情感和祝福,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
诗句以其简洁精炼的特点,将情感、意境和文化融为一体,读来抒怀、意境迷人。
端午和中秋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历经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的热忱。
这些诗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浓浓人情味,也给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更深一层理解。
无论是端午节还是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句中蕴含的千年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这些节日更加鲜活和有意义。
希望我们珍惜传统文化,将这些美好的节日传承下去,使它们在现代社会仍然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温情。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
![关于清明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548c023b7360b4c2e3f64fc.png)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古诗词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a2fcf0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3.png)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古诗词清明古诗词:寒食野望吟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夜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端午古诗词: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作者: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和端午作者: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中秋古诗词:城中秋作作者:周贺已落关东叶,空悬浙右心。
寒灯随故病,伏雨接秋霖。
客话曾谁和,虫声少我吟。
蒹葭半波水,夜夜宿边禽。
山中秋夜作者:张籍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
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屋,暗泉冲竹篱。
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春节古诗词:已酉新正作者:叶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松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作作者: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古诗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6d6353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e.png)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古诗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自古就有人用诗歌来描述和祝福这些节日。
以下就来介绍一些著名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古诗。
一、元宵节的古诗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小正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团圆、繁华的春节延续。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元宵节古诗:1、《元夕》阮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人们在元宵节寻访彼此、团聚欢庆的心情。
2、《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将元宵节和春节联系在一起,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的是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带来了吉祥和好运。
二、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端午节古诗:1、《九江旅泊,岳阳楼怀古》杜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雨丝风片,瀛洲物华,惜乎暂时分阴。
昨日岳阳楼下白帝城,临晚仰望云霄,故垒西边,人道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茅檐俯拍行人过,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通过描绘赛龙舟的场面来表达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也反映了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历史渊源。
2、《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赤壁之战的胜利和吴国的奋斗精神体现了端午节的主题——崇尚英雄。
三、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八月十五节”、“月夕”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和赏花灯。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秋节古诗: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a387c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2.png)
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这两个节日各有其独特的习俗和文化,而作为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古诗也记录了许多与这两个节日相关的优美诗篇。
以下就是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古诗的介绍。
一、中秋节的古诗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此诗通过描写银河洒满人间的月色、田野白霜等具体景物,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由宋代文学巨匠苏轼所作,以“明月”为主题,结合自然景象与时光之感,表达了诗人难以忘怀的情感。
3. 《中秋月圆》夜未央,月正好,悄悄走到窗前看秋景。
只见天上明月当空照,怎奈天边云彩恰遮挡,还是上苍的天意难料。
这是一首现代古风诗,字里行间流淌着当代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意关注,通过描述遮挡明月的云彩,传递了一种难以预料的遗憾和感叹,而这也恰恰是现代人在传统节日中所感受到的。
二、端午节的古诗1. 《前出塞》蕃汉交如此,一日暮春风。
兵卒十万合,胡儿半夜中。
独断瞢瞢蒙,带弓何所从?此时蒐散士,可得入华夷?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脍炙人口,被誉为“诗词的精华”。
诗人通过描述战乱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上巳》小桃无主自开花,烟火寒无人到晚。
火柳满园芳菲尽,蜜蜂不忙蝶自闲。
谁怜幽居寂寞更,清瑟怨遥夜涕零。
这首诗由唐代女诗人李清照所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李清照,从女性视角出发,表达出对春天和寂寞的抱怨之情。
3. 《端午》端午当的是短衣节,菖蒲与艾花都接节,家家户户飘庆香,红瓦绿树翠神堂。
男儿战马上林寺,女儿盼君亭上看,谁家重出岳阳船,平子空投江上簪。
这首古诗由明代文学家李时中所作,通过描写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生动活力。
总之,中秋节和端午节是盛大的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密不可分。
有关三节的诗句
![有关三节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aec666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7.png)
有关三节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三节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关三节的诗句三节指的是:除夕-春节、端午、中秋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端午: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中秋: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苏轼《念奴娇·中秋》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二.有关三节的诗句有哪些一.《巡衣锦军制还乡歌》年月:唐:钱镠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二.《木兰花减字/减字木兰花》年月:宋:陈师道今年百五。
风日清明尘不举。
紫秀红陈。
三节烟花次第春。
来舆去马。
千念一空春事谢。
白下门东。
谁见初杨弄晚风。
三.《念奴娇·一番春事》年月:宋:刘仙伦一番春事,到芗林、更两日重三节。
百品名花饶笑处,喜遇诞弥佳月。
巢叶灵龟,舞琴野鹤,总是千年物。
来为公寿,纶巾长映华发。
平生圣处工夫,道□深味,胸次真冰雪。
高蹈丘园还谢了,枚叟蒲轮朝谒。
时上篮舆,相随孙子,庆满床簪笏。
南丰道价,敬持一瓣香爇。
四.《挽余丞相四首》年月:宋:彭龟年慨惜三朝老,忠勤一代师。
冕裳亲奉日,鼎鼐手调时。
揖逊承三节,安危系一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端午节的诗句》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竞渡曲》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端午日》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塔》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浣溪沙》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临江仙》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贺新郎》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刘禹锡《竞渡曲》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潘《端午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中秋节诗词选: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