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精品理论教材——人格心理学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内在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涵盖了五大人格特质理论、自我理论、防御机制以及人格类型理论。

一、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由心理学家Cattell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该理论将人类的人格特质归纳为五个基本维度,分别是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外向性指的是一个人是倾向于外向还是内向;宜人性则针对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友好、合作和信任程度;尽责性涉及个体对任务和责任的认真程度;神经质关注个体是否情绪不稳定和易焦虑;开放性描述了个体是否愿意接受新事物和体验,并展示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自我理论自我理论是由心理学家Rogers提出的,它主张个体的人格发展是通过自我概念的建立和维护来实现的。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来源于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自我理论认为,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而否定自我概念则会导致心理问题和人格失调。

三、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焦虑和压力时,潜意识中产生的心理防御策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多种防御机制的概念,例如回避、投射、否认和抑制等。

这些防御机制起到在个体感到难以应对的情况下,保护个体的自我形象和心理稳定的作用。

四、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关注个体的人格分类和类型区分。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Myers-Briggs类型指标(MBTI),该理论将人格类型划分为16种,包括内向与外向、感觉与直觉、思考与情感、判断与知觉等四个维度。

MBTI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以及与其他人格类型的互动方式。

五、人格心理学的应用人格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理论构建,也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教育领域,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指导其教学方法和策略。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新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新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第3编新精神分析学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心理学家开始探索精神分析的新道路。

他们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创立自己的心理学派,不过由于他们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假设,因而被统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1.产生背景(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经历了一场危机,从而失去了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垄断地位。

1920年前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陷入了危机。

(2)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人类的处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新的病态心理现象,即生活的无意义感、精神异化、焦虑、孤独、恐惧和忧郁,对此,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明显力有不逮。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都逐渐停滞下来,由激进退缩为顺从,企求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是创造出更为先进的理论。

(3)19世纪末,社会学、人类学相继成为独立学科。

此类学科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其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

在社会学科的影响下强调以社会文化因素作为人类精神生活基础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便应运而生。

2.新精神分析学派诞生20世纪30年代后期,新精神分析学派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主义)分化出来。

(1)它反对以本我心理学为核心,反对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悲观主义,突出自我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和乐观主义精神。

(2)新精神分析学派把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进一步从生物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肯定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3)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霍妮、弗洛姆、沙利文和艾里克森代表了比较有影响的社会文化学派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他们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创造出了一种清新的理论魅力。

表3-1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区别理论要点经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人格结构本我自我人格动力内心冲突社会文化、人际关系问题人格影响童年经验社会文化影响与主观奋斗人格发展性心理阶段终身发展3.1霍妮的人格理论一、理论观点霍妮的人格理论,是在秉承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和修正,从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文化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第3章新精神分析3.1复习笔记一、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生平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

l912年,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1937年病逝于苏格兰。

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论神经症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等。

(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1.器官缺陷与补偿(1)基本理论阿德勒认为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陷,这些生理上的伤害给人的身心机能的正常运转及发展造成种种问题,因而有必要给予解决。

(2)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①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②发展其它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3)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①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②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

2.自卑感(1)儿童通过和成人比较产生自卑感;成人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

(2)自卑感虽然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感受,但自卑感也会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3)阿德勒认为,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克服自卑感。

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

3.追求优越(1)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追求优越。

(2)追求卓越的双重性①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②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

4.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三)生活风格与造性自我1.生活风格的定义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2.生活风格的类型(1)根据社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①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②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

(2)阿德勒根据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①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②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③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④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人格心理学1-8章

人格心理学1-8章

目录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3)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4)假设-检验方法 (4)个案研究法 (4)数据的统计分析 (5)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5)地形学模型(冰山模型)【The Topographic Model】P28 (5)结构模型【The Structural Model】 (5)力比多和塔那托斯【Libido and Thanatos】——人格动力 (5)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 (6)心理性欲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Stages of Development】P32(不考) (6)获得无意识的内容【Getting at Unconscious Material】 (6)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7)梦的解读【Dream Interpretation】 (7)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Neo- psychoanalysis). 8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P60 (8)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8)荣格(分析心理学) (8)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9)凯伦.霍尼(女性心理学) (10)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11)焦虑和应对策略 (11)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12)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Trait Approach】 (13)特质流派P94 (13)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奥尔波特、亨利.默里、卡特尔)P95 (13)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P99 (14)情景论与特质论之争P104 (15)第八章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15)A型人格 (15)情绪 (16)第一章什么是人格1人格的定义1.1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consistent behavior patterns)和内部过程(intrapersonal processes)2人格的四个特点2.1.1整体性(Systematic, organized):缺乏整体性——精神分裂,幻觉,妄想2.1.2稳定性(Consistency, enduring):跨情境的稳定性,跨时间的一致性2.1.3独特性(unique):表现在整体模式上2.1.3.1并不排除共性,同一文化中人们所具有的相同的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2.1.4社会性(adaptive):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2.1.4.1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心理学理论教材——人格心理学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

心理学理论教材——人格心理学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

32
2、早期记忆
人追求优越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童年的 经验。儿童在4-5岁时就形成其生活风 格。
由于儿童所处的家庭、生活条件及周 围的社会环境不同,儿童便会形成不同 的生活风格
3、潜意识梦境
2021/7/3
33
3、生活风格的类型
根据社会兴趣的程度分类
1、统治--支配型 2、索取--支配型 3、躲避型 4、社会有益型
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 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 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2021/7/3
13
1895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初为一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 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 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1902年因读了佛 氏「梦的解析」而深受感动,曾追随弗洛伊 德探讨神经症问题,1902年他参加弗洛伊 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 心成员之一。1910年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 会主席。
2021/7/3
5
5、精神分析的内部分歧:
弗洛依德,既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又 是一位专权的领导人。他十分专制,决不 允许学生对他的学说提出异议,否则,轻 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为此, 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如阿德勒、荣格、奥 托·兰克等纷纷出走,各自创立了自己的 学派。 这又为霍妮、沙利文等人创建新 精神分析学派树立了榜样。
末生儿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往往缺乏创 造力。
2021/7/3
31
d. 备受保护的独子(女):
由於父母将希望全摆在唯一的孩子身上, 所以有时他会变得依赖,由於他常是众人 注目的焦点,所以他很容易觉得自己真得 大有价值,当他不再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 时,他的人生态度便很容易发生错误.

第3讲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3讲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简评
优点: 优点: 1. 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扩展了人格心理学 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 的研究领域 2. 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3. 拒绝了弗洛伊德以性本能解释行为的观点 4. 开创了内外倾个体差异研究 缺点: 缺点: 1.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科学依据 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科学依据 2.对先天遗传因素给予了过多的关注 对先天遗传因素给予了过多的关注 3.充满了神秘主义和宗教的色彩 充满了神秘主义和宗教的色彩
人格结构(与弗氏相比) (二)人格结构(与弗氏相比) 1.自我 自我 自我是个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 它有许多积极的特性。 体,它有许多积极的特性。 2.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一种关于自己是谁, 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 的地位、 的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努力等 一系列感觉。 一系列感觉。 3.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自我、本我、 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自我、本我、 超我失去平衡而陷入冲突。 超我失去平衡而陷入冲突。
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标志: 年哈特曼发表《 标志:1939年哈特曼发表《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 年哈特曼发表 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 没有冲突的“自我”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1.自我的起源:自我与本我先天同源论 自我的起源: 自我的起源 2.自我的自主性发展 自我的自主性发展 (1)初级自主性 ) (2)次级自主性 ) (三)能量的中性化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1.自体成形 自体成形 2.异体成形 异体成形
(二)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安娜 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1.自我约束本我(与其父不同) 自我约束本我(与其父不同) 自我约束本我 2.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归纳了其父所提出的10种 自己又补充了5种 归纳了其父所提出的 种,自己又补充了 种。最 关注的是否认、禁欲、利他主义、 关注的是否认、禁欲、利他主义、自我约束和对 攻击者的认同 3.自我发展路线 自我发展路线 六条发展路线:从依赖到情绪自立; 六条发展路线:从依赖到情绪自立;从吮吸到正常 饮食;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控制; 饮食;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控制;对自己身体 管理从不闻不问到负责任; 管理从不闻不问到负责任;从关注自己身体到关 注玩具;从以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 注玩具;从以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一、阿德勒生平



[Alfred Adler 1870.02.07-1937.05.28],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不幸的童年:佝偻病、三岁时弟弟死亡、五岁时肺炎、两次车祸、弟弟出生、学 习成绩平平 自卑感困扰 1895年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眼科和内科医师 器官缺陷 1902年与弗洛伊德合作,1910年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第一届主席 1911年分歧、辞职,创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 ;1912年改称个体心理学协会; 1914 年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1920 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 立儿童指导中心。在 1922 年至 1930 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 学会议。1926 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 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 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1934 年定居纽约。1937 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 旅行时病逝。





阿德勒认为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 梦能够显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做梦是有目的的。梦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 部分,人们可以从对梦的期待中,看出梦的目的。梦的工作 就是应付我们面临的难题,并提供解决之道。人的所有活动 都具有目的性,梦作为人生活的整体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 有目的性。阿德勒认为,梦和生活相互一致。 “梦是联系做梦者所面临的问题与其成功目标之间的桥梁。 在这种情况下,梦常常可以应验,因为做梦者会在梦中演习 他的角色,以此对事情的发生作出准备。”
(七)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



头生儿童:不安全感、自卑感比较强烈,敌视别人。 问题儿童、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等多见于头 胎儿童。 中间儿童:强烈的追求优越特性,大都雄心勃勃, 有远大的抱负,不墨守成规,一般比较干练、果断。 末生儿童:比较依赖、缺乏创造性,有强烈自卑感。 独生子:常常是逗人喜爱的,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为 了吸引别人而形成优雅的举止,但在缺乏良好教育 方法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反的后果。

人格心理学课件-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课件-新精神分析

第一阶段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希望
任务 基本信任 加强自我 危机 基本不信任 削弱自我
社会关系(母亲/监护人)

第二阶段 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意志
任务 自主性 加强自我 危机 怀疑和羞怯 削弱自我
社会关系(父母)

第三阶段 主动性对内疚
目的
任务 主动性 加强自我

危机 内疚
削弱自我
社会关系(家庭成员)
二、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异同
1、关于人格结构 2、关于人格的发展 3、对人性的态度 4、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 5、关于研究方法 6、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生平(1870-1937)
一 人性观
自由意志的人性观 行为目的论
二 人格界定
核心概念: 生活风格 整体性,统一性,社会性
5.神经症冲突
1)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
神经症产生的原因:理想的自我与真实自我、 现实自我相冲突,脱离真实自我提供的可能 性,被理想自我控制。 2)三种行为方式的冲突
亲近、反抗 与 回避
第三节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发展
艾里克森(1902—1994) Erik H Eriksson
一 人性观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 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 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 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 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 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样子,全班 大笑)。

人格心理学第三讲 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第三讲 新精神分析

▪ 社会兴趣是先天的,是人类渴望和谐生活、和睦相处的天 生需求。但是后天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 阿德勒强调亲子关系(尤其是母亲)在人格发展中的意义。 一个好的母亲会让孩子感受到可信任的人际关系,教会孩 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学会合作、友爱、尊重、 勇气等品质,这样的孩子长大会具有高生活兴趣。
▪ 阿德勒还认为出生顺序对人格发展有影响。不同的位置和 早期经历会造成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长子可能会 形成不安全感、专制、保守、敌意等人格特征,成年后会 看重权位,善于维持秩序,墨守成规(如弗洛伊德);次 子试图超越长子,具有野心、反叛和嫉妒心理(如阿德 勒)。幼子是全家关爱的焦点,永远不会失落,发展较快, 取得最高成就,但是过分关爱会剥夺他的自主能力,产生 依赖、无助等人格特征。阿德勒认为次子比长子和幼子适 应更好。
使人补偿不足,使自己变得有力量,即具有男性 反抗和争取权力。 ▪ 自卑感起源于个人生活中所有的不完全或不完美 的感觉,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包 括真实的和想象的。 ▪ 自卑感一方面是积极的驱动力,驱使人力争上游, 另一方面可能成为阻碍个人成长的障碍和破坏力 量,产生自卑情结,导致精神疾病。
▪ 社会型的人成长于互相尊重和关爱的家庭中,养成高贵的 品质,有极高的社会兴趣,能够勇于面对现实,具有帮助 他人和改善社会的才能。
▪ 前三种是不健康的生活格调,后一种是健康的生活格调。 健康的生活格调使人趋于完美、与人和睦相处,实现生活 目标;不健康的生活格调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 与社会目标相违背的。
▪ (二)社会兴趣
▪ 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对 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 的能力。
▪ 社会兴趣是人性中亲社会的一面,高社会 兴趣的人乐于助人,有公益心。阿德勒提 倡,我们生活的意义“应该是奉献、对别 人发生兴趣和互相合作”。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展开全文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1、人格的定义(教材)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格心理学是以认识和研究人的人格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格构成与表现、人格产生与发展、人格培养与提升、人格适应与矫正等方面规律和机制的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学习人格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①树立正确观点②明确学习目的③注意方法5、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上来看,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科学背景和哲学背景。

社会背景为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需要,科学背景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哲学背景则奠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基础。

6、人格心理学诞生的主要标志:一种观点认为: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应首推弗洛依德,其主要标志应是1900年《释梦》的出版。

7、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根本特点:①以人性为核心②把人性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依据③以实证的方法为基本方法8、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趋势:①经典理论的修正②小型理论的出现③研究方法的融汇和改进④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趋向⑤相互作用论的思想倾向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1.什么是人格理论(教材)2.人格理论的制约因素:①人性观②研究策略③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3.人格理论流派(教材)4.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教材)5.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教材)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研究(personality research)——对人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

人格研究的重要性:赋予理论生命、延伸或修改理论;决定一个理论的效用和周期二、人格研究的研究过程(一)观察和描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二)理论和假设:对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通过推论做出假设,假设是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多个变量之间的预测(三)检验假设:理论本身无法验证,通过检验假设来支持或反对该理论三、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取向)许多人格理论常受到批评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补充教材(精讲课)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补充教材(精讲课)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补充教材-精讲课心理学的学习要点应知——概念、理论应会——方法、技术应用——咨询、生活补充教材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咨询概论第三章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第四章心理评估概论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第四节特质理论流派第五节生物学流派第六节人本主义流派第七节人格认知流派第八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有结构、动力、特征的系统。

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典型性、差异性和统合性。

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性:独特性: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典型性&差异性稳定性: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统合性: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多元&匹配&统合功能性:生活轨迹、生活方式、命运——外显&环境&自我约束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理论的流派我是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影响因素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三我结构心理能量童年经历新精神分析流派自我安全感的寻求社会因素物质理论流派特质遗传与环境行为主义流派行为环境环境人本主义流派自我奖惩系统自我认知加工流派建构认知因素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眼中的人格:人格特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一、人格结构二、人格动力三、人格发展四、人格成因五、人格适应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一、人格结构意识的三层次理论潜意识——深藏内心的、无法直接触及的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前,能够进入意识层面的意识——心理最表层,能够清楚觉知到的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一、人格结构三我结构本我——享受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二、人格动力1、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心理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

等量原则、平衡原则2、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三章(免费)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三章(免费)

第三章古典精神分析虽然人类从很早就开始思考人格的本质问题,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了第一个被认可人格理论家。

此时,一位奥地利神经学家提出了惊人的观点:年幼儿童存在性欲;令人费解的生理障碍背后存在无意识的原因;心理疾病的治疗可以通过一种复杂、耗时的程序进行——病人躺在沙发上,医生听他诉说看似无关的话题。

这位神经学家就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他不断开创、发展、维护自己的思想,尽管遭受到尖锐的批评。

直到1939年去世,弗洛伊德撰写了大量著作。

他被认为是一场重大神经运动的领袖。

弗洛伊德改变了心理学家、作家、父母及普通百姓多年来的想法。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和20世纪的思想有极其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大多数人低估了他的理论对我们思想的影响。

例如,和20世纪文化背景下的多数人一样,你会很自然地接受这一种思想,即:你的所作所为通常受意识的影响。

多数人都说过这样的话:“我肯定能是无意识中这样做的。

”或者会仔细思考和所爱的人的异常行为背后隐藏着哪些心理活动。

虽然弗洛伊德不是提出无意思的第一人,但在他之前,没有人如此强调用无意思的活动过程解释人类行动。

同样,当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梦是否揭示了内心的恐惧或欲望时,其实就是在支持弗洛伊德主张的思想。

而且,尽管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解释梦,但弗洛伊德第一次将梦纳入一个更庞大的心理学理论中。

我们的文化中渗透了许多弗洛伊德理论的参考。

正如最近以为作家所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当代电影、戏剧、小说、政治运动、广告、法庭辩论,甚至宗教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

”英国学者在研究文学巨著的主题时,要学习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神学研究者对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进行争论;甚至我们的语言也脱不了干系。

人们在日常谈话中提到弗洛伊德提出:遗忘、拒绝、利比多、压抑及其他概念,这也不是什么怪事。

但弗洛伊德最具影响的贡献或许是,本书涉及的几乎每一位主要的理论家都不得不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参照,将自己关于人格本质的思想和他的理论作比较。

人格心理学第3章 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第3章 新精神分析

个人利益
不健康的
人格理论
15
三、生活风格理论life style
文化与人格
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这是一种标
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 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1.生活风格的形成:
▪ 四五岁时形成,以无意识表现出来; ▪ 取决于生活条件和家庭及社会环境; ▪ 自卑感的补偿方式即是他的生活风格。
人格理论
34
2.心理历史分析法
文化与人格
在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中对个体的人格进的心理冲突解决自身 问题;有助于理解他是怎样促使历史事件的发生和 改变历史的。
埃里克森对甘地的研究 英国求学时期:模仿认同英国人 南非:经历产生同一性危机 印度领导:印度人
人格理论
35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我们做什么的 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
人格理论
32
4.性格取向 ▪ 非生产性
文化与人格
▪ 接受取向:被动、怯懦、依赖;(受虐狂)
▪ 剥削取向:敌意、挑衅、傲慢;(施虐狂)
▪ 囤积取向:吝啬、懒惰、占有;(破坏性)
▪ 市场取向:投机、应变、浪费;(机械地自动适应)
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
人格理论
38
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吗? 文化与人格
4.依恋与爱情的关系 ▪ 一组对52岁的人的调查:安全型的成人有持久稳定
人格理论
29
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
1.对人格的理解
文化与人格
▪ 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
▪ 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其产生和发展是 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相对稳定。

(word完整版)第三章 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word完整版)第三章 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三章人格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1.潜意识理论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潜意识理论,这是弗洛伊德在他发展精神分析早期时提出的著名理论.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成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中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它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可以召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而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召回的部分,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功能中均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和意义,它决定了个体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也决定了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

潜意识学说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一样,没有什么事情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个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梦,以及神经症的各种症状等。

潜意识学说本质是提出了心理活动的决定论或因果原则,即在我们清醒的意识活动下面,还存在着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这部分心理活动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特征,在心理病理状态下,决定了患者的症状特征。

《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癔病研究》等著作中的观察和论述,则可以说是弗洛伊德为他的潜意识观点提供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弗洛伊德为潜意识活动提供的第二个证据是日常生活中的过失,这种过失可表现为口误、笔误、动作失误或遗忘等。

后人将这种失误称为“弗洛伊德式失误”(Freudianslip error)。

无意识活动的第三种产品是神经症和部分躯体疾病的症状。

2.人格动力论本能概念。

一切心理能量都来自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求表现和寻求紧张释放,这就是所谓本能。

人的一切活动都由本能决定,它们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或乔装改扮的.本能分为生的本能(eros)和死的本能(thanatos)两种。

人格心理学第三章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第三章PPT课件
Jung强调统合、均衡的重要作用(解决冲突 应选择较弱的第三种活动)
5:对人性态度的不同。Freud是悲观论,而 Jung则是乐观的老年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 不应回首而应向前看.
2021/3/9
授课:XXX
2
二、荣格理论的人格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1:意识自我(conscious ego) 自我就是我们 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 情绪和知觉
2:详细阐述了无意识的内容和来源, 认为无意识 内容并不都
是罪恶和性,并将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
意识.
2021/3/9
授课:XXX
1
3:对人类动机在时间上归因的观点不同,Freud 持因果论观点,用过去经验解释人格,荣格倾向 于目的论,强调个体心理潜能的指引作用,以及 生活契机的重要性。
4:人格动力学不同.Freud 强调冲突的重要(冲 突-焦虑-释放)
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20-24岁)---亲密-孤独 成年期(25-65岁)------抚育后代-停滞 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完善-失望
2021/3/9
授课:XXX
11
婴儿期(0-1岁)
信任对不信任
新生儿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是否得到了充
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 得到了注意,都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格发展。 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 它是周围人们的信任和对自己的信赖。这样的 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 是可以接近的。从小没有得到充分关爱和照顾 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 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 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 包括 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和 遗忘,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 属于阈下知觉的东西, 类似“前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7/27 4

4、科学发展的背景:美国是受达尔文进 化论影响最深的国家,自20世纪3O年代 以来,美国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 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新精神 分析学派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例 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部落民族时发现, 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子女抚养方 式的部落间,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
7
第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
的重大影响。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文化
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例如,霍妮 的“基本焦虑说”。后来的新精神分析 学家,完全承认社会变量对人格的影响, 很少应用“本能”这个概念,他们较多 地用个人生活史而很少用先天的力量来 解析人格的发展。
2018/7/27
8
第三,重视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
2018/7/27
10

第五,人性善观。弗洛依德把人性
归结为自私的、邪恶的,人完全受无意识 的私欲和攻击本能的支配。新精神分析学 派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恶论和悲观主义论调, 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人的本 性是善良的、有理性的,人有能力发展自 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对未来持乐 观的态度,是一种性善论观点。
6
2018/7/27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 合与调节功能。弗洛依德强调自我是
辅助本我的机能,在弗洛依德的体系中, 本我是中心。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自 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具有自己的能 量来源、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 展进程中都有自己不同于本我的起源。
2018/7/27
2018/7/27
11
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 1937)生平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 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 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 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 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 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 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7/27
5

5、精神分析的内部分歧: 弗洛依德,既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又 是一位专权的领导人。他十分专制,决不 允许学生对他的学说提出异议,否则,轻 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为此, 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如阿德勒、荣格、奥 托· 兰克等纷纷出走,各自创立了自己的 学派。 这又为霍妮、沙利文等人创建新 精神分析学派树立了榜样。
15

1914年他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1920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 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在1922 年至1930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 个体心理学会议。192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年他到长岛医学院 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1934年 定居纽约。1937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 旅行时病逝。终年67岁。
2018/7/27
2

2、哲学基础:以詹姆斯为首的实用主 义哲学在美国占统治地位。受实用主义的 影响,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长期以来 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机能主义心理学所强 调的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作用的思想, 与新精神分析所强调的人格与文化相互作 用的精神是相容的。
2018/7/27
3
3、心理学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以华生为首的行为主义 者掀起了一场反本能的运动,为精神分 析派文化论的出现扫清了障碍。 在30年代,以阿尔波特为首的美国社会 心理学家摈弃了麦独孤的本能论,开始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取得 了重要的成果。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研 究精神已成为当时的潮流。
的结合。弗洛依德只重视患者的自由报
告和过去经验的回忆,新精神分析学者 日益重视把这种统的分析方法与实验 心理学联系起来,并加以改进和发展, 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科 学性。
2018/7/27
9

第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 察与研究。弗洛伊德对儿童早期经验的
研究主要是以他的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 忆为依据。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大都采用 直接观察的方法,以直接研究童年时期 的发展过程。他们对生物的因素越来越 不关心,而主要通过从早期经验产生的 心理结构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018/7/27 12
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 裕的谷物商人的家庭,但却度过了一个不幸的 儿童时代,从小因患脊柱症(rachitis)而身体孱 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觉窒息。 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两 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阿德勒 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 英俊的相貌。 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 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 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最好的学生。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
1、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2、自我心理学 3、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 4、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5、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2018/7/27 1
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 新精神分析的产生 1、社会历史因素: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人们紧张、焦虑、沮丧,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动荡导致精神病的发 病率上升。人们普遍担心的不是性的问题, 而是失业、消费、食物、和房租的困扰, 这些已非泛性论所能解析了。

2018/7/27 13

1895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初为一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 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 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1902年因读了佛 氏「梦的解析」而深受感动,曾追随弗洛伊 德探讨神经症问题,1902年他参加弗洛伊 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 心成员之一。1910年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 会主席。
2018/7/27
14

与佛洛依德合作过十年,后来因「恋母情结」 学说上的意见与佛氏冲突,且对佛氏的泛性 论不能苟同,便於1911年离开佛氏. 阿德勒 创立个体心理(individual psychology), 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12年改称个 体心理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2018/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