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26.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6.1 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6.1 反比例函数 同步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cf9bab84ae45c3a358ca4.png)
26.1 反比例函数同步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0分,)1. 下列等式中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B. C. D.2.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它的图像一定也经过( )A. B. C. D.3.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函数可为()A. B. C. D.4. 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A. B.C. D.5.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的值是()A. B.C. D.上述答案都不对6. 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以下结论:①;②分支上随的增大而增大;③若点、点在图象上,则;④若点在图象上,则点也在图象上.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个B.个C.个D.个7. 已知一个函数中,两个变量与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如果这个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称轴可能是()A.轴B.轴C.直线D.直线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且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与轴平行,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与正方形的一个交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则的值为()A. B. C. D.9. 如图,第四象限的射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已知,垂足为,已知的面积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A. B. C. D.10. 如图,的三个顶点分别为,,.若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0分,)11.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的图象在第________象限.12. 反比例函数,当________时,在每一象限内,的值随的值的增大而减小.13. 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与点,则的面积为________.14. 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分别作轴和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是________.15. 已知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时,________.16. 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为时,自变量的值是________.17. 若函数中,当时,,则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若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正好经过它的顶点,则的值为________.19. 一个函数具有下列性质:①它的图象经过点;②它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③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为________.20. 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其体积是密度的反比例函数,请你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写出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当时,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6 小题,共计60分,)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写出该反比例函数与已知直线的另一个交点坐标.22. 已知函数,其中与成正比列,与成反比例,且时,,时,,求出与的函数关系及时,的值.23. 如图,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延长交该图象于点,轴,轴,求的面积.24. 已知点,,点和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若、、、构成正方形,求、的值;(2)若、、、构成一个邻边比为的矩形,则________.25. 已知双曲线经过矩形边的中点,交边于点.(1)求的值;(2)求四边形的面积.26. 如图,已知等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函数(,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的中点,交于.(1)求的值;(2)若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与没有交点,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D【解答】解:、是正比例函数,故错误;、是正比例函数,故错误;、是一次函数,故错误;、是反比例函数,故正确;故选:.2.【答案】B【解答】解: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故,只有答案中.故选.3.【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为.故选.4.【答案】A【解答】解:当时,函数过一、二、三象限,函数在第一、三象限上;当时,函数过二、三、四象限,函数在二、四象限上,综上所述,只有选项符合题意.故选.5.【答案】A【解答】解:∵函数经过点,∴,得.故选.6.【答案】B【解答】解:①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可得,故正确;②在每个分支上随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③若点、点在图象上,则,故错误;④若点在图象上,则点也在图象上,故正确.故选.7.【答案】D【解答】解:由表格可得:,所以该函数图象是经过第一、三象限的双曲线,故可得这个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故选.8.【答案】C【解答】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点坐标为,∴,∴(舍去),∴点坐标为,把代入,得.故选:.9.【答案】D【解答】解:∵的面积为,∴,解得,由图可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所以,,所以,,该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10.【答案】C【解答】解:∵是直角三角形,∴当反比例函数经过点时最小,经过点时最大,∴,,∴.故选.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1.【答案】二、四【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图象过二、四象限,故答案为二、四.12.【答案】【解答】解:∵反比例函数在每一象限内,的值随的值的增大而减小,∴,解得,.故答案是:.13.【答案】【解答】解:过点,分别作轴于,轴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与点,∴,,∴.故答案为:.14.【答案】【解答】解:设点坐标为,由函数解析式可知,,则可知,故答案为:.15.【答案】【解答】解:把、、代入得,,因为时,∴.故答案为.16.【答案】【解答】解:∵是反比例函数,则有,解得,因而函数解析式是,当函数值为时,即,解得.故自变量的值是.17.【答案】【解答】解:把,代入中得,,所以函数解析式是.故答案为:.18.【答案】【解答】解:∵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故答案为:.19.【答案】【解答】解:设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为,∵它的图象经过点把此点坐标代入关系式得,∴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20.【答案】【解答】解:设函数关系式为:,由图象可得,当,,代入得:,故,当时,.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题共计6 小题,每题10 分,共计60分)21.【答案】解:(1)因为在直线上,则,即,又因为在的图象上,可求得,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另一个交点坐标是.【解答】解:(1)因为在直线上,则,即,又因为在的图象上,可求得,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另一个交点坐标是.22.【答案】解:设,,则,把时,,时,分别代入得,解得,所以与的函数关系式为,当时,.【解答】解:设,,则,把时,,时,分别代入得,解得,所以与的函数关系式为,当时,.23.【答案】解:设点的坐标为,则点坐标为,所以,,所以的面积为.【解答】解:设点的坐标为,则点坐标为,所以,,所以的面积为.24.【答案】.【解答】解:(1)如图,作轴于,轴于,根据题意,,∴,,∴,,∴,解得;(2)根据题意,,∴,,∴,,∴,解得.25.【答案】解:(1)∵点在双曲线的图象上,∴,∴;(2)∵为边的中点,∴,,,∴.∴四边形的面积.【解答】解:(1)∵点在双曲线的图象上,∴,∴;(2)∵为边的中点,∴,,,∴.∴四边形的面积.26.【答案】若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与没有交点,的取值范围为或.【解答】解:(1)过点作于点,如图所示.∵点,∴,又∵为等边三角形,∴,.∴点的坐标为.∵点为线段的中点,∴点的坐标为.∵点为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一点,∴有,解得:.(2)设过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点的坐标为,∴有,解得:.若要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与没有交点,只需或即可,∴或.答:若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与没有交点,的取值范围为或.。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26.1反比例函数(一)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26.1反比例函数(一)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d2d2421711cc7931b716fa.png)
26.1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作轴于点,连接,若,则的值为()A.B.C.D.2、关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B. 两个分支关于轴成轴对称C. 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D. 图象经过点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相邻的两条边长为和,则与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4、如图,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横坐标为,过点分别向轴、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则矩形的面积为().A.B.C.D.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实数的范围是().A.B.C.D.6、下列函数关系式:(1);(2);(3)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A.B.C.D.7、如图,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作轴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A.B.C.D.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A. 第二、四象限B. 第二、三象限C. 第一、三象限D. 第一、二象限9、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平均千米/小时的速度用了个小时到达乙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千米/小时与时间小时的函数关系是()A.B.C.D.10、如图,的边,边上的高,的面积为,则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11、一台印刷机每年可印刷的书本数量(万册)与它的使用时间(年)成反比例关系,当时,.则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1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其中,则此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A. 第三、四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一、三象限13、在反比例函数的每一条曲线上,都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的值可以是()A.B.C.D.14、已知,则函数和的图象大致是()A.B.C.D.15、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为()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如图,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点在轴的正半轴上,且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7、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所示,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米.18、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过作轴的垂线交轴于点,连接,则的面积是______.19、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支,其中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20、如果函数是反比例函数,那么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将油箱注满升油后,轿车可行驶的总路程(单位:千米)与平均耗油量(单位:升/千米)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是常数,).已知某轿车油箱注满油后,以平均耗油量为每千米耗油升的速度行驶,可行驶千米.(1) 求该轿车可行驶的总路程与平均耗油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关系式).22、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和点.(1) 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若点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与的大小.26.1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一) 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作轴于点,连接,若,则的值为()A.B.C.D.【答案】B【解析】解: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且轴于点,解得:.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有图象,.故答案是:.2、关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B. 两个分支关于轴成轴对称C. 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D. 图象经过点【答案】A【解析】解:图象经过点.,此选项错误.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此选项错误.两个分支关于轴成轴对称.两个分支关于直线或成轴对称,此选项错误.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此选项正确.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相邻的两条边长为和,则与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解:由题知,,则是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在第一象限.故正确答案是4、如图,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横坐标为,过点分别向轴、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则矩形的面积为().A.B.C.D.【答案】C【解析】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矩形的面积是.故正确答案是.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实数的范围是().A.B.C.D.【答案】D【解析】解:由图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则,所以.故正确答案是.6、下列函数关系式:(1);(2);(3)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A.B.C.D.【答案】C【解析】解(1)是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故正确.(2)符合一次函数的定义,故正确.(3)是二次函数,故错误.综上所述,一次函数的个数是个.7、如图,点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作轴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解:.8、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A. 第二、四象限B. 第二、三象限C. 第一、三象限D. 第一、二象限【答案】C【解析】解:反比例函数中,,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9、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平均千米/小时的速度用了个小时到达乙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千米/小时与时间小时的函数关系是()A.B.C.D.【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则可得.10、如图,的边,边上的高,的面积为,则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解:三角形的面积为,则,,的长为,边上的高为是反比例函数,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位于第一象限.11、一台印刷机每年可印刷的书本数量(万册)与它的使用时间(年)成反比例关系,当时,.则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解:设,当时,,,,则与的函数图像大概是1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其中,则此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A. 第三、四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一、三象限【答案】D【解析】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将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则反比例图象过第一、三象限.13、在反比例函数的每一条曲线上,都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的值可以是()A.B.C.D.【答案】D【解析】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随的增大而减小,,解得.14、已知,则函数和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解:,,直线过一、三、四象限,反函数图像位于二、四象限.15、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为()A.B.C.D.【答案】B【解析】解:是一次函数,错误;不是反比例函数,错误;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正确;是正比例函数,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如图,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点在轴的正半轴上,且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答案】【解析】解: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设,为等边三角形,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正确答案是:.17、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所示,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米.【答案】1/2【解析】解:设,在图象上,得,解得,则,当时,.故正确答案是18、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过作轴的垂线交轴于点,连接,则的面积是______.【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故的面积为.19、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支,其中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答案】【解析】解:根据图象可知越大,开口越小,则,所以的大小关系是.20、如果函数是反比例函数,那么______.【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解得,又,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将油箱注满升油后,轿车可行驶的总路程(单位:千米)与平均耗油量(单位:升/千米)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是常数,).已知某轿车油箱注满油后,以平均耗油量为每千米耗油升的速度行驶,可行驶千米.求该轿车可行驶的总路程与平均耗油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关系式).【解析】解:由题意得,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中,解得,所以函数关系式为.22、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和点.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析】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解得.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和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析】解: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把代入解析式可得,所以解析式为.(2) 若点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与的大小.【解析】解:,图象在一、三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又,两个点在第一象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0e7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c.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满分120分一、单选题1. ( 3分) 如图,正比例函数y1=k1x和反比例函数y2=k2的图象交于A(﹣1,2)、B(1,﹣2)两点,x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或x>1B.x<﹣1或0<x<1C.﹣1<x<0或0<x<1D.﹣1<x<0或x>1【答案】D【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析】【解答】由图象可得,﹣1<x<0或x>1时y1<y2.故D符合题意.【分析】因为y1<y2,所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低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而两图像交于A(﹣1,2)、B (1,﹣2)两点,两交点和原点将图形分成四部分,则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x>1。
的图像上,则k的值是()2. ( 3分) 若点A(-1,6)在反比例函数y=kxA.-6B.-3C.3D.6【答案】A【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的图象上【解析】【解答】因为A(-1,6)在反比例函数y=kx所以6= k1解得:k=-6.故答案为:A.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一定满足解析式,代入就得到k的值.【分析】点A(-1,6)在反比例函数y=kx3. ( 3分) 下列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原点的是()A.y=2B.y=5x2﹣3xC.y=x2﹣1D.y=﹣3x+7x【答案】B【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A、x≠0,所以不经过原点,故错误;B、若x=0,则y=5×0﹣3×0=0.所以经过原点.故正确;C、若x=0,则y=﹣1.所以不经过原点.故错误;D、若x=0,则y=7.所以不经过原点.故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反比例函数中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能为零的故图像不可能经过坐标原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取决于常数项C,只有C等于零的时候,图像才会经过坐标原点;一次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取决于常数b,只有b=0的时候直线才经过坐标原点。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评试题(含详解)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评试题(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56ddf1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4e.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函数22(1)ny n x-=+是反比例函数,则n的值为().A.1 B.-1 C.±1D.±22、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4yx=和2y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是1C和2C,点P在1C上,PA x⊥轴于点A,交2C于点B,连接OB,OP,则POB的面积为()A.1 B.2 C.4 D.8 3、下列函数,其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21y x =-B .1y x=C .21y x =D .3x y =4、已知:点A (﹣1,y 1),B (1,y 2),C (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k <0),则y 1、y 2、y 3的关系是( ) A .y 3<y 1<y 2B .y 1<y 2<y 3C .y 2<y 3<y 1D .y 3<y 2<y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方程210x x -+=的两个实数根的和等于1; ②半圆是弧;③正八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④“抛掷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全部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⑤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a ,0)(a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 =-x +1和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于点M ,N ,若线段MN 的长随a 的增大而增大,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a <2B .0<a <2C .a >2或a <-1D .-1<a <0或a >27、如图,等腰ABC 中,5AB AC ==,8BC =,点B 在y 轴上,BC //x 轴,反比例函数ky x=(0k >,0x >)的图象经过点A ,交BC 于点D .若AB BD =,则k 的值为( )A .60B .48C .36D .208、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3,﹣1),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y=3xB.y=﹣3xC.y=13x D.y=﹣13x9、反比例函数kyx=经过点(2,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1,﹣2)在函数图象上B.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C.y随x的增大而减小D.当y≥4时,0<x≤1210、点A(1,y1),点B(2,y2),在反比例函数4yx=的图象上,则()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正方形ABOC的边长为2,双曲线y=kx的一个分支经过点A,若点(﹣1,y1),(2,y2),(4,y3)都在该双曲线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____(用“<”号连接).2、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20x(x>0)的图象上有点P1,P2,P3,P4,P5,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2,4,6,8,10,分别过这些点作x轴与y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S1,S2,S3,S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S1+S2+S3+S4=_____.3、反比例函数3y x=中,反比例常数k 的值为_____. 4、如图,点()6,1P ,点()2,Q n -都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过点P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 ,N .连接OP ,OQ ,PQ .若四边形OMPN 的面积记作1S ,POQ △的面积记作2S ,则12:S S =__________.5、若点()3,1A -、(),2B m 都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则m 的值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0,4B -,且与函数()40y x x=-<的图象交于点(),2A m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P 是x 轴上一点,PAB △的面积是5,请求出点P 的坐标; (3)直接写出不等式4kx b x+≥-的解集. 2、当x =2时,x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4时,求y 的值.5.已知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9,点O 是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点B 在函数(),k y x 0k 0x =>>的图象上,点()P m n ,是函数(),ky x 0k 0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若矩形OEPF 和正方形OABC 不重合部分(阴影)面积为S .(提示:考虑点P 在点B 的左侧或右侧两种情况)(1)求B 点的坐标和k 的值; (2)写出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 (3)当3S =时,求点P 的坐标.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 随时间x (分)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AB 、BC 为线段,CD 为双曲线的一部分).(1)上课后的第5分钟与第30分钟相比较,第 分钟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2)一道数学题,需要讲18分钟,为了学生听课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数不低于40,那么经过适当的时间安排,教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状态下讲完这道题?请说明理由.4、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13=x 与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分别交于A 、B 两点,已知B 点的纵坐标是﹣2.(1)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将直线y 13=x 沿y 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 ,l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ⅰ)S △ABC S △ABD ;(请用“<”或“=”或“>”填空) (ⅱ)求△ABC 的面积.5、如图,在▱ABCD 中,设BC 边的长为x (cm ),BC 边上的高线AE 长为y (cm ),已知▱ABCD 的面积等于24cm2.(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求当3<y<6时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是y=kx(k≠0),即可得到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n.【详解】解:∵函数22(1)ny n x-=+是反比例函数,∴n+1≠0且n2−2=−1,∴n=1,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y=kx(k≠0),特别注意不要忽略k≠0这个条件.2、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 y x=(k ≠0)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S △POA =12×4=2,S △BOA =12×2=1,然后利用S △POB =S △POA -S △BOA 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PA ⊥x 轴于点A ,交C 2于点B , ∴S △POA =12×4=2,S △BOA =12×2=1, ∴S △POB =2-1=1.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y x =(k ≠0)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ky x=(k ≠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 |. 3、B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解:A 、21y x =-是一次函数,不是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1y x=是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21y x =不是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3x y =是正比例函数,不是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10-=≠y kx k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4、C 【分析】利用k <0,得到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于是y 1>0,y 2<0,y 3<0.利用在第四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根据1<2,可得y 2<y 3<0.最终结论可得. 【详解】解:在反比例函数k y x=中,∵k <0,∴反比例函数k y x=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A (﹣1,y 1),B (1,y 2),C (2,y 3),∴A (﹣1,y 1)在第二象限,B (1,y 2),C (2,y 3)在第四象限. ∴y 1>0,y 2<0,y 3<0. 又∵1<2, ∴y 2<y 3<0. ∴y 2<y 3<y 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对五个命题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214130=-⨯=-<,故方程无实数根,故本命题错误;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半圆也是,故本命题正确;3、八边形绕中心旋转180°以后仍然与原图重合,故本命题正确;4、抛硬币无论抛多少,出现正反面朝上都是随机事件,故抛三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也是随机事件,故本命题正确;5、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2) ,则0k>,它的函数图像位于一三象限,故本命题错误综上所述,正确个数为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函数判别式、弧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判断、随机事件理解、反比例函数图像,掌握这些是本题关键.6、D【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像,分别求得,A B的坐标,分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分别讨论【详解】解:如图,设直线y=-x+1和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交于点,A B,根据题意, 12y x y x =-+⎧⎪⎨=-⎪⎩解得121221,12x x y y ==-⎧⎧⎨⎨=-=⎩⎩ ()()2,1,1,2A B ∴--P (a ,0),根据题图像可知,当-1<a <0或a >2,线段MN 的长随a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像交点问题,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过A 作AE ⊥BC 于E 交x 轴于F ,则由三线合一定理得到142BE BC ==,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3AE =,设OB =a ,由BD =AB =5,得到A 点坐标为(4,a +3),D 点坐标为(5,a ),再由反比例函数ky x =(0k >,0x >)的图象经过点A ,交BC 于点D ,()435k a a =+=,由此求解即可.解:过A 作AE ⊥BC 于E 交x 轴于F ,∵5AB AC ==,8BC =, ∴142BE BC ==,∴3AE ==,设OB =a ,∵BD =AB =5,∴A 点坐标为(4,a +3),D 点坐标为(5,a ), ∵反比例函数k y x=(0k >,0x >)的图象经过点A ,交BC 于点D .∴4(3)5k a a =+=,解得:a =12,∴k =6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线合一定理,勾股定理,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8、A根据点P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详解】 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0)k y k x =≠,由题意,将点(3,1)P --代入得:3(1)3k =-⨯-=,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3y 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9、C【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 的值,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k y x =经过点(2,1),∴k =2.∴﹣1×(﹣2)=2,故A 正确;∵k =2>0,∴双曲线y =2x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故B 选项正确;∵当k =2>0时,反比例函数y =2x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C 选项错误,当y≥4时,0<x≤12,D选项正确,综上,说法错误的是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特征,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0、B【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4yx=的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在每个单独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利用2>1得出y1>y2即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4yx=的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在每个单独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A(1,y1),B(2,y2)都在第一象限,∴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2>1,∴y1>y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在每个单独的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在每个单独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由x 的值的变化得出y的值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把x的值分别代入到关系式中求出y1和y2的值,然后再做比较即可.二、填空题1、231y y y <<【解析】【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点A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分别求出123,,y y y 的值即可得.【详解】 解: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2,(2,2)A ∴-,将点(2,2)A -代入k y x =得:224k =-⨯=-, 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y x =-,将点1(1,)y -代入得:1441y =-=-, 将点2(2,)y 代入得:2422y =-=-,将点3(4,)y 代入得:3414y =-=-,则231y y y <<,故答案为:231y y y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2、16【解析】【分析】由题意易知点P1的坐标为(2,10),然后根据平移可把右边三个矩形进行平移,进而可得S1+S2+S3+S4=S矩形ABCP1,最后问题可求解.【详解】=10,解:当x=2时,y=202∴点P1的坐标为(2,10),如图所示,将右边三个矩形平移,把x=10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y=2,∴P1C=AB=10﹣2=8,则S1+S2+S3+S4=S矩形ABCP1=2×8=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3【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基本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反比例函数定义得: 反比例函数3y x =中,k =3,故答案为:3.【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定义,理解反比例函数()0k y k x =≠各字母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4、3:4【解析】【分析】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6k =,3n =-,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求得16=S ,然后根据()211184611428222PQK PON ONKQ S S S S =--=⨯⨯-⨯⨯-+⨯=梯形,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点()61P ,,点()2Q n -,都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16k=,-2k n =, ∴612k n =⨯=-,∴6k =,3n =-,∴()23Q --,, ∴反比例函数为6y x =,∴16=S ,作QK PN ⊥,交PN 的延长线于K ,则6PN =,1ON =,8PK =,4KQ =, ∴()211184611428222PQK PONONKQ S S S S =--=⨯⨯-⨯⨯-⨯+⨯=梯形, ∴12:6:8=3:4S S =,故答案为:3:4.【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分别求得S 1、S 2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32-## 1.5-【解析】【分析】将点,A B 的坐标都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得.【详解】 解:点()3,1A -、(),2B m 都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上,231k m ∴==-⨯, 解得32m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1)34y x =--;(2)1(,0)3或(3,0)-;(3)2x -≤【分析】1)将A 点坐标代入代入()40y x x =-<,求出m 的值为2,再将(),2A m ()0,4B -代入y kx b =+,求出k 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三角形以x 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三角形计算,再把它们相加;(3)根据图象即可求得.【详解】(1)将(),2A m 代入()40y x x=-<得,m =-2, 则A 点坐标为A (-2,2),将A (-2,2)、()0,4B -代入y kx b =+得422b k b-=⎧⎨=-+⎩,解得43b k =-⎧⎨=-⎩, 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34y x =--;(2)∵一次函数34y x =--与x 轴的交点为C 4(,0)3- S △ABP =S △ACP +S △BPC∴1124522CP CP ⨯+⨯=,解得53CP =,则P 点坐标为1(,0)3或(3,0)-.(2)∵A (-2,2),()40y x x=-< ∴由图象可知不等式4kx b x +≥-的解集为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出函数解析式并熟悉点的坐标与图形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1)(3,3)B ,9k =;(2)93(03)279(3)m m S m m -<<⎧⎪=⎨-≥⎪⎩;(3)(92,2)或9(,2)2. 【分析】(1)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3OA AB ==,从而可得点B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k 的值;(2)先将点(,)P m n 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9n m=,再分①点P 在点B 的右侧,②点P 在点B 的左侧两种情况,分别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3)根据(2)的结果,求出3S =时,m 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9,3OA AB ∴==,(3,3)B ∴, 将点(3,3)B 代入k y x =得:339k =⨯=;(2)由(1)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9y x =,将点(,)P m n 代入9y x =得:9n m=, 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如图,当点P 在点B 的右侧,即3m ≥时,则9,OE m PE n m===, 3AE OE OA m ∴=-=-,927(3)9S AE PE m m m∴=⋅=-⋅=-; ②如图,当点P 在点B 的左侧,即03m <<时,则9,PF OE m OF PE n m=====, 93CF OF OC OF AB m∴=-=-=-, 9(3)93S PF CF m m m∴=⋅=⋅-=-,综上,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为93(03)279(3)m mSmm-<<⎧⎪=⎨-≥⎪⎩;(3)①当03m<<时,933S m=-=,解得2m=,则92n=,即此时点P的坐标为9 (2,)2 P;②当3m≥时,2793Sm=-=,解得92m=,则9292n==,即此时点P的坐标为9(,2)2P;综上,点P的坐标为(92,2)或9(,2)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3、(1)5;(2)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解析分别求得5x=时,30x=时的函数值,即可得到结论;(2)分别求出注意力指数为36时的两个时间,再将两时间之差和19比较,大于19则能讲完,否则不能.【详解】设线段AB的解析式为:y AB=kx+b,把(10,50)和(0,30)代入得,105030k bb+=⎧⎨=⎩,解得230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30AB y x =+;设双曲线CD 的函数关系式为:CD a y x =, 把(20,50)代入得,50=20a , ∴a =1000,∴双曲线CD 的函数关系式为:1000CD y x=; (1)当5x =时,40AB y =,30x =时,1003CD y = 100403> 故答案为:5;(2)当y =40时,则2x +30=40,解得x =5;当y =40时,则1000x=40,解得x =25. ∴25﹣5=20>18.∴教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要求状态下讲完这道题.【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1)y =12x,A (6,2);(2)(ⅰ)=;(ⅱ)30 【分析】(1)根据点B的纵坐标是﹣2,结合正比例函数可得B(﹣6,﹣2),利用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2yx=,再利用解方程组1213yxy x⎧=⎪⎪⎨⎪=⎪⎩时,求出点A即可;(2)(ⅰ)根据直线13y x=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1y x53=+,得出直线AB与直线l1互相平行,可得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三角形底相同,高是平行线间的距离可得S△ABC=S△ABD;(ⅱ)根据平移可得OD=5,利用S△ABD=S△BOD+S△AOD求出S△ABD,再利用S△ABC=S△ABD可求.【详解】解:(1)∵点B的纵坐标是﹣2,∴123x-=即x=﹣6,∴B(﹣6,﹣2),把B的坐标代入kyx=,即k=1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2yx =,点A是两函数的交点∴1213 yx y x ⎧=⎪⎪⎨⎪=⎪⎩解方程组得6622 x xy y==-⎧⎧⎨⎨==-⎩⎩,∴A(6,2);(2)(ⅰ)S△ABC=S△ABD;直线13y x=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1y x53=+∴直线AB与直线l1互相平行,∵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S △ABC =S △ABD ;故答案为:=;(ⅱ)由题意得,OD =5,∴S △ABD =S △BOD +S △AOD =()11166=56+6=30222OD OD ⨯-+⨯⨯⨯,∴S △ABC =S △ABD =3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模型思想.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根据题意求出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5、(1)y =24x(x >0);(2)当3<y <6时x 的取值范围为4<x <8. 【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2)根据x 的取值范围确定y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1)∵BC 边的长为x (cm ),BC 边上的高线AE 长为y (cm ),已知▱ABCD 的面积等于24cm 2.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得:xy =24,∴y =24x (x >0); (2)当y =3时x =8,当y =6时x =4,所以当3<y <6时x 的取值范围为4<x <8.【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262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d.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参考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已知点()()()1232,,3,,2,y y y --在函数0.8y x=-的图象上,则( ) A .123y y y << B .213y y y << C .312y y y << D .321y y y <<【答案】D【详解】解:∵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8y x =-,0.80k =-<∵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 ∵点()()()1232,,3,,2,y y y --在函数0.8y x =-的图象上,3202-<-<<∵3210y y y <<<故选D .2.若反比例函数3ky x-=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k <- B .3k <C .3k >D .3k >-【答案】C【详解】解:∵反比例函数3ky x -=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30k -< 解得:3k > 故选:C . 3.反比例函数ky x=经过点(2,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1,2)-- B .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详解】解:∵反比例函数ky x =经过点(2,1)∵2120k =⨯=>∵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2)2k -⨯-== ∵函数图象经过点(1,2)-- ∵选项C 错误 故选:C .4.如图,已知双曲线()0ky k x=<经过Rt 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 )A .92B .6C .9D .10【答案】C【详解】解:∵OA 的中点是D ,点A 的坐标为6,4∵()3,2D - ∵双曲线()0ky k x=<经过点D ∵326k =-⨯=- ∵BOC 的面积132k =. 又∵AOB 的面积164122=⨯⨯=∵AOC 的面积AOB =△的面积BOC -△的面积1239=-=. 故选C .5.如图,正方形ABCD 位于第一象限,边长为3,点A 在直线y x =上,点A 的横坐标为2,正方形ABCD 的边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0ky k x=≠与正方形ABCD 有两个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25k <<B .116k ≤≤C .425k ≤≤D .425k <<【答案】D【详解】解:把2x =代入y x = 解得∵2y = ∵A 的坐标是()2,2∵正方形ABCD 位于第一象限,边长为3 ∵C 点的坐标是()5,5 ∵当双曲线()0ky k x=≠经过点()2,2时,4k =; 当双曲线()0ky k x=≠经过点()5,5时,25k = ∵双曲线()0ky k x=≠与正方形ABCD 有两个公共点 ∵425k <<. 故选D .6.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x x=>与矩形OABC 的对角线OB 相交于点D ,若53OB OD =,矩形OABC 的面积为1003,则k 等于( )A .6B .12C .24D .36【答案】B【详解】解:设D 的坐标是(3,3)m n ,则B 的坐标是(5,5)m n . ∵矩形OABC 的面积为1003∵100553m n = ∵43=mn . 把D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33k n m= ∵499123k mn ==⨯=. 故选:B .7.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c y 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详解】解:∵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上 ∵a >0,即-a <0又∵对称轴为直线x =-2ba <0∵b >0∵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c <0∵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cy x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只有A 选项图象符合. 故选:A .8.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图像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2ky x =的图像上,AC ∵y 轴于点E ,BD ∵y 轴于点F ,AC =2,BD =1,EF =3 则12k k -的值是( )A .6B .4C .3D .2【答案】D【详解】解:由题意 设点A 的坐标为1,k A a a ⎛⎫ ⎪⎝⎭ 点B 的坐标为1,B b k b ⎛⎫ ⎪⎝⎭ 则12,C a a k ⎛⎫- ⎪⎝⎭ 11,D b b k ⎛⎫+ ⎪⎝⎭ 10,E k a ⎛⎫ ⎪⎝⎭ 10,F k b ⎛⎫⎪⎝⎭ 将点12,C a a k ⎛⎫- ⎪⎝⎭ 11,D b b k ⎛⎫+ ⎪⎝⎭代入2k y x =得:21121k a k k a b b -+==解得2a b =-3EF =113k k a b ∴-= 即1132b b k k--=解得12k b=-2111222b b k b b b b k ++===⋅-∴--()122222k k b b --∴---==故选:D .9.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点A C 分别在坐标轴上 且四边形OABC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像与BC AB ,边分别交于E D ,两点 DOE 的面积为4 点P 为y 轴上一点 则PD PE +的最小值为( )A .3B .C .D .5【答案】B【详解】正方形OABC 的边长是3 ∴点D 的横坐标和点E 的纵坐标为3(3,)3kD ∴ (3kE 3) 33k BE ∴=-33kBD =-ODE △的面积为421113333(3)4232323k k k∴⨯-⨯⨯-⨯⨯-⨯-=3k ∴=或3-(舍去)(3,1)D ∴ ()1,3E作E 关于y 轴的对称点E ' 连接DE '交y 轴于P 则DE '的长PD PE =+的最小值1CE CE AD ='==4BE ∴'= 2BD ='DE ∴=即PD PE +的最小值为故选:B . 10.函数 4y x =和1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 点P 是4y x=的图象上一动点PC x ⊥轴于点C 交1y x=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1y x=的图象于点B .给出如下结论: ∵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 ∵PA 与PB 始终相等;∵四边形PAOB 的面积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13CA AP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有( )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详解】解:∵AB 、是反比函数1y x=上的点 12OBD OAC S S ==△△ 故∵正确; ∵由图的直观性可知 P 点至上而下运动时 PB 在逐渐增大 而PA 在逐渐减小 只有当P 的横纵坐标相等时PA PB = 故∵错误; ∵P 是4y x=的图像上一动点 ∵矩形PDOC 的面积为4 ∵114322ODBOACPDOC PAOB S S SS=----=矩形四边形= 故∵正确;连接OP∵2412POC OAC S PC S AC ===△△∵1344AC PC PA PC ==, ∵3PAAC= ∵13AC AP =故∵正确; 综上所述 正确的结论有∵∵∵.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满分18分) 11.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4,2-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答案】8y x=-【详解】解:∵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4,2- ∵24k-=解得8k =-.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8y x=-. 故答案为:8y x=-. 12.已知一次函数12y k x =+的图象经过点()3A m ,()21B m +-, 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 则1k ______2k .(填> <或=) 【答案】<【详解】解:∵一次函数12y k x =+的图象经过点()3A m ,()21B m +-, ∵1123(2)21k m k m +=⎧⎨++=-⎩ 得1212k m =-⎧⎪⎨=-⎪⎩∵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 ∵20k > ∵12k k < 故答案为:<.13.如图 点A 、B 分别是双曲线4y x=和1y x =第一象限分支上的点 且AB y ∥轴 BC y⊥轴于点C 则AB BC ⋅的值是_____________.【答案】3【详解】解:延长AB 交x 轴于点D 过点A 作AE y ⊥轴于点E∵AB y ∥轴 BC y ⊥轴∵四边形ADOE ABCE BDOC 、、都是矩形 ∵点A 、B 分别是双曲线4y x =和1y x =第一象限分支上的点∵矩形ADOE 的面积为4 矩形BDOC 的面积为1 ∵矩形ABCE 的面积为413-= ∵3AB BC ⋅= 故答案为:3.14.如图 点A 、B 是反比例4y x=图像上任意两点 过点A 、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 2S =阴影 则12S S =+ ________.【答案】4【详解】解:∵点A 、B 是反比例4y x=图像上任意两点 过点A 、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124S S S S +=+=阴影阴影 ∵2S 阴影= ∵122S S == ∵124S S +=. 故答案为:4.15.如图 已知一次函数26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点B 的横坐标是1 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连接BC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答案】20【详解】解:∵一次函数26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点B 的横坐标是1∵把1x =代入26y x =+ 得:2168y =⨯+= ∵(18)B ,. 将(18)B ,代入ky x = 得:81k = 解得:8k∵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8y x=. 联立268y x y x =+⎧⎪⎨=⎪⎩ 解得:18x y =⎧⎨=⎩或42x y =-⎧⎨=-⎩ ∵(42)A --,. ∵AC y ⊥轴于点C ∵4AC = ∵()()114822022ABCB A SAC y y =⨯-=⨯⨯+=. 故答案为:20.16.瑞泰工程组安排甲、乙、丙、丁四辆货车用于一批建筑材料运输 已知这四辆货车每一次的运货量都保持不变且为整数(单位:吨) 乙车每次运货量比甲车高50% 丙车每次运货量比甲车多12吨 甲、丙两车运输2次的货物总量与丁车独自运输3次的货物量相等、当甲、乙、丙、丁四辆货车运输次数之比为5:2:3:1恰好运完这一批建筑材料 此时甲车共运输了120吨 则这批建筑材料最多有 ___________吨. 【答案】376【详解】解:设甲车每次运x 吨乙车每次运货量比甲车高50% 丙车每次运货量比甲车多12吨 ∴乙车每次运3(150%)2x x+=(吨) 丙车每次运(12)x +吨甲、丙两车运输2次的货物总量与丁车独自运输3次的货物量相等∴丁车每次运22(12)4(8)33x x x ++=+吨x 32x 12x + 483x +都是整数x ∴是6的倍数 x 最小为6设这一批建筑材料共W 吨 运完这一批建筑材料 丁车运输k 次 则甲车运输5k 次 乙车运输2k 次 丙车运输3k 次 甲车共运输了120吨5120kx ∴= 24k x ∴=根据题意得:34523(12)(8)23W kx k x k x k x =+⋅+⋅++⋅+37203kx k =+ 3724203k =⨯+ 29620k =+480296x =+∴当x 最小时 W 取最大值6x ∴=时 W 最大为4802963766+=(吨)∴这批建筑材料最多有376吨故答案为:37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 满分52分) 17.(7分)已知反比例函数1k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2y ax b =+的图象交于点(1,4)A 和点(),2B m -.(1)求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2)观察图象 直接写出使得12y y >成立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如果点C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14y x=222y x =+ (2)<2x -或01x << (3)12【详解】(1)解:将(1,4)A 代入1k y x=得 41k=解得4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4y x=又点(),2B m -在14y x=上 42m∴-=解得2m =-∴点B 的坐标为()2,2--点A 和点B 在一次函数2y ax b =+上422a b a b +=⎧∴⎨-+=-⎩ 解得22a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2y x =+综上可得14y x=222y x =+. (2)解:12y y >时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 观察图象可知 当<2x -或01x <<时 12y y >.(3)解:如图 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C 连接AC 作BD AC ⊥于点D点A 的坐标为()1,4∴点C 的坐标为()1,4-又点B 的坐标为()2,2--448AC ∴=+-= 213BD =-+=∴ABC 的面积11831222S AC BD =⋅=⨯⨯=. 18.(7分)王叔叔计划购买一套商品房 首付30万元后 剩余部分用贷款并按“等额本金”的形式偿还 即贷款金额按月分期还款 每月所还贷款本金数相同.设王叔叔每月偿还贷款本金y 万元 x 个月还清 且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王叔叔购买的商品房的总价;(3)若王叔叔计划每月偿还贷款本金不超过2000元 则至少需要多少个月还清? 【答案】(1)60y x=(2)90万元 (3)300个月【详解】(1)解:设()0ky k x=≠ 由图象可知:()120,0.5在函数图象上 ∵1200.560k =⨯= ∵60y x=;(2)解:∵60y x=∵王叔叔贷款总额为:60万元 ∵房子总价为:306090+=万元; (3)解:20000.2=万 由题意得: 当0.2y ≤时 即:600.2x ≥解得300x ≥∵至少需要300个月还清.19.(9分)如图 一次函数25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其中(3,1)A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 (2)根据所给条件 直接写出不等式25kx x-≤的解集. (3)C 是第三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 是否存在点C 使得OC OA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C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答案】(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1(6)2B --,; (2)12x ≤-或03x <≤;(3)存在 点C 的坐标为()31--,或()13,--. 【详解】(1)解:∵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31)A , ∵313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解方程325x x =-得:3x =或12x =- 经检验 3x =或12x =-都是方程的解当12x =-时3612y ==-- ∵1(6)2B --,; (2)解:∵(31)A , 1(6)2B --, ∵不等式25k x x -≤的解集为:12x ≤-或03x <≤; (3)解:存在设点C 的坐标为3m m ⎛⎫⎪⎝⎭,且0m <∵OA OC = 即22OA OC =∵2222331m m ⎛⎫+=+ ⎪⎝⎭整理得421090m m -+=解得29m =或21m = ∵3m =-或1m =-∵点C 的坐标为()31--,或()13,--. 20.(9分)已知一次函数1(0)y kx b 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0)my m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已知点(1,4)A -- 点B 的横坐标为2.(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并在图中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根据函数图象 直接写出不等式12y y >的解集;(3)若点C 是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 连接AC 、BC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一次函数122y x =- 反比例函数为:24y x= 画图见解析; (2)10x -<<或>2x . (3)6ABCS=.【详解】(1)解:∵反比例函数2(0)my m x =≠的图象过点(1,4)A --∵()144m =-⨯-= ∵反比例函数为:24y x =∵B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且2B x =∵2B y = 即()2,2B∵一次函数1(0)y kx b k =+≠的图象过A B∵224k b k b +=⎧⎨-+=-⎩ 解得:22k b =⎧⎨=-⎩∵一次函数122y x =-描点 画图如下:(2)由函数图象可得:当12y y >时 x 的取值范围为:10x -<<或>2x .(3)如图 点C 是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2,2C - 可得4BC =∵()1,4A -- 可得A 到BC 的距离为()213--=∵14362ABC S =⨯⨯=△.21.(10分)如图 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0)my x x=<的图象交于(2)A -,3 (32)B -,两点 且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C 、点D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ax b x<+的解集; (2)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点P 在y 轴上 且2AOPAOBS S= 请求出点P 的坐标.【答案】(1)31x -<<- (2)6(0)y x x =-< 5y x =+(3)(05)P ,或(05)-, 【详解】(1)∵当my x =的图象在y ax b =+图象的下方时 m ax b x<+成立 又∵由图象可知当31x -<<-时 my x=的图象在y ax b =+图象的下方 ∵不等式max b x<+的解集为31x -<<-. (2)将(2)A -,3代入m y x= 得:32m =-解得:6m =-∵反比例函数为:6(0)y x x=-<;将(2)A -,3 (32)B -,代入y ax b =+ 得:3223a ba b =-+⎧⎨=-+⎩解得:15a b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5y x =+; (3)对于5y x =+ 当0y =时 5x =- ∵(50)C -,. ∵()11512225ABOAOC BOCA B S SSOC y y =-=⨯-=⨯⨯= ∵5AOPS=.∵P 在y 轴上 ∵112522AOPA SOP x OP =⨯=⨯= 解得:5OP =. ∵(05)P ,或(05)-,. 22.(10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AB 与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交于点()3,4A 和点()6,B t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直线AB 的表达式;(2)若在x 轴上有一异于原点的点P 使PAB 为等腰三角形 求点P 的坐标;(3)若将线段AB 沿直线()0y mx n m =+≠进行对折得到线段11A B 且点1A 始终在直线OA 上 当线段11A B 与x 轴有交点时 求n 的取值的最大值. 【答案】(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2y x=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63y x =-+(2)PAB 为等腰三角形时 点P 的坐标为5,02⎛⎫⎪⎝⎭或()3,0或()9,0(3)当线段11A B 与x 轴有交点时 n 的取值的最大值为7916【详解】(1)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经过点()3,4A 和点()6,B t346k t ∴=⨯=12k ∴= 2t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12y x=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cx d =+()3,4A ()6,2B 3462c d c d +=⎧∴⎨+=⎩ 解得:236c d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63y x =-+;(2)设(),0P t则2222(3)(04)625PA t t t =-+-=-+ 2222(6)(02)1240PB t t t =-+-=-+ 222(36)(42)13AB =-+-=PAB △为等腰三角形PA PB ∴=或PA AB =或PB AB =当PA PB =时 22PA PB =226251240t t t t ∴-+=-+解得:52t =5,02P ⎛⎫∴ ⎪⎝⎭;当PA AB =时 22PA AB = 262513t t ∴-+=2(6)4112120∆=--⨯⨯=-<∴此方程无解;当PB AB =时 22PB AB = 2124013t t ∴-+=解得:13t = 29t =()3,0P ∴或()9,0;综上所述 PAB 为等腰三角形时 点P 的坐标为5,02⎛⎫⎪⎝⎭或()3,0或()9,0;(3)当点1B 落到x 轴上时 n 的取值的最大 如图设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 ax = 点A 的坐标为()3,434a ∴= 即43a =. ∴直线OA 的解析式为4.3y x =点1A 始终在直线OA 上∴直线y mx n =+与直线OA 垂直.413m ∴=-. 34m ∴=-.34y x n ∴=-+由于1//BB OA 因此直线1BB 可设为43y x e =+.点B 的坐标为()6,2 4623e ∴⨯+= 即6e =-. ∴直线1BB 解析式为463y x =-. 当0y =时460.3x -=则有92x =.∴点1B 的坐标为902,⎛⎫⎪⎝⎭.1BB 的中点坐标为96202,22⎛⎫+ ⎪+ ⎪ ⎪⎝⎭即21,14⎛⎫ ⎪⎝⎭ 点21,14⎛⎫⎪⎝⎭在直线34y x n =-+上321144n ∴-⨯+=.解得:7916n =. 故当线段11A B与x 轴有交点时 n 的取值的最大值为7916.。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 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74c6bf01dc281e53af0dc.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 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反比例函数与直线相交于点A ,A 点的横坐标为-1,则此反比例函数ky x=2y x =-的解析式为()A .B .C .D .2y x =12y x =2y x =-12y x =-2、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的关系式可能是( ).(A )y = x (B )y =(C )y = x 2 (D) y = x 11x3、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须经过点( 221m m y x+-=).(A )(2,6) (B )(2,-6)(C )(4,-3) (D )(3,-4)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 -1)与y=的大致图象是( ))0(<k xk5、已知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4cm 2,其长为ycm ,宽为xcm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6、函数y =与函数y =x 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的个数是( )x1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零个7、已知点A (-2,y 1)、B (-1,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4y x=)(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3<y 1<y 2 (D) y 2<y 1<y 38、如图,P 1、P 2、P 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 1A 10、P 2A 20、P 3A 30,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S 3,则( ). A . S 1<S 2<S 3 B . S 2<S 1<S 3C .S 1<S 3<S 2D .S 1=S 2=S 39.正比例函数y=x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AB ⊥x 轴于B,CD ⊥x 轴于1xD(如图),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1B.C.2D.325210 .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二、填空题:11、若反比例函数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则722)5(---=m m xm y y x =。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6.1 反比例函数 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6.1 反比例函数 课时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c23b148d7c1c709a145d5.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6.1 反比例函数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点(2,-4)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A. (2,4) B. (-1,-8) C. (-2,-4) D. (4,-2)2. (2020·海南)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8x图象上的点是( ) A.(-1,8)B.(-2,4)C.(1,7)D.(2,4)3. 设函数y=kx(k≠0,x>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z=1y,则z关于x的函数图象可能为()4. (2020·营口)反比例函数y=1x(x<0)的图象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上有两点P1(x1,y1),P2(x2,y2),若x1<0<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y1<y2<0B. y1<0<y2C. y1>y2>0D. y1>0>y26. (2020·湖北孝感)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A.I=24RB.I=36RC.I=48RD.I=64R7. (2020·青海)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b 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8. (2020·淄博)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 (0,0),A (0,4),B (3,0)为顶点的R t △AOB ,其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且点P 恰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A .36B .48C .49D .64二、填空题9. 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请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10.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k ≠0),如果在这个函数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 如图,过原点O 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 1、y 2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分别交于点A 、B ,且A 为OB 的中点.若函数y 1=1x ,则y 2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12. 双曲线y =m -1x 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Oxy O xyO x yO x yA .B .C .D .13. 已知点(m -1,y 1),(m -3,y 2)是反比例函数y =mx (m <0)图象上的两点,则y 1________y 2(填“>”或“=”或“<”).14. 如图,点A 为函数y =9x (x >0)图象上一点,连接OA ,交函数y =1x(x >0)的图象于点B ,点C 是x 轴上一点,且AO =A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15. 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kx (k ≠0,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的对角线AC的中点D ,若矩形OABC 的面积为8,则k 的值为________.16. (2019•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1k x 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2kx,则k 1+k 2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函数y 1=k 1x +b的图象与函数y 2=k 2x (x>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已知A 点坐标为(2,1),C 点坐标为(0,3). (1)求函数y 1的表达式和B 点坐标;(2)观察图象,比较当x>0时,y 1与y 2的大小.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a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交于第二、第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过点A 作AH △y轴,垂足为H ,OH =3,tan ∠AOH =43,点B 的坐标为(m ,-2). (1)求△AHO 的周长;(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9. (2019·山东泰安)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5,0),若OB =AB ,且S △OAB =152.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为x 轴上一点,△AB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6.1 反比例函数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由题知,A(2,-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k=2×(-4)=-8,所以只需要某个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等于-8,该点就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不难得到,只有D选项中2×(-4)=-8.2. 【答案】D【解析】∵反比例函数的系数8,∴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积为8,故选D.3. 【答案】D【解析】函数y=kx(k≠0,x>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则k>0,x>0.由已知得z=1y=1kx=xk,所以z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射线,且在第一象限,故选D.4. 【答案】【答案】C【解析】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k=1>0,所以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又∵x<0,所以它的图象位于第三象限.5. 【答案】D【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或者利用特殊值法即可作出选择.方法一:△反比例函数y=-1x中k=-1<0,∴当x<0时,y>0;当x>0时,y<0.又△x1<0<x2,∴y1>0>y2.故选D.方法二:令x1=-1,则y1=1,令x2=1,则y2=-1,∴y1>0>y2.6. 【答案】C【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I=kR,把图中点(8,6)代入得:k=8×6=48.故选C.7. 【答案】B【解析】∵ab<0,∴a,b异号.(1)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是经过一、三象限和原点的直线,反比例函数y=bx是位于二、四象限的双曲线.选项中没有这样的图形;(2)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是经过二、四象限和原点的直线,反比例函数y=bx是位于一、三象限的双曲线.选项B中的图形与此相符.故选B.8. 【答案】过P分别作AB、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E,如图,∵A (0,4),B (3,0),∴OA =4,OB =3,∴AB 5,∵△OAB 的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 ∴PE =PC ,PD =PC ,∴PE =PC =PD ,设P (t ,t ),则PC =t ,∵S △P AE +S △P AB +S △PBD +S △OAB =S 矩形PEOD , ∴t ×(t ﹣4)5×tt ×(t ﹣3)3×4=t ×t , 解得t =6, ∴P (6,6), 把P (6,6)代入y 得k =6×6=36.故选:A .二、填空题9. 【答案】y =-2x (答案不唯一) 【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k 可取-2(答案不唯一).10. 【答案】k>0 【解析】∵反比例函数y =kx(k≠0),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k 的取值范围是:k >0.11. 【答案】y 2=4x 【解析】设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k x ,A 点坐标为(a ,b),则ab =1.又A 点为OB 的中点,因此,点B 的坐标为(2a ,2b),则k =2a·2b =4ab=4,所以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4x .12. 【答案】m <1【解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内,∴在函数y =m -1x 中,m -1<0,即m <1.13. 【答案】> 【解析】△m <0,∴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又△m -1>m -3,∴y 1>y 2.14. 【答案】6 【解析】 设A 点的坐标为(a ,9a),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 =kx ,于是有9a =ka ,∴k =9a 2,直线为y =9a 2x ,联立得方程组⎩⎪⎨⎪⎧y =9a 2x y =1x,解得B 点的坐标为(a 3,3a ),∵AO =AC ,A(a ,9a ),∴C(2a ,0),∴S △ABC =S △AOC -S △BOC =12×2a×9a -12×2a×3a =9-3=6.15. 【答案】2 【解析】由题意可知,D 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解图所示,过点D 作DE△x 轴于点E ,作DF△y 轴于点F ,则k =x D ·y D =DF·DE =S 矩形OEDF ,又D 为对角线AC 中点,所以S 矩形OEDF =14S 矩形OABC =2,∴k =2.16. 【答案】0【解析】∵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1k x上,∴k 1=ab ; 又∵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B (a ,–b ),∵点B 在双曲线y =2kx上,∴k 2=–ab ;∴k 1+k 2=ab +(–ab )=0;故答案为:0.三、解答题17. 【答案】解:(1)由直线过A 、C 两点得⎩⎨⎧2k 1+b =1,b =3解得k 1=-1,b =3.∴y 1=-x +3.将A 点坐标代入y 2=k 2x 得1=k 22,∴k 2=2,∴y 2=2x .设B 点坐标为(m ,n),∵B 是函数y 1=-x +3与y 2=2x 图象的交点, ∴-m +3=2m ,解得m =1或m =2,由题意知m =1,此时n =2m =2,∴B 点的坐标为(1,2). (2)由图知:①当0<x <1或x >2时,y 1<y 2; ②当x =1或x =2时,y 1=y 2; ③当1<x <2时,y 1>y 2.18. 【答案】(1)【思路分析】在Rt △AOH 中用三角函数求出AH ,再用勾股定理求出AO ,进而得周长.解:在Rt △AOH 中,tan ∠AOH =43,OH =3, ∴AH =OH·tan ∠AOH =4,(2分) ∴AO =OH 2+AH 2=5,∴C △AOH =AO +OH +AH =5+3+4=12.(4分)(2)【思路分析】由(1)得出A 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B 点坐标,最后把A 、B 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由(1)得,A(-4,3),把A(-4,3)代入反比例函数y =kx 中,得k =-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12x ,(6分)把B(m ,-2)代入反比例函数y =-12x 中,得m =6, ∴B(6,-2),(8分)把A(-4,3),B(6,-2)代入一次函数y =ax +b 中,得 ⎩⎨⎧6a +b =-2-4a +b =3, ∴⎩⎪⎨⎪⎧a =-12b =1,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1.(10分)19. 【答案】(1)如图1,过点A作AD⊥x轴于D,∵B(5,0),∴OB=5,∵S△OAB =152,∴12×5×AD=152,∴AD=3,∵OB=AB,∴AB=5,在Rt△ADB中,BD,∴OD=OB+BD=9,∴A(9,3),将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y=mx中得,m=9×3=27,∴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7x,将点A(9,3),B(5,0)代入直线y=kx+b中,9350k bk b+=⎧⎨+=⎩,∴3434kb⎧=⎪⎪⎨⎪=-⎪⎩,∴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4x﹣34;(2)由(1)知,AB=5,∵△ABP是等腰三角形,∴①当AB=PB时,∴PB=5,∴P(0,0)或(10,0),②当AB=AP时,如图2,由(1)知,BD=4,易知,点P与点B关于AD对称,∴DP=BD=4,∴OP=5+4+4=13,∴P(13,0),③当PB=AP时,设P(a,0),∵A(9,3),B(5,0),∴AP2=(9﹣a)2+9,BP2=(5﹣a)2,∴(9﹣a)2+9=(5﹣a)2,∴a=658,∴P(658,0),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0)或(10,0)或(13,0)或(658,0).。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0d1caf61fb7360b4c6543.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测试卷含答案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函数中,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 21xy =B .1--=x y C .32+=x y D .11-=x y 2.在物理学中压力F ,压强p 与受力面积S 的关系是:SFp =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是受力面积S 的正比例函数;B 当压强p 一定时,压力F 是受力面积S 的反比例函数;C 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压强p 是压力F 的反比例函数;D 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是受力面积S 的反比例函数3.反比例函数xy 6=与一次函数1+=x y 的图象交于点)3,2(A ,利用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 ).A )2,3(B )2,3(--C )3.2(--D )3,2(-4.若r 为圆柱底面的半径,h 为圆柱的高.当圆柱的侧面积一定时,则h 与r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5.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 内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 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 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 ). (13题图) A .不大于3m 3524;B .不小于3m 3524;C .不大于3m 3724;D .不小于3m 37246.如图,正比例函数k 1-( ). A B C DA .B .C .D .7.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2,2),B(-2,2)C(-2,-2),反比例函数xy 2=与x y 2-=的图象均与正方形ABCD的边相交,如图,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 、2 B 、4 C 、8 D 、6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8.函数13--=x y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9.反比例函数xy 6=当自变量2-=x 时,函数值是 .10.图象经过点)4,2(--A 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11.当0<x 时,反比例函数xy 3-=中,变量y 随x 的增大而 . 12.函数2||)1(--=k x k y 是y 关于x 反比例函数,则它的图象不经过 的象限.13.反比例函数x ky =与一次函数2+=x y 图象的交于点),1(a A -,则=k . 14.反比例函数xk y 1+=的图象经过),(11y x A ,),(22y x B 两点,其中021<<x x 且21y y >,则k 的范围是 .15.已知:点A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 x AB 轴于点⊥, 点C (0,1),且AB C ∆的面积是3,如图,则反比 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三.解答题:(共55分) 16、(9分)函数12)1(---=m m xm y 是反比例函数,(1)求 m 的值;(2)指出该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3)判断点(12 ,2)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17、(9分)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my =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像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18.(10分)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时,面条的总长度y (m )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S 2其图象如图所示.⑴写出y (m )与S (mm 2)的函数关系式;⑵求当面条粗1.6 mm 2时,面条的总长度是多少米?19.(10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2,E ,F 分别在BC ,CD 两边上,且E ,F 与BC ,CD 两边的端点不重合,AEF ∆的面积是1,设BE=x ,DF=y.(1)求y 关于x 函数的解析式;(2) 判断在(1)中,y 关于x 的函数是什么函数? (3)写出此函数自变量x 的范围.20.(7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2,1(a a A )1,12(aaa a B ---两点, 〈1〉 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 若点C )1,(m 在此函数图象上,则ABC ∆的面积是 .(填空)21.(10分)如图,已知直线m x y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双曲线xky =2(x <0)分别交于点C 、D ,且点C 的坐标为(-1,2). ⑴ 分别求出直线及双曲线的解析式;⑵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当x 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21y y >.xyD CBAO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C 二.填空题:8.1≠x ;9.3-=y ;10.xy 8=;11.增大;12.第一、三象限;13. ,1- 14.1->k 15.xy 6=; 三.解答题:16.解:(1)m 2-m-1=-1,m=0或m=1.因为m-1≠0,所以m=0.(2)所以解析式为x y 1-=,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将x=21代入得:y=-2. 17.(1)将A(-2,1)代入y=x m 得:m=-2.所以反比例函数y=x2-,将(1,n )代入反比例函数得:n=-2.将(-2,1),(1,-2)代入y=kx+b 中,得k=-1,b=-1,所以y=-x-1.(2)x<-2或0<x<1.18(1) xy 128= (2)80m ; 19.(1)3+=x y xy 2-=(2)12-<<-x20.<1>x y 2=,<2> 3 21.(1)xy 2=(2)反比例函数(3)20<≤x。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a9d11b7f1922791788e870.png)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测试题含答案26.1角反比例函数一、单选题1.函数 y =m x 与y=-mx 2+m (m≠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可能是( ) A. B. C.D.2.若反比例函数 y =1−k x 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 12 B. k > 12 C. k >1 D. k <1 3.已知反比例函数 y =−6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一、三象限B. 点(-4,-3)在函数图像上C.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若点(-2,y 1)和(-1,y 2)在该函数图像上,则y 1<y 24.关于反比例函数y =﹣ 12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B.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C. 函数图象经过点(﹣6,﹣2)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函数y =kx ﹣3与y = (k≠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6.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A. y= -3xB. y= 3xC. y= 13xD. y=- 13x7.若点 A(−3,y 1) , B(−2,y 2) , C(3,y 3) 在反比例函数 y =−1x 的图象上,则 y 1,y 2,y 3 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1<y 3<y 2C. y 2<y 1<y 3D. y 3<y 1<y 28.下列关系式中,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3x 2B. y =x 2C. y =1x +2D. y =1x 9.若反比例函数y=2m−1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m> 12 B. m< 12 C. m>2 D. m<210.下列关系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5xB. y x =3C. y= −1x D. y=x 2-3 11.当压力F(N)一定时,物体所受的压强P(Pa)与受力面积S(m 2)的函数关系式为P= F S (S≠0),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D.二、填空题12.若点 A(−2,4) 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则 k 的值为________. 13.如果反比例函数 y =2−k x ( k 为常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那么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如图,经过原点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 k x (k>0)相交于A ,B 两点,BC ⊥x 轴。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2d2ccd65ce0508763213cb.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专项训练含答案第26章反比例函数专项训练专训1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与面积相关问题名师点金: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具有一定的几何意义,|k|等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所作垂线段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中,涉及三角形或矩形的面积时,常用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决问题.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与面积的关系1.如图,点P在反比例函数y=3x(x>0)的图象上,横坐标为3,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则矩形OMPN的面积为() A.1 B.2 C.3 D.4(第1题)(第2题)2.如图,P是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一点,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所得到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A.y=-6x B.y=6x C.y=-3x D.y=3x3.如图,A,C是函数y=1x的图象上任意两点,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记Rt△AOB的面积为S1,Rt△COD 的面积为S2,则()A.S1>S2B.S1<S2C.S1=S2D.S1和S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第3题)(第4题)4.如图,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1x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BC ⊥x 轴于点C ,则△ABC 的面积为( )A .1B .2C .3D .45.如图,函数y =-x 与函数y =-4x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D ,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为( )A .2B .4C .6D .8(第5题)(第6题)6.如图,Rt △AOB 的一条直角边OB 在x 轴上,双曲线y =kx 经过斜边OA的中点C ,与另一直角边交于点D.若S △OCD =9,则S △OBD =________.已知面积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题型1:已知三角形面积求解析式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A(-2,0),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B(2,n),连接BO ,若S △AOB =4.(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若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C,求△OCB的面积.(第7题)题型2:已知四边形面积求解析式8.如图,矩形ABOD的顶点A是函数y=-x-(k+1)的图象与函数y=k x在第二象限的图象的交点,B,D两点在坐标轴上,且矩形ABOD的面积为3.(1)求两函数的解析式;(2)求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C的坐标;(3)若点P是y轴上一动点,且S△APC=5,求点P的坐标.(第8题)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图形的面积题型1:利用解析式求面积9.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1x与一次函数y=k2x+b的图象交于A(1,8),B(-4,m).(1)求k1,k2,b的值;(2)求△AOB的面积;(3)若M(x1,y1),N(x2,y2)是反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y1<y2,指出点M,N各位于哪个象限,并简要说明理由.(第9题)题型2:利用对称性求面积10.如图,是由四条曲线围成的广告标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双曲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y=-6x,y=6x.现用四根钢条固定这四条曲线,这种钢条加工成矩形产品按面积计算,每单位面积25元,请你帮助工人师傅计算一下,所需钢条一共花多少钱?(第10题)题型3:利用点的坐标及面积公式求面积11.如图,直线y=k1x+b与反比例函数y=k2x(x<0)的图象相交于点A,B,与x轴交于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2,4),点B的横坐标为-4.(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的面积.(第11题)专训2巧用根的判别式解图象的公共点问题名师点金: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问题,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用判别式来辅助计算.判别式大于0,则有两个公共点;判别式等于0,则有一个公共点;判别式小于0,则没有公共点.无公共点(Δ<0)1.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y=a+4x的图象如图,A,P为该图象上的点,且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在△PAB中,PB∥y轴,AB∥x轴,PB与AB相交于点B.若△PAB的面积大于12,则关于x的方程(a-1)x2-x+14=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第1题)2.若反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有唯一公共点(Δ=0)3.如图,将直线y=x沿x轴负方向平移4个单位后,恰好与双曲线y=m x(x<0)有唯一公共点A,并交双曲线y=nx(x>0)于B点,若y轴平分△AOB的面积,求n的值.(第3题) 有两个公共点(Δ>0)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8和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A,B.(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AOB的面积为24,求k的值.(第4题)有公共点(Δ≥0)(第5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A点的坐标为(a,a).如图,若曲线y=3x(x>0)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6.如图,过点C(1,2)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点A,B,若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与△ABC有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第6题)答案专训11.C 2.A 3.C 4.A5.D点拨:由题意,易得出S△ODB=S△AOC=12×|-4|=2.因为OC=OD,AC =BD(易求得),所以S △AOC =S △ODA =S △ODB =S △OBC =2.所以四边形ACBD 的面积为S △AOC +S △ODA +S △ODB +S △OBC =2×4=8.6.6(第7题)7.解:(1)如图,过点B 作BD ⊥x 轴,垂足为D.∵S △AOB =12OA·BD =12×2n =4, ∴n =4.∴B(2,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8x .设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由题意得 ⎩⎨⎧-2k +b =0,2k +b =4,解得⎩⎨⎧k =1,b =2. ∴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2. (2)当x =0时,y =0+2=2,∴C(0,2).∴S △OCB =S △AOB -S △AOC =4-12×2×2=2. 8.解:(1)由图象知k <0,由已知条件得|k|=3, ∴k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由⎩⎪⎨⎪⎧y =-3x ,y =-x +2,解得⎩⎨⎧x 1=-1,y 1=3,⎩⎨⎧x 2=3,y 2=-1.∴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3),(3,-1).(3)设点P 的坐标为(0,m),直线y =-x +2与y 轴的交点为M ,则M 的坐标为(0,2).∵S △APC =S △AMP +S △CMP =12×PM ×(|-1|+|3|)=5, ∴PM =52,即|m -2|=52.∴m =92或m =-12.∴点P 的坐标为⎝ ⎛⎭⎪⎫0,92或⎝ ⎛⎭⎪⎫0,-12.点拨:依据图象及已知条件求k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只有求出k的值,才可得k2=2,b=6.(2)设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C,∵x1<x2,y1<y2,∴M(x1,y1),N(x2,y2)不在同一个象限.∴点M在第三象限,点N在第一象限.(2)设A(x1,y1),B(x2,y2),∴(x1+x2)2-4x1x2=36.由(1)x2-8x+k=0得,x1+x2=8,x1x2=k,∴64-4k=36.∴k=7.。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含详细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530e133d4b14e85246874.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图象经过点(2,1)的反比例函数是()A.y=-B.y=C.y=-D.y=2x2、若函数y=的图象过点(1,﹣1),则函数y=kx﹣2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1<0<x2,则有()A.y1<0<y2 B.y2<0<y1 C.y1<y2<0 D.y2<y1<04、对于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1,-3) B.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点A(x1,y1),B(x2,y2)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x1<x2,则y1<y25、在四边形ABCD中,∠B=90°,AC=4,AB∥CD,DH垂直平分AC,点H为垂足.设AB=x,AD=y,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A. B.C. D.6、对于反比例函数y=(k≠0),下列所给的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点(3,6)在其图象上,则(﹣3,6)也在其图象上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过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线,垂足分别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kD.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7、若ab>0,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数中的大致图象是()A. B.C. D.8、一次函数y1=kx+b和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如图,则使y1>y2的x范围是()A.x<-2或x>3 B.-2<x<0或x>3C.x<-2或0<x<3 D.-2<x<39、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3,4),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A.12 B.20 C.24 D.32,10、已知电流I(安培)、电压U(伏特)、电阻R(欧姆)之间的关系为I=,当电压为定值时,I 关于R的函数图象是()11、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12、一块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 )A.不小于4.8Ω B.不大于4.8Ω C.不小于14Ω D.不大于14Ω13、教室里的饮水机接通电源就进入自动程序,开机加热时每分钟上升10℃,加热到100℃,停止加热,水温开始下降,此时水温(℃)与开机后用时(min)成反比例关系.直至水温降至30℃,饮水机关机.饮水机关机后即刻自动开机,重复上述自动程序.若在水温为30℃时,接通电源后,水温y(℃)和时间(min)的关系如图,为了在上午第一节下课时(8:45)能喝到不超过50℃的水,则接通电源的时间可以是当天上午的()二、填空题14、如图,已知双曲线y=与直线y=﹣x+6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与过点B 作y轴的垂线相交于点C,若△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15、已知反比例函数y=﹣和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k的值为.1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7、如图,点A在双曲线上,点B在双曲线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18、如图,已知点A1、A2、A3、…、A n在x轴上,且OA1=A1A2=A2A3=…=A n﹣1A n=1,分别过点A1、A2、A3、A n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B1、B2、B3、…、B n,过点B2作B2P1⊥A1B1于点P1,过点B3作B3P2⊥A2B2于点P2,…,若记△B1P1B2的面积为S1,△B2P2B3的面积为S2,…,△B n P n B n+1的面积为S n,则S1+S2+…+S2018= .19、如图,点A(﹣7,8),B(﹣5,4)连接AB并延长交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于点C,若=,则k= .20、已知点A(1,m),B(2,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21、已知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经过图象上两点A、E分别引y轴与x轴的垂线,交于点C,且与y轴与x轴分别交于点M、B.连接OC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且=,连接OA,OE,如果△AOC的面积是15,则△ADC与△BOE的面积和为.22、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无需确定x的取值范围)23、小华要看一部300页的小说所需的天数y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x成比例函数,表达式为.三、简答题24、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公共点A(1,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ce14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c.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2y x = B .2x y =C .2y x=D .21yx【答案】C【详解】A .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B .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C .该函数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D .y 是()1x -的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 2.若双曲线(0)ky k x=<,经过点()12,A y -,()25,B y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为( ) A .12y y < B .12y y > C .12y y = D .无法比䢂1y 与2y 的大小 【答案】B【详解】解: (0)ky k x=< ∴ 在同一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即可求解()12,A y -,()25,B y -都在第二象限,且25->-∴12y y >.故选:B .3.已知反比例函数4y x=,则它的图象经过点( ) A .(2,8) B .(1,4)- C .(4,1) D .(2,2)-【答案】C【详解】解:由反比例函数4y x=可得:4xy = 2816⨯=,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 144-⨯=-,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 414⨯=,故C 选项符合题意;()224⨯-=-,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反比例函数5m y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5m ≥ B .5m > C .5m ≤ D .5m <【答案】B【详解】解:∵反比例函数5m y x-=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50m ∴->解得5m >. 故选:B5.如图,一次函数1y a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y x=图象交于()2,A m 、()1,B n -两点,则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或2x >B .10x -<<或2x >C .12x -<<D .1x <-或02x <<【答案】B【详解】解:∵图象交于()2,A m 、()1,B n -两点 ∵当12y y >时,10x -<<或2x >. 故选B .6.若0ab >,则反比例函数aby x=与一次函数y ax b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详解】解:0ab > ∴aby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排除B ,D ; 0ab >∴a ,b 同号当0a >,0b >时,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a<0,0b <时,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综上可知,只有A 选项符合条件 故选A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像经过点()1,2A 和点()2,B m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2-【答案】B【详解】解:根据题意,将点()1,2A 代入()0ky k x =≠中得:21k =解得:2k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y x =将()2,B m -代入2y x =中得212m ==--故选:B .8.如图1是一个亮度可调节的台灯,其灯光亮度的改变,可以通过调节总电阻控制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如图2是该台灯的电流(A)I 与电阻()R Ω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该图像经过点()880,0.25P .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0.25I <时,880R <B .I 与R 的函数关系式是()2000I R R=> C .当1000R >时,0.22I >D .当8801000R <<时,I 的取值范围是0.220.25I <<【答案】D【详解】解:设I 与R 的函数关系式是(0)UI R R=>∵该图像经过点()880,0.25P ∵0.25880U= ∵220U =∵I 与R 的函数关系式是220(0)I R R=>,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 当0.25I =时,880R =,当1000R =时0.22I = ∵反比例函数(0)UI R R=>I 随R 的增大而减小 当0.25R <时880I >,当1000R >时0.22I <,故选项A ,C 不符合题意; ∵0.25R =时880I =,当1000R =时0.22I =∵当8801000R <<时,I 的取值范围是0.220.25I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9.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AB x ⊥轴于点B ,CD x ⊥轴于点D (如图),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1B .32C .2D .52【答案】C【详解】解:解方程组1y xy x =⎧⎪⎨=⎪⎩,得:11x y =⎧⎨=⎩或11x y =-⎧⎨=-⎩ 即: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相交于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A (1,1)C -- ∵AB x ⊥ CD x ⊥ ∵(1,0)D - (1,0)B ∵1111212122222四边形=⋅+⋅=⨯⨯+⨯⨯=ABCD S BD AB BD CD 即: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2. 故选:C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1(0)k y k x=>和22(0)ky k x =>的图象上.若BD y ∥轴,点C 的纵坐标为4,则12k k +=( )A .32B .30C .28D .26【答案】A【详解】解:连接AC 交BD 于E ,延长BD 交x 轴于F ,连接OD 、OB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 BE CE DE ∴===设AE BE CE DE m ==== (,4)C aBD y ∥轴(,4)B a m m ∴++ (2,4)A a m + (,4)D a m m +-A ,B 都在反比例函数11(0)k y k x=>的图象上 14(2)(4)()k a m m a m ∴=+=++0m ≠4m a ∴=- (4,8)B a ∴-()4,D a(4,8)B a -在反比例函数11(0)k y k x=>的图象上,(4,)D a 在22(0)ky k x =>的图象上14(8)324k a a ∴=-=- 24k a =12324432k k a a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已知反比例函数(0)ky kx=≠ 当x = y =- 则比例系数k 的值是______.【答案】4-【详解】解:把x = y =-4k =-=-;故答案为4-.12.如图 若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像经过点A AB x ⊥轴于B 且AOB 的面积为5 则k =______.【答案】10-【详解】解:∵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像经过点A AB OB ⊥ ∵设,k A a a ⎛⎫ ⎪⎝⎭∵12AOB k S a a=△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象限 ∵0k < a<0 则0ka> ∵11522AOB k S a k a ===△ ∵10k =- 故答案为:10-. 13.已知反比例函数3ky x-=的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3k >##3k < 【详解】解:∵反比例函数3ky x-=的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0k -< ∵3k >.故答案为:3k >.14.如图 点M 和点N 分别是反比例函数a y x =(0x <)和by x=(0x >)的图象上的点MN x ∥轴 点P 为x 轴上一点 若4b a -= 则MNP S △的值为_______.【答案】2【详解】解:如图 连接,OM ON∵MN x ∥轴 ∵ ||||22MNP MNO a b S S ∆∆==+ ∵点M 和点N 分别是反比例的数(0)ay x x =<和(0)b y x x=> 的图象上的点 ∵0,0a b <> ∵||||4222222a b a b b a -+=-+== ∵2MNP S =△; 故答案为:2.15.已知点(3,)C n 在函数ky x=(k 是常数 0k ≠)的图象上 若将点C 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 得点D 点D 恰好落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n 的值是______. 【答案】12##0.5【详解】解:点(3,)C n 向下平移2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n --12; ∵(,)D n --12 ∵点C 、点D 均在函数k y x=上 ∵3k n = ()k n =--2 ∵()n n =--32 解得:12n =故答案为:1216.如图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 点A 的坐标为(4,0) 点B 在y 轴上 若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过点C 则k 的值为_______.【答案】3-【详解】解:如图 过点C 作CE y ⊥轴于E 在正方形ABCD 中 AB BC = 90ABC ∠=︒90ABO CBE ∴∠+∠=︒ 90OAB ABO ∠+∠=︒ OAB CBE ∴∠=∠点A 的坐标为(4,0)4∴=OA 5AB =3OB ∴= 在ABO 和BCE 中OAB CBE AOB BEC AB BC ∠=∠⎧⎪∠=∠⎨⎪=⎩()AAS ABO BCE ∴≌4OA BE ∴== 3CE OB ==431OE BE OB ∴=-=-= ∴点C 的坐标为(3,1)-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过点C 313k xy ∴==-⨯=-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 满分52分) 17.(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12y x=-. (1)说出这个函数的比例系数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当3x =-时函数的值.(3)求当y =x 的值. 【答案】(1)12,0k x =-≠ (2)4(3)【详解】(1)解:∵12y x=- ∵12,0k x =-≠;(2)解:把3x =- 代入12y x =-得:1243y =-=-; ∵当3x =-时函数的值为:4;(3)解:把y = 代入12y x =-得:12x - 解得:43x ;∵当y =x 的值为:18.(9分)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像交于A (﹣3 2)、B (1 n )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3)结合图像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mx>的解集. 【答案】(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6x=- (2)8(3)x <﹣3或0<x <1【详解】(1)解:∵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经过点A (﹣3 2)∵m =﹣3×2=﹣6∵点B (1 n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n =﹣6. ∵B (1 ﹣6)把A B 的坐标代入y =kx +b 则326k b k b -+=⎧⎨+=-⎩ 解得k =﹣2 b =﹣4∵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6x=-; (2)解:如图 设直线AB 交y 轴于C则C (0 ﹣4)∵S △AOB =S △OCA +S △OCB 12=⨯4×312+⨯4×1=8; (3)解:观察函数图象知 不等式kx +b mx>的解集为x <﹣3或0<x <1. 19.(6分)某气球内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温度不变时 气球内气体的压强(kPa)p 与气体的体积()3m V 成反比例.当气体的体积30.8m V =时 气球内气体的压强112.5kPa p =.(1)当气体的体积为31m 时 它的压强是多少?(2)当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大于150kPa 时 气球就会爆炸.问: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气球才不会爆炸?【答案】(1)当气体的体积为31m 时 它的压强是90kPa (2)当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30.6m 时 气球才不会爆炸 【详解】(1)解:设k V p=由题意得:0.8112.5k= ∵90k = ∵90V p=∵当1V =时 90p =∵当气体的体积为31m 时 它的压强是90kPa ; (2)解:当150p =时 900.6150V == ∵900k =>∵V 随p 的增大而增大∵要使气球不会爆炸 则0.6V ≥∵当气球内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30.6m 时 气球才不会爆炸.20.(9分)如图 一次函数28y x =-+与函数(0)ky x x=>的图像交于(,6)A m (,2)B n 两点 AC y ⊥轴于C BD x ⊥轴于D .(1)求k 的值;(2)连接OA OB 求AOB 的面积;(3)在x 轴上找一点P 连接AP BP 使ABP 周长最小 求点P 坐标. 【答案】(1)6 (2)8 (3)5,02⎛⎫ ⎪⎝⎭【详解】(1)解:∵一次函数28y x =-+与函数(0)k y x x=>的图像交于(,6)A m (,2)B n 两点 ∵628m =-+ 228n =-+ 解得1m = 3n = ∵点(1,6)A (3,2)B 代入反比例函数得 61k= ∵616k =⨯=.(2)解:如图所示设一次函数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为M 在一次函数28y x =-+中 令0y = 则4x = ∵(4,0)M 且(1,6)A (3,2)B∵114642822AOB AOM BOM S S S =-=⨯⨯-⨯⨯=△△△.(3)解:已知(1,6)A (3,2)B 则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的坐标(1,6)- 如图所示 A P AP '= 则ABP 的周长为AP BP AB A P BP AB '++=++设直线BA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3,2)B 、(1,6)A '-代入 得326k b k b +=⎧⎨+=-⎩解得410k b =⎧⎨=-⎩ ∵直线BA '的解析式为410=-y x 当0y =时 则4100x -= 解方程得 52x = ∵点P P 的坐标为5,02⎛⎫⎪⎝⎭.21.(10分)已知一次12y x a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0ky k x=≠的图象相交. (1)判断2y 是否经过点(),1k .(2)若1y 的图象过点(),1k 且25a k +=. ∵求2y 的函数表达式.∵当0x >时 比较1y 2y 的大小. 【答案】(1)过 (2)∵21=y x;∵当01x <<时 12y y < 当1x >时 12y y > 当1x =时 12y y = 【详解】(1)∵()20ky k x =≠∵把点(),1k 代入反比例函数 得1kk= ∵2y 经过点(),1k . (2)①∵1y 的图象过点(),1k∵把点(),1k 代入12y x a =-+ 得12k a =-+ 又∵25a k += ∵解得2a = 1k = ∵21=y x∵2y 的函数表达式为:21=y x②如图所示:由函数图象得 当01x <<时 12y y <;当1x >时 12y y >;当1x =时 12y y =.22.(10分)图1 已知双曲线(0)ky k x=>与直线y k x '=交于A 、B 两点 点A 在第一象限 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A 的坐标为(3,1) 则点B 的坐标为 ;(2)如图2 过原点O 作另一条直线l 交双曲线(0)ky k x=>于P Q 两点 点P 在第一象限.∵四边形ABPQ 一定是 ;∵若点A 的坐标为(3,1) 点P 的横坐标为1 求四边形ABPQ 的面积.(3)设点A 、P 的横坐标分别为m 、n 四边形ABPQ 可能是矩形吗?可能是正方形吗?若可能 直接写出m 、n 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可能 请说明理由. 【答案】(1)(3,1)-- (2)∵平行四边形;∵16(3)mn k =时 四边形ABPQ 是矩形 不可能是正方形 理由见解析 【详解】(1)A 、B 关于原点对称 (3,1)A ∴点B 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2)∵A 、B 关于原点对称 P 、Q 关于原点对称 ∴OA OB = OP OQ = ∴四边形ABPQ 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 ∵点A 的坐标为(3,1) ∴313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点P 的横坐标为1 ∴点P 的纵坐标为3∴点P 的坐标为(1,3)由双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可知 点Q 的坐标为(1,3)-- 点B 的坐标为(3,1)--如图 过点A 、B 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 过点P 、Q 分别作x 轴的平行线 分别交于C 、D 、E 、F则四边形CDEF 是矩形 6CD = 6DE = 4DB DP == 2CP CA ==则四边形ABPQ 的面积=矩形CDEF 的面积-ACP △的面积-PDB △的面积-BEQ 的面积-AFQ △的面积36282816=----=(3)当AB PQ ⊥时四边形ABPQ 是正方形 此时点A 、P 在坐标轴上 由于点A P 不可能在坐标轴上且都在第一象限故不可能是正方形 即90POA ∠≠︒ PO AO BO QO ===时 四边形ABPQ 是矩形此时P 、A 关于直线y x =对称 即22k k m n m n ++=化简得mn k =∴mn k =时 四边形ABPQ 是矩形 不可能是正方形。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3683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e.png)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中,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y=x﹣1B.xy=5C.D.2.若y=(a+1)x 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值为()A.1B.﹣1C.±1D.任意实数3.如图,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分别交于A、B两点,若A 点的坐标为(3,﹣5),则B点的坐标为()A.(3,﹣5)B.(﹣5,3)C.(﹣3,+5)D.(+3,﹣5)4.下列函数中,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A.y=B.y=﹣2x+1C.y=x﹣2D.y=﹣x﹣2 5.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2,﹣4)B.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C.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D.y≤1时,x≤﹣86.对于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2,1)在它的图象上B.若点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且x1<x2,则y1<y2C.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7.若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A.B.C.D.8.二次函数y=ax2+bx和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B.C.D.9.两个反比例函数C1:和C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设点P在C1上,PC⊥x轴于点C,交C2于点A,PD⊥y轴于点D,交C2于点B,则四边形P AOB的面积为()A.1B.2C.3D.410.如图,∠OAB=30°,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B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A.B.C.D.二.填空题11.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如图所示,△POM的面积为2,则该函数的解析式是.1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每一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13.下列函数:①y=﹣5x;②y=3x﹣2;③y=﹣(x>0);④y=3x2(x<0),其中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为.(填序号)14.若(1,y1)、(2,y2)、(﹣3,y3)都在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15.如图,一次函数y1=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1,m),B(4,n).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OC的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点C的坐标为(4,3),则k的值为.17.如图,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在y轴正半轴上,OC在x轴负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与BC,AB分别交于点E,F.若∠EOF=30°,则线段OE的长度为.三.解答题18.已知y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2.(1)求此函数的表达式;(2)当x=﹣4时,函数值是2m,求m的值.19.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和点A(a,﹣2).(Ⅰ)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a的值.(Ⅱ)若点C(x,y)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2<x<8时,求函数y 的取值范围.20.已知图中的曲线是反比例函数y=(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1)根据图象位置,求m的取值范围;(2)若该函数的图象任取一点A,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当△OAB的面积为4时,求m的值.21.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3,1),B(﹣1,n)两点.(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1x+b≥的x的取值范围;(3)连接BO并延长交双曲线于点C,连接AC,求△ABC的面积.22.如图,一次函数y1=ax+b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2,8),B(8,2)两点,连接AO,BO,延长AO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1)求一次函数y1的表达式与反比例函数y2的表达式;(2)当y1<y2,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3)点P是x轴上一点,当S△P AC=S△AOB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为.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90°,AB∥x轴,OB=2,双曲线y=经过点B,将△AOB绕点B逆时针旋转,使点O的对应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B的对应线段CB恰好经过点O.(1)求点B的坐标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判断点C是否在双曲线上,并说明理由.2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2,AB∥y轴,AB,CD与x轴分别交于点M,N,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2,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D.(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P为y轴上的点,连接AP,若△AOP为等腰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反比例函数的三种形式为:①y=(k为常数,k≠0),②xy=k(k为常数,k≠0),③y=kx﹣1(k为常数,k≠0),由此可知:只有y=不是反比例函数,其它都是反比例函数,故选:C.2.解: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得a+1≠0且a2﹣2=﹣1由a+1≠0得a≠﹣1由a2﹣2=﹣1得a=±1综上所述,a=1.故选:A.3.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5).故选:C.4.解:A、y=是反比例函数,k=2>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A选项不合题意;B、y=﹣2x+1是一次函数,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B选项不合题意;C、y=x﹣2是一次函数,k=1>0,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D、y=﹣x﹣2是一次函数,k=﹣1<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5.解:A、当x=2时,y=﹣4,即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经过点(2,﹣4),故不符合题意;B、因为反比例函数y=﹣中的k=﹣8,所以图像分别在二、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C、因为反比例函数y=﹣中的k=﹣8,所以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故不符合题意;D、y≤1时,x≤﹣8或x>0,故符合题意;故选:D.6.解:A、当x=﹣2时,y=1,即点(﹣2,1)在它的图象上,不符合题意;B、点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且x1<x2,则点A和点B都在第二象限或都在第四象限时y1<y2,点A在第二象限,点B在第四象限时y1>y2,符合题意;C、反比例函数y=﹣中的k=﹣2<0,所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不符合题意;D、反比例函数y=﹣中的k=﹣2<0,所以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7.解:∵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3k﹣2>0,解得k>,故选:A.8.解:A、由反比例函数得:b>0,∵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b<0,∴选项A不正确;B、由反比例函数得:b>0,∵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b>0,∴选项B正确;C、由反比例函数得:b>0,∵抛物线开口向下,∴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同号,∴b<0,∴选项C不正确;D、由反比例函数得:b<0,∵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左侧,∴a、b同号,∴b>0,∴选项D不正确;故选:B.9.解:∵PC⊥x轴,PD⊥y轴,∴S△AOC=S△BOD=|k|=,S矩形PCOD=|2|=2,∴四边形P AOB的面积=2﹣2•=1.故选:A.10.解:过点B作BC⊥x轴于点C,过点A作AD⊥x轴于点D,如图.∵∠BOA=90°,∴∠BOC+∠AOD=90°,∵∠AOD+∠OAD=90°,∴∠BOC=∠OAD,又∵∠BCO=∠ADO=90°,∴=,∵S△AOD==3,∴S△BCO=|k|=1,∵经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k=﹣2,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选:C.二.填空题11.解:∵△POM的面积为2,∴S=|k|=2,∴k=±4,又∵图象在第四象限,∴k<0,∴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故答案为:y=﹣.12.解: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每一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少,∴﹣k+1>0,∴k<1,∴k的取值范围为:k<1.故答案为:k<1.13.解:①对于y=﹣5x,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对于y=3x﹣2,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当x>0时,函数y=﹣,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y=3x2,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②③.14.解:∵y=﹣中,k=﹣2<0,∴图象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2>1>0,﹣3<0,∴点(1,y1),B(2,y2)在第四象限,(﹣3,y3)在第二象限,∴y1<y2<0,y3>0.∴y1<y2<y3.故答案为:y1<y2<y3.15.解:∵一次函数y1=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m),B(4,n),∴当1<x<4时,y1>y2,当x<0时,y1>y2,即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0或1<x<4.故答案为:x<0或1<x<4.16.解:延长AC交x轴于E,如图所示:则AE⊥x轴,∵C的坐标为(4,3),∴OE=4,CE=3,∴OC==5,∵四边形OBAC是菱形,∴AB=OB=OC=AC=5,∴AE=5+3=8,∴点A的坐标为(4,8),把A(4,8)代入函数y=(x>0)得:k=4×8=32;故答案为:32.17.解:∵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OC,∠OAF=∠OCE=90°,∵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与BC,AB分别交于点E,F,∴CE×OC=AF×OA=4,∴CE=AF,在△OCE与OAF中,,∴△OCE≌△OAF(SAS),∵∠EOF=30°,∴∠COE=∠AOF=30°,∴OC=CE,∵CE×OC=4,∴CE=2,∴OE=2CE=4,故答案为:4.三.解答题18.解:(1)设y=(k≠0),则k=xy;∵当x=3时,y=﹣2,∴k=3×(﹣2)=﹣6,∴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2)由(1)知,y=﹣,∵x=﹣4时,函数值是2m,∴2m=﹣,∴m=.19.解:(Ⅰ)将点(﹣2,4)代入y=(k≠0),得:k=﹣2×4=﹣8,∴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点A(a,﹣2)代入y=﹣得﹣=﹣2,∴a=4,A(4,﹣2);(Ⅱ)∵点C(x,y)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x=2时,y=﹣4;当x=8时,y=﹣1,∵k=﹣8<0,∴当x>0 时,y随x值增大而增大,∴当2<x<8 时,﹣4<y<﹣1.20.解:(1)∵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一、第三象限,∴m﹣5>0,解得m>5.(2)∵S△OAB=|k|,△OAB的面积为4,∴(m﹣5)=4,∴m=13.21.解:(1)∵把A(3,1)代入y=得:k2=3×1=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B(﹣1,n)代入反比例函数y=得:n=﹣3,∴B的坐标是(﹣1,﹣3),把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k1x+b得:,解得:k1=1,b=﹣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2)从图象可知:k1x+b≥的x的取值范围是当﹣1≤x<0或x≥3.(3)过C点作CD∥y轴,交直线AB于D,∵B(﹣1,﹣3),B、C关于原点对称,∴C(1,3),把x=1代入y=x﹣2得,y=﹣1,∴D(1,﹣1),∴CD=4,∴S△ABC=S△ACD+S△BCD=×4×(3+1)=8.22.解:(1)将A(2,8),B(8,2)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为y=﹣x+10,将A(2,8)代入y2=得8=,解得k=1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由图象可知,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8或0<x<2,故答案为x>8或0<x<2;(3)由题意可知OA=OC,∴S△APC=2S△AOP,把y=0代入y1=﹣x+10得,0=﹣x+10,解得x=10,∴D(10,0),∴S△AOB=S△AOD﹣S△BOD=﹣=30,∵S△P AC=S△AOB=×30=24,∴2S△AOP=24,∴2××y A=24,即2×OP×8=24,∴OP=3,∴P(3,0)或P(﹣3,0),故答案为P(3,0)或P(﹣3,0).23.解:(1)∵AB∥x轴,∴∠ABO=∠BOD,由旋转可知∠ABO=∠CBD,∴∠BOD=∠CBD,∴OD=BD,由旋转知OB=BD,∴△OBD是等边三角形,∴∠BOD=60°,∴B(1,),∵双曲线y=经过点B,∴k=xy=1×=.∴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ABO=60°,∠AOB=90°,∴∠A=30°,∴AB=2OB,由旋转知AB=BC,∴BC=2OB,∴OC=OB,∴点C(﹣1,﹣),把点C(﹣1,﹣)代入y=,﹣=﹣,∴点C在双曲线上.24.解:(1)∵AB∥y轴,AB⊥x轴.点A(﹣2,1),且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交于坐标原点O,∴AM=1,OM=ON=2,∴MN=4,∵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2,∴AB•MN=12,∴AB=3,BM=2.∴点B(﹣2,﹣2).将点B(﹣2,﹣2)代入,得,∴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在Rt△AO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当△AOP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A=OP时,若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若点P在y轴的正半轴上,则点;②当OP=AP时,点P在OA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POG+∠AOM=90°=∠AOM+∠OAM,∴∠POG=∠OAM,∵∠PGO=∠AMO=90°,∴△OAM∽△POG,∴OP=OG=,∴点P3的坐标为;③当AP=AO时,点A在OP4的垂直平分线上,∴点P4的坐标为(0,2).综上可知,点P的坐标为或或或(0,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bd9ad7375a417876f8f2b.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3*10=30)1.下列函数中,表示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x(y+1)=1 B.y=1x-1C.y=-1x2D.y=12x2.点A(-2,5)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A.-10 B.5 C.-5 D.103.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BC⊥x轴于点C,则△ABC的面积为()A.1 B.2 C.3 D.4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6-x与函数y=4x(x>0)的图象相交于点A,B,设点A的坐标为(x1,y1),那么长为y1、宽为x1的矩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为() A.4,12 B.8,12 C.4,6 D.8,6足分别为点C,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A.2 B.4 C.6 D.86.如图所示,直线y =x +2与双曲线y =kx 相交于点A ,点A 的纵坐标为3,则k 的值为( )A .1B .2C .3D .47.如图,双曲线y =8x的一个分支为( )A .①B .②C .③D .④8.一次函数y =kx +b(k≠0)的图象经过A(-1,-4),B(2,2)两点,P 为反比例函数y=kbx图象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C ,则△PCO 的面积为( ) A .2B .4C .8D .不确定9.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1x 的图象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2x 的图象上,AC ⊥x轴于点E ,BD ⊥x 轴于点F ,AC =2,BD =3,EF =103,则k 2-k 1的值为( ) A .4 B.143 C.163D .610.如图,直线y =2x 与双曲线y =2x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 ,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将△ABO绕点O 旋转90°,得到△A′B′O ,则点A′的坐标为( ) A .(1,0)B .(1,0)或(-1,0)C .(2,0)或(0,-2)D .(-2,1)或(2,-1)11.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12.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A(-3,5),则当x=-5时,y的值是________.13.已知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满足的关系式为y=100x,则当近视眼镜为200度时,镜片焦距为________.14.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与电阻R(欧)成反比例,其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一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_伏.15.下列关于反比例函数y=21x的三个结论:①它的图象经过点(7,3);②它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它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6.直线y=kx(k>0)与双曲线y=6x交于A(x1,y1)和B(x2,y2)两点,则3x1y2-9x2y1的值为________ .17.如图,Rt△AOB的一条直角边OB在x轴上,双曲线y=kx经过斜边OA的中点C,与另一直角边交于点D.若S△OCD=9,则S△OBD=________.18.一菱形的面积为12 cm2,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 cm,b cm,则a与b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 =________;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三.解答题(共7小题,66分)19. (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b与双曲线y=mx的一个交点为A(2,4),与y轴交于点B.(1)求m的值和点B的坐标;(2)点P在双曲线y=mx上,△OBP的面积为8,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0.(8分)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5-2m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点A(m -3,b1)和点B(m -4,b2)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请你判断b1与b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1.(8分) 如图,是由四条曲线围成的广告标志,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双曲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y =-6x ,y =6x .现用四根钢条固定这四条曲线,这种钢条加工成矩形产品按面积计算,每单位面积25元,请你帮助工人师傅计算一下,所需钢条一共花多少钱?22.(10分) 已知点A(-2,0)和B(2,0),点P 在函数y =-1x 的图象上,如果△PAB 的面积是6,求点P 的坐标.23.(10分) 如图,直线y=k1x+b与反比例函数y=k2x(x<0)的图象相交于点A,B,与x轴交于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2,4),点B的横坐标为-4.(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的面积.24.(10分)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p(Pa)是它的受力面积S(m2)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p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受力面积为0.5 m2时物体承受的压强;(3)若要获得2 500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为多少?25.(12分) 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点A 的坐标为(0,2),点B 的坐标为(0,-3),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C ,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点A ,C.(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AOP 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求P 点的坐标.参考答案1-5 DAACD 6-10 CDAAD 11. y =6x12.3 13.0.5 m 14. 12 15. ①② 16. 1217.6 18.24b(b>0);一 19. 解:(1)∵双曲线y =mx 经过点A(2,4),∴m =8.∵直线y =x +b 经过点A(2,4),∴b =2. ∴此直线与y 轴的交点B 的坐标为(0,2). (2)点P 的坐标为(8,1)或(-8,-1).20. 解:(1)易知图象的另一支在第三象限.∵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5-2m >0,解得m <52.(2)b 1<b 2.理由:∵m <52,∴m -4<m -3<0.∴b 1<b 2.21. 解: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两条坐标轴将矩形ABCD 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 因为点A 为y =6x 的图象上的一点,所以S 矩形AEOH =6. 所以S 矩形ABCD =4×6=24. 所以总费用为25×24=600(元). 答:所需钢条一共花600元. 22. 解:∵点A(-2,0)和B(2,0), ∴AB =4.设点P 坐标为(a ,b),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b|,又△PAB 的面积是6,∴12×4|b|=6.∴|b|=3.∴b =±3.当b =3时,a =-13;当b =-3时,a =13.∴点P 的坐标为⎝⎛⎭⎫-13,3或⎝⎛⎭⎫13,-3. 23. 解:(1)∵点A(-2,4)在反比例函数y =k 2x 的图象上,∴k 2=-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2)∵B 点的横坐标为-4,∴其纵坐标为2.∴B(-4,2). ∵点A(-2,4),B(-4,2)在直线y =k 1x +b 上,∴⎩⎪⎨⎪⎧4=-2k 1+b ,2=-4k 1+b ,解得⎩⎪⎨⎪⎧k 1=1,b =6. ∴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6,与x 轴的交点为C(-6,0).∴S △AOC =12×6×4=12.24. 解:(1)设p =kS(k≠0),∵点(0.25,1 000)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1 000=k0.25,∴k =250, ∴p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p =250S (S >0).(2)当S =0.5时,p =2500.5=500.故当受力面积为0.5 m 2时,物体承受的压强为500 Pa. (3)令p =2 500,则S =2502 500=0.1,要获得2 500 Pa 的压强,受力面积应为0.1 m 2. 25. 解:(1)由题意知,C 点坐标为(5,-3), 把C(5,-3)代入y =k x 中,-3=k5,∴k =-15.∴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5x. 把A(0,2),C(5,-3)两点坐标分别代入y =ax +b 中,得⎩⎪⎨⎪⎧b =2,5a +b =-3.解得⎩⎪⎨⎪⎧a =-1,b =2.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 (2)设P 点坐标为(x ,y).∵S △OAP =S ABCD ,S △OAP =1×OA·|x|,S ABCD =52,∴12×OA·|x|=52,12×2|x|=25,x =±25. 把x =±25分别代入y =-15x 中,得y =±35. ∴P 点坐标为(25,-35)或(-25,35)。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26.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26.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c8d923f78a6529647d5359.png)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测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如图,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O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已知,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A.B.C.D.2.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则此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A. B. C. 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一象限内的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果点P的纵坐标是3,,那么该函数的表达式为A. B. C. D.4.已知双曲线上有一点,m,n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且P点到原点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表达式为A. B. C. D.5.如图,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第二象限内一点,若矩形PEOF的面积为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A. B. C. D.6.已知函数,当时,,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A. B. C. D.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它的表达式为A. B. C. D.8.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则A. 1B.C. 8D.9.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上,轴,垂足为点C,且的面积为4,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B.C.D.10.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是4,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1.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轴,点C在x轴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 .12.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点,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 .1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______.1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 .15.如图所示,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轴于点B,点P在x轴上,的面积为4,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 .16.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OA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过点A的双曲线为在x轴上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线段OB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像是.当点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是______;设,当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7.如图,在中,,,点C在OA上,,的圆心P在线段BC上,且与边AB,AO都相切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圆心P,则______ .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菱形OABC,且,,若将菱形向右平移,菱形的两个顶点B、C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径为10的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D,且点A、B的坐标分别为、过E点的双曲线的解析式为______.20.如图,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A,若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OB,则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21.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Ⅰ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Ⅱ连OB,在x轴上取点C,使,并求的面积;Ⅲ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2.如图,在四边形OABC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点D为AB上一点,且,双曲线经过点D,交BC于点E求双曲线的解析式;求四边形ODBE的面积.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求图象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图象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在第一象限内,当以上所求一次函数的图象在所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请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坐标轴相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C点.写出A、B两点的坐标;作轴,垂足为D,如果OB是的中位线,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BCD的边OB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菱形对角线的交点A,且与边BC交于点F,点A的坐标为.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求点F的坐标.26.如图,在矩形OABC中,,,F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F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BC边交于点E.当F为AB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当k为何值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C3. A4. B5. A6. A7. B8. D9. C10. A11.12.13.14. 或15.16. ;或17.18.19.20.21. 解:Ⅰ把代入得:,;把代入得:,,把A、B的坐标代入得:,,.答: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Ⅱ作轴于D,,.,,.Ⅲ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或.22. 解:作轴于M,作轴于N,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 ,,即,,,,点坐标为,把代入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四边形梯形.23. 解:由C的坐标为,得到,菱形OABC,,轴,,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把B坐标代入得:,则反比例解析式为;设直线AB解析式为,把,代入得:,解得:,则直线AB解析式为;联立得:,解得:或,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坐标为或,则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或.24. 解:,当时,,当时,,的坐标是,B的坐标是.,,是的中位线,,即D点、C点的横坐标都是3,把代入得:,即C的坐标是,把C的坐标代入得:,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25. 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A点的坐标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过点A作轴于点M,过点C作轴于点N,由题意可知,,,点C的坐标为,设,则,,在中,,解得:,点B的坐标为,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直线BC过点,,,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根据题意得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得:或点F在第一象限,点F的坐标为26. 解:在矩形OABC中,,,,为AB的中点,,点F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该函数的解析式为;由题意知E,F两点坐标分别为,,,,在边AB上,不与A,B重合,即,解得,当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解析】1. 解:如图,作坐标轴.因为OA是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所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所以,所以.再进一步代入,得.故选D.此题只需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的坐标即可.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重点是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比例系数k.2.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图象过点,,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C.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将点代入求得k即可.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知识,比较简单,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3. 解:在中,过P作轴于D,则,,,代入反比例函数得,,解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A.过P作轴于D,则,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得出D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4. 解:,n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点到原点的距离为,,即,,解得,,双曲线的表达式为,故选:B.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求出k的值,得到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故选、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掌握,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时,,是解题的关键.5. 解:由图象上的点所构成的矩形PEOF的面积为3可知,,.又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A.因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S是个定值,即,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确定k的值,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6. 解:把时,代入入,得.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A.把时,代入,即可求得k的值,从而求得函数的解析式.此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比较简单,是中学阶段的重点.7. 解: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故选B.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基础题,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8.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把代入得,故选D.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将点代入,求得k,再将代入,求得m的值.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的某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9. 解:,;;故选:C.由,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则.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0. 解:根据题意得正方形OABC的面积,而,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故选A.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然后去绝对值得到满足条件k的值.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11. 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判断出k的符号,再由得出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 解:由于某函数图象经过点和点,且两点横纵坐标之积相等,则此函数可以为反比例函数,,满足条件的反比例函数可以为;故答案为.由两坐标可看出两点横纵坐标之积相等,可判断函数可以为反比例函数,k值可由任意一点横纵坐标之积求得.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需把所给点的横纵坐标相乘,结果即是比例系数.13.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函数经过点,,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故答案为:.将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k的值.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14. 解:根据图象法可得,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边时,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是:或,不等式的解集是:或.故答案为:或.不等式的解集就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边时,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由两函数的交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15. 解:连接OA,如图所示.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轴,点P在x轴上,和同底等高,,解得:.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有图象,,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连接OA,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根据和同底等高,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结合的面积为4即可求出k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有图象,由此即可确定k值,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找出是解题的关键.16. 解:当点与点A重合时,过点P作直线OA 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线段OB经轴对称变换后是.,是等边三角形,,,点P的坐标是,故答案为:.由知,当P的坐标是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交点,当在双曲线上时,作于C,,,是等边三角形,,,,,的坐标是,,,,,,,和都在双曲线上,,解得:,的取值范围是或.故答案为:或.当点与点A重合时,即点O与点A重合,进一步解直角三角形AOB,利用轴对称的现在解答即可;分别求出和在双曲线上时,P的坐标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勾股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个拔高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17. 解:设与边AB,AO分别相切于点E、D,连接PE、PD、PA,如图所示.则有,.设的半径为r,,,,,,,..,..,,..∽ ......点P的坐标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圆心P,.故答案为:.设与边AB,AO分别相切于点E、D,连接PE、PD、PA,用面积法可求出的半径,然后通过三角形相似可求出CD,从而得到点P的坐标,就可求出k的值.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18. 解:连接AC,交y轴于D,四边形形OABC是菱形,,,,,.,,,,;设菱形平移后B的坐标是,C的坐标是,、C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解得,即菱形平移后B的坐标是,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即B、C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菱形的平移距离是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故答案为:.根据菱形性质得出,,,设矩形平移后A的坐标是,C的坐标是,得出,求出x,即可得出矩形平移后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9.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作轴,交x轴于点F,连接EA,、B的坐标分别为、,,,,,的直径为10,半径,,的坐标是,,.故答案为.先设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再过E作于F,连接OE、EC,先根据A、B点的坐标求出AB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F的长,OF的长即可求出,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弦心距,E点坐标也就求出了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和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 解: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过A作轴于C,过B作轴于D,,,,,,,在与中,≌ ,,,,,,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设,过A作轴于C,过B作轴于D,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于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反比例函数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1. 把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m,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B的坐标代入求出n,把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过B作于D,求出OD,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CO,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根据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图形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2. 作轴于M,作轴于N,利用点A,B的坐标得到,,,再证明 ∽ ,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则,得到D点坐标为,然后把D点坐标代入中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和四边形梯形进行计算.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和梯形的性质;理解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比计算线段的长度.23. 由C的坐标求出菱形的边长,利用平移规律确定出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由菱形的边长确定出A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解析式即可;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交点坐标,由图象确定出满足题意x的范围即可.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4. 分别把和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A、B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即可得出D、C的横坐标是3,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即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5. 将点A的坐标代入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后求得k值即可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过点A作轴于点M,过点C作轴于点N,首先求得点B的坐标,然后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求得直线和双曲线的交点坐标即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点、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点C的坐标确定点B的坐标,从而确定直线的解析式.26. 当F为AB的中点时,点F的坐标为,由此代入求得函数解析式即可;根据图中的点的坐标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得到关于k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出最值即可.此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测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如图,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OM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交于点A,已知OA=3√2,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A. y=3xB. y=−3xC. y=9xD. y=−9x2.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4),则此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A. y=4x B. y=14xC. y=−4xD. y=−14x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一象限内的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果点P的纵坐标是3,OP=5,那么该函数的表达式为()A. y=12x B. y=−12xC. y=15xD. y=−15x4.已知双曲线y=kx(k≠0)上有一点P(m,n),m,n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3t+ k=0的两根,且P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3,则双曲线的表达式为()A. y=2x B. y=−2xC. y=4xD. y=−4x5.如图,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第二象限内一点,若矩形PEOF的面积为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A. y=−3x B. y=−x3C. y=x3D. y=3x6.已知函数y=kx (k≠0),当x=−12时,y=8,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A. y=−4x B. y=4xC. y=−2xD. y=−8x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它的表达式为()A. y=−x6B. y=6xC. y=−6xD. y=x68.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4,−2),(m,1),则m=()A. 1B. −1C. 8D. −89.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kx上,AC⊥x轴,垂足为点C,且△AOC的面积为4,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 y=4xB. y=2xC. y=8xD. y=−8x10.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是4,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A. y=4xB. y=2xC. y=−2xD. y=−4x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1.已知点A在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上,AB⊥y轴,点Cx在x轴上,S△ABC=2,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 .12.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2),点B(2,1),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 .1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______.1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的图象交于点A(−2,−5),x>0的解集是______ .C(5,n),交y轴于点B,交x轴于点D,那么不等式kx+b−mx15.如图所示,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A作AB⊥y轴于点B,点P在x轴上,△ABP的面积为4,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 .16.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OA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2,0),∠AOB=60∘,点.在x轴上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OA的垂A在第一象限,过点A的双曲线为y=kx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线段OB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像是O′B′.(1)当点O′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是______;(2)设P(t,0),当O′B′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7.如图,在Rt△OAB中,OA=4,AB=5,点C在OA上,AC=1,⊙P的圆心P在线段BC上,且⊙P与边(k≠0)的图象经过AB,AO都相切.若反比例函数y=kx圆心P,则k=______ .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反比例函数y=k(x>0)的图象和菱形OABC,且OB=4,tan∠BOC=x1,若将菱形向右平移,菱形的两个顶点B、C恰好同2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径为10的⊙E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D,且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2,0).过E点的双曲线的解析式为______.20.如图,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A,若将线段x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B,则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21.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A(−2,1),B(1,n)两点.(Ⅰ)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Ⅱ)连OB,在x轴上取点C,使BC=BO,并求△OBC的面积;(Ⅲ)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2.如图,在四边形OABC中,BC//AO,∠AOC=90∘,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2,6),点D为AB上一点,且ADBD =12,双曲线y=kx(k>0)经过点D,交BC于点E(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ODBE的面积.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1,√3).(1)求图象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图象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第一象限内,当以上所求一次函数的图象在所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请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x+2的图象分别与坐标轴相交于A、B24.已知一次函数y=23(x>0)的图象相交于两点(如图所示),与反比例函数y=kxC点.(1)写出A、B两点的坐标;(2)作CD⊥x轴,垂足为D,如果OB是△ACD的中位线,(x>0)的关系式.求反比例函数y=kx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x>0)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BCD的边OB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菱形对角线的交点A,且与边BC交于点F,点A的坐标为(4,2).(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点F的坐标.26.如图,在矩形OABC中,OA=3,OC=2,F是AB上的一个动点(F不与A,B重合),过点F的反比例(k>0)的图象与BC边交于点E.函数y=kx(1)当F为AB的中点时,求该函数的解析式;(2)当k为何值时,△EFA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C3. A4. B5. A6. A7. B8. D9. C10. A11. y=−4x12. y=2x13. y=−6x14. −2<x<0或x>515. y=−8x16. (4,0);4≤t≤2√5或−2√5≤t≤−417. 5418. y=4x19. y=−4x20. y=2x21. 解:(Ⅰ)∵把A(−2,1)代入y=m得:m=−2×1=−2,x∴y=−2;x∵把B(1,n)代入y=−2得:n=−2,x∴B(1,−2),k+b=−2,∵把A、B的坐标代入y=kx+b得:{−2k+b=1k=−1,∴{b=−1∴y=−x−1.答: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1.x(Ⅱ)作BD⊥x轴于D,∵BO=BC,∴OD=DC.∴D(1,0),C(2,0),×2×2=2.∴S△OBC=12(Ⅲ)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 0<x <1. 22. 解:(1)作BM ⊥x 轴于M ,作DN ⊥x 轴于N ,如图,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5,0),(2,6),∴BC =OM =2,BM =OC =6,AM =3, ∵DN//BM ,∴△ADN∽△ABM , ∴DN BM=AN AM=ADAB,即DN 6=AN 3=13,∴DN =2,AN =1, ∴ON =OA −AN =4, ∴D 点坐标为(4,2),把D(4,2)代入y =kx 得k =2×4=8,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8x ;(2)S 四边形ODBE =S 梯形OABC −S △OCE −S △OAD =12×(2+5)×6−12×|8|−12×5×2 =12.23. 解:(1)由C 的坐标为(1,√3),得到OC =2, ∵菱形OABC ,∴BC =OC =OA =2,BC//x 轴, ∴B(3,√3),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 把B 坐标代入得:k =3√3, 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 =3√3x;(2)设直线AB 解析式为y =mx +n , 把A(2,0),B(3,√3)代入得:{2m +n =03m +n =√3,解得:{m =√3n =−2√3,则直线AB 解析式为y =√3x −2√3; (3)联立得:{y =3√3xy =√3x −2√3,解得:{x =3y =√3或{x =−1y =−3√3,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坐标为(3,√3)或(−1,−3√3), 则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x <−1或0<x <3.24. 解:(1)∵y =23x +2,∴当x =0时,y =2, 当y =0时,x =−3,∴A 的坐标是(−3,0),B 的坐标是(0,2).(2)∵A(−3,0), ∴OA =3,∵OB 是△ACD 的中位线, ∴OA =OD =3,即D 点、C 点的横坐标都是3,把x =3代入y =23x +2得:y =2+2=4, 即C 的坐标是(3,4),∵把C 的坐标代入y =kx 得:k =3×4=12, ∴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关系式是y =12x(x >0).25. 解:(1)∵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A ,A点的坐标为(4,2), ∴k =2×4=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2)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过点C 作CN ⊥x 轴于点N , 由题意可知,CN =2AM =4,ON =2OM =8, ∴点C 的坐标为C(8,4),设OB =x ,则BC =x ,BN =8−x , 在Rt △CNB 中,x 2−(8−x)2=42, 解得:x =5,∴点B 的坐标为B(5,0),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ax +b ,直线BC 过点B(5,0),C(8,4), ∴{5a +b =08a +b =4,解得:{a =43b =−203,∴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43x −203,根据题意得方程组{y =34x −203y =8x,解此方程组得:{x =−1y =−8或{x =6y =43 ∵点F 在第一象限, ∴点F 的坐标为F(6,43).26. 解:(1)∵在矩形OABC 中,OA =3,OC =2,∴B(3,2),∵F 为AB 的中点, ∴F(3,1),∵点F 在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上, ∴k =3,∴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 (x >0);(2)由题意知E ,F 两点坐标分别为E(k2,2),F(3,k3), ∴S △EFA =12AF ⋅BE =12×13k(3−12k), =12k −112k 2=−112(k 2−6k +9−9) =−112(k −3)2+34, 在边AB 上,不与A ,B 重合,即0<k3<2,解得0<k <6, ∴当k =3时,S 有最大值. S 最大值=34.【解析】1. 解:如图,作AB ⊥坐标轴.因为OA 是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所以Rt △AB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OA =3√2,所以AB =OB =3, 所以A(3,−3).再进一步代入y =kx (k ≠0),得k =−9.故选D .此题只需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 的坐标即可.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重点是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确定比例系数k .2.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图象过(1,−4)点,∴k=1×(−4)=−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故选C.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将点(1,−4)代入求得k即可.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知识,比较简单,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3. 解:在RT△OPD中,过P作PD⊥x轴于D,则PD=3,∴OD=√OP2−PD2=4,∴P(4,3),∴代入反比例函数y=kx 得,3=k4,解得k=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故选A.过P作PD⊥x轴于D,则PD=3,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得出D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4. 解:∵m,n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3t+k=0的两根,∴m+n=3,mn=k,∵P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3,∴m2+n2=13,即(m+n)2−2mn=13,∴9−2k=13,解得,k=−2,∴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2x,故选:B.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求出k的值,得到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故选、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掌握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 ,x1x2=ca是解题的关键.5. 解:由图象上的点所构成的矩形PEOF的面积为3可知,S=|k|=3,k=±3.又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k<0,则k=−3,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x,故选:A.因为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S是个定值,即S=|k|,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确定k 的值,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6. 解:把x =−12时,y =8代入入y =kx (k ≠0),得k =−12×8=−4.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 =−4x . 故选A .把x =−12时,y =8代入y =k x (k ≠0),即可求得k 的值,从而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比较简单,是中学阶段的重点.7. 解: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 ∴k2=3, ∴k =6, ∴y =6x . 故选B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k ≠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基础题,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8.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4,−2), ∴k =−8,把(m,1)代入y =−8x 得m =−8, 故选D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将点(4,−2)代入y =kx ,求得k ,再将(m,1)代入,求得m 的值.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的某点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 9. 解:∵S △AOC =4, ∴k =2S △AOC =8; ∴y =8x ; 故选:C .由S △AOC =12xy =4,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 =kx ,则k =xy =8.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0. 解:根据题意得正方形OABC的面积=|k|=4,而k>0,所以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4x,故选A.根据反比例函数y=kx(k≠0)系数k的几何意义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k|=4,然后去绝对值得到满足条件k的值.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y=kx (k≠0)系数k的几何意义:从反比例函数y=kx(k≠0)图象上任意一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11. 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k<0.∵S△ABC=2,∴12AB⋅OB=2,∴AB⋅OB=4,∴k=−4,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4x.故答案为:y=−4x.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判断出k的符号,再由S△ABC=2得出AB⋅OB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 解:由于某函数图象经过点A(1,2)和点B(2,1),且两点横纵坐标之积相等,则此函数可以为反比例函数,k=1×2=2,满足条件的反比例函数可以为y=2x;故答案为y=2x.由两坐标可看出两点横纵坐标之积相等,可判断函数可以为反比例函数,k值可由任意一点横纵坐标之积求得.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需把所给点的横纵坐标相乘,结果即是比例系数.13.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函数经过点(−2,3),∴3=k−2,得k=−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6.x.故答案为:y=−6x(k≠0),即可求得k的值.将点(−2,3)代入函数解析式y=kx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14. 解:根据图象法可得,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边时,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是:−2<x<0或x>5,>0的解集是:−2<x<0或x>5.∴不等式kx+b−mx故答案为:−2<x<0或x>5.>0的解集就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边时,对应的不等式kx+b−mx的图象交于点自变量x的范围,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A(−2,−5),C(5,n),由两函数的交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15. 解:连接OA,如图所示.(k≠0).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AB⊥y轴,点P在x轴上,∴△ABO和△ABP同底等高,∴S△ABO=S△ABP=1|k|=4,2解得:k=±8.∵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有图象,∴k=−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x.故答案为:y=−8x(k≠0),根据△ABO和△ABP同底等高,利用连接OA,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结合△ABP的面积为4即可求出k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有图象,由此即可确定k值,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k|=4是解题的关键.的几何意义找出1216. 解:(1)当点O′与点A重合时∵∠AOB=60∘,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线段OB经轴对称变换后是O′B′.AP=OP,∴△AOP′是等边三角形,∵B(2,0),∴BO=BP′=2,∴点P的坐标是(4,0),故答案为:(4,0).(2)由(1)知,当P的坐标是(4,0)时,直线O´B´与双曲线有交点O′,当B′在双曲线上时,作B′C⊥OP于C,∵BP=B′P,∠B′BP=60∘,∴△BB′P是等边三角形,∴BP=B′P=t−2,∴CP=12(t−2),B′C=√32(t−2),∴OC=OP−CP=12t+1,∴B′的坐标是(12t+1,√32(t−2)),∵∠ABO=90∘,∠AOB=60∘,OB=2,∴OA=4,AB=2√3,∴A(2,2√3),∵A和B′都在双曲线上,∴(12t+1)⋅√32(t−2))=2×2√3,解得:t=±2√5,∴t的取值范围是4≤t≤2√5或−2√5≤t≤−4.故答案为:4≤t≤2√5或−2√5≤t≤−4.(1)当点O′与点A重合时,即点O与点A重合,进一步解直角三角形AOB,利用轴对称的现在解答即可;(2)分别求出O′和B′在双曲线上时,P的坐标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勾股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个拔高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17. 解:设⊙P与边AB,AO分别相切于点E、D,连接PE、PD、PA,如图所示.则有PD⊥OA,PE⊥AB.设⊙P的半径为r,∵AB=5,AC=1,∴S△APB=12AB⋅PE=52r,S△APC=12AC⋅PD=12r.∵∠AOB=90∘,OA=4,AB=5,∴OB=3.∴S△ABC=12AC⋅OB=12×1×3=32.∵S△ABC=S△APB+S△APC,∴32=52r+12r.∴r=12.∴PD=12.∵PD⊥OA,∠AOB=90∘,∴∠PDC=∠BOC=90∘.∴PD//BO.∴△PDC∽△BOC.∴PDBO =CDOC.∴PD⋅OC=CD⋅BO.∴12×(4−1)=3CD.∴CD=12.∴OD=OC−CD=3−12=52.∴点P的坐标为(52,1 2 ).∵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圆心P,∴k=52×12=54.故答案为:54.设⊙P与边AB,AO分别相切于点E、D,连接PE、PD、PA,用面积法可求出⊙P的半径,然后通过三角形相似可求出CD,从而得到点P的坐标,就可求出k的值.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18. 解:连接AC,交y轴于D,∵四边形形OABC是菱形,∴AC⊥OB,OD=BD,AD=CD,∵OB=4,tan∠BOC=12.∴OD=2,CD=1,∴A(−1,2),B(0,4),C(1,2);设菱形平移后B的坐标是(x,4),C的坐标是(1+x,2),∵B、C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4x=2(1+x),解得x=1,即菱形平移后B的坐标是(1,4),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k=1×4=4,即B、C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菱形的平移距离是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4x.故答案为:y=4x.根据菱形性质得出AC⊥OB,OD=BD,AD=CD,设矩形平移后A的坐标是(2,6−x),C的坐标是(6,4−x),得出k=2(6−x)=6(4−x),求出x,即可得出矩形平移后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9. 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作EF⊥x轴,交x轴于点F,连接EA,∵A、B的坐标分别为(−4,0)、(2,0),∴AB=6,OA=4,∴AF=3,∴OF=1,∵⊙E的直径为10,∴半径EA=5,∴EF=4,∴E的坐标是(−1,4),∴k=−1×4=−4,∴y=−4x.故答案为y=−4x.先设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再过E作OF⊥AB于F,连接OE、EC,先根据A、B点的坐标求出AB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F的长,OF的长即可求出,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弦心距,E点坐标也就求出了进而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和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 解:∵点A是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A(m,n),过A作AC⊥x轴于C,过B作BD⊥x轴于D,∴AC=n,OC=−m,∴∠ACO=∠BDO=90∘,∵∠AOB=90∘,∴∠CAO+∠AOC=∠AOC+∠BOD=90∘,∴∠CAO=∠BOD,在△ACO与△ODB中{∠ACO=∠ODB ∠CAO=∠BOD AO=BO,∴△ACO≌△ODB,∴AC=OD=n,CO=BD=−m,∴B(n,−m),∵mn=−2,∴n(−m)=2,∴点B所在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2,x故答案为:y=2.x设A(m,n),过A作AC⊥x轴于C,过B作BD⊥x轴于D,得到AC=n,OC=−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OD=n,CO=BD=−m,于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反比例函数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1. (I)把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m,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B 的坐标代入求出n,把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II)过B作BD⊥OC于D,求出OD,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CO,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III)根据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图形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2. (1)作BM⊥x轴于M,作DN⊥x轴于N,利用点A,B的坐标得到BC=OM=2,BM=OC=6,AM=3,再证明△ADN∽△ABM,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DN=2,AN=1,则ON=OA−AN=4,得到D点坐标为(4,2),然后把D点坐标代入y=k中求出k的x值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和S四边形ODBE=S梯形OABC−S△OCE−S△OAD进行计算.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和梯形的性质;理解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比计算线段的长度.23. (1)由C的坐标求出菱形的边长,利用平移规律确定出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2)由菱形的边长确定出A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解析式即可;(3)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交点坐标,由图象确定出满足题意x的范围即可.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4. (1)分别把x=0和y=0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A、B的坐标;(2)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OA=OD=3,即可得出D、C的横坐标是3,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即可.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5. (1)将点A的坐标代入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后求得k值即可确定函数的解析式;(2)过点A作AM⊥x轴于点M,过点C作CN⊥x轴于点N,首先求得点B的坐标,然后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求得直线和双曲线的交点坐标即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点、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点C的坐标确定点B的坐标,从而确定直线的解析式.26. (1)当F为AB的中点时,点F的坐标为(3,1),由此代入求得函数解析式即可;(2)根据图中的点的坐标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得到关于k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出最值即可.此题属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