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

减法的性质
a-b-c=a-(b+c),其中a、b、c为 任意实数。
加法交换律
a+b=b+a,其中a、b为任意实 数。
加法结合律
(a+b)+c=a+(b+c),其中a、b、 c为任意实数。
Part
03
实例解析与练习
实例解析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混合运算。在运算时,需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 顺序,同时要注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
回顾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回顾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包括 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 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等。
学习难点与问题
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 难点和问题,以及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
学习收获与成长
总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收 获和成长,包括知识、技 能、思维等方面的提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乘法口 诀熟练度,为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坚 实的基础。
Part
05
总结与回顾
总结重点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掌握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即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 的顺序进行。
运算规则
理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以及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运算技巧
掌握一些运算技巧,如凑整、分拆、转换等,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 确性。
当运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 有乘除时,应从左到右依 运算应优先进行 ,遵循先小括号后中括号 的顺序。
运算规则
乘法分配律
a×c+b×c=(a+b)×c,其中a、b 、c为任意实数。
乘法结合律
(a×b)×c=a×(b×c),其中a、b、 c为任意实数。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必考四则运算解释大全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必考四则运算解释大全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必考四则运算解释大全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必考的四则运算解释大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一年级加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求和的运算。

例如,1 + 2的结果是3。

减法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字中减去另一个数字得到差的运算。

例如,5 - 3的结果是2。

乘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2 × 3的结果是6。

除法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字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例如,6 ÷ 2的结果是3。

二年级多位数加法和减法在二年级,学生将研究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如,23 + 15的结果是38,63 - 27的结果是36。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指一种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的工具。

学生将研究并掌握乘法口诀表,以便快速计算乘法题目。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字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学生将研究如何理解和应用除法的概念,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三年级进位和退位在三年级,学生将研究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进位是指在加法和减法中,当某一位的和或差大于9时,将其十位的数加到下一位的运算。

退位是指当被减数比减数小时,在减法中需要向前一位借一。

乘法表的扩展学生将研究并掌握乘法表的扩展,如10乘以任意数字的乘法法则。

除法的应用学生将研究如何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平均分等。

四年级零的概念和运算学生将研究零的概念和运算,如何进行带有零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的概念学生将研究分数的概念,如何表示和读写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学生将研究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如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比较。

五年级分数的运算学生将研究更复杂的分数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和分数的化简。

百分数学生将研究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并进行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的运算学生将研究小数的加减乘除和小数的化简。

六年级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学生将研究如何将小数转换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并进行相应的运算。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在2024年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中,四则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他们在前几年所学习的基础数学知识。

下面我将对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1. 同样优先级的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例如:3 + 4 - 2 = 7 - 2 = 5。

2. 不同优先级的运算: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例如:(3 + 4) - 2 = 7 - 2 = 5。

二、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1. 同样优先级的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例如:4 × 3 ÷ 2 = 12 ÷ 2 = 6。

2. 不同优先级的运算: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

例如:(4 × 3) ÷ 2 = 12 ÷ 2 = 6。

三、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首先要明确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

通常按照括号、指数、乘除法、加减法的顺序进行运算。

1. 括号内的运算: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其他运算。

例如:5 × (2 + 3) = 5 × 5 = 25。

2. 指数运算:指数运算是对一个数字进行乘方运算。

例如:2³表示2的3次方,即2 × 2 × 2 = 8。

3. 乘除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法运算。

例如:6 ÷ 3 × 2 = 2 × 2 = 4。

4. 加减法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9 - 3 + 5 = 6 + 5 = 11。

5. 综合运算:将以上的运算法则结合起来,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运算。

例如:2² + (3 × 4 - 5) ÷ 2 = 4 + (12 - 5) ÷ 2 = 4 +7 ÷ 2 = 4 + 3.5 = 7.5。

人教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知识点汇总
四则运算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加法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乘法
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除法
被除数 = 商 × 除数 除数 = 被除数 ÷ 商
两个规律
一、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 变。 二、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 积不变。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则运算》知识点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

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其他数学运算的基础。

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单的计算,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四则运算的知识点。

一、加法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加法的基本规则是:同号相加得正,异号相加得负。

例如:3+5=8,(-3)+(-5)=(-8),(-3)+5=2加法的交换律:a+b=b+a,即加数的顺序可以变换,结果不变。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即先将两个数相加再将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二、减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用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减法的基本规则是:正减正得正,负减负得负,正减负要看绝对值谁大。

例如:7-3=4,(-7)-(-3)=(-4),7-(-3)=10。

减法的运算法则与加法不同,不能随意交换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

三、乘法在进行乘法运算时,需要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乘法的基本规则是: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例如:2×3=6,(-2)×(-3)=6,(-2)×3=-6乘法的交换律:a×b=b×a,即乘数的顺序可以变换,结果不变。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即先将两个数相乘再将结果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四、除法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需要用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它们的商。

除法的基本规则是:正数除以正数得正数,负数除以负数得正数,正数除以负数或者负数除以正数得负数。

例如:8÷2=4,(-8)÷(-2)=4,8÷(-2)=-4,(-8)÷2=-4除法的运算法则与乘法不同,不能随意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

五、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指同时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计算、数的比较与排序、数的整理与展开、数的应用等内容。

在这些内容中,四则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加法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的运算。

例如:1 + 2 = 3,表示将1和2相加得到3。

2. 加法的性质(1)交换律:a + b =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零元素:a + 0 = a(4)加法逆元素:a + (-a) = 03. 加法的应用加法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总和,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明拥有10个苹果,小红给他2个,那么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二、减法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计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的运算。

例如:3 - 1 = 2,表示将3减去1得到2。

2. 减法的性质(1)减法不存在交换律:a - b ≠ b - a(2)减法不存在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减数减去被减数等于差:a - b = c,则 c + b = a3. 减法的应用减法可以用于计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红现在有8本书,她卖掉了3本,还剩下多少本?三、乘法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计算两个数的积的运算。

例如:2 × 3 = 6,表示将2和3相乘得到6。

2. 乘法的性质(1)交换律:a × b = b × a(2)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乘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 乘法的应用乘法可以用于计算两个数的积,以及解决一些问题,如: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5元,他一共要花多少钱买篮球?四、除法1.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一、整数加减法1. 整数的加法:- 同号相加,取绝对值相加,结果的符号与被加数相同。

-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2. 整数的减法:- a - b = a + (-b)二、小数的加减法1. 小数的加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往高位逐位相加,小数点位置不变。

2. 小数的减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往高位逐位相减,小数点位置不变。

三、整数乘法1. 乘法法则:- 符号相同的两个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数。

- 符号不同的两个整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2. 乘法计算方法:- 先忽略符号,将绝对值相乘,再根据符号确定最终结果的符号。

四、小数乘法1. 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忽略小数点,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并记录两个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

- 最后把小数点的位数加起来,将小数点移到正确的位置。

五、整数除法1. 除法运算规则:- 符号相同的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为正数。

- 符号不同的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为负数。

2. 除法计算方法:- 先用绝对值进行除法运算,再根据符号确定最终结果的符号。

- 如果除不尽,则取商的整数部分。

六、小数除法1. 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被除数移动小数点,使得除数成为整数。

- 然后进行整数除法运算,得到商和余数。

- 最后将商加上余数的小数部分,得到最终结果。

七、四则混合运算1. 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表达式中同时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2. 运算的顺序:-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 再进行乘除法运算。

- 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3. 如果存在多个括号,计算时从最内层的括号开始。

以上是关于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背诵)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知识点
2.算一算,总结计算法则。
3.算一算,比一比,感受整数与小数计算法则的密切联系。
4.改写算式,明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提高性公民素养策略性知识认来自知方法


数形结合,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总结,从直观到抽象。
创 新性知识
知新组





知新:感受整数与小数计算法则的密切联系。
发散:对整数、小数一步计算的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知识点
类别
知 识 要 点
基础性公民素养
陈述性知识






1.知道加减乘除运算的意义。
2.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3.明确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的密切联系。
4.知道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程序性知识








1.看情景,提问题,解答问题,明确四则意义。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汇总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汇总

第四课时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7分钟)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试着标出来。

2.出示问题: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30(2)175-25×4(3)40÷4+6(4)48-18÷23.课件辅助,显示结果:(1)7×2+30(2)175-25×4(3)40÷4+6(4)48-18÷24.师:是这样的吗?画线的这一步应该先算。

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计算顺序有关的知识。

(板书:四则混合运算)【设计意图】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这里所说的“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

课的开始,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意识。

二、经历过程,感受作用(7分钟)1.师:学校艺术节快到了,每个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练习,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美术小组是航模组的2倍。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小学语文】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小学语文】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小学语文】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 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②②└──────┘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总结

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总结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202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一、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规则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题中同时出现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基本规则:1. 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2. 其次计算乘法和除法运算;3. 最后计算加法和减法运算;4. 如果存在多个括号,根据运算优先级依次计算。

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 加法运算:将两个整数按照加法的规则相加。

例如:321 + 123 = 444。

2. 减法运算:将两个整数按照减法的规则相减。

例如:543 - 321 = 222。

3. 乘法运算:将两个整数按照乘法的规则相乘。

例如:32 × 11 = 352。

4. 除法运算:将两个整数按照除法的规则相除。

例如:528 ÷ 4 = 132。

三、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 加法运算:将两个小数按照加法的规则相加。

例如:3.5 +2.3 = 5.8。

- 4.2 = 3.4。

3. 乘法运算:将两个小数按照乘法的规则相乘。

例如:1.2 × 0.5 = 0.6。

4. 除法运算:将两个小数按照除法的规则相除。

例如:5.6 ÷ 2 = 2.8。

四、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 加法运算:将两个分数按照加法的规则相加。

例如:1/4 + 1/3 = 7/12。

2. 减法运算:将两个分数按照减法的规则相减。

例如:5/8 - 3/8 = 1/4。

3. 乘法运算:将两个分数按照乘法的规则相乘。

例如:2/3 × 5/6 = 5/9。

4. 除法运算:将两个分数按照除法的规则相除。

例如:1/2 ÷ 1/4 = 2/1。

五、混合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混合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组成的数。

在进行混合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先将混合数转化为带分数或假分数,然后再进行运算。

1. 加法运算:将两个混合数按照加法的规则相加。

例如:2 1/2 + 3 3/4 = 6 1/4。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一、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整数的加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加,并根据相加结果的正负确定最终结果的正负。

2. 整数的减法:将减数取相反数,然后再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

3. 整数的乘法:将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乘,并根据原来两个数的正负确定最终结果的正负。

4. 整数的除法:将被除数和除数的绝对值相除,并根据原来两个数的正负确定最终结果的正负。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小数的加法:将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相加,并将整数部分相加后加上小数部分的和。

2. 小数的减法:将减数的小数部分减去被减数的小数部分,并将整数部分相减后减去小数部分的差。

3. 小数的乘法:将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相乘,并将整数部分相乘后加上小数部分的积。

4. 小数的除法:将被除数的小数部分除以除数的小数部分,并将整数部分除以除数后加上小数部分的商。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三、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 将整数和小数分别转化为分数,再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运算结果可以是真分数、带分数或小数。

四、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指在一个算式中包含有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等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运算的先后顺序进行,即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然后进行乘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1. 遇到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需要先计算括号里的运算,并将结果带入到其他运算中。

2. 遇到连续的乘法或除法运算,需要先计算乘法或除法,再计算后面的加法或减法。

3. 遇到含有多个运算符的混合运算,可以根据运算优先级进行计算,优先计算乘法和除法。

六、问题解答的步骤1. 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提取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分析需要进行的运算。

3. 按照运算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4. 仔细核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没有错误。

5. 将计算结果用文字清晰地回答问题。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淆运算》有关资料知识梳理:1.分数四则混淆运算运算的次序,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淆运算次序相同。

2.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相同合用于分数四则混淆运算。

分数四则混淆运算的次序,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淆运算的次序相同。

在计算过程中,能简易计算的要简易计算。

前一题依据四则运算的计算次序进行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除法;后一题先算乘法,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计算的过程中只需依据计算次序仔细计算就能够了。

要注意在计算的过程中,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差别较大,一定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直接约分。

3.比一个数的几分之若干(少)几,有时列方程解,有时用算术方法解;假如单位 1 已经知道,就用算术方法 `,假如单位 1 不知道,就设单位 1 为ⅹ,列方程解。

我国古代的念书人 ,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诵不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熟记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 ,琅琅上口 ,成为博学多才的文人。

为何在现代化教课的今日 ,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 ,竟提起作文就头疼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地提出 : “中小学文教课成效差,中学文生文水平低 , ⋯⋯十几年上数是9160,文是 2749 ,恰巧是 3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文,倒是大部分不关 ,非咄咄怪事 ! ” 根究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特是写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文的“三因素”是点、据、 ,也通文的基本构 :提出――剖析――解决 ,但真实起笔来就犯了。

知道“是”,就是不出“ 什么”。

根来源因是无“米”下“ ”。

于是便打开作文集之的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语 ,抄人家的案例 ,不参照作文就很写出像的文章。

因此 ,乏、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个 ,不可以在布局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到“死硬背”的重要性 ,学生累足的“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整数、小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整数、小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整数、
小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那么混合运算,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反,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异样适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那么混合运算知识点:整数、小数1、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反,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异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假设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假设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假设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外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解答运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条件和所求效果;
(2)剖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停止检验,写出答案。

例5甲、乙两队先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动身,相向而行,
一个同窗骑自行车以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复联络(停歇时间不计)。

假设甲队先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先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先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先生共走多少千米?
更多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其他相关温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

《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总结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基础都尤为重要,这就犹如建筑师建房子一样,不打好良好的地基,如何建高楼大厦?所以说,同学们,打好基础非常重要,特别是数学这一门本就是一门连贯性非常强的学科。

四则运算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这是他们在这一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

如果在小学阶段将四则运算知识掌握,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那么对于其日后学习和掌握更深层次的运算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则指的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这四种计算法则。

而四种混合运算指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也有很多基本定律:加(乘)法交换律、加(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连除(减)定律等等。

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定律也是做简便计算题必须要掌握的。

数学学习总是要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够解答各种问题,并不是盲目做题。

现在题海不是提高成绩的方法,深入本质提高思维能力才是根本啊!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抵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徐法,都要从左往右按B 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藥除法,再算血咸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匡;大、中、小括号的计算丿侦序为小T中T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J贴遵循以上1、2、3条菸计算丿顶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os错谋的表达2、f数力吐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O = a3、f数减去OS得原数;字母表示:a-O = a4、f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 ;字母表示:a-a=O5、f数和0?目乘,仍得0 ;字母表示:axO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汩=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涣两个力澈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f』瞰;或者先扌匪两个数相加,冉加另和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0的运算(背诵)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
=35.3×(8+6—4)
=35.3×10
=353
九、连减简便运算例子:
①528—6.5—3.5
=528—(6.5+3.5)
=528—10
=518
②528—89—128
=528—128—89
=400—89
=311
③52.8—(40+12.8)
=52.8—12.8—150
=40—40
=0
十、连除简便运算例子:
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十一、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①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②250÷8×4
=250×4÷8
=1000÷8
=125
知识点三: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
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例题
一、常见乘法计算:
1、整数:25×4=100 125×8=1000
2、小数:0.25×4=1 0.125×8=1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题:
50+98+50
=50+50+98
=100+98
=198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题:
488+40+60
=488+(40+60)
=488+100
=588
=99×25.6+25.6×1
=25.6×(99+1)殊例题2
45×102
=45×(100+2)
=45×100+45×2
=4500+90
=4590
5、特殊例题3
99×26
=(100—1)×26
=100×26—1×26
=2600—26
=2574
6、特殊例题4
5.3×8+35.3×6—4×35.3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字母表示:①(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题:
0.25×56×4
=0.25×4×56
=1×56
=56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题:
99×0.125×8
=99×(0.125×8)
=99×1
=99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例题:
65+28.6+35+71.4
=(65+35)+(28.6+71.4)
=100+100
=200
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算例题: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背诵)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25×0.125×4×8
=(25×4)×(0.125×8)
=100×1
=100
八、乘法分配律简算例题:
1、分解式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2、合并式
135×12.3—135×2.3
=135×(12.3—2.3)
=135×10
=1350
3、特殊例题1
99×25.6+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