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热力学PPT课件
02
对应态原理
不同物质在相同的对应状态下具有相同 的热力学性质。对应态参数包括对比压 强、对比体积和对比温度。
03
范德华方程与对应态 原理的应用
预测真实气体的性质,如液化温度、临 界参数等。
真实气体行为描述
压缩因子
描述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偏差程度的物理量,定义为Z = pV/nRT。对于理想气体,Z = 1;对于真实气体,Z ≠ 1。
细管电泳等。
固体熔化与升华过程分析
固体熔化
升华过程
熔化与升华的应用
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达到 熔点时开始熔化,由固态转变为 液态。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 度保持不变。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可以直接升华 为气态,而无需经过液态阶段。 升华过程中也吸收热量,但温度 同样保持不变。
熔化与升华是物质相变的重要过 程,对于理解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和相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用途, 如金属冶炼、材料制备等领域。
阿马伽分体积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体分体积之和,即V_total = V_1 + V_2 + ... + V_n。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各组分气体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且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
范德华方程与对应态原理
01
范德华方程
对真实气体行为的描述,考虑了分子体 积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式为(p + a/V^2)(V - b) = RT,其中a、b为与物 质特性相关的常数。
维里方程
描述真实气体行为的另一种方程形式,考虑了高阶分子间 相互作用项,形式为pV = nRT(1 + B/V + C/V^2 + ...), 其中B、C等为维里系数。
高等热力学课件第1章流体pVT关系
3
等温与绝热
可用于描述理想气体的扩张和压缩过程,探索其热力学性质。
流体的比热容和焓
比热容
衡量流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 温度变化。
焓
描述了系统的内能和对外界做功 的总和性 质和能量转化。
麦克斯韦方程和吉布斯-杜亨方程
1 麦克斯韦方程
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偏导数关系,揭示了系统 的性质。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
1 理想气体
遵循理想气体定律,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
2 实际气体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需要使用状态方程来描述。
3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包括艾伦-富根方程和范德华方程。
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1
等温过程
温度保持不变,内能转化为热量与环境交换。
2
绝热过程
热量不从或不向环境交换,内能转化为功或由功转化为内能。
2 吉布斯-杜亨方程
描述了多组分体系的平衡条件。
相图和临界点
相图
展示了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 力条件下的各种相态。
临界点
温度和压力达到临界值时, 物质不再存在液态和气态之 分。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定义了物质转变为超临界流 体的条件。
流体在工程中的应用
1 流体动力学
用于设计飞行器、汽车和船只的空气动力学 和水动力学。
2 能源转换
涉及流体的燃烧、蒸汽发电和涡轮机等领域。
3 化工过程
4 环境工程
流体在化学工程中的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
涉及水力学、水污染和废水处理等流体问题。
高等热力学课件第1章流 体pVT关系
流体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流体的pVT关系。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系,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流体的特性和行为。
流体的性质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PPT课件
传热的微观本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能量从高 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是过程量
d Q 微小热量 :
> 0 表示系统从外界吸热; < 0 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
等价
2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 Q,对外界做功 W,系 统内能从初始态 E1变为 E2,则由能量守恒:
循环过程
V
1.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系统(固、液、气);
2.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过程(非准静态过程亦 成立)。
6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四、 W、Q、E的计算
1.W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体积功)
F
(1)直接计算法(由定义)
系统对外作功,
2
W=1
Fdx
=
2
1
PS
dx
V2
W = PdV
W = 1 P dV =
RT
2
1
dV V
W
RTl nV( 2 ) V1
P1V1
ln(V2 V1
)
P1V1
ln(P1 P2
)
系统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思考:CT ( 等温摩尔热容量)应为多大?
15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7.4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 of the ideal gas)
吸热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其余用于增加系统内能。
14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三.等温过程(isothermal process) P
d Q 微小热量 :
> 0 表示系统从外界吸热; < 0 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
等价
2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某一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 Q,对外界做功 W,系 统内能从初始态 E1变为 E2,则由能量守恒:
循环过程
V
1.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系统(固、液、气);
2.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过程(非准静态过程亦 成立)。
6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四、 W、Q、E的计算
1.W的计算(准静态过程,体积功)
F
(1)直接计算法(由定义)
系统对外作功,
2
W=1
Fdx
=
2
1
PS
dx
V2
W = PdV
W = 1 P dV =
RT
2
1
dV V
W
RTl nV( 2 ) V1
P1V1
ln(V2 V1
)
P1V1
ln(P1 P2
)
系统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思考:CT ( 等温摩尔热容量)应为多大?
15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7.4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 of the ideal gas)
吸热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其余用于增加系统内能。
14
精选PPT课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三.等温过程(isothermal process) P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课件
答案 C
18
典例精析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返回
【例3】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论述正 确的是( ) A.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其他形式 的能,故这两条定律是相互矛盾的 B.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是会产生其他影响, 故两条定律并不矛盾
答案 B
15
典例精析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考查 返回
【例2】 如图1中汽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汽缸壁是 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汽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 但不漏气,现将活塞杆缓慢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 通过活塞对外做功.若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的是( D )
A.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 到绝对零度
B.热量是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的 C.第二类永动机遵从能量守恒定律,故能制成 D.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2.0×105 J,同时空
气向外界放出热量1.5×105 J,则空气的内能增加了0.5×105 J
解析 由于汽缸壁是导热的,外界温度不变,活塞杆与外界连 接并使其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有足够时间进行热交换,所 以汽缸内的气体温度也不变,要保持其内能不变,该过程气体 是从单一热源即外部环境吸收热量,即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才能 保证内能不变,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此过程由外 力对活塞做功来维持,如果没有外力对活塞做功,此过程不可 能发生.
程都具有
,都是不可逆的.
方向性
7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返回 延伸思考
热传导的方向性能否简单理解为“热量不会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 体”? 答案 不能.
《热力学三定律》课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不断探索新的热力学理论和定律,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 自然现象。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
未来热力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交叉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 创新和突破。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成为热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 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表述
克氏表述指出,不可能通过有限个绝热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 不产生其他影响;开氏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 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
在封闭系统中,自发反应总是向着熵 增加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无序程度增 加的方向进行。
熵的概念
熵增原理的应用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增原理说明 了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 体,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 温物体。
能源利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能源利用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损 失和废弃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热力学第三定律
定义与表述
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通过有 限步骤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 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还有一种表述是:不可能制造 出能完全吸收热而不产生其他 影响的机器。
热力学第三定律则解释了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的原因,即物质的熵永远不 会降为零。
三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能源利用方面,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降
低环境的熵增加。
在制冷技术方面,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和环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
未来热力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交叉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 创新和突破。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成为热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 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表述
克氏表述指出,不可能通过有限个绝热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 不产生其他影响;开氏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 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
在封闭系统中,自发反应总是向着熵 增加的方向进行,即向着无序程度增 加的方向进行。
熵的概念
熵增原理的应用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增原理说明 了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 体,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 温物体。
能源利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能源利用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热量损 失和废弃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热力学第三定律
定义与表述
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通过有 限步骤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 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还有一种表述是:不可能制造 出能完全吸收热而不产生其他 影响的机器。
热力学第三定律则解释了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的原因,即物质的熵永远不 会降为零。
三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能源利用方面,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
的利用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降
低环境的熵增加。
在制冷技术方面,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导 我们如何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和环
热力学基础PPT课件
热力学基础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 热力学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应用
PART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REPORTING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孤立系统
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温标及其特点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与测温物质无关的理想温标。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K。
热力学温标及其特点
01
02
03
04
热力学温标的特点
热力学温标的零点为绝对零度 ,即-273.15℃。
热力学温标与测温物质的性质 无关,因此更为客观和准确。
01
可逆过程
02
系统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后,如果能使系统 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03
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抽象过程,实际上并不存在。
04
不可逆过程
05
系统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后,无论采用何种 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这样的过程称为 不可逆过程。
06
PART 03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 理
REPORTING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及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01
0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 体传到高温物体。
02
05
揭示了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 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REPORTING
目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 热力学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应用
PART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REPORTING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孤立系统
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温标及其特点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与测温物质无关的理想温标。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K。
热力学温标及其特点
01
02
03
04
热力学温标的特点
热力学温标的零点为绝对零度 ,即-273.15℃。
热力学温标与测温物质的性质 无关,因此更为客观和准确。
01
可逆过程
02
系统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后,如果能使系统 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03
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抽象过程,实际上并不存在。
04
不可逆过程
05
系统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后,无论采用何种 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这样的过程称为 不可逆过程。
06
PART 03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 理
REPORTING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及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01
0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 体传到高温物体。
02
05
揭示了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 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物理化学课件 第一章 热力学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
The first law of themodynamics and thermochemistry
第一节 热力学概论
一. 热力学
热力学(Thermodynamics): 研究宏观系统各种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的规 律的科学, 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应用于化学及其相关的过程 主要原理:
内容:通过导热壁分别与第三个物体达热平衡的任意两个物 体彼此间也必然达热平衡。
定律延伸:任一热力学均相体系,在平衡态各自存在一个称 之为温度的状态函数,对所有达热平衡的均相体系,其温 度相同。
温标:a)摄氏温标 以水为基准物,规定水的凝固为零点, 水的沸点与冰点间距离的1/100为1℃。
b)理想气体温标 以低压气体为基准物质,规定水的三相点 为273.16K,温度计中低压气体的压强为 pr
平衡态公理: 一个孤立体系,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必将趋于唯一的
平衡态,而且永远不能自动地离开它。
四、状态和状态函数
(一)状态 —系统所有性质的综合表现 ➢系统处于确定的状态,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
➢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系统状态就确定了;
➢系统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通常采用容易直接测量 的强度性质和必要的广度性质来描述系统所处状态。
五、过程与途径
过程: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发生的变化 途径:系统完成一个过程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过程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状态随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 化学变化过程 按变化的性质分 ➢ 物理过程
p、V、T变化过程
相变化过程
过程按变化的条件分: 等温(T = 0) 等容(V = 0)
表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变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热力 学第二定律(方向、限度和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熵)
The first law of themodynamics and thermochemistry
第一节 热力学概论
一. 热力学
热力学(Thermodynamics): 研究宏观系统各种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所遵循的规 律的科学, 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应用于化学及其相关的过程 主要原理:
内容:通过导热壁分别与第三个物体达热平衡的任意两个物 体彼此间也必然达热平衡。
定律延伸:任一热力学均相体系,在平衡态各自存在一个称 之为温度的状态函数,对所有达热平衡的均相体系,其温 度相同。
温标:a)摄氏温标 以水为基准物,规定水的凝固为零点, 水的沸点与冰点间距离的1/100为1℃。
b)理想气体温标 以低压气体为基准物质,规定水的三相点 为273.16K,温度计中低压气体的压强为 pr
平衡态公理: 一个孤立体系,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必将趋于唯一的
平衡态,而且永远不能自动地离开它。
四、状态和状态函数
(一)状态 —系统所有性质的综合表现 ➢系统处于确定的状态,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
➢系统所有性质具有确定值,系统状态就确定了;
➢系统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通常采用容易直接测量 的强度性质和必要的广度性质来描述系统所处状态。
五、过程与途径
过程: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发生的变化 途径:系统完成一个过程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过程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状态随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 化学变化过程 按变化的性质分 ➢ 物理过程
p、V、T变化过程
相变化过程
过程按变化的条件分: 等温(T = 0) 等容(V = 0)
表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变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热力 学第二定律(方向、限度和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熵)
物理化学(pmph)1.1热力学概论PPT课件
熵总是趋向于增加,即系统的无序程度会不断增加。这一原理对于理解
热力学循环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03
热力学性质计算与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参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即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 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应用
通过测量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可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密度、摩尔质量 等物理量。同时,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
04
热力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本概念
介绍温度、压力、热量、功等 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其在化学反 应中的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
阐述能量守恒原理,解释化学 反应中的热效应及其计算方法 。
热力学第二定律
引入熵的概念,讨论化学反应 的方向和限度,以及热力学第 二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材料相变热力学分析
相变现象与分类
阐述材料中常见的相变现象,如固-固 相变、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及 其分类方法。
相变热力学基础
材料相变热力学应用
举例说明相变热力学在材料制备、加 工、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介绍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基础,如相 平衡条件、相变驱动力等。
材料热力学性质计算与模拟
热力学性质计算方法
微观尺度下热力学现象探索
微观尺度热力学概述
01
研究在微观尺度下,如纳米、分子等层面上的热力学现象和规
律。
微观尺度热力学理论
02
包括统计热力学、量子热力学等,用于揭示微观尺度下的热力
学本质和机制。Leabharlann 微观尺度热力学应用03
在纳米科技、生物医学、能源转换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如纳米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01
02
空调制冷技术原理:利 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 发吸收室内热量,再通 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 成高温高压气体,经冷 凝器散热后变成低温低 压液体,如此循环实现 制冷。
节能措施探讨
03
04
05
采用高效压缩机和换热 器,提高制冷效率。
优化控制系统,实现精 准控温和智能节能。
采用环保制冷剂,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
反应热的概念及分类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及 实例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及意义
盖斯定律在化学热力学中应用
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盖斯定律在相变热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方向判断依据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判据
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自由能变化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目 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量传递与热平衡 • 气体性质与过程分析 •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 • 化学热力学基础 • 热力学在能源工程领域应用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孤立系统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 换的系统。
开系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 系统。
04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
相变现象及分类
相变现象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如固、液、气三相之间的转变。
分类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涉及 热量的吸收或释放,体积发生变化; 二级相变无热量交换,体积不变。
相平衡条件与克拉珀龙方程
相平衡条件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各相之间达到动 态平衡,各相的性质和组成不再发生变 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 课件
分析:汽车发动机熄火后,汽车要克服阻力做功, 当所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其熄火时的动能时,汽车 即停止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 要转变成地面、轮胎的内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能 量还是守恒的,是机械能转变成内能了。
第一类永动机
概念:不需要动力或燃料,却能源源不断 对外做功的机器
结果:制造永动机的千万次努力都以 失败而告终
内能增加4.3×105J。在这一过程中,是气体对外做 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做了多少功?
﹀ 解析:Q=+2.7×105J ΔU=+4.3×105J ΔU=W + Q
得: W=1.6×105J >0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
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 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ΔU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Q 物体吸收的热量
ΔU=W + Q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量等于外界向 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这个关系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与讨论:
一定量的气体,膨胀过程中是外界对气体做 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如果膨胀时做的功 是135J,同时向外放热85J,气体的内能变
读书P56,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1>、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 <2>、将各种现象联系在一起 <3>、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科研 <4>、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例2:水平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发动机熄火后,速度越 来越慢,最后停止。这一现象符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吗?如果符合,汽车失去的动能变成了什么?
第一类永动机
概念:不需要动力或燃料,却能源源不断 对外做功的机器
结果:制造永动机的千万次努力都以 失败而告终
内能增加4.3×105J。在这一过程中,是气体对外做 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做了多少功?
﹀ 解析:Q=+2.7×105J ΔU=+4.3×105J ΔU=W + Q
得: W=1.6×105J >0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
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 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 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ΔU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Q 物体吸收的热量
ΔU=W + Q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量等于外界向 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这个关系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与讨论:
一定量的气体,膨胀过程中是外界对气体做 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如果膨胀时做的功 是135J,同时向外放热85J,气体的内能变
读书P56,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1>、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 <2>、将各种现象联系在一起 <3>、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科研 <4>、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例2:水平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发动机熄火后,速度越 来越慢,最后停止。这一现象符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吗?如果符合,汽车失去的动能变成了什么?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
• ②如果放出热量Q,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 如果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没 有对外界做功,那么物体吸收了多少热 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 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
8
3.如果物体在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 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ΔU与热量Q及 做的功W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②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不变, 但是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这一过程做功情 况怎样?
解:①根据ΔU = W + Q 得
W解=:Δ②U 同-理Q可=得4.2:×W10'5=JΔ-U '-2.6Q×1'=051J=.61×.61×051J0-5J
W2.为6×正10值= -外界1.0对×气10体5J做W功为,负做值了,1.6说×明10气5J 体的对功外。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吸热
(物体从外 界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
内能减少
6
既然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功、 热量跟内能的改变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我们就来研究 这个问题.
• 1.一个物体,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 量,那么:
• ①如果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分子力作功,所以分子有势能.
• 分子的势能与物体的体积变化有关.
• 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 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体积有关,因此,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和体积都有关.
• 温度高内能大,体积变化内能变化.
.
5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 如果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没 有对外界做功,那么物体吸收了多少热 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 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
8
3.如果物体在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 递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ΔU与热量Q及 做的功W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②如果气体吸收的热量仍为2.6×105J不变, 但是内能只增加了1.6×105J,这一过程做功情 况怎样?
解:①根据ΔU = W + Q 得
W解=:Δ②U 同-理Q可=得4.2:×W10'5=JΔ-U '-2.6Q×1'=051J=.61×.61×051J0-5J
W2.为6×正10值= -外界1.0对×气10体5J做W功为,负做值了,1.6说×明10气5J 体的对功外。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吸热
(物体从外 界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
内能减少
6
既然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功、 热量跟内能的改变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我们就来研究 这个问题.
• 1.一个物体,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 量,那么:
• ①如果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如何变化? 变化了多少?
分子力作功,所以分子有势能.
• 分子的势能与物体的体积变化有关.
• 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 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体积有关,因此,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和体积都有关.
• 温度高内能大,体积变化内能变化.
.
5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有足够时间恢复新平衡 准静态过程
精选ppt课1件82021
18
准平衡过程的实质
温差
温差
压差
压差
平衡点1
平衡点2
平衡点3
不平衡
不平衡
压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p (p e x F A )t 0或 p 者 p e x F A t
温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T ( T T e) x 0 或 tT T e 者 xt
• 边界: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6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三、热力系分类
1、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7
精选ppt课件2021
7
2.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精选ppt课1件72021
17
1-5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准平衡过程的定义
若过程进行得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坏后 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所谓弛豫时间又很 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 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准平 衡过程。
破坏平衡所需时间
恢复平衡所需时间
(外部作用时间) >> (驰豫时间)
平衡的本质:
不存在不平衡势差,即同时处于热平衡、力 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精选ppt课1件52021
15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 去掉外界影响,则状态 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精选ppt课1件62021
16
化学热力学全PPT课件
第44页/共123页
1.3 焓
1 定容热QV
若系统的变化是在等容下进行的,则dV=0, W = -PdV =0,
V 0
U Q +W
QV U
说明:U是状态函数(其微小变化用dU来表示) ,
而Qv是过程量(其微小变化用δ来表示) 。它们在 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时仅仅只是在数值上是 相等的。
第45页/共123页
U UB UA
第36页/共123页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由实验论证,热、功、内能三者的关系
例1:把100克0℃水放在一绝热套中,内有电阻丝。
水和电阻丝为系统,绝热箱和电池为环境。
第37页/共123页
H2O(l,0℃) 始态A
H2O(l,50℃) 终态B
U1 UB U A W1
”
功(W): 除热量之外,系统与环境交换
的其他能量。 功的符号: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W < 0,“-”
第20页/共123页
W = We + Wf
总功
膨胀功、 体积功
(Expansion Work)
非膨胀功、 非体积功
(work except expansion work)
第15页/共123页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关系
➢ 每单位广度性质即强度性质
V / n = Vm
Cp / n = Cp, m
➢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 强度性质
m/V=ρ
➢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 广度性质
第16页/共123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 系统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系统性质的综合表现。
1.3 焓
1 定容热QV
若系统的变化是在等容下进行的,则dV=0, W = -PdV =0,
V 0
U Q +W
QV U
说明:U是状态函数(其微小变化用dU来表示) ,
而Qv是过程量(其微小变化用δ来表示) 。它们在 恒容、不作非体积功的过程时仅仅只是在数值上是 相等的。
第45页/共123页
U UB UA
第36页/共123页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由实验论证,热、功、内能三者的关系
例1:把100克0℃水放在一绝热套中,内有电阻丝。
水和电阻丝为系统,绝热箱和电池为环境。
第37页/共123页
H2O(l,0℃) 始态A
H2O(l,50℃) 终态B
U1 UB U A W1
”
功(W): 除热量之外,系统与环境交换
的其他能量。 功的符号:
环境对系统做功 W > 0,“+” 系统对环境做功 W < 0,“-”
第20页/共123页
W = We + Wf
总功
膨胀功、 体积功
(Expansion Work)
非膨胀功、 非体积功
(work except expansion work)
第15页/共123页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关系
➢ 每单位广度性质即强度性质
V / n = Vm
Cp / n = Cp, m
➢ 广度性质÷广度性质 = 强度性质
m/V=ρ
➢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 广度性质
第16页/共123页
2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 系统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系统性质的综合表现。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
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为f、g、h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初
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
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
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D.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6、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
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
焦耳
—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
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焦耳的实验
绝热过程
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
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
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
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
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
增加,A 项正确;ab 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
C 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定,bc 过程发
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变化到b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
)
A.外界对气体做功
B.气体对外界做功
√
C.气体向外界放热
D.气体从外界吸热
√
BD
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现通过电
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
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D.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6、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
184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
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
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
焦耳
—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
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焦耳的实验
绝热过程
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
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
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
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
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
增加,A 项正确;ab 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
C 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定,bc 过程发
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变化到b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
)
A.外界对气体做功
B.气体对外界做功
√
C.气体向外界放热
D.气体从外界吸热
√
BD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PPT课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连翘苷和甘草苷含量刘志武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8(27)7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桑菊感冒片中连翘苷及甘草苷2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醋酸水溶液(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 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连翘苷和甘草苷分别在线性范围3.77~18.84 mg·L-1和30.62~153.10 mg·L-1,具有良好线性关系.连翘苷和甘草苷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5%和99.50%;RSD分别为0.40%和0.50%.结论该法简单易行,可用于桑菊感冒片中连翘苷及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总页数】2页(P855-856)
【作者】刘志武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药剂科,414000;中南大学药学院,长
沙,4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R927.2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杏苏止咳糖浆中甘草苷、橙皮苷、甘草酸的含量 [J], 蒋亚南;王晓燕;黄霞;李振国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中绿原酸与甘草苷的含量 [J], 张婷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白解毒丸中甘草苷含量 [J], 马菁
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甘草苷及甘草酸含量 [J], 樊宝娟;黄艳;罗定强;吴芳;杨亚丽;戴涌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菊感冒片中连翘苷的含量 [J], 李洁;吴政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的热力学能既然决定于它的温度和比体 积,也就决定于它的状态,因此,热力学能也 是气体的状态参数。
考虑到气体的内动能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内 位能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比体积,所以气体的 热力学能是温度和比体积的函数,即
• 内能是状态量
34
内能: U
宏观:动能Ek 势能Ep
总能
微观(内部)
宏观(外部)
总能: E
循环由过程组成 。过程分: 可逆;不可逆
p2
3T
2
3
4
1
4
1
v
s
28
正向循环
顺时针
p 1 wnet
T 2
q1-q2=wnet
2
1
V
S
输出功
吸热
29
逆向循环
逆时针方向
p1
wnet
输入功
T 2
q1-q2=wnet
2V 1
S
输出热
30
六 、循环经济性指标
收益 代价
动力循环: 热效率
逆向循环: 制冷系数
1、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7
2.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3. 简单可压缩系— 由可压缩物质组成,无化学反应、与外界有交换容积
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
8
“ 热是能的一种,机械能变热能,或热能变机械能时, 它们间的比值是一定的”或“热可以变成功,功也可以变 成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相应量的功,消耗一定量 的功时必出现与之对应的一定量的热”.
➢在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2 热力学能和总能
热力学能=内动能(f(T))+内位能(f(v,T))
1 2
c f
2
gz
wi
ws = -△h
= h1 - h2>0
1. 忽略动能差 2. 位能差 3. 绝热 轴功是由焓的变化转 变而来的
48
换热器
q
h
1 2
Hale Waihona Puke f2gdz
wi
h1 高温工质
h2
忽略动能差、位能差
没有做功的部分:
ws 0
低温工质 h1’
h2’
q h h2 h1
T>常温,p<7MPa
双原子分子
理想气体 O2, N2, Air, CO, H2
54
2. 实际气体
✓ 不符合理想气体假设. ✓ 水蒸气、制冷工质是实际气体。
因为,这类物质临界温度较高,蒸气在通常 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下离液态不远。
55
气体常数: Rg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科拉贝隆方程)
Q U W
➢m kg工质经过有限过程
Q dU W
q u w
➢m kg工质经过微元过程 ➢1 kg工质经过有限过程
q du w ➢1 kg工质经过微元过程
1. 任何工质:包括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甚至液体; 2. 任何过程:可逆过程或不可逆过程; 3. 应用闭口系统能量方程时,注意Q、W的符号。
18
准平衡过程的实质
温差
温差
压差
压差
平衡点1
平衡点2
平衡点3
不平衡
不平衡
压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p ( pext
F)0 A
或者
p
pext
F A
温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T (T Text ) 0 或者 T Text
工质与外界的压差和温差均为无限小!
19
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定义
焓的变化
高温工质 低温工质
q h h2 h1 0
q' h h2' h1' 0
49
喷管、扩压管
喷嘴: 减小压力,增大速度
扩压器: 减小速度, 增大压力
q h c2 / 2 gz ws
ws 0 q 0
1 c2 h 2
50
gz 0
热能动力装置的共性
动力装置模化成双热源示意图
共性可总结为:工作介质经历吸热、膨胀作功、排热过程
1-2 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体系)
一、定义
外界和边界
• 系统 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 研究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 外界:
与体系发生质、能交换的物系。
• 边界: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6
三、热力系分类
区分:
以系统与外界关系划分: 有
是否传质
开口系
无 闭口系
是否传热
非绝热系 绝热系
是否传热、功、质 非孤立系 孤立系
1-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和基本状态参数
一、热力学状态和状态参数
热力学状态 —系统宏观物理状况的综合
状态参数 —描述物系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二、状态参数的特性和分类
1.状态参数是宏观量,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平均效 应,只有平 衡态才有状参,系统有多个状态参数,如
wt w ( pv)
45
闭口系统和稳定开口系的方程
闭口系
q u w
稳定流动系
q h wt
等价
膨胀功 w 技术功 wt
轴功ws
流动功(pv)
46
2-7 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q
h
1 2
c
f
2
gz
wi
热力学问题经常可忽略动、位能变化
47
动力机
q
q
0
h
1-4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平衡状态
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 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始终保持不变,则系 统的这种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14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势差 --------------->
不平衡状态
温差 — 热不平衡势 压差 — 力不平衡势 相变 — 相不平衡势 化学反应 — 化学不平衡势
当工质完成某一热力过程之后,若能沿原来 路径逆向进行,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 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反之,为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只是指可能性,并不 是指必须要回到初态的过程。
20
可逆过程的实现
准平衡过程 + 无耗散效应 = 可逆过程
不平衡势差无限小 耗散效应 不平衡势差
不可逆根源 耗散效应
21
p pb pe ( p pb ) p pb pv ( p pb )
12
压力
常用单位:
1 kPa = 103 Pa 1 bar = 105 Pa 1 MPa = 106 Pa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1 mmHg = 133.3 Pa 1 at = 1 kgf/cm2 = 9.80665104 Pa
绝热节流
忽略动能差、位能差
h1
h2
q h ws
ws 0
q0
h 0 h1 h2
51
第三章 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3-1 理想气体的概念 3-2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3-4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和相图 3-5 水的汽化过程和临界点 3-6 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3-7 水蒸气表和图
➢ 焓对于开口系有上述物理意义,对闭口系不再具有 上述物理意义;
焓是状态参数.
38
2-4 (焓)
因热工计算中时常出现U+pV,所以把它定义为焓H
H = U + pV [ kJ ] h = u + pv [ kJ/kg ]
h f ( p, v), h f ( p,T ), h f (T , v)
平衡的本质:
不存在不平衡势差,即同时处于热平衡、 力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15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 去掉外界影响,则状态 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16
平衡与均匀
平衡:时间上 均匀:空间上
平衡不一定均匀;单相平衡态则一定是 均匀的,且物系中各处的状态参数相同。
36
推动功和流动功
推动功:工质在开口系中流动而传递的功。
Wpush = p A dl = pV
注:推动功只有在工质移 动位置时才起作用。
流动功: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
( pv) p2v2 p1v1
37
2-4 (焓)
➢ 在开口系中由于有工质流动,热力学能u与推动功 pv必然同时出现,所以焓可以理解为由于工质流动 而携带的、并取决于热力状态参数的能量;
E U Ek E p
Ek
1 2
mc
f
2
Ep mgz
E
U
1 2
mc
f
2
mgz
e
u
1 2
c
f
2
gz
35
2-3能量的传递与转换
1 功和热
➢能量传递的两种方式:做功和传热 ➢功量与热量都是系统与外界所传递的能量,而不 是系统本身的能量,其值并不由系统的状态确定, 而是与传递时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功量和热量不是系统的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 征有关的过程量。
复习内容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一、热能动力装置
定义: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热能并利用热能得到动力 的整套设备。
考虑到气体的内动能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内 位能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比体积,所以气体的 热力学能是温度和比体积的函数,即
• 内能是状态量
34
内能: U
宏观:动能Ek 势能Ep
总能
微观(内部)
宏观(外部)
总能: E
循环由过程组成 。过程分: 可逆;不可逆
p2
3T
2
3
4
1
4
1
v
s
28
正向循环
顺时针
p 1 wnet
T 2
q1-q2=wnet
2
1
V
S
输出功
吸热
29
逆向循环
逆时针方向
p1
wnet
输入功
T 2
q1-q2=wnet
2V 1
S
输出热
30
六 、循环经济性指标
收益 代价
动力循环: 热效率
逆向循环: 制冷系数
1、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7
2.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3. 简单可压缩系— 由可压缩物质组成,无化学反应、与外界有交换容积
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
8
“ 热是能的一种,机械能变热能,或热能变机械能时, 它们间的比值是一定的”或“热可以变成功,功也可以变 成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相应量的功,消耗一定量 的功时必出现与之对应的一定量的热”.
➢在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2 热力学能和总能
热力学能=内动能(f(T))+内位能(f(v,T))
1 2
c f
2
gz
wi
ws = -△h
= h1 - h2>0
1. 忽略动能差 2. 位能差 3. 绝热 轴功是由焓的变化转 变而来的
48
换热器
q
h
1 2
Hale Waihona Puke f2gdz
wi
h1 高温工质
h2
忽略动能差、位能差
没有做功的部分:
ws 0
低温工质 h1’
h2’
q h h2 h1
T>常温,p<7MPa
双原子分子
理想气体 O2, N2, Air, CO, H2
54
2. 实际气体
✓ 不符合理想气体假设. ✓ 水蒸气、制冷工质是实际气体。
因为,这类物质临界温度较高,蒸气在通常 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下离液态不远。
55
气体常数: Rg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科拉贝隆方程)
Q U W
➢m kg工质经过有限过程
Q dU W
q u w
➢m kg工质经过微元过程 ➢1 kg工质经过有限过程
q du w ➢1 kg工质经过微元过程
1. 任何工质:包括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甚至液体; 2. 任何过程:可逆过程或不可逆过程; 3. 应用闭口系统能量方程时,注意Q、W的符号。
18
准平衡过程的实质
温差
温差
压差
压差
平衡点1
平衡点2
平衡点3
不平衡
不平衡
压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p ( pext
F)0 A
或者
p
pext
F A
温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T (T Text ) 0 或者 T Text
工质与外界的压差和温差均为无限小!
19
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定义
焓的变化
高温工质 低温工质
q h h2 h1 0
q' h h2' h1' 0
49
喷管、扩压管
喷嘴: 减小压力,增大速度
扩压器: 减小速度, 增大压力
q h c2 / 2 gz ws
ws 0 q 0
1 c2 h 2
50
gz 0
热能动力装置的共性
动力装置模化成双热源示意图
共性可总结为:工作介质经历吸热、膨胀作功、排热过程
1-2 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体系)
一、定义
外界和边界
• 系统 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 研究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 外界:
与体系发生质、能交换的物系。
• 边界: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6
三、热力系分类
区分:
以系统与外界关系划分: 有
是否传质
开口系
无 闭口系
是否传热
非绝热系 绝热系
是否传热、功、质 非孤立系 孤立系
1-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和基本状态参数
一、热力学状态和状态参数
热力学状态 —系统宏观物理状况的综合
状态参数 —描述物系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二、状态参数的特性和分类
1.状态参数是宏观量,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平均效 应,只有平 衡态才有状参,系统有多个状态参数,如
wt w ( pv)
45
闭口系统和稳定开口系的方程
闭口系
q u w
稳定流动系
q h wt
等价
膨胀功 w 技术功 wt
轴功ws
流动功(pv)
46
2-7 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q
h
1 2
c
f
2
gz
wi
热力学问题经常可忽略动、位能变化
47
动力机
q
q
0
h
1-4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平衡状态
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 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始终保持不变,则系 统的这种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14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势差 --------------->
不平衡状态
温差 — 热不平衡势 压差 — 力不平衡势 相变 — 相不平衡势 化学反应 — 化学不平衡势
当工质完成某一热力过程之后,若能沿原来 路径逆向进行,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 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反之,为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只是指可能性,并不 是指必须要回到初态的过程。
20
可逆过程的实现
准平衡过程 + 无耗散效应 = 可逆过程
不平衡势差无限小 耗散效应 不平衡势差
不可逆根源 耗散效应
21
p pb pe ( p pb ) p pb pv ( p pb )
12
压力
常用单位:
1 kPa = 103 Pa 1 bar = 105 Pa 1 MPa = 106 Pa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1 mmHg = 133.3 Pa 1 at = 1 kgf/cm2 = 9.80665104 Pa
绝热节流
忽略动能差、位能差
h1
h2
q h ws
ws 0
q0
h 0 h1 h2
51
第三章 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3-1 理想气体的概念 3-2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3-4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和相图 3-5 水的汽化过程和临界点 3-6 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3-7 水蒸气表和图
➢ 焓对于开口系有上述物理意义,对闭口系不再具有 上述物理意义;
焓是状态参数.
38
2-4 (焓)
因热工计算中时常出现U+pV,所以把它定义为焓H
H = U + pV [ kJ ] h = u + pv [ kJ/kg ]
h f ( p, v), h f ( p,T ), h f (T , v)
平衡的本质:
不存在不平衡势差,即同时处于热平衡、 力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15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 去掉外界影响,则状态 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16
平衡与均匀
平衡:时间上 均匀:空间上
平衡不一定均匀;单相平衡态则一定是 均匀的,且物系中各处的状态参数相同。
36
推动功和流动功
推动功:工质在开口系中流动而传递的功。
Wpush = p A dl = pV
注:推动功只有在工质移 动位置时才起作用。
流动功: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
( pv) p2v2 p1v1
37
2-4 (焓)
➢ 在开口系中由于有工质流动,热力学能u与推动功 pv必然同时出现,所以焓可以理解为由于工质流动 而携带的、并取决于热力状态参数的能量;
E U Ek E p
Ek
1 2
mc
f
2
Ep mgz
E
U
1 2
mc
f
2
mgz
e
u
1 2
c
f
2
gz
35
2-3能量的传递与转换
1 功和热
➢能量传递的两种方式:做功和传热 ➢功量与热量都是系统与外界所传递的能量,而不 是系统本身的能量,其值并不由系统的状态确定, 而是与传递时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功量和热量不是系统的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 征有关的过程量。
复习内容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一、热能动力装置
定义: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热能并利用热能得到动力 的整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