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5分钟视频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教学课件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教学课件
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 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解: 在第2h和第6h时, 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就是 f (2)和 f (6).
根据导数的定义,
所以,
求导数的步骤:
(1)求平均变化率
y f (x0 x) f (x0 )
x
x
(2)取极限得导数
f
(
x0
)
lim
x0
y x
牛顿
莱布尼茨
导数的几何意义
f
(x0
x) x
f
(x0 )
马克思曾对微积分作过一番历史考察,他把这一时 期称为“神秘的微积分”时期,并有这样的评论:“于 是,人们自己相信了新发现的算法的神秘性。这种算法 肯定是通过不正确的数学途径得出了正确的(而且在几 何应用上是惊人的)结果。人们就这样把自己神秘化了, 对这新发现的评价更高了,使一群旧式正统派数学家更 加恼怒,并且激起了敌对的叫嚣,这种叫嚣甚至在数学 界以外产生了反响,而为新事物开拓道路,这是必然 的。”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 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x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在x x0处的导数,
记作f (x0 )或y xx0
即:f
(x0 )
lim
x0
y x
lim
x0
f
( x0
x) x
f
(x0 )
例1 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胶等各种不同产品,
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 如果第 x h时, 原油的温度(单 位: C )为 f (x) = x2 – 7x+15 ( 0≤x≤8 ) . 计算第2h和第6h,
如图,函数y= f(x)的图象上有任意一点P(x0,y0),Q为 P在曲线C上邻近的一点,Q(x0+∆x,y0+∆y)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课件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课件

函数的单调性和合承德观察图像,结合己学过的函数观点,你能说出这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吗?IIIe探究一'向题1:根据上面的描述,对比函数/(X)=X与六乂)十2在区间(一8,+8)上的变化规律,说出它们的不]虱点?。

探究一问题2:请归纳函数f(x)=x,/(x)=2x+1和函数/(x)=x2(x>0)的共同特征.函数尹7任)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f3)=/ -3-2-101239i讨论:在函数,⑴衣的定义域(-8,+00)上,取两个自变量值设X[——1,才2=2,由尤I V工2.计算得相应的函数值mxrg),则称函数f(X)=X2在(-00,+00)上是增函数,这种说法对吗?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i,x2,当Xi«2时,都有f(Xi)<f(X2),函数f(x)在区向D上是增函数(increasing function)..Ay"/\1K X2);f(X〔)I27i IXXi x2'二^数的定义,谈谈你对“升尤)"2在区间”(0,+oo)上是增函数”是怎样理解的?y=x20X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i,x2,当Xi«2时,都有f(Xi)>f(X2),函数f(x)在区向D上是减函数(decreasing function).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 x2,当X1S时,都有f(X])〈f(X2),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increasing function).2.减函数: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i, X2,当X]〈X2时,都有f(x r)>f(x2),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decreasing function).3.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 .10 -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t(h)业,问题3:观察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在但一rsi l 旦福寻耕状旦明断T列结论的正误二(正确的打“Vr错误的打“x〃)⑴定义域为[0,+8)的函数Q),满足伽)v/(〃+1),n=o, 1,2,3,...,贝!J称函数/⑴在[0,+呵上是增函数.()(2)对于定义域内的区间D,若任意叫,x2e D,当勺>*都有犬">犬电,则函数Q)在D上是增函数.(变式:函数/⑴在D上是增函数,若任意x1?x2eD,/(X1)>/(X2)>则有明X2⑶若任意x n x2eD,都有(乂1-工2)>。

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 17 3+ 17 ] ∪ [ 2 2 , 4].
典型例题 3 3x x2+3x-4 ≥0, 2-4 ≥-1, 2- 4 3x 3x x x 2 解法一 | 2 |≤1-1≤ 2 ≤1 3x x -3x-4 x -4 x -4 ≤ 1. ≥0. 2 x 2- 4 x -4 (x+4)(x+2)(x-1)(x-2)≥0(x2), (x+2)(x+1)(x-2)(x-4)≥0(x2). x≤-4 或 -2<x≤1 或 x>2, x<-2 或 -1≤x<2 或 x≥4. ∴x≤-4 或 -1≤x≤1 或 x≥4.
典型例题 1 解不等式 |x+1|+|x-3|>5. 解: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下面三个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 x<-1, x>3, -1≤x≤3, -x-1+3-x>5. ① 或 x+1+3-x>5. ② 或 x+1+x-3>5. ③ 3 由 ① 得, x<- 2 ; 满足 ② 的 x 不存在; 由 ③ 得, x> 7 2. 3 7 ∴x<- 2 或 x> 2 . 3 7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 2 )∪( 2 , +∞).
典型例题 2 解不等式 ||x+3|-|x-3||>3.
解法一 零点分区间讨论 原不等式等价于: x<-3, -3≤x≤3, x>3, |-x-3+x-3|>3, 或 |x+3+x-3|>3, 或 |x+3-x+3|>3. 3 <x≤3 或 x>3. 即 x<-3 或 -3≤x<- 3 或 2 2 3 3 ∴x<- 2 或 x> 2 . 3 3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 2 )∪( 2 , +∞). 解法二 两边平方 原不等式等价于 (|x+3|-|x-3|)2>9. 即 2x2+9>2|x2-9|( 2x2+9)2>(2|x2-9|)2. 3 3 2 即 4x -9>0. ∴x<- 2 或 x> 2 . 3 3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 2 )∪( 2 , +∞).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方程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的方程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
B两点旳坐标,表达出△ABO旳面积,然后利用
有关旳数学知识求最值.
解 措施一 设直线旳方程为
x y 1(a 2,b 1), ab
由已知可得2 1 1.
1分
ab
(1) 2 2 1 2 1 1,ab 8.
3分
ab a b
SΔ AOB
1 ab 2
4.
当且仅当
211 ab2
,即a=4,b=2时,S△AOB取最
3
若a≠0,则设l旳方程为 x y 1, aa
∵l过点(3,2),∴ 3 2 1, aa
∴a=5,∴l旳方程为x+y-5=0,
综上可知,直线l旳方程为2x-3y=0或x+y-5=0.
措施二 由题意知,所求直线旳斜率k存在且k≠0,
设直线方程为y-2=k(x-3),
令y=0,得x=3- 2 ,令x=0,得y=2-3k,
(3)若x1=x2=0,且y1≠y2时,直线即为y轴,方程 为 x=0 ; (4)若x1≠x2,且y1=y2=0时,直线即为x轴,方程 为 y=0 .
4.线段旳中点坐标公式
若点P1、P2旳坐标分别为(x1,y1),
(x2,y2),且线段P1P2旳中点M旳坐标为
(x,y),

x
x1
2
x2
y
y1 2
∴其斜率k=- A <0,在y轴上旳截距b=-C >0,
B
B
∴直线过第一、二、四象限.
5.一条直线经过点A(-2,2),而且与两坐标轴 围成旳三角形旳面积为1,则此直线旳方程为 .
解析 设所求直线旳方程为 x y 1, ab
∵A(-2,2)在直线上,∴ 2 2 1

ab
又因直线与坐标轴围成旳三角形面积为1,

高一数学市优质课课金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高一数学市优质课课金奖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3)aloga N N .
3.同底数的两个对数能够进行加、减 运算,能够进行乘、除运算吗?
4.由 1.01x
18 得
13
x
log1.01
18 13
,但这只
是一种表示,如何求得x的值?
知识探究(一):对数的换底公式
思考1:假设
log2 5 log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则
log2 5 x log2 3 log2 3x,从而有 3x 5 .
理论迁移
例1 计算:
(1) log8 9 log27 32 ;
(2)(log2125+log425+log85)· (log52+log254+log1258)
例2 20世纪30年代,里克特制订了一种表明 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 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统 计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 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里氏震级M,其计算公式为M=lgA-lgA0. 其中A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A0是“原则 地震”的振幅(使用原则振幅是为了修正测 震仪距实际震中的距离造成的偏差). (1)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一种距离震中100 千米的测震仪统计的地震最大振幅是20,此 时原则地震的振幅是0.001,计算这次地震 的震级(精确到0.1);
进一步可得到什么结论?
思考2:你能用lg2和lg3表达log23吗?
思考3:一般地,如果a>0,且a≠1;
logc b
c>0,且c≠1;b>0,那么 logc a 与哪个 对数相等?如何证明这个结论?
思考4:我们把
loga
b
logc logc
b a
(a>0,且a≠1;c>0,且c≠1;b>0)

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课件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

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课件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

例1. 判断下列函数旳奇偶性
(1) f(x)=x3+2x
解: 定义域为R ∵f(-x)=(-x)3+2(-x) = -x3-2x = -(x3+2x) 即 f(-x)= - f(x) ∴f(x)为奇函数
(2) f(x)=2x4+3x2
解: 定义域为R ∵f(-x)=2(-x)4+3(-x)2 =2x4+3x2 即 f(-x)= f(x) ∴f(x)为偶函数
f(-2)= - f(2) f(-1)= - f(1) f(-x)= - f(x)
y
(x,y)
f(x)
-x o x
x
f(-x)
(-x,-y)
1.奇函数旳概念:
奇函数定义:
假如对于f(x)定义域内旳任意一种x,都有f(-x)=-f(x) ,
那么函数f(x)就叫奇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定义旳阐明:
(1).函数具有奇偶性旳前提:定义域有关原点对称 。
①f(x)=x4 _偶__函__数___ ④ f(x)= x -1 __奇__函__数____
② f(x)=x _奇__函__数___ ③ f(x)=x5 _奇__函__数_____
⑤f(x)=x -2 _偶__函__数_____ ⑥f(x)=x -3 ____奇___函___数_____
阐明:对于形如 f(x)=x n 旳函数, 若n为偶数,则它为偶函数。 若n为奇数,则它为奇函数。
∴f(x)为非奇非偶函数 y
y
o
x
-1 o
3x
阐明:根据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
y
(-a,f(-a))
-a o
(a,f(a))
ax
偶函数旳图象有关y轴对称,反过来, 假如一种函数旳图象有关y轴对称, 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03846_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

03846_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

反思总结
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 反思总结,分析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和下一步的探究计划。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26
2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函数的应用
深入探讨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 (如单调性、奇偶性等)以及函数的 图像表示。
通过举例说明了函数在数学建模、物 理、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强调了函数 的重要性。 Nhomakorabea25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
深入学习函数的进阶知识,如函 数的极限、连续性、可微性等, 为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注函数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如物理、化学、经济等,拓宽
视野并增强跨学科应用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 定期复习、多做练习、积极思考 和提问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
素养和综合能力。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 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函数的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函数基础知识回顾 • 函数应用实例分析 • 函数思想方法拓展 •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设计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1/26
3
函数概念及其重要性
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 01 的依赖关系,是数学分析的基础。
零点问题
零点存在性定理是判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重要 依据。对于连续不断的函数,如果在区间的两个端点处 的函数值异号,则函数在该区间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2024/1/26
14
04
函数思想方法拓展
2024/1/26

高一数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

高一数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
适用对象:高一学生及数学教师
课程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高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题 能力和数学成绩。
课程目标
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 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心
解析:根据二次 函数的性质,当 x>0时,函数单 调递增,所以在 区间[1,4]上, 当x=4时,函数 取得最大值16
答案:16
总结:通过观察 函数的性质和区 间的端点,我们 可以快速找到函 数的最大值
例题2及解析
题目:求函数y=x^2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
解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当x>0时,函数y=x^2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当x=4时, 函数取得最大值16
稻壳学院
高一数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 获奖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课件封面与背景
02
数学知识讲解
04
课堂互动与展示
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获奖证书与感言
课程概述 例题与解析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
课件封面与背景
课件封面
图片:选用与课 程相关的图片作 为背景,如数学 公式、几何图形 等。
标题:在封面上 方居中放置课程 标题,字体加粗, 字号适中。
数学知识点2
知识点讲解内容: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 讲解方式: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讲解效果:学生能够准确区分交集、并集、补集,掌握其运算方法
讲解亮点:通过生活实例解释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概念

高一数学示范课PPT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高一数学示范课PPT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问题提出
1.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含义分 别是什么?
2.用有向线段表达向量,向量的大小和 方向是如何反映的?什么叫零向量和单 位向量?
3.两个实数能够相加,从而给数赋予了 新的内涵.如果向量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 上,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但愿两个 向量也能相加,拓展向量的数学意义, 提高向量的理论价值,这就需要建立有 关的原理和法则.
a B
b a+b
C

O
a
A
a+b OA AC OC
b+a OB BC OC
思考6:实数的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
即对任意a,b,c∈R,都有(a+b)+
c=a+(b+c).那么向量的加法也满足
结合律吗?如何检查?
C
a+b+c
c
a+b O
B
(a+b)+c
a

A
(OA AB) BC OB BC OC
a+(b+c)
a

C
a+b

A
a
B
思考5:图1表达橡皮条在两个力F1和F2
的作用下,沿MC方向伸长了EO;图2表达
橡皮条在一种力F的作用下,沿相似方向
伸长了相似长度.从力学的观点分析,力
F与F1、F2之间的关系如何?
F1
M
C
EO
图1
F2
F1 F
F2
M
F
EO
图2
F=F1+F2
思考6:人在河中游泳,人的游速为OA 水流速度为OB ,那么人在水中的实际 速度 OC 与 OA 、OB 之间的关系如何?
|b|的大小关系如何?|a+b|与|a|-|b|的
大小关系如何?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摘要:1.了解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的背景和意义2.分析获奖者的教学特点和优秀教学策略3.总结实用性教学方法和建议正文:在全国范围内,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高度认可。

本文将分析2010年获奖者的教学特点和实用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启示。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的背景和意义。

此项评选旨在表彰在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和提高教学水平。

获奖者不仅要在课堂上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显著的教学成果。

在2010年的评选中,获奖者的教学特点和优秀教学策略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他们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他们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此外,获奖者还能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展。

要获得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和建议是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充分准备: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置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4.鼓励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适时给予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指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6.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8.反思和改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自身不足,勇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总之,要想在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1.5.1平行关系的判定省公开课一等奖新优质课获奖课件

高中数学1.5.1平行关系的判定省公开课一等奖新优质课获奖课件
13/49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步骤 ①线与线平行; ②一条线在已知平面内; ③一条线在已知平面外. (2)中点的应用 在题目中出现中点时,常见的证线线平行的两种途径: ①中位线→线线平行; ②平行四边形→线线平行.
14/49
1. (1)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 平行四边形,AC∩BD=O,E 为 PD 的中点,则 EO 与平面 PB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19/49
则 MP∥NQ,在△D1AD 中,MADP=DD11MA . 因为 NQ∥AD,AD∥BC,所以 NQ∥BC. 在△DBC 中,NBQC=DDNB, 因为 D1M=DN,D1A=DB,AD=BC, 所以 NQ=MP.
20/49
所以四边形 MNQP 为平行四边形, 则 MN∥PQ. 又 MN 平面 CC1D1D, PQ 平面 CC1D1D,
(4)利用平行平面的传递性:若α∥β,β∥γ,则α∥γ.
25/49
2.(1)已知 m,n 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
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 α∩γ=m,β∩γ=n,m∥n,则 α∥β;
②若 m,n 相交且都在平面 α,β外,m∥α,m∥β,n∥α,
n∥β,则 α∥β;
17/49
所以ANNE=NBND⇒NAEE=NBDD. 因为 BD=AD1,且 D1M=DN, 所以EANE=MADD11.
故在△AD1E 中,MN∥D1E,
18/49
又 MN 平面 CC1D1D,D1E 平面 CC1D1D,
所以 MN∥平面 CC1D1D.
法二:过点 M 作 MP∥AD 交 DD1 于 P, 过点 N 作 NQ∥AD 交 CD 于 Q,连接 P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质疑与互动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大胆质疑,小 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看法,发表自己观点。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板演,形成合作、 交流、共享的良好氛围。让学生认识到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 生概括能力。
五、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 率,更减轻了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三
几何概型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 张连永
本节课是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3第 三章第三节的第一课,它在课本中的 位置排在古典概型之后,在概率的应 用之前.我认为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 一是为了体现和古典概型的区别和联 系,在比较中巩固这两种概型;二是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 概率求法,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 用.
类比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猜想几 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渗透了类比、由 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 神,引导学生上台讲解、板演,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典型例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设置 了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把求未知量的问 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概率的问题,从而 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对比分析过程中初 步感受到从有限到无限,从古典概型到 几何概型的过渡。
二、新课学习 从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几何度量设置 题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体 会到已有的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从而产 生想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动力,极力参与到感 念的构建、形成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讨论, 掌握了几何概型的“无限性”和“等可能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