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生物必修2单元质量检测
(5份)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章节检测题单元综合检测题同步练习附答案苏教版
(5份 )高中生物必修2 (全册 )章节检测题单元综合检测题同步练习附答案苏教版第|一、二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世|界首|例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 ).A.延熟保鲜番茄B.转基因大米C.转基因向日葵D.抗虫烟草解析:世|界首|例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延熟保鲜番茄,1993年在美国上市.答案:A2.科学观察的方法,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 应用的方面包括( ).①在无法对生物体进行改变和控制的情况下,要获得这类生物所反映的真实现象②在不允许对生物体加以干扰破坏或变化情况下进行的研究③在某些以直接记录和描述生物现象为根本前提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中④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察它对其他变量影响A.①②③B.②③C.③D.②④解析:野生动植物的考察、人类病理现象和动植物形态学分别用到以上方面,所以题干中的①②③方面都是科学观察包括的,而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察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答案:A3.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开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①摒弃现有的道德标准,推动科技开展②发挥道德标准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开展必须以现有道德标准为准绳④调整现有道德标准,适应科技开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基因工程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也对人们传统的观念造成了极大撞击,在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群中引起了剧烈的争论. 公众应通过这种争论,调节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大多数公众的价值观能在合理的道德规那么和法律、法规中得到表达.答案:D4.抗虫棉是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农作物,它被广泛推广种植,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抗虫棉所结棉絮的纤维素含量高B.抗虫棉结的棉桃多C.抗虫棉抗病毒,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D.抗虫棉具有抗虫性状,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解析:抗虫棉与一般棉花相比只多了抗虫性状,而不是抗病毒性状或其他性状. 抗虫棉的推广,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答案:D5.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相比,减数第二次分裂特有的染色体行为是( ).A.染色体复制B.联会C.同源染色体别离D.着丝点分裂解析: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别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6.图甲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形,请在选项中选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且已经发生了互换,互换后同源染色体分开,全部染色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答案:B7.以下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四分体一定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解析: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配对行为,因此不会形成四分体,A、D两项均错. 一个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但不是4条姐妹染色单体,B项错. 四分体只能来自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所以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答案:C8.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拟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选项是( ).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解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此时能够保持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所以C1、C2细胞核中的DNA数目及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再别离,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去. 此时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S1、S2细胞核中的DNA数目虽然相同,但是遗传信息不同.答案:B9.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时可形成四种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种卵细胞C.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1)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数量,一个精原细胞正常分裂时(无交叉互换)产生两种(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产生一种(一个)卵细胞;(2)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两次不均等一次均等(第|一极体);(3)是否变形,精细胞要变形成为精子,卵细胞不需要变形.答案:B10.以下有关四分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四分体时期可以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解析:四分体只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虽然也会复制,但复制后不会发生联会,因而不会形成四分体.答案:B1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别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解析:人精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单体可到达92条,A项正确;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B项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即同源染色体分开前,C项正确;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4个)精子,D项错误.答案:D12.以下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受精卵不相同的是( ).A.精原细胞B.体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解析:动物体的受精卵经过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发育而成的各种组织、器官的体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在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受精卵一致.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D13.细胞核内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两条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单体彼此别离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后期解析:染色单体的别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答案:D14.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两倍,该切片取自( ).A.人的小肠上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卵巢解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一半的分裂为减数分裂,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两倍的分裂为有丝分裂,既有减数分裂又有有丝分裂的器官或组织只能是卵巢、精巢.答案:D15.以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乙可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解析: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特点,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丙不具有同源染色体;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分别表示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初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就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意味着其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所以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答案:C16.某二倍体动物有K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其种类数为( ).A.2KB.()KC.K2D.解析:用公式2n来解,其中n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2K.答案:A17.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4,据图指出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B.③④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相等C.⑤为有丝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图中每个细胞中至|少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解析:图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那么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③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那么为有丝分裂中期;图③④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有2个DNA分子. 图⑤有同源染色体,那么为有丝分裂后期;图⑥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18.以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 、c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B.M点时细胞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解析:a过程为有丝分裂;b过程为减数分裂;c过程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M点时细胞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DNA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该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而OP段为有丝分裂的后期,该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因此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相等. MN段为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中期,在间期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答案:D19.水稻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那么水稻的胚轴细胞、卵细胞和胚乳细胞分别有染色体数为( ).A.24,12,12B.24,12,36C.48,24,24D.48,24,72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其染色体数量暂时加倍,故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4. 胚轴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卵细胞染色体数为12. 胚乳细胞是由受精极核经有丝分裂发育而成的,而受精极核是由2个极核(2×12条)和1个精子(12条)结合而成的,故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6.答案:B20.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分化发育成组织和器官,以下各组合中正确的选项是(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A 脑和脊髓血液肺泡B 脑和脊髓大肠肺泡C 皮肤骨骼肾脏D 表皮肝脏心脏解析: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附属结构;中胚层发育为骨骼、肌肉及循环、排泄、生殖系统;内胚层发育为肝、胰等腺体,及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答案:A21.假设玉米的2000个精子全部参与受精作用,受精卵又全部发育,最|多能形成玉米粒( ).A.1000个B.2000个C.3000个D.4000个解析: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有双受精现象,因此2000个精子只能参与形成1000个受精卵,最|多形成1000个玉米粒.答案:A22.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有关营养供给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胚形成时所需营养可由胚柄吸收B.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由子叶或胚乳提供C.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所需营养最|终由植物自身光合作用提供D.为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属同一发育来源解析:胚形成时所需营养由胚柄从胚囊中吸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胚乳(单子叶植物)或子叶(双子叶植物),植物一生需要的绝|大局部营养来自光合作用. 玉米中的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而大豆的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发育来源不同.答案:D23.以下图中甲、乙两图都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b表示胚的发育,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b表示胚乳的发育,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c表示胚乳的发育,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D.c表示胚的发育,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解析: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发育在前,胚的发育在后,并且在双子叶植物(如大豆)中胚乳最|后消失. 故甲图可表示单子叶植物的个体发育,b为胚乳的发育曲线;乙图可表示双子叶植物的个体发育,d为胚乳的发育曲线.答案:D24.以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 据图分析正确的表达是(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B.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局部构成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解析:图中所示①②③分别代表胚、胚乳、珠被,珠被的基因型与母本相同,胚的基因型那么会因受精作用发生变化;胚柄不属于胚的构成局部;大局部的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都是退化的,如菜豆、花生等;种子萌发初期依靠自身提供营养物质,无需另外添加.答案:A25.以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曲线图的d过程和图③中B.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C.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D.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e过程解析:曲线图以a为分界点,a之前表示一次有丝分裂,a之后到e之前表示一次减数分裂,e表示受精作用. 细胞模式图,①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着丝点分裂,且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奇数),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落排布),③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别离),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曲线图中a~b段和图③中;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d时期;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细胞③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b时段;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d过程.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10分)以下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 =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图1图2(1)图1中a~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图2中表示减数分裂时期的是.(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过程.解析:通过对图1的分析可知,b在Ⅰ和Ⅳ阶段数量为0,所以b代表染色单体,在Ⅱ和Ⅲ阶段c是a 的两倍,所以a代表染色体,c代表DNA. 通过对图2的分析可知,甲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且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甲为有丝分裂中期图,乙中的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且无同源染色体存在,所以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丙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别离,所以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答案:(1)a乙、丙(2)乙(3)DNA复制丙→乙27.(16分)图甲表示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图丙是细胞分裂某些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答复以下问题.甲(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2)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个四分体.(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4)假设该动物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是.(5)请画出图丙最|终形成的一个子细胞示意图.解析:由图判断图甲中O~5表示有丝分裂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5~13表示减数分裂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1)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3~4、8~9.(2)由于图丙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表示的是初级|精母细胞;又由于其有四条染色体,所以在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2个四分体.(3)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4,8,8.(4)由于图乙为有丝分裂图,正常情况下,图乙细胞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与亲代细胞相同.(5)由于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此时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根据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确定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答案:(1)3~4 8~9(2)初级|精母细胞 2(3)4,8,8 (4)A、a、B、b(5)如图(画出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或28.(17分)如以下图为胚珠结构及荠菜胚的发育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荠菜的胚是由图中的[ ]发育而来的,其细胞增殖的方式是.(2)图乙中[11]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来的,它的成分将被[ ]所吸收,从而形成的种子.(3)荠菜胚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位于[ ]和[ ]中.(4)种皮由[ ]发育而来,果实由[ ]发育而成.解析:. 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无胚乳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子叶,子叶吸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导致胚乳退化而形成无胚乳种子;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子房那么发育成果实.答案:(1)2 受精卵有丝分裂(2)胚乳 3 受精极核7 子叶无胚乳(3)8 胚芽10 胚根(4)5 珠被 6 子房29.(7分)以下图中用蛙卵所做的实验,以下图中未受精卵是从黑纹蛙的卵巢取出来的,图中乙蝌蚪将发育成绿纹蛙. 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重新组合细胞[图中(1)]发育成丙蝌蚪时要经历、、原肠胚和等几个时期.(2)在蛙卵的发育过程中,早期原肠胚的细胞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另一个部位时,被移植的细胞能适应新的部位并能参与器官的形成. 但如果在原肠胚的末期,把未来将发育为下肢的局部移植到另一个蛙胚不长下肢的局部,就可发育为具有五肢的青蛙. 这说明. 解析:(1)重组细胞发育成幼体与受精卵一样也要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和幼体等几个阶段. (2)早期原肠胚时期细胞的分化受相邻细胞的影响,所以能参与新部位器官的形成;而末期原肠胚细胞已出现分化,不能参与新部位器官的形成,而是按照原来的分化趋势继续分化.答案:(1)卵裂囊胚幼体(2)细胞分化受相邻细胞的影响,晚期胚胎细胞已出现了高度分化第三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1的基因型2的3∶1性状别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解析:非等位基因之间有些会发生相互作用,如显性上位、抑制效应等;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具有相同的表现型;测交实验,除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外,还可以检测其他未知个体的基因型;如果F1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那么F2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就不会是1∶2∶1,性状别离比也就不是3∶1.答案:D2.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奉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认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以下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认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1全为红花1全为粉红花1,F1自交得到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别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解析:孟德尔认为,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F1杂合细胞中,等位基因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 在此题C组实验中,红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F1只表现一种性状,但后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别离,这就有力地否认了融合遗传方式,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答案:C3.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是由基因B控制的显性性状,对其无味觉是由b控制的,叫味盲. 有三对夫妇的子代味盲分别是25%、50%、100%,那么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依次是( ).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A.①③④B.④②⑤C.⑤④②D.④⑤②解析:由第|一对夫妇子女的味盲几率为25%(即1/4bb),判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Bb×Bb. 由第二对夫妇子女的味盲几率为50%(即1/2bb),判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Bb×bb. 由第三对夫妇子女的味盲几率为100%(即都为bb),判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bb×bb.答案:D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那么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B.1/16解析:把五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分开统计发现:DD×dd→Dd,后代全为杂合子,因此Dd杂合,其他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答案:B5.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C.AAbb和aaBB解析:由题知,控制瓜形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2中扁盘形∶圆形∶长圆形≈9∶6∶1,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扁盘形、圆形、长圆形的基因型通式分别为:A_B_、(aaB_ +A_bb)、aabb. 亲代圆形南瓜杂交获得的全是扁盘形,因而可确定亲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 和aaBB.答案:C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解析:由图可判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管哪种遗传病,Ⅱ5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假设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基因型为Aa,Ⅱ6基因型也为Aa,那么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Ⅲ9基因型为aa,与正常女性(AA、Aa)结婚,所生男孩、女孩基因型相同. 假设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基因型为X A X a,Ⅱ6基因型为X A Y,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Ⅲ9基因型为X a Y,与正常女性(X A X A或X A X a)结婚所生男孩、女孩患病概率相同.答案:B7.用以下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
生物选择性必修2单元过关检测(2) 群落及其演替(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单元过关检测(二)群落及其演替(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按蚊幼虫和藻类是捕食关系D.鱼类和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解析:选B。
疟原虫也可以感染按蚊,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按蚊间为寄生关系,B错误。
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理想条件下,种群会呈“S”形曲线增长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解析:选B。
由于蚯蚓的活动范围较小,所以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B错误;记名计算法适用于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的丰富度,C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的垂直配置状况或垂直格局,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
3.(2021·河北武安高二上期中)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种间竞争C.捕食D.互利共生解析:选B。
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相似,因此两者最有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B项正确。
4.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甲、乙两种传粉昆虫,一段时间后发现一种昆虫数量增加,另一种昆虫数量减少,其种间关系与下列关系图相符的是()解析:选C。
甲、乙两种传粉昆虫的食物相同,两者共同生活在一起,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一)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不相同B.一个mRNA 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C.T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2.下列与人体mRNA 的核苷酸序列互补的是( )A.DNA 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B.DNA 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C.所有tRNA 分子的核苷酸序列D.某tRNA 分子的核苷酸序列3.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 ,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 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 转变为PrP sc ,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 转变为PrP sc 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4.对于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 )A.tRNAB.mRNAC.rRNAD.核糖体5.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①DNA 分子的复制②RNA 的复制③转录④逆转录⑤翻译A.①与③、②与④B.②与⑤、①与④C.①与④、②与③D.②与④、①与⑤6.下列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 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 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D. 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7.下列关于RNA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NA 可分为mRNA 、tRNA 、rRNAB.mRNA 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C.RNA 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D.mRNA 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8.已知AUG 、GUG 为起始密码子,UAA 、UGA 、UAG 为终止密码子,某m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不含终止密码子的10 个碱基)—CUCUAGAUCU ,则此信使RNA 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有多少个肽键( )A.4B.5C.6D.79.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2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图是甘氨酸的结构式其R基为()A. —HB. —\ NH_2C. —COOHD. —C【答案】A【解析】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看图可知甘氨酸的R基为—H故选 A2.下列关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呈现出由无色到砖红色沉淀的颜色变化B.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清水洗去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Ⅲ染液C.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D. 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等量的CuSO_4溶液【答案】C【解析】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现蓝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A错误B、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错误C、将斐林试剂中的CuSO_4溶液稀释五倍后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C正确D、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1mL 振荡后加入少量的(3~4滴)CuSO_4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D错误3.菠菜叶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却不宜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A. 叶片不易磨碎还原糖不易释放B. 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C. 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会遮盖发生的颜色反应D. 叶片中含有淀粉影响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C项鉴定还原糖的材料应尽量为白色或无色以避免影响显色反应的观察结果菠菜叶为绿色易遮盖实验现象因此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故选C4.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非还原性的糖进行实验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反应后溶液呈无色B. 三个鉴定实验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有颜色干扰C.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 用50%的酒精溶液来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答案】A【解析】A、斐林试剂呈现蓝色用非还原性的糖进行实验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是加入斐林试剂后呈现蓝色 A错误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有颜色干扰 B正确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正确D、苏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故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来洗去浮色 D正确5.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 ①②③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 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D.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答案】C【解析】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二糖、多糖可继续水解但单糖不能再水解 A错误二糖中的蔗糖和多糖都不是还原糖 B错误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被纤维素酶水解肌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C正确 D错误故选C6.下图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说明该氨基酸分子的组成元素为C、H、O、NB. 组成蛋白质的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C. 每种氨基酸的所有氨基和羧基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图中的氨基、羧基决定的与R基无关【答案】B【解析】解 A.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 R基上还可能含有S元素等 A错误B.根据氨基酸的特点可知组成蛋白质的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B正确C.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氯基 (-XH_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其余的氨基或羧基连在R基上 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不一定与中心碳原子直接相连 C错误D.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故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与R基有关 D错误故选 B7.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B. 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C. 若③是大分子且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D. 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答案】C【解析】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含有的元素是C、H、O、N、S 应为蛋白质而细胞膜上载体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A正确B、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 B正确C、若③为大分子且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③为核酸而核酸则有2种即DNA 和RNA C错误D、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构成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正确8.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A. 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B. 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C. 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 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答案】C【解析】解 A.蛋白质在体内外分解释放能量不同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A不符合题意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含氧元素多耗氧量少 B不符合题意C.由表格数据比较无法得出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符合题意D.相同质量下脂肪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即脂肪储存在能量最多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C. 蛋白质结合\ 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 O_2运输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解 A.盐析是指蛋白质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析出的蛋白质结构不变并没有发生变性 A错误B.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加B液其原理是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可与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结合形成紫色络合物 B错误C.蛋白质结合 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 O_2运输 C错误D.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空间结构改变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D 正确故选 D10.P是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下列有关P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玉米植株中 P既是必需元素也是大量元素B. 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含有P元素C. P元素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D. 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11.房山特产黄金梨果肉细嫩酸甜可口风味极佳是目前国内外市场售价最高的梨果果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梨果在发育期果实中储存的淀粉来自于光合作用B. 成熟期果实中的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甜度增加C. 梨果中的糖仅包括淀粉、果糖和葡萄糖D. 梨果中的单糖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答案】C【解析】A、梨果在发育期果实中储存的淀粉来自于光合作用 A正确B、成熟期果实中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的麦芽糖故甜度增加 B正确C、梨果中的糖除了包括淀粉、果糖和葡萄糖还有纤维素等 C错误D、细胞直接吸收的是单糖故梨果中的单糖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D正确12.生物大分子又可称多聚体它们由许多单体组成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固醇的单体是胆固醇B. 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脂肪酸C. 蛋白质的单体是多肽多肽的单体是氨基酸D.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是葡萄糖【答案】D【解析】解 A.固醇是脂质的一种不是生物大分子 A不符合题意B.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 C不符合题意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是葡萄糖 D符合题意故选 D13.人胰岛素是由A、B两条肽链共51个氨基酸构成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胰岛素的51个氨基酸共有约20种B. 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C. A、B两条肽链分别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羧基D. 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 A、B两条肽链共有49个肽键【答案】D【解析】解胰岛素中51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故含有肽键的数目为51-2=49个A.人体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约20种但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不一定有20种A错误B.胰岛素只能注射口服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药效 B错误C.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每一条链都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错误D.胰岛素合成过程中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然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等才能形成胰岛素两条肽链共有49个肽键 D正确故选 D14.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最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所共有的元素是()A. \C 、OB. \H 、OC. \C 、O、HD. \C 、O、N【答案】B【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生物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组成水的元素是H、O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 故它们共有的元素是H、O.故选 B.15.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答案】B【解析】解 A.由题意知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才使酶失去了活性 A 错误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B正确C.这个实验证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 C错误D.这个实验能说明外界环境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但不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蛋白质是在DNA的指导下经转录和翻译构成形成的其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的) D错误故选 B16.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 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B. 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C. e和c的区别是空间结构不同D. 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4种【答案】C【解析】解 A.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它们都是糖类元素组成均为C、H、O A正确B.d性激素能够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 B正确C.根据题图可以判断 E是DNA C是RNA 因此c表示核糖核苷酸 e表示脱氧核苷酸它们两者之间主要是五碳糖和含氮碱基有所不同 C错误D.e表示脱氧核苷酸在人体细胞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D正确故选 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7.小麦、大豆、花生三种干种子中三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_2量相同B.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加热呈紫色C. 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D. 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要使用显微镜【答案】A, B, C【解析】A、相同质量的三种化合物中脂肪需要的O_2量最多淀粉需要的O_2量最少因此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_2量不同 A错误B、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B错误C、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后才会出现砖红色 C错误D、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D正确18.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匀浆和白萝卜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50-65℃后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 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C. 在高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 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检测还原性糖【答案】A, B, C【解析】A、葡萄匀浆和白萝卜匀浆都含有还原糖因此它们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50-65℃后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A正确B、制作花生种子徒手切片时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 B正确C、在高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正确D、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因此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检测蛋白质但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经稀释后不可用于检测还原性糖 D错误19.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B. 糖类与脂质可以相互转化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C. 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脂肪中含的能量更多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答案】A, C【解析】A、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都为C、H、O A正确B、脂肪可以少量转化为糖类 B错误C、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脂肪中含的能量更多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C正确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错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0.(1)m_1、m_2、m_3、m_4共有的元素组成为()20.(2)关于m_1、m_2、m_3、m的叙述正确的是()20.(3)下列关于 M_3功能的举例不合理的是()20.(4)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20.(5)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中分别含有m_4的种类是________A.8、4、4B.5、5、4C.8、8、4D.8、8、8A. C、H、O、N、PB. C、H、O、NC. C、H、OD. C、O【答案】C【解析】根据试题分析 m_1、m_2、m_3、m_4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m_1葡萄糖元素组成为C、H、O m_2甘油和脂肪酸元素组成为C、H、O、m_3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为C、H、O、N m_4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故m_1、m_2、m_3、m_4共有的元素为C、H、O故选 C【答案】C【解析】A、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A错误B、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应而成的酯即三腺苷由(又称甘油三脂) B错误C、人体细胞能够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 C正确D、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区别在于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两个方面 D错误故选 C【答案】D【解析】A、抗体能与抗原结合是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这属于蛋白质的功能之一 A正确B、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具有调节功能这属于蛋白质的功能之一 B正确C、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体现某些蛋白质具有催化的功能 C正确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错误故选 D【答案】A【解析】A、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蛋白质水解过程要破坏肽键需要水 A正确B、高温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不破坏肽键 B错误C、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并非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1种氨基酸 C错误D、氨基酸中的与中心碳原子相连的氨基和羧基参与脱水缩合 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不参与脱水缩合 D错误故选 A【答案】C【解析】m_4为核苷酸口腔上皮细胞、大肠杆菌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8种核苷酸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 4种核苷酸故选 C故答案为(1)C(2)C(3)D(4)A(5)C21.(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 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__21.(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时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如图2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21.(3)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中 e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在小麦叶肉细胞中 e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21.(4)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_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________21.(5)d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的是________【答案】淀粉, 糖原【解析】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淀粉人和动物内的物质c为糖原【答案】二肽, 水, ﹣CO﹣NH﹣【解析】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时产物是 H_2O和二肽图2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CO﹣NH﹣【答案】核糖核苷酸, 细胞质【解析】HIV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RNA中 e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在小麦叶肉细胞中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答案】DNA和b, 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解析】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主要由上图中的DNA和b(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间期成染色质的状态分裂期呈染色体的状态)【答案】胆固醇、磷脂【解析】d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的是胆固醇、磷脂胆固醇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生物膜的额基本骨架22.(1)甲类所示三种物质中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的是________ 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22.(2)乙类所示的物质是________ 它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类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丙物质有四条肽链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200个水分子由此推测该物质有________个单体参与聚合22.(4)甲、乙、丙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淀粉和糖原, 葡萄糖【解析】解(1)甲类所示三种物质中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的是淀粉和糖原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答案】(2)核酸,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样的, 五碳糖、磷酸、含氮碱基【解析】(2)乙表示的物质是核酸它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原因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样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五碳糖、磷酸、含氮碱基【答案】(3)204【解析】(3)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是指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的过程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目与脱去的水分子数目相等等于氨基酸的个数减去肽链数丙物质有四条肽链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200个水分子由此推测合成该物质的氨基酸有200+4=204个【答案】(4)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解析】(4)糖类、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3.(1)若A为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人体摄入的A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________ 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23.(2)若B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昆虫的外骨骼中则B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若B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b形成B的过程中要发生________反应23.(3)若C、D携带遗传信息其中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则x、y是________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 (填符号)23.(4)若e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则e是________ 若甘油的一个羟基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则e是________23.(5)c和d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淀粉, 葡萄糖【解析】解(1)植物细胞中储能的生物大分子是淀粉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答案】(2)几丁质, 脱水缩合【解析】(2)几丁质也是一种含氮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若B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即B是蛋白质则b形成B的过程要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答案】(3)N、P, BC【解析】(3)若C、D携带遗传信息其中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即C是DNA 则x、y 是N、P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即图中的BC【答案】(4)脂肪, 磷脂【解析】(4)若e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则e是脂肪若甘油的一个羟基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则e是磷脂【答案】(5)c含碱基T而d含碱基U c含脱氧核糖而d含核糖(或两者含的五碳糖和碱基不同)【解析】(5)c是DNA d是RNA 他们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点是c含碱基T而d含碱基U c含脱氧核糖而d含核糖(或两者含的五碳糖和碱基不同)24.(1)据图分析冬小麦的含水量从9月至12月处于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24.(2)冬小麦的自由水下降非常快而结合水则上升比较多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请阐述自由水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由水减少【解析】解(1)据图可知冬小麦的含水量从9月至12月处于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是自由水减少【答案】(2)气温低植物体内的自由水下降可防止结冰而损害自身抗寒能力逐渐增强有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环境【解析】(2)据图分析冬小麦的自由水下降非常快而结合水则上升比较多原因是气温低自由水含量降低可防止结冰而损伤自身结合水增加抗寒能力逐渐增强有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环境【答案】(3)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解析】(3)自由水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试卷第11页,总11页。
2010-2023历年高考复习单元检测: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0-2023历年高考复习单元检测: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C.50% D.64%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3.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新陈代谢,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光合作用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C.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 O2和CO2的平衡4.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 )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5.一年夏天,武汉遭受22年不遇的强龙卷风。
风暴过后,市民见到地面上有许多死亡和受伤的麻雀,检查它们时发现,死亡的麻雀大多是个体较大、较特殊、变异新类型的个体,身体较小,具有常见性状的普通麻雀很少,并且受伤的普通麻雀后来较易恢复。
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麻雀的不同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会改变麻雀种群的基因频率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麻雀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D.特殊的变异类型都是不利的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使用价值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及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7.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C.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8.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训练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5分)(2016•无锡模拟)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是由②④⑥⑧决定的B.③⑤⑦的形成方式及结构都是完全相同的C.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有4种氨基酸D.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2.(5分)(2016•无锡模拟)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 B.5、4、4 C.5、5、4 D.5、4、53.(5分)(2016•无锡模拟)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4.(5分)(2016•扬州模拟)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核糖5.(5分)(2016•泰州一模)某二肽分子式为C5H10N2O3,其水解产物的R基有()A.﹣H B.﹣CH3C.﹣CH2CH2CH3 D.﹣CH2CH36.(5分)(2016•株洲一模)如图表示某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R基为﹣H)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多肽只含有一个游离羧基和一个游离氨基B.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C.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消耗能量7.(5分)(2016•金山区一模)如图显示人的肝脏和小肠及血液流动情况,其中存在于血管H的脂蛋白是()①极低密度脂蛋白②低密度脂蛋白③高密度脂蛋白.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①、②和③8.(5分)(2016•茂名二模)如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对此化合物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作用 B.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C.调节生命活动 D.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9.(5分)(2016•徐州模拟)下列不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均具有的特点是()A.携带遗传信息 B.C链作为基本骨架C.含有C、H、O、N元素D.大分子物质10.(5分)(2016•陕西校级模拟)研究发现,有l%~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α﹣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α﹣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α﹣防御素”由于分子小,所以不具有空间结构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C.强酸、强碱或高温会使其功能丧失D.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11.(5分)(2016•海南校级二模)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 ﹣﹣乙﹣+ ﹣甲、乙混合+ ﹣+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12.(5分)(2016•南充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不能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C.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的分布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活酵母菌的提取液后,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13.(5分)(2016•浙江校级三模)下列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斐林试剂,砖红色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14.(5分)(2016•南昌一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Ⅳ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15.(5分)(2016•泰州校级三模)细胞内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所示,该生物大分子是()A.RNA B.脂肪C.蛋白质D.DNA16.(5分)(2015•江苏)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17.(5分)(2015秋•金昌校级期中)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A、B两种有机物.细胞中A的含量大于B;用胃液处理,A分解而B不变;分析其化学成分,A含有化学元素S和N,B 含有化元素N和P;它们对碘都没有反应;分析其来源,A位于细胞膜上,而B不在细胞膜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属于蛋白质B.B属于核酸C.B肯定属于酶D.A可能是载体18.(5分)(2015秋•乐山校级期中)科学家发现用β﹣巯基乙醇处理某种酶时,酶分子的多肽链伸展开来,丧失了所有的酶活性.当除去β﹣巯基乙醇时,该酶又恢复了正常的酶活性,并且重新形成的空间结构与处理之前的完全一致.由该实验不能推测的结论是()A.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B.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C.发生变性的蛋白质也能够复性D.折叠过程需要由某种分子协助才能完成19.(5分)(2015秋•番禺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唾液淀粉酶、性激素、免疫球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属于信息分子B.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C.都不为细胞供能D.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20.(5分)(2016•郴州)下列各种蛋白质与其功能不相对应的是()A.酶一催化功能 B.血红蛋白一运输功能C.胰岛素一免疫功能 D.肌肉蛋白一构成结构的组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主观题不能在线作答,请下载完成)21.(2016•广州一模)采摘后的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淀粉、葡萄糖的含量如图所示,则此回答以下问题:(1)区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香蕉细胞内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三个阶段依次发生在、、中.(2)由图分析,果实采摘后10~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原因是.通过添加乙烯利可加速香蕉果实.(3)香蕉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的,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叶绿体中无法合成.22.(2015•扬州模拟)某同学想研究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已知实验室中有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浓度均为0.5% );A.器材:层析缸、毛细吸管、喷雾器、滤纸、其他相关器材(剪刀、铅笔、透明胶带等);B.试剂:层析液(4份水饱和的正丁醇和1份醋酸的混合物)、0.1%茚三酮溶液.若该同学想证明混合液确实含有上述5 种氨基酸,请利用题目所给条件设计试验:(1)实验原理:①所有氨基酸和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发生颜色反应②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氨基酸在层析液中的不同,所以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出现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2)实验步骤:①取层析滤纸一张,剪成20厘米长、14 厘米宽的滤纸条,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3 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厘米作一记号,共需作处记号;②用吸取氨基酸样品点在标记上,干燥后重复2﹣3次.③将处理好的滤纸条卷成筒状用透明胶带固定,放入加好了层析液的层析缸中,待层析液上升到一定阶段时取出滤纸,自然风干;本步骤需要注意的是:点样的一端在下;层析液的液面要(填“高于”或“低于”)点样线.④用喷雾器向滤纸上均匀喷上,待干燥后观察并记录层析斑点的位置.(3)已知5种氨基酸的扩散速度为: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如图为实验结果,不同氨基酸用1~5表示,请问图中标号为1的氨基酸是.三.解答题(共2小题)(主观题不能在线作答,请下载完成)23.(2016春•云南校级月考)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1)大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为了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取的试剂是;西瓜汁和梨汁比较,适宜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为了保护色素不被破坏,要加入;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色.(3)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的物质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几乎接近无色的染液是.(4)现有三支试管A、B、C,向试管A、C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试管B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回答下列问题:①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加热方式为.②A、B、C试管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③试管A和B对照,说明酶具有.④试管A和C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影响.24.(2016春•遂宁校级月考)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因此香蕉一般在未成熟时采摘,此时果皮青绿、果肉硬实、甜度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淀粉逐渐转变成还原糖,果肉逐渐变软、甜度增加,果实逐渐成熟.(1)检测香蕉中的还原性糖可用试剂,观察此实验结果中的可以推测香蕉的成熟程度.(2)如图是采摘后的香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C2H4)含量的变化.采摘后的香蕉,其细胞呼吸速率在第天达到最大.据图推测,乙烯通过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3)有人要验证上述推测,利用一种乙烯抑制剂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将采摘后的香蕉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需要在采摘后的第天之前用乙烯抑制剂进行熏蒸处理,对照组.②检测两组香蕉的,如果,则支持上述推测.必修二生物第二章训练24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5分)(2016•无锡模拟)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是由②④⑥⑧决定的B.③⑤⑦的形成方式及结构都是完全相同的C.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有4种氨基酸D.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解答】解:A、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即图中②④⑥⑧决定的,A正确;B、③、⑤、⑦是肽键﹣CO﹣NH﹣,都是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所以形成方式及结构都是完全相同的,B正确;C、由于R基中④与⑧相同,都是﹣CH3,所以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只有3种氨基酸,C错误;D、该多肽中含有3个肽键,即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了3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18=54,D正确.故选:C.2.(5分)(2016•无锡模拟)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 B.5、4、4 C.5、5、4 D.5、4、5【解答】解: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G、C、U.人细胞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所以碱基的种类是A、G、C、T、U五种;噬菌体是病毒核酸只含有DNA,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G、C、T4种;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RNA,含有的碱基有A、G、C、U4种.故选:B.3.(5分)(2016•无锡模拟)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解答】解:A、C12H22O11中H含量较低,O含量较高,所以C12H22O11不是脂肪,C1864H3012N168O221中无P元素,不是核酸,A错误;B、分析C12H22O11可知,该化合物是二糖,又存在于牛乳汁中,因此是乳糖,C1864H3012N168O221是蛋白质,B正确;C、C1864H3012N168O221中无P元素,不是核酸,C错误;D、动物体内没有蔗糖,蔗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B.4.(5分)(2016•扬州模拟)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核糖【解答】解: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属于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所以纤维素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故选;A.5.(5分)(2016•泰州一模)某二肽分子式为C5H10N2O3,其水解产物的R基有()A.﹣H B.﹣CH3C.﹣CH2CH2CH3 D.﹣CH2CH3【解答】解: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的分子简式是C2H4O2N+R基,由2个氨基酸分子形成分子式为C5H10N2O3的二肽过程中脱去一分子H2O(含有2个H原子、1个O原子),据此可推断构成此二肽的两个氨基酸的R基中共含有的C原子数=5﹣2﹣2=1个、H 原子数=10+2﹣4﹣4=4个、O原子数=3+1﹣2﹣2=0个、N原子数=2﹣1﹣1=0个,即构成此二肽的两个氨基酸的R基中共含有1个C原子、4个H原子,R基一定为﹣H、﹣CH3,所以该二肽的水解产物(氨基酸)的R基是﹣H、﹣CH3.故选:AB.6.(5分)(2016•株洲一模)如图表示某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R基为﹣H)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多肽只含有一个游离羧基和一个游离氨基B.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C.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A、图示为一条多肽链,该多肽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或第30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或第1位),A错误;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时,要断裂6个肽键,需6个水分子,因此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6个氧原子,B错误;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3条多肽和一个二肽,C 错误;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所以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7.(5分)(2016•金山区一模)如图显示人的肝脏和小肠及血液流动情况,其中存在于血管H的脂蛋白是()①极低密度脂蛋白②低密度脂蛋白③高密度脂蛋白.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①、②和③【解答】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吸收的脂类物质首先进入肝脏,合成甘油三酯,与蛋白质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输,脂类物质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血管H是从肝脏出来的静脉血,其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较高.故应选C.8.(5分)(2016•茂名二模)如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对此化合物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作用 B.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C.调节生命活动 D.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解答】解:含有C、H、O、N、S的化合物最可能是蛋白质.A、信息传递是蛋白质的功能之一,A正确;B、维持酸碱平衡是无机盐的功能之一,不是蛋白质的功能,B错误;C、调节机体生命活动是蛋白质的功能之一,C正确;D、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B.9.(5分)(2016•徐州模拟)下列不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均具有的特点是()A.携带遗传信息 B.C链作为基本骨架C.含有C、H、O、N元素D.大分子物质【解答】解:A、生物体内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蛋白质不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正确;B、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均是生物大分子,构成二者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错误;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均含有C、H、O、N元素,C错误;D、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均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A.10.(5分)(2016•陕西校级模拟)研究发现,有l%~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α﹣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α﹣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α﹣防御素”由于分子小,所以不具有空间结构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C.强酸、强碱或高温会使其功能丧失D.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解答】解:A、“α﹣防御素”虽然分子小,但也具有空间结构,A错误;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为DNA片段,故含A、T、C、G 4种碱基,B错误;C、“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功能丧失,C正确;D、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元素,“阿尔法﹣﹣防御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不一定含S,D错误.故选:C.11.(5分)(2016•海南校级二模)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 ﹣﹣乙﹣+ ﹣甲、乙混合+ ﹣+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解答】解:A、甲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显色,说明含有蛋白质,而不是淀粉,A错误;B、乙溶液加碘液显色较深,说明含大量的淀粉;而加入婓林试剂不显色,说明不含还原性糖,B错误;C、甲、乙混合溶液中加入碘液不能显色,说明不含有淀粉,C错误;D、甲溶液只含蛋白质,乙溶液只含淀粉,都不含还原性糖,但混合后却有还原性糖存在,说明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还原性糖,D正确.故选:D.12.(5分)(2016•南充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不能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C.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的分布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活酵母菌的提取液后,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解答】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A错误;B、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先加NaOH用于营造碱性环境,再加硫酸铜溶液,B正确;C、健那绿能对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对细胞解离后细胞死亡,C错误;D、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活酵母提取液后,其中含有无氧呼吸酶,能够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13.(5分)(2016•浙江校级三模)下列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斐林试剂,砖红色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解答】解:A、苏丹Ⅲ溶液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呈橘黄色,A错误;B、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B错误;C、淀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用碘液可以检测出淀粉的存在,C错误;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D.14.(5分)(2016•南昌一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Ⅳ的核酸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脱氧核糖与脂肪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C.RNA聚合酶能催化某种单体形成多聚体D.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叶绿体合成葡萄糖【解答】解:A、HⅣ是RNA病毒,其含有的核酸只有RNA,RNA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的,A正确;B、脱氧核糖是糖类的一种,其组成元素是C、H、O,脂肪是脂质中的一种,其组成元素是C、H、O,B正确;C、RNA聚合酶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RNA,RNA是由核糖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C正确;D、绿色植物的根细胞、叶表皮细胞等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D.15.(5分)(2016•泰州校级三模)细胞内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所示,该生物大分子是()A.RNA B.脂肪C.蛋白质D.DNA【解答】解: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B、脂肪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B错误;C、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错误;D、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D.16.(5分)(2015•江苏)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解答】解:A、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B、还原糖的鉴定需要组织样液和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B 选项没有水浴加热,即使有还原糖存在,也不会呈现砖红色沉淀,B错误;C、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D、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DNA,但不能证明是目的DNA,D错误.故选:BD.17.(5分)(2015秋•金昌校级期中)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A、B两种有机物.细胞中A的含量大于B;用胃液处理,A分解而B不变;分析其化学成分,A含有化学元素S和N,B 含有化元素N和P;它们对碘都没有反应;分析其来源,A位于细胞膜上,而B不在细胞膜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属于蛋白质B.B属于核酸C.B肯定属于酶D.A可能是载体【解答】解:A、根据分析,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并且A含有化学元素S和N,则A属于蛋白质,A正确;B、根据分析,该化合物含有化学元素N和P,且不在细胞膜上,则B属于是核酸,B正确;C、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属于是核酸,但不一定是酶,C错误;D、A属于蛋白质,可能是载体,D正确.故选:C.18.(5分)(2015秋•乐山校级期中)科学家发现用β﹣巯基乙醇处理某种酶时,酶分子的多肽链伸展开来,丧失了所有的酶活性.当除去β﹣巯基乙醇时,该酶又恢复了正常的酶活性,并且重新形成的空间结构与处理之前的完全一致.由该实验不能推测的结论是()A.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B.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C.发生变性的蛋白质也能够复性D.折叠过程需要由某种分子协助才能完成【解答】解:A、由题意知,RNA酶分子复性后与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的功能相同,说明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A错误;B、由题意知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后重新形成的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实验开始时正确折叠的天然蛋白质不可区分,说明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诱发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去掉后,蛋白质由恢复天然构象,B错误;C、由题意知,发生蛋白质变性的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复性,C错误;D、除去制备物中的脲和巯基乙醇后,RNA酶复性,不需要某种分子协助就能完成,D正确.故选:D.19.(5分)(2015秋•番禺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唾液淀粉酶、性激素、免疫球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属于信息分子B.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C.都不为细胞供能D.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解答】解:A、性激素属于信息分子,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均不属于信息分子,A错误;B、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不是由氨基酸构成的,B错误;C、唾液淀粉酶、性激素、免疫球蛋白都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D、唾液淀粉酶具有催化作用、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它们均不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D错误.故选:C.20.(5分)(2016•郴州)下列各种蛋白质与其功能不相对应的是()A.酶一催化功能 B.血红蛋白一运输功能C.胰岛素一免疫功能 D.肌肉蛋白一构成结构的组分【解答】解:A、酶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A正确;B、血红蛋白运输血液中的氧气,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B正确;C、胰岛素体现了蛋白质的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C错误;D、肌肉蛋白体现了蛋白质的结构物质功能,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2小题)(主观题不能在线作答,请下载完成)21.(2016•广州一模)采摘后的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淀粉、葡萄糖的含量如图所示,则此回答以下问题:(1)区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碘液.香蕉细胞内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三个阶段依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中.(2)由图分析,果实采摘后10~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原因是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通过添加乙烯利可加速香蕉果实成熟.(3)香蕉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的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叶绿体中无法合成[H]和ATP .【解答】解:(1)淀粉遇碘变蓝,可以用碘液区分淀粉和葡萄糖;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由图分析,果实采摘后10~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减少,说明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乙烯利可加速果实成熟.(3)光合作用暗反应固定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最终进入有机物中,夜间无光照,光反应阶段不能进行,不能产生[H]和ATP,因此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1)碘液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2)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成熟(3)二氧化碳暗反应[H]和ATP22.(2015•扬州模拟)某同学想研究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已知实验室中有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浓度均为0.5% );A.器材:层析缸、毛细吸管、喷雾器、滤纸、其他相关器材(剪刀、铅笔、透明胶带等);B.试剂:层析液(4份水饱和的正丁醇和1份醋酸的混合物)、0.1%茚三酮溶液.若该同学。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 群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A. 在各层次中林下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低于林窗B. 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 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同D. 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答案】C【解析】A、由图形分析可知 A正确B、林窗下和林下属于水平结构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这表明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该调查只统计了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类数故不能对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进行判断D、由图分析可知、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之减少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是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 分层现象都是通过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 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 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答案】B【解析】解 A.由题干可知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 A正确B.分层现象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果 B错误C.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正确D.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 D正确故选 B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 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鲫鱼丰富度较高C. 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D. 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答案】D【解析】A项由于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而且活动能力强所以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故A项错误B项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种群中个体数目的多少故B项错误D项正确C项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一定均达到相同水平 C项错误故选D4.某科研人员连续五年调查了黄猩猩果蝇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迁入率与迁出率均为0)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够直接决定黄猩猩果蝇种群密度变化B. 第2年到第3年黄猩猩果蝇种群密度降低C. 第1年到第5年黄猩猩果蝇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D. 第4年黄猩猩果蝇种群密度可能大于第1年【答案】B【解析】A、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能够直接决定黄猩猩果蝇种群密度变化 A正确B、第2年到第3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仍大于1 种群密度增大 B错误C、第1年到第3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 第4年到第5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 说明黄猩猩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 C正确D、第1年到第3年种群密度增大第3年到第4年种群密度略微减小故第4年种群密度可能仍大于第1年 D正确故选B.5.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A. 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 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C. 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D. 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答案】A【解析】解裸露的岩石上先生长出地衣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接着是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后是顶极群落森林阶段故选 A6.弃耕抛荒是我国农业存在的重大问题原因有农业收入低、农村人口进城、土地污染等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弃耕农田中所有的杂草构成了一个群落B. 弃耕农田中主要存在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C. 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上将经历从草本到灌木到乔木的演替过程D. 农村人口进城不体现种群的数量特征【答案】C【解析】弃耕农田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 A错弃耕农田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 B错农村人口进城体现“迁入率” 是种群人口的数量特征之一 D错7.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阶段延续时间不同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B. 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C. 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D. 演替到森林阶段由于物种多样性增大群落内部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答案】D【解析】解 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 A正确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B正确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 C正确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增大但竞争程度与多样性关系不大主要与资源、空间等有关 D错误故选 D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 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答案】C【解析】9.下列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 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答案】C【解析】解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A正确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要依赖于植食性动物生存 B正确C.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错误D.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D正确故选 C10.“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些诗句描绘了草原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标志重捕法B.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受到水分等环境因素的限制我国内陆草原一般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D. 草原上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构成了草原生物群落【答案】C【解析】C11.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A. 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B. 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 可能存在的食物链D. 常见的小动物类群【答案】C【解析】解本实验的目的是统计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能确定它们的种间关系.故不能确定存在的食物链.故选 C.12.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连绵的燕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 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镶嵌分布【答案】A【解析】A、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而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是由于地形的起伏使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A错误B、由于受光照强度的影响群落中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出现了分层现象 B正确C、动物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故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C正确D、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故选A13.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解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A正确B.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正确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但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不需要 C错误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生态功能完善、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D正确故选 C1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区分群落的依据主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B. 某草地上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采用样方法D. 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即使没有共同的食物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解 A.区分群落的依据主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反应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A正确B.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某草地上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正确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C错误D.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即使没有共同的食物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如争夺栖息空间D正确故选 C15.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C. 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不会改变的D. 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答案】C【解析】解 A.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A正确B.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对自然资源(如光)的充分利用 B正确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消长情况不同故群落中的优势种通常都占有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在不断变化的 C错误D.测定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D 正确故选 C16.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B. 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D. 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答案】C【解析】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A正确B、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B正确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过程中物种并不会全部替代 C错误D、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D正确17.由于人类的活动某地区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 该地区各种生物数量增加引起了物种丰富度增加C. 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标志重捕法D. 群落物种组成的改变可作为衡量群落稳定性的一项指标【答案】D【解析】A、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 A错误B、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使种群密度增加 B错误C、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取样器取样法D、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 D正确18.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 光照强度B. 食物种类C. 湿度D. 温度【答案】B【解析】解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植物能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鸟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19.(1)调查天露山中杜鹃花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 19.(2)与周围人类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相比天露山的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 为了调查山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________法有同学在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9.(3)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杜鹃花1~2米而野桫椤可达 2^\sim 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_______结构影响其分布主要与________有关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1)样方, 随机取样【解析】解(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所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答案】(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取样器取样, 偏小【解析】(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调查山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土壤中的有些小动物不会进入捕虫器中结果会使统计结果偏小【答案】(3)垂直, 光照, 阳光【解析】(3)草甸山上黄贝草、杜鹃花和野桫椤的高度逐渐增加这体现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0.(1)研究人员分别在w_1﹣w_5五个地点放网捕鱼并统计各种鱼类的数量该调查方法属于________法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20.(2)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不同的鱼类出现时间存在差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性20.(3)线尾锥齿鲷和铅点东方鲀生态位是否完全一样?请说明原因________20.(4)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人类的活动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减少要恢复该区域的鱼类资源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答案】样方, 线尾锥齿鲷【解析】【答案】垂直, 季节【解析】【答案】不一定可能食性不同【解析】【答案】定期休渔控制捕鱼网眼大小减少人类活动【解析】21.(1)在生物群落中大多数依赖动物传粉的植物可通过提供花蜜或花粉吸引传粉动物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退耕还林后该地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其原因是________21.(2)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复杂这样可显著提高________ 还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21.(3)生态学专家不会以某一单独的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答案】互利共生, 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种子或繁殖体【解析】在生物群落中大多数依赖动物传粉的植物可通过提供花蜜或花粉吸引传粉动物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退耕还林后该地区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其原因是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种子或繁殖体【答案】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解析】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复杂这样可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还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答案】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解析】因为物质循环特点具有全球性所以生态学专家不会以某一单独的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22.(1)形成“水华”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及工农业污水中含大量________等矿质元素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其中蓝藻与绿藻细胞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22.(2)将透明桶置于“适宜光照”下的目的是________ 对水样中藻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需要用到的计数工具有________、显微镜、盖玻片等22.(3)第4天到第7天期间 C_0、C_l、C_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据此分析C_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_3组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N、P, 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解析】排放的生活及工农业污水中含大量N、P 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水华绿藻是真核生物【答案】有利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 抽样检测, 血细胞计数板【解析】将透明桶置于“适宜光照”下的目的是有利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水样中藻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显微镜【答案】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等, 捕食和竞争, 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解析】由图1曲线可以看出第4天到第4天期间 C_0、C_l、C_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结合图4柱形图分析、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根据图2信息可知导致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减少由于大型溞密度过大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_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_2组23.(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果树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结构23.(2)如果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3)果林土壤有机物中的化学元素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是________23.(4)若利用鱼塘中的水草、绿藻、螺蛳、鲫鱼、轮虫等生物制作一个小生态缸观察群落的演替自变量是________ 要维持较长时间注意事项①装置置于散射光下②生态缸必须透明原因是________【答案】水平【解析】【答案】不变【解析】【答案】土壤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物质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盐等物质被根系吸收【解析】【答案】时间, 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同时便于观察【解析】24.(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红色和白色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24.(2)若为了获得更大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从生态系统结构分析原因是________24.(3)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低温对荷花净光合速率(放氧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耗氧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情况下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该研究中测定耗氧速率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读图可知若荷花处于温度为 6℃条件下耗氧速率约为________μmol/(mg·h)若正常光照并持续此温度条件荷花的有机物总量将________【答案】(1)基因(遗传), 不属于【解析】解(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2)减弱,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简单【解析】(2)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减少导致营养结构变得简单则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答案】(3)黑暗(遮光、暗处、无光等), 5(5左右即可), 增加【解析】(3)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为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测定耗氧速率时需要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由图可知温度为6℃时对应于图中的P点此时两曲线相交与一点此点的净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故黑藻的放氧速率和耗氧速率的比值大于1 若正常光照并持续此温度条件荷花的有机物总量将增加25.(1)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25.(2)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__且身体微小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________来推测该草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土壤小动物大部分很小却对土壤中________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25.(3)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该草原由于环境适宜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 实际上田鼠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________降低________增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答案】(1)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次生【解析】解(1)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由于具备土壤等条件属于次生演替【答案】(2)有较强活动能力, 种类, 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解析】(2)由于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故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不适于选用样方法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种类来推测该草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土壤小动物大部分很小却对土壤中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答案】(3)\ M⋅λ^t, 出生率, 死亡率【解析】(3)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该草原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故该田鼠的增长曲线为J型根据J型曲线公式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 M⋅λ^t 实际上田鼠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
高一生物必修2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
2019学年高一生物必修2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小编准备了高一生物必修2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4.某种遗传病受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某正常学生的双亲均有此病,则此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该生双亲的遗传因子组合最可能是( )A.显性遗传AaAaB.隐性遗传AaAaC.显性遗传aaAaD.隐性遗传Aaaa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6.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用一纯合易感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ddRR,1/8B.ddRr,1/16C.ddRR,1/16和ddRr,1/8D.DDrr,1/16和DdRR,1/87.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8.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名师伴你行】高中生物考案(全册)名师优质课件 苏教必修2
②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③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④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
药性弱的个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原理我们知道,生物的变 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病菌中有少量个体由于基因 突变等原因,本身就存在着能够抵抗某种抗生素的可遗传变异,当 人们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对病菌起到一个选择作用(注意:这种 选择不能称为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 的),绝大多数没有抗药性的个体死亡,少数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 生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使后代也具有了抗药性这一特性。这样 经过多次用药后,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就是一种抗生素最初 效果很好,用一段时间后疗效降低的原因所在。当病菌产生了抗药 性后,人们为了杀死病菌,不得不采取加大抗生素的用量或几种抗 生素混用的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应对粮食危机的是 A.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B.控制人口数量 C.种植、推广优良的高产品种 D.毁林造田
( D)
毁林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使气候恶化,最终导致粮食产 量降低。
3.运用基因工程手段,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抗虫基因Bt,将Bt基因转移到
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
11.图2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 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B)
A.甲、乙
B.甲、丙
图2
C.乙、丙
D.甲、乙、丙
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的数目, 它们的数量都是染色体数的二倍;当不存在染色单体时,DNA的分 子数等于染色体数目。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一)
1.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 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上清液 a 中放射性较强D.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A.分离噬菌体和细菌,比较其差异B. 降解DNA 以研究其结构组成C.用同位素标记DNA 和蛋白质D.分别研究DNA 和蛋白质是否具有遗传效应3.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 和RNAB. 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 元素C.T2 噬菌体内,碱基A 、C 、G 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 种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 能完全分开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 的分子结构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B.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 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C.摩尔根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格里菲思的小鼠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通过把S 型细菌和R 型细菌经过的不同处理后注射小鼠,观察小鼠的死亡情况,可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6.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置于含有35S 的培养基或培养液中直接获得的C.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原因是被标记的DNA 在上清液中D.上图的实验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7.下列有关35S 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35S 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B.要得到35S 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 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 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 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 次,则子代噬菌体100% 含32P 和35S8. 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 4 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到S 型活细菌B.对第 4 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C.本实验说明R 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D.本实验结论为“DNA 是使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的转化因子”9.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 标记B.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C.用含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10.具有x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 分子片段,含有y个嘧啶。
2021-2022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2单元检测: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哪些生物()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大型食用菌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2.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假如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A.1/2B.2/3C.1/3D.1/43.某水稻的A基因把握某一优良性状的表达,对不良性状a基因是显性。
该水稻自交所得子代中,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消灭。
用该水稻作亲本,接受逐代自交的方法猎取优质品种,如按:自交→淘汰→选育→自交……从理论上推算,第4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2/5B.1/9C.2/9D.2/174.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请推想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A.1/9B.1/4C.1/36D.1/185.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色基因(Y)对绿色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B.2种,13∶3C.3种,12∶3∶1D.3种,10∶3∶36.蛇的黑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试验:甲:P黑斑蛇×黄斑蛇乙:P黑斑蛇×黑斑蛇↓↓F1黑斑蛇黄斑蛇F1黑斑蛇黄斑蛇依据上述杂交试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全部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试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D.乙试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7.基因型为AaBBccDD的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A.2 B. 4C.8D.168.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交配试验,所得结果如下表。
从理论上讲,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试验组合A×B C×D E×F G×D子代高茎2102029矮茎725190A.10%B.25%C.50%D.66%9.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遗传因子组成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A.4/16B.5/16C.7/16D.9/1610.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是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把握(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达标检测卷 A卷 (含答案)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生 物 (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 .大肠杆菌 B .田螺 C .小球藻 D .草鱼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小球藻具有叶绿体,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项符合题意。
2.下列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 B .蓝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细菌不都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A 项错误;蓝细菌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因此蓝藻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 项正确;植物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C 项错误;动物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D 项错误。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 .某些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D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反复利用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课时跟踪监测含答案:从基因到蛋白质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含答案:从基因到蛋白质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从基因到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染色体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解析:选D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DNA分子上的基因不都同时表达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解析:选C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即在某一时刻DNA分子上的基因,有的表达有的不表达;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3.下列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解析:选A 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3个相邻的碱基,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4.蛋白质最终是由基因编码的。
要表达出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关键是( )A.DNA的合成 B.DNA的复制C.染色体的形成 D.转录和翻译解析:选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因此要表达出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关键是转录和翻译过程。
5.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合成多肽的场所B.核糖体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C.一个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D.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解析:选D 核糖体能与mRNA结合,是合成多肽的场所;核糖体RNA的合成是DNA转录产生的,在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催化;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这样就大大加快了蛋白质的合成速度;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也能形成核糖体。
生物选择性必修2单元过关检测(1) 种群及其动态(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单元过关检测(一):种群及其动态(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一定为③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①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变为③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②类型解析:选A。
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只知道出生率不能判断种群的年龄结构,A错误;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剩余的鱼主要为幼年个体,年龄结构可能为①表示的增长型,B正确;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会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变为③表示的衰退型,C 正确;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②表示的稳定型,D正确。
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B.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D.年龄结构表示各年龄期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解析:选D。
在自然状态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数量增加的幅度减小,种群数量最终趋于相对稳定,A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故在生殖期的影响最大,B错误;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仍增加,并没有减少,C错误;年龄结构表示各年龄期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D正确。
3.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为死亡率和迁出率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CC.D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解析: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解析: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才可使R菌转化为S菌,其他物质均不能实现上述转化,且S菌DNA被破坏后,也将失去转化能力。
答案: A2.若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侵入其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
DNA中含有N和P,而不含S,DNA在亲子代间具有连续性,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放射性元素15N 和32P。
答案: B3.下面对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B.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C.DNA分子中只有4种碱基,所以实际上只能构成44种DNAD.DNA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配对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只能构成42种DNA。
答案: C4.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解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与DNA转录合成R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答案: D5.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 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含有腺嘌呤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有4200种答案: C6.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解析:DNA每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原有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
答案: D7.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有丝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B.第2次C.第3次D.第4次答案: B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A选项错误;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64种密码子中有61种编码氨基酸,所以每种氨基酸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B 选项错误;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不包含DNA复制,C选项错误;除少数RNA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选项正确。
答案: D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对于小草出土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其过程中有DNA的复制,需要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B.其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C.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新细胞,核内的DNA相同D.在其过程中起作用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等答案: C10.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4条mRNA正在合成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生物翻译过程的有关知识和解读信息图的能力,难度比较大。
由图可知,有4条mRNA链,每条链上有多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内可合成一条肽链,因此有多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原核生物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所以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真核生物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则发生在细胞质中;图中所示为一个基因(一条模板链),表达出的则是多条多肽链。
答案: C11.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解析:基因的碱基组成相同,A错;如果为基因突变,那么白花与红花基因不同,如果是环境引起的,那么基因应相同,B对;DNA和RNA的含量基本不变,C、D错。
答案: B12.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①②③④↓↓↓↓WNK4基因…G G G A A G C A G……C C C T T C G T C…↓正常蛋白质…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1 168 1 169 1 170甘氨酸:GGG赖氨酸:AAA、AAG谷氨酰胺:CAG、CAA谷氨酸:GAA、GAG丝氨酸:AGC丙氨酸:GCA天冬酰胺:AAU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由于1 169位赖氨酸(AAG)变为谷氨酸(GAA GAG),结合题干意思知①②③④四处只有一处发生突变,可确定谷氨酸密码子是(GAG),从而推出是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答案: B1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A因改变、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Aa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而形成的;基因A中碱基对的改变、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同卵双生是指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其性状差异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
答案: C1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
“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答案: B15.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
图示a处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DNA结合的位置,它们彼此能结合的依据是()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半保留复制原则C.基因分离定律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析:用限制酶切割人的DNA分子,获得胰岛素基因,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它们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重组DNA分子。
答案: D16.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解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选项中A项属于细胞工程,C项属于人工诱变,D项属于基因重组,只有B项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其中人的干扰素基因是目的基因,质粒是运载体,大肠杆菌是受体细胞,人们需要的生物产品是人干扰素。
答案: B1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征(XXY)患者,从根本上说,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时D.无法判断解析:XXY患者多了一条X染色体,这条X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但患者还是红绿色盲患者,其基因型必为X b X b Y,其父亲表现正常,X b X b必定来自母亲,即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答案: A18.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
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类别ⅠⅡⅢⅣ父亲+-+-母亲-++-儿子+-+++-女儿+--+-A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答案: D1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
如果一个类别A的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将会患的遗传病可能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苯丙酮尿症C.21三体综合征D.白血病解析:通过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致,类别A的卵细胞中比正常配子多了一条染色体,若这条染色体是21号染色体,后代个体就是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
答案: C20.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
右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解析: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及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分离,A项正确,D项错误。
纵坐标为细胞核DNA含量,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