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

中国药典2005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

2006年8月wenku.baidu.com
1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二00五年十月十一日
2006年8月
12
● 验证的目的: 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 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 活性或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 ● 验证的意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 验方法的完整性。
2006年8月
22
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 生长良好,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 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检 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微生物生长微弱、缓慢 或不生长,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 有抑菌作用。
2006年8月
2006年8月
18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 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 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 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 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 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制成每 l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2006年8月
19
验证方法: 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
2006年8月
20

8-1药物的抗菌试验

8-1药物的抗菌试验

纸片含药量 (ug)
丁胺卡那霉素
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头孢唑啉
30
先锋霉素I
75
头孢噻吩
30
头孢噻甲羧肟
30
氯霉素
30
红霉素
15
庆大霉素
10
抑菌环直径(mm)
耐药 中度敏感 敏感
≤4
15-16
≥7
≤14
15-17
≥18
≤ 15
≥21
≤14
15-17
≥18
≤14
15-17
≥18
≤12
13-17
≥18
≤13
13-15
≥18
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又可分为平板法和斜面法。
4
2. 2.琼脂扩散法 利用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细菌 生长的原理进行的。一般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的药敏试验。
1. 滤纸片法(纸碟法)
滤纸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新药的初筛试验(初步 药物是否有抗菌作用)及临床的药敏试验(细菌药物第三 性试验、以便选择用药)。滤纸片分湿、干两种,可以在 试验时用无菌纸片沾取药物溶液放在含菌的平板表面,也 以预先做成一定浓度的干燥纸片。一般来说预先做成的干 燥纸片实用一些而且准确一些。
≤12
13-14
≥15
29

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谈谈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生物药物分析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对近年来生物药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物药物分析

生物药物包括直接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生化药物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或其它生物技术研制的生物技术药物及生物制品[1]。由于生物药物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小、易被吸收的特点,同时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功能,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突出贡献。随着人们对生命本质及身体健康的日益关注,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日趋增加,控制生物药物的质量,加强药物分析检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用于生物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对近年来生物药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生物药物分析方法

生物药物分析主要包括化学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和生物检定法。

1.化学法

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

重量法:指待测物经处理后分离出与待测组分相关的单质或化合物,根据其质量,确定该组分的含量。硫酸软骨素的测定及胰酶中脂肪含量的测定均采用重量法[2]。

滴定法:指利用化学反应定量关系,根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确定待测物的含量。目前滴定法在我国药典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氨基酸类和糖类药物多用滴定方法进行含量测定[3]。

化学方法主要用于常量分析,准确度较高,但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不利于实现自动化,在药典及近年来的研究中有所下降。而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与改进则是生物药物分析的热点。

2.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灵敏度较高。主要包括光学法、电化学法、色谱法、电泳法、酶法、免疫法。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试题及答案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试题及答案

[1168]《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简答题

(10.0 分)1. 简述药品生物检定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生物药品包括酶、激素、细胞因子、抗生素、疫苗、血清及血液制品等。它们在预防、治疗及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药品的研究、开发、质控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由于大部分生物药品具有结构不确定性,需要运用多种现代生物技术,从定量角度研究剂量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构建各种生物药品的检定方法,以阐明其疗效及毒性,所以需要药品生物检定法来检定

(10.0 分)2. 简述家兔热源法的不足之处?

答:目前越来越多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鲎试剂法,而不再选用家兔。因为鲎试剂使用方便,更灵敏,误差也更小。而家兔可能会因为个体的差异使热原检查有所不同。

(10.0 分)3. 一剂量法——

(10.0 分)4. 比浊法——

答:比浊法又称浊度测定法。为测量透过悬浮质点介质的光强度来确定悬浮物质浓度的方法,这是一种光散射测量技术本法主要是用于测定能形成悬浮体的沉淀物质,例如微量磷、硫、氯和钙等的测定,生物碱沉淀试剂形成的混浊也可用此法测定。这是根据悬浮体的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以测定物质组分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当光线通过一混浊溶液时,因悬浮体选择地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并且悬浮体向各个方面散射了另一部分光线,减弱了透过光线的强度。

在水质监测和管理过程中,比浊法常用于测量饮用水、工业用水、废水的透明度;也用于测量空气及其他各种气体中悬浮固体的含量,是空气和水污染研究的一种工具。在酿造工业中,比浊法常用于各种饮料澄清过程的控制和过滤过程的监控。在分析化学上,可通过生成悬浮沉淀的反应产物来测定某些元素的浓度,例如,通过生成硫酸钡悬浮物来测定Ba2+ 或SO2-,以及在煤、焦炭、油、橡胶中的总硫量;通过生成硫化银和氯化银悬浮物来测定Ag+或Cl-;在容量分析中,浊度测量也可用于确定滴定终点,如用钙盐滴定氟化物、用银盐滴定溴化物、用钡盐滴定硫酸盐等。在生物化学中,比浊法广泛用于测定液体食品中细菌的生长量及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生素等。根据悬浮体系中粒子的沉降速度与其半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原理,比浊法可用于不同大小粒子沉降速度的监测和粒子大小的分类。

项目八 药物的体外抗菌技术

项目八 药物的体外抗菌技术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用途: 筛选抗菌药物、测定血药浓度


测定抗菌谱、耐药谱、效价
提取过程中的生物追踪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优点:方法简便、需时短、用药量少,不需 要动物。 缺点:不能根据体外试验结果肯定或否定一 个药物的抗菌作用。

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1、试验菌: 用专门的供应机构提供的标准菌株。 北京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 心。 试验菌应合理保藏,用前加以纯化及生物学 特征鉴定。
GEN 庆大霉素
(五)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解释
“敏感”(susceptible,S):表示测试菌可被 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 度所抑制;
“耐药”(resistant,R):表示测试菌不能被在
体内感染部位可能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
临床治疗无效。
“中介”(intermediate,I):表示测试菌对常 规用药体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的反应率低于 敏感株,使用高于正常给药量有疗效。
项目八
药物的体外抗菌技术
学习目标
1.熟悉药物体外抗菌试验的用途及意义 2.掌握体外抗菌试验的基本方法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又称药敏
试验,是为了检查药物的抗菌能 力,主要用于筛选抗菌药物或测 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药敏 试验
抑菌试验:只能抑制微生物生

生物制品学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检定与标准化.ppt课件

生物制品学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检定与标准化.ppt课件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 9
第一节 生物制品的BMP管理
六、生物制品GMP认证检查要点
2.死毒与活毒 “活毒”是制备灭活疫苗的第一阶段或减毒活疫苗生产 时,将生产用细菌或病毒株进行大规模培养制备,其 生产过程和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器材含有大量活的 细菌或活的病毒生物体,称之为“活毒”。 “死毒”是制备灭活疫苗时,第一阶段生产出大量活 细菌或或病毒后,到第二阶段,对活生物体加入一定 量甲醛或适宜灭活剂,将全部细菌或病毒杀死,称之 为“死毒”。 “活毒”与“死毒”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及器材, 须严格分开。
22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
重组产品质量控制上存在的难点
建立重组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 理化测定标准品的稳定性; 人源化单抗中的人源化程度检测方法及标准研究; 重组人白蛋白等大剂量重组产品安全性评价问题; 反义核酸药物理化特性测定和效力测定,即如何评 价反义核酸的体内及体外活力; • 基因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反转录病毒、生物 分布和效力测定; • DNA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检测方法研究; • 干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干细胞鉴定及 活力测定) 。 • • • • •
24
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1、来源:活的生物体(细菌或细胞); 2、结构:复杂(包括组成、空间结构); 3、生产:涉及生物材料和生物学过程(发 酵、细胞培养,分离纯化等), 有其固有的易变性。

药物分析 第8版 第一章 药典概况 PPT

药物分析 第8版 第一章 药典概况 PPT

36
大家好
2. 均一性
含量均匀度 溶出度或释放度 重量差异
3. 纯度要求 杂质检查
37
大家好
4. 安全性
重金属检查 热源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 异常毒性检查 降压物质检查 过敏性物质 无菌检查
38
大家好
四、 含量测定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酶化学分析法 生物学分析法
含量测定 效价测定
检查药物纯度、品质优良度
度法(附录Ⅳ A),在240~340nm的波长范围处测定吸收度,在276nm的波
长处有最大吸收。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53图)一致。
(3)取本品约50mg,加碳酸钠0.2g,混匀,炽灼至炭化,放冷,加水5ml,
煮沸,滤过,滤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4)本品炽灼后,显钠盐的鉴别反应(4附1 录Ⅲ)。
【制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42
大家好
红外光吸收图谱
43
大家好
(三)附 录
制剂通则
通用检测方法
指导原则
按分类编码(附录Ⅰ,Ⅱ…) 共归纳为十九类
44
大家好
45
大家好
(四)索引
▪ 一部:中文、汉语拼音、拉丁名、拉丁学名 ▪ 二部: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 三部: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46
大家好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

本规程适用公司所需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2 职责

质量保证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 内容

3.1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3.2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总则

3.2.1 抽样

3.2.1.1 供试品一般按批号随机抽样。

3.2.1.2 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

3.2.1.3 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选有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械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2.2 供试品保存

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

3.2.2.2 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3.2.3 检验

3.2.3.1 供试品检验项目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标准确定。

3.2.3.2 检验的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

3.2.3.3 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应在均匀状态取样。

3.2.3.4 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3.2.4 培养

3.2.

4.1 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

3.2.5 复检

3.2.5.1 菌数测定不合格者应复检,控制菌检查以一次检出为准,不再复试,但应保留检出菌株一个月备查。

生药学:生药的鉴定

生药学:生药的鉴定
“混合袋样”,也叫“初样”。 ➢ 将初样根据不同种类按上述方法反复数次取样,直
至最后剩余的药材量足够完成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 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贵重药不取平均样品,逐 件取样。 ➢ 取得的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的3倍数, 即1/3供检验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的1/3留样保 存。
(3)样品的代表性和取样数量之间的关系
➢ 个体重量较大的药材,其取样量应比个体较小的 为多,因为个体样品的代表性主要取决于取样的 个数。
➢ 对各类一般药材的平均样品量可按《中国药典》 的规定执行。
三、鉴定的项目及程序
1 一般程序及主要项目
➢ 鉴定目的主要可分为3个方面:真伪鉴别,纯度检 查(检查杂质有机物和一般杂质),品质鉴定。
➢ 鉴定程序通常按上述排列依次进行。药典规定,生 药材主要有下列内容:来源→性状→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
➢ 二是采用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 起来的生动、形象的经验鉴别术语,语言简 单,好记易懂,针对性强,但不易掌握其规 律性。
2 性状鉴定的内容
(1)形状:指药材的形状,一般较为固定,其与 药用部位密切相关。
观察形状时,亦可用下列术语描述,如: ➢ 头(指根及根茎的上部)。 ➢ 芦(指根顶端短缩的根茎)。 ➢ 身(指根的主根)。 ➢ 梢(指根的下部或支根)。 ➢ 须(指小根或须根)。 ➢ 连珠(指根及根茎膨大部分呈连珠状)。 ➢ 疙瘩(指突起不规则)等。

第八章抗生素分析

第八章抗生素分析
国际标准品是由英国伦敦生物标准检定所负责标准品 原料的挑选、理化分析、分装和分发等。国际标准品 效价的标定由世界卫生组织邀请有条件的国家检定所 或者药厂实验室分别进行效价测定,然后通过统计分 析,考察标定结果的误差与真实性,最后由生物检定 专家委员会确定效价。我国自1976年参加了部分品种 的国际协作标定。
第八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生素效价微生物检定法 第三节 抗生素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抗生素药物的特点
世界各国实际应用的抗生素有300多种,我国药典中收 载的品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0多种。
生物发酵, 化学纯化,精致,化学修饰等过程,最后制 成制剂,结构,组成更复杂。
化学纯度低,有三多:同系物多,异构体多,降解物多。 发酵过程不易控制。生产工艺复杂易受污染。分子结构 大多不稳定,降解后疗效下降、失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活性产物易发生变异。
这样标示的抗生素有: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新霉素、氯霉素、新生霉素、利福霉素SV。
第一节 概述
② 类似重量单位:以特定的纯抗生素制品盐的重量, 规定1毫克=1000单位,其中包括了无抗菌活性的 酸根在内,如四环素盐酸盐(包括无生物活性的盐 酸根在内)。
这种"类似重量单位",虽然并不合理,但在国际上已 经习惯沿用。
第一节 概述
其中无菌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药物是否染菌。有抑菌作 用的药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该先将抗生素活性灭 活,或者除去抗生素,这样才能使制品中所污染的杂 菌在培养基中生长出来,才能判定是否染菌。

微生物检定法测抗生素活性效价

微生物检定法测抗生素活性效价

微生物检定法测抗生素活性效价

概述

由于抗生素多为结构复杂的多组分物质,异构体多,且不稳定,容易产生降解杂质,故各国药典均以微生物检定法为主要含量测定法,因为抗生素药品的医疗作用主要是它的抗菌活力,而微生物检定法正是以抗生素的抗菌活力为指标来衡量抗生素效价的一种方法,其测定原理与临床要求相一致,能直接反映抗生素医疗价值,因此一直为各国药典所采用的主要测定方法。

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抗生素效价,一般可分为稀释法、比浊法和琼脂扩散法三类。以琼脂扩散法应用最广泛,为目前国际上测定抗生素效价的通用方法。

琼脂扩散法,亦称管碟法。系采用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作用,采用量反应平行线原理的设计,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两者对接种的试验菌产生抑菌圈的大小,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2015版药典四部通则

(B)63 501〕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盛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在35~37℃培养7日,用革兰染色法涂片镜检,应有芽孢85%以上。用灭菌水将芽孢洗下,在65℃加热30分钟,备用。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悬液取短小芽孢杆菌(CMCC (B)63 202〕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照上述方法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悬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或〔ATCC29 213〕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上,在35~37℃培养20~22小时。临用时,用灭菌水或0.9%灭菌氯化钠溶液将菌苔洗下,备用。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悬液取藤黄微球菌〔CMCC (B)28 001〕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盛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在26~27℃培养24小时,或采用适当方法制备的菌斜面,用培养基Ⅲ或0.9%灭菌氯化钠溶液将菌苔洗下,备用。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管理程序

Management Procedure of Method Validation for Microbiological Method

部门:Department 签字/日期:Signature/Date

起草人:Prepared by 审核人:Reviewed by 审核人:Reviewed by 批准人:Approved by

1 目的

参照CP2010版附录,以及现行版USP和EP要求,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保在实际检验条件下,该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2 适用范围

在确定新产品的微生物学检验时或开发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和控制菌检查法,或当产品的组分、或试验条件(包括培养条件)发生变更时,或实验室出于各种原因如成本,生产量,快速简便及提高药品质量等需要而采用非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即替代方法)时,都必须对新方法加以验证,以确保在实际检验条件下,药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3 定义和术语

3.1 药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类型:主要分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定性试验就是测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活的微

生物,如控制菌检查及控制菌检查。定量试验就是测定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如菌落计数试验等。

3.2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

细菌数(TAMC),霉菌及酵母菌数(TYMC)和控制菌检查。

3.3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

生物药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生物药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生物药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药品生产、流通、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课程是实现这个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工学结合为导向,加快课程改革和强化特色的要求,于2006年12月开始组织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包括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的教学计划(草稿)和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编写好课程标准,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召开了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征求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的意见;组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在学习、调研、讨论和总结我校多年药学专业教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下课程建设的共识:

1.教育理念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得原则。

2.培养方向市场化课程体系“以宽口径平台支撑多个就业岗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结合个人兴趣与潜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向提供可能。

3.课程结构模块化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从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分解岗位任务入手,明确岗位课程,设计适合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模块。

4.知识体系综合化课程标准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多个岗位需求,体现课程整合的特色,以便及时适应药学行业技术不断升级和高新技术转化迅速的特点。要体现高等、突出职业、强化技能,在素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490206-高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标准

490206-高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标准

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药品质量与安全(490206)。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药品制造业、药品流通业的药物检验员、化学

检验员、药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药品质量检验、药品

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

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

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

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

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

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

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备敬畏生命、诚实守信、严谨认真、良心制药、合规从业、精益求精的医药道德和良好的药品质量规范

意识。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

药品GMP检查指南(生物制品)

药品GMP检查指南(生物制品)

一.机构与人员

[检查要点]

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对做好药品生产全过程监控至关重要;适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的职责必需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是实施药品GMP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040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否具有相应得专业知识(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其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其职责。

1.主管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应具备医药及生物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确保其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

生物制品是药品的一大类别.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菌、噬菌体、

立克次体、病毒、寄生虫等)、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体液等生物材料

制备,其制备过程是生物学过程和无菌操作过程,并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

的药品。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生物制品有200多种,各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所生

产的品种各不相同,基于生物制品起始原辅材料、生产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等的

固有特性,细菌类或病毒类疫苗(包括毒素、类菌素、抗毒素及抗血清等)生产

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备细菌学或病毒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细胞因子及其他活性生物制剂生产企业,应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4902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专业简介(2022年)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4902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专业简介(2022年)

4902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专业代码490201

专业名称药品生产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化学原料药制造、中药制药、药物制剂及生物制药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药品生产、智能制药设备使用维护、制药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知识,具备药品安全规范生产、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化学原料药制造、中药制药、药物制剂和生物制药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按药品生产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正确记录生产过程的能力;

2. 具有按GMP要求开展药品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能力;

3. 具有按规范要求对生产各环节物料进行处置和管理的能力;

4. 具有对药品生产过程常见事故进行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的能力;

5. 具有依据药品质量、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相关政策要求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6. 具有适应制药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获取并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7.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药用基础化学、药用有机化学、药用微生物与免疫、药物化学、药理学、制药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

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智能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技术、GMP实务、制药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实务。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药品生产、检验、安全生产等实训。在药品生产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物分析》
第八章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简介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微生物、 细胞、离体组织或动物)对药物的特定药理、 毒理作用,来测定生物药品的效价、检查药品 中的有害物质以及对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或无 菌检查的技术方法
Page ▪ 2
无菌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 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 生化药物效价的生物测定法 药品的安全性检查
Page ▪ 28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一)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2.供试品检查方法
(1)平皿法 根据菌数报告规则取相应稀释级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 ,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或玫瑰 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酵母菌), 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平皿法 以培养后细菌、霉菌或酵母菌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的独立可见的菌落为计数 依据,按照菌数报告规则进行报告。 同时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试验。每种计数用 的培养基各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三、菌种及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大肠埃希菌 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Page ▪ 25
四、方法的验证试验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先进行方法验证: 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 母菌的菌落计数测定或控制菌的检查。 选择法定试验菌按照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
Page ▪ 26
Page ▪ 37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二)控制菌检查 4.控制菌检查法 (2)大肠菌群 在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中,分别加入1∶10、1∶100 、1∶1000的供试液1ml,用稀释剂1ml作为阴性对照 ,均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Page ▪ 34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二)控制菌检查 2.方法验证试验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试验 用以保证方法中供试液没有抗菌活性、所采用方法适 合于该产品的控制菌检查
Page ▪ 35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二)控制菌检查 3.阳性对照试验和阴性对照试验 试验菌的阳性对照试验:应检出相应的控制菌 稀释液的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控制菌检查常用的培养基 用于菌液制备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等常规培养基 胆盐乳糖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等20余种用于培养 基适用性检查、方法验证试验及供试品检查的培养基。
Page ▪ 24
Page ▪ 13
四、无菌检查法
(二)对照试验 2.阴性对照 不得长菌,用以检查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溶剂、稀释液 、冲洗液等对微生物生长及存活无影响
Page ▪ 14
四、无菌检查法
(三)检查方法 1.薄膜过滤法 通过滤膜过滤,将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富集于 滤膜上,再冲洗掉滤膜上的抑菌成分后,在薄膜过滤 器滤筒内加入培养基,在所需温度下培养,观察是否 有菌生长
必须长菌,用以证明微生物确实可在应用的试验条件下生长 • 根据供试品特性选择阳性对照菌 • 无抑菌作用和抗革兰阳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金黄色葡萄 球菌为对照菌 • 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 • 抗厌氧菌的供试品,以生孢梭菌为对照菌 • 抗真菌的供试品,以白色念珠菌为对照菌 • 阳性对照管培养48~72小时应生长良好
Page ▪ 29
细菌、霉菌计数
营养琼脂培养基
取相应稀释级的供试液1ml 置无菌平皿中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试验用的稀释液1ml
Page ▪ 30
阴性对照试验
细菌、霉菌计数
Page ▪ 31
图片截取自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无菌 检查和微生物检查操作规范》视频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一)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Page ▪ 6
二、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种类:7种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 改良马丁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 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用于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的无菌 检查) 营养肉汤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Page ▪ 7
二、培养基
(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证明:培养基无菌,且能保证细菌生长良好 1.无菌性检查
方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
Page ▪ 11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四、无菌检查法
(一)检验数量及检验量 《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 批出厂产品最小检验数量表 液体制剂最小检验量及上市抽验样品的最少检验数 量表 固体制剂最少检验量及上市抽验样品的最少检验数 量表
Page ▪ 12
四、无菌检查法
(二)对照试验 1.阳性对照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一)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检测的是药物在单位质量或体积内所存在的活菌数量 评价生产过程中原辅料、设备、器具、工艺、环境及 操作者的卫生状况
Page ▪ 27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一)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1.计数方法的验证
用以保证方法中供试液没有抗菌活性、培养条件适宜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生长、制备过程中稀释剂未受微 生物干扰、供试液稀释级选择适宜。 验证试验包括试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及稀释 剂对照组 判断指标: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菌数回收率
Page ▪ 20
一、常规技术要求及检验量
(二)检验量
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m2)。除另有规定外,一般 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 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 其检验量应增加 20g或20ml。 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还不 得少于4片。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 包装单位)的3倍量供试品。
Page ▪ 9
二、培养基
(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适用性检查的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枯草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Page ▪ 10
图片取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三、方法验证试验
建立产品的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 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无菌检查
–排除供试品是否具有抑细菌和抑真菌作用 –避免假阴性结果
Page ▪ 21
二、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中提供了液体供试品、固体 、半固体或黏稠性供试品以及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 液的供试品的供试液制备方法。 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的供试品有:非水溶性供试 品、膜剂供试品、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气雾剂 、喷雾剂供试品及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Page ▪ 22
无菌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Page ▪ 8
二、培养基
(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2.灵敏度检查 灵敏度检查
方法: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9支,分别接种 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各2支,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3天;取每管装 量为9ml的改良马丁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 菌、黑曲霉各2支,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培养5天。逐日观 察结果。 结果判断:空白对照管无菌生长,加菌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 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2.供试品检查方法
(2)薄膜过滤法 所用滤膜孔径不大于0.45μm,直径一般为50mm。 取相当于每张滤膜含1g 、1ml或10 cm2供试品的供试液(或适宜稀释级的 供试液1ml),加至适量的稀释剂中,混匀,过滤。用pH 7.0无菌冲洗液 冲洗滤膜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 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 同平皿法。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根据菌数报告规定计数,如超 过规定限量即可认定不合格。 同时取试验用的稀释液1ml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 生长。
三、菌种及培养基
(一)菌种 1.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检查的对照试验菌种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2.控制菌检查的对照菌种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 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
Page ▪ 23
三、菌种及培养基
(二)培养基 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检查常用的培养基
Page ▪ 17
第二节 微生物限度检查
Page ▪ 18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到 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细 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成为非规定灭菌制剂保证药 品质量的重要检查内容,也是综合评价药 品生产各环节卫生状况的一个依据。
Page ▪ 36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二)控制菌检查
4.控制菌检查法 (1)大肠埃希菌
检查法:取供试液在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0.2ml, 接种至含5ml 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MUG)培养基的 试管内,培养,于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线下观 察,同时用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本底对照。若管内 培养物呈现荧光,为MUG阳性;不呈现荧光,为MUG 阴性。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入数滴靛基质试液, 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 质阴性。本底对照应为MUG阴性和靛基质阴性。
Page ▪ 19
一、常规技术要求及检验量
(一)技术要求
1.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 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2.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 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3.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 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4.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控制菌 培养温度为35~37℃。 5.检验结果以1g、1ml、10g、10ml或10cm2为单位报告,特殊品种可以最 小包装单位报告。
Page ▪ 32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二)控制菌检查 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中是否存在有可疑的致病菌 控制菌检查项目包括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 、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及白色念珠 菌。
Page ▪ 33
五、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二)控制菌检查 1.适用性检查
适用性检查项目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的检查 促生长能力检查用以保证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 内,试验菌生长良好(液体培养基)、菌落大小、形态特征与对照菌一致( 固体培养基) 抑制能力检查用以保证其他试验菌无法生长 指示能力检查用以保证培养基上试验菌的生长情况(液体培养基)、菌落大 小、形态特征(固体培养基)、指示剂反应情况等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Page ▪ 15
四、无菌检查法
(三)检查方法 2.直接接种法 3.培养及观察 将含培养基的容器在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逐日观察 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必要时可转种及涂片
Page ▪ 16
五、无菌检查结果判断
(三)检查方法
1.阳性对照管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管 不得有菌生长。否则,试验无效。 2.若供试品管显澄清,或虽显浑浊但经 确证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 3.若供试品管中任何一管显浑浊并确证 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除非 能充分证明试验结果无效,即生长的微 生物非供试品所含。 4.试验若经确认无效,需依法重试。
Page ▪ 5
一、常规技术要求
1.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以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 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检查。 2.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3.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 (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 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Page ▪ 3
第一节 无菌检查
Page ▪ 4
概述
无菌检查法 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 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将药品或材料,在严格的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于适合各种 微生物生长的不同培养基中,置于不同的适宜温度下培养一 定的时间,逐日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结合阳性和阴性 对照试验的结果,判断供试品是否无菌。 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两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