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红河为例

合集下载

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措施

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措施
理 论 研 讨
中国市场 2 1 第4 01年 8期 ( 总第69 ) 5期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中红 河 少数 民族 文化 保 护 和 发 展 的 主 要 措 施
王 洪 ,周 峰
( 曲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 ,云 南 曲靖 6 5 1 ) 5 0 1
[ 摘 要 ] 构建社 会主 义和谐 社会 是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的本质属性 ,是 马 克思 主 义 中国化 的根 本体 现 。我 国是 一 个

个 国家 、一个 民族都 Βιβλιοθήκη 该继 承本 国或本 民族具 有深
厚底 蕴 的优 秀传 统文 化 ,使 它在新 的历史 时期成 为振 奋 民 族精 神 的巨大 文化力 量 ,也 成为各 个 民族 自 发展 的精 神 身 力量 。在现 代化 逐步 加深而 经济 又相对 落后 的红河 ,乃 至 整个 西部 ,一方 面各 民族均 希望保 留传 统文化 ,同时另一 方 面也担心 民族 传统 文化在 与现 代文 明的 冲突 中消失 。同 时 ,随着受 全球 一体 化 强势 文 化 的 冲击 , “ 文化 多 样性 ” 被渐 渐搬上 前 台 ,也 进一步 强化 了政府 和各族 群众 对传 统 文化 的保护 意识 。 当然 ,对 于落后 地 区的民族 而言 ,传统 文化 具有对 内强 化认 同 的作 用 ,对外则 有展示 民族精 神 的
文化 是 由人类创 造 的有形 和无 形 的东西 ,其 中包括 了 人类 所创造 的物质生 活 、 神 生活和 社会 生 活等 方式 ,归 精 之于某个个 别的 民族 单位 ,其 民族 的文化 也就 是形 成 于该
民族在长期 历 史 活动 中 ,民族 文 化有 着 一 定 的 民族 特性 ,
多种 文化 交融 的 多民族 国家 ,中华文化 由各 民族特 有的 文化组 成 ,各 民族 文化是 中华 文化 大家庭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文化 和谐 是和 谐社会 建设 的主 要 内容 ,保 护和发展 少数 民族 文化是 文化和 谐 的关键 ,是推进 和谐社 会 建设所 不 可缺 少的重要

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建设一个富强、和谐的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民族和谐至关重要,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又是中华各民族的福祉和美好愿景,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既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各民族为之奋斗的共同任务。

一、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民族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民族的和衷共济,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是统一的,只有实现民族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一)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和谐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并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民族就能完成的,需要各民族团结、互助,发挥集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差距,这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总体性发展。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把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先进地区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从外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此外,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具备资源、资金、科学技术等条件。

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把汉族的人力、物力、财力、先进技术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结合起来,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二)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各项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

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对于完善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系、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 融合性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广泛,民族的构成复杂,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

在各民族文化间进行交流、吸收和融合,既滋养了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2. 历史性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形成来源于其历史发展过程。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这些层层叠加,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地方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地域性和文化差异性。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以下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1. 文化自信不足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遭到忽视,传承人减少。

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即使有学习的意愿也缺乏传承人的引导和教育,在现代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状况亟待加强。

2. 文化保护缺乏完善机制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保障,传统文化缺乏法律保护。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未能充分被发掘、保存和利用,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方式亟待完善。

3.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足传统文化缺乏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的策略,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脱节。

各门类传统文化体现的学术研究和普及教育落后,传统文化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改良和革新也亟待推动。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宣传,并补充新的内容,使之更接地气。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
6、红河州南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是历史的差距、自然环境的差距,也是观念的差距、文化教育的差距。哈尼族语言文字在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哈尼族群众可以用哈尼族语言文字更直接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哈尼族社会的发育,解放哈尼族社会的生产力。
7、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哈尼族聚居地均有不同程度非法宗教渗透,影响了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破坏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和道德准则。发展哈尼族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激活哈尼族社会优秀文化力量,从而抵御外来不健康文化的侵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习一直靠口授心记。没有文字一直是阻碍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952年,中国政府为帮助哈尼族人民解决文字问题、全面提高哈尼族社会发育程度,组织了有哈尼族干部参加的哈尼语文工作队,开始进行哈尼语调查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57年写出了《关于划分哈尼语方言和创制哈尼文的意见》的哈尼语调查报告,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草案)。哈尼文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为标准音。这个方案于1957年3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讨论通过,又经195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讨论,呈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行。此后至今的47年间,哈尼文在民族教育、社会扫盲、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一定程度使用。例如绿春县广吗小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开设哈尼文课程,为哈尼文的推广普及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金平县阿得博乡等单位在哈尼文的扫盲工作中也作出了可喜成绩;红河人民广播电台20多年来坚持哈尼语广播,不仅受到国内哈尼族群众欢迎,而且境外哈尼族人士也受其积极影响。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是中国独特的社会群体,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信仰等方面的传统。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中国的民族政策一直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与困境。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力。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创新和文化进步的源泉。

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民族文化安全、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是中国特有的民族群体,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原因,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

二、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冲击。

由于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压迫,许多少数民族的人民失去了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又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的青年一些文化价值观念受到了新兴的全球化思潮影响,部分年轻人也追求西方文化的新潮,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了困境。

同时,技术进步也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技艺渐渐变得过时,并且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术品也面临着市场需求和技艺传承不足等问题。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中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鼓励少数民族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这些措施包括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少数民族民间文艺、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等等。

政府力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1. 文化遗产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传承都是国家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从汉字文化传媒世界闻名的中华文明,到藏传佛教、蒙古民歌、哈尼竹楼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国多彩的文化名片,并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民族文化岌岌可危,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当下社会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作为一个民族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维系民族互相依存、相信、相互扶持的重要纽带。

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意味着保护一种文化形式,更是对一个民族自身价值和身份的肯定和保障,是维护民族认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民族文化的保护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避免社会霸凌和强权主义的出现。

其次是文化同质化的避免,如果民族文化不得不依照主流文化的模式来发展,可能会丧失其独特性和魅力,这将导致文化倒退和文化危机。

最后是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民族文化也将有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面对民族文化的危机,如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尤为重要,下面将探讨一些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

1. 加强文化教育:利用学校、博物馆、文化场馆等教育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和推广,增强民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2. 建立文化遗产档案:建立覆盖全国的民族文化遗产档案,记录和保留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民族文化遗产信息,让这些信息更好地为后代所继承和利用。

3. 加强跨民族文化交流:跨民族交流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能够减少文化间的偏见和误解。

4. 引导多元文化表达:传承民族文化不要仅仅停留于传统文物和服饰等方面,更应该让民众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多元表达,例如音乐、舞蹈、电影、文学等领域,让民族文化可以融入到现代文化之中。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文化保护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完整性的体现。

同时,文化保护具有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作用。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可以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全国文化综合实力和国际政治影响力。

二、国家政策支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关注文化保护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等。

这些政策旨在促进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发展,进一步增强全国文化魅力与内涵。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进入了一个面临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由于文化环境、语言传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失传。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改善,使得一些民族文化面临着商业化和市场化冲击,丧失了其独特性和纯粹性。

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和有效传承成为了当务之急。

四、文化传承的途径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必要探索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

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以下思路:(一)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立法保障国家应该加速出台立法,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发展和传承。

通过各种制度手段,加强对少数民族制度、历史、语言、艺术等方面的保护,保证这些文化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资源。

(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性多元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特点,同时不同民族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遗存等方面的差异更加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不一致性。

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各民族文化自身的特性,提高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文化特色的创新和开发。

(三)积极推行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互联网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培养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情。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少数民族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还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以及探讨他们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一、语言文字的贡献1. 蒙古族的贡献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语言文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蒙古族的文字从13世纪成为蒙古帝国的国家文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汉文化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蒙古族语言的借词和翻译也为中华文化扩展了新的语言资源。

2. 壮族的贡献壮族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壮文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不容忽视。

壮文是一种特有的文字,被用于记录壮族的历史、宗教、文学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壮族的文学作品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增添了新的色彩。

二、宗教信仰的贡献1. 藏族的贡献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巨大。

藏传佛教是藏族的主要宗教信仰,它不仅对中国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宗教艺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藏族的宗教信仰对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阿昌族的贡献阿昌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

阿昌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深受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影响,这种信仰体系为中华文化的原始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迪。

阿昌族的宗教节日、祭祀仪式和神话传说也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新的元素。

三、传统文化的贡献1. 苗族的贡献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苗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建筑和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还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地方特色增添了新的元素。

2. 俄罗斯族的贡献俄罗斯族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觑。

政府视野下的传统少数民族体育人口——以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族为例

政府视野下的传统少数民族体育人口——以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族为例

慕名而至,隆重而热 闹的场面相当壮观 !
同时 , 绿春 哈尼 长 街 宴 于2 0 0 8 年 被上 海 吉 尼斯认证为 “ 世 界最长的宴席 ”,全 长为 4 0 0 0 米 ,桌 席达 3 0 5 0 之 多 !同年 ,在 云南 省政府举办的 “ 十大 民族 团结 盛 会 ” 评选 活动 中,长街宴又跻 身前列 。文章对元阳 县城里1 2 6 户人家,共计4 8 5 口人进行笔录
发展方 向
传 统 少数 民族 体 育 的 内容 ,基 于 本 民 族的生活文化为主,适应本 民族文化生活 需 要 我 们 应 该 充 分 运用 先进 文 化 作 为 模 版构 建 科 学 推 广 哈 尼 族传 统体 育 的体 系 , 坚持 “ 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方针 。 3 . 2 、大力倡导少数 民族体育元素科学 融入中小学课程 民族体 育 的 内容 丰富 ,技 艺深邃 , 目前 昆 明 市有 5 所 小 学 课 间进 行 哈 尼 韵 律 操 舞 。学校 是 民族 体 育 文 化 得 以 更好 的继 承和弘扬的场所 。哈尼族体育文化走进校 园 ,普 及 了 民族 的文 化 同时 增 加 学 生 学 习 的趣 味 性 , 也 为 民族 体 育 专 业 培 养 出 后 备 人才。 3 . 3 、实现哈尼族文化经济的共赢模式 云 南 因 其 灿 烂 的 多 民 族 文 化 成 为 旅 外来游客 到达4 0 0 0 多 人 。 利 用 民 族 传 统 文化 带动 旅 游 、商 业 、 交通 等 相 关 产 业 的 发展 ,充 分 实 现 社 会 效益 和 经 济 效 益 的 统 一 , 从而 实 现 文 化 既 为 “ 软 黄 金 ” 的发 展 战 略 。传 承 民族 文 化 任 重而 道远 ,发 展 社 会主 义和谐 社会 更需 要公 民 的参与和 认 同, 有 效科 学 的方 案 是 每 学者 努 力 的思 源。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宝贵的财富,不仅丰富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国家的多元和包容。

因此,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政策、教育、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与推动。

一、政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并确立相应政策保护机制。

这可以包括设立专门的文化保护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教育传承教育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性。

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力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此外,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经济扶持经济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提供相应的资金和资源,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政府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让不同地区的人们互相了解和学习。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推广。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政策保护、教育传承、经济扶持和加强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少数民族的声音在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中更加响亮。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办法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办法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3•【字号】红河州人民政府令第5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红河州人民政府令第5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办法》已经2023年12月27日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州长罗萍2024年1月23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推进文明红河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红河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红河州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活动及其有关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维护社会主义道德和公序良俗、提高个体文明素养、体现社会进步的行为。

第四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德法兼治、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原则。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所需经费给予财政保障,建立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

第六条州、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指导、督促各部门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职责。

州、县(市)精神文明建设机构负责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

州、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七条文明行为促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

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哪些第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迫切需要。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总体发展状况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的地方。

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只有各民族文化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才能繁花似锦、春光满园。

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添砖加瓦。

第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宝贵资源。

必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的繁荣。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屡遭入侵而巍然屹立、屡经离乱而保持一统、屡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拥有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性和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社会,许多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随着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仅需要保护主流文化,更需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呢?一. 保护历史记忆和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是传承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有助于保存历史记忆,还能丰富文化多样性。

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更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是各个民族相互交融的结果,它既可以反映出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能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三. 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遭到了破坏。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涉及到文化传承,还涉及到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都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保护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需要。

四. 激发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还能够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也能够激活地方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

总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尊重和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共同建设一个充满文化多样性和和谐共处的世界。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社会的一颗独特的文化宝藏,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这些文化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保护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也是保护整个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这不仅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互鉴,还能够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信任。

二、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因此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保护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

同时,因为民族文化有着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内部组成和体现方式,使得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从大众文化意义上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的。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特别贫困地区,这些地区正面临农村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待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它可以帮助民族地区融入主流文化,增强地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发展稳定。

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可以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记录,保护民族文化也就是重视和保存这种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挖掘、整理、推广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价值,达到保护、传承、创新、推广的目的,使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现代文化。

五、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人类文明的责任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责任。

各国都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共同发起文化保护的活动,共同推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进程。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富源。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既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也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因此,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重要性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是维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而其中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有助于保护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可以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是少数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有助于维护和谐的民族关系,可以使少数民族感到尊重和包容,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也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

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不仅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方法1、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如传统文化课程、民俗文化教育等,让少数民族青少年了解和熟悉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2、加强民俗保护工作加强民俗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往往表现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如节日庆祝、婚嫁礼仪、民间艺术表演等等。

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时,在保护民俗活动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商业化,以免破坏其本身的文化价值。

3、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记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记录,有助于认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
商亮中
【期刊名称】《商情》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加强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即保障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分享社会文化发展成果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公平享受文化教育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文化权益,这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它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鲜明基调和价值取向.【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商亮中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对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几点认识 [J], 商光成;;
2.少数民族乡规民约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J], 陈开智
3.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红河为例 [J], 王洪;杨世英;
4.谢强华到惠州调研劳动保障工作时强调:狠抓落实,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J],
5.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探析 [J], 鲍晓艳; 于翠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运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运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摘要:红色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极大的价值和重要的作用,包含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敢于革命、为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的光辉历史,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的引导作用,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牢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方面的革命遗址、遗迹、故居、纪念碑等,又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革命事迹、文献、理想精神等资源,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党领导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伟大历史,是我国思想建设的动力源泉。

充分地运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但能够弘扬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的时代使命,更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举措。

一、红色文化内涵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与肉、骨与魂铸造起来的。

红色文化是流淌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经历过历史与实践的淬炼,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流淌。

红色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团结各族人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诞生的,是体现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道德、思想精神、文化价值的先进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特征(一)、各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成果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优秀的各民族文化汇聚成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大地上,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如今的文化血脉。

少数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在反映当地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思想精神的同时,又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铸造的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对各族人民都有着极强的凝聚作用和文化认同感。

因此,大力传承并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可以更好的加强各族人民的思想精神的建设,同心同德的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相 互交融的历史 ,各种文化在长期交流 、碰撞 、融合 的过
程中 ,逐渐形 成 了海 纳百川 、兼 收并蓄 的独 特 的红河 文化 , 在红河各民族和谐思想 中最突 出最具影 响力就是人 与人 民族 与 民族的和睦相处思想 ,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思想 ,这 些思想 与中国儒家的 “ 和为贵及天人合一 ”思想不谋而合 ,而加上
文化 交融的 多民族 国家 ,中华文化 由各 民族特有 的文化 组成 ,各 民族 文化是 中华文化 大家庭 的重要组成部 分。文化和谐是 和 谐社会建设 的主要 内容 ,保护和发展 少数 民族 文化是 文化和谐 的关键 ,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所不 可缺 少的重要环 节。
【 关键词 】 保护 ;发展 ;少数 民族文化 ;和谐社会
谐 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 的思想道德基础 ”作 为构 建社 会主义 和谐社会 的重要任务和着力点 , 并深刻指 明了建设 和谐文化 在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的重要地位 和重大作用。云南省 第八次 党代会提 出了构建和谐 云南 的实施 意见 ,红河州委六 届 二次全会作 出 《 中共红河州委关 于构建 和谐 红河的决定 》 , 确立 了建设 富裕 、民主 、文 明、开放 、和谐红河 的奋斗 目标 , 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 的要求 。保护并发展 民族文化 ,推进 民 族 地区和谐 文化建设 ,以和谐 文化 建设促进 和谐 红河 发展 。 构 建 和谐社会 发展 和谐 文化是 时代 的需 要是 民族 的需 要 ,红河各 民族传统文化 中 自 有 和谐思 想是红河构建和谐社 会 的基础 ,更是 中华文化 的组成部 分 ,需要我们挖掘保护并 给予发展创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红河地处祖国 西南边 陲,是一个多 民族 的少 数民族 自治州 ,独特 的山区地 形,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决定 了红何各 民族的性格 ,同样也培育 了红 河各 民族 与众不 同的和谐思 想与文化 。“ 红河 州历史 悠 久 ,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云南社会发育和经济发展较早的
青年与社会
2 0 1 4 年7 月中 第2 0 期 总第5 6 6 期
少数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
以 红 河 为例
王 洪 杨 世 英
6 5 5 0 1 1 )
( 曲靖师范学院 政 法学院 ,云南 曲靖
【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体现。我国是一个多种

红河各 民族文化 当中自有和谐思想是 中华文化 的组
成部分
“ 文化是 民族 的重要 特征 ,是 民族凝聚 力、生命力 、创
造力 的重要 源泉。我 国是一个多 民族 、多元文化 的国度 ,中
红河独特的地域和 民族就显得 与众不 同了 , 其 中最具代表性 的莫过于红河山区各民族文化与 自然 环境 和谐 发展 的思想。 定 的 自然 环境 孕育 了与之相适应 的民族文化 ,而少数 民族文化又对 自 然环境具有改造作用 , 少数 民族 文化与 自然 环境 的相互适应是文化与环境持续存 在的原因。红河州各 民 族大部 分居住在 山区 ,红河 大部分 山区为亚热带 山地气候 , 这些地方植被茂盛 , 雨量充 沛 , 但生态脆 弱 , 但 经过漫长 的 历史时期 ,从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到现代 化机器种植时代 ,这 些地方仍然完好 的保存 了他的生态系统 ,各 民族人 民在这里 和睦相处 ,人与 自 然 和谐 的生存着 。哀 牢山哈尼族生活 区是 最典型 的代表 ,哈尼梯 田文化 景观是哈尼文化与 自然环境协
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位 于云南省南部 ,分别 与省内昆 明、玉溪 、文山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 国接壤 , 属热带 、亚热 带立 体气 候 , 世居着哈尼 、 彝、 傣、 壮、 苗、 瑶、 拉祜 、 布依 、 回、 汉 十个 民族 , 少数 民族 占全州总人 口的 5 5 %, 其 中哈尼族 、 彝族分别 占 1 7 %和 2 3 %, 是全 国 3 O 个少数 民族 自 治州之一 , 悠久的历史 、特有的少数 民族和独特 的地理促使 红河 形成 了 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 建州 5 0 余年来社会经济 及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和谐 社会建设 稳步推进 。 “ 作为 一种美好 的生活理想 和价值追 求 ,和谐社会 是人 类历史上 的一个永 匾的期望 。从 《 礼记 ・ 礼 运 》篇描绘 的美 好世界 到陶渊 明 《 桃花源 记 》中的世 外桃源 ,从 《 镜花缘 》 的君子 国到太平 天国的理 想国 , 从 康有 为的 《 大 同书 》到孙 中山设 想 的 ‘ 大 同世界 ’ 。不 同时代 的中国人对理想 中的和 谐社会 进行 过很 多美好 的描绘 。 ”在边疆 落后少数 民族地 区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首先就要推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 , 人 的和谐归根 到底 还是文化的和谐 ,文化 的和谐首先需要保 护好本地丰 富的少数 民族 文化 ,少数 民族地 区少数 民族 的文 化 的保护与发展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

地 区之一 。蒙 自、个 旧、建水 、石屏等地先后是滇南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 素有 ‘ 滇南商埠 ’ 、 ‘ 滇南邹 鲁 ’ 、 ‘ 文献名邦 ’ 、
‘ 锡都 ’之美誉 。 ”红河的多元文化特点 比较突 出 , 红河文 化 中的和谐 思想 源远流长 ,红河和谐少数 民族文化 的发展史 就 是一 部中原儒家文化与边地文化 、汉族文化与边疆少数 民族 文化 、人与 自然 ,农耕 文化与现代文化 、西方文化与 中华 文

华 文化博 大精深 、多彩绚丽 ,每一个 民族不论大 小 ,都对 中 华 文化 的形 成和发展 做 出了独特贡献 ,每一个 民族 的文化 , 都 是 中华 民族 的共 有精神财 富。 ”党 的十六届 六 中全会 《 关 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 意识形 态来看 ,哈尼族在长期适 应环境 的过程 中逐渐 形成了 “ 天人合一”的 自然观 ,反 映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