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讲述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的概况。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城市化带给人们居住条件的完善和便利,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城市化的利与弊,感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1.重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难点: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的原因与特点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美国摩尔购物中心。大家思考一下,这

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对!城市服务设施的进步。那么,近代以

来的城市化进程是如何演进的?又有哪些意义和问题?这些正是我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返回
居住条件的改善
基础落实
任务:阅读课本P64第二目,结合材料信息,梳理现代社会人们居住条件 改善的原因及表现。 材料
19世纪美国人 使用的电梯
钢筋混凝土
居民集中供热 系统示意图
提示 原因:城市的发展。 表现:(1)建筑技术的革新: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电梯;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 (2)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①社区功能拓展; ②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出现; ③娱乐休闲场所逐渐增多,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第四单元
第11课
DISHIYIKE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演进 / 居住条件的改善 / 基础设施的发展 /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 思维导图 要旨聚焦 /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对人们 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出 现的问题。
学习聚焦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 历程。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成因及影响。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原因。 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 治理措施。
问题思考 阅读课本P64学思之窗,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新的时间尺度,对世界城镇化 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试论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试论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试论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6年第16卷第8期文章编号:1005—6033(2006)08—0107—03

试论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杨波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摘要:介绍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划分方式,指出此划分方式对我国不适应的原因.针对我国城市化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了

种全新的划分方法.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

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教化以及

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从世界城市化

进程看,城市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可分为初期,

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其中城市化率低于30%为初期阶段,城市化的发

展速度比较缓慢,是大发展的准备阶段;城市化率达30%一70%为中期阶

段,是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人13迅速增长;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为

晚期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渐趋成熟,城市人口保持平稳此种划分方法.

基本符合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借鉴意义.但如

收稿日期:2005—11—24

果照搬到我国就会发现:第一,单纯依据城市化率来划分阶段.并不能真

实地反映城市化水平,因为城市化水平不仅包含"量"的增长.更包含

"质"的提升;第二,不完全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低以及转型经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的设计,既要注意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又要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P11)

历史解释学业质量水平2的描述为:“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P42)

本课之主题“城市化”也是一个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是进行跨学科教学的绝佳课例,但历史课必须立足学科本色,与地理课有所区别。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普通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从单元的立意来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教材编排以时序发展为轴,前后叙述了人类的居住形式和环境的演变,第11课反映近代以来伴随工业革命后集中出现的城市化现象以及随之带来的变化。本课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迅速腾飞,人、财、物不断积聚的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成为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城市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出现了无法避免的城市病问题,提示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朱铁臻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网添加日期:10年03月29日

人类从山林走向平原,从江河走向湖海,从农村走向城市,这是人类祖先遗传的群居基因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因。工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强集聚性的过程。世界城市化经历了近三个世纪,是一个逐步扩展的历史进程。由于一个国家城市化可达到的水平,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受人口、地理、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速度和途径有着差异,城市化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也不相同。中国的城市化真正的发展阶段应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它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改革而发展的。它与世界城市化有着基本的共同点,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中国由于工业化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发展又走了一大段曲折的道路,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我国早期阶段的城市化步履蹒跚,1949~1957的正常发展阶段;1958~1965年城市化大起大落、不稳定发展阶段;1966~1977年城市化停滞阶段;1978年以后城市化为复苏和发展阶段。由1949年的城市化起点7.3%,到1998年的城市化率30.4%,整整用了50年。前30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为3.4%,其中,自然增长部分接近50%,其余部分为机械增长,即农村人口迁徙入城镇。1966年至1978年城市化率一直在12%左右徘徊。从1979年开始,城市人口逐渐上升,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由1978年的全国城镇人口11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8%,增至1985年全国城镇人口为2119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3%。特别是1986年以后,全国城镇人口发展较快由23317.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9%,到1994年增长为3430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62%。1995年全国城镇人口为3517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9.04%。1979~1997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速度为4.1%,比前30年加快,而且机械增长是城镇人口增加的主要方式。

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

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

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自改革开放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

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

将探讨中国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历程、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程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在那个

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低。然而,自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来推动工业和城市化

进程。

首先,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

过与国外企业合作,中国的工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使得中

国成为全球产品制造中心之一。

其次,中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规模的公路、铁路、

港口和机场建设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些基

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合作。

再次,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化政策,鼓励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水平显

著提高。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二、影响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的制造业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大量的出口产品为国内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其次,城市化进程使得资源和人口得到了更好的配置。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化还带来了一系列便利的生活服务,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路径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路径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路径

作者:涂文学

来源:《江汉论坛》2023年第11期

摘要:中国告别传统农业和乡村社会形态而开始工业与城市近代之旅,是以开埠作为历史契机首先在条约通商口岸缓慢展开的,这与欧美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行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现近代城市化早发原生型模式显然迥异,具有后发次生型显著特征。在外力推引、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近代城市化由外及内、自上而下和从乡到城艰难开启,表现出“被城市化”、政府主导缺位和社会参与不够、城乡二元对立和区域发展非均衡等特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路径和发展模式,不仅制约了近代中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也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现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造成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3)11-0106-07

中国告别传统农业和乡村社会形态而开始工业与城市近代之旅,是以开埠作为历史契机首先在条约通商口岸缓慢展开的,這与欧美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行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现近代城市化早发原生型模式显然迥异,具有后发次生型显著特征。尽管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起点较低,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更显曲折与坎坷,但是外力推引启迪了近代国人救亡意识、现代意识和城市意识,通过外部示范与内部效仿、国家主导与民间参与、城市拉力与乡村推力的双向互动等多重路径,开启和形成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道路与发展模式。

一、由外及内:近代城市化外源性次生型特征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近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

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飞速的

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局面。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是

促进中国城市化更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此探讨并分析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提出推进城市化

的一些具体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问题

(一)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同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949年以后中国

城市化的历程,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所实行的高度集权的

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城市化发展与政府行为是密切相关的。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在政治上不断

出现动荡,经济上出现的大起大落,使城市化进程也曲折缓慢。1979年至今则是市场经济指

导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经过不断的调整与探索,虽然还存在滞后于现代化发展的问题,但

中国已经真正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

(二)发展中的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在7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0%—65%,低收入国家为30%—35%,而中国城市化率目前约为46%,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

家更是相差甚远。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

中国的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严重不足,特别是信息化

近代中国历史的城市化进程

近代中国历史的城市化进程

近代中国历史的城市化进程

近代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化进程的迅猛

发展。城市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还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近代中国的

城市化进程。

一、经济因素的推动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经济因素。由于改革

开放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开始获得快速发展。这一发

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寻求工作。同时,城市的经济活动也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人口涌入城市。

二、社会因素的推动

城市化进程也受到社会因素的推动。在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

巨大变化,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新兴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城

市成为这些市民的聚集地,他们在城市中寻求更多的机会和自由。这

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

三、政策因素的推动

政府的政策也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近代中国的政府开

始重视城市化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推行城市计划,大规模修建城市基础设施,扩大城市的规模。这些政策的实施为

城市化提供了保障,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四、文化因素的推动

城市化进程还受到文化因素的推动。近代中国兴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人们开始追求更为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了这种新文化的中心,人们在城市中寻求知识、享受文化艺术。这种文化因素的推动,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持。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经济、社会、政策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深入推进,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所面临的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和问题

(二)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成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图表资料音视频资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史料研习、课堂讨论、教材阅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板书设计

速度——城市化之演进

工业化城市化温度——居住条件、基础设施

限度——存在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编制导学案,提出学习任务和目标查找相关历史资

料,完成学案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导入

大屏幕展示银川火车站、北塔公园、新华街和

光明广场体育馆不同时代两组照片的对比。

【设问】同学们认识是哪儿吗?

通过这组图片的变迁,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概念解释】城市化

带着问题思考,引

出城市化进程的概

念,进入新课学习。

从同学们熟悉的家

乡地点图片导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迅速把学生带

入预设情景中,引发

学生思考,为新课讲

授环节做好铺垫。【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1-62内容,根

据时空定位图示,梳理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阅读教材内容,根

据PPT时间轴梳理

知识要点。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教材自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落实时空观念

素养。

一、城市化进程之速度——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一>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1、近代英国城

市化的特点:

问题:观察材料1、2两幅历史图片资料,指出

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近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

了巨大变化。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定义、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起因和过程、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

市转移、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城市面积的扩大等。城市化是一种社

会转型的过程,反映了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起因和过程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起因主要是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和农村经济结

构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侵略,使中国

的传统农业经济受到冲击,而工业革命的影响也开始传入中国。同时,清朝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城市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近代城市化的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开埠城市;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加速。

三、城市发展的影响

1.经济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引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

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优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条件。城

市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2.人口流动与社会转型: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人口流动加剧。这种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人口分布格局,也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与进步。

3.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基础

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城市

学案1: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学案1: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学习目标】

1.重点: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难点: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进程的原因与特点

【学习过程】

一、城市化的演进

1、开启:后,城市化进程开启。

2、表现:工业生产逐渐向集中,乡村人口向转移。

3、对城市化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和消费;对城市的与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的发展。

【材料研读1】

材料一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

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欧洲的历史与文明》(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这种趋势的推动因素。

(2)根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

4、发展概况

(1)英国:1851年,国成为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2)二战后: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近代中国

①后,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启。(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步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论近代中国城乡关系与城市化发展的低速缓进

论近代中国城乡关系与城市化发展的低速缓进

论近代中国城乡关系与城市化发展的低速缓进

【摘要】

近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与城市化发展一直面临着低速缓进的情况。

城乡关系的演变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基础。城市化

进程缓慢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制度的限制、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

民工流动的影响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的不足。为了加速城市化进程,建

议可以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和优化土地制度

来推动发展。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展望是在综合施策的基础上,实现城

乡一体化,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乡关系、城市化发展、低速缓进、政策制度、城乡经济发展、

农民工流动、土地制度改革、加速城市化进程、城乡融合发展、未来

展望。

1. 引言

1.1 城乡关系的演变

城乡关系的演变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农业社会转型期。在这个

时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而乡村则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随着工

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城市化发展

使得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明显增加,城市和乡村

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很大

的转变。城市不再只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是成为了现代产业

和服务业的集聚地。乡村也不再只是农业生产的地方,而是开始向现

代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变。城乡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城市和乡

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频繁起来。

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的变革也将继续发展。城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教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精品教案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村落、集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包含了“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四个子目。主要说明了近代以来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也直述了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辩证地分析城市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初中教材和《中外历史纲要》虽有所涉及,但课文的时间跨度较大,知识体系庞杂。高中生基于本单元第10课和《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学习,对城市的发展及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通过两本必修教材的学习,史料分析、历史解释、时空定位等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受限于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对问题的理性认识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1.借助相关材料,站在历史解释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理清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2.依据教材,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世界(英)和中国城市化的不同进程,观察时间轴,通过对比指出中英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结合图片、文字史料分析其呈现独特特点的原因,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环境。

3.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能力辩证地分析城市化给社会生活带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历史好课】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历史好课】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1、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1)背景: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 (2)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表现:
①19世纪以来,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提供照明,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 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1)特点:起步晚,发展缓 慢;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受西 方工业文明影响大;空间布局 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2)原因: 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②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推动 ③通商口岸的开放 ④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
★问题探究4:以城市交通为例,分析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1、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 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2、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缩短时空的距 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888年 19世纪 最后10 年 1895年
1890— 1910年
美国第一个城市电车系统在里士满营业
2668
7.9
1920 44377 (1)鸦片战争后,开启了近代中国1城93市6 化进程46。1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¹

陶炎武

城市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了,但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式,只是到了工业社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在工业革命前,城市虽然存在了四千多年,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集中的现代化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的小商品生产,城市从数量、规模、布局、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城市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的数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为开端的。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促使人类的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冲击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流通方面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2)地域景观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状态在地域方面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3)经济领域的城市化现象,即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市集中、集聚的过程;(4)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普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中国主权,掠夺大量侵略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小,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农村经济开始向为城市服务的单一种植、饲养经济转变,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器生产的威力及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刺激中国社会一批有钱者如官僚、商人、买办、华侨投资办厂,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巩固其统治,也兴办了一批军事工厂,如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103家,资本总额2600余万元,民族资本工厂100家,资本200万元,¹洋务企业44个,资本2000万元左右,所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分布在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瓦解加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列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较快,1912年) 1920年间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 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º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第一,工业化促进了旧城面积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出现。开埠前的上海城区面积不足千亩,开埠后列强纷纷在上海抢战租借地,1914年,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昔日芦苇丛生的外滩一变而成繁华的十里洋场了,»与此同时,中国商人大力开发闸北,修路建桥、开办工厂,原先/荒辟冷落、人迹罕至0的闸北成为上海又一新的繁华区,开埠前的汉口镇基本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因此古汉口的土码头、街道多集中在汉水之傍,

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11月¹收稿日期:1997)09)15

如有名的汉正街,这是木船时代商贾只能活动在汉水岸边,难以在长江运营的表现,1861年汉口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巨轮航行于长江之上,在汉口沿江建码头、修仓库、开租界,于是汉口的市区发展走向由沿河折向沿江,在武汉关附近形成一片滨江区,商业中心发生位移,以汉正街向下推移到刘家庙、江岸车站一线,逶迤几十里,从1861年到1911年50年间,武汉三镇城区面积从不到20平方公里扩大到约60平方公里。近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轮船的开通、新式工矿的兴建,在中国大地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贸中心如工业中心,并很快形成新的城市。19世纪60年代的唐山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70年代洋务派开始在唐山兴办开平煤矿,修筑唐胥铁路,唐山逐渐扩大成一座城市,1919年唐山人口达815万人,到本世纪30年代初,增至30万人左右,已是华北重要工业城市。香港原来是广东沿海的一座小岛,割让给英国后,很快成为远东的商业贸易和船舶聚集地,近代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之后英国又强租新界和九龙,使香港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也不断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政治、经济据点,到1941年,香港人口也达16319万人,成为中国南部的大城市。青岛原是一个小渔港,19世纪末被德国强租为侵略据点,逐渐建立港口和城市设施,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青岛很快成为水陆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增加了对青岛的资本输出,开办了一批纺织厂,一些民族资本家也在青岛投资办厂,青岛发展更快,1902年,青岛人口116万,1919年增加到1615万,1922年增至29万,1936年达到40万,成为山东第一大城市,其它如焦作、南通、郑州、石家庄、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都是伴随中国工业化和列强经济入侵而出现的。

第二,工业化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开办新式工厂需要大批工人,尤其中国民族资本由于力量弱小,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过程除主要环节由机器完成外,多数环节常用人工,同样资本规模的厂矿所雇工人中国比国外先进国家多得多,交通运输、商业、大量的第三产业也需大批员工,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较快。据粗略统计, 1914年前上海中外工厂的工人数已达14万至15万人,1910年上海人口达到1185859人,抗战前夕猛增到500万。¼1895年前的重庆城市人口不足10万,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工商业发展较快,成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本世纪初人口增至30万,1936年达到50万。武汉市的人口增长也较快,1861年为30万,1914年增至80余万,1934年已达1284787人。½城市人口增加的动力是工业化,增加的途径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以机械型增长为主,如武汉市的人口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在汉阳城区的月湖一带和汉口的后湖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菜农和渔户,为城市供应蔬菜鲜鱼,他们随城区面积扩大而不断转化为城里人,紧邻武汉市区的黄陂、孝感等周围农村的农民、手工业者不断流入武汉做生意,开作坊或做工役,他们多同乡而居,出现了黄陂街、沔阳街、咸宁码头等以籍贯而叫的地名。到1949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65万。

第三,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村在城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下,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新式交通线路的扩展,以及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膨胀,封闭的农村自然经济堡垒日渐瓦解,并开始朝为城市服务的开放型的商品经济方面转变。首先,农作物的种植日趋单一,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农产品的地域分工明显,东北是豆类主要产地,长江流域盛产稻米,城镇周围农民多以种植蔬菜为生。江苏南通、松江、太仓一带原为中国纺织之乡,所产棉花大多用于自纺自织,自20世纪初大批新式棉纺织工厂的兴办,棉花需求量增加,棉价上涨,农民纷纷将棉花出售给纱厂,据统计,1932年中国棉花产量780万担,出售棉花5885214担,80%以上的棉花成为商品,¾其它如桑蚕、花生、烟叶、大豆、小麦作为城市工业的重要原料,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其次,城市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也被大量运用,19世纪末张之洞在湖北办棉纺织厂时,引进美国优良棉种对湖北棉花进行改良,北京政府时期全国有各种农业学校250余所,农业试验场250个,其中以山西河南最多;¿外国资本家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多原料,也展开了一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英美烟草公司在山东河南采用提供烟种包购烟叶的办法鼓励农民种美烟,日本满铁公主岭农场搜集我国东北、朝鲜、日本数十种大豆进行品种改良,研究出三种优良大豆,产油豆增加一成以上,新品种在东北大面积种植;山西皮棉单产1931年为35斤,改种良种棉后,皮棉单产1937年增至3816斤。第三,城市机器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东北平原人少地广,利于机械化生产。1915年宁波商人李云书投资60万元在黑龙江呼玛农垦公司,先后从国外购买6台大型拖拉机,8台播机、8台收割机,种植面积达3600响。À在苏北沿海600里滩涂上,1921年有垦殖公司46家之多,拥有资金2千万元,大量使用机器生产,围成土地585万亩,所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股份公司经营管理

54咸宁师专学报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