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¹

陶炎武

城市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出现了,但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开始的,城市作为一种社会聚落形式,只是到了工业社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在工业革命前,城市虽然存在了四千多年,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集中的现代化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的小商品生产,城市从数量、规模、布局、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城市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城市的数量和性质的根本变化为开端的。工业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业化促使人类的居住形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体系不断完善。第二,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到农村,冲击破坏农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流通方面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2)地域景观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状态在地域方面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3)经济领域的城市化现象,即第二三产业在空间上向城市集中、集聚的过程;(4)社会文化方面的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普及。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中国主权,掠夺大量侵略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小,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农村经济开始向为城市服务的单一种植、饲养经济转变,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器生产的威力及其带来的丰厚利润,刺激中国社会一批有钱者如官僚、商人、买办、华侨投资办厂,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巩固其统治,也兴办了一批军事工厂,如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前夕,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103家,资本总额2600余万元,民族资本工厂100家,资本200万元,¹洋务企业44个,资本2000万元左右,所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分布在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瓦解加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列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较快,1912年) 1920年间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 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º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新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第一,工业化促进了旧城面积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出现。开埠前的上海城区面积不足千亩,开埠后列强纷纷在上海抢战租借地,1914年,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昔日芦苇丛生的外滩一变而成繁华的十里洋场了,»与此同时,中国商人大力开发闸北,修路建桥、开办工厂,原先/荒辟冷落、人迹罕至0的闸北成为上海又一新的繁华区,开埠前的汉口镇基本附着在汉水入江口上,因此古汉口的土码头、街道多集中在汉水之傍,

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11月¹收稿日期:1997)09)15

如有名的汉正街,这是木船时代商贾只能活动在汉水岸边,难以在长江运营的表现,1861年汉口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巨轮航行于长江之上,在汉口沿江建码头、修仓库、开租界,于是汉口的市区发展走向由沿河折向沿江,在武汉关附近形成一片滨江区,商业中心发生位移,以汉正街向下推移到刘家庙、江岸车站一线,逶迤几十里,从1861年到1911年50年间,武汉三镇城区面积从不到20平方公里扩大到约60平方公里。近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轮船的开通、新式工矿的兴建,在中国大地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贸中心如工业中心,并很快形成新的城市。19世纪60年代的唐山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70年代洋务派开始在唐山兴办开平煤矿,修筑唐胥铁路,唐山逐渐扩大成一座城市,1919年唐山人口达815万人,到本世纪30年代初,增至30万人左右,已是华北重要工业城市。香港原来是广东沿海的一座小岛,割让给英国后,很快成为远东的商业贸易和船舶聚集地,近代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之后英国又强租新界和九龙,使香港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也不断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政治、经济据点,到1941年,香港人口也达16319万人,成为中国南部的大城市。青岛原是一个小渔港,19世纪末被德国强租为侵略据点,逐渐建立港口和城市设施,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青岛很快成为水陆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增加了对青岛的资本输出,开办了一批纺织厂,一些民族资本家也在青岛投资办厂,青岛发展更快,1902年,青岛人口116万,1919年增加到1615万,1922年增至29万,1936年达到40万,成为山东第一大城市,其它如焦作、南通、郑州、石家庄、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都是伴随中国工业化和列强经济入侵而出现的。

第二,工业化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开办新式工厂需要大批工人,尤其中国民族资本由于力量弱小,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过程除主要环节由机器完成外,多数环节常用人工,同样资本规模的厂矿所雇工人中国比国外先进国家多得多,交通运输、商业、大量的第三产业也需大批员工,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较快。据粗略统计, 1914年前上海中外工厂的工人数已达14万至15万人,1910年上海人口达到1185859人,抗战前夕猛增到500万。¼1895年前的重庆城市人口不足10万,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工商业发展较快,成为西南地区经济中心,本世纪初人口增至30万,1936年达到50万。武汉市的人口增长也较快,1861年为30万,1914年增至80余万,1934年已达1284787人。½城市人口增加的动力是工业化,增加的途径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以机械型增长为主,如武汉市的人口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在汉阳城区的月湖一带和汉口的后湖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菜农和渔户,为城市供应蔬菜鲜鱼,他们随城区面积扩大而不断转化为城里人,紧邻武汉市区的黄陂、孝感等周围农村的农民、手工业者不断流入武汉做生意,开作坊或做工役,他们多同乡而居,出现了黄陂街、沔阳街、咸宁码头等以籍贯而叫的地名。到1949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65万。

第三,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村在城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下,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新式交通线路的扩展,以及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膨胀,封闭的农村自然经济堡垒日渐瓦解,并开始朝为城市服务的开放型的商品经济方面转变。首先,农作物的种植日趋单一,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农产品的地域分工明显,东北是豆类主要产地,长江流域盛产稻米,城镇周围农民多以种植蔬菜为生。江苏南通、松江、太仓一带原为中国纺织之乡,所产棉花大多用于自纺自织,自20世纪初大批新式棉纺织工厂的兴办,棉花需求量增加,棉价上涨,农民纷纷将棉花出售给纱厂,据统计,1932年中国棉花产量780万担,出售棉花5885214担,80%以上的棉花成为商品,¾其它如桑蚕、花生、烟叶、大豆、小麦作为城市工业的重要原料,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其次,城市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也被大量运用,19世纪末张之洞在湖北办棉纺织厂时,引进美国优良棉种对湖北棉花进行改良,北京政府时期全国有各种农业学校250余所,农业试验场250个,其中以山西河南最多;¿外国资本家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多原料,也展开了一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英美烟草公司在山东河南采用提供烟种包购烟叶的办法鼓励农民种美烟,日本满铁公主岭农场搜集我国东北、朝鲜、日本数十种大豆进行品种改良,研究出三种优良大豆,产油豆增加一成以上,新品种在东北大面积种植;山西皮棉单产1931年为35斤,改种良种棉后,皮棉单产1937年增至3816斤。第三,城市机器工厂的生产方式也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东北平原人少地广,利于机械化生产。1915年宁波商人李云书投资60万元在黑龙江呼玛农垦公司,先后从国外购买6台大型拖拉机,8台播机、8台收割机,种植面积达3600响。À在苏北沿海600里滩涂上,1921年有垦殖公司46家之多,拥有资金2千万元,大量使用机器生产,围成土地585万亩,所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股份公司经营管理

54咸宁师专学报第17卷第4期(总第5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