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朝诗酒文化

合集下载

唐朝的酒文化美酒佳肴与文人雅士的交融

唐朝的酒文化美酒佳肴与文人雅士的交融

唐朝的酒文化美酒佳肴与文人雅士的交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而唐朝的酒文化则是独具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这个时代,美酒佳肴与文人雅士的交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从酒的种类、宴会礼仪、酒诗文等方面探讨唐朝酒文化的精华。

一、酒的种类唐朝的酒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糯米酿造的醪糟酒、由面筋发酵的面酒、以草木花果酿制的果酒等。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黄酒和米酒。

黄酒是用糯米、小米或黄米酿造的,酒色金黄、清香宜人;米酒则是以米为主要原料,入口柔和甘甜,醇香可口。

这些美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风味,深受唐代百姓的喜爱。

二、宴会礼仪唐朝人热衷于举办各类宴会,尤其是重要场合,如祭祀、庆贺、招待贵宾等。

在宴会上,饮酒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酒桌上,主人会事先将空碗、空杯准备妥当,当客人欲要饮酒时,主人会立即斟满,以示尊重。

在饮酒过程中,主人和客人则可以互相饮酒,通过饮酒表达彼此间的情谊和亲近。

三、酒诗文唐朝是文人雅士辈出的时代,众多文人墨客对酒有着独特的情感和理解。

许多酒文化的经典诗词就诞生于这个时代。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描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壮怀激烈的情感。

而杜牧的《秋夕》中,写到了团圆的喜悦和节日的祥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些酒诗文既表达了对美酒的赞美,又融入了文人的思考和感悟,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四、酒文化的影响唐朝的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它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诗人们以诗歌唱咏美酒,将酒看作是一种陶冶情操、沟通心灵的媒介。

他们通过酒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感悟,从而使酒文化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总之,唐朝的酒文化美酒佳肴与文人雅士的交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了解和传承唐朝的酒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二 、唐 代 诗 酒 文 化 的 具 体 分 析
(一) 伤别离愁的酒文化 离 别为 人 生常 事 ,唐 代 诗人 常 在和 亲 友依 依 惜 别时,以酒 寄 托 情 思 ,以 诗 歌 表 达 满 怀 的 情 绪 。 如 诗 人 王 维 在 与 友 人 拜 别 后 ,诗 曰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王 维 的 伤 别 情 怀 寄 托 在 酒 之 中 ,劝 友 人 再 饮 一 杯 酒 ,却 表 达 出 饮 不 尽 酒 、道 不 完 情 、不 愿 惜 别 的 离 愁 之 绪 ,将 自 己 对 友 人 的 满 怀 真 情 都 寄 托 于 酒 中 。而 白 居 易 也 创 作 了《琵琶行》,道出了“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 伤 别 离愁 之 情,这也 体 现 了酒在当时表达伤怀和面临离别时的重要地位。 (二) 边塞诗歌中藏有的酒文化
(三) 诗人独酌咏怀的酒文化 除了送别友人和饯别即将从军之士,唐代诗人常有月下独酌的 兴 趣 ,饮 酒 作诗 ,抒发 各 种感 慨 ,或 激 进,或 慷 慨,或 闲 适 ,或 失 意 ,或 悲 叹 矛盾 ,或焦 灼 苦 闷 ,都 通 过 酒 来 寄 托 心 中 的 情 怀 ,通 过 物 来 言 明 自 己 的 志 向 。 如 李 白 在《行 路 难》中 以“ 金 樽 清 酒 斗 十 千 ,玉 盘 珍 羞 直 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来 表达其内心 的 压抑 与 苦 闷,也体现出诗人内心情感跌宕起伏的变化。又如白居易 创 作的《问 刘 十 九》是 一 首 邀 请 友 人 来 小 饮 的 劝 酒 词 ,其 中“ 绿 蚁 新 醅 酒 ,红 泥 小 火 炉 ”展 现 了 诗 人 与 友 人 围 炉 对 酒 的 情 景 ,而“ 晚 来 天 欲 雪 ,能 饮 一杯无?”更 是抒发了诗人在即将下雪的傍晚围炉对酒的闲适惬意之 情 。而 除 此 之 外 ,岑 参 在《凉 州 馆 中 与 诸 判 官 夜 集》中 写 下 的 一 句“ 一

论唐朝诗酒文化

论唐朝诗酒文化

绪论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唐朝关于酒的政策也极为宽松。

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唐代酒政的开放使得笔者有兴趣了解究竟是唐朝的文化催生了唐朝的酒,还是唐朝的酒滋润了唐朝的文化。

一、酒文化的含义“文化”是指人类主体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逐步实现生存需要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是人类化或思维化的意识表现。

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是“人类发现酒、认识酒、制造酒、利用酒的过程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物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容、作用形式和运动结果”。

酒文化主要由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引文化三个系统部分组成,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酒、酒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酒文化”起西周,孕秦汉,至唐朝时期,成浩瀚之势。

二、唐代酒的发展(一)唐代宽松的酒政政策有利于酒业生产和发展的政策,当之无愧可以列入酒文化的行列。

在唐代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较为宽松的不禁酒的酒政策对酒业发展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酿酒的原料是粮食谷物,加上历史上饮酒误国的教训,早在夏朝就开始有禁酒。

直到隋朝,开始无禁酒,唐初延续这一政策,无禁酒,加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酿酒业及相关行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大小酒肆,酒店遍布城乡。

即使乾元元年(750年)以后,灾荒,缺粮的问题,几次局部地区禁酒,“建中三年,复禁酷”,不许民间私人酒店卖酒,但却“置肆酿酒,制收值三千”,“以佐军费”。

所以在唐代,无论是否禁酒,人们都可以在一般城乡找到酒店。

酒业的发展无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从一个朝代的酒政政策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

历朝历代禁酒的主要目的不过就是减少粮食的消耗,备战备荒。

唐初延续了隋朝的不禁酒政策,这说明唐初也延续了隋朝的富庶。

(二)唐代的酿酒技术在唐代时期,饮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酒。

唐代诗酒文化

唐代诗酒文化

唐代诗酒文化“酒”在我国不仅仅作为一种饮品存在,更重要的是超越了其物质含义的精神内涵—酒文化。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特征,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早在夏朝开始,饮酒便作为一种固定的习俗出现在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当中,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我国的“酒之源”。

此后经过不断发展,于唐代到达顶峰,同诗歌文学相融合形成了我国的诗酒文化。

众所周知,唐朝是诗歌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诸多诗歌作品中不乏与酒文化相关的作品。

不少文人雅士把酒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亦或是激发自己创作灵感的源泉,来营造一种浪漫的创作氛围。

如诗仙李白便善于饮酒作诗,其酒后的作品如奔涌的长河滔滔不绝,杜甫曾称其“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在他的诗作中亦可见诸多酒文化的内涵,如他《赠段七娘》中写道“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其中的“绿酒”便是古时对酒的一个别称。

此外,对各种雅致酒具的描写在李白的诗中也出现了五十四次之多。

除了酒对诗的影响,诗人也用自己文采斐然的绝丽诗句为酒文化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使诗与酒相得益彰,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经典——诗酒文化。

唐诗的数量之多以及质量之精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是辉煌灿烂的,其中包含酒的诗句更是多不胜数: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郑谷《中年》: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九日》: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值得人们重视的是,现如今,人们对酒大多不会陌生,但酒在更大意义上作为一种餐桌上的饮品而频繁出现,如在重大的宴请场合、作为社交的工具等等。

在这一类的活动中,酒对于人们来说仅仅是一种饮品,亦或是一种媒介。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在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在本质上表现为对物质的极端渴望与追求,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精神文化也成为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工具。

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

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

浅谈唐诗中的酒文化地理科学学院资环123班郑涛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酒文化是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醇香浓烈,别具一格,尤其是酒文化搀合到诗歌中,更是令诗歌芳香醉人,酒形象临风若仙。

诗歌发展到唐朝,盛大壮观,登峰造极,酒文化在唐诗中也是酝酿充分,品醇味久。

因此,唐诗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不然,枉此一生矣!唐诗中酒的称谓繁多,有醥(清酒)、醪(浊酒)、醴(甜酒)、圣(苦酒)、醍(红酒)、醙(白酒);有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醅(未过滤的酒)、醁;有菊花酒、葡萄酒、黄花酒、桂酒、白酒、竹叶春、梨花春、瓮头春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酒器种类同样也是品类极多,功用齐备。

按功能分类,酒器可分为盛储器、温煮器、冰镇器、挹取器、斟灌器、饮用器、娱酒器等,其中盛酒器有缸、瓮、尊、罍、瓶、缶、壶等,饮用器有杯、盅、壶、卮、盏、钟、觞、碗等等。

《逢原记》中说,唐代李适之有酒器九品,分别叫蓬莱盏、海川螺、舞仙、瓠子卮、幔卷荷、金蕉叶、玉蟾几、醉刘伶、东溟样。

可见酒器也有尊卑之分,因为从质地看,的确它们千差万别,有金银器、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竹木器、漆器、玻璃器、兽角器、蚌贝器等。

陆龟蒙《酒仓》诗云:“奇器质含古,挫糟未应醇。

”写出了酒器的共性和功用。

唐诗中与酒相关的词语同样尉为壮观,根据《唐诗宋词全集》唐诗部分统计,有“酒力、酒醒、酒酣、酒兴、筛酒、酹酒;酒旗、酒花、酒具、酒瓶、酒瓮、酒舫、酒楼、酒肆;酒徒、酒债、赊酒、沽酒、温酒、让酒、致酒(劝酒)、酌酒;独酌、对饮、浅酌、痛饮、狂饮、纵酒、微醉、稀醉、半醉、醉醺醺、共醉、醉塌、酩酊、沉醉、尽醉、积醉;醉歌、醉舞、醉眠、醉卧;酒癖、酒病等等。

如此多的词汇,从另一个侧面也衬托出唐代酒文化底蕴的深厚。

清楚了上述有关的酒名、酒器及与酒相关的词汇后,我们详细地来分析一下唐诗中描写的饮酒的一般顺序。

先是“饮”: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元稹《三泉驿》“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

唐朝的酒文化与酒令

唐朝的酒文化与酒令

唐朝的酒文化与酒令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唐朝,酒文化与社交娱乐密不可分,成为人们交流感情、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这个时代,不仅有丰富多样的酒品,还有各种有趣的酒令游戏。

一、酒文化唐朝时期,饮酒成为一种社交活动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宴会还是普通的聚会,都离不开美酒的陪伴。

人们不仅喜欢品尝酒的美味,更重视酒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在唐朝,有各种不同口味和品质的酒。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花雕酒、葡萄酒和明月清酒。

花雕酒是一种具有丰富层次的陈年老酒,十分珍贵而受欢迎。

葡萄酒则是由引进的葡萄种植和酿造而成,口感香甜,受到了宫廷贵族的青睐。

而明月清酒则是一种色泽透明、香气清雅的酒品,被视为高雅、清新的象征。

除了酒的品质外,唐朝人还重视酒的文化内涵。

在唐朝,人们喜欢赋诗吟咏以表达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是酒的爱好者,他们通过写诗作赋来歌颂酒的美好。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酒的美酒,表达了文人追求自由、豪放、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二、酒令唐朝的酒文化不仅体现在酒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上,还有各种有趣的酒令游戏。

酒令是一种交际游戏,通过一些规定和约定来增强酒宴的氛围和娱乐性。

这些酒令有时候需要参与者进行歌唱、舞蹈或其他表演形式,以增加娱乐性和互动性。

在唐朝,一种非常著名的酒令是“琵琶行”。

这个酒令的参与者是一群诗人和音乐家,他们围坐一起,以木板为琴,用鼓槌敲击琴弦,同时吟诵《琵琶行》。

这个酒令结合了音乐、诗歌和表演,营造出一种独特而艺术的氛围。

另一个有趣的酒令是“流水行”。

这个酒令的参与者将酒倒入一个流水瓶中,然后大家用纸杯依次从中取酒。

但是,取到第四杯时,拿杯的人必须喝下杯中的酒,并给其他人讲述一个趣事或者唱一首歌。

这个酒令不仅增加了酒宴的趣味,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唐朝的酒文化与酒令是唐朝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了唐代人民的开放、豪放和享乐的一面。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的关系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的关系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的关系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其诗歌与酒文化在当时也都十分流行。

唐代是中国酒文化沉积下来最深厚,最为精纯的时期,其中不乏以酒为题材的诗歌。

当时,美酒被誉为“酿造圣贤”,美酒在宴会风尚中拥有着很高的档次,与唐代诗歌的强烈抒情性相得益彰,唐代酒文化与诗歌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又互补的风采。

唐代诗歌中对酒的描述十分诗意绮丽。

如杜甫的《宿建德江》:“月明山楼开宴灯,美人醉起舞衣香。

狂歌痛饮满堂客,古来绝世佳丽郎。

”描写的山楼之夜,吊唁亡友,诗人以酒解痛苦,乐不可支,熙来与歌声演绎出一场夜宴行色。

唐代诗人爱抒写酒对他们的意义,如李白的《将进酒》等,“男儿有泪不轻弹,饮者见之莫非喝采。

”詠着柔情,雌雄器量,无论何人只要见到他一滴眼泪都是誓言一碗酒,李白以酒传达出高雅的形象,而酒也因此成为他精神上的家乡。

唐代出现了非常多的酒文化。

当时的人们将酒文化的醉意和自由贯穿了诗歌的创作,文人墨客们争相以歌词、故事来描述酒文化。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从军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描绘出在杀伐之地,年轻壮丁醉倒了,而只有少数几人能够回来的悲凉。

唐代诗歌中的众多酒歌乐曲,也渲染着酒文化的浓浓情感,如李白的《宴桃园》,言明“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月夜照我归路!”,于是像李白一般,就让美酒唤起了走向自由的感觉。

唐代诗歌与酒文化在浓浓柔情中回味,并且又形成了相得益彰的风采,其中最经典的酒文化诗歌有《将进酒》《宴桃园》《宿建德江》等,被誉为中国唐代最成功的精神作品。

唐代是熏染了酒类文化的历史典范,在当下,唐诗酒文化的使用仍然被用来传达柔情的诗歌精神,千载而不朽。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研究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研究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研究唐代诗人被称为“诗酒之祖”,可以说酒文化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唐代的酒文化与诗歌相互渗透,酒在诗歌中成为生活情趣,诗歌在酒中得到滋养,形成了唐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酒文化在唐代诗歌中的渗透在唐代诗歌中,酒文化渗透在众多的题材之中。

从生活中的酒宴、饮酒习惯到传统习俗中的饮酒仪式,无一不反映出唐代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唐代诗人们通过对酒文化的描写和歌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唐代诗歌中反映酒文化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以李白和杜甫最为著名。

例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而《赠卫八处士》中的“坐觉眼前空,常恐醉后同”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叹。

同时,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也呈现出多种面貌:如唐代士人的文人饮酒、宫廷的贵族饮宴、民间的风俗饮酒等等。

二、酒文化在唐代诗歌中的呈现方式酒文化在唐代诗歌中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描绘酒具唐代诗人在描绘酒文化的时候,常常会借用生动的形象来形容酒具,如李白的“瓶底泥更深,劣酒不开心”,杜甫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将生一杯未”,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

同时,唐代诗人们也常常通过酒具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桮匜须臾客,气味熏然彻”,表现了境遇贫困但仍欣赏美酒的生活态度。

2. 饮酒情境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不仅包含了饮酒的物理动作,更重要的是描绘了饮酒时的人情世故、情感表露等情境。

如李白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醉汉的情绪转化成为一种具有磅礴气势的战争场面。

张旭的《春望》中则有“垂杨风动,石岸花开不知处,酒旗斜照春江楼”,将饮酒的情境和春天的美景深入融合。

3. 酒歌佳肴唐代诗歌中还有很多歌咏佳肴的作品,其主要是围绕着酒的社交性质展开。

诗酒风流的唐代文化

诗酒风流的唐代文化

诗酒风流的唐代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

在唐代,诗、酒、风流成为了主要的文化现象,成为了唐代文化的代表。

本文将从唐代诗歌、酒文化和风流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唐代文化的特色。

一、唐代诗歌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诗人们在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以其雄奇、豪放的诗风占据了中国诗歌的制高点。

唐代的诗人们大多才华横溢,他们的诗歌作品以唯美、抒情、辞藻华丽著名。

李白、“诗仙”之称,他的《将进酒》、《庐山谣》等作品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杜甫则被称为“诗史”,他的《登高》、《春夜喜雨》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疾苦。

唐代诗歌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二、唐代酒文化唐朝是中国酒文化的发展时期,当时的酒文化极其繁荣。

唐代的诗人、文人大多好酒,他们在饮酒之余,往往可以借助酒浓烈的醉意,增加文学创作的灵感,使作品更加具有诗情画意。

唐代的诗歌中,往往伴随着诗人对酒的歌颂和咏叹,如李白的《将进酒》就是一首颂扬酒的名篇。

除此之外,唐代的酒文化还包括了各种酒器、酒令、酒礼等等。

例如唐代的琵琶酒器、羊脂玉杯等,成为了当时高雅文人饮酒的必备品。

此外,唐代还有饮酒的礼节和规矩,如对于酒的品尝方法、容器的使用、饮酒场合的选择等都非常讲究。

唐代酒文化的繁荣,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唐代风流文化唐代是一个风尚极为开放的时期,风流文化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当时的男男女女,大多喜欢表现个性、追求自由,这种开放的文化风气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艺术。

有不少著名作家在唐代写出了一些风流小说,如《聊斋志异》等,把唐代文化推向了风流的高峰。

另外还有唐代自由奔放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也进一步强化了唐代的风流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与众不同的时期,其独具特色的诗歌、酒文化和风流文化,使得唐代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鲜明标志。

我们也应该珍惜这段历史和文化,继承与发扬这些文化形式,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精选五篇)

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精选五篇)

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精选五篇)第一篇: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

古人云:“无酒不成诗”,遍览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酒与诗,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国诗酒文化。

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与酒更有着不解之缘。

关键词:唐诗;酒文化;意蕴;精神内涵引言:唐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寓体,酒是其中之一,而作为酒的故乡,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唐代,又是多出诗人的年代,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便形成了一类独特的文化景观。

正文: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酒”的诗句。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古人云:“无酒不成诗”,遍览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酒与诗,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不仅是一种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

在文人与酒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尽的情缘。

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与酒更有着不解之缘,酒伴随他们吟咏诗文,抒唱心绪,酒助诗兴,诗传酒情,为后人留下无数精深华妙、荡气回肠的乐章。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诗酒结合的鼎盛时期。

唐诗中有无数名篇,都与酒有关。

除了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王维的《渭城曲》,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翰的《凉州词》,白居易的《劝酒》等一系列咏酒诗之外,即使那些并非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

诗人在诗作中着力表现唐代的酒文化,表现自己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

这些唐代诗歌中博大精深的诗酒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珍异宝。

一、伤别离愁之“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别是人生常事。

依依惜别之时,一壶好酒能够寄托浓浓的情思,也能将满怀的深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述了与友人之间的拜别之情。

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诗酒风流”的文化背景分析

唐代“诗酒风流”的文化背景分析

唐代“诗酒风流”的文化背景分析
1. 唐代的社会背景
•描述唐代的政治稳定和繁荣,以及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讨论唐代士族阶层的兴起和贵族文化对诗歌创作与品味的影响。

2. 文人墨客与诗歌创作
•分析唐代文人墨客的身份特点,包括官僚、士族、名流等。

•解释为何文人墨客对诗歌有浓厚兴趣,并进一步推动了诗歌创作活动。

3. 酒文化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
•探讨酒文化在唐代社交和娱乐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与文人墨客之间的关系。

•解释为何酒经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展现才华,并在诗歌中得到广泛表达。

4. “风流”与爱情主题
•分析唐代爱情观念与婚姻制度,以及其对“风流”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影响。

•探讨为什么唐代的诗人普遍关注爱情主题,以及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5. “风流”与性别观念
•讨论唐代对男女性别角色的约束与解放,以及这种观念是如何体现在“风流”文化中的。

•解释为什么女性成为唐代诗歌中的重要主题,并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6. 文化传承与“诗酒风流”的影响
•分析“诗酒风流”文化在唐代后期为宋代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讨论孟浩然、王之涣等著名唐代诗人对后世影响的原因,以及他们作品中“诗酒风流”元素的继承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酒风流”的文化背景,并认识到它对当时社会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唐朝的酒文化酒宴与诗仙的乐事

唐朝的酒文化酒宴与诗仙的乐事

唐朝的酒文化酒宴与诗仙的乐事唐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而酒文化在唐朝更是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辉煌的时代,酒宴成为了社交的重要场所,宴会上的酒令和诗词赋予了酒文化以更深的内涵。

本文将介绍唐朝的酒文化及其在酒宴和诗仙活动中的乐事。

一、唐朝的酒文化唐朝的酒文化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酒在唐代被视为犒军劳勤、招待宾客、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

酒文化的兴盛也与当时社会的繁荣相辅相成。

以酒会友、以酒结交成为唐代社交的一大特点。

酒也成为文人雅士创作的灵感之源,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在闲饮之中产生的。

二、唐朝的酒宴唐朝的酒宴堪称盛况空前,以兴旺举办酒宴的场所一般被称为“宴寺”。

宴寺通常是由有地位的寺庙或官府修建,供接待贵宾和重要客人使用。

在这些宴寺中,供奉着神明,表达着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神秘力量的崇拜。

酒宴的筹备工作十分繁琐,无论是酒菜的准备还是宴会的规模,都需要精心安排。

酒宴中使用的酒器也是非常考究,酒器多为金银制品,龙凤花鸟在其中装饰,体现了唐朝民众对繁华和富贵的追求。

在宴席上,主人的地位尊崇,主人会亲自给客人斟酒,并为客人递送食物。

而客人则需要表现出对主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通过轻轻敬酒、举杯共饮的方式来展示亲近之意。

同时,饮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仪式,如饮三而食一,表示对主人的谢意。

三、诗仙的乐事唐朝诗仙们也喜欢在酒宴中一展才华。

以杜甫为例,他曾在朋友的宴会上畅饮之后,写下了“杯莫停”的诗句,表达了对友情和美酒的赞美。

而白居易则将酒作为自己写作的动力,有时在醉酒之后创作出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佳作。

除了酒宴,唐朝的酒文化还与酒令息息相关。

酒令是一种饮酒游戏,通过押韵、对对子等形式,让人们在饮酒之间放松身心,增加欢乐气氛。

有时,更高级的酒令还要求与宴会的主题相契合,并以诗词的形式表达,增加了宴会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唐朝的酒文化在酒宴和诗仙的乐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酒文化使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同时也为文化的繁荣增添了一抹浓墨重彩的颜色。

唐代的酒文化酒宴与酒令的风尚

唐代的酒文化酒宴与酒令的风尚

唐代的酒文化酒宴与酒令的风尚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

在唐代,酒宴与酒令成为社交场合的一大亮点,对于促进人们的交流与娱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唐代的酒文化,重点探讨酒宴与酒令的风尚。

一、唐代的酒文化1. 酒的种类与饮用方式唐代人喜欢饮酒,他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酒品种,如清酒、黄酒、果酒等。

饮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酒宴、围炉、赛酒等。

2. 酒文化的重要意义酒在唐代的社交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促进人们交流的一种催化剂。

在酒宴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加深友谊和亲近感。

二、唐代酒宴的风尚1. 宴席准备唐代的酒宴注重仪式感,宴席准备非常注重。

在酒宴开始前,主人会亲自检查与酒宴有关的一切,确保宴席的整洁和完美。

2. 客人的礼节出席酒宴的客人会按照规定的礼仪行为,如行酒令、助酒等,以显示对主人的尊敬和感谢。

客人之间互敬酒杯,表达友谊和敬意。

3. 饮酒仪式在酒宴上,饮酒有一套独特的仪式。

首先,主人会亲自行酒令,大家一同饮酒。

然后,主人和客人均会举杯相敬,以示亲善。

最后,主人会为客人倒酒,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款待。

三、唐代酒令的风尚1. 酒令的起源唐代的酒令起源于盛唐文化的繁荣,自此形成了一套行为规范。

酒令是酒宴上的一项娱乐活动,通过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来引导宾客的行为。

2. 酒令的种类唐代的酒令种类丰富多样,有千古名曲酒令、唐诗酒令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李白创作的《将进酒》,被广泛用于酒宴上的酒令活动。

3. 酒令的实施方式酒令由主持人亲自担任,他会进行酒令的宣布和指导。

参与者根据主持人的指示,进行各项酒令活动,如唱歌、对饮、互动等。

酒令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既有固定的规则,也有随机的互动。

四、唐代酒文化的影响唐代的酒文化不仅对当时的社交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文化交流唐代的酒文化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和商贾前来往来。

酒文化对唐朝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以唐诗为例

酒文化对唐朝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以唐诗为例

酒文化对唐朝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以唐诗为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曾是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

唐朝的文化传统非常丰富,其中酒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唐诗里面反映的许多文化,艺术和社会现象都与酒文化有关。

本文将探讨唐朝时期酒文化对唐朝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以唐诗为例。

唐代酒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唐代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随着唐朝的兴起,酒文化开始发展繁荣。

唐代酒文化的繁荣与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酒文化与乐文化的融合唐代酒席上,多数配有音乐、舞蹈等娱乐活动,唐朝的许多著名音乐、舞蹈,都是在酒席上产生的。

这种融合表现在唐诗中也很明显,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描绘了唐代时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在饮酒的同事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2. 酒文化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唐代的文化与酒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各种文学作品和艺术品中均有酒的形象。

唐代的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甫、白居易、李白都有不少以酒为媒介、以饮酒为主题的诗歌作品,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酒的寓意主要表现在“一岁一枯荣”这句话,这也是酒文化与文化艺术的融合。

3. 酒文化与政治文化的融合唐代酒文化也与政治文化有密切关系。

宴会与外交场合中与领导人共同进餐,是向来传统的外交手段,唐代也不例外。

唐代许多官员和王公贵族们出使外国时,也要用酒来展示国家的礼仪、文化和尊严,以期达到外交目的。

例如唐代外交官常常在酒会上赠送酒杯,以示尊重和礼貌。

唐代酒文化也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4. 酒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唐代酒文化在社会文化中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唐代的豪华宴席一场可达数十道,品种繁多,数量豪华。

此外,在食品文化中,许多中国酒精饮料的独特之处也体现其中。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唐代诗歌中的酒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其中以唐代文学最为优秀,而总结其实质,不得不提到酒的文化色彩。


代的人们,特别是士大夫、文人墨客们,颇为喜欢以品酒醉歌作乐,那么,多少位历史名人,留下了不少美酒文化精华。

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到陶宏景前来参观山中乐园,获得精美酒宴,其中叙述了酒的历
史文化源流:“船游到山之脚下,山的面貌高耸,形成一片映衬的秀丽画卷,像极了“开宴,受美酒”的景象,有人洒落宴席,美酒进盏,香气满园,使其他人极为欣慰。

后来,诗人
李白曾写过《宴桃园》诗,虽是虚拟的景象,也可以体会到宴会上美酒之乐:“人生又谁
憩于家园,尊前美酒一杯醉今朝。


此外,唐代盛行“文游”活动,文人之间也爱此行歌宴式用酒,用以表达情谊,象征友谊与
和睦,“李白池上莲,张旭艇中归”的友情由此而言昭露无余。

“海上报春余,草中饮两醉”
的用酒场景;“崔庄辞客笑里表酒德”的表现,都传递着古代的美酒文化与交往风尚。

酒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好酒能丰盛友情,能舒畅灵魂,凝望古人
流淌的佳酿,不止进仪器,令人寄寓诗意,回荡起唐代文人文化之极光之灿烂。

唐代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人们喜欢以宴饮来表达友情,其中美酒佳肴受到人们尤其
重视,古人们常常在各种场合,比如文游、宴会等,品尝美酒,宣扬友情和文化;当前景像,那么美妙,一直被古典小说、诗歌留下,流传至今。

唐代的酒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文
化精华,举世无双,使当时的文人文化跃马游走,令聆赏者如浴红尘,如入神州无双。

唐诗中的酒文化

唐诗中的酒文化

唐诗中的酒文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衍生注释:“将进酒”:是乐府旧题,意为劝酒歌。

“金樽”:珍贵的酒器。

“岑夫子”“丹丘生”:是李白的朋友岑勋和元丹丘。

“钟鼓馔玉”:指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是指权贵人家的音乐,馔玉形容食物像玉一样精美。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看似是在写饮酒作乐,实际上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情感。

情感非常丰富饱满,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慨叹,又有豁达放纵的豪情,最后归结于借酒销愁。

表现手法上,大量用典且运用夸张的手法,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水的汹涌澎湃,来势不凡,用这种磅礴的景象来对比人生的短促渺小。

“千金散尽还复来”以极度的夸张写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整首诗节奏明快,诗意如滔滔江水,气势雄伟,情感起伏跌宕。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一生渴望入仕,抱负满怀,但仕途坎坷。

其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善于借助古体诗和乐府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运用片段:例一:公司年会的时候,大家欢聚一堂,举杯庆祝。

年会上王经理喝得兴起,站起来喊道:“今日大伙相聚,就像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咱们都痛痛快快喝一杯,这一年大家辛苦了!”说着就和周边的同事碰杯,大家也都被这句诗感染,欢笑着干杯。

例二:老张最近股市赔了不少钱,整个人闷闷不乐的。

几个朋友为了开导他,就组了个酒局。

酒桌上朋友对老张说:“老张啊,你可别太伤心了。

论中国唐诗中的酒文化

论中国唐诗中的酒文化

论唐诗中的酒文化“酒文化”一词,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l985年提出来的。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在人的心态部分。

因此,广义的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工艺水平、法律制度、酒俗酒礼、形形色色的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酒相关的诗文词曲等等。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中国是具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

在陕西眉县曾出土过6000多年前的陶制酒具,到了殷商时代,人们已能极熟练地制作酒曲并用它酿酒了,并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青铜酒具,饮酒之风当时已十分盛行。

周代,朝廷里设置了专管酿酒地职官,总结出世界上最早的制酒方法——酿酒“六法”。

东汉时,出现了“九酝酒法”的酿造法。

至南北朝时,北魏人贾思勰在他的著作《齐民要术》中记载了39种酒的酿造法。

古代中国酿酒技术的发达与酒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分不开的。

在古代,祭祀和战争是国家大事,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献给神明和祖先享用。

祭祀活动中有祭酒仪式,以祈求上苍和祖先赐福。

战士出征前,要喝装行酒,以激励斗志。

在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总少不了用酒助兴。

由此可见,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诗歌艺术最辉煌的时代。

喜欢读唐诗的细心朋友会发现,唐诗中不少篇幅都有酒字或与酒有关,如自居易《黑龙潭》“家家养豚漉清酒”、杜甫《登高》“潦倒新停浊酒杯”,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

这些诗,包含丰富的唐代酒文化知识,比如洒的种类、酒的酿期、酒的口味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品味这些诗歌丰厚的文化意蕴,增长中华酒文化历史知识。

酒的种类。

如果按酿酒使用的原料来分,唐代的酒可以分为粮食酒和果品酒两类。

粮食酒多用谷子、黍子、稻子、玉米、黄米、糯米等酿成。

唐代文人的酒文化与诗酒咏怀

唐代文人的酒文化与诗酒咏怀

唐代文人的酒文化与诗酒咏怀导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艺繁荣的时期,而唐代文人的酒文化与诗酒咏怀是其独特的一面。

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开放且富裕,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对酒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常常在喝酒时表达对人生、宴飨与友情的思考,并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

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影响了后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酒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1.酿造技术昌盛: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酿酒技术最发达的时期之一,各种类型的美酒层出不穷。

2.饮酒习俗:唐代社会普遍存在着“屈指三杯”的热情款待和信任原则。

3.特殊场合:官宴、私家聚会等社交场合中经常有华丽盛大、豪华设备、珍贵美酒陪伴。

4.文人雅士间约定俗成的酒文化:如“陪座惯例”、“酵事神仙议”。

文人与酒1.醉乡诗意:许多文人将喝酒视为追求自由、放松心灵的方式,以此获得灵感和写作的情绪。

2.描述美酒:许多唐代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美酒芳香、品质和口感的赞美。

3.考究饮具:文人们注重饮具的制作工艺,喜欢使用精致华丽的茶杯、醇美轻盏等。

诗酒咏怀1.宴会诗:文人们常在宴会上即兴吟咏,表达欢愉与深情。

2.山水田园与大自然:许多诗句中描绘了山川河流间独特景致下闲适愉悦的氛围。

3.友情与离别:唐代文人经常借着升官或出行之际,抒发对友人离别之感触。

4.生命哲理与社会现象:唐代文人也时常通过描写繁华背后荣枯的变迁,反映社会现象。

著名的诗酒咏怀文人1.杜甫:他以其真情实感的作品,将自己内心对生活苦难与政治不公的愤怒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达出来。

2.白居易:白居易以散文为主,但也善于描绘人物与事物之间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关系。

3.孟浩然:孟浩然是后期唐诗山水派代表人物,他以淡雅清丽、意境深邃、情景交融而著称。

影响与传承唐代文人的酒文化与诗酒咏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论是文学创作、审美情趣还是社交风尚,都能感受到唐代文人精神与饮酒文化所带来的印记。

唐代文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发扬了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并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唐代文人的饮酒文化与诗词创作

唐代文人的饮酒文化与诗词创作

唐代文人的饮酒文化与诗词创作1. 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之一,而饮酒和诗词则是唐代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文将探讨唐代文人的饮酒习惯、所享受的宴会礼仪以及如何将这些经历转化为灵感源泉来创作丰富多样的诗词作品。

2. 饮酒习惯与礼仪在唐代,饮酒被视为一种高雅和社交活动。

尊重身份地位和人际关系是唐代宴会中最重要的礼仪。

开宴前要准备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而主持宴会者应择时推杯换盏,并适时提议吟诗赋曲,以增加宴会氛围。

3. 酒品与器具唐代文人对于饮酒有着独特的品味和追求。

他们偏爱芬芳香浓且口感柔和的美酒,如琼浆玉液等名贵佳酿。

酒器多以金、玉、瓷等珍贵材料制作,如青铜酒壶、玉杯等,这些酒具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饮酒的审美追求,也成为他们诗词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4. 饮酒与诗词4.1 饮酒的启发与情绪宣泄唐代文人常常在畅饮之后,浑身上下充满了豪气和无拘无束的情绪。

这种豪放的情绪和心境成为他们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诗词的动力。

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也正是在这种醉意中被赋予了生命力。

4.2 描写宴会场景许多唐代文人通过描写宴会场景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和友谊的向往。

他们用华丽辞藻描述盛装出席者、食物美味可口、音乐婉转悠扬以及大家欢笑交流的情景。

这样的描写为读者塑造了一个良好而温馨的宴会氛围。

4.3 酒的象征意义在唐代诗词中,酒也常被用作象征性的意象。

它可以代表着人生短暂、世事多变,同时也承载了友谊、爱情和忧伤等复杂的情感。

文人们通过描绘酒的色香味触,以及喝酒时所带来的畅快与失落,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5. 影响与遗产唐代文人饮酒文化和诗词创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传统不仅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代名家如杜甫、白居易以及王之涣等留下的千古佳句经久不衰,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结论唐代文人通过饮酒与创作诗词相互交融,在欢乐与豪情中表达着他们对世界、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唐朝关于酒的政策也极为宽松。

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唐代酒政的开放使得笔者有兴趣了解究竟是唐朝的文化催生了唐朝的酒,还是唐朝的酒滋润了唐朝的文化。

一、酒文化的含义“文化”是指人类主体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逐步实现生存需要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是人类化或思维化的意识表现。

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是“人类发现酒、认识酒、制造酒、利用酒的过程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物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容、作用形式和运动结果”。

酒文化主要由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引文化三个系统部分组成,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酒、酒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酒文化”起西周,孕秦汉,至唐朝时期,成浩瀚之势。

二、唐代酒的发展(一)唐代宽松的酒政政策有利于酒业生产和发展的政策,当之无愧可以列入酒文化的行列。

在唐代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较为宽松的不禁酒的酒政策对酒业发展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酿酒的原料是粮食谷物,加上历史上饮酒误国的教训,早在夏朝就开始有禁酒。

直到隋朝,开始无禁酒,唐初延续这一政策,无禁酒,加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酿酒业及相关行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大小酒肆,酒店遍布城乡。

即使乾元元年(750年)以后,灾荒,缺粮的问题,几次局部地区禁酒,“建中三年,复禁酷”,不许民间私人酒店卖酒,但却“置肆酿酒,制收值三千”,“以佐军费”。

所以在唐代,无论是否禁酒,人们都可以在一般城乡找到酒店。

酒业的发展无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从一个朝代的酒政政策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

历朝历代禁酒的主要目的不过就是减少粮食的消耗,备战备荒。

唐初延续了隋朝的不禁酒政策,这说明唐初也延续了隋朝的富庶。

(二)唐代的酿酒技术在唐代时期,饮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酒。

这一时期,酿酒技术纯熟,酒类名目繁多。

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酿酒技术比前代更加先进,酿造业“官私兼营”,酒政松弛,官府设置“良酿署”,是国家的酒类生产部门,既有生产酒的酒匠,也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葡萄酒的酿制:唐太宗破高昌引进了马乳葡萄及其酒法。

《册府元龟》载:“及破高昌,取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唐朝时,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

如脍炙人口的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还有赞美葡萄酒的诗句:“我本是晋人,种次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等等。

酒曲:我国酒曲制作历史悠久,曲种繁多,种质也不断提高。

如从散曲到饼曲,从笨曲、神曲、白醪曲、草曲到唐代出现的红曲,其糖化力和酒化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尤其是红曲,耐酸,耐较浓的酒精,耐缺氧,具有很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

因此,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曲,所酿造的葡萄酒风格不尽相同。

从《唐本草》“葡萄作酒法”可知,唐代酿制葡萄酒还采取加热灭菌后再添加曲发酵成酒的作法。

葡萄醪(汁)蒸煮杀菌后也杀死了酵母菌,不加曲就无从发酵成酒。

唐代继承曲蘖而来的传统葡萄酿酒术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加曲葡萄酒,特别是红曲葡萄酒。

煮酒灭菌技术:唐朝开始“烫酒”。

“烧酒”一词,最初出现于唐人的诗句中。

唐朝房千里所著的《投荒杂录》和刘恂的《岭表录异记》提到烧酒,而且讲述其制法。

通过煮酒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

药酒:在唐朝,药酒补酒的酿造较为盛行。

这一时期的一些医药巨著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都收录了大量的药酒补酒的配方和制法。

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设“酒醴”专节,设“风虚杂补酒,煎”专节。

在唐宋时期药酒配方中,用药味数较多的复方药酒所占比重明显提高,这是当时的显著特点。

复方的增多表明药酒制备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酒与文化1、酒肆唐朝时期酒类商品的流通更为广泛。

其标志是,酒业商人的同行组织——“酒行”。

早在《周礼》中就划分市场地盘成行列的记载,同类货物陈列在同一行列内称—“肆”。

到了唐朝,“肆”成为商店的专称。

同类商店则成组成行,酒行也包括于其内。

唐代卖酒业,除私营外,还有官营。

朝廷还设置了分工齐全的酿酒管理机关“良酿署”,极大推动酒业的良性发展。

2、酒器一个时期的酒具能够反映一个时代酒的发展状况以及饮酒的风气。

酒具是中国人类出现礼仪的明显标志。

双手举起酒杯是祖先们开始创造礼仪,这种简单的礼仪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最终使中国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唐代时期瓷器进一步发展,白瓷的出现成为我国瓷器史上的新纪元。

从种类上说,酒具与南北朝没有什么大变化,但由于唐代出现桌椅,饮食器具变为放在桌子上使用,所以形制也发生了变换。

壶类多加上了嘴,耳被淘汰变为把手,终于出现了叫“注子”的酒壶,因使用方便,就取代了樽和杓。

酒杯的形状呈圆形,取代了椭圆形的耳杯。

这个时期酒的浓度也已有较大提高,因而出现了一些小型酒具,如碗、盏、盅、杯等,瓷器之外,金银、玉制酒具比起以前,也不再罕见。

唐人饮酒所用的酒具也大有讲究。

皇权贵族之家所用的酒具质地精良,制作工艺美观,所用的材料而言,有玛瑙、琥珀、玳瑁、琉璃、象牙、玉器以及金、银等。

杜甫诗曰:“春酒杯浓琥珀香,冰浆碗碧玛瑙浆”,李白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王翰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这都是形容酒和酒具的名贵。

当然唐诗中提到的酒具还有很多,例如:有李商隐的“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的玛瑙杯,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中的金叵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写的就是“珍珠红”的佳酿盛在透明的玻璃杯里,呈现出琥珀色。

在酒宴上还有一种用以行酒令的酒具“酒胡子”。

,刻木为胡人形,置之盘中,左右侧如舞,久之乃倒,视其传筹所至或倒时所指向者饮酒,故又称劝酒胡。

美酒的醇香和酒具的华贵也成为唐诗中很闪眼的部分。

从酒器上看,唐人崇尚的是“美酒盛以贵器”。

这些都反映了唐代酿酒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与之相伴的唐代酒风的唯美主义倾向和乐观昂奋亢进的时代精神,以及普遍饮酒的风尚。

3、筵饮酒在筵席上必不可少,唐代有所谓的“烧尾宴”,这种宴会有两种。

其一就是朝官荣升,宴请皇帝以谢上恩。

有些官员也用此宴敬献皇帝。

另一种是,士人初登第或升了官,朋友或同僚来祝贺,主人特设此宴招待。

这种“烧尾宴”的目的是同级之间联系感情以形成派别。

4、酒令说到唐朝酒文化,那么酒令是不可忽视的。

在我国酒文化中,酒令最富特色,是酒与诗词歌赋相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

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

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

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5、酒与艺术唐朝是个文化繁荣的全盛时期,是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

且这些文人骚客大多豪饮,留下许多名垂千古的佳作。

两千余年美酒刺激了多少书法艺术家的灵感,笔走龙蛇,线旋条舞,精彩纷呈。

唐代草圣张旭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张旭以酒为嗜好,作书每每大醉,高呼狂叫,甚或以发濡墨,人称“张颠”。

他以王书为基底,又得法于张芝,发展了传统的草书,与怀素一起,开创了草书的全新境界。

当时人们对初诸家每有微词,而独对张旭无异议。

唐文宗把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杜甫在诗中写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

”另一位草书圣手怀素是释家中人,他与张旭一样嗜酒如命,竟一日九醉不醒。

他自称“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其酒中作书,每出佳品。

他和张旭有“颠张狂素”之称。

不光书法,唐朝的画家在历史上也享有盛名。

说到唐朝画家我们不得不提拥有“画圣”头衔的吴道子和“三绝”美称的郑虔。

吴道子名道玄,画道释人物有:吴带当风“之妙,被称为“吴家样”。

唐明皇命他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风景,他能一日而就。

《历代名画记》中说他“每欲挥毫,必须畅饮”,画嘉陵江的疾速,表明了他思想活跃的程度,这也是酒刺激的结果。

吴道子在学画之前曽拜师于草圣张旭习书法,其豪饮之习大概与其师有莫大关系。

郑虔诗书画无一不能,曾向玄宗进献诗篇及书画,玄宗御笔亲题“郑虔三绝”。

(四)诗酒文化——诗酒风流还看唐朝1、诗酒文化的内涵中国酒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与诗歌的紧密结合。

唐代是我国酒文化与诗歌创作登峰造极的时代,“酒催诗兴”便是唐朝文化最凝炼、最高度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诗歌艺术最辉煌的时代,毫无疑问,二者的结合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意境,即“诗酒文化”。

酒与诗结缘并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劳动和生活。

在大约集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反映前后约500年诗歌创作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是咏酒或借酒抒情的。

发展至唐朝,诗酒文化有了一个跨时代的飞跃。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解析唐代诗酒文化唐代酒的发展作,至今留下两千多位诗人的五万余首诗歌,大多数诗人与酒产生了不解之缘,唐代诗酒文化达到了千古难及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诗中自然有充分的体现。

因此,品读唐朝诗歌不能离开酒,了解唐诗中酒文化的内涵,对于了解唐诗将有很多启示。

所谓诗酒文化,王玉成先生认为“诗酒文化就是运用诗的形式直接和间接反映酒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 它是诗的雅韵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的有机结合, 是诗文化内容的拓展和酒文化深度的提升,能够最大程度表达诗人真性情和增强诗文感染力。

”2、唐代的诗酒文化高峰我们先从杜甫的一首诗来感受一下诗酒文化,《饮中八仙歌》中写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这首诗里面写了八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杜甫用追述的形式来写,因为贺知章年龄最长,排在第一位,贺知章在长安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小41岁的李白,惊呼李白为“谪仙人”,解其所佩金龟换酒痛饮。

首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