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教案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5篇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5篇

高一物理优秀教案5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4.了解弹性势能.二、重点难点:1.重力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2.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三、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分析推理、讲授讨论.四、教具:轻重不同的重锤一个、木桩、沙箱、橡皮筋.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大家知道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来发电的,水是利用什么能来发电的呢?学习这节课后,我们将会了解这个问题。

通过前面对功和能的关系的学习,我们知道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演示重锤从高处落下,把木桩打进沙箱中,说明重锤对木桩做了功,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

我们把重锤由于被学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本节课将学习重力势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演示实验1:演示由质量不同的重锤从相同高度落下,木桩被打进沙箱的深度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质量越大的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演示实验2:演示用同一重锤从不同高度落下,木桩被打进沙箱的深度不同,引导学生得出:重锤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把一个物体举高,要克服重力做功,同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力能减小。

可见重力势能跟重力做功有密切关系。

如图1所示,设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A点下落到高度为h2的B 点,重力所做的功为:WG=gΔh=gh1-gh2我们可以看出WG等于gh这个量的变化。

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1.重力势能1定义: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都是焦耳()2.对EP=gh的理解:1式中h应为物体重心的高度。

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力的概念;
2. 掌握力的分类及性质;
3. 能够运用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运用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案、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
3. 准备小组活动和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引入力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新知探究(3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分类及性质,如接触力、重力、弹力等;
3. 展示实例,让学生分析并归纳不同种类的力。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 进行实验,让学生实际感受不同力对物体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明确力对物体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力的应用;
2. 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解决方法。

五、归纳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分节教案+每节巩固练习及其答案+单元检测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分节教案+每节巩固练习及其答案+单元检测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新课教学一、物体和质点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引导学生分析: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小结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_完整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_完整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的。

知识点二、物体和质点1.实际物体: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并且运动过程中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________。

2.质点(1)定义: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有________的物质点,这样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不影响问题的研究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对质点的理解(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质量”,但是质点没有大小、体积、形状,它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区别。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3)可将物体看成质点几种情况:知识点三、参考系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________,这个用来作______________就叫做参考系。

2.选取原则:(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

(2)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3.选择参考系的意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对于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3)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及习题(含答案):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及习题(含答案):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加速度X-t图像V-t图像请在右图中找到与左图描述的质点运动速度相等的图线.请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据此我们能得出关于速度与时间的哪些结论?一:随时间的推移,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大.二:每增加相等的时间,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小车的速度增量相等.若小车照此规律运动下去,请推测:经过30s,小车的速度会是多大?经过1s,小车的速度会是多大?三:可能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速度增量都相等.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两种常见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2).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的直线运动.20m/s 30m/s 40m/s 50m/s 0s5s15s20s速度:时刻:速度变化的快慢,可用速度的变化量△v与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来表示tvvtvt0-=∆∆注意:1.速度变化量与变化时间的比值也等于v-t图象的斜率.2.“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描述的是三种不同的情况。

①“速度大”,是指位置变化快。

②“速度变化大”,是指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别大。

③“速度变化得快”,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

加速度①定义: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定义式:v1----初速度(时间△t开始时的速度)v2----末速度(时间△t末了时的速度)a----加速度(时间△t范围内的加速度)③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④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或m·s-2)常用单位还有厘米/秒2(cm/s2)等.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①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②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速度不为零,但初始速度却是零)④加速度和速度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含义不同: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变的快慢,速度描述的是位置改变的快慢;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也可以说加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变化率.例:如图所示,求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①确定正方向②将速度表示出来v1=3m/s,v2=-3m/s,③速度的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即Δv=v2-v1=-3m/s-3m/s=-6m/s,④结果的正负表示速度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惯性的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知识探究]一、理想实验的魅力[问题设计]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

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答案不是。

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怎样?请阅读课本中的“理想实验的魅力”,思考伽利略是如何由理想实验得出结论的。

答案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再现: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要点提炼]1、关于运动和力的两种对立的观点(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种错误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近两千年。

(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第一次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意义(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论”的方法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高中物理 必修一 教案:1-质点、参考系与坐标

高中物理  必修一  教案:1-质点、参考系与坐标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一课 质点、参考系与坐标【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问题1:什么叫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问题2: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坐标。

问题3:运动是相对的,坐标建立在哪?建立在匀速运动的物体上。

这个问题称之为参考系。

问题4:物体之大,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你希望物体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越小越好,可以精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物体大小是一定的,有时可以将物体用一个理想的点来表示。

总结: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质点、参考系与坐标等概念。

二.质点的概念质点概念的引入:用PPT给学生两幅体育运动中的图片,由此向学生提出问题。

其中图1.1-1为美国选手拜尔宾/阿格斯特在北京进行的200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舞比赛中。

图1.1-2.举世瞩目的男子110米栏的决赛。

中国选手刘翔获得金牌,他的成绩为12秒91,打破奥运纪录,同时也追平了世界纪录。

图为刘翔在比赛中。

问题:这两幅图中,那一幅可以将运动员看成点?图1.1-1中是展示给人们运动员身体各点的协调美,无法用一点去展示运动员的运动美。

而图1.1-2中是展示给人们的是速度美,如果用一点用表示,更加容易来精确研究运动员的运动速度,所以可以看成一点。

总结:将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该点称为质点。

只有能用一点代表物体的运动,才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

例题1:下列各种运动中,哪一种可以看成质点:图1.1-1 图1.1.2(A)比如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B)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C)研究地球的自转(D)测定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

解析:做花样滑冰运动员,人们关心的不是速度,而是运动员的动作,身体各部分的习调性,因此无法用一点来替代。

同样研究地球的自转过程中,地球各点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不相同,因此也无法用一点去替代各点的运动。

但在研究研究它绕太阳的转动,并不关注地球各点的速度,只是研究绕太阳转动情况,可以用一点去替代。

火车通过大桥,火车长度与大桥长度相比不能忽略不计,因此不能看成质点,如果研究火车从北京开往南京的时间,就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高中必修一物理复习教案

高中必修一物理复习教案

高中必修一物理复习教案
主题: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和相关公式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示例题目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入机械运动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机械运动有哪些。

2. 讲解: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和相关公式。

3. 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和规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计算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方法和技巧。

5. 总结: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

6. 拓展:让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应用和拓展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探讨和讨论。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提供相关知识点和示例题目。

2. 实验器材:用于演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器材。

3. 动画:通过动画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评估方式:
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1. 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演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及习题(含答案):六.自由落体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及习题(含答案):六.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自由落体(1)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第n s末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前1s内,前2s内,前3s内,…,前n s内的位移之比为h1∶h2∶h3∶…∶hn=1∶4∶9∶…∶n2;(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hⅠ∶hⅡ∶hⅢ∶…∶hn=1∶3∶5∶…∶(2n-1);①如果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运动所用的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即x∝t2.②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滚下,测出小球从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x和所用的时间t.③斜面倾角一定时,判断x∝t2是否成立.⑤将斜面倾角外推到θ=90°时的情况——小球自由下落,认为小球仍会做匀加速运动,从而得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5)伽利略在寻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中使用的方法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D.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减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运动情况是(C)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C.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D.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3.有一直升机停在200m高的空中静止不动,有一乘客从窗口每隔1s由静止释放一个钢球,则关于钢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相邻钢球间距离相等B.越靠近地面,相邻钢球间的距离越大C.落地前,早释放的钢球速度总比晚释放的钢球速度大D.早释放的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4.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m/s2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C)四个t AB <t BC <t CD =1∶3∶5∶920年后飞往火星。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速度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速度;2. 掌握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的概念;3. 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学(5分钟)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一辆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画面,引导学生讨论车辆的运动状态。

2. 提出问题:什么是速度?如何计算速度?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讲解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2. 介绍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位移/时间。

3. 解释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的概念。

三、示范演练(15分钟)1. 指导学生进行速度的计算练习。

2.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位移和时间数据,计算物体的速度。

四、引导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2. 提出问题:速度和加速度有何异同之处?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展示多种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图像,让学生探究速度与运动状态的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物体的速度。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速度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速度相关的练习题;2. 思考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并写一篇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速度展开,通过引入、概念讲解、示范演练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引导讨论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将速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理解速度的应用和意义。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注重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

第一篇: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自由落体运动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电子版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

电子版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

电子版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科目: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2. 掌握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区分。

2.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验器材(小车、光滑水平桌面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2. 讲解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小车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运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现象。

四、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漂移现象等。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碰撞与思考。

六、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馈: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教学后记: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3. 进一步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1.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2. 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光源、投影仪、透镜、实验台等器材;2. 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直线传播。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 介绍相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光的直线传播过程,记录实验数据;2. 学生使用实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讨论(1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实验结果和现象;2. 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

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升。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答案:ABD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v2答案:A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A.0.3m/s2B.0.36m/s2C.0.5m/s2D.0.56m/s2答案:B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30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10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Δv=v1-v=36-18m/s2=0.36m/s2.即选项A.1 3和C.13和=v0=4m/s=0a =10s=vt=10.3m/s=103m/sm =FaFa=a=10103=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平面和a-1/M坐标平面内,根据表一和表二提供的数据,分别描出五根据这些点迹作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即得到a-F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两点间的距离.己知弹簧B、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的压缩量为x1,由胡克定律得mg,所以ab=x1+x2=mg(k2M=8kg,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拉力将质量m=2kg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物体放到木板上以后,经多少时间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在这段时间里,物体相对于木板在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它们之间还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吗?为什么?如有,摩擦力为物体放在木板上之后,在它们达到相对静止之前,它们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互。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及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及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

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

(答:2×104厘米)500微米=______米。

(答:0.0005米)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

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

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

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1.新课的引入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一、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1)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高一物理教案范文汇总:成功案例解析

高一物理教案范文汇总:成功案例解析

高一物理教案范文汇总:成功案例解析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教学案例一直都是教师们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有深度、次数多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创造更好的课堂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物理教案范例,探索它们成功的原因,以期对未来教学案例进行更好的设计和编写。

一、题目:力的平衡实验目的:通过图像的观察,理解力的平衡。

教具:平衡木、四个测力计实验过程:1.将平衡木悬挂于楼梯扶手上,让它水平地挂着。

2.在平衡木上方的绳子上挂上四个测力计,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记录下每个测力计所示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对力的平衡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掌握程度,进行多层次的讲解和分析,深化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二、题目:热力学基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和理论的协同,掌握热力学基础概念。

教具:热力学实验箱实验过程:1.将热力学实验箱中的活塞拔出,使其内壁与热水接触。

2.测量实验箱内部的压力、温度,并记录下来。

3.关闭实验箱,并观察实验室内部气压的变化情况。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对热力学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理论解析,让学生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因此,在实验设计时,要注重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让学生在前行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三、题目:光的性质及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目的:通过光线反射和折射的实验,了解光的性质并掌握光学基础知识。

教具:平面镜、半球凸透镜、光笔实验过程:1.在平面上竖立一块平面镜,将光笔源对准平面镜,观察光线反射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2.将光笔源放在半球凸透镜前,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3.据此对光的反射和折射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结论进行对比。

实验分析:这个实验具有实践和理论的两重含义。

实验可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了解光的性质,深入掌握光学知识,同时结合理论进行探讨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4篇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4篇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4篇学习目标:1、知道位移的概念。

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2、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学习难点:1、对质点的理解。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主要内容:一、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一个物体是否可以视为质点,要具体的研究情况具体分析。

二、路程和位移2、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3、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5、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一】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从广州飞往北京时间时的飞机b。

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c。

绕太阳公转的地球d。

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时的汽车【例二】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

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

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课堂训练: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

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

一个物体在其中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

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

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例题评析【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例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专题二.加速度【例6】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0~2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9.9s,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专题三.运动的图线◎ 例题评析【例7】右图为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1)该物体3s末的速度。

(2)该物体的加速度。

(3)该物体前6s内的位移。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例题评析【例1】建筑工人安装塔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例2】在现实生活中,雨滴大约在1.5km左右的高空中形成并开始下落。

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你遇到过这样快速的雨滴吗?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8m/s,为什么它们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例题评析【例3】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 m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取g=10 m/s2.求:(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例4】以速度为10 m/s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2 s末关闭发动机,以后为匀减速运动,第3 s内平均速度是9 m/s,则汽车加速度是_______ m/s2,汽车在10 s内的位移是_______ m.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例5】 在铁轨上有甲、乙两列列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分别以速度v1=15m/s),v2=40m/s做同向匀速运动,当甲、乙间距为1500m时,乙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O.2m/s2,问:乙车能否追上甲车?【例6】一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30m/s。

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分钟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千米、正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多大的加速度?第3章 相互作用专题一.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 例题评析【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例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其中心处C.用一根悬线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例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根折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一固定一质量为m的球,则当小车静止时和以加速度a向右加速运动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如何?专题二.摩擦力◎ 例题评析【例6】如下图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F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

B.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方向相反C.甲、乙图中A物体均不受静摩擦力作用D.甲图中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乙图中A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专题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例题评析【例5】.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 )【例6】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 ( )A.只有唯一组解 B.一定有两组解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专题四.受力分析◎ 例题评析【例7】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试分析小车受哪几个力的作用【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ACBFα专题五.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例题评析【例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l和m z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0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专题六.动态平衡问题分析◎ 例题评析【例15】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忽略不计,滑轮轴。

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0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

,系统保持平衡。

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只有角θ变小,弹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弹力才变大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专题七.实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例题评析【例10】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

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0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

,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例题评析【例1】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 例题评析【例2】如图,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例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例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入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 向上做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人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专题三.第二定律应用:【例5】如图,质量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

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小车足够长,问:(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g取)【例6】如图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和弹簧质量均不计,盘内放一个质量的静止物体P,弹簧的劲度系数。

现施加给P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已知在头0.2s内F是变力,在0.2s以后,F是恒力,取,求拉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专题四.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例题评析【例7】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细线的拉力F=9.6 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 s绳子突然断了,求绳断后多长时间物体速度大小达到22 m/s.(sin37°=0.6,g 取10 m/s2)【例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1)施力F后,要想把木板从物体m的下方抽出来,求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2)如果所施力F=10 N,为了把木板从m的下方抽出来,此力的作用时间不得少于多少?(g取10 m/s2)专题五.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 例题评析【例9】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弹簧拉着物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弹簧的示数:(g=10m/s2)(1)、弹簧秤以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或下降时,示数为 。

(2)、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示数为 。

(3)、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时,示数为 。

(4)、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示数为 。

(5)、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示数为 。

【例17】电梯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200 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电梯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7 s内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