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M2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参考价值(发表)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迷信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的参考价值

前言

货币供应量,现在是许多经济媒体、专家甚至包括老百姓都关心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在大家关心货币供应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讨论最多的是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太多了?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站出来列举各种数据,说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103万亿人民币了,是我们当前GDP的两倍,已经超过美国的货币供应量,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M2美元货币供应量10万亿美元(详见附图),折合人民币才60多万亿。但由于货币供应量数据统计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迷信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的参考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金融产品创新,虚拟经济催生了大量虚拟信用货币,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保证金交易创造了大量虚拟信用,通过渗透到金融市场的交易结算环节,已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杠杆效应,金融期货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是现货市场的N倍,逐渐掌握了现货市场金融资产的定价权。我们已经无法忽视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没有计算虚拟货币的货币供应量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也难以代表整个货币供应体系。

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的参考价值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一时点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它对收入、消费、投资、物价、国际收支都有重要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宏观经济,

因此国家制定货币政策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依据。货币供应量根据流动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作为央行测量、分析和调控的依据。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简单地讲,就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放在家里或随身带着,没有存到银行的钱;以及单位放在保险柜里的钱,应付临时周转用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银行外的流通现金+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这个指标平时用的比较少。

M2,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平时用的比较多,是在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将单位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及其他存款统计在内。

从变现和流动性角度来看,M0反映的是社会现实购买力,是最活跃的货币,和消费变动密切相关。M1的流动性仅次于M0,它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我们通常说的货币供应量是指M2,反映的是社会货币投放总量和未来通货膨胀之间的压力状况。具体货币供应量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关系参见下图: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简单地讲,就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钱,放在家里或随身带着,没有存到银行的钱,单位放在保险柜里的钱,应付临时周转用的现金。

M2,广义的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平时用的比较多,是在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将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统计在内。也可以这么理解,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社会上流通的现金加上银行存款,包括单位和个人的银行定期、活期存款,以及上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100万亿货币供应量是怎么来的?中国银行业贷存比监管模式,催生了巨大的存款市场,银行千方百计拉存款,没有存款就无法放贷款,放出贷款就指望着客户回存存款,用业内的话就是资产拉动负债。以100万存款为例,每放一次贷款,除去上缴的存款准备金,最大限度80万回存银行,周而复始,货币乘数为5的话,极限值理论上可以派生500万存款(100万除以20%)。中国当前基础货币投放接近30万亿,实际货币乘数为3.35 ,M2货币供应量达到了103万亿。

不少媒体和政府官员也将美国M2值与中国M2值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货币量太多了。的确,从数据上看,中国M2达到100万亿人民币,美国M2仅为10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60多万亿人民币,是否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确比美国多太多了?我们看到,2013

年6月美国调整后M2数据为10.5988万亿美元,但中美两国的M2数据在统计口径上存在明显差异,不能等同视之。参见下图:

数据中占比较高,因此中美两国的M2数据没有可比性。

退一步说,即便中美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也不应迷信M2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的参考价值。因为随着金融创新和发展,虚拟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大量的虚拟信用货币,虚拟信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整体经济和GDP数据。

虚拟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大量的虚拟信用货币。

对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不仅是货币供应量,也不仅是央行公布

的社会融资总规模,而应该是社会创造出来的信用总量。什么是社会信用总量?我们知道国家发行货币就是在创造信用,但随着互联网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系统也在大量地创造信用,我们可以把它近似地看做虚拟信用货币。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就产生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指的是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资本循环运动,简单地说就是资本逐利、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创造了大量的虚拟货币,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还无法统计,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正视它的存在。

中国人关心货币供应量,关心银行存款,但美国人却只关心消费和投资。按美国10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计算,消费、投资二八开,消费占货币供应量20%,初步估算流通中的现金大概2万亿美元(美国人主要是信用卡消费,现金消费占比很低),其他80%大概8万亿美元的货币将被直接或间接用于各类金融市场投资,金融市场的交易主要是保证金交易,否则以区区8万亿美元的货币供应量是无法撬动和支持庞大的的金融市场交易的。美国金融市场,不管是外汇交易市场、黄金交易市场、股票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还是衍生品交易市场都是全球最大的,各种创新的金融产品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市场就像吸金黑洞,一边吸收货币,一边创造信用,市场上大多数保证金交易,都是10-20倍杠杆,也就是100元的货币可以创造出1000元-2000元的虚拟信用货币。

从全球期货期权交易量来看,除了2009年几乎与2008年持平之外,一般年份都保持稳定的增长。2009年在金融危机后稍作喘息,2010年全球交易量增长了26.67%。过去五年期货期权市场的交易量总共增长了60.9%,贡献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如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交易量的爆发。即使是危机的中心地——美国市场,过去5年中期货期权交易量也出现了可圈可点的33.3%增长。

2007—2011年全球衍生品交易量(以交易手数算)

全球衍生品交易市场一般划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北美(美国)、亚太、欧洲和拉美及其他地区。北美地区(美国)交易量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近40%缩减至20%左右,并持续至今。

美国8万亿美元交易保证金按10倍的杠杆计算,将创造出 80 万亿美元虚拟信用货币,折合人民币480万亿,是中国货币供应量的4-5倍。如果考虑T+0交易因素,那创造出来的虚拟信用货币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的保证金交易(股指期货和大宗商品期货)还刚刚起步,在过去的5年,虽然中国的期货期权衍生品交易增长了33.3%,但仅仅只占到全球衍生品市场份额的5%(见附注)。以一万亿保证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