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
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发表时间:2013-12-13?内容来源: 互联网?作者: 小编提起三聚氰胺,就会让人们联想到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起事件让全国各地上万的婴儿遭受到感染患肾结石,那么当年这起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怎样的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三鹿奶粉事件调查惩处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
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某网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
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
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 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
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
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
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
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食品安全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世界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的例子:
1.中国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毒
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病或死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
2.美国马铃薯花生酱食品安全事件(2008-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食
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扩展到全国的马铃薯和花生酱受到污染,导致成千上万人中毒。
3.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在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马肉被非法混入
牛肉产品的丑闻,引发了欧洲各国和欧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新审视。
4.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周边地区
的水、土壤和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了大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放射性物质超标等。
5.印度孟买食品油中毒事件(1998年):孟买一批食用油被非法添加工业
用油,导致数百人中毒死亡,成为印度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教训。
三鹿奶粉事件1概述
“社会良心”走向何方?
“就从这次三鹿奶粉事件来说,有没有媒体收过 ‘封口费’?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是的可能性 很大,但我还是不想去指责这些媒体,因为如果 你不是一个媒体人,你无法理解现在媒体生存到 底有多么地艰难!在生存就有问题的时候,良心 会价值几何?”
7.媒体监督力量不足
“没有比报社的老总来说更难做的领导了,所有的人都战战 兢兢如履薄冰,更难为他们的是,手下还有一大堆人等着他拉 广告来养活。”
“对于今天的记者来说,在市场化地大潮与各种新闻禁锢 中,早已没有了前辈新闻人及自己当初入行时的光荣感和使命 感。”
“虽然意识各种风险,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点出三 鹿企业名字”的决定,否则我总感觉到良心上有些不安。我不 是说我有多高尚,我只是想说出一个事实。在这个社会,面对 着各种诱惑与风险,要说出一个简单的事实其实也不并不容
9月10日:从今年3月开始,南京鼓楼医院泌 尿外科孙西钊教授陆续接到了南京儿童医院送 来的10例泌尿结石样本。
9月11日:三鹿毒奶粉被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 光洲曝光;经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 污染;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9月12日 :三鹿集团发布消息,此事件是由于不法 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9月13日:卫生部确定受污奶粉可导致结石;三鹿 承认事前已发现问题。
9月14日:三鹿停产整顿;十九位犯罪嫌疑人被刑 事拘留。
9月15日:三鹿道歉、收回问题奶粉、救治患病婴 幼儿。
9月16日:田文华被免职;三鹿、伊利、蒙牛、雅 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
思考:三鹿奶粉事件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三鹿毒奶粉案
三鹿毒奶粉案被告判刑:张玉军(奶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死刑耿金平(正定金河奶源基地负责人)生产及销售有毒食品,被判死刑,被没收财产高俊杰(劣质奶生产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田文华(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判终身监禁,并罚款2,468万多元张彦章(奶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终身监禁薛建忠(行唐县化工试剂店店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终身监禁王玉良(原三鹿集团副总经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判监15年杭志奇(原三鹿集团副总经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判监8年耿金珠(金河奶源基地送奶司机)生产、销售有毒食品,被判监8年,被没收财产吴聚生(原三鹿集团奶源事业部经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判监5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概念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一个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上发生的犯罪形式多种多样。
同一类型的犯罪,同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其具体的犯罪方式、方法也有多种。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还会变换新手法,出现新的犯罪形式。
本法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险方法罗列出来。
本条在明确列举放火等四种常见的危险方法的同时,对其他不常见的危险方法作一概括性的规定,有利于运用刑法武器同各种形式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作斗争,保卫社会公共安全。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如果行为人用危险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不危及公共安全,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并无威胁,就不构成本罪。
三鹿奶粉为什么要加入三聚氰胺
三鹿奶粉为什么要加入三聚氰胺注:以下内容仅为人工智能写作,不代表任何观点和立场。
三鹿奶粉曾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毒奶粉危机之一。
在2008年,大量的孩子因为喝了三鹿奶粉而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导致了广泛的疾病和死亡。
那么为什么会有三聚氰胺加入到三鹿奶粉中呢?首先,要了解到三聚氰胺是什么。
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的结晶性化合物,它可以作为氮肥、杀虫剂以及填料等材料使用。
在现代工业中,三聚氰胺也被用于制造塑料、纺织品、染料等物质。
在奶粉加工过程中,三聚氰胺可以在乳制品中看到。
三聚氰胺有一种渐进式的作用,它可以在奶制品里诱导一种称为尿毒症的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会表现在婴儿身上,他们的身体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尿路系统发生障碍。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就会导致死亡。
那么为什么三鹿奶粉要加入三聚氰胺呢?经过不断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奶粉的质量;同时,三聚氰胺可以增加奶粉的蛋白质含量。
这两个原因似乎都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三聚氰胺不能提高奶粉的质量。
相反,它会导致奶粉蛋白质的含量下降。
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通过奶源及其生产过程来决定的。
如果这个过程不正确或者奶源被污染,就会导致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如果加入三聚氰胺,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看似增加,但实际上它并没有提高奶制品的质量。
其次,三聚氰胺加入奶粉可能会导致婴儿的健康问题。
三鹿奶粉加入的三聚氰胺较多,导致婴儿摄入了大量的三聚氰胺。
而三聚氰胺又是一种长期、低剂量的毒性物质,这就意味着它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长期积累。
在短时间内,婴儿可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在长时间内,就可能会出现尿毒症或者其他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原因并不合理。
相反,它可能导致婴儿在未来长期的健康问题。
作为消费者和家长,我们都应该对我们所消费的产品进行谨慎的选择,同时要加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谴责的一次哗然。
在这次危机中,超过300,000名幼儿因为摄入三聚氰胺出现疾病和受伤,至少六名婴儿死亡,根据官方数据表明,超过99%的受害者都年龄在三岁以下。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篇一“三鹿”奶粉事件伦理思考一、引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食品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引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本文旨在从伦理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背后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事件回顾“三鹿”奶粉事件是指2008年中国大陆爆发的奶粉污染事件,其中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大量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疾病。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三、伦理问题分析1. 企业伦理问题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其经营活动的核心是追求经济效益。
然而,当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应当如何选择,成为了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三鹿集团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严重违背了企业伦理道德。
2. 行业伦理问题除了企业伦理问题外,“三鹿”奶粉事件还暴露出整个食品行业的伦理问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如降低成本、降低质量等。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此外,行业监管不力、行业标准不严格等问题也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四、伦理思考与启示1. 强化企业伦理意识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企业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诚信、质量为核心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2. 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
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发表时间:2013-12-13 内容来源: 互联网作者: 小编提起三聚氰胺,就会让人们联想到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起事件让全国各地上万的婴儿遭受到感染患肾结石,那么当年这起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怎样的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三鹿奶粉事件调查惩处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 8700元。
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某网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
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
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
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
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
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
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
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
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
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1. 背景介绍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惊人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涉及到一家知名奶粉品牌——三鹿集团,该公司被曝光生产并销售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的奶粉。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 事件的影响三鹿奶粉事件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恐慌。
这一事件造成了数千名婴幼儿患病、数十名婴幼儿死亡,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抗议。
消费者对奶粉品牌的信任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奶粉市场一度陷入混乱和不安。
3. 事件的教训3.1. 食品安全监管的不善三鹿奶粉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严重不善。
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三鹿集团的违法行为,导致有害奶粉流入市场并对消费者造成重大伤害。
这一事件表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3.2. 企业道德意识的缺失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一些企业在道德层面上的缺陷。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三鹿集团故意掩盖奶粉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并向消费者提供虚假信息。
企业的道德意识应该得到加强,不能将利润放在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之上。
3.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广泛关注。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对企业的诚信度和品牌声誉有更高的要求。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责任。
3.4. 公众监督的必要性三鹿奶粉事件也暴露了公众监督机制的不足。
尽管有一些消费者曾经报告怀疑三鹿奶粉质量的问题,但相关机构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
公众监督应该得到加强,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增加对不良企业行为的曝光。
3.5. 加强行业自律三鹿奶粉事件也提醒了整个奶粉行业加强自律的必要性。
奶粉生产和销售企业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监管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4. 事件后的改革和措施4.1. 食品安全监管的加强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建立了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加强了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危机公关案例—三鹿事件
•c.与媒体合作,删除相关负面信息。
•d.面对消费者投诉、产品监测结果,屡次以鸵鸟 心态回避、逃避、隐瞒问题,欺骗消费者。
•二 •反思
•倘若三鹿采取以下公关危机应对措施,结果会如何?
•a.3月或之后屡次接到投诉后,立即拜访消费者,对 消费者进行赔偿,并承诺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给消 费者说法,换取消费者等待与好感以及自身处理公关 危机的时间。 •b.立即进行产品检测,依据产品检测结果,聘用公关 公司并进行公关策划,主动出击: •c.以对消费者身体健康负责的态度主动向政府有关部 门汇报并向消费者公示产品负面信息,宣布产品下架 、召回。
•第二阶段:各地出现结石宝宝
• 2)3月31日,该网友向泰顺县工商局直属工商所投诉 ,不过超市里的三鹿奶粉已经换了新包装,没有该网友 反映的那个批次的奶粉。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 下,该网友在天涯、维权万里行等网站发帖。 • 3)5月31日上午,三鹿集团的温州地区经理找到该网 友的家,拿出一份“确认书”,答应给他市场价约2476.8 元的三鹿新版儿童钙优、中老年钙优、女士钙优、青壮 年钙优各一箱,而他必须删除先前发在网上的涉及三鹿 奶粉质量问题的帖子。 • 4)5月31日,该网友同样以“789oo88oo88”之名请 求版主删除帖子。但天涯社区的版主没有真正删除帖子 ,只是将帖子锁定不允许回复。
•第二阶段:各地出现结石宝宝
• 1)“三鹿内部邮件”显示:8月1日下午6时,三鹿取得 检测结果: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15个样品中检 出了三聚氰胺的成份。 • 2)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别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其注册 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并开始回收市场上 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 3)8月4日至8月9日,三鹿对送达的原料乳200份样品 进行了检测,认为“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引入 到婴幼儿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径”。 • 6.9月1日:豫赣鄂等多省发现类似病例;9月8日:甘 肃14名婴儿患结石住院,均来自农村;9月10日:陕甘宁 再现6例,南京10例结石案例。
食品安全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
案例一2008年三鹿奶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1、事件回顾三鹿奶粉事件是2008年发生的举世震惊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自2007年年中始,三鹿集团即零星接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关于三鹿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投诉。
2007年9月,哈尔滨工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其幼儿自20007年1月始食用三鹿奶粉,到9月幼儿出现发烧和恶心,并被医院诊断出右肾0.22cm结石;哈尔滨延寿县一消费者女婴同样出现0.2cm肾结石。
自2008年始,关于三鹿奶粉质量投诉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形成较多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病例反馈,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到同年9月11日,甘肃省即已发现59尿路结石患儿,且出现1人死亡。
这一事件报道初期,媒体并未点名疑似出现问题的奶粉品牌,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三鹿奶粉被证实是疑似问题元凶。
自9月11日后,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然而三鹿集团对于自2007年始的问题奶粉投诉时间的应对态度耐人寻味,自接到质量投诉开始,三鹿集团一直采取推诿的措施,采用个别消费者退货、产品补偿等方式加以解决;待大规模病患儿出现后,又采取发布不实消息的方式推脱责任。
2008年9月,三鹿集团传媒部负责人表示:三鹿集团曾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各校质量标准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原创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五例
原创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五例1. 毒奶粉事件背景在2008年,中国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毒奶粉事件。
这起事件是由中国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掺入了有害物质——三聚氰胺而引起的。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成本的氮肥,可以使奶粉看起来富有蛋白质,但实际上是一种有毒物质。
这导致数以千计的婴儿患有肾脏问题,甚至有数十名婴儿因此丧命。
影响这起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和愤怒,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大大增加。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三鹿集团、追究涉事企业和相关官员的责任、加强对奶粉和其他食品的监管等。
这起事件也促使中国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并提高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
2. 沙门氏菌污染事件背景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引起食物中毒。
在2011年,德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沙门氏菌污染事件。
这起事件源于德国的一家生产有机豆芽的农场,豆芽中检测出了沙门氏菌。
随后,这些豆芽被流通到市场,成为食物中毒的原因。
事件导致了许多人的生病和死亡。
影响这起事件引发了对食品生产和流通链的广泛关注。
政府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管,特别是对有机食品的生产。
此外,事件也提醒了公众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和卫生,增加了对食品检测的需求。
3. 瘦肉精丑闻背景瘦肉精是一种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促进动物长肉。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人非法使用瘦肉精来提高畜禽肉的产量。
2011年,中国的瘦肉精丑闻曝光,揭示了一些养殖企业和肉类加工商使用瘦肉精的事实。
影响这起丑闻引发了公众对肉类的安全性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行动。
政府加大了对肉类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检查和惩罚力度,并禁止使用瘦肉精。
此外,这起事件也促使公众对食品标签的关注,要求更加透明和准确的标示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信息。
4. 肉制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背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会非法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和食品添加剂。
这些非法添加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
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1. 引言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具有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鹿奶粉事件。
这起事件揭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深刻担忧。
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的食品行业和监管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其他国家监管食品安全的教训。
2. 事件背景三鹿奶粉事件始于2007年,当时有消费者开始报告他们的婴儿喝了三鹿奶粉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肾脏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这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三聚氰胺可以掩盖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奶粉看起来更加富含营养。
3. 影响与教训3.1. 儿童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儿童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对食品中的有毒物质更加敏感。
这起事件提醒了公众和食品生产企业,儿童食品的安全性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3.2.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三鹿奶粉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监管机构的不作为和监管不力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这次事件警示监管机构必须加强监管力度,并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食品安全。
3.3. 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了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三鹿奶粉公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添加了有毒物质进入奶粉中。
企业必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以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为第一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4. 媒体的监督作用三鹿奶粉事件中,媒体的曝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体报道揭示了事件的真相,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讨论和关注。
媒体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及时曝光不合格食品和企业的不良行为,保护公众的权益。
4. 改进措施4.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严格检查和监督,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鹿奶粉事件
2、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1)小农散养的奶源供应方式与现代化企业规模生产严重不适应。 (2)少数奶站经营者利欲熏心、违法犯罪。为追求利润,明目张胆地制造销售和向原料 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3)三鹿集团见利忘义、故意隐瞒真相。
(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5)社会监督软弱无力。 (6)地方政府处置不力、报告不及时。
• 道德、良心和信用的沦丧。
• 做产品,就是做良心!
•
这种模式在此后的20余年中,让中国成 为世界第三大乳品国(仅次于印度和美 国),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这种模
式只能对应于中国乳企都各自偏于一隅
的时代。因为乳企在一独大时,是买 方市场,各个私人奶站都有求于乳企。
三鹿集团过去在河北掌握着鲜奶的终极
验收权,奶站送来的奶如果不合格,甚 至可以当场倒掉,这种较强的控制权一 直持续到2005年前后。
警钟长鸣:三鹿毒奶粉事件
1、三鹿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 1987年左右,田文华正式任三鹿总经 理。她上任的“第一板斧”就是砍掉 三鹿自己的郊区牧场,提出“奶牛下 乡,牛奶进城”模式。 • 同时,三鹿与各县、乡、村政府合作, 由政府供地、三鹿提供技术规范、农 民个人提供资金建设收奶站。各散户 奶农的奶都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至三 鹿各家工厂。 田文华:原董事长、总经理兼党 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三八” 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 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
•
但2005年后,中国乳品业竞争加剧,各大乳企纷纷在全国抢夺市场, 河北省内也陆续新开了众多工厂,各家的总产能严重超过了河北省的奶 源总量,开始出现各家抢奶源的现象,此时,奶源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 市场,奶站与乳企话事权易位。在实际运作中,乳企无法监管奶站,政 府管理又不到位,巨祸最终酿成。
市场监管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典型案例:三鹿奶粉事件背景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奶粉广泛销售于全国各地。
然而,2008年初,有媒体报道称婴幼儿喝了三鹿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等健康问题。
此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过程1.2008年5月,媒体首次报道称婴幼儿因摄入三鹿奶粉而患上肾结石。
2.随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出现了类似症状。
3.6月,中国质检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奶制品的监管,并要求三鹿集团立即停产、召回产品并展开调查。
4.7月,调查结果显示三鹿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该物质可以使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看起来更高,但实际上是一种有毒物质。
5.8月,三鹿集团宣布召回全国范围内的奶粉,并向受害者赔偿。
6.9月,三鹿集团的两名高管被逮捕,并最终被判处死刑。
7.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和对监管不力的批评声音。
结果1.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了至少6名婴幼儿死亡,数千人患病。
2.公众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和不信任感。
3.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
4.对于涉案企业,三鹿集团在此事件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公司形象受到严重破坏。
启示1.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2.企业应本着诚信经营原则,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牺牲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3.事件的曝光和处理过程需要透明度,公众有权了解真相,并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
4.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重大损失,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市场监管典型案例中的三鹿奶粉事件。
这起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不力、企业不诚信经营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应本着诚信经营原则,公众有权了解真相并参与监督。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的教训
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一、事件过程2008年9月8日《兰州晨报》等媒体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2008年9月11日凌晨3时,新华网曝光三鹿乃毒奶粉的始作俑者;20时50分,中国卫生部发布消息,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21时30分: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而在此前,三鹿各方始终辩称“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2008年9月12日,卫生部先后表示联合调查组已赶赴奶粉生产企业所在地,受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次日,国务院做出六项专题部署,包括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对患病婴幼儿全力开展免费医疗救治,全面检验检查所有婴幼儿奶粉、治理整顿奶粉市场,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等。
至此,三鹿毒奶粉事件全面爆发并逐步扩大。
检验报告显示,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存在三聚氰胺;添加三聚氰胺几乎成为乳制品行业步调一致的行为。
据卫生部通报,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有29.4万人,累计住院患儿51900人,累计收治重症患儿154例,各地上报的回顾性调查死亡病例共11例,其中6例不能排除与食用问题奶粉有关。
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有着50多年历史,价值150亿的三鹿集团破产案处理情况;2008年12月3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单位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被告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当庭表示,向全国人民道歉,愿意接受法律制裁。
二、事件分析:三鹿的失败在好处?首先,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前,我国缺少有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三鹿案例
五、启示
对企业: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 3、诚实守信,坦诚布公 4、加强与媒体、政府、公众的联系与沟 通 5、加强检测、监督机制,防患于未然 6、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 负责 7、当发生危机时,应迅速反应,成立危机公关 小组,及时处理危机,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小组成员:许显霞、曹得佩、 李国庆、韩玉如、 李积云、马福才
目录
一、毒奶粉案例 二、危机处理过程 三、案例分析 四、三鹿集团应采取的措施 五、启示
一、毒奶粉案例
2008年9月9日,占43%股份的三鹿 控股方——新 西兰恒天然集团将三鹿奶粉含不安全成分的相关报告送交新西兰 驻华使馆,卫生部立即通过外交部信息确认“三鹿”奶粉含有三 聚氰胺。9月11日,三鹿集团面对来自多方的质疑,坚决否认 自己奶粉出现问题,并拿出一些地方的质检报告,证实三鹿奶粉 食用安全。同天晚上,卫生部提醒广大消费者奶粉含有三聚氰胺, 应立即停止购买食用。随后,“三鹿集团”改口承认自己700 吨奶粉受污染,并表示为对消费者负责,立即从市场回收不安全 产品。 9月13日,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 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12月27日,三鹿毒奶案开始在河北开庭研审,“含三聚氰胺 奶粉”已经令6个婴孩死亡30万婴幼儿童患病。2009年2 月12日,三鹿宣告破产。 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乳业头就这样 消失了。
3、违背尊重事实原则
在承认自己生产的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前一天, 三鹿集团还在发布声明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 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 家知名企业,三鹿几乎成了我国奶粉的代名词,理应具有 极高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却堂而皇之的违背客观事实,其 行为令人汗颜。 4、违背承担责任原则 事件发生后,三鹿首先想到的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首先封锁消息,未将真实情况上报政府;随后又将主要责 任推卸给奶农,却没有一点实质性的承担责任的举动。当 事态进一步扩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才被迫承认自己的失 误,表示道歉。
《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范文
《“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篇一三鹿奶粉事件的伦理思考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其中,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深度思考。
本文将就此事件展开伦理思考,以期为相关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三鹿奶粉事件概述三鹿奶粉事件是指三鹿集团在生产奶粉过程中,因使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原料而导致奶粉质量不合格,引发了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
这一事件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伦理思考1.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三鹿集团应当承担起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三鹿集团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了追求利润而牺牲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
2. 道德观念的淡漠三鹿奶粉事件还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淡漠。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后果和责任。
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3. 监管机制的不足三鹿奶粉事件也暴露了监管机制的不足。
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承担起监管责任,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导致问题奶粉流向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表明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和不足,需要加强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1.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企业应当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企业应当以消费者为中心,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强化道德教育社会应当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素质。
2024年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
2024年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标题:回顾与反思: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心得体会引言:回首过去的十年,三鹿奶粉事件堪称中国食品安全史上的一个巨大耻辱。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回顾这场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反思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深刻的体会和反思,才能确保我们不忘初心,警钟长鸣,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回顾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期对未来的食品安全有所启示。
第一部分:三鹿奶粉事件的回顾(这一部分主要回顾三鹿奶粉事件的背景、事件的经过和对社会的影响)第一节:事件背景(此节主要回顾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背景,包括三鹿奶粉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第二节:事件经过(此节主要详细叙述事件的经过,如三鹿奶粉中含有致命的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儿童患上尿毒症和其他疾病,以及政府和公众对事件的反应)第三节: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此节主要探讨三鹿奶粉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如公众对国内奶粉的信任度降低、食品行业监管机制的改革等)第二部分: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与启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个人角度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对食品安全的启示)第一节:对企业的反思(此节主要分析三鹿奶粉事件对企业的教训,如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第二节:对政府的反思(此节主要探讨三鹿奶粉事件对政府监管机制的反思,包括监管力度的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等)第三节:对消费者的反思(此节主要总结消费者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角色与责任,如购买时的谨慎和选择、监督企业的行为等)第四节:对社会的反思(此节主要探讨三鹿奶粉事件对社会的启示,如媒体的监督作用、社会公众的参与等)第三部分:个人心得与体会(这一部分是我的个人心得与体会,从社会责任、消费观念和食品安全等角度进行思考与总结)第一节:社会责任(此节主要谈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生产安全、正当竞争等,同时也提到政府监管的责任和公众的监督作用)第二节:消费观念(此节主要探讨消费者的观念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如保持警惕的态度、选择可信赖的产品等)第三节:食品安全(此节主要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如加强监管、落实责任、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等)结语:通过对2024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回顾、反思和个人心得体会,我们不仅可以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能引发对未来的食品安全的思考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令人扼腕的事实是:中国奶业十年竞争的胜出者——三鹿、蒙牛和伊利, 同时成为这轮“毒奶粉”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而竞争中暂时落败的三元, 反而幸免于难。这并非偶然。回过头看,中国奶制品企业对于奶源的失控与奶源 在竞争中的腐烂,几乎从竞争萌芽之始已经注定。越是激进的企业对奶源越是不 加选择,最终栽的跟头也越大。
布结果一致,均为 2008 年 6 月。而直到 8 月 2 日,他们才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 由此至少可以肯定,三鹿集团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明知自己生产的奶粉中含三聚 氰胺,且三聚氰胺可能致人伤害,还在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这触犯了中国《刑 法》第 144 条,“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规定。9 月 17 日,警方正是据此条款将田文华刑事拘留。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2008 年 12 月 31 日,缔建称雄业界的“三鹿王国”,又亲历其雪崩式幻灭的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田文华,站到了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 上。此时的田文华身着黄色囚服,神情落寞,与 2006 年被评为“最受尊重的企 业家”时的甜美微笑形成鲜明对比1。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2008 年 9 月 9 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 14 名婴 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短短两周内,“毒奶粉”事件迅速蔓延全国,波 及世界。随着真相不断被揭露,事态之严重、进展之迅速、问题之复杂,超出常 人的想象。截至 9 月 21 日上午 8 时,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 婴幼儿 1 万余人,官方确认四例患儿死亡。卫生部称,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婴 幼儿基本上与食用三鹿牌奶粉有关。
“三鹿”是何方神圣? 三鹿集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其前身是 1956 年 2 月 16 日成立的“幸福乳 业生产合作社”。经过 52 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2007 年,集团 实现销售收入 100.16 亿元。三鹿集团主营产品包括干乳制品、谷物食品、液体乳、 酸牛乳、乳饮料五大类,其中奶粉是三鹿的拳头产品,销量连续 11 年位居全国 第一;液态奶产量在国内奶企中排名第四,位居蒙牛、伊利、光明之后。三鹿集 团“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 2010 年,确保配方奶粉、力争功能性食品和酸牛 奶产销量全国第一,液态奶及乳饮料保持前三位。 截止到 2009 年 2 月,三鹿集团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 广东、安徽等省市共有 30 多家工厂。2006 年,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注资 8.64 亿元,获得三鹿 43%的股份,这是中国乳业迄今引入 的最大一笔外商投资。 2006 年 12 月,恒天然集团与三鹿集团在河北汉沽共同投 资建设了一个大型牧场,首批 3000 头奶牛全部从新西兰进口,每年可向三鹿集 团提供 2000 万至 2400 万升原奶,进行配方奶粉生产。 2008 年 9 月 11 日,中国卫生部宣布,“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当日,三鹿集团宣布召回 8 月 6 日以前生产的全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9 月 16 日,当地政府宣布免去田文华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职务,按照董事会章程及程序罢免其 董事长职务,并解聘其总经理职务,三鹿集团全面停产整顿。9 月 17 日,因认定 三鹿集团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曾带领三鹿这家知名企业前行 21 年的前董事长田文华作为负责人被警方刑拘。至此,这个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 自两周前被查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以来,企业形象瞬间崩坍,目前要面对超过 1 万吨的奶粉退赔,以及 1 万多名患儿的巨额医疗费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现 金流已断的三鹿集团濒于破产。 2009 年 1 月 22 日,新年后的第一波寒潮袭击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华北 腹地的石家庄市,在一场大风之后,降温超过 10 摄氏度。下午 3 时许,石家庄
2002 年以前,伊利、蒙牛、光明和三鹿基本上各居一隅壮大实力,奶源的 稀缺性并不明显。2002 年后,随着伊利、蒙牛将市场版图扩展至全国,大企业 之间开始短兵相接。
中国奶牛数量内蒙古第一,河北第二。河北环抱京津两大消费市场,是北方 乳业南下的必争之地,过去一直是三鹿的奶源根据地。2003 年 10 月,蒙牛率 先在河北唐山开建工厂。至 2007 年,共有蒙牛、伊利、光明、完达山、新希望、 旺旺等十余家乳品企业扎堆河北,为日后奶源争夺白热化埋下了祸根,也使河北 成为此次问题奶源的主要案发地。
河北的狂飙突进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行至 2006 年,高速发展的奶 制品行业与原奶供应能力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1998 年至 2006 年,中国奶制 品产量从 60 万吨增加到 1622 万吨,增长近 28 倍;但奶牛存栏数仅从 1998 年的 439.7 万头增加到 2007 年的 1387.9 万头,只增长了 3 倍多。中国奶协 理事王丁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果完全依靠自有牧场,中国奶企根本不可 能实现目前的扩张速度。
在诸多乳业界人士看来,2006 年恰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经过十 年超发生大面积 干旱,奶产量大幅减少;美国、欧盟等地取消或降低了奶制品出口补贴,引发了 全球性原料奶危机。此次三鹿“毒奶粉”事件的事后问责亦表明,正是从 2006 年起,三聚氰胺开始在原奶市场恣意流行。而企业为争夺奶源,对奶站明目张胆 的掺假视若罔闻。
270 余天瞒报 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的信息显示,三鹿集团 2007 年 12 月即接到患儿家属投 诉。但从 9 月 11 日至调查组日前公布结果,三鹿集团相关负责人均称从 2008 年 3 月起才接到患者投诉。三鹿集团内部人士最终向媒体承认,集团质量部门真 正行动起来调查奶粉质量的时间,是在 2008 年 3 月。这或许可以说明,在长达 三个月的时间里,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并没有引起三鹿集团内部的重视。 事后,三鹿集团内部人士承认,他们查出三聚氰胺的时间与国务院调查组公
2007 年,国家发改委为缓解 CPI 高企压力,出台了临时价格干预政策,限 制包括奶制品在内的食品涨价。由于利润空间大大压缩,企业对于上游奶源的争 夺和成本控制更加激烈,各类造假行为也更加登峰造极。在实际运作中,三鹿等 乳企事实上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严格监管奶站。三鹿内部人士认为,在标准过于 严格就收不到奶的情况下,三鹿放低标准也是无奈之举。
“作为企业董事长,她能方便地了解到消费者所有的投诉内容,在 6 月查出 是三聚氰胺后,她应当知道事件的严重性,但在保护企业利益、个人利益还是保 护受害婴幼儿利益的问题上,她没掂量清楚。”一位三鹿内部人士认为。
一系列事实表明,在 8 月 2 日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前,田文华曾经试图力挽 狂澜,救活自己工作了 40 年的企业。7 月 1 日起,三鹿集团停止生产慧幼牌婴 幼儿奶粉。这种规格的奶粉 400 克一袋,零售价仅 18 元,被业内认为连本钱都 不够。随后,三鹿集团紧急购进三聚氰胺检测仪器,试图就此堵上奶源漏洞。大 概就在 8 月 6 日前后,该仪器投入使用。这或许是事后三鹿首次宣布召回奶粉时, 只召回 8 月 6 日以前生产的奶粉的缘由。与此同时,三鹿派到各地的销售人员到 医院探望病患。但在安抚患儿家属的同时,却不承认患儿之病由三鹿奶粉导致。 直至 9 月初事发前,三鹿还坚持此种说法,认为患儿生病与其生活环境等有关, 而三鹿奶粉的质量是合格的。
中级法院宣布了对田文华等原三鹿企业高管的判决结果:田文华和三鹿集团原副 总经理王玉良、三鹿集团原副总经理杭志奇和三鹿集团原原奶事业部经理吴聚 生,皆备认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其中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 权利终身,并处罚金 2468.7411 万元。
“罪魁祸首”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分子式为 C3N3(NH2)3,又名氰尿酰胺,俗称蜜胺,是一种有机化 工中间体,日常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涂料、层 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纺织和造纸等,此外还可用于皮革鞣制、阻燃化学品以 及脱漆剂等。由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 全手册》(第三卷),对三聚氰胺则有如下描述:“长期或反复接触作用:该物质 可能对肾发生作用”。 为什么这种与营养无关,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进入婴幼儿奶粉?这与蛋 白质含量检测办法有关。由于直接检测蛋白质成本较高,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 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是“凯式定氮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受检饲料 中氮所占的比例,再乘以一定系数得到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 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 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显示,其含氮量为 66%左右。由 于“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区别饲料中有无违规添加剂或违规化 学物质,所以,加了三聚氰胺,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但是, 三聚氢胺本身无法替代蛋白质,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加了这种物质,造成的 只是蛋白质含量虚高的假象。 谁之罪? 是谁向给孩子吃的奶粉里加了三聚氰胺?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情形看,三鹿集 团似乎是一个被中间商奶站算计的无辜者。 早在 9 月 12 日,石家庄市政府即宣布,三鹿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 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据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待,最早在 2005 年 4 月,就 有奶站在向三鹿集团供应的奶源中添加三聚氰胺。由于三聚氰胺微溶于水的特 性,不法分子通过加热,再加入其他化工原料,促进三聚氰胺的溶解。河北省公 安厅公布了奶站添加三聚氰胺的更多细节,多名被抓获的奶站经营者交待,奶站 大多是在向三鹿集团供货之前,将三聚氰胺用水稀释溶解,然后倒入原奶中。添 加多少,视奶质不同情况以及三鹿集团检测指标而定,也没有固定配方。 由警方调查可知,在养牛大省河北民间,向奶站贩卖三聚氰胺甚至已形成网 络。9 月 16 日被抓的苏某交待,他从 2007 年 2 月起至 2008 年 7 月,以平均 200 元左右的价格,共计购进三聚氰胺 200 袋左右(每袋 20 公斤),全部卖给 了其他奶站,卖出价为每袋 218 元。河北省多个地方的奶农在接受采访时说,最 近两年,奶站往鲜奶里添加东西是公开的秘密。只是现在他们才知道这种白色粉 末叫三聚氰胺。“只要打一个电话,就有人把这东西送到你家里”。 然而不少奶农和业内人士表示不能相信,三鹿集团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对原 奶在收购环节被掺有三聚氰胺毫不知情。在三鹿集团的相关宣传资料中,奶源基 地被称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对牛奶奶源质量,三鹿原本有一套非常严苛的标准, 在 2005 年前基本能严格执行。但事实表明,这个“第一车间”近年来完全失控。 奶业“大跃进”后患 三年前,一位奶业专家悲观地预测:“奶企迟早会出大事”,三年后,一语成 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