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案例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京悦副教授编写,案例截止到 2009 年 5 月。由于本次危机事件的特殊性, 本案例的全部信息都来源于公开的政府公告以及可信赖的媒体报道。特别感谢宫靖、刘京京、任波、、王珊 珊、张艳玲、徐凯、梁冬梅、赵何娟、王欢、季敏华、徐和谦、钱亦楠、王和岩、叶逗逗、宋燕华等记者在 第一时间进行的深入报道。本案例仅作课堂讨论使用,不代表任何对企业现实的评论和问题讨论。本案例版 权隶属人大商学院。在未得到人大商学院许可的情况下,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和使用。
中级法院宣布了对田文华等原三鹿企业高管的判决结果:田文华和三鹿集团原副 总经理王玉良、三鹿集团原副总经理杭志奇和三鹿集团原原奶事业部经理吴聚 生,皆备认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其中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 权利终身,并处罚金 2468.7411 万元。
“罪魁祸首”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分子式为 C3N3(NH2)3,又名氰尿酰胺,俗称蜜胺,是一种有机化 工中间体,日常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涂料、层 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纺织和造纸等,此外还可用于皮革鞣制、阻燃化学品以 及脱漆剂等。由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 全手册》(第三卷),对三聚氰胺则有如下描述:“长期或反复接触作用:该物质 可能对肾发生作用”。 为什么这种与营养无关,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进入婴幼儿奶粉?这与蛋 白质含量检测办法有关。由于直接检测蛋白质成本较高,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 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是“凯式定氮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受检饲料 中氮所占的比例,再乘以一定系数得到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 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 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显示,其含氮量为 66%左右。由 于“凯氏定氮法”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区别饲料中有无违规添加剂或违规化 学物质,所以,加了三聚氰胺,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但是, 三聚氢胺本身无法替代蛋白质,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加了这种物质,造成的 只是蛋白质含量虚高的假象。 谁之罪? 是谁向给孩子吃的奶粉里加了三聚氰胺?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情形看,三鹿集 团似乎是一个被中间商奶站算计的无辜者。 早在 9 月 12 日,石家庄市政府即宣布,三鹿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 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据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待,最早在 2005 年 4 月,就 有奶站在向三鹿集团供应的奶源中添加三聚氰胺。由于三聚氰胺微溶于水的特 性,不法分子通过加热,再加入其他化工原料,促进三聚氰胺的溶解。河北省公 安厅公布了奶站添加三聚氰胺的更多细节,多名被抓获的奶站经营者交待,奶站 大多是在向三鹿集团供货之前,将三聚氰胺用水稀释溶解,然后倒入原奶中。添 加多少,视奶质不同情况以及三鹿集团检测指标而定,也没有固定配方。 由警方调查可知,在养牛大省河北民间,向奶站贩卖三聚氰胺甚至已形成网 络。9 月 16 日被抓的苏某交待,他从 2007 年 2 月起至 2008 年 7 月,以平均 200 元左右的价格,共计购进三聚氰胺 200 袋左右(每袋 20 公斤),全部卖给 了其他奶站,卖出价为每袋 218 元。河北省多个地方的奶农在接受采访时说,最 近两年,奶站往鲜奶里添加东西是公开的秘密。只是现在他们才知道这种白色粉 末叫三聚氰胺。“只要打一个电话,就有人把这东西送到你家里”。 然而不少奶农和业内人士表示不能相信,三鹿集团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对原 奶在收购环节被掺有三聚氰胺毫不知情。在三鹿集团的相关宣传资料中,奶源基 地被称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对牛奶奶源质量,三鹿原本有一套非常严苛的标准, 在 2005 年前基本能严格执行。但事实表明,这个“第一车间”近年来完全失控。 奶业“大跃进”后患 三年前,一位奶业专家悲观地预测:“奶企迟早会出大事”,三年后,一语成 谶。
“作为企业董事长,她能方便地了解到消费者所有的投诉内容,在 6 月查出 是三聚氰胺后,她应当知道事件的严重性,但在保护企业利益、个人利益还是保 护受害婴幼儿利益的问题上,她没掂量清楚。”一位三鹿内部人士认为。
一系列事实表明,在 8 月 2 日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前,田文华曾经试图力挽 狂澜,救活自己工作了 40 年的企业。7 月 1 日起,三鹿集团停止生产慧幼牌婴 幼儿奶粉。这种规格的奶粉 400 克一袋,零售价仅 18 元,被业内认为连本钱都 不够。随后,三鹿集团紧急购进三聚氰胺检测仪器,试图就此堵上奶源漏洞。大 概就在 8 月 6 日前后,该仪器投入使用。这或许是事后三鹿首次宣布召回奶粉时, 只召回 8 月 6 日以前生产的奶粉的缘由。与此同时,三鹿派到各地的销售人员到 医院探望病患。但在安抚患儿家属的同时,却不承认患儿之病由三鹿奶粉导致。 直至 9 月初事发前,三鹿还坚持此种说法,认为患儿生病与其生活环境等有关, 而三鹿奶粉的质量是合格的。
“三鹿”是何方神圣? 三鹿集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其前身是 1956 年 2 月 16 日成立的“幸福乳 业生产合作社”。经过 52 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2007 年,集团 实现销售收入 100.16 亿元。三鹿集团主营产品包括干乳制品、谷物食品、液体乳、 酸牛乳、乳饮料五大类,其中奶粉是三鹿的拳头产品,销量连续 11 年位居全国 第一;液态奶产量在国内奶企中排名第四,位居蒙牛、伊利、光明之后。三鹿集 团“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 2010 年,确保配方奶粉、力争功能性食品和酸牛 奶产销量全国第一,液态奶及乳饮料保持前三位。 截止到 2009 年 2 月,三鹿集团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 广东、安徽等省市共有 30 多家工厂。2006 年,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注资 8.64 亿元,获得三鹿 43%的股份,这是中国乳业迄今引入 的最大一笔外商投资。 2006 年 12 月,恒天然集团与三鹿集团在河北汉沽共同投 资建设了一个大型牧场,首批 3000 头奶牛全部从新西兰进口,每年可向三鹿集 团提供 2000 万至 2400 万升原奶,进行配方奶粉生产。 2008 年 9 月 11 日,中国卫生部宣布,“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当日,三鹿集团宣布召回 8 月 6 日以前生产的全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9 月 16 日,当地政府宣布免去田文华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职务,按照董事会章程及程序罢免其 董事长职务,并解聘其总经理职务,三鹿集团全面停产整顿。9 月 17 日,因认定 三鹿集团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曾带领三鹿这家知名企业前行 21 年的前董事长田文华作为负责人被警方刑拘。至此,这个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 自两周前被查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以来,企业形象瞬间崩坍,目前要面对超过 1 万吨的奶粉退赔,以及 1 万多名患儿的巨额医疗费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现 金流已断的三鹿集团濒于破产。 2009 年 1 月 22 日,新年后的第一波寒潮袭击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华北 腹地的石家庄市,在一场大风之后,降温超过 10 摄氏度。下午 3 时许,石家庄
一个令人扼腕的事实是:中国奶业十年竞争的胜出者——三鹿、蒙牛和伊利, 同时成为这轮“毒奶粉”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而竞争中暂时落败的三元, 反而幸免于难。这并非偶然。回过头看,中国奶制品企业对于奶源的失控与奶源 在竞争中的腐烂,几乎从竞争萌芽之始已经注定。越是激进的企业对奶源越是不 加选择,最终栽的跟头也越大。
2007 年,国家发改委为缓解 CPI 高企压力,出台了临时价格干预政策,限 制包括奶制品在内的食品涨价。由于利润空间大大压缩,企业对于上游奶源的争 夺和成本控制更加激烈,各类造假行为也更加登峰造极。在实际运作中,三鹿等 乳企事实上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严格监管奶站。三鹿内部人士认为,在标准过于 严格就收不到奶的情况下,三鹿放低标准也是无奈之举。
布结果一致,均为 2008 年 6 月。而直到 8 月 2 日,他们才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 由此至少可以肯定,三鹿集团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明知自己生产的奶粉中含三聚 氰胺,且三聚氰胺可能致人伤害,还在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这触犯了中国《刑 法》第 144 条,“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规定。9 月 17 日,警方正是据此条款将田文华刑事拘留。
在诸多乳业界人士看来,2006 年恰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经过十 年超常规的发展,中国奶制品产量翻了两番。就在同一年,澳大利亚发生大面积 干旱,奶产量大幅减少;美国、欧盟等地取消或降低了奶制品出口补贴,引发了 全球性原料奶危机。此次三鹿“毒奶粉”事件的事后问责亦表明,正是从 2006 年起,三聚氰胺开始在原奶市场恣意流行。而企业为争夺奶源,对奶站明目张胆 的掺假视若罔闻。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2008 年 12 月 31 日,缔建称雄业界的“三鹿王国”,又亲历其雪崩式幻灭的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田文华,站到了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 上。此时的田文华身着黄色囚服,神情落寞,与 2006 年被评为“最受尊重的企 业家”时的甜美微笑形成鲜明对比1。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2008 年 9 月 9 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 14 名婴 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短短两周内,“毒奶粉”事件迅速蔓延全国,波 及世界。随着真相不断被揭露,事态之严重、进展之迅速、问题之复杂,超出常 人的想象。截至 9 月 21 日上午 8 时,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 婴幼儿 1 万余人,官方确认四例患儿死亡。卫生部称,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婴 幼儿基本上与食用三鹿牌奶粉有关。
270 余天瞒报 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的信息显示,三鹿集团 2007 年 12 月即接到患儿家属投 诉。但从 9 月 11 日至调查组日前公布结果,三鹿集团相关负责人均称从 2008 年 3 月起才接到患者投诉。三鹿集团内部人士最终向媒体承认,集团质量部门真 正行动起来调查奶粉质量的时间,是在 2008 年 3 月。这或许可以说明,在长达 三个月的时间里,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并没有引起三鹿集团内部的重视。 事后,三鹿集团内部人士承认,他们查出三聚氰胺的时间与国务院调查组公
河北的狂飙突进是中国乳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行至 2006 年,高速发展的奶 制品行业与原奶供应能力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1998 年至 2006 年,中国奶制 品产量从 60 万吨增加到 1622 万吨,增长近 28 倍;但奶牛存栏数仅从 1998 年的 439.7 万头增加到 2007 年的 1387.9 万头,只增长了 3 倍多。中国奶协 理事王丁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果完全依靠自有牧场,中国奶企根本wenku.baidu.com可 能实现目前的扩张速度。
从 1998 年至 2007 年,中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从 5.3 公斤提升至 27.9 公斤, 奶制品工业生产总值也从 120 亿元增至 1300 亿元。无论是三鹿、蒙牛还是伊利、 光明,都不想错过中国奶业市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梦想成为行业老大。在 这场竞赛中,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上游、抢占下游的低成本扩张模式,也 在不同阶段推动形成了中国以散养为主的奶源结构,以及以私人奶站为主体的原 奶收购模式。以蒙牛为例,其 2004 年销售支出为 10.39 亿元,用于奶源建设的 生产基地支出却只有 4000 万元。光明乳业上市之初,还一度将奶牛资产作为“非 优质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
2002 年以前,伊利、蒙牛、光明和三鹿基本上各居一隅壮大实力,奶源的 稀缺性并不明显。2002 年后,随着伊利、蒙牛将市场版图扩展至全国,大企业 之间开始短兵相接。
中国奶牛数量内蒙古第一,河北第二。河北环抱京津两大消费市场,是北方 乳业南下的必争之地,过去一直是三鹿的奶源根据地。2003 年 10 月,蒙牛率 先在河北唐山开建工厂。至 2007 年,共有蒙牛、伊利、光明、完达山、新希望、 旺旺等十余家乳品企业扎堆河北,为日后奶源争夺白热化埋下了祸根,也使河北 成为此次问题奶源的主要案发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