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判断标准

合集下载

54例甲状腺滤泡癌临床病理分析

54例甲状腺滤泡癌临床病理分析

54例甲状腺滤泡癌临床病理分析

强欣;戴洪波;王田;张小芬;银山

【摘要】目的:对54例甲状腺滤泡癌回顾性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病理学诊断标准.方法:收集54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活检手术标本,通过常规HE切片染色,观察其病变特征.结果:高分化者39例,占72.0%(39/54);低分化者15例,占18.0%(15/54).包膜浸润者46例,占85.0%(46/54),血管浸润者38例,占70.1%(38/54).微小侵犯型滤泡癌44例,占81.5%(44/54);广泛侵犯型滤泡癌10例,占18.5%(10/54).结论:临床病理学诊断甲状腺滤泡癌完全根据包膜和(或)血管的浸润,分化程度等仅作为参考条件.

【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5)002

【总页数】2页(P208-209)

【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包膜浸润;血管浸润;滤泡

【作者】强欣;戴洪波;王田;张小芬;银山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开鲁县公安局,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开鲁县公安局,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科左后旗公安局治安大队,内蒙古,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以下,占癌症死亡病例的0.4%.其中滤泡癌的发病率居第二位〔1〕,70%左右的滤泡癌分化较好,有完整包膜者不易与滤泡型腺瘤区分,给临床病理诊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收

甲状腺癌超声分级标准

甲状腺癌超声分级标准

甲状腺癌超声分级标准

甲状腺癌的超声分级标准通常采用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的TI-RADS分类系统。TI-RADS是一种基于超声特征的分类系统,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根据TI-RADS分类系统,甲状腺癌的超声分级标准如下:

1. TI-RADS 1级:无结节,或者结节为囊性,无实质性成分,恶性风险非常低。

2. TI-RADS 2级:结节为实质性,但超声特征表明恶性风险非常低。

3. TI-RADS 3级:结节为实质性,超声特征表明恶性风险较低。

4. TI-RADS 4级:结节为实质性,超声特征表明恶性风险中等。

5. TI-RADS 5级:结节为实质性,超声特征表明恶性风险较高。

6. TI-RADS 6级:结节为实质性,超声特征表明恶性风险非常高。

需要注意的是,TI-RADS分类系统只是一种评估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工具,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确定。如果您有甲状腺结节的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滤泡性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判断标准

滤泡性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判断标准

关于包膜侵犯和血管侵犯尚存诸多需要澄清和 讨论的问题:
1.WHO分类描述甲状腺微小侵袭性滤泡癌病变 时,弃用比较专业的“infiltration”一词,而 采用“invasion”来定义其包膜和血管病变,意 味着并非只要有肿瘤细胞进入包膜或血管就是 “包膜和血管侵犯”,这里所讲的“包膜和血管 侵犯”有其特定的含义。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侵 袭性滤泡癌组织学依据的“包膜侵犯”特指穿透 肿瘤包膜的病变;“血管侵犯”特指位于包膜内 或包膜外的血管内存在被内皮覆盖或与血栓相连 的肿瘤细胞。
微小侵袭性滤泡癌有比滤泡性腺瘤较厚而不规则的包膜。
广泛侵袭性滤泡癌整个叶被肿瘤替代:
因此,只要瘤体完全穿透包膜就可以明确诊 断为微小侵袭性滤泡癌,不必要求突破包膜的 瘤体与周围腺体的滤泡直接接触。
三.示意图(E)为腺内播散。扩展到包膜
外的结节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学特征和包膜内 瘤组织相同,与其周围甲状腺组织有明显差别, 而且两者之间无移行关系。CD31、CD34等血管 标记物和一株标记淋巴管内皮的新单抗—D240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脉管浸润和转移。
2.如何区分微小侵犯和广泛侵犯: 典型的滤泡癌依据侵袭程度而分
为微小侵袭性和广泛侵袭性两种类型, 虽同为分化性甲状腺癌,前者的长期死 亡率大约3%~5%,而后者的死亡率较高, 大概接近50%,并有相当高的转移性病 变,因此区分滤泡癌的这两种类型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癌分级标准

甲状腺癌分级标准

甲状腺癌分级标准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分级标准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甲状腺癌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型:乳头状癌(PTC)、滤泡性癌(FTC)、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PTC和FTC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甲状腺癌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其组织学特征来确定的,包括肿瘤的大小、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目前,甲状腺癌的分级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 T1阶段:肿瘤直径小于2cm,没有侵犯甲状腺包膜和邻近组织;

2. T2阶段:肿瘤直径在2-4cm之间,没有侵犯甲状腺包膜和邻近组织;

3. T3阶段:肿瘤大小超过4cm,或者侵犯了甲状腺包膜或邻近组织;

4. T4阶段:肿瘤向颈部深部扩散,或者侵犯了喉返神经或者气管。

此外,甲状腺癌的分级还包括淋巴结转移情况,主要分为N0、N1a和N1b三个阶段。N0指没有淋巴结转移,N1a指淋巴结转移范围在颈部中央区或单侧颈外侧区,N1b指淋巴结转移范围在双侧颈外侧区。

综合评估甲状腺癌的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甲状腺癌低危标准

甲状腺癌低危标准

甲状腺癌低危标准

一、病理类型较好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对于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低危甲状腺癌的标准之一是病理类型较好,如乳头状癌。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转移风险较小,预后较好。

二、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

低危甲状腺癌的另一个标准是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估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如果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说明病情较为局限,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三、没有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是甲状腺癌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甲状腺癌没有远处转移,说明病情较为局限,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四、肿瘤未侵犯周围组织

甲状腺癌如果未侵犯周围组织,说明肿瘤较为局限,没有扩散,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五、激素受体状态为阳性

甲状腺癌的激素受体状态对于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如果激素受体状态为阳性,说明肿瘤对激素治疗较为敏感,预后较好。

六、年龄较小

年龄是评估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较年轻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因此年龄较小也是低危甲状腺癌的标准之一。

七、预后较好

甲状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年龄等。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患者的预后较好,说明病情较为乐观。

八、分子指标较低

一些特定的分子指标可以预测甲状腺癌的预后和转移风险。如果这些分子指标较低,说明肿瘤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总之,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可被认为是低危甲状腺癌患者,病情较为乐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

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症状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发病特点: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甲状腺滤泡状癌的症状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3、甲状腺癌导致呼吸困难

因压迫气管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这种症状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气管向另一侧移位或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狭窄,呼吸困难,尤其在胸骨后甲状腺肿时更显严重。气管壁长期受压,可导致气管软化,引起窒息。因压迫食管而导致患者吞咽不适,这种症状较少见。仅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时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

4、甲状腺癌的潜伏期症状

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现象者。有头部或颈部的放射线照射诊断及治疗史者,尤其是青少年,可能性更大。吞咽时肿块活动明显受限者。伴有质硬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不缩小者。长期腹泻而无脓血便、常伴面部潮红或多发性黏膜神经瘤者。

滤泡性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判断标准ppt课件

滤泡性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判断标准ppt课件

-
2
滤泡性肿瘤包膜侵犯示意图(图136):
-
3
一. WHO分类指出:包膜侵犯是指穿透肿瘤包膜
并与先前FNAB的位置无相关性。如上图(C)所示, 瘤体完全穿透包膜方能作为诊断微小侵袭性滤泡 癌的组织学证据;瘤体虽然深入包膜,但尚未穿 透包膜全层(B)不足以诊断微小侵袭性滤泡癌。 至今仍有坚持深入包膜2/3即可诊断者,明显有违 WHO分类的诊断标准。而且,就其生物学行为而言, 即使瘤体局部穿透包膜,也只是与其它组织的原 位癌微小侵袭相当,虽然理论上有发生淋巴道转 移的可能,但有随访研究证明局灶性微小侵袭几 无转移的风险。
-
15
-
16
关于包膜侵犯和血管侵犯尚存诸多需要澄清和
讨论的问题: 1.WHO分类描述甲状腺微小侵袭性滤泡癌病变
时,弃用比较专业的“infiltration”一词,而 采用“invasion”来定义其包膜和血管病变,意 味着并非只要有肿瘤细胞进入包膜或血管就是
“包膜和血管侵犯”,这里所讲的“包膜和血管
-
22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客观评定标准。 AFIP图谱用了“如名称所示”一词,余无明确解释;WHO分类的 解释是:微小侵袭性滤泡癌具有有限的包膜和/或血管侵犯,广 泛侵袭性滤泡癌可广泛浸润临近甲状腺组织和/或血管,这个解 释也没有跳出顾名思义的范畴。其实对于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 历来有micro和macro两类主张,前者以镜下侵犯血管的数量和 受累血管与包膜外缘的距离作为区分的标准,Rosai教授直言其 “相当武断”,理所当然,WHO分类没有采纳micro派的意见, 主要还是依据大体检查来区分,微小侵袭性滤泡癌切面和滤泡 性腺瘤相似,肉眼观察有完整包膜,有时见有不规则增厚,包 膜和血管侵犯只有镜检才能够辨认。广泛侵袭性滤泡癌巨检可 见广泛的包膜侵犯,仅有部分被包裹,或完全没有包膜可见, 病变常累及整叶乃至整个腺体,有时肉眼即可见到侵犯周围组 织和血管。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部分的内容: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较慢的生长速度和相对较好的预后。然而,被膜侵犯作为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进一步分类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被膜是甲状腺的包膜,由结缔组织和一层薄的上皮细胞组成,其功能是包裹一部分乳头状癌,起到限制肿瘤侵犯和转移的作用。被膜侵犯意味着恶性肿瘤细胞已经进入被膜内,这表明肿瘤的浸润范围已经扩大,可能会增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风险,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

因此,准确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存在被膜侵犯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被膜侵犯的判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一方面,不同的病例和医生对被膜侵犯的判断标准有差异,这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和预后评估。另一方面,当前的诊断方法,如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对于被膜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本文旨在综述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影响被膜侵犯判断的因素,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标准和诊断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旨在提供一种更准确、可靠的方法来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存在被膜侵犯,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预期阅读过程。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指出文章的核心问题和解决方法。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标准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标准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被膜侵犯是指癌细胞向甲状腺包膜外侵蚀的现象。被膜侵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因此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标准及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分为无被膜侵犯和有被膜侵犯两类。被膜侵犯是指肿瘤细胞在肿瘤灶内可见角点型血管瘤样结构,且有角点型细胞突起经过包膜直达包膜外。从病理学角度看,被膜侵犯是甲状腺癌的高级别特征,意味着癌细胞可能已经向周围组织扩散。

在临床上,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诊断及治疗通常有以下几项标准:

1.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的病理特征、大小和位置,判断是否存在被膜侵犯的迹象。

2.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分析是否受到了被膜侵犯的影响。

3. 细胞学检查:通过细胞学检查,明确癌细胞的类型、恶性程度及侵犯的范围,是评估被膜侵犯的重要手段之一。

4. 手术治疗:对于被膜侵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是首选的治

疗方法。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切除所有癌灶和受累淋巴结,避免术后

残留癌细胞或转移。

5. 放射治疗:对于高危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尤其是有被膜侵

犯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除了以上治疗措施外,密切随访和定期复查也是治疗甲状腺乳头

状癌被膜侵犯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查癌灶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的治疗,早期诊断和综

合治疗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规范的诊断及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

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其症状

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其症状

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其症状

*导读: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

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

一、原发性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型态,分为以下数种:

(1)乳突癌(Papillary cancer):由滤泡上皮细胞衍生而来,约占甲状腺癌的50-70%,癌瘤生长最缓慢,其10年存活率约为90%。癌瘤缺少包膜,而且是多发性的(指甲状腺不同的部位发生多处的病灶),较易局部淋巴转移(约30-40%)而不易经血流转移远端。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者约占一半,女性的发生率为男性

的三倍。其癌细胞生长大多受到TSH的影响。故服用甲状腺素(L-T4)抑制TSH时,乳突癌的转移常会退化。影响预后的因素为:50岁以上、男性、肿瘤直径大于4公分、癌细胞侵犯包膜外、

远处转移等皆為预后较差的重要因子。

(2)滤泡癌 (Follicular cancer):由滤泡上皮细胞衍生而

来,约占甲状腺癌的15% ,癌瘤生长缓慢,通常属於单发性的病灶,有包膜,其10年存活率约为80%。一般在40岁后发生,较少转移到局部淋巴结而较易经血流转移至肺、骨骼、及肝臟等,有时亦侵犯甲状腺周边组织。

(3)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ncer):由滤泡上皮细胞衍生而来,约佔甲状腺癌的l0%,一般在50岁以后发生而以女性稍多。它极為恶性而常迅速侵犯周边组织或转移到全身各器官,造成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疼痛、声音沙哑、呼吸喘鸣及吞嚥困难等。患者常在诊断确定后数月内死亡。组织形态常见局部坏死或多型核白血球(PMN)浸润,有些部位甚至可以看到类似乳突癌或滤泡癌的细胞型态,所以有人怀疑此二者可能是未分化癌的前驱。不同於乳突癌及滤泡癌者是它不会积聚碘,故无法利用放射性碘(I-131)治疗。

甲状腺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甲状腺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当你发现颈部增粗或有肿块时,即使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也应想到是否发生了甲状腺肿大或其他甲状腺疾病。此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甲状腺相关疾病知识: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桥本氏病、甲状腺炎、()

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占甲状腺肿瘤的4.8%-16.5%,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一般女性发病较多,男女比例为1:2-1:4。而男性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儿童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可高达50%-70%,大部分为分化较好的乳头状癌,预后较好。虽然甲状腺癌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和一般癌瘤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好发于青壮年。据报道,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甲状腺癌占

15.6%-28.7%,而多发结节为10%左右。

<一>病理分类与临床表现

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0%-70%,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男女比例为1:2.7。20 岁以后患者明显增多,30-40患病最多,50岁以后明显减少。一般为单发,少数多发,但最小的可为数毫米,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也可学行转移至肺、骨。

临床表现:患者无自觉症状,且癌瘤生长缓慢,故一般就诊较晚,从发病到就诊可达10-30年之久。临床上多缺乏明显的恶性表现,约半数以上误诊为良性。肿瘤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半数以上是软胶性硬度,仅1/4较硬,不规则,边缘不清,一般活动度尚好,部分肿物活动较差。瘤体小者可小于1cm,常难以触及,常以颈淋巴结转移为主诉求诊。瘤体较大时直径可达10cm以上或更大,常伴有囊性改变,经常误诊为甲状腺囊肿。晚期可累及周围软组织或气管软骨而肿瘤固定,或累及喉返神经而至声音嘶哑。少数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不适等症状。

甲状腺癌低危中危高危划分标准

甲状腺癌低危中危高危划分标准

甲状腺癌低危中危高危划分标准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

的趋势。对于甲状腺癌的划分,医学界普遍采用低危、中危和高危三

个等级来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标准主要是基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

特征以及预后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首先,低危甲状腺癌是指那些具有较好预后的肿瘤。这类肿瘤通常

具有以下特点:直径小于2厘米,局限于甲状腺内,无淋巴结转移,

无侵犯甲状腺包膜或侵犯周围组织的迹象。低危甲状腺癌的治疗通常

采用手术切除甲状腺,术后患者的预后良好,生存率较高。

其次,中危甲状腺癌是指那些具有一定风险的肿瘤。这类肿瘤通常

具有以下特点:直径在2-4厘米之间,有轻度淋巴结转移,或者侵犯甲状腺包膜但未侵犯周围组织。中危甲状腺癌的治疗通常也是手术切除

甲状腺,但可能需要辅助放疗或者放射碘治疗来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高危甲状腺癌是指那些具有较差预后的肿瘤。这类肿瘤通常

具有以下特点:直径大于4厘米,有明显淋巴结转移,或者侵犯周围

组织。高危甲状腺癌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甲状腺、放疗、放射碘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由于高危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差,

患者的生存率相对较低。

甲状腺癌的划分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通

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此外,划分标准还可以帮助医生

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复发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癌的划分标准并非绝对准确,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不同医生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治疗方案。因此,在面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时,患者应该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和治疗热点

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和治疗热点

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和治疗热点

殷德涛;唐艺峰

【摘要】甲状腺滤泡癌是滤泡细胞衍生的一种甲状腺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第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甲状腺滤泡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0%~15%.其死亡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部分患者初治时已经发现骨或肺的转移.早期诊治和密切随访是改善预后、延长术后生存期的主要手段.甲状腺滤泡癌常以临床病理血管、包膜浸润为诊断依据,有时因未见明确的浸润灶或取材不足而漏诊,超声及细针穿刺诊断困难,而细胞学标记物检测目前并不成熟.本文总结目前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热点,旨在提高我们对甲状腺滤泡癌的认识.【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9(040)003

【总页数】5页(P339-342,351)

【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

【作者】殷德涛;唐艺峰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根据组织学类型,甲状腺癌可以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和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FTC是呈滤泡分化而无乳头状癌细胞核分化特征的甲状腺恶性上皮性肿瘤,是发病率仅次于PTC的组织学类型。F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0%~15%,其诊断的唯一标准是肿瘤侵犯血管或(和)侵犯包膜。根据浸润程度不同,分为微小浸润型和广泛浸润型,大部分FTC是微小浸润型滤泡癌。部分FTC完全或主要由具有嗜酸细胞特征的癌细胞构成,称为嗜酸细胞癌。FTC的另一种罕见亚型——岛状癌由伴有实性巢状浸润的低分化细胞构成,常伴有坏死、出血和血管侵犯,预后较差。FTC具有发病年龄偏高、死亡率较PTC高的特点。临床中部分患者常在肿瘤远处转移后才被确诊,通常经血行转移至肺、骨等部位。本文总结目前FTC的诊断及治疗的热点,旨在提高对FTC的认识。

【收藏】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二)——手术指征

【收藏】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二)——手术指征

【收藏】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二)——手术指征

本课件是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旨在提高住院医师视野,提高手术操作规范性。本文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普通外科赵宁主任亲笔撰写,由四篇课件组成。

第一篇: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一)——开篇(发表时间:2018年12月21日)

第二篇: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二)——手术指征(发表时间:2018年12月28日)

第三篇: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三)——手术技巧(发表时间:2019年1月4日)

第四篇:规范化甲状腺手术操作指南(四)——手术并发症(发表时间:2019年1月11日)

本课件包含大量图片、视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甲状腺疾病既包括内科情况又包括外科情况,作为外科医生要做出正确区分,选择出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总体来说,甲状腺疾病可以分为肿瘤性疾病、增生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几种类型。

一、肿瘤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中最主要的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显著增加,甲状腺癌也成为当前甲状腺疾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排在首位的适应证。关于甲状腺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明确:

1、甲状腺癌病理诊断方式与手术指征:

(1)术前诊断:细针穿刺活检(FNAB)细胞学病理诊断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依据,且多数病例可以通过FNAB(通常是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来明确诊断,FNA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癌即是明确的手术适应证。[图1]

图1 甲状腺癌细胞学病理

(2)术中诊断:冰冻病理对确诊甲状腺癌也有很大帮助,冰冻病理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按照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进行手术;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延长手术时间来等待冰冻结果,冰冻结果不明确时对手术范围的决策则会有不利影响。[图2]

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分类标准

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分类标准

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分类标准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腺体组织内的一个常见问题,它通常是指甲状腺腺体组织内的一个或多个异常增生的小肿块。甲状腺结节的穿刺诊断分类标准是一种用于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和分类的标准化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节的性质和良恶性,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分类标准,结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无细胞或非诊断性细胞,这类结节穿刺涂片中的细胞数量不足,或细胞形态不清晰,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

2. 良性结节,这类结节穿刺涂片中的细胞呈现出良性的特征,通常是甲状腺腺体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3. 甲状腺乳头状癌,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穿刺涂片中的细胞呈现出乳头状癌的特征,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和放疗治疗。

4. 甲状腺滤泡状癌,这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穿刺涂片中的细胞呈现出滤泡状癌的特征,也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和放

疗治疗。

5. 甲状腺髓样癌,这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穿刺涂片中的细胞呈现出髓样癌的特征,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和放疗治疗。

通过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分类标准,医生可以根据穿刺涂片中的细胞形态和特征,对结节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类,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这一标准化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甲状腺滤泡癌与滤泡性腺瘤的鉴别

甲状腺滤泡癌与滤泡性腺瘤的鉴别

甲状腺滤泡癌与滤泡性腺瘤的鉴别

1、滤泡癌与滤泡性腺瘤的鉴别标准

滤泡性肿瘤缺乏乳头状癌的特征性结构,区分癌与腺瘤的唯一标准是滤泡癌具有血管和(或)包膜侵犯,这意味着可靠区分两者需要在肿瘤与甲状腺交界处仔细检查。尽管出现以下特征很可能是滤泡癌,如果经仔细的组织学取材未发现浸润证据,仍要将它们称为滤泡性腺瘤:

·厚的纤维性包膜

·细胞密集,具有实性、梁状或微滤泡生长方式

·弥漫的核异型性

·核分裂象易见

由于微小浸润性滤泡癌预后极好,浸润标准必须严格把握以避免过诊断。

(1)血管浸润:受累血管必须位于纤性包膜或包膜外,血管内肿瘤细胞团表面需被覆内皮细胞。只有当肿瘤细胞团粘附于血管壁伴血栓形成时,可以不要求肿瘤细胞岛被覆内皮细胞。对于轻微突向包膜薄壁血管内的滤泡团,如果深切和进一步取材都没有明确的血管浸润,可不予考虑。肿瘤岛周围的收缩假象也与血管浸润相似,但裂隙没有内皮细胞被覆。有时,在包膜血管内可见与血管轮廓不一致、边界凹凸不平且无内皮细胞被覆的不规则肿瘤细胞团,是由标本切割过程中的人工移位造成的,不应认为是血管浸润。

与血管浸润类似的罕见情况是包膜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仔细观察会发现血管内息肉状病变由肥胖的梭形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组成,与肿瘤性滤泡上皮细胞截然不同。

(2)包膜浸润:必须完全穿透纤维包膜;即瘤巢必须超过包膜的外轮廓假想线。评估包膜浸润时遇到的问题由图来解释。经广泛取材仔

细评估后,仍缺乏完全包膜侵犯的肿瘤不应诊断为癌,尽管一些作者认为不完全包膜侵犯足以诊断滤泡癌。一个主要鉴别诊断是由细针穿刺引起的包膜破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泡性肿瘤包膜侵犯示意图(图136):
一. WHO分类指出:包膜侵犯是指穿透肿瘤包膜 并与先前FNAB的位置无相关性。如上图(C)所示, 瘤体完全穿透包膜方能作为诊断微小侵袭性滤泡 癌的组织学证据;瘤体虽然深入包膜,但尚未穿 透包膜全层(B)不足以诊断微小侵袭性滤泡癌。 至今仍有坚持深入包膜2/3即可诊断者,明显有违 WHO分类的诊断标准。而且,就其生物学行为而言, 即使瘤体局部穿透包膜,也只是与其它组织的原 位癌微小侵袭相当,虽然理论上有发生淋巴道转 移的可能,但有随访研究证明局灶性微小侵袭几 无转移的风险。
因此,只要瘤体完全穿透包膜就可以明确诊 断为微小侵袭性滤泡癌,不必要求突破包膜的 瘤体与周围腺体的滤泡直接接触。 三.示意图(E)为腺内播散。扩展到包膜 外的结节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学特征和包膜内 瘤组织相同,与其周围甲状腺组织有明显差别, 而且两者之间无移行关系。CD31、CD34等血管 标记物和一株标记淋巴管内皮的新单抗—D240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脉管浸润和转移。
滤泡性甲状腺癌包 膜侵犯的判断标准
百度文库
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标准
诊断乳头状癌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1)具 有明确乳头结构、浸润性生长、间质硬化、出现 砂粒体的典型组织学表现者,即使没有核的特征 性改变也诊断乳头状癌。 (2)对于有包膜浸润 的滤泡结构为主的肿瘤,当出现明显的核的特征 性改变时方可诊断为乳头状癌(3)对于包膜完整 又无浸润的滤泡结构的肿瘤,只有见到典型核特 征才诊断乳头状癌,如果鉴别乳头状癌与滤泡型 腺瘤有困难时,则可诊断为滤泡型腺瘤,对判断 预后无影响
关于包膜侵犯和血管侵犯尚存诸多需要澄清和 讨论的问题: 1.WHO分类描述甲状腺微小侵袭性滤泡癌病变 时,弃用比较专业的“infiltration”一词,而 采用“invasion”来定义其包膜和血管病变,意 味着并非只要有肿瘤细胞进入包膜或血管就是 “包膜和血管侵犯”,这里所讲的“包膜和血管 侵犯”有其特定的含义。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侵 袭性滤泡癌组织学依据的“包膜侵犯”特指穿透 肿瘤包膜的病变;“血管侵犯”特指位于包膜内 或包膜外的血管内存在被内皮覆盖或与血栓相连 的肿瘤细胞。
按WHO分类标准诊断的甲状 腺微小侵袭性滤泡癌(含血 管侵犯)的累积死亡率也是 很低的,降低诊断标准,将 瘤体深入包膜2/3的病例诊 断为恶性明显不可取。
二. 微小侵袭性滤泡癌侵 入并穿透包膜,通常并不完全 穿透包绕实质,因为有新的纤 维包膜在其前端形成,突破包 膜后的瘤体成分将被新形成的 纤维性包膜所覆盖,如示意图 D所示,
广泛侵袭性滤泡癌整个叶被肿瘤替代:
反之,如果一个紧靠包膜外缘的 小结节不具备上述特征,而且甲状腺 其它部位见有相似的结节,则不能够 作为诊断滤泡癌的组织学依据。 四.示意图(F,G):如果深切没 有发现穿透包膜,而且又不能证实为 血管侵犯,那么,F和G都不能够作为 诊断微小侵袭性滤泡癌的证据。
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不能一 概而论地排除“走向与包膜平行 的包膜内病变”,如下图所示走 向与包膜平行的病变,无须染免 疫组化即可判断为包膜血管侵犯, 可以作为诊断微小侵袭性滤泡癌 的组织学证据。
2.如何区分微小侵犯和广泛侵犯: 典型的滤泡癌依据侵袭程度而分 为微小侵袭性和广泛侵袭性两种类型, 虽同为分化性甲状腺癌,前者的长期死 亡率大约3%~5%,而后者的死亡率较高, 大概接近50%,并有相当高的转移性病 变,因此区分滤泡癌的这两种类型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客观评定标准。 AFIP图谱用了“如名称所示”一词,余无明确解释;WHO分类的 解释是:微小侵袭性滤泡癌具有有限的包膜和/或血管侵犯,广 泛侵袭性滤泡癌可广泛浸润临近甲状腺组织和/或血管,这个解 释也没有跳出顾名思义的范畴。其实对于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 历来有micro和macro两类主张,前者以镜下侵犯血管的数量和 受累血管与包膜外缘的距离作为区分的标准,Rosai教授直言其 “相当武断”,理所当然,WHO分类没有采纳micro派的意见, 主要还是依据大体检查来区分,微小侵袭性滤泡癌切面和滤泡 性腺瘤相似,肉眼观察有完整包膜,有时见有不规则增厚,包 膜和血管侵犯只有镜检才能够辨认。广泛侵袭性滤泡癌巨检可 见广泛的包膜侵犯,仅有部分被包裹,或完全没有包膜可见, 病变常累及整叶乃至整个腺体,有时肉眼即可见到侵犯周围组 织和血管。 微小侵袭性滤泡癌有比滤泡性腺瘤较厚而不规则的包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