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957a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f.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一、简介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是学生在研究前阅读课文并备课的重要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是各个单元的导学案摘要:二、导学案摘要1. 第一单元课文名称:《读书的好处》-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读书的好处及阅读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导学案,培养阅读兴趣,研究正确的阅读方法。
2. 第二单元课文名称:《治水的智慧》- 本单元讲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智慧;- 导学案中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第三单元课文名称:《童年》- 本单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主线;-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共同感受成长的乐趣。
4. 第四单元课文名称:《绝句》- 本单元介绍了绝句的创作技巧和特点;-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进行绝句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5. 第五单元课文名称:《金波箔》- 本单元讲述了陶渊明与朝廷的关系;- 导学案中通过探讨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6. 第六单元课文名称:《国家树》- 本单元介绍了我国的国树——国槐;- 导学案中通过国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家荣誉的责任感。
7. 第七单元课文名称:《牛郎织女》- 本单元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体验浪漫与感动,培养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8. 第八单元课文名称:《古乐府》- 本单元介绍了古乐府诗的韵律特点和创作技巧;- 导学案中通过欣赏古乐府诗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三、总结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摘要,涵盖了八个单元的内容。
导学案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在备课和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577d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e.png)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天的画面,体验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学,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单词标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吸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背单词的任务。
这个问题强化记忆,巩固单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己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明确课文的思想。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一遍课文,寻找课文中生动的句子,并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2.简单说说一句话为什么生动。
提示:欣赏句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和用词入手。
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重复、排比等。
句子中的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找到优秀的词。
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
![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988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6.png)
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一、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幽默、悲剧个故事情节描写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情世故。
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可以说,《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体,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词义的推测、句子的分析,这对于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非常有帮助。
三、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近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抒发真情实感、描写生活为主要特点。
现代散文可以是散文随笔、散文诗、散文小品等形式。
著名的散文家有鲁迅、巴金、沈从文等。
通过阅读现代散文,我们可以了解当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增加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音韵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学习古代的诗词,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意图,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欣赏古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五、作文写作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文的类型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要求。
在写作文时,要注意逻辑性、条理性和表达清晰,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六、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查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文段或文章,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事实细节、作者意图等。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七、诗歌鉴赏诗歌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以抒情、抒发思想为主要特点。
通过鉴赏诗歌,可以领略诗人的才华和意境,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要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的表达,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能力非常重要。
以上是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认真阅读相关文本,积极思考,勤加练习,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1bdc69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0.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cf6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d.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背诵全词,积累重点字词。
2.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 学习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 写作背景。
(三)预习检测。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妖娆(ráo)风骚(sāo)稍逊(xùn)今朝(zhāo)2. 解释下列词语。
妖娆:娇艳美好。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四)文本研读。
1.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从空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动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静态描写)等方面描写。
顺序是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2. 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惜”字有多种含义。
一方面肯定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他们都曾是威震一方的英雄;另一方面委婉地批评他们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同时,通过“惜”字引出真正的英雄——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体现出诗人超越历史英雄人物的自信。
3.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坚信革命必将胜利,无产阶级必定能主宰世界。
(五)写法探究。
1.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找出例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群山比作银蛇在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在奔跑,赋予山和原以生命活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群山与高原在大雪覆盖下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 对偶句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广袤无垠和冰天雪地的景象。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2faef1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d.png)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篇一: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东辰学校初2015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ní∨)...揣着(chuāi∨zhuì)诚挚(zhì∨zhí)偌大(ru? nu?∨)...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a )(蔑视)偌(ru? )(偌大)篾(mia )(竹篾)诺(nu? )(诺言)赚(zhuàn)(赚钱)漠(m? )(冷漠)嫌(xián )(嫌恶)寞(m? )(寂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语文导学案教案设计模板
![语文导学案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d9481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相关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技能点。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或理解困难的内容。
2.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复杂语法结构、词汇用法。
- 学生在写作、口语表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相关资料等。
- 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
- 带好学习用具,如笔、本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自主学习- 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如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等。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 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 结合实例,讲解语法、词汇用法等。
5.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朗读课文、表演情景剧等。
-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课文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
3. 家长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cb508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3.png)
语文导学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如诗歌鉴赏、辞章的应用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诗歌鉴赏和辞章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理解辞章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课题,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诗歌与辞章的兴趣。
2. 预习新课指导学生预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结构。
3. 解读课文通过解读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让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点。
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或示范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拓展延伸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相关话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 实践运用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设计合适的板书。
七、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以上是一份语文导学案模板,根据具体内容和教学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和修改。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相应的步骤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导学案教案全套
![初中导学案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df79ebb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1.png)
初中导学案教案全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会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到实际情景中。
四、导学过程:Step 1:前置学习(课前)1. 自主学习课文,预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 分析课文结构,思考文章的写作特点。
Step 2:课堂导学(课中)1. 检查前置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疑惑。
2. 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3.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熟练掌握。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特点。
5. 小组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Step 3:课后巩固(课后)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2.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文章,提高阅读水平。
五、评价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前,进行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惑,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导学案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c7401d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a.png)
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全册,49页】
1. 导言
本文档是《202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共包含49页内容。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
2. 内容概述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课文阅读
本册共包含多篇课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b. 课后练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后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c. 拓展阅读
本册还包含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能够
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3. 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本册导学案:
1. 按顺序阅读每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完成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有时间的话,可以阅读拓展阅读材料,进一步扩展自己的阅
读范围。
4. 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册导学案,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要认真阅读每篇课文,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 在完成课后练时,注意审题,仔细答题。
- 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语文下册
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学习愉快!。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67a63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7.png)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授课内容:
课题:第一课《开卷有余》
第一重要性:学会如何有效地理解课文
一、知识讲解
1.“开卷有余”:比喻起头就给出足够多的资料,使事情的处理容易。
也比喻开门见山,有条不紊地讲述前因后果,能够一气呵成地将文章讲完,不留余地。
2.课文内容:《开卷有余》是蒲松龄的一篇作品,这篇课文主要围绕
竹庵读书、与家人结婚、赋诗等内容展开,主要讲述了竹庵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家人的劝说下和乡亲闺女结了婚,结果竹庵变得十分快乐,也成为
一位有成就的文人。
二、思想品德及学法重点
1.竹庵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他一边读书一边和家人结婚,把学习和
娱乐、家庭和事业结合起来,可谓一分为二,不仅能保证事业的发展,也
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的行为可以激励我们:要有责任心,既
要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又要重视家庭生活,均衡学习与生活,达到双赢的
境界!
2.学习竹庵的经验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要从书中汲取知识,从
中体会中华文明和传统的精神,学习先人的励志精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
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三、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目标:
(1)了解《开卷有余》的内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5c89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2.png)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第一单元导学目标•了解《修身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掌握文章的基本组织结构。
•能够运用分析方法研读简单材料。
第一课《修身行为规范》1. 学习目标•理解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掌握文章的基本组织结构。
•学会运用分析方法阅读材料。
2. 学习内容本课主要学习《修身行为规范》,了解其内容和作用。
3. 学习过程•阅读《修身行为规范》全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行为规范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写出你对修身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反思回顾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有哪些自己需要再深入学习的地方?请写出你的总结和反思。
第二单元导学目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词句,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道理。
•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阅读简短的材料。
•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论语选读》1. 学习目标•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词句的含义。
•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能够运用分析方法阅读材料。
•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内容本课主要学习《论语选读》,了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背后的道理。
3. 学习过程•阅读《论语选读》全文,并找出其中的经典词句。
•根据对经典词句的理解,写出你对其中的道理的认识和体会。
•运用分析方法,对你所选的一个经典词句进行分析。
4. 总结反思回顾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困惑?请写出你的总结和反思。
…(继续编写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导学案内容)…总结通过本篇文档,我们详细介绍了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导学案内容,包括第一单元的《修身行为规范》,第二单元的《论语选读》,以及其他单元的导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点,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abe1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9.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研究目标:- 熟悉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主题。
- 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 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内容:- 课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重点词汇:故事、材料、论据等。
- 研究方法:阅读分析、讨论交流、写作练等。
研究计划:- 第一课:《记叙文》- 阅读课文,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合作讨论,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 完成课后练,巩固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第二课:《说明文》- 阅读课文,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式和逻辑思维。
- 研究关键词汇,如材料、方法、原因等。
- 分组讨论,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说明文。
- 完成写作任务,练撰写简单的说明文。
- 第三课:《议论文》- 研读课文,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述技巧。
- 掌握关键词汇,如论据、观点、推理等。
- 小组辩论,培养辩论和思辨能力。
- 完成写作练,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 第四课:写作训练- 阅读并分析范文,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
-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写作尝试。
- 互相交流,给予反馈和建议。
- 进行修改和润色,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研究评价:-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良好的合作态度。
-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 研究进步: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参考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语文教学辅助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f258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9.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与短语;2. 掌握描述人物特征的词语和句子;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征;4. 培养对他人多角度观察和了解的能力。
二、重点词汇与短语1. 词汇:开朗、内向、外向、温和、勇敢、胆小、认真、马虎、慷慨、吝啬;2. 短语:但是、因为、所以、既……又、和……一样、跟……不一样。
三、课前预习请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本第xx页的课文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 描述一下课文中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2. 你认为自己的性格与主人公相似还是不同?为什么?3. 你身边有没有朋友和主人公一样的性格?请简单描述一下。
四、课堂导学1. 词汇复习: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或短语填空:a. 刘明是一个________的男孩,他总是乐于助人。
b. 小红是一个很_______的女孩,她从不参加班级的活动。
c. 李雷不太_______,所以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
d. 小明长得很高,而小李则_______,个子很矮。
e. 她虽然胆小,但是当她遇到危险的时候,还是_______地站了出来。
2. 图片描述: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图片,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描述其中的人物特征。
(图片描述内容省略)3. 对比与归纳: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特征,归纳总结以下句型:a. 小华和小明一样________。
b. 小红和小李不一样,小红很_________,而小李很_________。
c. 她既_______又_______,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
4. 练习与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并与同桌进行讨论:a. 描述一下你自己的性格特点。
b. 你身边有没有某个朋友的性格特点和你相似?c. 你觉得性格特点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影响吗?为什么?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要求,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的性格特点的短文:1. 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2. 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至少包括两个方面;3. 举例说明自己的性格特点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件事情;4. 预测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会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五篇模版)
![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8eb77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e.png)
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五篇模版)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材料目录基础性资料:1、陵县一中附中教师小课题申报表2011-52、“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实施方案2011-53、《怎样进行高效备课》(读书笔记)2011-64、《高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读书笔记)2011-65、关于本课题的指导性文件2011-9过程性资料:6、编写语文导学案的体会2011-97、导学案编写心得2011-118、学习借鉴灵活应用——导学案编写心得2011-109、语文导学案使用中的一些反思2011-10、11、1210、关于语文导学案的调查问卷2011-1011、《关于语文导学案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2011-1112、《成长。
路径》读后感2011-11专题性资料:13、规范导学案编写程序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2011-914、语文教学千古事得失成败寸心知——利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语言积累2011-1215、把积累的窗儿打开让飘香的作文出来2011-12效果性资料:16、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点点困惑与反思.2011-1117、语文导学案中存在的五点问题2011-1118、使用语文导学案的几点对策2011-1119、初一·七班、八班、语文月考、期中考试学生成绩对比表2011-11 20、以导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合作学习2011-1221、“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结题报告2011-12第二篇: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摘要: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的新课程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初中语文导学案
![初中语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d2a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5.png)
初中语文导学案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场精彩的语文课程。
本导学案将引导你们深入了解并掌握有关《中庸》的知识。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学习。
一、导入与预习(200字左右)1. 请呼吸空气,感受空气在肺部的流动。
将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并思考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2. 回顾已学课文《论语》中的《为政》篇,思考其中的道德、伦理与智慧。
预测一下本课将与《论语》有哪些联系。
二、整理知识(500字左右)1. 阅读《中庸》原文,并掌握主旨内容。
与《为政》篇进行对比,列出二者的异同之处。
2. 解读《中庸》中的名言警句,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理使用欲望”等。
将这些名言警句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
三、拓展思维(500字左右)1. 谈谈你对《中庸》的理解和感悟,并以个人经历或身边故事为例,展示你如何应用《中庸》的理念解决问题或处理矛盾。
2. 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并探讨如何运用《中庸》的思想指导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归纳总结(200字左右)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中庸》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以自己的思考和个人观点,对于《中庸》的现实意义进行表述,并展示你对此的态度和认识。
通过以上步骤,你将加深对《中庸》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你的道德观念和批判思维。
请同学们做好笔记,准备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祝你们学习进步,收获满满!导学案结束。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内容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初中语文导学案课例
![初中语文导学案课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1497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f.png)
第一篇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与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领略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3. 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程安排: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展示本节课的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二、自主学习(2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古诗词,了解其大意和基本特点。
2. 完成导学案中关于古诗词的基础知识题目,如作者介绍、诗词分类等。
3. 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美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按照导学案中的要求,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3.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拓展提升(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欣赏。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分享交流: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从语言、意境、韵律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总结反思(10分钟)1. 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是初中语文导学案中的一课例内容。
本课例以《背影》这篇经典散文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语文素养。
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初,老师将为大家播放一段《背影》的朗诵音频。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这段朗诵所传达的情感。
朗诵结束后,我们将一起探讨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师版)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5cae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3.png)
《孙权劝学》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导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导学重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导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 6.及鲁肃过.寻阳()()7.卿今者才略..() 8.非复..吴下阿蒙()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解释人称的用法。
1.卿今当涂掌事()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非复吴下阿蒙()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查词典解释画线的字。
1.但当涉猎() 2.见往事耳() 3.孰若孤()4.蒙乃始就学() 5.士别三日() 6.肃遂拜蒙母()合作探究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请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分层点拨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检测巩固(一)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二)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布置作业:完成课时练教学反思我有更好的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