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赖斯及三大定律创始人

合集下载

成功的黄金定律

成功的黄金定律

成功的黄金定律作者:孙慕天来源:《民主与科学》2009年第04期现代化理论大师帕森斯认为,普遍的成功意识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特点,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成就而不是通过先天的赋予获取社会地位。

于是对成功的关怀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学科——成功学。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出版了名著《人人都能成功》,读者逾千万,一时洛阳纸贵。

他提出的17条成功定律,被誉为“铸造富翁”的法则。

他创立的“拿破仑·希尔基金会”,成为美国成功人士的进修学院。

据说美国的四任总统、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版大王海福纳、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斯曼,甚至大发明家爱迪生,都是希尔成功学的“印证者,受益者和支持者”。

人际学大师卡耐基认为,希尔的成功学“是异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传统西方思想史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经济的哲学”。

不过,看完这17条定律,你会发现,它其实是致富窍门大全,至于“调节人的感情、天性、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宝典”云云,本质是把人塑造成发财的机器。

这就是所谓“在商言商”。

当然,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市场运营的成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意义不可低估。

问题是,只有市场运作的成功才算成功吗?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创作,工程建设,军事指挥,社会变革,所有这一切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至少不逊于经济上的成就。

希尔式的“成功学”用于这些领域的实践至少是不完全适用的,看来应当创立一种更高级的成功学。

科学哲学家普特南(H.Putnam)说:“从成功这个词最严格的意义上讲,科学的技术上的成功无疑是势不可挡的。

”科学哲学中有一个命题叫“奇迹论据”(Miracle argument),正是来自普特南的说法:实在论是“唯一不使成功成为一种奇迹的哲学”,这被范·弗拉森(Van Fraassen)称作科学实在论的“终极证据”(Ultimate Argument)。

简单地说,因为存在着独立于人的思想和理论承诺的实在,而理论正确地反映了这个实在,所以该科学理论才做出了成功的预见或成功地指导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

指数增长定律

指数增长定律

文献指数增长规律是美国著名科学家与情报学家普赖斯(Derek desolla.Price)发现的。

1949年, 普赖斯在拉弗尔斯学院(即现在的新加坡大学)图书馆通过对该馆收藏的1665年至1900年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哲学汇刊》杂志以及1665年至1900年每隔50年间世界出版的科学杂志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科学期刊是按指数增长的初步结论。

接着, 他又统计分析了《物理学文摘》等其它三十种文献杂志中的期刊论文增长情况, 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据此, 普赖斯把这一结论扩大到整个科学领域。

他指出:“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长的”。

文献计量研究中的这一著名规律可用如下数学方程式表示F(t)=ae bt(a>0,b>0)式中t代表时间, 以年为单位;a代表统计初始时刻(t=0)的文献量;b代表持续增长率, 即某一年文献的累积增加量与前一年文献累积总数的比值。

普赖斯发现的这一规律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正确地反映科学文献的实际增长情况, 因而得到了人们的公认, 成为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文献计量学的规范化发展,而且还被广泛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对于人们正确地把握科学文献的数量变化并进而掌握科学知识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这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科学文献并不总是按指数函数增长的。

人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学科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中, 其文献的增长情况能够较好地符合指数增长规律, 但是也存在着某些学科、在某个时间段其文献的增长情况并不符合指数增长规律的事情。

概括而一言, 不是所有的学科在任何时期内的文献都是按照指数增长规律增加的。

第二, 这一规律不能正确地预测文献的未来增长趋势。

人们发现:如果将根据对过去文献增长状况的统计分析得来的指数增长规律运用于对未来文献增长的预测, 那就会出现如下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学文献的增量会趋向无穷大。

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都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经典

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都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经典

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都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经典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齐夫定律(Zipf's Law)、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和普赖斯定律(Price's Law)是文献计量学中的重要经典定律,它们用来描述和分析作者、文章、期刊等在学术领域的分布和产出规律。

洛特卡定律,由美国数学家洛特卡于1926年提出,也被称为洛特卡-派尔分布。

该定律以作者产出的分布规律为基础,认为作者的产出量和其对应的排名呈反比关系。

具体地说,洛特卡定律指出,一个领域的作者人数(n)和其产出量(N)之间满足一个幂次关系:N=k/n^a。

其中,k和a是常数,n是排名。

这意味着,排名为n的作者的产出量约为总产出量的1/n^a倍。

洛特卡定律揭示了科学创新中存在少数人多产和多数人少产的现象。

齐夫定律,由美国语言学家乔治.齐夫于1949年提出,主要用来描述自然语言词频的分布规律。

根据齐夫定律,一个给定的词在自然语言中的出现频率(f)与该词在词频排名中的位置(r)之间大致呈反比关系:f = C/r^b。

其中,C和b是常数。

换句话说,词频排名越靠前,该词的出现频率越低,而排名越靠后,该词的出现频率越高。

齐夫定律适用于许多自然语言现象,如词频、城市人口、个人财富等。

布拉德福定律,由美国图书馆学家萨美鲁.布拉德福于1934年提出,用来描述同一领域内期刊的核心文献与边缘文献的分布规律。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文献的产出量与总产出量之间呈幂次关系。

布拉德福定律指出,核心文献的产出量通常占总产出量的一小部分,而边缘文献的产出量则占总产出量的较大部分。

具体而言,布拉德福定律认为,如果n篇核心文献的总产出量为N,那么边缘文献的总产出量通常是核心文献总产出量的a * n倍。

其中,a是常数,n是核心文献的个数。

布拉德福定律可用于期刊评估、信息组织和知识管理等领域。

普赖斯定律,由经济学家德鲁.普赖斯于1976年提出,用来描述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产出分布规律。

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都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经典

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都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经典

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普赖斯定律都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的经典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洛特卡定律,也称为洛特卡分布或洛特卡-布伦茨定律,是文献计量学中一种描述科学家(或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与发表论文数量排名之间关系的经验定律。

该定律由库尔特·洛特卡(Kurt Lotka)于1926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科学家的科研产出。

洛特卡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N(n) = K/n^α其中,N(n)表示在科学家排名为n的科学家所发表的文章数量,K是一个与科学领域有关的常数,α是一个介于1和2之间的指数。

根据洛特卡定律,科学家排名越高,他们发表的文章数量越少。

洛特卡定律的应用有助于了解科学家之间的科研产量差异以及科学合作网络的形成与演化。

在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群体中,往往只有少部分科学家占据主导地位,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而大部分科学家则发表较少的论文。

这种不平衡的分布特征在许多领域得到了验证。

齐夫定律(Zipf's Law)齐夫定律,又称作齐夫定律分布,是一种描述单词、城市、公司等各种现象频率与其排名之间关系的经验定律。

该定律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乔治·金斯里·齐夫(George Kingsley Zipf)于1949年提出。

齐夫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n) = N/Rank^(s)其中,f(n)表示排名为n的现象的频率,N是总现象的数量,Rank表示排名,s是介于0和1之间的指数。

齐夫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例如,齐夫定律可以用来描述自然语言中单词的频率分布,即常用单词的出现频率远高于不常用单词。

在城市研究中,齐夫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城市的人口分布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

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布拉德福定律,也称为布拉德福定律分布,是一种描述文献集合的核心和边际部分之间关系的经验定律。

该定律由英国图书馆学家萨缪尔·C·布拉德福(Samuel C. Bradford)于1934年提出。

科普-文献计量学的定律

科普-文献计量学的定律

文献计量学定律1、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A.J.洛特卡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又称“倒数平方定律”。

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1/4;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

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1926年,在美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供职的统计学家洛特卡经过大量统计和研究,在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华盛顿科学院报》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的论文,旨在通过对发表论著的统计来探明科技工作者的生产能力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这篇论文发表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直到1949年这一成果才引起学术界关注,并誉之为“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对两组数据统计的推广,是对信息生产的一般理论估计,而不是一个精确的统计分布,因而有其局限性。

2、布拉德福定律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于二十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

其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

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n的平方)的关系。

3、齐普夫(Zipf)定律齐普夫(Zipf)定律是由美国学者G.K.齐普夫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词频分布定律。

1932年,哈佛大学的语言学专家Zipf在研究英文单词出现的频率时,发现如果把单词出现的频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则每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与它的名次的常数次幂存在简单的反比关系,这种分布就称为Zipf定律,它表明在英语单词中,只有极少数的词被经常使用,而绝大多数词很少被使用.实际上,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语言都有这种特点。

普赖斯定律公式

普赖斯定律公式

普赖斯定律公式
普赖斯定律公式(Preston's Law)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技术发展定律,该定律由美国工程师和科学家Walter Preston提出,于1961年在《新技术发展定律》一书中首次提出。

这个定律表明,技术发展速度同样依赖于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但它也受到时间、信息和社会结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普赖斯定律公式(Preston's Law)描述了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它认为技术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力、财力、时间和社会结构等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的作用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T=K(H*M*T*S)^α
其中,T表示技术发展的速度,K表示一个常数,H、M、T、S分别表示人力、财力、时间和社会结构的作用,α表示系数,可以反映该要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程度。

普赖斯定律公式告诉我们,技术发展速度不仅受到人力和财力投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时间、信息和社会结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技术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投入要素,而这些投入要素又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普赖斯定律公式还提示我们,技术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投入要素和外部条件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此外,技术发展的动力也可能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

因此,普赖斯定律公式可以为技术发展提供解释性模型,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发展的动力来源,并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

与其他发展定律相比,普赖斯定律公式更具有现实意义,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技术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

普赖斯定律公式0.749

普赖斯定律公式0.749

普赖斯定律公式0.749
普赖斯定律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高水平研究人员的数量大约是低水平研究人员数量的0.749倍。

这个定律最初由美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詹姆斯·普赖斯(James Pi)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具体来说,普赖斯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高水平研究人员数量= 0.749 × 低水平研究人员数量
其中,高水平研究人员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发表了较多高质量论文、获得了较多的科研资助等方面表现出色的研究人员;低水平研究人员则是指在该领域中表现较为一般的研究人员。

普赖斯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学术界中存在的“富者愈富”的现象,即高水平研究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和贡献却很大。

这也提醒人们在学术研究中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鼓励更多的人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

增长老化规律

增长老化规律
1949年, 美国科学家和情报学家物理学博士普赖斯 (Derek de Slla.Price)研究发现, 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长的。他以年代为横坐标,以科学文献量为纵坐标, 绘制出文献的指数增长曲线, 即 “普赖斯曲线”。25后来, 他还进一步认识到, 科学文献的增长并不是无极限地按指数规律增长, 在文献增长到一定极限时, 文献便会达到饱和状态, 科学文献的增长即由指数增长转为线性增长。前苏联科学家弗拉杜茨和纳米莫夫在20世纪06年代也用“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 来修正和重新描述文献的增长过程。1934年, 高斯纳尔率先提出“文献老化”(Obsolescence) 这一概念。1958年, 英国学者J.D.贝尔纳 (Bernal) 率先借 ”这两个概念,来形象描述文献的老化过程和老化速度 。1917年, 普赖斯提出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定律与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 这一量化指标, 侧重从历史与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科学情报。他还发现, 一般科学文献在发表后的第二年, 被引用的频次达到高峰 (Rseearch front )研究了峰值思想在此后的引文分析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核心期刊遴选中引文数据采集的时效性上,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整理版]指数增加定律

[整理版]指数增加定律

文献指数增长规律是美国著名科学家与情报学家普赖斯(Derek desolla.Price)发现的。

1949年, 普赖斯在拉弗尔斯学院(即现在的新加坡大学)图书馆通过对该馆收藏的1665年至1900年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哲学汇刊》杂志以及1665年至1900年每隔50年间世界出版的科学杂志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科学期刊是按指数增长的初步结论。

接着, 他又统计分析了《物理学文摘》等其它三十种文献杂志中的期刊论文增长情况, 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据此, 普赖斯把这一结论扩大到整个科学领域。

他指出:“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长的”。

文献计量研究中的这一著名规律可用如下数学方程式表示F(t)=ae bt(a>0,b>0)式中t代表时间, 以年为单位;a代表统计初始时刻(t=0)的文献量;b代表持续增长率, 即某一年文献的累积增加量与前一年文献累积总数的比值。

000普赖斯发现的这一规律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正确地反映科学文献的实际增长情况, 因而得到了人们的公认, 成为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文献计量学的规范化发展,而且还被广泛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对于人们正确地把握科学文献的数量变化并进而掌握科学知识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这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0000第一, 科学文献并不总是按指数函数增长的。

人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学科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中, 其文献的增长情况能够较好地符合指数增长规律, 但是也存在着某些学科、在某个时间段其文献的增长情况并不符合指数增长规律的事情。

概括而一言, 不是所有的学科在任何时期内的文献都是按照指数增长规律增加的。

0000第二, 这一规律不能正确地预测文献的未来增长趋势。

人们发现:如果将根据对过去文献增长状况的统计分析得来的指数增长规律运用于对未来文献增长的预测, 那就会出现如下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学文献的增量会趋向无穷大。

牛顿三大定律及介绍

牛顿三大定律及介绍

牛顿三大定律及介绍牛顿三大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其次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艾萨克·牛顿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闻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全都性,展现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供应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肯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

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转变运动状态为止。

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是其中一条定律。

牛顿其次运动定律牛顿其次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牛顿其次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其次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和我国数学科学文献

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和我国数学科学文献

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和我国数学科学文献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和我国数学科学文献数学是一门优美而深奥的学科,其应用广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中国数学科学文献更是推动了数学学术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法国数学家洛特卡在19世纪末提出的,它描述了“20/80原则”,即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

这个定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研究中,洛特卡定律启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关键因素,集中精力攻克难点,以提高效率和成果的质量。

而普赖斯定律是经济学和市场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由西奥多·普赖斯提出。

普赖斯定律认为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成反比,即价格上涨时需求下降,价格下跌时需求增加。

这个原理在经济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价格策略,以实现市场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数学科学文献方面,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数学传统。

中国古代数学家以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著作为代表,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数学方法和技巧。

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当时数学的发展成果,而且对后世数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近代,我国数学科学文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众多开拓者如华罗庚、陈省身、丘维声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定理。

其中著名的四大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丘维声、苏步青)更是成为我国数学学术的丰碑。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各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形成了大量的数学科学文献,为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我国数学科学文献不仅体现在纸质出版物上,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大量的数学论文,这为学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同时,我国也积极推动开放获取,将更多的数学科学文献免费共享,促进学术研究的广泛参与和创新。

总的来说,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作为数学和经济学中的重要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指导问题的方法。

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的验证

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的验证

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的验证洛特卡定律(Lotka's Law)和普赖斯定律(Price's Law)是两个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科学研究中作者和论文的分布规律。

本文将通过对这两个定律的验证来探讨它们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让我们来了解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图书馆学家洛特卡(Alfred J. Lotka)在1926年提出的,它描述了作者的产出与其产出数量的关系。

根据洛特卡定律,科学家的产出数量与他们的产出频率成反比。

换句话说,少数科学家的产出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科学家,这就形成了一个长尾分布的现象。

通过对大量科学家的产出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验证洛特卡定律。

假设我们选择了100个科学家,他们的论文总数为1000篇。

根据洛特卡定律,我们可以预期其中大约有10个科学家的产出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科学家,也就是说,他们的论文数量将超过总论文数量的50%。

实际统计结果可能略有偏差,但总体趋势应该是符合洛特卡定律的。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普赖斯定律。

普赖斯定律是由英国数学家普赖斯(Derek J. de Solla Price)在1965年提出的,它描述了论文的引用数量与其被引用频率的关系。

根据普赖斯定律,少数论文的被引用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论文,形成了一个长尾分布的现象。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大量论文的引用进行统计分析来验证普赖斯定律。

假设我们选择了1000篇论文,它们的总被引用数量为10000次。

根据普赖斯定律,我们可以预期其中大约有100篇论文的被引用数量远远超过其他论文,也就是说,它们的被引用数量将超过总被引用数量的50%。

同样,实际统计结果可能有一定偏差,但总体趋势应该是符合普赖斯定律的。

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的验证结果表明,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少数科学家和少数论文在产出和引用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大多数科学家和论文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这种不平衡现象可能是由于一些特定的因素造成的,比如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术圈的权威性等。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出自哪本书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出自哪本书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出自哪本书
自然法则三大定律是出自《自然法制论》,这是一本由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著的重要著作。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748年,其中确定了自然法则三大定律,这些定律对于后来的法治、政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首定律:自然法则的首定律是要保持和平与和谐。

这一定律强调了
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以及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这种和平状态在个体和集体之间都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次定律:自然法则的次定律是要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一定律
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私有财产权等。

通过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3.终定律:自然法则的终定律是要维护公正与秩序。

这一定律强调了
法律与道德的重要性,要求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和法律,以保持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只有在公正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总的来说,自然法则三大定律体现了孟德斯鸠对于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理念,强调了和平、自由、公正的重要性。

这些定律不仅对法治、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民主制度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通过遵循自然法则三大定律,人类社会能够实现更加和谐、公正、平等的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

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求解决。

1908年德国化学家廊道尔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

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心理学各理论代表人物

心理学各理论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 学派
弗洛伊德
分析心理学是由瑞士著名精神病学家荣格所倡导的,它认为人的精 神活动是由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组成的,借助于象征语言(梦、幻想 等)而相互交流。他提出包括思想、情感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 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荣格的人格 分类观点内倾、外倾。 荣格(人格结 人格结构: 新精神分 构学说) 精神:意识(唯一、直接知晓、自我、意识的中心)、个体无意 析学派 荣格(分析心 识(情结,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集体无意识(人类种系发展沉 理学) 淀物、原型:人格面具) 人格动力:将意识、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三者对立、统一。人格 的动力是心理能量,即利比多 心理类型论:内倾、外倾 思想功能:感觉、思维、情感和知觉 弗洛姆 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把兴趣放在论述社会对 新精神分 (Erich 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上。这主要表现在他的人性理论和心理革命理论 析学派 Fromm 1900— 方面。 —1980) 新精神分 萨利文(沙利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强调弗洛伊德理论中人际关系的原因及 析学派 文) 其影响。 新精神分 析学派 霍尼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领袖人 物。 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追求优越地位的动机,阿德勒提出了以下著名 概念:克服自卑、生活风格、寻求优越、人格意向、自卑情绪;人 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 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 观点:人是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 会理想一致的人格动力;社会的动机(自卑感和追求卓越),并具 有创造性自我概念 自卑感:人格发展的动力(内在驱力) 追求优越:人生来就有的基本动机(自卑感、发展、成就、满足 和自我实现);创造性自我 社会兴趣 观点: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适应的影响以及自我的自主性 人格结构:技能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 人格动力:自我成长、机体成熟和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对立统一。 八大危机:(人格发展经过八个阶段,隐含八个危机) 个案法、心理传记分析法、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移情分析、过 失分析法、投射分析 罗杰斯 (个人中心理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 人的行为;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 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 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提出的著名观点有:匮乏性需要、成长性需要、高峰体验和 自我实现

TRIZ创始人介绍

TRIZ创始人介绍

TRIZ创始人介绍根里奇•阿奇舒勒是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TS(技术系统开发理论)和TRTL(创造性人格开发理论)的作者,发明家,作家。

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苏联的塔什罕干市。

他的双亲都是记者。

1931年,举家迁往前苏联阿塞拜疆的巴库市。

根里奇•阿奇舒勒以优秀的成绩读完中学后考入阿塞拜疆工业学院石油理学系。

1944年2月,刚刚读大学一年级的阿奇舒勒自愿投军,就读于第21军事航空驾驶初级培训学校(前苏联格鲁吉亚的鲁斯塔维)。

卫国战争结束后,被派往巴库继续在军队服役。

曾在里海小型舰队从事创造检验员工作,任第11513部队化学侦查指挥官。

阿奇舒勒自幼喜欢从事发明创造,最初的一些发明包括带火箭发动机的游艇、火焰喷射手枪、潜水服等。

十七岁时就收获得了第一个发明证书(1943年11月9日优先申请成功)。

到1950年,其发明的数量已超过10项。

其中最大的一项发明是隔热式气体式防护服(第111144好发明证书)。

从1946年开始,经过研究成千上万的专利,发现了发明背后存在的模式并形成TRIZ理论的原始基础。

为了验证这些理论,相继做出了多项发明。

比如:排雷装置获得苏联发明竞赛的一等奖、发明船上的火箭引擎、发明无法移动潜水艇的逃生方法等等,多项发明被列为军事机密,阿奇舒勒也因此被安排到海军专利局工作。

专利局的局长非常喜欢奇思妙想,一次他让阿奇舒勒为他的一个念头想出答案:给困在敌区的士兵找出不用任何外界支援而逃脱的办法。

为解决这个问题,阿奇舒勒发明了一种新型武器——一种由普通药物制作的剧毒化学品,这是一项很好的发明,他有幸得到克格勃首领贝利亚的接见。

1948年12月,担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使得苏联缺乏创新气氛,阿奇舒勒写了一封引来危险的信,信封上写着“斯大林同志亲启”。

他向国家领袖指出当时苏联对发明创造缺乏创新精神的混乱状态。

在信的末尾他还表达了更激烈的想法:有一种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发明。

这种理论能够带来可贵的成果并可以引起技术世界的一场革命。

高中物理教材涉及历史名人

高中物理教材涉及历史名人

高考必备——高中物理教材涉及历史名人
1.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理想斜面实验
2.牛顿:三条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3.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三定律
4、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5.惠更斯:单摆的周期公式
6.多普勒:多普勒效应
7、楞次:楞次定律
8.迈尔、焦尔、亥姆霍兹:能量守恒定律
9.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
10.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提出热力学温标
11.库仑:库仑定律
12.富兰克林:避雷针
13.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4.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5.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16.阿斯顿(汤姆生的学生):设计的质谱仪
17.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20、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2.卢瑟福:发现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质子
23.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24.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25.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铀核发生裂变26.笛卡尔:动量守恒定律。

古希腊八位伟大哲人核心思想

古希腊八位伟大哲人核心思想

古希腊八位伟大哲人核心思想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古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第一个提出了世界本原是什么。

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万物都是数”,他认为世界是由一小块一小块的数目构成的,它们按照不同的排列构造成不同的物体。

毕达哥拉斯在数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是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埃及人最早发现两条直角边边长若为3和4,则斜边边长为5。

即勾股定理。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古希腊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偏重神秘主义,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神秘主义。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都是火,火能毁掉一切,也能塑造一切。

他还认为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一切产生于一,一生万物,一是万物之源,一就是神。

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学说便是万物随时在变,柏拉图曾经在《泰阿泰德篇》中描绘了他的名言: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水不断地在流。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他是数学家。 他是物理化学家。 他是生物物理学家。
他是统计学家。
他是信息计量学家。
22
洛特卡,生于波兰,他的父母Jacques和Marie是美国籍,他受到国 11际9930化82--教1199育3098。, 年他,1在9任1英4美-国1国9伯1人9明,口翰通学大用会学化主获学席得公学司士的学助位理,化1学90家1-1902年在莱比 11锡9904大92, 年学美 ,做国 美硕专 国士利 统研局 计究的 学工专 会作利 主,审 席19查09员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的硕士学位,190911人美1999口国101192问联--年11题 盟99获11科 国41得, ,学 家伯国 科调 委明家 学查 员翰标 美联 会大准 国盟 主学局 人的 席的的 的副博助 编主士理 辑席学物位理主。学要家贡献 1美9国22公-1共92卫4,生约学翰会霍会普员金斯大学教员Elements of physical biology 1数9学24统-1计94学7,会美会国员大都会生命保险公En司e的rg统et计ics学o家f evolution 1935年,娶了Romola Beattie,终D生em没o有g孩rap子h。y and public health
是哲学态度,这大大地丰富了我的生命,就像
他也感染了那么多其他人一样。
11
Michelis AJ: 他的早逝让我感到深深的哀伤,如今只有
Golders Green公墓的饰板作为这位不平凡的历 史学家和科学家的物质上的纪念品,但是他的 无数的著作将成为他不朽的纪念碑。
12
Eugene Garfield: 1983 年 9 月 3 日 , Derek John De Solla
5
1950(28岁),在科学史的国际大会上提交了普赖斯定律的论文 1951(29岁),将上述论文在Archives Internationales d’Histoire des Sciences上发表 1950-1954(32岁),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科学仪器 1954(32岁),获得科学史的博士学位,剑桥大学 1957(35岁),来到美国华盛顿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顾问 1958(36岁),普林斯顿大学教员 1959(37岁),耶鲁大学访问
Price逝世,就在几周前,我还恭喜他入选瑞典 皇家科学院,被授权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 Derek对利用SCI来产生物理学诺奖候选人感到 很焦虑,我斥责他未出席在费城举办的科技编 辑学会国际会议,并且督促他减少国外行1程3 。
Eugene Garfield:
但是正如他儿子Mark在耶鲁大学9月11日的悼 念会上所说,他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最近 从Derek与Cell杂志的未公开发表的通信来看,他已 经掌握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他预言人工智能会 改 变 人 类 评 审 过 程 , Derek 是 Scientometrics,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等众多期刊的编委。
Bibliometrics
23
习题
1.什么是参数检验? 2.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3.一元线性回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1
一个幽灵一般的人物。
曾经有人说,他是历史上可以无视学科界
限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也有无数人,因为与他的不期而遇,改变了后 半生的研究轨迹,把自己的年华奉献给了信息
计量学。
2
3
普1普93赖赖8斯年斯,,在1R6a岁ff时le,s C在oSlloeugteh 1W (92e后s2t年来Es1s并月ex入2T2e新日ch加生ni,坡cal大Co学ll)ege 1物担98理任3实年应验9用月室数3担日学任逝老助世师理,,,在19那42 物科情被获(1验里长1984理学报得誉B物5他率6a0学史学了为理c年提,年h家 学 家 第科方e在出当间lo, 家 , 一学 面伦了他r,, 个计 的o敦科发全f科量 哲大S学现c套学学i学e的1n皇学之 博6获c6指e家位父 士得)5数年哲。了,增至学实 普(会赖D刊o斯的ct生o增r于o长f英P趋国h势il莱o,s顿op当市hy时,)图。 父书亲馆P在hi重lip建Pr,ice他是家个里裁缝有,整 母套亲的F该an会ny刊d。e solla是个歌手。
男人还是对女人来说都很有魅力,最重要的是 他有雄心。他可以非常轻松而智慧得表达自己, 提出新术语和词汇却不会引起异议,他在1963 年《小科学,大科学》中提出的“大科学”一 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认可的概念。 9
Michelis AJ:
我们共同的兴趣是收集古物,从星盘、古
籍、工具和多数的科学奖章,通常在科学奖章
1948年,将发表过的文献学相关论文辑成《文献学》一书,同年病逝。
19
他是美国语言学家,德语系主任,研究汉语言。
他发现了齐普夫定律。
他的成果被广泛运用于解释因特网现象、国
家收入分布和其他数据集。
20
生于1902年,卒于1950年,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研究不同 语言间的统计表现。齐普夫是德语系主任,哈佛大学教师。他研究汉 语言和人口统计,他的许多工作可用于解释因特网的属性、国家收入 分布和其他数据集。 其主要著作包括: 1932年,Selective Studies and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Frequency in Language 1935年,Psycho-Biology of Languages 1949年,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他支持通用十进制图书分类法(UDC),主张全球采用
此方法为图书分类。
18
生于伦敦,本科主修化学,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899年,进入科学图书馆工作,一路升任馆长,任内致力使 该馆成为英国的国家科学图书馆与欧洲最大的科学文献中心
1927年1,93创8立年英退休国后国,际先书后目担学任社英,国并国相际当书支目持学负社责社长、国际 修订、发文展献通联用合十会进副制会图长书及分隶类属法该的联国盟际之目国录际分研类究委所员。会主席。
7
Michelis AJ: 从海军史的Cyril Parkinson教授那里,
普赖斯开始有了研究历史的灵感,在伦敦我们 谈了很多海军技术史以及其与科学发明的关系, 及对海军福利的影响,他在这方面非常擅长, 科技史成为后来我们30年友极具天赋,如果他愿意,他不论对
4
1922年,生于伦敦(父亲是裁缝,母亲是歌手) 1938年(16岁),实验室助理,South West Essex Technical College 1942年(20岁),物理学和数学学士,伦敦大学 1946年(24岁),冶金物理博士,伦敦大学 1946-1947(25岁),美国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Commonwealth基 金成员 1947(25岁),娶了哥本哈根的Ellen Hjorth 1947-1950(28岁),在新加坡大学,做应用数学的讲师
6
1960(38岁),发表“Heavenly clockwork: the great astronomical clocks in medieval China”(With Joseph Needham and Wang Ling) 1960(38岁),科学史Avalon教授 1961(39岁),出版《自巴比伦以来的科学》(“Science since Babylon”) 1962(40岁),提出Price-Yagi模型 1963(41岁),出版《小科学,大科学》(“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1975(53岁),发表“Gears from the Greeks: 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 1981(59岁),获得来自社会科学学会颁发的J.D.Bernal奖章 1983(61岁),在伦敦心脏病突发逝世
方面,我在伦敦会比他在美国有优势,不过一
般是我向他展示我的新发现,他向我解释学术
方面的细节。我们交换复制品,而且看谁能得
到最好的科学古物。
10
Michelis AJ:
我们的友谊非常亲密,尽管是基于学术的,
他是老师,我是学生。尽管海洋将我们阻隔,
我们的友谊持续了30年。他的博学激励了我,
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不仅是科学知识,而且
14
Eugene Garfield:
我曾经当面和Derek说,对于我作为他的出版商 之一而言,他让生活变得很艰难。每个出版商都知道, 将客户的名字拼写正确是首要的。他对于自己的西班 牙犹太出身感到骄傲,坚持要在名字里加上deSolla。 几年前,他才同意以Derek John DeS. Price的名字出版, 这样他的名字才能被正确的引用,以达到索引的目的。
15
Eugene Garfield: 大多数人还是继续叫他deSolla Price,
我们做了大量体力劳动去统一他名字的引用的 变体。对于即将看到受其灵感触发信息图谱新 的激动人心的发展来临的我们,会感到无法弥 补的损失,幸运的是,他教授并激励了足够的 后辈来保证他的工作在未来几代继续发挥16 作用。
他是文献国际联合会的创始人。 他发现了布拉德福定律。 他合毕生之力著成《文献学》一书。
17
生于1878年1月10日,
卒于1948年11月13日,
英国著名图书馆员,
科学文献分类专家,
创立英国国际书目学社(British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