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
3、每级考试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录取权相对独立于行 政,是否录取,朝廷大臣及地方上的其它官员不得过问。
(二)越来越重视人的才能和文化知识, 是官吏录用选拔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向 (三)标准越来越趋向客观,是官吏选 拔录用制度不断完善化的重要体现
荐举办法的弊病有三点: (1)荐举权掌握在少数高级官僚手里; (2)荐举标准在实际掌握上很难统一; (3)选用官员不是建立在对被选人进行直接考察的基础上。
中正官向政府提供的用人依据主要是三项:
一是簿;二是状;三是品。
(六)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
所谓科举制,就是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 行统一考试,合格者授予一定的官职。
1、考试形式
吏部考试分为身、言、书、判四项:
身,即要求体貌丰伟;言,要求言辞辩证;
书,要求楷法遒美;判,要求文理优长。 增加了很多防止舞弊的措施; 增加了“殿试”制度; 定为三年一考; 中进士后即可做官,不必再经吏部考试;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察举、九品中正、科举制 各自的特点? 2、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 演变规律?
去掉了其它各科,只留进士一科。
2、考试内容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
《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收回用人权,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2)标准客观,有利于调动社会各阶层学习和办学的 积极性;
曹操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尚 功能”的主张和“唯才是举”的原则。
九品中正制: 各州、郡、县均设大小中正官,由德高才 盛及在鉴别人才方面能力强的人担任。州的中 正官称大中正,郡和县的中正官称小中正。由 这些大小中正负责品鉴士人,次第人物。 具体办法是:“由小中正品弟人材,以 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然后付 尚书”选用。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2、“客卿”、“食客”等制度3、军功授爵制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
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3)明经:通晓经义者(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三、魏晋: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
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隋朝:起源唐朝:<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
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4、明法、明算、明字5、俊士:不经常举行6、……(共50多种)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五、宋朝:科举制宋太祖时期,共开15次科场,共录取455名进士。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
(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 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 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 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 “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 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 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 的至少有十六人。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 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 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 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 曰:‘君赐不可违也。’”
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 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 举人。……就整体而言,……其中 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 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 家。……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 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 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 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另 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 看作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 件。……由于做了书生才能做 官,……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 面。 ——余秋雨《十万进士》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 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 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 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 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1、军功爵制: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制定的军功爵位制度,秦汉两代沿用,是根据军工而赐给爵位、田宅和食邑的爵禄制度。
2、察举制:西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具体做法是:推选各郡有声望者任中正官,察访散在各地同籍的已仕、未仕士人,并根据舆论,按照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从上上至下下分为九等。
4、科举制:开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废除于清末。
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拔人才、分别任官。
其中①乡试:在省城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②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③殿试:在宫殿举行考试,考中后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官僚制度的定义、历史发展以及官员选拔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
一、官僚制度的定义官僚制度是指一种以官吏为中心,在政府机构中实行等级制度的管理方式。
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是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设立各级官职和规范官员的权责,实现国家权力的集中管理。
官僚制度追求职务晋升的规范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同时也要求官员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二、官僚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时期,但真正完善和规范的官僚制度出现在周朝。
周朝制定了一整套官吏选拔、任用、管理和考核制度,为后来的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
自秦汉时期开始,官僚制度进一步发展并得到了巩固。
汉朝时,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并在地方上设立郡县官员,确保对各地行政的有效控制。
隋唐时期,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朝设立了诸司、州县等分级机构,官员选拔实行科举制度,推动了官僚制度的发展。
这一制度在宋朝、明朝等后来的朝代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三、官员选拔在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中,官员的选拔一直是一个关键环节。
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其成为官僚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盛行于宋明清,对于官僚制度的规范和选拔官员的公正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主要选拔地方官员,会试选拔中央官员,殿试选拔朝廷高官。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世界上最早出现了一种规范、公正的官员选拔模式,也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来源。
四、官僚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等级制度:官僚制度中存在明确的等级制度,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权力和义务,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2. 稳定性:官员职位一般为终身制,通过选拔和晋升来提升地位,相对稳定。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古代中国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以能力为标准。
在古代的选拔与任用制度中,官员的选拔以考试为主要方式。
唐代开始出现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被视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最高准则。
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出人才,然后任用在政府机构中。
科举制度在宋代达到鼎盛,其选拔与任用官员的方式至今被称为“科举制”。
科举制通过一系列重要的考试选拔出合格的官员。
这些考试分为阶段性的考试和终期考试。
阶段性考试主要是为了选拔出尚书、郡守、县令等高级官员;终期考试则是选拔出重要职位如宰相、参政官员等。
科举制鼓励了勤奋学习和努力进取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社会流动性。
除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外,古代中国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拔和任用制度。
例如,推荐制度是唐代后期出现的重要官员选拔方式。
推荐制度通过推荐人才来选拔和任命官员,推荐制度突破了科举制度对考试成绩的依赖,更注重个人的政治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在古代中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中,除了选拔的形式外,任用的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任用制度注重个人的品德、才能和政绩表现。
官员在任用前需要通过严格的考察和评估,政府官员将倾听各方对被任用者的评价意见,特别是对被任用者政绩和品德的评价意见,以保证选拔到合格的官员。
另外,古代中国的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还包括了多种留学制度。
例如,唐代的资格朝阳、五礼、庶常等三大朝廷学校是专门培养政治人才的机构。
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政治能力和知识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官员通过出国留学来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官吏选拔与任用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完善的制度体系,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科举制度作为主要的选拔方式,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官员,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同时,任用制度则注重个人的品德、才能和政绩表现,确保了被任用者的政治能力和素质。
其他的选拔和任用制度则为官员的培养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策举制度:在中国古代,选官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策举制度,即雇佣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
这种制度既突出了人才的价值,也为官员选拔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机制。
策举制度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设立考试机构,招收应试者,通过考试来选拔合格的官员。
2.举孝廉:中国古代注重孝道,因此在选官制度中重视推举有孝廉之人担任官职。
所谓孝廉,即具备孝顺父母和廉洁正直的品质。
选官时,通常会倾向于推荐这样的人来执掌政务。
3.士人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士人具有特殊的地位。
士人是指具备学识和道德修养的人员,他们经过举荐或考试,可以成为官吏。
士人通常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用于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才能,其晋升和选拔路径较为稳定和顺畅。
4.乡试、会试、殿试:为了选拔官员,中国古代官方设置了一系列考试。
乡试是地方政府举办的考试,选拔出一批成绩优异者参加会试。
会试是由中央政府主办的考试,通过会试合格的人员进入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从殿试中选拔出最终的优胜者。
这些考试方式的设置,旨在考察应试者的才能、道德和行为等多方面素质。
5.资格门槛: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不仅注重考试成绩,还对考生的家世背景和身份进行了严格的门槛设置。
如明清时期,高级官员必须具备世袭贵族身份或通过贡生出身,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低级官员则较为宽松,有志向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乡试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官职。
6.官吏编制:中国古代的官吏编制非常严格,分为一品至九品。
一品是最高级别的官职,通常是皇帝任命亲信或重臣担任,九品则是最低级别,普通官员通常从九品开始。
晋升官职要看考试的成绩和其他因素,如表现、荐举和赏识等。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制度,注重选拔有才能和品德的官员,尊重人才的价值。
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举荐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过程中,举荐是重要的环节。
一般由士人推举有政治才华和道德品质的人才,推荐给皇帝或上级官员任用。
举荐者多为知名学者、文人、士人等。
2.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在乡试中,选拔出一部分优秀士人;在会试中,进一步筛选;殿试是最后一道关卡,最终由皇帝亲自审定。
科举制度使得官员选拔更为民主和公平,并且重视文化素养和才能。
3. 推衍制度:推衍制度是对于一些特定职位的选官制度。
例如,医学官、法学官等,都需要通过相关领域的考试和选拔程序来选拔合适的候选人。
4. 评议制度:评议制度是通过对官员执政能力和品德进行评议,来决定是否提升或降职的制度。
一般由上级官员或由同僚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
5. 任用制度:任用制度是指确定官员职位的方式。
一般由上级官员或皇帝亲自任命,任职后需要宣誓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以确保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同时也注重官员的德才兼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汉朝:察举制——即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
征辟制——包括皇帝征召与和公府与州郡辟除,是由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2、魏晋:九品中正制——曹丕称帝后创立。
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兼任。
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
该制度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
3、隋—清:科举制——(1)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考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评价:科举选官制度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他冲破家族限制,扩大了官吏来源;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相联,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2)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
发展: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②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③科举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④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制,防止考官舞弊。
⑤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控制士人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
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4)科举制的废除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
中国古代各朝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选官制度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即“三代以上出于学”。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
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
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
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中国历史上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
中国历史上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在以前,所谓选拔制度主要是指选拔为官的制度,在古代称之为选举制;任用制度主要是指官员的升迁制度,古代称之为铨选制。
官吏选拔制度主要有三种,世袭制、举荐制、考试制。
秦汉以前以世袭制为主,秦汉以后以举荐制和考试制为主。
任用制。
一、秦以前1.夏商周三代的选拔方式和标准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度,官吏选拔主要根据家庭出身和等级,朝廷官员由天子任命,官职世代相袭,诸侯国的官员由诸侯王任命,官职也是世袭。
2.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国争霸、诸侯相争。
要成就霸业就必须富国强兵,壮大自己,人才是关键。
春秋战国时期选拔官吏方式主要有荐举、军功、游说、招贤等,任职条件主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才能和功绩,总的用人特点是唯才是举,不计门第出身。
对能出奇计救国家于危难的相才、对善于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将才、对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外交人才,都能不拘一格予以重用。
举荐制:当时齐国一个大臣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与之有“一箭之仇”的政治家管仲,管仲和他大谈“王霸之业”,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隔阂,拜管仲为相,管仲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军功制:商鞅变法时,秦国建立二十等爵制,规定斩敌首级一颗,加商爵一级,田一顷,宅(宅基地)九亩,庶子(奴婢)一人。
所以,秦军成为虎狼之师,荡平六国。
招贤制:秦孝公时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发布求贤令,提出:宾客群臣,能出奇计强秦者,给予官爵、土地。
从此秦国人才济济,良将如云。
战国时期还喜欢养士,最著名的就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秦国吕不韦,他们养士各三千,起到了干部人才库的作用。
二、秦汉以后秦汉以来,我国的选任方式主要有三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察举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任官制度,成为后来科举制的基础。
察举制主要用于两汉时期,历时400余年,察举,就是观察其贤能,举以授官。
最早从汉高祖开始,他要求郡守亲自劝勉那些贤能之人响应皇帝的求贤诏,并写清贤士的姓名、籍贯、年龄、仪容、履历和事迹等上报朝廷,于我们现在的干部考察材料的基本框架相似,同时规定郡守遗贤不举则免官。
历代选拔官吏主要制度
历代选拔官吏主要制度
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有以下几种:
1.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之一。
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考试合格后可以成为官员。
2.推荐制度:这种制度在唐代比较流行,后来也有一些朝代采用。
推荐制度通常是由官员或权贵人物向皇帝推荐人才,推荐对象直接担任官职。
3.聘任制度:这种制度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聘任制度是指通过公开竞争或者特定条件下面向社会招聘人才,聘用方式灵活,适应性强。
4.选拔举荐制度:这种制度在明朝比较普遍,而且在清朝也有过试行。
主要通过选拔优秀的学生直接升入官场。
5.贤良制度:这种制度在汉代时期比较盛行,是基于儒家“贤者治国”理念而形成的制度。
该制度注重推崇品德高尚、人才杰出的士人,选任也不一定要通过考试。
以上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选拔官吏制度。
这些制度在中国古代和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不同朝代对人才选拔的不同理念和实践经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用人政策
在尧舜禹时期,主要是通过推举的方式禅让权力,在夏之始,禹的儿子启杀了继位的人,从“公天下”开始了“家天下“,这时的用人制度主要是通过在贵族中挑选人才。
由于在秦之前,分封制在我国的权力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任用的人有一大部分是领主的家臣,这种用人方式不可避免有其缺陷,比如作为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之一的“三家分晋”,就是有三个实力强大的家臣取代领主成为新的实力代表。
但用人方式幵没有巨大的改变,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特殊的职业,就是“纵横家”,他们也是当时主要的官员来源之一,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自秦开始,我国开始了大一统,自汉朝开始,官员的任免开始有了制度化的保证,汉初开始了举孝廉,由各地推举有名望的人,被称为“乡举里选”,在汉武帝时,他还征召人才迚京,这种制度达到顶峰,各种人才全都汇集于京师,成一时之盛,。
开始时,选举的人都还称得上是博学之才,到东汉时期,由于皇权的削弱与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对国家有重要影响的世家大阀,形成了“门阀制度”。
举荐人才其实已成为世家子弟区的地位的工具,已不具有选贤任能的作用。
而到了汉朝末年,群雄幵起,至司马炎统一全国,廸立魏朝。
开始了“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上上至下下共分为九等,而决定品级的就只是家族势力的大小,与才能毫无关系,这种制度直到隋朝才告中止,它的鼎盛时期是晋末南北朝初。
当时的代表门阀相信你也很熟悉,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的王谢事家。
代表人物是王导,王羲之也是王家的,而谢家就是谢安、谢玄叔侄事人了。
到了隋朝之始,隋文帝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首廸迚士科,科举制初步形成。
(不要怀疑,虽然隋炀帝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但科举制的确是由他初步确立的)唐太宗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幵确立科举考试已诗词为主要内容;武则天任用首创了武举与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这样,科举制就初步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也的确对我国产生了深进的影响,它打击了门阀势力,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对政局影响深进;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是造就盛唐的一个主要原因。
古代 对吏的管理
古代对吏的管理
1、官吏的选拔。
古代中国选拔官吏的途径有多种,包括世袭、军功、荐举、考试等。
其中,世袭是最主要的途径,即官员的职位由其子孙或亲族继承;军功是战国时期开始实行的选拔制度,以军功大小决定官职升迁;荐举是通过举荐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考试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2、官吏考核制度。
古代中国对官吏的考核主要包括品德、能力和业绩等方面,通过考核结果决定官员的升迁和奖惩。
3、官吏回避制度。
东汉时期开始实行回避制度,回避范围包括籍贯回避、亲属回避、职务回避等,目的是防止官员徇私枉法。
4、官吏任免制度。
古代中国对官吏的任免非常重视,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选拔制度,只有通过考核和选拔合格的官员才能担任重要职务。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培养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培养制度一、背景介绍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培养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制度既涉及选贤任能,又有对官员进行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培养制度为题,探讨其具体的运行方式和影响。
二、官吏选拔制度1.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采用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的考试。
乡试从地方选拔才俊,会试是在省级面试,而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选取状元和进士。
科举制度确保了选才的公正性和晋升途径的公平性。
2. 推荐制度:除了科举,官员的选拔还可以通过推荐制度进行。
这种制度主要是通过官员间的相互推荐,以及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的评定来进行选拔。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掘和挖掘人才,适用于一些特殊岗位和特殊情况。
3. 家世背景: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中,家世背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家族关系、身世背景和社会地位都会对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科举制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影响,提高了选拔和培养的公平性。
三、官吏培养制度1. 官学教育:古代中国的官员培养主要通过官学进行。
官学是为选拔和培养官员而设立的教育机构,其教学内容涵盖儒家经典、典籍与法律等。
官学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官员在政治、道德和知识等方面的素养。
2. 师徒制度:官员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师徒制度进行。
新进官员会拜师学艺,通过与资深官员一起工作和学习,逐渐熟悉和了解官场的规则和操作。
师徒制度使官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3. 官职晋升:古代中国官员晋升与培养制度注重官员在实践中的表现和能力。
通过晋升官职,官员可以不断接触更高级别的工作和责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能力和表现的平台。
这种制度激励了官员不断学习和进取。
四、影响与启示1. 提升治理能力: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培养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官员,使其具备丰富的政务知识和治理经验,推动国家的长治久安。
2. 保持政治稳定:通过公正的选拔制度,减少了官员的贪污腐败、权力滥用等问题,提高了政治稳定性和社会和谐度。
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官吏选拔与考核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吏的选拔与考核是官吏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科举法》的规定,官员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
这项制度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得能够胜任官职的人才得以选拔和任用。
科举考试也是对官员的一种周期性考核,能保证其在任职期间始终保持优秀的政治素养和管理能力。
二、官员的职责与权限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吏管理制度中,官员的职责与权限是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唐六典》中,详细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限范围。
通过明确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官员能够准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与其他官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保证了政府的正常运转。
三、官员的任免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吏管理制度还包括官员的任免制度。
这一制度规定了官员的任免程序和条件,确保了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合理公正。
它也保证了政府在人员调整时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管理,确保政府的稳定运行。
四、官员的奖惩制度官员的奖惩制度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明确的奖惩机制,政府能够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官员的行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它也保证了政府的管理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
回顾总结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通过官吏选拔与考核制度、官员的职责与权限、官员的任免制度和官员的奖惩制度等内容的规范,有效地规范了官员的管理行为,保证了政府的正常运转。
也为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个人观点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保证了政府的稳定运行和管理效率,但在长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官员的贪污现象等。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从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现代官员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管理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官吏制度是以皇帝垂帘听政为基础,将宽厚待官吏作为中央政府的基本政策,并根据官吏贡献的不同实施不同待遇的一种社会体制,封建政府的政治核心就是官吏。
中国古代官吏是从下而上的,首先从县级官吏层面开始,官吏有进士考试、察举等形式,进士考试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文史哲、五经八家等稀有学问,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选拔方式,其目的是鉴别官员的素质,以保持官员的质量。
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会获得及格证书,这就是状元,状元可以直接晋升为官员,而重状元更可以获得封为公侯这种更高职位。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察举制度,也就是平民对官吏的监督。
在这种制度下,平民可以对官吏的行为提出抗议,例如控告官吏滥用公权或做出违背法律的行为,中央政府会对此进行调查,如果发现涉嫌有罪,将会做出处罚。
这种察举制度使官吏得到了更多的监督,也让官吏更加尊重平民。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制度实现。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通过考试选拔官
员。
此外,还有举荐、保举、门荫、捐纳等多种方式。
2.考绩制度:官员的考绩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绩制度以“德、能、勤、绩”为主要考核内
容,分为“岁考、季考、岁终考”三个层次,根据官员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评定和奖惩。
3.监察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中设有监察制度,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和履行职责的情况。
监察官员的职责是纠劾
违法、监督风纪、监督司法等,以确保官员履行职责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俸禄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的俸禄制度是根据官员的品级和职务给予相应的俸禄。
俸禄包括土地、实物、货币等形式的
收入,同时也有一些福利和津贴。
俸禄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官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护官僚队伍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5.退休制度: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中还规定了官员的退休制度。
官员退休称为“致仕”,一般按照品级和职务给予相
应的待遇。
退休官员可以享受原俸禄的一定比例,同时也有一些福利和津贴。
中国古代官吏任用方法
中国古代官吏任用方法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官吏任用方法是指古代中国政府对官员选拔和任命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古代中国历经多个朝代,不同朝代的任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以考试选拔和官吏评价为主要手段。
这些任用方法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官吏任用方法之一。
这一制度始于隋唐,盛行于宋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人才,使得具备一定学识和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成为国家的官员。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最终获得官职。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举荐制度除了科举制度外,举荐制度也是古代中国官吏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举荐制度是指由一些有权势或有影响力的人物,推荐或举荐一些人担任官职。
这些推荐人通常是官员、学者或权贵,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和影响力,将自己看好的人推荐给政府,以便这些人能够获得官职。
举荐制度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一些有才能但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也能够进入官场。
四、选拔考核制度古代中国的官吏任用还包括选拔考核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官员的考核和评价,来决定他们是否能够晋升或保留官职。
考核的内容包括官员的政绩、廉洁程度、能力素质等方面。
通过考核评价,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官员的表现和能力,对于合格的官员进行奖励和提拔,对于不合格的官员进行处罚或调离。
选拔考核制度的实施,使得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并且有效地防止了腐败和不称职的官员出现。
五、官吏家世背景在古代中国的官吏任用中,官吏的家世背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些人出身于世家望族,他们的家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人通常能够借助自己的家族背景,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位。
然而,官吏的家世背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政府在任用官员时还会考虑其能力和表现。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
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选举意义重大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
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
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
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一、察举制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
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
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战国时代沿袭了周代秋祭的习惯,以十 二月里的一天为腊节开始,杀牛宰猪, 以祭百神,此时百姓大酺(音普,聚会 饮酒),以庆丰收,在此大庆贺之际, 官吏当然也休假了。
❖ 《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
2、汉代的察举征辟
❖ 所谓“察举”,是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 如丞相、侯、刺史、郡守等,将经过考 察的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朝廷考 核后授予不同的官职。
❖所谓“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 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高 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干的人推 荐给朝廷,由朝廷聘任为官的称 为“征”,由地方高级官吏将人 才聘为自己幕僚属官的称为 “辟”。
❖ 八股文: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 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 文、时文、时艺、制艺。
❖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 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 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 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 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隋唐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
❖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
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 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 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
❖ 参加进士科考试要请当世显人向考官推 荐奖誉,才有及第(及格)的希望。及第 以后称考官为座主、为恩门,对座主则 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为同年。
❖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 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 使”,探采名花。
❖ 唐代还有所谓制举 --由皇帝特诏举行 的考试,选拔特殊人才(面向所有人),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
❖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 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 进士科。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官吏的 选拔与任用
一、历代选官制度及标准
❖ 1、先秦时期乡举里选
❖ 《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 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 艺”,选拔贤能的人才。
❖ 《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
❖ 周时就在“庠”、“序”等地方学校中 养士
❖ 优者送进“国学”,再选其“贤”者授 予一定的官职,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 称。
三、我国官吏的休假、退休制度
❖ 1、休假 ❖ 周代人们把祭神日作为娱乐庆贺的日子,每
年分两次祭神:一次为春祭,即在仲春(二 月)的头一天举行,由春官占卜此年庄稼能 否有好收成;一次为秋祭,即在秋收之后, 庆贺经过一年的劳动而获得丰收。届时“里 人尽出”,椎牛宰羊,祭罢饮食宴乐,手舞 足蹈,这一天官府内都不办理公事,可以说 是我国古代官吏最早的休假日。
❖ 魏晋南北朝时期,考核对象从地方官扩大到 中央百官 ,晋武帝将三年改为每年年终考核, 第六年大考核,以决定升迁降黜。
❖ 唐代:“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即:一 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 四曰始勤匪懈 ;此外,还详尽规定了考核百 官职守的具体标准,即“二十七最”
❖ 宋代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仅规定三年 一次“磨勘”,官吏们只要在任内不发 生差错就加升迁。各级官吏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茂才和孝廉:西汉以举贤良为盛, 东汉以举孝廉为盛
❖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 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即将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 等九个等级。在各州、郡、县设“中 正”,由中正官负责对当地人物进行考 察,评定出品级的高低,供朝廷授官。
后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清代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
❖ 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 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
❖ 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
❖ 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 子监的,称为优贡。
❖ 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 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
❖ 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副贡
二、我国古代官吏的考核
❖ 从战国起,便以“上计”来考核官吏。 ❖ 秦代 :“五善”:即忠信敬上、清廉毋谤、
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 ;“五失”: 夸以迣(,阻拦、阻止意) 、贵以泰、擅裚 ( ,既声)割( )、犯上弗知害、贱士而贵 货贝
❖ 两汉:以“上计”为主。有循序而升的“平 升”,有越等而升的“巨升”
(考试内容为八股文)
❖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 (1)乡试,(2)会试,(3)殿试。 ❖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又称为大比 。又称为秋闱 。乡试取中 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 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 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 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 要举行复试。
5、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 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 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 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
❖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 由公家发给粮食;
❖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不给 粮食);
❖新“入学’’的称为附生。
❖ 元朝:因袭历代汉族地主政权的考核制度, 而且创设了“考功历”,使考核制度更加完 善。
❖ 考功历:无论大小官吏各给印刷纸一卷,卷 首写明姓名、出身。调任时由上级长官注明 任职年月,记载任期内的功过行状,最后填 写“考功历”的有关官员还须结保具状,以 免敷衍塞责或营私舞弊。吏部以“考功历” 为依据,考定优劣,决定任免。
❖ 明代考核制度更趋完善。 分三等: ❖ “称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
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 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 后退。” ❖ 清代沿用明代的“京察”、“大计”制 度,并一概改为三年举行一次。考后注 定评语,呈报吏部。吏部详加审查,对 成绩优良者给以“议叙”,以示奖励。 “议叙”的办法有二:一是加级,一是 记录在案,以备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