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

合集下载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提纲(解读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提纲(解读

班级:姓名:八上历史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一、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1、中世纪指到世纪。

是西欧的社会时期2、发展历程:5世纪末,在西罗马废墟上建立了王国。

八世纪中叶,宫相丕平把土先给教会,史称“”,为的产生奠定基础。

年,接受教皇的加冕,标志着的诞生843年,在签订条约,帝国一分为三,、、。

还有一个封建国家是。

3、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条件:A、农民变成,依附于封建主。

B、封建主之间,形成和的主从关系)封建庄园:庄园有什么特点?(是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只有几少数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需从外部购买。

)4.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互有义务。

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5、基督教:A王国与教会之间为什么能建立合作关系?国王取得基督教会的支持,巩固自身统治,需要加强与教会的关系。

而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也需要借助国王的势力。

B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基督教对西欧的影响:政治权利经济控制,收思想文化教育。

6.中世纪城市A兴起的时间(从世纪起)著名的城市有(和——政治、商业中心;威尼斯和热那亚——;佛罗伦萨—)B行会目的(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C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工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崇拜的神灵和信徒的名称是伊斯兰教教历纪年元年时间和事件:(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穆罕默德宣扬一神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2.从起,阿拉伯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都城帝国衰落时间5.阿拉伯-伊斯兰文化A内容:建筑;文学;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B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a传播桥梁作用) b继承、保存世界文明c独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丰富世界文明三、日本的大化改新1. 世纪前后,日本出现早期国家,世纪,统一了日本本岛。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教案人教版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明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知道教皇国的由来,以及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资料和图片,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有关资料,描述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农奴的地位,了解城市的兴起、行会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概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教权和王权的结合三、教学方法启发式学生学习;讨论式学习方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制作等。

五、教学过程提问导入【提问】猜猜他是谁?(展示扑克牌红桃K)预设:他是西欧封建国家国王查理大帝(Charlemagne)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叙述】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国家。

封建时代的西欧大地,教堂与庄园星罗棋布,到处回响着教堂沉闷的钟声,到处可见基督教的十字架。

除了教士之外,人们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提问】西欧封建社会存在的时间?又称为什么?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又叫作“中世纪”。

【背景叙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丕平之子,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814),励精图治,使法兰克王国达于鼎盛。

公元800年,教皇为之加冕称帝。

在位时,他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武力扩张,建成庞大的查理曼帝国。

(一)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展示地图《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发展与分裂》【提问】(1)结合图例来看,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地图和课文,说说查理曼帝国在什么时间分裂为哪几个部分?分别发展为今天的什么国家?(3)在上图中,你能找到现在英国的位置吗?(学生思考)【提问】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叙述】一、查理对西欧的统治,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二、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八上社会第二单元 复习

八上社会第二单元 复习
③使阿拉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④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2.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 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主要依靠是( C ) A.战争 B.改革 C.创立伊斯兰教 D.外族征服
日 本 的 大 化 改 新
646年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日本周边国家强大 背景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
622年
半岛的统一: 632年
麦地那—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的开始)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 拉 伯 帝 国
建立:
8世纪中叶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定都:巴格达
帝国 衰落:
10世纪,分裂
阿拉伯帝国探秘 —帝国历史演进
6世纪末 矛盾重重,渴望统一
四 阶 段
穆罕默德去世前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2年—8世纪中 大规模扩张,帝国建立
10世纪后 逐渐衰落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文 化 传 播 文 化 创 新
文学
数学 其他 数学 天文学 医学 建筑
翻译、传播欧洲著作
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 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天文仪器 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 清真寺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取得教会支持。
800年 教皇为查理加冕,查理曼帝国建立
843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法兰克王 国建立
丕平献土
帝国分裂
5世纪后 期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多远发展的早期文明-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多远发展的早期文明-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

古代印度
• 1、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陆续建立一些小国。 • 2、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工 作。种姓制度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 3、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人称为释迦摩尼。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 4、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 5、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 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 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中华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公元前476-公元前 221) • 2、齐桓公为什么能最先称霸?(五霸)p13-14 • A、地理位置,齐国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包围封锁;临近 大海,物产丰富。 • B、个人因看,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用管仲),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 3、战国七雄:齐楚秦赵魏韩。P14地图上位置 • 4、春秋五霸目的是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战国七雄的目的灭掉其他各国 ,自己统一天下。 • 5、战国时的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变法目 的“富国强兵” • 6、商鞅变法的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3)奖励军功 (4)建立县制。 • 7、商鞅变法的意义: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 8、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 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 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

八上社会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八上社会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1、中世纪:指从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 世纪,即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

2、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公元800 年的圣诞节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曼帝国诞生。

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西欧封建制度随之形成。

843 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分别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日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于9 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3、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封建制度逐步形成。

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

(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说明西欧封建社会虽然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制约关系。

封建领主之间一团乱麻般的关系,权利义务不清,不断发生战争)4、中世纪基督教的地位和影响:“基督教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的表现:政治上,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丕平献土,教皇国产生,逐渐凌驾于各国之上;经济上,控制大量封建地产,经营庄园,还要求收取“什一税”;思想上,教会垄断教育和文化,控制思想。

5、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6、基督教的演变:(1)产生的历史条件:1 世纪,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残暴统治。

犹太人多次起义但屡屡失败,感到绝望的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来拯救自己脱离苦难。

基督教产生了。

(2)变化:由贫苦民众的宗教逐渐演变成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成为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政治原因:随着罗马帝国加强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阶级、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统治者为缓和社会矛盾,便于控制被压迫人民和被征服民族,开始对基督教采用控制、利用政策,加以扶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准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第二单元合成直接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准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第二单元合成直接版
贸易城市生行会,富商银家新阶级。
第二课 古代西亚国家
穆h罕ǎn默德古兰经,清真寺尖塔圆顶。
伊斯兰教麦加创,真主终结半岛争。 六二二年徙xǐ 志那,壕沟拒敌帝国生。
天方夜谭多奇事,百年翻译巴达城。
普瓦提埃征战止,地跨三洲八纪中。 哈里发四w倭ō阿继,蒙古攻灭旭xù 西征。
印度计数阿拉改,代数医典医集成。
棉稻糖三经此过,东西交流使者充。
第三课 古代印度
本州大和天皇神,五纪一统全日本。 徐福求仙渡海处,东汉光武赐w委ō印。
贵族势盛王权落,孝德改制大化新。
中央集权地国有,大宝律令治国坤。 s孰hú朝为此标m模ó范,隔海西望隋唐人。
奴隶社会封建改Βιβλιοθήκη 平京仿长新都临。十纪庄园生武士,以此为凭四方侵。 li镰án室江户相继立,幕府掌权征夷yí军。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墨洛温朝克维立,宫相cu篡àn权加林继。 丕pī 平献土扶教皇,查理大帝鼎盛期。
继承均分生祸患,其孙三分德法意。 à盎ng撒sā两部跨英岛,领土开t拓uò七国戏。

采邑制度封君臣,五等爵位中世纪。 教会依王掌天下,n虐üè剥农奴税十一。
庄园自足盐铁少,自由渐在心中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个单元)全部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个单元)全部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文化上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

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3.古巴比伦文明:⑪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⑫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⑬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1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作业设计 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1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作业设计 人

第1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3.在中古西欧,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是()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C.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骑士是贵族中的第一等级5.世界三大某某之一的基督教创始人是()6.基督教国家把每年的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是因为这一天是()7.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精神领袖是()8.下列对西欧基督教会的评价不切合实际的是()9.为教皇国奠定基础的人是()•10.曾于1112年发动起义,打败了国王军队的法国城市是()11.下列各项不属于世界三大某某的是()12.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记号,医院和红十字会都用它作为标记。

但在古代它曾是一个羞辱与残酷的刑具,自从耶稣被钉死之后就成为赎罪的象征。

下列某某与红十字有关的是()13.下列材料: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到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面前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

我是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赏赐。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请完成:(1)你知道《圣经》是什么某某的经典?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对今天的历法有何影响?(2)这种某某的教义是什么?(3)分析这一某某产生的背景,阐述它为什么一产生就能发展壮大,成为一种世界性某某?14.下列材料:“中世纪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只有教士具有一定文化知识……随着财富和势力的增加,教会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上层人物日益腐化堕落。

”请完成:(1)当时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是哪种某某领袖?(2)怎样理解“财富和势力的增加”?(3)当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状况怎样?15.中古时期的西欧,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它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5 DBDDA 6-12 BCDCDCD13. 答案:(1)基督教。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1.教会的权势:a.政治上:君权神授,凌驾于王权之上,神权高于世俗权力b.经济上:实行“什一税”获得经济权力,掌握西欧三分之一土地。

C.思想与教育:基督教占西欧封建社会统治地位,且垄断教育和文化,向人们阅读《圣经》2..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教会“君权神授”维护国王地位的合法性;国王通过物质、军事力量维护教会的权威。

两者相互利用,借助对方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

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顺应了历史的潮流?(1)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穆罕默德阅历广泛,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半岛的原始宗教,这是他创立宗教的前提条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顺应了阿拉伯半岛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3)公元6世纪的前后,面对急剧恶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阿拉伯各阶层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创立统一国家。

伊斯兰教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应运而生。

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发挥的作用。

(1)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阿拉伯人原始的多神宗教,适应了统一的需要;(2)《古兰经》对国家建立后的伊斯兰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产生重要影响;(3)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突出特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融合精神。

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

另一方面,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欧三洲之间,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既有条件吸取三大洲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又能成为三洲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5.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8世纪,阿拉伯帝国。

(新教材)八上_历史与社会_第二单元复习

(新教材)八上_历史与社会_第二单元复习

强烈的危机 (5)日本民族具有____________意识、具有 善于学习 坚忍服从 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三大宗教比较:
创始 人 创立 时间 产生 地点 主要经 教义 典 独特 建筑 影响 范围
佛教
乔达 摩· 公元前 悉 达多 6世纪 耶稣 公元 1世纪 公元 7世纪
古印 度 巴勒 斯坦 一带 阿拉 伯半 岛
9、封建庄园的基本特征 自给自足
(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并且世代相传,处于 依附领主的地位)
10、什么是行会?它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保护 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 伊斯兰文明
1、伊斯兰教建立背景
6世纪末,阿拉伯部落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 互仇杀,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重重,阿拉伯人 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作用?
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 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 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 起到桥梁作用。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1、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之间“一衣带水” “一苇可航”。 2、日本的早期历史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 天皇。
4、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1)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包括哪些?
• 翻译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 • 数学:改造印度数字,使用十进位法、创立代数学,数 学家花拉子密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 艺术:清真寺的精美图案等。 • 天文:天文仪器、白塔尼《恒星表》等。 • 医学:拉齐斯《天花与麻疹》、《医典集成》 伊本· 西那《医典》等。 • 建筑:如清真寺的独特建筑风格。 • 地理:阿拉伯人绘制的地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 文学:如《天方夜谭》等。 • 传播中国、印度的发明与物产到欧洲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二单元期末复习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二单元期末复习
(特点: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
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帝国都城
(巴格达)
改造、传播阿拉伯数字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翻译、传播东西方著作
自然科学:数学、医学、天文学等的发展 建筑:清真寺 文学:《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第二单元复习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洲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文明 日本的大化改新
欧洲的封建时期就是指
欧洲的 中世纪 时期
日耳曼人所建立的王国中最强大的 国家是法兰克王国?国王是 查理大帝 ?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帝国
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 基督教
占统治地位
政治上,教皇凌驾于王权之上
经济上,拥有三分之一的土地, 什一税
教育上,垄断教育,只教授 《圣经》
“丕平献土”——教皇国诞生(梵蒂冈)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是 怎么样的?
封君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臣
Hale Waihona Puke 中世纪的西欧等级森严,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 形成了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看图: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模式是?
封建庄园经济
有何特点?
除了盐铁需要外 出购买外,基本上 是自给自足。
兴起原因 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 代表城市 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伦敦 新组织 行会 新阶层 市民阶级的形成
产生时间 7世纪 创始人 穆罕默德 经典 《古兰经》
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伊斯兰教的教徒——穆斯林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班级姓名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一)“中世纪”的含义: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史称“中世纪”。

(二)西欧封建国家1、法兰克王国: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势力最强。

2、查理曼帝国:(1)建立:800年,查理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为皇帝,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

(2)分裂:843年(9世纪中期),签订“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西部发展为“法兰西王国”(法国),中部发展为“意大利王国”(意大利),东部发展为“德意志王国”(德国)。

3、英吉利王国: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建立起一些小国。

这些小国互相兼并,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英国)。

(三)西欧“封建制度”1、确立标志:9世纪,随着查理曼帝国的扩张,许多破产农民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土地制度,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农民纷纷破产,无以为生,无奈之下,他们把原属自己的土地交给封建主,土地为封建主私人所有。

②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他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不得不租种封建主的土地,而把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以地租形式无偿地缴给封建主。

农民就成为依附封建主的农奴2、主要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基督教会处于垄断地位。

3、对立阶级:封建主和农奴。

4、中古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土地的层层分封形成的,各级封主与封臣之间结成主从关系,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主从关系。

(即每个领主只能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四)基督教文明1、“丕平献土”:8世纪中叶,在教皇的支持下,丕平夺取了法兰克王国的王位。

八上 历史与社会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亚欧国家 复习课件

八上 历史与社会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亚欧国家 复习课件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西欧封建国家的强盛
诞生
——查理曼帝国
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 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查理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积极争取取得基督教会的支持; 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借助查理的势力。 教皇为查理加冕意味着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 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 标志着教权与皇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二、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农民的身份变成了农奴的身份 1. 在帝国的形成过程农民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连年征战使农民深受其苦,许多破产的农民被
迫投靠大封建主,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2.查理是如何管理他所占领的土地? 将征服得来的大部分
土地分封给大臣。
理一理
特点之一 封建农奴制 欧洲封建制度 条件:破产的农民变成 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富裕商人
早期资产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 准备了条件
• 1、中世纪西欧农村的土地主要掌握在 ___手中 ( ) • ①国王 ②贵族 ③ 农奴 ④教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 A.自给自足 B.开放性 C.商品贸易频繁 D.依赖 性 • 3、中世纪欧洲著名的政治兼商业的都市有( ) • A、罗马与斯巴达 B、伦敦与巴黎 • C、巴黎与巴格达 D、雅典与斯巴达 • 4、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 由”,其意思是……………………( ) • A、城市的空气真新鲜 • B、农奴在自治的城市住满1年零1天就取得自由民的身 份 • C、人要长寿就要注意保护好空气 D、人人渴望的得 到自由
• • • •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教案与反思

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古欧亚国家的历史。

时间跨度:从5世纪到10世纪前后。

课节概述:欧洲历史进入到中世纪,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开始出现封建制度,随着城市的重建,新的国家版图逐渐形成,欧洲逐渐迎来近代文明。

阿拉伯为东西方文明的沟通搭起了交流的桥梁。

亚洲的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先进文化,进行了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

阶段特征:中古文明的相继兴衰,近代文明开始浮现。

1.了解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能描述欧洲庄园制度的概况。

2.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3.知道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重点】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概况;阿拉伯帝国;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难点】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和封建等级制度;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历程;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丕平献土: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夺取王位后,为了报答教皇的支持,将意大利中部的大片土地赠予罗马教会。

这件事被称为“丕平献土”。

2.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0-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因而被欧洲人叫做阿拉伯数字。

【素材积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旧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摘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摘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摘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旧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 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天文仪器 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 清真寺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文学
阿拉伯国家发展的线索
阿拉伯的分裂→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繁荣→阿拉伯 帝国的衰落 建立者: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促进作用
D
• 6、大化改新的措施中,把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 出来的措施是( ) A.公地公民制度 B. 班田收授法 A C.租庸调制 D. 改革统治机构
当堂练
背景
1、将信息表中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过程、内容 影响、意义
大 化 ④ 改 ⑤ 新
时间

② ⑥


①成为天皇制中 央集权国家
①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③646年,大化改新 ④社会矛盾尖锐 ⑤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 ⑥编订了第一部律令法典 ⑦土地收归国有
伊斯兰教创立: 时间:7世纪初
地点: 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穆罕默德
伊 斯 兰 教
教义: 放弃其他信仰,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经典:《古兰经》 教徒: 穆斯林 伊斯兰教具有其他宗教没有的特点: 政教合一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622年,出走麦地那
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特点: 与伊斯兰教创立、传播同步
位置: 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最强大的是: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加冕: 查理曼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 三分查理曼帝国:法兰西 意大利 德意志 日耳曼人的另一支: 英吉利王国 基督教: 时间:1世纪 地点: 巴勒斯坦 教义: 耶稣是救世主,忍受苦难,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中世纪占统治思想:基督教 文化教育: 被教会控制 基督教经典是《圣经》
中 世 纪 与 基 督 教
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取得教会支持。
800年 教皇为查理加冕,查理曼帝国建立
843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法兰克王 国建立
丕平献土
帝国分裂
5世纪后 期
8世纪中 800年 843年 叶
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日尔曼国家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向 查理曼帝国的转变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 法、德、意等国 逐渐形成
庄园经济特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庄 园 庄园里的关系: 农奴依附于庄园主 和 城 欧洲政治、贸易中心: 伦敦和巴黎 市 对外贸易繁荣的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
手工业享誉欧洲: 佛罗伦萨 保护同行手工业者利益不受侵犯: 行会
伊斯兰教关于只信仰真主安 拉,不再信仰别的神的主张,对 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阿 拉伯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巩固提升
• 1.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 B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使阿拉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④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
2.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 岛走向统一的主要依靠是( C ) A.战争 D.外族征服 B.改革 C.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
半岛的统一: 632年
麦地那—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纪元的开始)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 拉 伯 帝 国
建立: 8世纪中叶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定都:巴格达
帝国 衰落: 10世纪,分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文 化 传 播 文 化 创 新
文学
数学 其他 数学 天文学 医学 建筑
翻译、传播欧洲著作
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4.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 不对的是( B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 着思想、文化。 B.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 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 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 社会的中心地位。
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 4、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 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② 承认土地私有和土 地买卖③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 强制普及初等教 育 •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
A
5、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 ) ①典章制度②儒学和佛教③城市建筑④服装、文字、生活风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日 本 的 大 化 改 新
646年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日本周边国家强大 背景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内容 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 经济上: 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法律上: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积极性: 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 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庄园物品: 绝大部分自己生产,盐和铁等需购买
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B ) A.4世纪末 B.5世纪末 C.6世纪末 D.7世纪末 2.不属于由查理曼帝国分裂发展而成的国家是( B ) A.法兰西 B.英吉利王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 3. 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C ) A.贵族 B.封建国王 C.教皇 D.农民
影响
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 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建立县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农民转化为 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 时间
佛教
公元前6 世纪
地点
创始人
作用
悉达多 统治者统治人民 古印度 乔达摩· (天竺) (释迦牟尼) 的工具
古罗马统治 基督教 1世纪 的巴勒斯坦 地区 伊斯兰 610年 阿拉伯半岛 教 (7世纪) 的麦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