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复习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过程中,你对物理 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有了哪些新 的认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vs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例二: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
度是 5m/s , 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4m/s, 再经4S 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 为多大?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即a
为常量
又 a vt v0 t
Vt = v0 + a t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vs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例二: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
度是 5m/s , 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4m/s, 再经4S 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 为多大?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即a
为常量
又 a vt v0 t
Vt = v0 + a t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 2019) 高一物 理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课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复习
典例精析 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 (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 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典例精析 一个物体以v0=8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加 速度的大小为2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 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D.5 s内的位移大小是15 m
【审题指导】 分析题中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关系式求解. v- v 0 【解析】 由t= ,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是4 s,又根 a 据v=v0+at,物体1 s末的速度是6 m/s,A对、B错.根据x=v0t 1 2 + at ,物体2 s内的位移是12 m,4 s内的位移是16 m,第5 s内 2 的位移是沿斜面向下的1 m,所以5 s内的位移是15 m,C、D对. 【答案】 B
(x6-x3 )+
中间时 1 刻 速 度 v t = v =2(v0+v),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 比例法 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例法求解.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 逆向思 题的方法.例如,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 维法 看做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应用 v-t 图象,可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较为简 图象法 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 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
跟踪练习 2.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该质点的x-t关系图象可大致表示为下图中的(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司机立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
刚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共用了12s.求:
= 0 + பைடு நூலகம்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3)开始刹车后2s及10s末的瞬时速度各为多大?
54km/h
18m/h
减速过程1
54km/h
加速过程2
C
三、函数公式题
B 物体的速度为6 m/s(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
(4)6 s末:A 物体的速度为8 m/s(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的速度为-4 m/s(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四、图象类
例3:如图是直升机由地面起飞的速度图象,试计算直升机能到达的最大
高度及25 s 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
v
40
0~5 s:匀加速运动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质点在3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
D.质点在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5m/s
v0 2
102
a= =
m/s 2=5m/s 2
2 x 2 10
v0 10
t s 2s
a
5
v02=2ax
三、函数公式题
瞬时速度
x
某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小车的 -t图线如图所示
(1) 第5 s末物体的速度: v
v 0 at v 0 2 5m/s 10 m/s
(2) 前4 s的位移: x v t 1 at 2 x 0 1 2 42 16m
0
1
2
2
1 2
1
(3)物体前3 s内的位移: x v0 t at x 3 0 2 32 9m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复习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2
2
03
相等时间位移比
0
T
xI
v1
x1
T
v2
T
xII
x2
v3
a
xIII
x3
相邻相等时间
内的位移之比
xⅠ=x1,xⅡ=x2-x1,xⅢ=x3-x2,…,xN=xn-xn-1
xⅠ∶xⅡ∶xⅢ∶…∶xN=1∶3∶5∶…∶(2n-1)
直
线
运
动
的
规
律
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变
速
01
相等位移速度比
x
0
x
v1
(4)第1个x、第2个x、第3个x…第n个x相邻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则由(2)和(3)得
按
t1∶t2∶t3∶…∶tn=1∶(
2 -1)∶(
3 -
位
: : :⋯ = 1: -1: - :⋯ - −
2)∶…∶( n- n-1)
移
等 注意:(1)以上公式对自由落体运动同样适用.
a1 a2 a3 a4 ( x5 x6 x7 x8 ) ( x1 x2 x3 x4 )
a
4
16T 2
直
线
运
动
的
规
律
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变
速
01
瞬时速度比
1. 求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a
0
T
v1
T
v v0 at
v2
2
2
03
相等时间位移比
0
T
xI
v1
x1
T
v2
T
xII
x2
v3
a
xIII
x3
相邻相等时间
内的位移之比
xⅠ=x1,xⅡ=x2-x1,xⅢ=x3-x2,…,xN=xn-xn-1
xⅠ∶xⅡ∶xⅢ∶…∶xN=1∶3∶5∶…∶(2n-1)
直
线
运
动
的
规
律
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变
速
01
相等位移速度比
x
0
x
v1
(4)第1个x、第2个x、第3个x…第n个x相邻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则由(2)和(3)得
按
t1∶t2∶t3∶…∶tn=1∶(
2 -1)∶(
3 -
位
: : :⋯ = 1: -1: - :⋯ - −
2)∶…∶( n- n-1)
移
等 注意:(1)以上公式对自由落体运动同样适用.
a1 a2 a3 a4 ( x5 x6 x7 x8 ) ( x1 x2 x3 x4 )
a
4
16T 2
直
线
运
动
的
规
律
初
速
度
为
零
的
匀
变
速
01
瞬时速度比
1. 求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a
0
T
v1
T
v v0 at
v2
【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___1∶__( _2_-_1_)∶__( _3_-__2_)∶__…_∶_(__n_-__n_-_1)
知识点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v gt 。
x 1 gt2 2
。
(3)速度-位移关系式
变形: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
的时间内甲车的速度由2v增大为3v,乙车的速度由v增大为 4v,求该过程中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二、x aT 2的应用
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
2.5 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 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 B.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C. 第8秒内的位移是4.5m
1)、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地到地面? 2)、重物着地时速度多大?
五、运动学图像问题 12、(多选)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a的图线 是直线,b的图线是曲线,两图线在t=5s时刻相切,已知b质点的加速 度大小恒为0.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0.5 ~ 5s 内,b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一次改变 B.t=5s时刻,a质点的速度大小为0.6m/s C.t=0时刻,b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1m/s D. x0 2.8m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件
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v_=__v_0+__at____.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_x_=__v_0t_+_12_a_t2__.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_v_2_-_v_20_=_2_a_x__.
t1∶t2∶t3∶…∶tn=___1∶__( _2_-_1_)∶__( _3_-__2_)∶__…_∶_(__n_-__n_-_1)
知识点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v gt 。
x 1 gt2 2
。
(3)速度-位移关系式
变形: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
的时间内甲车的速度由2v增大为3v,乙车的速度由v增大为 4v,求该过程中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二、x aT 2的应用
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
2.5 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 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 B.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C. 第8秒内的位移是4.5m
1)、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地到地面? 2)、重物着地时速度多大?
五、运动学图像问题 12、(多选)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a的图线 是直线,b的图线是曲线,两图线在t=5s时刻相切,已知b质点的加速 度大小恒为0.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0.5 ~ 5s 内,b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一次改变 B.t=5s时刻,a质点的速度大小为0.6m/s C.t=0时刻,b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1m/s D. x0 2.8m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件
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_v_=__v_0+__at____.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_x_=__v_0t_+_12_a_t2__.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_v_2_-_v_20_=_2_a_x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ppt复习课件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例2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一时刻 一辆自行车以v自=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旁边超过汽车。试求: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两段法 将上图所示的纸带分为OC和CF两大段,每段的时间间隔是3T,可得x4+x5+x6-(x1+x2+x3)= a(3T)2,显然,求得的a和用逐差法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该方法比逐差法测量数据更加精确、误差更 小。 (3)v-t图象法 根据纸带,求出各时刻的瞬时速度,作出v-t图象,求出该v-t图象的斜率k,则k=a。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舍掉一些偶然误差较大的测量值,有效地减少偶然误差。
代入已知数据得Δx=6t1-32t21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条件知:t1=2 s时,Δx最大。 所以Δx=6 m。 解法四(用图象法) 自行车和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相遇前,t1时刻两车速度相 等,两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为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所以有 t1=va2=63 s=2 s Δx=v22t1=6×2 2 m=6 m。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t′
△v △t
△v′ △t′
t1
t2
t3
t4
t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为什么v-t图像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
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可
匀变 速直
能有两个速度方向。规定了一个为正方向时,另一个便为负值。
线运
动的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不可能仅用正、负号
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12-3t=0
解得t=4s
即4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所以5s末时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即速度为零。
注意: 刹车问题 (与实际相符)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
速直 匀变速直线运动
线运 动的 研究
特点:(1)沿直线运动 (2)加速度不变
v-t图像:一倾斜直线 分类: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动的 研究
(2)表示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3)表示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v /m/s
1.0 0.8 0.6 0.4 0.2
0 1234 5 6 7
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0
t/s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v/(m/s)
v140
8
匀变 速直 线运
v0 <0,a >0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
1.从v-t图像中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
(1)质点在任一时刻的瞬
匀变 速直
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及
v
线运 动的
△v △t
△v′ △t′
t1
t2
t3
t4
t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为什么v-t图像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
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可
匀变 速直
能有两个速度方向。规定了一个为正方向时,另一个便为负值。
线运
动的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不可能仅用正、负号
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12-3t=0
解得t=4s
即4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所以5s末时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即速度为零。
注意: 刹车问题 (与实际相符)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
速直 匀变速直线运动
线运 动的 研究
特点:(1)沿直线运动 (2)加速度不变
v-t图像:一倾斜直线 分类: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动的 研究
(2)表示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3)表示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v /m/s
1.0 0.8 0.6 0.4 0.2
0 1234 5 6 7
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a=0
t/s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v/(m/s)
v140
8
匀变 速直 线运
v0 <0,a >0
返回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
1.从v-t图像中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
(1)质点在任一时刻的瞬
匀变 速直
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及
v
线运 动的
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复习共28张ppt
小试牛刀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 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 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 图象如图所示,那0~t0和t0~3t0两段时
间A.内加(速D度大)小比为1:1
B. 位移大小比为1:3 C. 平均速度大小比为2:1 D. 中间时刻速度大小比为1:1
自由落体运动
间A.内加(速D度大)小比为1:1
B. 位移大小比为1:3 C. 平均速度大小比为2:1 D. 中间时刻速度大小比为1:1
小试牛刀
从离地面72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 阻力,取g=10m/s2.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小球开始下落开始计时,求小球在最初2s内及 最后2s内的位移大小. (3)求小球下落时间为下落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大 小
x
v0t
1 2
at
2
vt2 v02 2ax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 实验原理及设计:
➢ 实验操作:
有哪些注意事项?
➢ 数据记录及处理:
➢ 实验结论: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1.小车开始时靠近打点 计时器 2.先通电,再释放小车
小试牛刀
C. 15m/s
D. 20m/s
扩展
2 + 1 个
1.平均速度 v v0 vt
2
2.中间时刻瞬时速度
vt
2
v0
vt 2
x vt
速
度 3.中间位置瞬时速度 v x
2
v02 vt2 2
小试牛刀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位移 为x。设它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v1,在 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大
高中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阶段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例5: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 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的图像的是 ( )
三、位移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例6: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为x=(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 度分别为( )
A 4m/s,-2m/s2 B 4m/s, 2m/s2
C 4m/s,-4m/s2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阶段复习
知 识 回 顾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x = v0 t + 2—1
=
a
v 0+at
t2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v 0 t
v v0
2
2
v0
五、在 v-t 图象中,物体 的位移 x 在数值上等于图
例9: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经过6秒(汽车未停下)。汽车行 驶了102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Biblioteka D 4m/s, 4m/s2
例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 间图象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 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
A 等于 v 0 2
B
小于 v
0
2
v
v
C 大于 v 0 2
v0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o
t1
t
例8: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的速度为 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 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 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二、速度公式及图象的应用
例3:以6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 如果获得2m/s2的与运动方向同向的加速度, 几秒后它的速度将增加到10m/s (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复习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应用纸带求解速度及加速度 1.应用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在纸带上测出各个连续 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分别是 x1、x2、…、xn。 (1)如果 x1=x2=…=xn,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 x2-x1=x3-x2=…=xn-xn-1≠0,即在连续相等时 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不相等,则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2.应用纸带求解物体的速度:如果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x1、x2、…、xn 为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T 为相等时间间 隔值,则纸带上某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等于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即 vn=xn+2Txn+1。
()
[解析] t1~t2 时间内,v 甲>v 乙,t2 时刻相遇,则 t1 时刻 甲车在乙车的后面,故 A 错误、B 正确。由图像的斜率知,甲、 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均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错误、D 正确。
[答案] BD
[对点训练]
1.[多选]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
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 g=10 m/s2,则下
3.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四条图
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
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在 t2 时刻相距最远 D.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例 3] 在某次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 况的纸带,其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 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 s。
(1)根据纸带信息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 (2)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B=________ m/s,vC=____ m/s, vD=________ m/s。 (3)以打 A 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 v-t 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 a=________。 (4)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件2(共53张PPT)
-
___g_t____
v20
,
②h
=
(②4)上两升个到推最论大:高①度上所升需的的最时大间高度tm=hm_=_____v_g0__2__g___.__;
【对点检测】 [2013·哈三中高三月考] 关于自由落体运 动(g 取 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的、v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 5 m、10 m、15 m 所经历的 时间之比为 1∶2∶3
ABC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 0、加速度 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依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 律的推论有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 s 内位移之比为 1∶3∶5,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 s 末速度大小之比为 1∶2∶3,通过连 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2-1)∶( 3- 2).综 上,选项 A、B、C 正确,选项 D 错误.
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1∶1∶1
D.1∶3∶5,1∶2∶3
B [解析] 根据位移公式 x=12at2,从开始运动起,连续 通过的三段位移分别为 x1=12at12=12a、x2=12a(t2+t1)2-12at12= 4a、x3=12a(t3+t2+t1)2-12a(t1+t2)2=227a,再根据平均速度 公式可得选项 B 正确.
二、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__重__力____作用下从__静__止____开始下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课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空白演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版 物 理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章末小结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分析物体的运动问题,要养成画运动草图的习惯
,主要有两种草图;一是v-t或s-t图象;二是运动轨迹
.这样将加深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发现已知量 人 教
版
和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
理
2.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
析,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规律.如果全过程不是匀变
速运动,但只要每一小段做匀变速运动,也可以在每小段
上运用匀变速公式求解,前后段以速度v相连.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设T为时
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人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2)由上图可知,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答案:(1)图线见上图 (2)x=900m
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
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
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解析
法外,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
人
教
空白演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版 物 理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章末小结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分析物体的运动问题,要养成画运动草图的习惯
,主要有两种草图;一是v-t或s-t图象;二是运动轨迹
.这样将加深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发现已知量 人 教
版
和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
理
2.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
析,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规律.如果全过程不是匀变
速运动,但只要每一小段做匀变速运动,也可以在每小段
上运用匀变速公式求解,前后段以速度v相连.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人 教 版 物 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设T为时
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人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2)由上图可知,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答案:(1)图线见上图 (2)x=900m
3.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有相互联系,因
此,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
比较,筛选最简捷的解题方案.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解析
法外,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
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复习课(共37张PP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复习课 【知识体系】
[答案填写] ①v=v0+at ②x=v0t+12at2 ③v2-
v20=2ax
④v0+2 v
⑤v t 2
⑥xn-xn-1=aT2
⑦倾斜直
线 ⑧图象纵坐标 ⑨图象的斜率 ⑩图象与 t 轴所围面
积 ⑪图象的纵坐标 ⑫图象的斜率 ⑬等于零 ⑭只
受重力 ⑮v=gt
交点 同一位置
动的速度相同
2.运动图象的应用技巧. (1)确认是哪种图象,v-t 图象还是 x-t 图象. (2)理解并熟记五个对应关系. ①斜率与加速度或速度对应. ②纵截距与初速度或初始位置对应. ③横截距对应速度或位移为零的时刻. ④交点对应速度或位置相同. ⑤拐点对应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典例 2】 如图所示,a、b 分别为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 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其中 a 为过原点的倾 斜直线,b 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平均速度法 -v =xt 对任何直线运动都适用,而-v =12 (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 度法
v2t =-v =12(v0+v),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 比例法 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
例法解题 图象法 应用 v-t 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
答案:B
4.(多选)(2016·全国卷Ⅰ)甲、乙两车在 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则( )
2.善用逆向思维法. 特别对于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倒过来可 看成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公式可以简化 如v=at,x=12at2,初速度为 0 的比例式也可以应用. 3.注意. (1)解题时首先选择正方向,一般以 v0 方向为正方向. (2)刹车类问题一般先求出刹车时间.
章末复习课 【知识体系】
[答案填写] ①v=v0+at ②x=v0t+12at2 ③v2-
v20=2ax
④v0+2 v
⑤v t 2
⑥xn-xn-1=aT2
⑦倾斜直
线 ⑧图象纵坐标 ⑨图象的斜率 ⑩图象与 t 轴所围面
积 ⑪图象的纵坐标 ⑫图象的斜率 ⑬等于零 ⑭只
受重力 ⑮v=gt
交点 同一位置
动的速度相同
2.运动图象的应用技巧. (1)确认是哪种图象,v-t 图象还是 x-t 图象. (2)理解并熟记五个对应关系. ①斜率与加速度或速度对应. ②纵截距与初速度或初始位置对应. ③横截距对应速度或位移为零的时刻. ④交点对应速度或位置相同. ⑤拐点对应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典例 2】 如图所示,a、b 分别为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 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其中 a 为过原点的倾 斜直线,b 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平均速度法 -v =xt 对任何直线运动都适用,而-v =12 (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 度法
v2t =-v =12(v0+v),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 比例法 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
例法解题 图象法 应用 v-t 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
答案:B
4.(多选)(2016·全国卷Ⅰ)甲、乙两车在 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则( )
2.善用逆向思维法. 特别对于末速度为 0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倒过来可 看成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公式可以简化 如v=at,x=12at2,初速度为 0 的比例式也可以应用. 3.注意. (1)解题时首先选择正方向,一般以 v0 方向为正方向. (2)刹车类问题一般先求出刹车时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D OB 2T
OF 2OC 9T 2
【变式训练】(2013· 黄石高一检测)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 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 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 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______cm,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 速度为_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3)图线的纵轴截距应为打下O点的瞬时速度。 (4)由逐差法得小车的加速度应为: 代入数据解得:a=1.19 m/s2 答案: (1) DE (2) 见解析 (CD EF) (OA AB BC)
(3)打下O点时的速度9T (4)
a
2
1.19
CF OC OF 2OC 2 9T 9T 2
【解析】(1)打下C点时的速度:vC= (2)打下A点时的速度:vA= 同理可得:vB=0.496 m/s OB vC=0.615 m/s, vD=0.733 m/s, 2T vE=0.852 m/s 将上述各点的速度值在v-t图 像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BD OD OB 2T 2T 0.377 m / s
10.00 102 m/s 2 0.1
1 (vO v A )T, 2
二、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 给物体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只 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运动性质 物体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所以竖直上 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 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则a=-g,其运动学 公式为速度公式v=v0-gt 位移公式x= 位移、速度关系式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Δ s=k(常数)可得10.00-s1-s1=18.0010.00-(10.00-s1),解得:s1=4.00 cm。根据 Δ s=aT2,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 =2.00 m/s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 度为vA= =0.500 m/s,再根据s1= 2 s 2.00 10 2 解得:vO=0.300 m/s。 m / s 答案:4.00 0.300 2.00 T2 0.12
1 2 v0 t gt 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 2 v0 2gx
4.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整个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但其本质是加速 度恒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可采用两种方法处理: (1)分段法:上升过程是加速度a=-g,末速度v=0的匀减速直线 运动,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阶段复习课 第二章
请你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在空白处填上恰当 的内容,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的 研究
加速度 均匀 v0+at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研 究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1 v0 t at 2 2 2 v 2 v0 2ax
v0 v 2
a
(x 4 x 5 x 6 ) (x1 x 2 x 3 ) 9T 2
【典例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在实验中获得了一条纸带,并从中选取了7个计数点,如图所示, 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测出OA=3.18cm,OB=7.54cm, OC=13.09cm,OD=19.83cm,OE=27.75cm,OF=36.87cm,则
5.基本特点 (1)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对称性特点: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具有对称性。 t上 0 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 g 2 v 相等;上升和下落过程通过同一段高度所用时间相等。 H 0。 ②速度对称:物体在上升和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g
vt
2
2 v0 v2 2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研 究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相同 相反
加速度 位移
a=g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研 究 gt
1 2 gt 2
2gh
1.由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在纸带上测出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x1、x2…xn, ①如果x1=x2=…=xn,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如果x2-x1=x3x2=…=xn-xn-1≠0,即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据此可 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不相等,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 运动。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果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x1、x2…xn为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 的位移,T为相等时间间隔值,则纸带上某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等 于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即
x n x n 1 vn 。 2T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由图像求加速度:利用多组数据描绘出v-t图像,则v-t图线 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 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 分别是x1、x2、x3、x4、x5、x6,T为计数点间的时间,则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
(1)该同学要计算打下C点时的速度,可用公式vC=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2)请用描点法在图中作出v-t图像(要求有5个点)。
(3)图像的纵轴截距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可用公式a=______(用字母表示), 算出结果为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整体法: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a=-g的匀变 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即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几个关系式可以直接应用。 注意方程的矢量性,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表示 上升过程,v<0时表示下降过程,且当v<v0时在抛出点上方, 当v>v0时在抛出点下方;x>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上方,x<0表 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