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合集下载

创伤综合征

创伤综合征
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连枷胸常合并有肺挫伤,而且
又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重要因素 )、肺挫伤等均可造成缺氧和低氧血症, 从而加重脑损害。因此,对这类患者早期抢救应首先保证呼吸道通畅、充 分供氧,对合并血气胸者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 我们体会对这类患者早期施行机械通气的优点是: (l)保证了足够的潮气量,从而保证了氧供。 (2)减少了呼吸肌做功,从而降低了氧耗。 (3)适当的过度通气使PaCO2控制在30~35 mmHg时是治疗脑水肿、
进入大循环;部分栓子还可通过因肺循环受阻而开发的 动、静脉交通支进入大循环,引起脑、心、肾、肝等的 栓塞。
②在胸腔、腹腔压力增高时,肺静脉栓子可不经过心 脏而由Batson脊椎静脉丛直接入脑致脑静脉栓塞,但较 少发生。
③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人,因种种原因右心压力高于左心 时,栓子可通过房室间隔缺损或未闭的动脉导管等异常通 道,由右心直接进入大循环,或经肺—支气管的交通支进 入体循环,引起脑及其他器官的栓塞——反常栓塞。
➢ 眼球深部组织出血
眼球外凸
➢ 视网膜血管破裂
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 鼻、耳道出血、鼓膜穿破
耳鸣、暂时性耳聋
➢ 颅内点状出血、脑水肿
一过性意识障碍、头昏、头
痛烦躁不安,少数有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瞳孔可扩大或缩小
➢ 颅内静脉破裂
颅内血肿
偏瘫和昏迷,甚至死亡
简要病史:老年男性,因塌方掩埋后昏迷两小时来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昏迷、瞳孔光反射消失,结膜水肿出血,肺水肿以及特征性的上半身瘀斑。B 超和查体未见明显的内脏损伤和骨折。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无效死亡。
常伴有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等症状。往往于伤后即刻或 者12~24小时内突然死亡。有类似右心衰竭和肺梗死的 表现。由于皮下点状出血及肺部X线表现尚未出现而极 难诊断,常由尸检证实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的医疗风险更大。

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病理: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

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的肌肉坏死。

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

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频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65mmHg),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骨筋膜室综合征,也被称为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或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组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综合征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创伤骨科医生必须高度重视。

该综合征的病因包括骨筋膜室容积骤减和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

骨筋膜室容积骤减的原因可能是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或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而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缺血后组织肿胀、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或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以及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是由于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时,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导致室内肌肉和神经缺血和缺氧。

缺血和缺氧加重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发生频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坏疽等严重后果。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 (65mmHg)时,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

小腿间定正常压力为2.0kPa(15mmHg),当压力升至733kPa(55mmHg)时,血循环完全中断。

间室内神经缺血30分钟,其功能发生异常,缺血12~24小时内,肌肉组织缺血2-4小时会发生功能改变,8-12小时则会发生永久性的损坏,即肌肉坏死。

在肌肉坏死时,会释放大量的K+和肌红蛋白。

组织缺血缺氧会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同时受累组织会发生无菌性炎症,产生大量的毒性介质。

这些物质进入血循环后会引起全身的损害,如休克、心功能障碍、心律紊乱等。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肌力减弱和感觉障碍等。

实用骨科学备考

实用骨科学备考

实用骨科学筋膜间隙综合征(conpartment syndrome,CS)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系肢体、臀部等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压榨或长时间重力压迫,致肌肉坏死并引起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骨折直接(或一期)愈合:是一种特殊的愈合方式,指骨折端通过直接成骨和骨单位重建从而达到骨性连接。

这种骨折愈合只有在切开复位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并采用坚固的加压固定使骨折端紧密对合后才会发生。

一期愈合又存在接触愈合和间隙愈合两种方式。

骨折二期愈合: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骨折愈合方式。

当骨折端接触得不够紧密且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活动时,骨折愈合将经过软骨成骨的过程,骨折端在应力刺激下,通过炎症反应、骨痂形成和改建而获得连接,这种方式即二期愈合。

二期愈合的骨折端在X线片上可以见到较明显的外骨痂形成,并有骨吸收的过程。

骨折二期愈合可分为3个阶段,即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和骨痂改造期。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全身因素局部因素AO原则:骨折端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应用无创外科操作技术争取早期、主动、无痛的活动骨外固定优点:良好固定而无需手术便于处理伤口创面,不干扰骨折复位根据需要,对骨折断端间,施加压力、牵伸力、或中和力,固定后尚可进行必要调整牢稳固定允许早期活动骨折上下关节适于治疗感染性骨折和感染性骨折不连接便于抬高肢体以利血液循环,避免压迫肢体后侧组织,尤其是骨折合并烧伤或皮肤广泛剥脱易于卸除,无需再次手术摘除固定物骨外固定缺点:与石膏和小夹板相比,需经皮放置钢针或钉占有一定空间和可能笨重针道经肌肉时,将影响肌肉收缩钢针松动,针道感染,则难以及时采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骨外固定适应证四肢开放性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骨折伴有严重烧伤广泛软组织挫压伤,肢体高度肿胀的闭合性骨折治疗骨折同时需要用交腿皮瓣、游离带血管蒂皮瓣等修复性手术骨折需要牵伸固定,保持肢体长度者多发性创伤或多发性骨折,便于复苏和处理威胁生命的脏器伤需多次搬动和分期处理的战伤骨折,便于严密观察伤口感染性骨折和感染性骨不连接,有助于控制感染和促进骨愈合肢体延长肱骨外髁骨折的分度一度,外髁骨骺骨折后无移位二度,外髁骨骺骨折,骨折块向外后侧移位,但不旋转三度,外髁骨折块向外侧同时向后下翻转移位四度,肱骨外髁骨骺骨折伴尺桡骨近端向后、外侧脱位,但骨折块保留在桡骨头上面不旋转孟氏骨折(Monteggia)原系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

肌间隔综合征

肌间隔综合征

筋膜间隔综合症(compattment syndromeCS),常见于小腿、前臂、手及臀部。

多因外伤骨折,长时间的压迫缺血或剧烈运动后引起。

近来有不少报道、发病原因特殊,并有医源性者,发病部位也不限于上述数处。

今结合我院病例,讨论如下。

一、筋膜间隔综合症的病因CS的发病多为严重外伤,亦有闭合性粉碎性骨折、石膏固定过紧等原因造成。

过去认为开放性外伤,血液外流,间隔区中组织压增高不多,不致发生CS。

近见多篇报告,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后发生CS。

Blick(1986)报道180例198处开放性胫骨骨折,有16例18处发生CS。

Delee及Stiehl(1971)报告104处开放性胫骨骨折有6处发生结论小腿肌间隔综合征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效果好,相反会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肌间隔综合征(1)肢体的挤压伤:肢体受重物砸伤、挤压伤或重物较长时间压迫,例如地震时建筑物倒塌压砸于肢体上,醉酒、CO中毒等昏迷病人,肢体压于自己的躯干或肢体之下,受压组织缺血,于压力除去后,受伤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出血,反应性肿胀,使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增加,随之压力增高而发病。

很常见的是股骨干骨折、股骨挤压伤。

(2)肢体血管创伤:肢体主要血管创伤,受其供养的肌肉等组织,缺血在4小时以上,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应性肿胀,使间区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本症。

例如股动脉或胭动脉损伤,在4小时以后修复血管,可能发生小腿筋膜问区综合征。

肢体创伤出血,在急救时上止血带时间较长,例如2~3小时,肢体尚未坏死,除去止血带之后,肢体反应性肿胀严重者,在下肢可发生小腿筋膜间综合征。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处压迫、刺激或损伤肱动脉,导致痉挛或血流淤滞,致前臂肌肉缺血,发生Volkmann挛缩。

(3)肢体骨折内出血:出血流入筋膜间区内,由于筋膜问区的完整结构并未受到破坏,瘀血无法溢出而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压力增高而发病,可见于胫骨骨折及前臂骨折等。

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

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

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并发症,发生在肢体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导致压力增高,进而导致间隙内的肌肉、神经或血管发生进行性的缺血性坏死,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本文将对骨筋膜室综合症进行客观完整的名词解释。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篇1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早期综合征,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病变。

该综合症通常发生在肢体创伤后,由于创伤导致筋膜间隙内的内容物增加,进而导致压力增高,使得间隙内的肌肉、神经或血管发生进行性的缺血性坏死。

病人通常会出现高度肿胀、被动活动疼痛剧烈、主动活动障碍、动脉搏动不清、减弱、皮温降低、感觉出现异常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骨筋膜室综合症可能会导致肢体坏死和截肢。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治疗通常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即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该手术通常是在麻醉下进行的,通过切开皮肤和筋膜,减轻筋膜室内的压力,使得肌肉、神经和血管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

在术后,病人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肢体的功能。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篇2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紧急疾病,通常由于上肢或下肢骨折引起的骨筋膜室压力过高而导致。

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一个小腔隙,当压力过大时,会压迫里面的神经血管,导致肢体远端的供血障碍和剧烈的疼痛。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肢体的缺血性坏死。

治疗通常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切开减压。

症状包括苍白、异常感觉、无脉、部分丧失运动功能和疼痛等。

诊断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

《名词解释骨筋膜室综合症》篇3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临床急症,通常由于创伤、骨折、肌肉痉挛、水肿等原因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神经、肌肉、血管等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概述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又称颈肩肌 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风 湿、慢性颈部肌痉挛等,累及腰 部时称腰肌筋膜炎。属于常见病, 该病易在筋膜、腱鞘、肌膜、肌 腱、骨膜和皮下组织中患病,常 常引起颈肩背痛。
颈肩肌筋膜炎
病因: 1、劳损 2、风湿,寒湿潮冷
临床表现
肩周炎
病因:
1、关节比例失调,活动范围大, 稳定性差
2、滑囊多,过劳易损 3、肩袖损伤 4、肌肉肌腱包饶周围,反复
摩擦易致损伤 5、风湿,炎症,退行性改变
肩周炎
肩周炎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多于男,不一定有外 伤史,部分有肩受凉史
疼痛:部位在肩周,夜间及活动后加重,
半夜痛醒,呈持续性痛。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生活
治疗
颈肩肌筋膜炎
1、一般治疗:规律生活和工作,纠正 不良姿势,避免过劳, 积极抗炎,防寒避湿
2、痛点注射 3、神经阻滞:星节、颈丛、肩胛上 4、针灸理疗,针刀效佳 5、中药内服外治 6、手术:软组织松解(含微型松解)
疗效肯定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因组织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 多种因素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发生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一 组病症,成为肩关节周围炎,简 称肩周炎,因多在50岁左右发病 又称50肩、冻结肩、凝肩等。女 多于男,有自限倾向。
肋骨-锁骨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本病多在 20岁以后出现,妇女稍多。病人感到周期性肩胛疼 痛,向下放射到手臂内侧,严重者疼痛剧烈,为钻刺或烧灼性 疼痛,从肩胛后面向颈侧及手臂内侧、前臂及手掌放射。上肢 的伸展及外转运动,如举物、背物或提物可使疼痛加剧。而手 臂内收、屈肘时最为舒适。在尺神经分布的手臂内侧可有感觉 障碍,晚期可有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受压,可 有手部皮肤发凉、苍白或青紫,胳膊上举时更为明显,并有桡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偶有因交感神经受累而出现霍纳氏征。

肌筋膜疼痛详解

肌筋膜疼痛详解

肌筋膜疼痛详解人体疼痛75%是由激痛点引起的肌肉结节和肌肉紧绷带——引起牵涉痛。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和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

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

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又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常引起腰背痛、颈肩痛、腰腿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一个常见的慢性疼痛病。

-------去掉真皮层后的浅筋膜筋膜的解剖构造及作用机制所谓筋膜,是人体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为一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的外表一层菲薄膜性构造,遍布全身,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2种: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浅筋膜对其深部的肌、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些部位的浅筋膜对外来加压能起缓冲作用。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肉关系密切,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其插入肌群间,并附着于骨,构成骨间隔;并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肌数目众多而骨面不够广阔的部位,还可供肌的附着或作为肌的起点;肌肉较兴旺的地方,其深筋膜就显得特别兴旺,强厚而坚韧。

具有保护肌肉免受摩擦和约束肌肉的活动,并分隔肌群或肌群中的各间肌,以保证肌群和各间肌能单独进展活动。

深筋膜在腕踝部可增厚形成支持带,对经过其深部的肌腱有支持和约束作用,并能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以调节肌力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筋膜可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

由于血管和神经都沿着肌间或肌群之间的筋膜间隙行走,这对于诊断血管神经及肌的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又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等。

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坏死,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候》载:“夫金疮始伤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合后,仍令痹不仁也。

”说明早在公元7世纪中医对此证的病机“荣卫不通”及临床表现“痹而不仁”已有所认识。

[病因病机]筋膜间隔区是由肌间隔、筋膜隔、骨膜、深筋膜与骨等构成(图5-15)。

上臂和大腿的筋膜较薄而富有弹性,且肌肉丰厚又为单骨,故上臂和大腿受压后不易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前臂和小腿为双骨)筋膜厚韧而缺乏弹性,且有骨间膜,致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不能向外扩张,因此前臂和小腿受压后易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间隔区内的组织主要是肌肉,血管神经穿行其中,在正堂情况下,筋膜间隔区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组织压或肌内压。

当间隔区内的容积突然减少(外部受压)或内容物突然增大(组织肿胀或血肿),则组织压急剧上升,致使血管、肌肉和神经组织遭受挤压。

其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1.肢体外部受压肢体骨折脱位后,石膏、夹板、胶布、绷带等固定包扎过紧过久;车祸,房屋或矿井倒塌,肢体被重物挤压;昏迷或麻醉时,肢体长时间受自身体重压迫等,均可使筋膜间隔区容积变小,引起局部组织缺血而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2.肢体内部组织肿胀闭合性骨折严重移位或形成巨大血肿,肢体挫伤,毒蛇或虫兽伤害,针刺或药物注射,剧烈体育运动或长途步行,均可使肢体内组织肿胀,导致筋膜间隔区内压力升高。

3.血管受损主干动脉损伤、痉挛、梗塞和血栓形成等致使远端筋膜间隔区内的组织缺血、渗出、水肿,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而发生间隔区综合征。

若主干动静脉同时受伤,可诱发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由于筋膜间隔区内血循环障碍,肌肉因缺血而产生类组胺物质,从而使毛细血管扩大,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和液体渗人组织间隙,形成水肿,使肌内压更为增高,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表5-1),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即产生“痹而不仁”的症状。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就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与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内得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得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与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就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得并发症之一,对患者与医生都构成严重得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得医疗风险更大。

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得重视。

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得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得压迫。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得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她组织。

病理:骨筋膜室得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得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

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得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得肌肉坏死。

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得畸形——爪形手、爪形足、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骨筋膜室综合征就是指频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65mmHg),组织内得血循环完全中断。

小腿间定正常压力为2。

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骨 筋膜 综 合征 是 四肢 骨筋 膜 室 内的 肌 肉和 神经 组 织 因急性严 重 缺血 而发 生 的不同程 度 的肌 肉坏死 与神经 变性 , 不及 时诊 断和治 疗 , 若 可迅速 发展 为坏 死或 者 坏疽 , 成 肢体 残 废 , 至危 及 生命 , 造 甚 我科 在 19 9 9~2 0 年共 收治 的5 病例 中 , 06 例 患者经 精心 治疗
( 稿 :0 6 0 — 2 收 2 0 — 9 5)
作 者 单 位 : I00包 头 市 第 四 医 院 043 作 者 简介 : 燕 , 明 女 大 专 , 理 师 护
小腿软组织损伤合并筋膜问隙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张红 霞
关 键 词 小腿 损 伤 筋 膜 问 隙综 合征
王艳蕾
魏 彩 丽
维普资讯
包头 医学 20 0 7年第 3 卷第 4 1 期
骨 筋 膜 室 综 合 征 的 护 理 体 会
明 燕
关 键 词 骨 筋 膜 室 综合 征 护 理 文 献 标 识 码 B
杨 雪 英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436
文 章 编 号 10 - 3 0 (0 7 0 —0 4 一 0 0 7 57 20 )4 2 l l
及护理 , 均痊 愈 出院 。 1 临 床资料 19 2 0 年5 患 者 均 为 男 性 , 龄 2 4 9 9~ 0 6 例 年 0~ 5 岁 。 肢患 者4 , 上 例 下肢 患者 1 。 例 致伤 原 因 : 骨折 后绷 带 , 膏过 紧 1 , 它4 为外 伤所致 。 石 例 其 例 2 护 理体 会 ① 骨筋 膜室 综合 征 的常见病 因包 括 : 重 挫伤 、 严 挤压 伤 、 伤 、 烧 过度 疲 劳 的 长途 旅 行 , 四肢 损 伤 或骨 折后绷 带 、 膏夹 板使 用过 紧等 , 石 在经 我们 治疗 的病 列中, 主要 病 因是 外 伤 引起 , 骨折 病 人 护理 时 , 对 早 期 给予 抬高 患 肢 , 以促 进 血 液循 环 , 轻 肿胀 。 减 注意 观 察石 膏 绷 带 的松 紧 及 患 肢 的 肿 胀 、 稍 血 运 、 末 感 觉 、 动 、 温等 , 运 皮 如有 不适 , 及时 向 医师 汇报病 情 变

药物保守治疗筋膜间隔区综合症

药物保守治疗筋膜间隔区综合症

药物保守治疗筋膜间隔区综合症
王 永 红
( 西 省 黄 陵县 人 民 医院 外科 陕
770 2 3 0)
【 摘要】目的 :打破 手术切 开减压的常规 ,应 用药物保 守治疗。方法 :病例 为 9 年 以来治疗的筋膜间隔 区综 2 合征 ( S)2 患者 。采用 药物静接甘露 醇、七叶皂苷钠 ,口服迈之 灵及 活血消肿汤 治疗 。结果 :1例无效手 OC 0例
日 2 。注 意 :肾 损 伤 ,肾 衰 竭 ,肾功 能 不 全 ,孕 妇 , 次

肌 肉无 力,被动牵拉肌腹剧痛 。③病变 区张力增高 ,
肿胀 明显,潮 红 ,触痛 。④患肢感觉减退加重 。⑤肢 体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 ,肤温 降低 。⑥筋膜 间隙室压 增高 ( 正常压力 1 3p .K a以下 ) 。⑦指 端 甲床血氧饱和
术 切 开 减 压 外 ,其 余 痊 愈 。 结 论 : 对 于 筋 膜 间 隔 区综 合 征 应 重视 ,早 发 现 ,早 诊 断 ,早 期 药 物 治 疗 。 【 键 词 】 筋 膜 阅 隔 区 综 合 征 ( S) 中 西 药 物 关 OC 疗 效
中图分类号 :R 8 . 66 3
中 国 中 医药 杂 志
20 0 8年 9月 第 6卷 第 9期
折外固定后致 2例 ,烧伤伴胫骨骨 折合并筋膜 间隔区 综合征 1 。司机 1 例 0例 ,矿工 5例 ,建筑工人 2例 , 其它职业 3 。 例 12 治疗方法 . 首先解除病 因, 如石膏或夹板绑扎过 紧,立即绑松 。骨折 压迫神经 、血管,立即复位 或骨 牵 引等 。抬高患肢,冷敷 患肢 。应用甘露醇 15 i 2 m ,1 日3 , 次 快速静滴 。 七叶皂 苷钠 2 m 0 g加入生理盐水或 葡萄糖 中静滴 ,1日 1次 。饭后 口服迈之灵 2片 ,1

筋膜间隙综合征41例的观察和护理

筋膜间隙综合征41例的观察和护理
H pr n ,0 2 2 ( ) 25 8 yet s20 ,4 4 :3  ̄4 . e
[ 贾赤字, 4] 陈
壁, 王跃 民, 高氧液 治疗 缺血性 心肌功能 的研究 等.
[ ] 中华烧伤杂志 ,0 0 1 ( ):7  ̄7 . J. 2 0 ,6 5 2 2 4
f ] oo aek Tsao u B b vL L e a.Oo ebt n 5 P nm rnoGN,i k vA I , oo , t 1 zn a si h h
最低。
[ 孙 传兴 . 2] 临床疾病诊 断依据治 愈 、 转标准 [ ] 北 京: 民军 医 好 s. 人
出 版社 ,98:51 . 19 1—9
[ K raaK,ao M oada nt na deet f mm i oa 3] a j B neG. ycrilu co n fc s i l— u f i oe ns tdha rm hptgyed mcadhp r ni a [ ] Ci E p e erf ye i cr e i n yet s era J . l x t o rl i e v t n
高氧 液 中 ;I I 型呼 吸 衰竭 患 者慎 用。
同时 , 在使用过程 中应严格按操作 规程操作 , 避免 污染 , 并保 证有效 、 充分 的溶氧活化 。 32 5 高氧液可 与常规 氧疗合 用 , .. 不能 代 替常规 氧疗 尽 管高氧液具有其独特 的治疗作用和使 用方法 上的优势 , 但仍 具有一定 的局 限性。主要 表现在 只能 以输 液 的方式进 入体 内, 能持续不 断的大量输入 , 不 使其效果 受到 限制 ; 氧浓度不 能精确计算 。 3 26 试验组 3例患 者输液 反应 的分析 .. 3例输 液反应 均 在初期使用 高氧 医用液体治疗 仪的时候发 生 , 能是高 氧液 可 制 备过 程中经 验不足 导致 操作不 严格所 致 。在 以 后的操 作 过程 中总结经验 与不 足 , 严格 执行 操作 程序 , 无此类 反 应 再 发生。因此 , 高氧液应用 中的护理 问题 是关键 环节 。通 过加 强护理干预 , 可发挥 这种疗 法 的最大潜 能 , 把不 良反 应 降到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名词解释筋膜间隙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肌肉筋膜间隙炎症和疼痛。

它通常发生在身体活动频繁的人群中,如运动员、长时间工作的办公室人员以及经常进行重力训练的人士。

筋膜间隙综合征在临床上普遍被忽视,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疾病进行深入解释,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筋膜间隙的概念。

筋膜是一种结构蛋白质,存在于人体各个部位,如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等。

它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同时也承载着肌肉和韧带的张力。

而筋膜间隙指的是筋膜之间的间隙,其中填充有结缔组织、黏液以及神经和血管等结构。

这个间隙的存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肌肉和韧带的过度使用、姿势不良、肌肉不平衡以及运动损伤等。

当这些因素引起筋膜间隙的炎症反应时,患者会感觉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僵硬等症状。

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方面,患者通常会出现肌肉酸痛、局部疼痛和压痛感。

疼痛的部位一般与筋膜间隙位置相对应,常见的包括颈部、肩膀、背部和下肢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

诊断筋膜间隙综合征常常需要依赖医生的临床判断和相关检查。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来确定诊断。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X 射线、超声波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定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程度。

治疗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保守治疗通常是首选。

这包括休息、使用止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按摩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修复受损的筋膜间隙。

总结起来,筋膜间隙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其临床表现包括肌肉酸痛、局部疼痛和压痛感。

通过医生的诊断和相关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来说,积极的康复治疗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速康复过程并降低再发风险。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疗规范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疗规范

筋膜间隙综合征【概述】筋膜间隙综合征是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

凡可使筋膜间隙内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或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减小,致其内容物体积相对增加者,均可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

常见病因有:(1)肢体的挤压伤:肢体受重物砸伤、挤压伤或重物较长时间压迫,受压组织缺血,于压力除去后,受伤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出血、反应性肿胀,使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增加,随之压力增高而发病。

(2)肢体血管损伤: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受其供养的肌肉等组织缺血在4小时以上,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应性肿胀,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本征。

(3)肢体骨折内出血:肢体骨折,出血流入筋膜间隙内,由于筋膜间隙的完整性未受破坏,积血无法溢出而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压力增高而发病,可见胫骨骨折及前臂骨折。

(4)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不少文献报道,外用小夹板或石膏板固定,由于固定过紧压力太大,使筋膜室容积压缩,损伤软组织肿胀,亦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如不及时调松夹板,可发生本征。

(5)髂腰肌出血:因外伤或血友病出血受肌鞘的限制,出血肿胀,压力增高,可压迫股神经致股四头肌麻痹。

(6)其他:截石位手术时,两小腿置支架上,小腿三头肌受压迫超过2~4小时,也可致本征。

前臂及手部输液渗出,也可致筋膜间隙综合征。

【诊断标准】(1)病史:有患肢受挤压等受伤史。

(2)伤肢肿胀:伤肢普遍肿胀,并有剧烈疼痛。

(3)疼痛:筋膜间隙触之张力增高,明显压痛,筋膜间隙内的肌肉被动牵拉疼痛,在前臂掌侧间隙,被动牵拉手指伸直时,明显疼痛,大都不能完全伸直手指。

在小腿胫前间隙,被动牵拉足趾跖屈引起疼痛,而胫后深间隙则被动牵拉足趾背屈引起疼痛。

(4)肌肉活动障碍:在前臂表现为手指伸屈障碍,小腿表现为足趾背屈及趾屈障碍。

(5)功能障碍:通过间隙的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早于运动障碍。

筋膜室综合征

筋膜室综合征

感谢聆听!
检验指标如肌酐磷酸酶升高提示肌肉缺血或受损,但通常对诊断筋膜室综合征无意 义
筋膜室压力的测量
正常筋膜室压力:10-12mmHg或更低 多数患者确诊不需要测量ICP 可能带来延误有效治疗的风险
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药物:调节缺血肢体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形成,降低筋膜室压力,减少I/R损伤:甘 露醇、别嘌呤醇、超氧化物歧化酶、云铁胺甲磺酸酯、血栓素A2 甘露醇和碳酸氢盐:能减少血红蛋白管型物沉积,减轻细胞毒性
临床评估
症状:肿胀、(与创伤程度不相称的)疼痛、神经系统症状 最常见:高张力、肿胀肢体,被动运动引出疼痛 神经缺血的早期症状:感觉异常 筋膜室综合征进展的敏感指标:皮肤两点间辨别能力的丧失 动脉搏动检查:要排除急需处理的进行性缺血
阳性表现可能不是可靠的诊断:临床检查诊断筋膜室综合征敏感度仅为13%-19%, 但阴性预测值高达97%-98%
临床方案:“优先改善细胞缺氧”:1.维持正常血压;2.去除任何收缩绷带;3.肢体 位置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不抬高),以避免动-静脉压力梯度降低;4.辅助给氧, 维持最佳氧饱和度
筋膜切开术
是筋膜室综合征完全减压的关键 切开的临床标准:肿胀、高张力的筋膜室;穿越筋膜室肌群的被动运动性疼痛;与
筋膜室有关的神经系统表现 并不是所有标准都具备才能行切开术,存在筋膜室肿胀并具备另外两个标准之一
(被动性疼痛或神经系统改变)时便具备了切开的手术指征 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如果肌肉的进一步肿胀不可避免,谨慎的做法是选择预防性
筋膜切开术
下肢切开技术-单切口
4个室:前、侧,后浅、后深 腓骨颈到外踝上3CM 1个切口减压4个筋膜室 可能损伤腓动脉和神经
下肢切开技术-双切口
1、腓骨颈到外踝上3CM 2、胫骨后方小腿内侧中部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筋膜间隙综合征(ComPartmentSyndrOme)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

9凡可使筋膜间隙内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或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减小,致其内容物体积相对增加者,均可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

9常见的缘由有:1.肢体的挤压伤肢体受重物砸伤,挤压伤或重物较长时间压迫,例如地震时建筑物倒塌压砸于肢体上醉酒、CO中毒等昏迷病人肢体压于自己的躯干或肢体之下。

受压组织缺血,于压力除去后,血液再灌流使受伤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出血反应性肿胀使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增加,随之压力增高而发病。

2.肢体血管损伤*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受其供给的肌肉等组织缺血在4h以上,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应性肿胀,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本症。

如:1.股动脉或胭动脉损伤在4h以后修复血管,可能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

*肢体创伤出血,在急救时上止血带时间较长,例如2~3h,肢体尚未坏死,除去止血带之后,肢体反应性肿胀严峻者,在下肢可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

*肱骨骸上骨折,骨折处压迫、刺激或扳伤肱动脉,导致痉挛或血流淤滞,致前臂肌肉缺血,发生VoIkmann 挛缩,亦是筋膜间隙综合征之一种。

3.肢体骨折内出血肢体骨折,出血流入筋膜间隙内,由于筋膜间隙的完整结构并未受到破坏,积血无法溢出而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压力增高而发病,可见于胫骨折及前臂骨折等。

4.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不少文献报道,外用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由于固定过紧压力太大,使筋膜间隙容积压缩,扳伤组织、肿胀,亦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如不准时放松夹板,可发生本征。

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

5.鹘腰肌出血因外伤或血友病出血受肌鞘的限制,出血肿胀压力增加,呈屈能畸形,可压迫股神经致股四头肌麻痹。

6.其他截石位手术时,两小腿置于托架上,小腿三头肌受压超过5h,也可致本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筋膜间隙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

凡可使筋膜间隙内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或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减小,致其内容物体积相对增加者,均可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

常见的原因有:
1.肢体的挤压伤
肢体受重物砸伤,挤压伤或重物较长时间压迫,例如地震时建筑物倒塌压砸于肢体上醉酒、CO中毒等昏迷病人肢体压于自己的躯干或肢体之下。

受压组织缺血,于压力除去后,血液再灌流使受伤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出血反应性肿胀使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增加,随之压力增高而发病。

2.肢体血管损伤
*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受其供养的肌肉等组织缺血在4h以上,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应性肿胀,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本症。

如:1.股动脉或腘动脉损伤在4h以后修复血管,可能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

*肢体创伤出血,在急救时上止血带时间较长,例如2~3h,肢体尚未坏死,除去止血带之后,肢体反应性肿胀严重者,在下肢可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处压迫、刺激或损伤肱动脉,导致痉挛或血流淤滞,致前臂肌肉缺血,发生V olkmann挛缩,亦是筋膜间隙综合征之一种。

3.肢体骨折内出血
肢体骨折,出血流入筋膜间隙内,由于筋膜间隙的完整结构并未受到破坏,积血无法溢出而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压力增高而发病,可见于胫骨折及前臂骨折等。

4.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不少文献报道,外用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由于固定过紧压力太大,使筋膜间隙容积压缩,损伤组织、肿胀,亦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如不及时放松夹板,可发生本征。

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

5.髂腰肌出血因外伤或血友病出血受肌鞘的限制,出血肿胀压力增加,呈屈髋畸形,可压迫股神经致股四头肌麻痹。

6. 其他
截石位手术时,两小腿置于托架上,小腿三头肌受压超过5h,也可致本征。

Macintosh报道5例,术后出现小腿后筋膜间隙综合征。

前臂及手部输液渗出也可致手筋膜间隙综合征
临床表现: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病一般均比较迅速,严重者大约24h即可形成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1.症状疼痛及活动障碍是主要症状。

肢体损伤后一般均诉疼痛,但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早期,其疼痛是进行性的,该肢体不因肢体固定或经处理而减轻疼痛肌肉因缺血而疼痛加重,直至肌肉完全坏死之前,疼痛持续加重而不缓解。

由于该肌肉损伤肿胀,主动活动发生障碍。

2.体征肿胀、压痛及肌肉被动牵拉痛是本病重要体征。

肢体肿胀是最早的体征,在前臂小腿等处,由于有较坚韧的筋膜包绕,肿胀不甚严重,但皮肤肿胀明显,常起水疱。

肌腹处明显压痛是筋膜间隙内肌肉缺血的重要体征。

于肢体末端被动牵拉该肌,如前臂掌侧筋膜间隙综合征时,被动牵拉伸直手指,则引起屈指肌的严重疼痛。

4.好发部位(记为前臂掌侧和小腿)
上肢最好发生于前臂掌侧及背侧筋膜间隙;
下肢好发生于胫后深间隙及胫前间隙,其次为胫后浅间隙。

前臂桡侧肱桡肌间隙及小腿外侧、腓骨肌间隙,虽然也位于前臂及小腿,但其间隙的骨壁仅是单骨(桡骨或腓骨),而不是骨间膜及双骨因而该间隙也具有相对的可扩展性,发生在该间隙的筋膜间隙综合征较少。

手内骨间肌间隙也是可以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的部位。

上臂间区及髂腰肌间隙偶有发生。

并发症:
①筋膜切开的伤口感染。

②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此种并发症在单纯
筋膜间隙综合征病例发生者并不多。

③缺血性挛缩。

诊断:
病史:有患肢受挤压等病史
伤肢肿胀:伤肢普遍肿胀,并有剧烈疼痛
疼痛:筋膜间隙触之张力增高,明显压痛
肌肉活动障碍:在前臂表现为手指伸直障碍,小腿表现为足趾背屈或者跖屈障碍
功能障碍:通道间隙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早于运动障碍
急救处理
一经确认,早期应立即手术切开减压。

手术指征:
①肢体明显肿胀疼痛。

②筋膜间隙张力大、压痛。

③该组肌肉被动牵拉痛。

④有或无神经功能障碍。

⑤筋膜间隙压在4.0kpa以上。

具有这些体征者应
立即行筋膜间隙切开术。

手术方法包括前臂掌侧减压术、小腿筋膜切开术、掌骨间隙减压术等。

*膜间隙综合征身是一种具有恶性循环、进行性坏死的疾患,伤后24h即可形成,故应按急症治疗,不可拖延。

一般认为在发病24h内治疗者,可以完全恢复。

笔者报道1组包括CO及输液漏入软组织之病例,自伤后至出现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时间,最短者为2~4h,7~10h者占多数少数长达24h。

进行手术切开筋膜减压的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早期即24h内行切开筋膜减压的病例,除合并有神经本身损伤外,均获得完全恢复,功能正常。

晚期筋膜切开的病例因时间早晚而预后不同,36h 切开的病例,前臂、前臂深层肌肉尚未坏死,术后手功能仍可恢复正常;3~8天切开的病例,深层肌肉组织已大部坏死,但浅层肌肉尚好,术后留有轻度缺血挛缩畸形。

伤后18天~3个月行切开的病例,对肌肉缺血挛缩无改善。

①中期治疗:筋膜间隙综合征病例至伤后
3到
4周,肢体肿胀开始消退,疼痛消失,可视为中期,应尽快进行肌肉活动锻炼促使恢复,同时仔细检查受累神经的功能,如神经功能无进一步恢复者,应行手术探察,在显微镜下做神经松解。

②晚期治疗:其目的有三,即纠正畸形、恢复肌肉
活动力量及恢复神经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