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巨变与家族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史

若是要追溯到从我现在开始算起的六十年前,大约是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结婚的年岁,略相差了十来年,但也大约是属于那个时期。爷爷奶奶结婚是在六零年的前后,那时新中国成立也就十来年的时间,爷爷奶奶都是教师,爷爷名叫沈永保,奶奶名为王菊颖,结婚后先后有了三个孩子,六一年出生的沈华,我的父亲;六三年的沈亮,我的叔叔;六四年的沈鸿,我的姑姑。我父亲九二年结婚,我出生在九三年。我叔叔是九零年结婚的,当年就有了我姐姐,沈琪。姑姑结婚还要早一年,之后有了比我更大一些的姐姐,林烨。也就是说在我爷爷奶奶这边,到我这一代都是女孩子,而且都是独生子女。好在我们这个家族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因为这件事伤过神。爷爷这边的家族除了我父亲,其他家族成员都生长、生活在浙江余杭塘栖,我父亲小时候长在塘栖,工作时就去了外地。

再看外公外婆一方。外婆名叫王梅玉,外公名叫刘明桥,都在当地邮电局有固定的工作。外婆生了两个女儿,分别是在六五年还六七年。我母亲是六七年出生的小女儿,取名为刘丽,而我母亲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妈,名为刘玲,在八八年结的婚,隔年生了我哥哥。外公这一家子生活在浙江龙泉——一个因为青瓷宝剑闻名的小城。而我母亲也是由于工作,来到了后来遇见我父亲,同时也是我成长的小城市——浙江兰溪。

在外公外婆那一辈,受教育情况当然不如现在。爷爷奶奶是教师,

大约都是高中生,在当时应该是比较高的学历。外公是小学文化,外婆读完了初中,但外婆好奇心很强又很爱看书,所以文化修养还是比较高的,小时候就能不照着书给我讲水浒、封神演义和红楼这些故事。再下一代来看,我父亲遇到了文化大革命的上山下乡运动,高中读完便下了乡,后来一恢复高考便参加了高考,但当时复习条件很有限,读书无用的观念还是比较强,所以并没有考上大学,而是读了技校。母亲则是读完初中便去读了同一所技校。叔叔的教育经历与父亲差不多,姑姑则是高中毕业便没有再读书。姨妈与母亲也是类似的教育经历,不再复述。到了我这一代,哥哥高中读完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开始帮忙打理家业。两个姐姐,大一些的姐姐现在在读大学,小的已经参加工作。要说三代人读书的经济来源,并没有半工半读的现象,都是家里支付学费生活费。

因为49年后家族人一直生活在市区,职业也都是固定的工人,所以土改、人民公社、大跃进等在我们家族并没有多大影响和体现。有影响的大约只是集体化时期票证管制,爷爷奶奶家一度出现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孩子多粮食少,有钱没票照样吃不到饭,况且文化大革命对老师的打击,自然让当时爷爷奶奶的日子很不好过。经商的有我的姑姑一家和姨妈一家,但那都是九几年开始的事。

再看穿衣方面的变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正处于物资贫乏,人民穷困的时期,所以并不讲求打扮,穿衣的风格以清爽整齐为目标,缝缝补补穿了又穿自然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一直到现在,老人们还经常是穿着补过的破衣服舍不得换成新的。而在父母那一辈,就

有了‘潮’的说法和目标,翻看父母年轻时的照片,衣服款式有了诸多的变化,男装有西装,夹克,裤子也有牛仔裤,料子裤等等许多选择,鞋子皮鞋的款式有些现在看来有种复古的潮流感。女装的款式更是变化多端,牛仔衣,大衣,风衣,西装套裙,连衣裙,各种款式已经不少于当代,只是色彩较为单一,装饰不如现在的丰富。犹记得一张母亲的一张照片,站在秋天的一幢洋房前,穿着西装套裙,印象最深的是脚踩的那双白色高跟鞋,款式很美很精致,即便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双很优雅的高跟鞋。当然,在父母那一辈小的时候,是经历过集体化时期票证管制的,衣料也要凭票领取,票据又很难搞到,可以说是有钱买不着东西的困难时期,记得父亲说过一件事,就是冬天他们的毛衣是用手套纱织成的,就是将很多双手套拆开,将那线再用来织成毛衣,那样的毛衣,据说陪伴了我父亲、叔叔很多个冬天。母亲比父亲晚出生八年,那时候大约已经过了那个物质管制的时期,家里条件相对较好,并没有此类的经历。到了我这一辈,服装的变化已经很难总结,不知道随着我的成长,服装又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饮食方面看,在那个物资凭票供应的时期,糖的供应是凭票的,而且又不便宜,因此在爷爷奶奶家,糖就成了营养品,有时候只有病人才有资格吃。有个例子很能说明糖的珍惜程度:爷爷每次去买糖用的是个小碗,每次也就买那么一小碗,回到家用个大一些的碗装满了水,再将那装着糖的小碗摆在大碗的水中央,说这样做是防止蚂蚁放进去偷糖吃。那时候的饮食与现在相比,最为显而易见的是大鱼大肉

要比现在少的多。并且不得不说的是那时油也凭票供应,所以烧菜并不怎么舍得放油。菜的味道应该是远远不如现在的。从父亲他们的零食来看,有些与我小时候的很像,比如我现在能想起来的是一种叫绕绕糖的零嘴。还听说过一种叫鸡毛换糖的糖板,这种我是没有足够的幸运没见识了。母亲小时候的零食属于地区特产,是杨梅干、梅干一类的农家自制蜜饯,现在去龙泉还能在街边买到。母亲说当时是几分钱几颗的买,当然现在价格上升到了几块钱一小杯,味道却还是与从前一样。鸡毛换糖似乎也有,但不如这种蜜饯惹人馋。雪糕等也都能买到,种类非常少,没什么选择,但据说味道反而比现在的雪糕好的多。当然父母这么说也许是因为那时吃的比较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的零食,着实不太清楚,不过大体看来与父母辈的没太大区别。而就我小时候来看,物资已经极度丰富,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健康不健康的,已经不知道该对哪一种下嘴。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时住的房子都是单位安排的,不大但是住着也还舒适。后来住的则是儿女买的房子。父母辈结婚时大多也是住在单位安排的房子里,后来宽裕了便又买了房。而我这一辈,工作的姐姐哥哥因为还没有结婚都是跟家里人住,我和读书的姐姐自然是住在大学寝室……

交通工具,爷爷奶奶那辈有火车汽车,但由于很少,便是很少会出远门,平时出行大多是走路。而到我父亲这一辈长大一些的时候,有了自行车,逐渐从上而下的风靡起来,最后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自行车,自行车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那时候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

具。到我这一辈,各种车,一天许多的班次,若不是节假日,坐车几乎不用提前买车票。汽车也与当时停停开开的慢车有了天壤之别,公路则是开通了许多高速公路,快客在高速上畅通无阻,没几个小时便能到达目的地。火车还有了地铁、高铁、动车等等,造型现代,速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与外公外婆那时候的出行,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现在我们想去哪里旅游,可以立刻就出发,行李甚至都不是那么的重要,车站各种生活用品十分的齐全,只要带上钱,甚至只是信用卡,便可以云游四海。我想这是爷爷奶奶那辈人在那时所无法想象的。

家族中添置大件物品的时间也很跟得上潮流,电视机、自行车、收音机都是一负担的起就买上。而购置物品的钱都是来自工资的积蓄。

从社会活动的方面来看,家中应该是没有捐出财产来支持社会地方公益事业。并且也没有天主、基督教徒,佛教信仰最为普遍,外公外婆平时爬山,若是见到有庙宇,必定要买香烧了拜佛求平安。在除夕夜十二点时也要去寺庙烧香求佛,求保佑来年家人平安健康。现在同样也没有家族成员参加此类的宗教活动。

这六十年要是总结起来,我们这个家族并没有经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大病大灾没有,大富大贵的也没有,差不多是稳稳当当的,这也是顺了老人们求佛时的心愿。几代人衣食住行的变化自然是很大,现在的我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已经很难想象没有电脑电话的生活是有多么不方便。随着我的成长,家族的成长也在继续,这一切早晚也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乃至家族的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