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图形的相似
数学初三必考知识点归纳
数学初三必考知识点归纳这里按照五个大类把初三的全部知识点都整理一遍,一共二十八个知识点,如下所示:一、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二、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三、二次函数(4个考点)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
初三数学第九章图形的相似解题思路方法探索二(过渡法)
初三数学第九章图形的相似解题思路方法探索二(过渡法)有些习题无论如何也构造不出相似三角形,这就要考虑灵活地运用“过渡”,其主要类型有三种,下面分情况说明.等量过渡法(等线段代换法)遇到三点定形法无法解决欲证的问题时,即如果线段比例式中的四条线段都在图形中的同一条直线上,不能组成三角形,或四条线段虽然组成两个三角形,但这两个三角形并不相似,那就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与比例式中某条线段相等的一条线段来代替这条线段,如果没有,可考虑添加简单的辅助线。
然后再应用三点定形法确定相似三角形。
只要代换得当,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还要注意最后将代换的线段再代换回来。
例1:如图3,△ABC中,AD平分∠BAC,AD的垂直平分线FE交BC的延长线于E.求证:DE2=BE·CE.等比过渡法(等比代换法)当用三点定形法不能确定三角形,同时也无等线段代换时,可以考虑用等比代换法,即考虑利用第三组线段的比为比例式搭桥,也就是通过对已知条件或图形的深入分析,找到与求证的结论中某个比相等的比,并进行代换,然后再用三点定形法来确定三角形。
例2:如图4,在△ABC中,∠BAC=90°,AD⊥BC,E是AC的中点,ED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 DF AC AF.等积过渡法(等积代换法)思考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用三点定形法确定两个三角形,然后通过三角形相似推出线段成比例;若三点定形法不能确定两个相似三角形,则考虑用等量(线段)代换,或用等比代换,然后再用三点定形法确定相似三角形,若以上三种方法行不通时,则考虑用等积代换法。
例3:如图5,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图5 AE F B D G C G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过B 作BE ⊥AG ,垂足为E ,交CD 于点F .求证:CD 2=DF·DG .比例式和等积式的证明方法:常用“三点定形法”、等线段替换法、中间比过渡法、面积法等.若比例式或等积式所涉及的线段在同一直线上时,应将线段比“转移”(必要时需添辅助线),使其分别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来证明. 例1 如图5在△ABC 中,AD 、BE 分别是BC 、AC 边上的高,DF ⊥AB 于F ,交AC 的延长线于H ,交BE 于G ,求证:(1)FG / F A =FB / FH (2)FD 是FG 与FH 的比例中项.例2 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M 是AD 的中点,CM 的延长线交AB 于N .求:AN :AB 的值;例3 如图过△ABC 的顶点C 任作一直线与边AB 及中线AD 分别交于点F 和E .过D作DM ∥FC 交AB 于点M .(1)若S △AEF :S 四边形MDEF =2:3,求AE :ED ; (2)求证:AE ×FB =2AF ×EDB EA C DM N 图 C E DA FM B。
北师版初三数学上册第四章相似图形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上)第四章图形的相像(1)形态一样的图形叫相像图形,在相像多边形中,最简洁的是相像三角形.(2) 相像多边形:假如两个边数一样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像多 边形.相像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像比.一.成比例线段(1)线段的比假如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nm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假如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依次的,假如说a ,d c b ,,成比例,那么应得比例式为:b a =dc . ②()a ca b c d b d==在比例式::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假如b=c ,即 a b b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③推断给定的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第一排:现将四条线段的长度统一单位,再按大小依次排列好;第二算:分别算出前两条线的长度之比与后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第三判:若两个比相等,则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否则不是(3)比例的性质(留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根本性质:① a:b=c:d 则有 ad=bc (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向之积);② ②2::a b b c b a c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a bc d a c d cb d b ad b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3)合、分比性质:a c abcd b d b d ±±=⇔=. (4)等比性质:假如)0(≠++++====n f d b nm f e d c b a ,那么b an f d b m e c a =++++++++ . 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k )这样可以削减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③ 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ba f db ec a f ed c b a fe d c b a =+-+-⇒=--=⇒==32323322;其中032≠+-f d b . (4)比例题常用的方法有:比例合分比法,比例等比法,设参法,连等设k 法,消元法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已知AD ∥BE ∥CF,可得AB DE AB DE BC EF BC EF AB BCBC 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或或或或等. 留意:是所截的线段成比例,而跟平行线无关,所以比例线段中不行能 有AD,BE,CF 的比例关系(2)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0.618AB .即12AC BC AB AC == 简记为:长短=全长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精讲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本讲主要内容】图形的相似包括比例线段,比例性质,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比。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记作abcd=或a:b=c:d。
线段a、d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c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
如果abbc=或a:b=b:c,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c的比例中项。
2. 比例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特殊地,如果a:b=b:c,那么b2=ac;如果b2=ac,那么a:b=b:c。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 bbc dd+=+;(3)分比性质如果abcda bbc dd=-=-,那么。
(4)等比性质如果abcdefmnb d f n===++++≠……(…)那么a c e mb d f nab ++++++++=……3. 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4. 形状相同的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5.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6. 如果两个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解题方法指导】例1. 已知:abcd==23,求a cb d++=___________。
分析:利用等比性质求得。
解:∵abcd =∴a cb d a b++= 又∵a b =23∴a c b d ++=23评析:等比性质可灵活运用。
例2. 已知a b m n a b a b=+-=,则____________。
分析:可由合比性质及分比性质求得。
解:∵a b m n= ∴a b b m n n+=+ a b b m n n-=- ∴a b b a b b m n n m n n+÷-=+÷- ∴a b a b m n m n+-=+- 评析:这里是由合比性质及分比性质相除得到的,体现了它的活用。
初三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刚刚学习过图形的相似这一章节的学生们,大家都掌握了吗下面为大家带来一份初三数学上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的章节练习题,文末附有答案,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看一看,更多内容欢迎关注!知识点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 如图,已知直线11 II 12 II 13 , AB=4 BC=6 DE=3 则EF为()A.2B.4.5C.6D.82. 如图,已知11 II 12 II 13,如果DE: EF=3: 4, BC=8 那么AB 的长是()A.323B.6C.3D.1633. (乐山中考)如图,1 1 I 12I 13,两条直线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C和D E、F.已知ABBC=32则DEDF勺值为()A.32B.23C.25D.354. 如图,已知11 II 12 II 13 , AB=3 DE=2 EF=4,求AC的长.知识点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勺推论5. (成都中考)如图,在厶ABC中, DE// BC AD=6 DB=3 AE=4 则EC的长为()A.1B.2C.3D.46. 如图,在厶ABC中 , D, E分别在AB, AC上,且DE// BC,贝卩下列不成立的比例式是()A.ADDB=AECEB.ADDB=DEBCC.ADAB=AEACD.ABDB=ACCE7. 已知线段a、b、c,求作线段x使ax二be,下列每个图中的两条虚线都是平行线,则作法正确的是()8. 如图,已知EG/ BC GF// DC, AE=3 EB=2 AF=6 求AD的值.中档题9. (嘉兴中考)如图,直线11 // 12 // 13 ,直线AC分别交11 ,12 ,13 于点A, B,C;直线DF分别交11,12,13 于点D,E,F,AC与DF相交于点H,且AH=2 HB=1 BC=5则DEEF的值为()A.12B.2C.25D.3510. (包头中考)如图,在厶ABC中,点D, E,F分别在边AB AC BC上,且DE// BC EF// AB.若AD=2BD 贝卩CFBF的值为()A.12B.13C.14D.2311. (扬州中考)如图练习本中的横格线都平行且相邻两条横格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C都在横格线上,若线段AB=4cm 则线段BC= _______ cm.12. 如图已知AD/ BE/ CF 它们依次交直线11 、12 于点A、B、C和点D E、F,如果AB=6 BC=8 DF=21,求DE的长.13. 如图,F是口ABCD勺边CD上一点,连接BF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 E. 求证:DEAE=DFDC.14. 如图,在厶ABC中 , DF// AC DE// BC.求证:AE?CB=AC?CF.综合题15. 如图,在矩形ABCD K E是边CB延长线上的点,且EB=ABDE与AB相交于点F, AD=2 CD=1求AE及DF的长.参考答案1.B2.B3.D4. v 11 // 12 // 13,二ABBC=DEEF卩3BC=24「. BC=6.••• AC=AB+BC=3+6=9. 5.B 6.B 7.A 8. v EG/ BCAEEB=AGG又v GF // DC 二AGGC=AFF D.AEEB=AFFD卩32=6FD.「. FD=4.「.AD=AF+FD=10.9.D 10.A 11.12 12. 设DE为x,贝S EF=21-x. v AD// BE// CF, • ABBC 二DEE即68=x21-x.解得x=9.经检验,x=9是原分式方程的解,•DE=9. 13.证明:v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 AB AD// BC. •DEAE=EFE同理可得EFEB=DFDC. DEAE=DFDC. 14证明:v DE// BC • ADAB二AEAC.DF// AC • ADAB=CFCB. AEAC=CFCB.AE?CB二AC?CF.5. v 四边形ABCD^矩形,且AD=2CD=1 • BC=AD=2 AB=CD=1 / ABC M C=90°,AB// DC;. EB=AB=1 在Rt△ ABE中, AE 二AB2+BE2二在Rt△ DCE中, DE二DC2+CE2=12+32=T0.AB// DC • EFDF二EBBC=1 设EF二x,贝S DF=2x.v EF+DF=DE • x+2x=10. • x=103.•DF=2x=2310.。
初三相似形的知识点总结
初三相似形的知识点总结1.相似形的定义相似形是指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两个或多个图形。
其中,相似形的边对应成比例,角度相等。
2.判断相似形的条件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对应角相等:两个图形中对应的角度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两个图形中对应的边的比例相等。
3.相似比例相似比例,又称为比例系数,是指两个相似形对应边的长度之比。
相似比例可以用 a:b 或 a/b 表示,其中 a 和 b 是两个相似形对应边的长度。
相似比例的性质:如果两个相似形的相似比例为 a:b,那么它们的面积比例为 a^2:b^2,体积比例为 a^3:b^3.4.相似形的性质相似形具有以下性质:对应角相等性质:两个相似形中,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性质:两个相似形中,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面积比例性质:两个相似形的面积比例等于相似比例的平方。
周长比例性质:两个相似形的周长比例等于相似比例。
5.相似形的应用相似形的知识在几何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几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图形的刻画和构造。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6.常见的相似形在初三数学中,我们常见的相似形包括:直角三角形:具有相似比例的直角三角形,即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比相等。
等腰三角形:具有相似比例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腰边的长度比相等。
圆:具有相似比例的圆,即半径的长度比相等。
7.相似形的证明在数学证明中,证明两个图形相似一般有两种方法:AAA相似三角形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A相似比例定理:两个三角形对应两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8.相似形的应用举例在地图上测量长距离时,可以利用相似形的原理,通过测量一段短距离得出较长距离的长度。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建筑物的模型进行放大和缩小,可以控制建筑物的比例和尺寸。
在工程测量中,利用相似形的性质可以计算水池或容器的容积,判断物体的体积。
综上所述,相似形知识是初三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意义。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图,小明用长为3m 的竹竿CD 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AB 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与旗杆的距离DB=12m ,则旗杆AB 的高为 m .【答案】9.【解析】解:由题意得,CD ∥AB , ∴△OCD ∽△OAB , ∴=, 即=,解得AB=9. 故答案为: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2. 如图,已知直线l 1∥l 2,线段AB 在直线l 1上,BC 垂直于l 1交l 2于点C ,且AB=BC ,P 是线段BC 上异于两端点的一点,过点P 的直线分别交l 2、l 1于点D 、E (点A 、E 位于点B 的两侧),满足BP=BE ,连接AP 、CE . (1)求证:△ABP ≌△CBE ;(2)连结AD 、BD ,BD 与AP 相交于点F .如图2. ①当=2时,求证:AP ⊥BD ;②当=n (n >1)时,设△PAD 的面积为S 1,△PCE 的面积为S 2,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 •证明见解析 ‚n+1【解析】(1)由BC 垂直于l 1可得∠ABP=∠CBE ,由SAS 即可证明;(2)①延长AP 交CE 于点H ,由(1)及已知条件可得AP ⊥CE ,△CPD ∽△BPE ,从而有DP=PE ,得出四边形BDC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到CE//BD ,问题得证; ②由已知条件分别用S 表示出△PAD 和△PCE 的面积,代入即可. 试题解析:(1)∵BC ⊥直线l 1, ∴∠ABP=∠CBE , 在△ABP 和△CBE 中∴△ABP ≌△CBE (SAS );(2)①延长AP 交CE 于点H ,∵△ABP ≌△CBE , ∴∠PAB=∠ECB ,∴∠PAB+∠AEE=∠ECB+∠AEH=90°, ∴AP ⊥CE ,∵=2,即P 为BC 的中点,直线l 1//直线l 2, ∴△CPD ∽△BPE ,∴==,∴DP=PE ,∴四边形BDCE 是平行四边形, ∴CE//BD , ∵AP ⊥CE , ∴AP ⊥BD ;②∵=N∴BC=n•BP ,∴CP=(n ﹣1)•BP , ∵CD//BE ,∴△CPD ∽△BPE , ∴==n ﹣1,即S 2=(n ﹣1)S ,∵S △PAB =S △BCE =n•S , ∴S △PAE =(n+1)•S , ∵==n ﹣1,∴S 1=(n+1)(n ﹣1)•S , ∴==n+1.【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3. 如图,在□ABCD 中,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连接DE ,F 为线段DE 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 ∽△DEC ;(2)若AB=8,AD=6,AF=4,求AE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6.【解析】(1)利用对应两角相等,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ADF ∽△DEC ;(2)利用△ADF ∽△DEC ,可以求出线段DE 的长度;然后在在Rt △ADE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E 的长度.(1)证明:∵▱ABCD ,∴AB ∥CD ,AD ∥BC ,∴∠C+∠B=180°,∠ADF=∠DEC.∵∠AFD+∠AFE=180°,∠AFE=∠B,∴∠AFD=∠C.在△ADF与△DEC中,∴△ADF∽△DEC.(2)∵△ADF∽△DEC,∴又∵ CD=AB=8,AD=6,AF= 4.代入求得DE="1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E⊥BC,∴ AE⊥AD,在Rt△AE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E=6.【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勾股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如图1,在△ABC中,D、E、F分别为三边的中点,G点在边AB上,且DG平分△ABC的周长,设BC=a、AC=b、AB=c.(1)求线段BG的长;(2)求证:DG平分∠EDF;(3)连接CG,如图2,若△GBD ∽△GDF,求证:BG⊥CG.【答案】(1)(b+c);(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1)由△BDG与四边形ACDG的周长相等与BD=CD,易得BG=AC+AG,即可得BG=(AB+AC);(2)由点D、F分别是BC、AB的中点,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易得DF=AC=b,由FG=BG-BF,求得DF=FG,又由DE∥AB,即可求得∠FDG=∠EDG;(3)由△BDG与△DFG相似,∠DFG>∠B,∠BGD=∠DGF(公共角),可得∠B=∠FDG,又由(2)得:∠FGD=∠FDG,易证得DG=BD=CD,可得B、G、C三点在以BC为直径的圆周上,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BG⊥CG.试题解析:(1)解:∵△BDG与四边形ACDG的周长相等,∴BD+BG+DG=AC+CD+DG+AG,∵D是BC的中点,∴BD=CD,∴BG=AC+AG,∵BG+(AC+AG)=AB+AC,∴BG=(AB+AC)=(b+c);(2)证明:∵点D、F分别是BC、AB的中点,∴DF=AC=b,BF=AB=c,又∵FG=BG-BF=(b+c)-c=b,∴DF=FG,∴∠FDG=∠FGD,∵点D、E分别是BC、AC的中点,∴DE∥AB,∴∠EDG=∠FGD,∴∠FDG=∠EDG,即DG平分∠EDF;(3)证明:∵△BDG与△DFG相似,∠DFG>∠B,∠BGD=∠DGF(公共角),∴∠B=∠FDG,由(2)得:∠FGD=∠FDG,∴∠FGD=∠B,∴DG=BD,∵BD=CD,∴DG=BD=CD,∴B、G、C三点在以BC为直径的圆周上,∴∠BGC=90°,即BG⊥CG.【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5.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点O(0,0),A(0,2),B(1,0),点P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Q⊥x轴,垂足为Q.若以点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B相似,则相应的点P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可以分别从△PQO∽△AOB与△PQO∽△BOA去分析,首先设点P(x,y),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联立可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即可求得答案.解:∵点P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设点P(x,y),当△PQO∽△AOB时,则,又PQ=y,OQ=﹣x,OA=2,OB=1,即,即y=﹣2x,∵xy=﹣1,即﹣2x2=﹣1,∴x=±,∴点P为(,﹣)或(﹣,);同理,当△PQO∽△BOA时,求得P(﹣,)或(,﹣);故相应的点P共有4个.故选D.6.如图,在▱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BG ⊥AE ,垂足为G ,若BG=,则△CEF 的面积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首先,由于AE 平分∠BAD ,那么∠BAE=∠DAE ,由AD ∥BC ,可得内错角∠DAE=∠BEA ,等量代换后可证得AB=BE ,即△ABE 为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E=2AG ,而在Rt △ABG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G 的值,即可求得AE 的长;然后,证明△ABE ∽△FCE ,再分别求出△ABE 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答案.解:∵AE 平分∠BAD , ∴∠DAE=∠BAE ;又∵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BEA=∠DAE=∠BAE , ∴AB=BE=6,∵BG ⊥AE ,垂足为G , ∴AE=2AG .在Rt △ABG 中,∵∠AGB=90°,AB=6,BG=, ∴AG==2, ∴AE=2AG=4; ∴S △ABE =AE•BG=×4×=.∵BE=6,BC=AD=9, ∴CE=BC ﹣BE=9﹣6=3, ∴BE :CE=6:3=2:1. ∵AB ∥FC ,∴△ABE ∽△FCE ,∴S △ABE :S △CEF =(BE :CE )2=4:1,则S △CEF =S △ABE =故选A .7. 如图,矩形ABCD 中,以对角线BD 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 ,使得另一边EF 过原矩形的顶点C .(1)设Rt △CBD 的面积为S 1,Rt △BFC 的面积为S 2,Rt △DCE 的面积为S 3,则S 1 S 2+S 3(用“>”、“=”、“<”填空);(2)写出如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答案】(1)= (2)△BCD ∽△CFB ∽△DEC ,证明见解析【解析】思路分析:(1)根据S 1=S 矩形BDEF ,S 2+S 3=S 矩形BDEF ,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图形可得:△BCD ∽△CFB ∽△DEC ,选择一对进行证明即可.解答:(1)解:∵S1=BD×ED,S矩形BDEF=BD×ED,∴S1=S矩形BDEF,∴S2+S3=S矩形BDEF,∴S1=S2+S3.(2)答:△BCD∽△CFB∽△DEC.证明△BCD∽△DEC;证明:∵∠EDC+∠BDC=90°,∠CBD+∠BDC=90°,∴∠EDC=∠CBD,又∵∠BCD=∠DEC=90°,∴△BCD∽△DE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最经常用的就是两角法,此题难度一般.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的中点,和交于点,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又∵是的中点,∴,∴:=,即.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为边延长线上的一点,且为的黄金分割点,即,交于点,已知,求的长.【答案】2【解析】∵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10.已知:如图,是上一点,∥,,分别交于点,∠1=∠2,探索线段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理由见解析【解析】解:. 理由:∵∥∴∠∠.又∴.又∵∴△∽△,∴即.11.如图,△ABC的三个顶点都在⊙O上,∠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交⊙O于点E,则与△ABD相似的三角形有()A.3个B.2个C.1个D.0个【答案】B【解析】由∠BAE=∠EAC,∠ABC=∠AEC,得△ABD∽△AEC; 由∠BAE=∠BCE,∠ABC=∠AEC,得△ABD∽△CED.共两个.12.如图,△ABC中,DE∥BC,EF∥AB.证明:△ADE∽△EF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利用一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它们的同位角相等,找到符合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即可.试题解析:∵DE∥BC,EF∥AB,∴∠AED=∠ECF,∠CEF=∠EAD.∴△ADE∽△EFC.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3.如图,在△ABC中,若DE∥BC,AD=5,BD=10,DE=4,则BC的值为( )A.8B.9C.10D.12【答案】D.【解析】由DE∥BC可推出△ADE∽△ABC,所以.因为AD=5,BD=10,DE=4,所以,解得BC=12.故选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4.已知:如图,DE∥BC,AE=5,AD=6,DB=8,则EC=______.【答案】.【解析】△ABC中,DE∥BC,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解答.试题解析:∵△ABC中,DE∥BC,∴∵AD=6,DB=8,AE=5,∴,解得EC=考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5.如图,□ABCD中,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E交CD于点F,若,AD=2,∠B=45°,,求CF的长.【答案】.【解析】过点A作AM⊥BE于点M.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BE=BM+ME=3,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CE=BE-BC=1,最后通过证明△ADF∽△ECF,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CF的长.试题解析:过点A作AM⊥BE于点M.在Rt△ABM中,∵∠B=45°,,∴.∵,∴.∴EM=2.∴BE=BM+ME=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2,DC=AB=,AD∥BC.∴CE=BE-BC=1.∵AD∥BC,∴∠1=∠E,∠D=∠2.∴.∴.∵DC=,∴.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解直角三角形.16.阅读下面的材料: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D中,点E是边BC的中点,点F是线段AE上一点,BF的延长线交射线CD于点G. 如果,求的值.他的做法是:过点E作EH∥AB交BG于点H,则可以得到△BAF∽△HEF.请你回答:(1)AB和EH的数量关系为,CG和EH的数量关系为,的值为 .(2)如图(2),在原题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那么的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请你参考小明的方法继续探究: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C∥AB,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AE和BD相交于点F. 如果,那么的值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 ;(2);(3).【解析】本题的设计独具匠心:由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个特殊的例子出发(第1问),推广到平行四边形中的一般情形(第2问),最后再通过类比、转化到梯形中去(第3问).各种图形虽然形式不一,但运用的解题思想与解题方法却是一以贯之:即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得到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均统一用同一条线段来表达,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求出线段的比值.本题体现了初中数学的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1)根据△BAF∽△HEF,可知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3:1,所以AB=3EH;由EH∥AB、CD∥AB可得EH∥CD,故△BCG∽△BEH,而E为BC的中点,所以两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1,所以CG=2EH;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得,AB=CD,所以.根据(1)的分析,易得.(3)本问体现“类比”与“转化”的情形,将(1)(2)问中的解题方法推广转化到梯形中,如下图所示.试题解析:解:(1)依题意,过点E作EH∥AB交BG于点H,如右图1所示.则有△ABF∽△HEF,∴,即AB=3EH∵EH∥AB、CD∥AB可得EH∥CD,∴△BCG∽△BEH,又∵E为BC的中点,∴CG=2EH;∴故填空依次为:,, .同理根据(1)可以发现:,;∴故填空为 .如上图所示,过点E作EH//AB交BD的延长线于点H,则有EH//AB//CD∵EH//CD∴△BCD∽△BEF,∴,即又∵∴∵EH//AB∴△ABF∽△EHF∴故填空为:.【考点】1、相似形综合题;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梯形;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7.已知△ABC和△DEF相似,且△ABC的三边长为3、4、5,如果△DEF的周长为6,那么下列不可能是△DEF一边长的是()A.1.5;B.2;C.2.5;D.3.【答案】D.【解析】∵△ABC的三边长为3、4、5,∴△ABC的周长为:3+4+5=12,∵△ABC∽△DEF,△DEF的周长为6,∴相似比为:2:1,∵△ABC的三边长为3、4、5,∴△DEF三边长分别是:1.5,2,2.5,∴△DEF边长不可能是3.故选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8.如图,梯形ABCD是一个拦河坝的截面图,坝高为6米.背水坡AD的坡角为,为了提高河坝的抗洪能力,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河坝,若坝顶CD加宽0.8米,新的背水坡EF的坡度为1:1.4.河坝总长度为500米.(1)求完成该工程需要多少立方米方土?(2)某工程队在加固600立方米土后,采用新的加固模式,这样每天加固方数是原来的2倍,结果只用11天完成了大坝加固的任务.请你求出该工程队原来每天加固多少立方米土?【答案】(1)4032,(2)300.【解析】(1)首先过点D作DG⊥AB于G,过点E作EH⊥AB于H,由CD∥AB,即可得EH=DG=6米,然后由背水坡AD的坡度i为1:1.2,新的背水坡EF的坡度为1:1.4,即可求得AG与FH的长,则可求得FA的长,则可求得梯形ADEF的面积,继而为求得该工程需要多少方土;(2)首先设原来每天加固x米,根据题意即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试题解析:(1)过点D作DG⊥AB于G,过点E作EH⊥AB于H.∵CD∥AB,∴EH=DG=6米,∵,∴AG=7.2米,∵,∴FH=8.4米,∴FA=FH+GH-AG=8.4+0.8-7.2=2(米),∴S梯形ADEF=(ED+AF)•EH=×(0.8+2)×6=8.4(平方米).∴V=8.4×4800=4032(立方米).(2)设原来每天加固x米,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1200+4200=18x(或18x=5400),解得:x=300.检验:当x=300时,2x≠0(或分母不等于0).∴x=300是原方程的解.答:该工程队原来每天加固300米.考点:(1)坡度;(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9.如图,已知直线∥∥,,,,则.【答案】3【解析】因为直线∥∥,所以 , ,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初三数学相似图形判定方法
初三数学相似图形判定方法相似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形状的变换和比例关系中有广泛应用。
在初三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判定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相似图形判定方法,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似图形的知识。
一、边长比例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比较它们的边长比例。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边的长度比值相等,那么它们就是相似的。
以两个三角形为例,如果它们对应的边长比例完全相等,即三个比值都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各个边长的比值来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二、角度相等法除了边长比例外,角度也是判定相似图形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两个图形的内角相等,那么它们也是相似的。
以两个三角形为例,如果它们对应的内角完全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各个角度的大小来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三、边长比例和角度相等的综合判定法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边长比例和角度相等这两个条件来判定相似图形。
如果两个图形既满足边长比例相等,又满足角度相等,那么它们一定是相似的。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边长比例和测量角度来进行判定,确保得到准确的结果。
四、相似图形的性质除了判定方法,初三学生还应该了解相似图形的一些基本性质。
相似图形具有以下特点:1. 边长比例:相似图形的对应边的长度比例相等。
2. 角度相等:相似图形的对应角度相等。
3. 周长比例:相似图形的周长比例等于对应边长比例。
4. 面积比例:相似图形的面积比例等于对应边长比例的平方。
初三学生在学习相似图形时,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为3:4,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例也为3:4。
五、应用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相似图形判定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应用举例: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4,3)和C(8,2)是三角形ABC的顶点,D(4,1)和E(8,-2)是三角形ADE的顶点。
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图形的相似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图形的相似一、成比例线段1.定义:(1)线段比:如果选用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CD=m:n,或者写成AB/CD=m/n. (2)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定理: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
截得的线段成比例。
三、相似多边形定义: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四、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概念:一般地,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AC/AB=BC/AC,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五、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此定理用的最多)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六、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2.利用标杆3.利用镜子的反射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初三数学相似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相似知识点总结学好数学要善于总结自己掌握的数学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掌握了数学的解题技巧。
做到总结和归纳是学会数学的关键。
下面是整理的初三数学相似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数学相似知识点1 图形的相似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对应角相等;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值也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值。
2 相似三角形判定: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位似位似图形:两个多边形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样的两个图形叫位似图形,相交的点叫位似中心。
初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复习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初三数学课堂讲义---相似
初三数学课堂讲义---相似学校 姓名Ⅰ.知识归纳1.几个重要概念与性质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ba =dc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有关性质①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d c b a =,那么ad=bc 。
如果ad=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 c b a =。
②合比性质:如果d c b a =,那么d dc b b a ±=±。
③等比性质:如果d c b a ==∙∙∙=n m (b+d+∙∙∙+n ≠0),那么ban d b m c a =+∙∙∙+++∙∙∙++ ④b 是线段a 、d 的比例中项,则b 2=ad.补充:射影定理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它分斜边所得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且每条直角边都是它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1):Rt △ABC中,若CD为高,则有CD 2=BD•AD 、BC2=BD•AB或AC2=AD•AB。
(尽管义务教材中没有列入,但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应用很广泛,若能很好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它,常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ABDEAD 图3E BCF GⅡ.典例剖析例1① 在比例尺是1:38000的南京交通游览图上,玄武湖隧道长约7cm ,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Km 。
② 若b a =32 则b ba +=__________. ③ 若b a b a -+22=59 则a :b=__________.④ 已知: 2a =3b =5c且3a+2b-c=14 ,则 a+b+c 的值为_____.⑤ 某同学想利用影子的长度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在某一时刻他测得自己影子长为0.8m ,立即去测量旗杆的影子长为5m ,已知他的身高为1.6m ,则旗杆的高度为___m.例2.如图1,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与△AED 相似.(20XX 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试题)例3、如图18-6,在□ABCD 中,E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DE ,交AC 于点G ,交BC 于点F ,那么图中相似的三角形(不含全等三角形)共有( )A. 6对B. 5对C. 4对D. 3对例4.将两块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摆成如图3的样子,假设图形中的所有点、线都在同一平面内,那么图形中有相似(不包括全等)三角形吗?如果有,把他们一一写出来.(20XX 年吉林省中考试题)例5、如图18-4,∆ABC 中,E 为中线AD 上一点,且AE=1/3AD.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则AF:FC=___ .A F EB DC 图18-4ADGCBEF 图18-6N M Q P E D B A 例6、 如图1,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求证:AB ·AC=AE ·AD.图1例7、在△ABC 中,AD 是高,矩形PQMN 的顶点P 、N 分别在AB 、AC 上,QM 在边BC 上.若BC=8cm ,AD=6cm ,且PN=2PQ ,求矩形PQMN 的周长.Ⅲ.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1.已知5y -4x =0,那么(x +y )︰(x -y )的值等于………………………………( )(A )91 (B )-9 (C )9 (D )-91 2.在比例尺为1∶20的图纸上画出的某个零件的长是32mm ,这个零件的实际长是( ) (A)64m (B)64dm (C)64cm (D)64mm3.已知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BC ), 则AC ∶BC = ( )(A)(5-1)∶2 (B)(5 +1)∶2 (C)(3-5)∶2 (D)(3+5)∶24 如图18-25,在□ABCD 中,G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AG 与BD 交于点E ,与DC 交与点F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3对B. 4对C. 5对D. 6对(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小明在打网球时,为使球恰好能过网(网高为0.8m ),且落在对方区域离网5m 的位置上,已知他击球的高度是2.4m ,则她应站在离网的( )ABCDNDABEFGA.15m 处B.10m 处C.8m 处D.7.5m 处6、如图,在□ABCD 中,如果M 为CD 中点,AM 与BD 相交于点 N ,那么S △DMN ∶S □ABCD 为 ( ) A 、1∶12 B 、1∶9 C 、1∶8D 、1∶67、如图是一束平行的阳光从感教室窗户射入的平面示意图,光线与地面所成角AMC=30°,在教室地面的影长MN=23米。
初三数学相似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相似练习题及答案相似性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两个图形或者物体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质。
相似性不仅在几何中有应用,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三数学中的相似性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练习题一:在下面的图形中,黄色区域是正方形ABCD的内部。
已知比值为3:4的两条边分别为EF和GH。
求证:矩形EFGH和正方形ABCD相似。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矩形EFGH与正方形ABCD具有共同的一个角A。
根据三角形的AA判定相似性质,我们只需要证明另外两个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可。
设矩形EFGH的长为x,宽为y。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EF = 3AB = x + yBC = CD = AD = x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正方形ABCD的边长相等,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B = BC = CD = AD因此,可以得到以下关系:x + y = xy = 0由此可见,矩形EFGH的宽度y等于0,这是不可能的。
故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
练习题二:在下面的图形中,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已知AC = 10cm,BC = 6cm。
若DE = 8cm,求EF的长度。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AC/DE = BC/EF代入已知数值,可以得到:10/8 = 6/EF交叉相乘并移项,我们可以得到:10EF = 8 * 6计算右边的乘积,我们得到:10EF = 48最后,将式子两边同时除以10,我们可以求得:EF = 48/10 = 4.8所以,EF的长度为4.8cm。
练习题三:在下面的图形中,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已知AC = 12cm,BC = 8cm,EF = 18cm。
求DE的长度。
解答: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等式:AC/DE = BC/EF代入已知数值,可以得到:12/DE = 8/18交叉相乘并移项,我们可以得到:8DE = 12 * 18计算右边的乘积,我们得到:8DE = 216最后,将式子两边同时除以8,我们可以求得:DE = 216/8 = 27所以,DE的长度为27cm。
初三数学相似图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图形知识点归纳 (一)线段的比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例:(1)线段a 的长度为3厘米,线段b 的长度为6米,所以两线段a ,b 的比为3 : 6=1 : 2, 对吗?不对,因为a 、b 的长度单位不一致,.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3 )若二E ,且 a 「b ,c=8,则 a = 。
53 2 --------a b c 令 k ,贝 V a=5k , b=3k , c = 2k 解: 5 3 2a-b c=5k-3k 2k=4k=8 k=2 a = 5k =10(4 )若 x:y:z =2: 3: 4,则3x一2y z=。
y -------------------解:设 x=2k , y=3k , z=4k3x -2y z 3 2k -2 3k 4k 6k - 6k 4k 4k 4y ~ 3k - 3k 一 3k 一 3(二)比例尺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例1.已知: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80千米,在某地图上测得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1cm ,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________ 。
现量得该地图上太原到北京的距离为6.4cm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___________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相距50千米的C 、D 两地在该地图上的距离为比例尺二1丁 1解:80 千米 80000006.4 8000000 二 51200000cm 二 512km = 512 102km50.625 (cm ) 8000000 8000000 82答案:1: 8000000; 5.12 X 10 km ; 0.625cma c(1)若 5a =7b ,则-=b(2)若 8x -5y = 0,贝V x =50km 5000000(三)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ad 二bey为50cm , 求 ABC 的周长。
(4)a 右一b - k ,则 k -b c a ca bA. 1或_1B. 1C. TD.- 222a c e 5(1)-解: b d f7a 2c-3e 5b 2d -3f 7 a 2c -3e _ 5 b 2d - 3f 7(2) 8x = 5yx 5x = 5k ,y = 8ky 8x y 5k 8k 13k 13 x -y 5k -8k --3k 3 (3)已知x yz 11 十 ,求 x 。
初三数学 相似图形----位似
步骤:
B’ C
O
C’
1、连结OA、OB、OC。 2、在OA、OB、OC上分别选取A’、B’、C’, 使OA’/OA=1/2、OB’/OB=1/2、OC’/OC=1/2。 3、连结A’B’C’,所连成的图形就是所求作图形。
A
3.以0为中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B
心把△ABC
C
O C’
B’
A’
注意
✓ 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 ✓ 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情形。 ✓ 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 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 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 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 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 位似的作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依次连接点A'B'C'D'就是要求的四边形ABCD的位似图形. 试试看.
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
标分别为A(-6,6),B(-8,2),C(-4,0),D(-2,4),画出它的一个以 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的位似图形.
y
A
D
A′
B
D′
B′
x
C
C′
o
练习 1. 如图表示△AOB和把它缩小后得到的△COD,求它们的相似比.
探索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3),B(2,1),C(6,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 为2画它的位似图形.
放大后对应点的坐标分别是多少?
A′( 4 ,6 ), B′( 4 ,2 ), C′( 12 ,4 )
y
A'
6
4 A
3
2
B'
初三数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知识点
初三数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知识点在初中数学中,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常见的图形,很多初中数学知识都与平行四边形有关,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面积公式、重心、中线等等。
但是,有些平行四边形比较特殊,会涉及到相似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和相似知识点。
菱形菱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菱形的性质比较特殊,菱形中任意两边都是相似三角形,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这些性质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对于两个相似的菱形,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而面积之比为1:4。
当两个菱形具有相同的内角时,它们就是相似的。
这可以通过类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
因此,当充分了解了菱形相关的相似知识点,对于计算菱形面积、对角线长度等等问题,也有更深入的认识。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也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包括两条平行的底边和两条相等的斜边。
因为等腰梯形具有两组相似的三角形,因此计算等腰梯形面积和对角线长度时,都需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对于两个相似的等腰梯形,它们的面积之比等于底边长度之比。
具体而言,设ABCD和A′B′C′D′为两个相似等腰梯形,AB和A′B′、CD和C′D′分别为它们的底边长度,ℎ和ℎ′为它们的高,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为$\\dfrac{AB+CD}{A'B'+C'D'}。
\\dfrac{h}{h'}$。
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也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两个底边互相垂直,且它的高度恰好在两个底边的中线上。
对于两个相似的直角梯形,它们的面积之比等于梯形的两个底边之比。
因为直角梯形可以看成一个由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图形,所以直角梯形的相似性质可以通过类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
因此,在计算直角梯形的面积时,也需要了解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总结对于初三数学中的平行四边形图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上述介绍的特殊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在计算它们的面积、对角线长度等等问题时,可以采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初三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初三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相似三角形在数学中,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在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中,常见的基本模型是AA、辅助线构造成比例线段和面积法。
AA模型AA模型指的是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例如,如果三角形DEF的两个角分别等于三角形ABC的两个角,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
辅助线构造成比例线段在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是做平行线构造成比例线段或相似三角形,同时再结合等量代换得到要证明的结论。
常见的等量代换包括等线代换、等比代换、等积代换等。
例如,对于图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做平行线CE∥AD 来得到证明。
这种方法利用了“A”型图的基本模型。
面积法面积法主要是将面积的比,和线段的比进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
常用的面积法基本模型包括“山字”型。
“田字”型和“燕尾”型等。
在题型方面,与三角形有关的相似问题是常见的。
例如,对于图中的问题,我们需要证明角ADE等于角B,可以通过使用AA模型来得出结论。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3,AC=4,BC=5,以BC为边在A点的异侧作△ABD,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CD的长.解:首先,我们需要构造双垂直辅助线,如图所示:由于△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BD=AB=3,又由于BC=5,所以BD=5-3=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D=√(BC²-BD²)=√(5²-2²)=√21.因此,线段CD的长为√21.例2:在△ABC中,AC=BC,∠ACB=90°,点M是AC上的一点,点N是BC上的一点,沿着直线MN折叠,使得点C恰好落在边AB上的P点.求证:MC:NC=AP:PB.证明:方法一:连接PC,过点P作PD⊥AC于D,则PD//BC。
根据折叠可知XXX⊥CP。
由∠2+∠PCN=90°,∠PCN+∠XXX°可得∠2=∠CNM。
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相似.doc
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相似初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相似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给您带来启发!知识点1.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图形)解读:(1)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做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2)全等形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即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3)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就是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形状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知识点2.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知识点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解读:(1)正确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明确对应关系.(2)明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来自于书写,且要明确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知识点4.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之比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解读:(1)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种;(2)应结合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来理解相似三角形;(3)相似三角形应满足形状一样,但大小可以不同;(4)相似用∽表示,读作相似于;(5)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叫做相似比.知识点5.相似三角的判定方法(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其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三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6)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都相似.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试题
初三数学图形的相似试题1.若,则= .【答案】.【解析】先用b表示出a,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考点】比例的性质.2.如图,测得BD="120" m,DC="60" m,EC="50" m,则河宽AB为().A.120 m B.100 m C.75 m D.25 m【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易知:△ABD∽△ECD∴∴m.故选B.【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上的一点,连结AE,作BF⊥AE,垂足为H,交CD于F,作CG∥AE,交BF于G.求证:(1)CG=BH,(2)FC2=BF·GF,(3)=.【答案】见解析【解析】证明:(1)∵BF⊥AE,CG∥AE,∴CG⊥BF.∵在正方形ABCD中,∠ABH+∠CBG=90°,∠CBG+∠BCG=90°,∠BAH+∠ABH=90°,∴∠BAH=∠CBG,∠ABH=∠BCG,AB=BC,∴△ABH≌△BCG,∴CG=BH;(2)∵∠BFC=∠CFG,∠BCF=∠CGF=90°,∴△CFG∽△BFC,∴=,即FC2=BF·GF;(3)由(2)可知,△BCG∽△BFC∴=,∴BC2=BG·BF,∵AB=BC,∴AB2=BG·BF,∴==即=.4.已知:如图9,在△ABC中,已知点D在BC上,联结AD,使得,DC=3且﹦1﹕2.(1)求AC的值;(2)若将△ADC沿着直线AD翻折,使点C落点E处,AE交边BC于点F,且AB∥DE,求的值.【答案】(1);(2).【解析】(1)根据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求出BD=2CD,然后求出BC,再根据两组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求出△ABC和△DAC相似,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AC:CD="BC:AC"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E=∠C,DE=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EDF,然后求出∠EDF=∠CAD,再根据两组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求出△EFD和△AD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1﹕2∴CD:BD=1:2∵DC="3" ∴BD="6"在△ACD和△BCA中,∠CAD=∠B,∠C=∠C∴△ACD∽△BCA∴即∴.(2)∵翻折∴∠C=∠E,∠1=∠2,DE="DC=3"∵AB∥DE∴∠3=∠B∵∠1=∠B∴∠1=∠3∴△ACD∽△DEF∴.【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5.若x:y=6:5,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x:y=6:5,∴设x=6k,y=5k,A.,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比例的性质.6.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B=10,BC=6,在线段AB上取一点D,作DF⊥AB交AC于点F.现将△ADF沿DF折叠,使点A落在线段DB上,对应点记为;AD的中点E的对应点记为.若∽,则AD=__________.【答案】.【解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设AD=2x,得到AE=DE=DE1=A1E1=x,然后求出BE1,再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DF,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E1F,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得到x的值,从而可得AD的值.试题解析:∵∠ACB=90°,AB=10,BC=6,∴AC=,设AD=,∵点E为AD的中点,将△ADF沿DF折叠,点A对应点记为A1,点E的对应点为E1,∴AE=DE=DE1=A1E1=,∵DF⊥AB,∠ACB=90°,∠A=∠A,∴△ABC∽△AFD,∴=,即,解得DF=,在Rt△DE1F中,=,又∵BE1=AB﹣AE1=10﹣3x,△E1FA1∽△E1BF,∴,∴,即,解得,∴AD的长为.故答案为:.【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坐标与图形性质;3.翻折变换(折叠问题).7.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B'C'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位似中心点O;(2)直接写出△ABC与△A′B′C′的位似比;(3)以位似中心O为坐标原点,以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答案】(1)作图见解析;(2)2:1 ;(3)(6,0),(3,-2),(4,-4),作图见解析.【解析】(1)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即为位似中心点;(2)根据网格中的距离即可写出△ABC与△A′B'C'的位似比;(3)作出△A'B'C'关于点 O中心对称的△A″B″C″,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试题解析:(1)图中点O为所求:(2)△ABC与△A'B'C'的位似比等于2:1 .(3)△A''B''C''为所求,A''(6,0);B''(3,-2); C''(4,-4).【考点】1.作图(位似和中心对称变换);2.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8.如图1,在Rt△ABC中,∠ACB=900,点P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折线AC-CB运动,到点B停止。
HS华师版 初三九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教案)第23章 图形的相似(全章教案 分课时 含反思)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23.1 成比例线段 1.成比例线段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重点)2.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重点)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难点)一、情景导入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不同.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的比 【类型一】 求线段的比已知线段AB =2.5m ,线段CD =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解析:要求AB 和CD 的比,只需要根据线段的比的定义计算即可,但注意要将AB 和CD 的单位统一.解:∵AB =2.5m =250cm ,∴AB CD =250400=58. 方法总结:求线段的比时,首先要检查单位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应先统一单位,再求比.【类型二】 比例尺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cm ,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m.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求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 ,则有1:50 000=3:x ,解得x =150 000. 150 000cm =1500m.故答案为1500.方法总结: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类型一】判断线段成比例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A.3cm,4cm,5cm,6cmB.4cm,8cm,3cm,5cmC.5cm,15cm,2cm,6cmD.8cm,4cm,1cm,3cm解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条线段成比例.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排列后有25=615.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等做出判断;(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等作出判断.【类型二】由线段成比例求线段的长已知:四条线段a、b、c、d,其中a=3cm,b=8cm,c=6cm.(1)若a、b、c、d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d的长度;(2)若b、a、c、d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d的长度.解析:紧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利用比例式构造方程并求解.解:(1)由a、b、c、d是成比例线段,得ab=cd,即38=6d,解得d=16.故线段d的长度为16cm;(2)由b、a、c、d是成比例线段,得ba=cd,即83=6d,解得d=94.故线段d的长度为94cm.方法总结:利用比例线段关系求线段长度的方法:根据线段的关系写出比例式,并把它作为相等关系构造关于要求线段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的长.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1cm,2cm,2cm,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解析:因为本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是求1,2,2的第四比例项,因此所添加的线段长可能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因此应进行分类讨论.解:若x:1=2:2,则x=22;若1:x=2:2,则x=2;若1:2=x:2,则x =2;若1:2=2:x,则x=2 2.所以所添加的线段的长有三种可能,可以是22cm ,2cm ,或22cm. 方法总结:若使四个数成比例,则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三、板书设计成比例线段⎩⎪⎪⎨⎪⎪⎧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 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 即AB :CD =m :n ,或写成AB CD =mn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a 与b 的比 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2.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1.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重点)2.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解决相关问题.(难点)一、情景导入梯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图是一个生产过程中不合格的左右不对称的梯子的简图,经测量,AB =BC =CD ,AA 1∥BB 1∥CC 1∥DD 1,那么A 1B 1和B 1C 1相等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如图,直线l 1∥l 2∥l 3,直线AC 分别交这三条直线于点A ,B ,C ,直线DF 分别交这三条直线于点D ,E ,F ,若AB =3,DE =72,EF =4,求BC 的长.解:∵直线l 1∥l 2∥l 3,且AB =3,DE =72,EF =4,∴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B BC =DEEF ,即BC =EF DE ·AB =4 72×3=247.方法总结: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线段长的方法:先确定图中的平行线,由此联想到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结合待求线段和已知线段写出一个含有它们的比例关系式,构造出方程,解方程求出待求线段长.如图所示,直线l 1∥l 2∥l 3,下列比例式中成立的是( )A.AD DF =CE BCB.AD BE =BC AFC.CE DF =AD BCD.AF DF =BE CE解析:由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可知AD DF =BC CE ,故A 选项不成立;由AD BC =AFBE 可知B选项不成立;由CE DF =BCAD可知C 选项不成立;D 选项成立.故选D.方法总结: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到的比例式中,四条线段与两条直线的交点位置无关,关键是线段的对应,可简记为:“上下=上下,上全=上全,下全=下全”或“上上=下下=全全”.探究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推论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DE ∥BC ,若AD :AB =3∶4,AE =6,则AC 等于( )A.3B.4C.6D.8解析:由DE ∥BC 可得AD AB =AE AC ,即34=6AC,∴AC =8.故选D. 易错提醒:在由平行线推出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式时,要注意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比例式不能写错,要把对应的线段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图,在△ABC 的边AB 上取一点D ,在AC 上取一点E ,使得AD =AE ,直线DE 和BC 的延长线相交于P ,求证:BP CP =BDCE.解析:本题无法直接证明,分析所要求证的等式中,有BP :CP ,又含有BD ,故可考虑过点C 作PD 的平行线CF ,便可以构造出BP CP =BDDF,此时只需证得CE =DF 即可.证明:如图,过点C 作CF ∥PD 交AB 于点F ,则BP CP =BD DF ,AD DF =AE CE. ∵AD =AE ,∴DF =CE ,∴BP CP =BD CE. 方法总结:证明四条线段成比例时,如果图形中有平行线,则可以直接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以及推论得到相关比例式.如果图中没有平行线,则需构造辅助线创造平行条件,再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得到相关比例式.三、板书设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再次锻炼类比的数学思想,能把一个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应用锻炼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在探索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探索结论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说理表达能力.23.2 相似图形1.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概念;2.会根据条件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为相似多边形;(重点)3.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能根据相似比进行相关的计算.(难点)一、情景导入观察以下三组图形,每一组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下列图形都相似吗?为什么? (1)所有正方形;(2)所有矩形;(3)所有菱形;(4)所有等边三角形;(5)所有等腰三角形;(6)所有等腰梯形;(7)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8)所有正五边形.解析:利用定义判断边数相同的多边形是否相似,要从两方面进行判断:(1)对应角相等;(2)对应边成比例,两者缺一不可.解:(1)相似,因为正方形每个角都等于90°,所以对应角相等,而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所以对应边成比例;(2)不一定,虽然矩形的每个角都等于90°,对应角相等,但是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如图①;(3)不一定,每个菱形的四条边长都相等,所以两菱形的对应边一定成比例,但是它们的对应角不一定相等,如图②,显然两个菱形的对应角是不相等的;(4)相似,因为每个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所以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对应边一定成比例,并且对应角都等于60°;(5)不一定,如图③,对应边不成比例,对应角不相等;(6)不一定,如图④,对应边不成比例,对应角不相等; (7)相似,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45°,45°,90°,所以对应角相等,而且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都是1:1:2,所以对应边成比例; (8)相似,因为正五边形的各角都等于108°,所以对应角相等,而且正五边形的各边都相等,所以对应边成比例.方法总结:(1)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也是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在判定两个多边形相似时,必须同时具备两点: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在说明图形不相似时只需画图举出反例即可.(3)所有边数相等的正多边形都相似.探究点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已知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相似,试根据图中所给出的数据求出四边形EFGH 和四边形ABCD 的相似比.解:∵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相似,且∠A =∠E =80°,∠B =∠F =75°, ∴AB 与EF 是对应边.∵EF AB =68=34,∴四边形EFGH 与四边形ABCD 的相似比为34.方法总结:找准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方法类似于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探究点三:相似多边形的应用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BC,EF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相似四边形AEFD和EBCF.若AD=3,BC=4,求AE:EB的值.解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到ADEF=EFBC,可以求出EF的长,从而可求AE:EB的值.解:因为四边形AEFD∽四边形EBCF,所以ADEF=EFBC,所以EF2=AD·BC=3×4=12,所以EF=12=2 3.因为四边形AEFD∽四边形EBCF,所以AE:EB=AD:EF=3:23=3:2.方法总结:若两个多边形相似,则它们对应的边成比例,根据此特性,可列等式或比例式求解.在AB=20m,AD=30m的矩形花坛ABCD的四周建筑小路.(1)如果四周的小路的宽均相等,如图①,那么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如果对应着的两条小路的宽均相等,如图②,试问小路的宽x与y的比值是多少时,能使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解析:(1)根据两矩形的对应边是否成比例来判断两矩形是否相似;(2)根据矩形相似的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出x与y的比值.解:(1)矩形A′B′C′D′和矩形ABCD不相似.理由如下:假设两个矩形相似,不妨设小路宽为x m,则30+2x30=20+2x20,解得x=0.∵由题意可知,小路宽不可能为0,∴矩形A′B′C′D′和矩形ABCD不相似;(2)当x与y的比值为3:2时,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理由如下:若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则30+2x30=20+2y20,所以xy=32.∴当x 与y 的比值为3:2时,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 ′B ′C ′D ′和矩形ABCD 相似. 方法总结:因为矩形的四个角均是直角,所以在有关矩形相似的问题中,只需看对应边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三、板书设计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 应边成比例判定: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 二者缺一不可在探索相似多边形本质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猜想”分析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类比、反思、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体会反例的作用,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23.3 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重点)2.掌握利用平行线法判定三角形相似;(重点)3.应用平行线法判定三角形相似来解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在△ABC 中,D 为边AB 上任一点,作DE ∥BC ,交边AC 于E ,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判断△ADE 与△ABC 是否相似.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如图所示,已知△OAC ∽△OBD ,且OA =4,AC =2,OB =2,∠C =∠D ,求: (1)△OAC 和△OBD 的相似比; (2)BD 的长.解析:(1)由△OAC ∽△OBD 及∠C =∠D ,可找到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即可求出相似比;(2)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BD 的长.解:(1)∵△OAC ∽△OBD ,∠C =∠D ,∴线段OA 与线段OB 是对应边,则△OAC 与△OBD 的相似比为OA OB =42=21;(2)∵△OAC ∽△OBD ,∴AC BD =OAOB ,∴BD =AC ·OB OA =2×24=1.方法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探究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引理【类型一】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引理判定三角形相似如图,在▱ABCD 中,E 为AB 延长线上的一点,AB =3BE ,DE 与BC 相交于点F ,请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比.解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C ∥AD ,AB ∥CD ,进而可得△EFB ∽△EDA ,△EFB ∽△DFC ,再进一步求解即可.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C ∥AD ,AB ∥CD ,∴△EFB ∽△EDA ,△EFB ∽△DFC ,∴△DFC ∽△EDA ,∵AB =3BE ,∴相似比分别为1∶4,1∶3,3∶4.方法总结:求相似比不仅要找准对应边,还需要注意两个三角形的先后顺序.【类型二】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引理求线段的长如图,已知AB ∥EF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O . (1)如果CE =3,EB =9,DF =2,求AD 的长;(2)如果BO ∶OE ∶EC =2∶4∶3,AB =3,求CD 的长.解析:(1)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得AF =6,则AD =AF +FD =8;(2)根据平行线AB ∥CD 分线段成比例知BO ∶OE =AB ∶EF ,结合已知条件求得EF =6;同理由EF ∥CD 推知EF 与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求得CD =10.5.解:(1)∵CE =3,EB =9,∴BC =CE +EB =12.∵AB ∥EF ,∴FO AF =EO EB ,则FO EO =AFEB .又∵EF ∥CD ,∴FO FD =EO EC ,则FO EO =FD EC ,∴AF EB =FD EC ,即AF 9=23,∴AF =6,∴AD =AF +FD =6+2=8,即AD 的长是8;(2)∵AB ∥CD ,∴BO ∶OE =AB ∶EF .又∵BO ∶OE =2∶4,AB =3,∴EF =6.∵EF ∥CD ,∴OE OC =EF CD .又∵OE ∶EC =4∶3,∴OE OC =47,∴EF CD =47,∴CD =74EF =10.5,即CD 的长是10.5.方法总结: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的推论一定要找准对应线段,以防解答错误.三、板书设计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相似三角形的引理.本节课宜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利用两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1.理解“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含义,能分清条件和结论,并能用文字、图形和符号语言表示;(重点)2.会运用“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并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一、情景导入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在△ABC和△A′B′C′中,∠A=∠A′=80°,∠B=70°,∠C′=3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请说明理由.解:△ABC∽△A′B′C′.理由: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得∠C=180°-∠A-∠B=180°-80°-70°=30°,所以∠A=∠A′,∠C=∠C′.故△ABC∽△A′B′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方法总结:两个三角形已有一对角相等,故只要看是否还有一对角相等即可.一般地,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公共角”“对顶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等隐含条件.探究点二: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应用已知:如图,△ABC的高AD、BE相交于点F,求证:AFBF=EFDF.解析:要证明AFBF=EFFD,可以考虑比例式中四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是否相似,即考虑△AFE与△BFD是否相似,利用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以证明这个结论.证明:∵BE ⊥AC ,AD ⊥BC , ∴∠AEF =∠BDF =90°. 又∵∠AFE =∠BFD , ∴△AFE ∽△BFD ,∴AF BF =EFDF.方法总结:证明比例式,可构造相似三角形,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就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相关比例式.如图所示,已知DE ∥BC ,DF ∥AC ,AD =4cm ,BD =8cm ,DE =5cm ,求线段BF 的长.解:方法一:因为DE ∥BC ,所以∠ADE =∠B ,∠AED =∠C ,所以△ADE ∽△ABC , 所以AD AB =DE BC ,即44+8=5BC,所以BC =15cm.又因为DF ∥AC , 所以四边形DFC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FC =DE =5cm ,所以BF =BC -FC =15-5=10(cm ). 方法二:因为DE ∥BC ,所以∠ADE =∠B . 又因为DF ∥AC ,所以∠A =∠BDF , 所以△ADE ∽△DBF , 所以AD DB =DE BF ,即48=5BF,所以BF =10cm.方法总结:求线段的长,常通过找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线段而求得,因此选择哪两个三角形就成了解题的关键,这就需要通过已知的线段和所求的线段分析得到.三、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感受相似三角形与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第2课时利用两边及夹角和三边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和判定定理3;(重点)2.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和判定定理3.(难点)一、情景导入画△ABC与△A′B′C′,使∠A=∠A′,ABA′B′和ACA′C′都等于给定的值k.设法比较∠B与∠B′的大小(或∠C与∠C′的大小),△ABC与△A′B′C′相似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边AC上的一点,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得到△ABC∽△BDC的是()A.AB·CD=BD·BCB.AC·CB=CA·CDC.BC2=AC·DCD.BD2=CD·DA解析: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不能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若再知道成比例的两边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才相似.本题中,∠C是△ABC和△BDC的公共角,关键是找出∠C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即CDCB=CBAC或BC2=AC·DC.故选C.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根据条件适当选择方法,如本题已知有一个公共角,而它的两条夹边都能成比例,则应选择判定定理2加以判断.探究点二: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1,2,5,△DEF的三边长分别为10,2,2,试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解析:因为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三边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解:因为12=22=510, 所以△ABC 与△DEF 相似.方法总结:已知两个三角形三边的大小,要判断它们是否相似,关键是通过计算来说明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在相似三角形中,最短(长)边与最短(长)边是对应边,所以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成比例时,应先确定边的大小,以便找准对应关系.探究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及判定定理3的应用如图甲,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乙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哪一个图形?解析:图中的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来判断乙图中的三角形与△ABC 是否相似.解:由甲图可知AC =12+12=2,BC =2,AB =12+33=10. 同理,图①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22; 同理,图②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2,5; 同理,图③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3; 同理,图④中,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13.∵21=22=105=2, ∴图②中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方法总结:(1)各个图形中的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是否成比例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判断三边是否成比例,可以将三角形的三边长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别计算他们对应边的比,最后由比值是否相等来确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如图所示,零件的外径为a ,要求它的厚度x ,需求出内孔的直径AB ,但不能直接量出AB ,现用一个交叉长钳(AC 和BD 相等)去量,若OA :OC =OB :OD =n ,且量得CD =b ,求厚度x .解析:欲求厚度x ,而x =a -AB2,根据题意较易推出△AOB ∽△CO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关于AB 的比例式,解之即可.解:因为OA :OC =OB :OD ,∠AOB =∠COD ,所以△AOB ∽△COD , 故AB CD =OAOC=n ,可得AB =bn ,所以x =a -bn2.方法总结:当条件中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时,通常考虑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并注意利用图形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如图,在△ABC 中,AB =8cm ,BC =16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向点B 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 ,Q 同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后△PBQ 与△ABC 相似?解析:要证明△PBQ 与△ABC 相似,很显然∠B 为公共角,因此可运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来得到相似,可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同时要注意分类讨论.解:设经过t s 后,△PBQ 与△ABC 相似.(1)当BP BA =BQBC 时,△PBQ ∽△ABC . 此时8-t 8=2t 16,解得t =4.即经过4s 后△PBQ 与△ABC 相似; (2)当BP BC =BQBA 时,△PBQ ∽△CBA .此时8-t 16=2t 8,解得t =1.6.即经过1.6s 后△PBQ 与△ABC 相似.综上可知,点P ,Q 同时出发,经过1.6s 或4s 后△PBQ 与△ABC 相似.易错提醒:在点运动的情况下寻找相似的条件,随着点的位置的变化,△PBQ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既要考虑△PBQ ∽△ABC 的情况,还要考虑△PBQ ∽△CBA 的情况.三、板书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入手,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推理和归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2与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3与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SS )的区别与联系,体会事物间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重点)2.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 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还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结论.例如,在图中,△ABC 和△A ′B ′C ′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k ,其中AD 、A ′D ′分别为BC 、B ′C ′边上的高,那么AD 、A ′D ′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 利用相似比求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一点,且BE =EC ,BD 、AE 相交于F 点.(1)求△BEF 与△AFD 的周长之比; (2)若S △BEF =6cm 2,求S △AFD .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可以得到周长和面积之比,然后再进一步求解. 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且AD =BC ,∴△BEF ∽△AFD .又∵BE =12BC ,∴BE AD =BF DF =EF AF =12,∴△BEF 与△AFD 的周长之比为BE +BF +EF AD +DF +AF =12; (2)由(1)可知△BEF ∽△DAF ,且相似比为12,∴S △BEF S △AFD =(12)2,∴S △AFD =4S △BEF =4×6=24cm 2.方法总结: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二】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或面积比求相似比若△ABC ∽△A ′B ′C ′,其面积比为1∶2,则△ABC 与△A ′B ′C ′的相似比为( )A .1∶2 B.2∶2 C .1∶4 D.2∶1解析:∵△ABC∽△A′B′C′,其面积比为1∶2,∴△ABC与△A′B′C′的相似比为1∶2=2∶2.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三】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如图所示,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CE分别为BC,AB边上的高,△ABC和△BDE的面积分别为18和8,DE=3,求AC边上的高.解析:求AC边上的高,先将高线作出,由△ABC的面积为18,求出AC的长,即可求出AC边上的高.解:过点B作BF⊥AC,垂足为点F.∵AD⊥BC, CE⊥AB,∴Rt△ADB∽Rt△CEB,∴BDBE=ABCB,即BDAB=BECB,且∠ABC=∠DBE,∴△EBD∽△CBA, ∴S△BEDS△BCA=(DEAC)2=818.又∵DE=3,∴AC=4.5.∵S△ABC=12AC·BF=18, ∴BF=8.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来解答.【类型四】利用相似三角形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解决问题如图所示,PN∥BC,AD⊥BC交PN于E,交BC于D.(1)若AP∶PB=1∶2,S△ABC=18,求S△APN;(2)若S△APN∶S四边形PBCN=1∶2,求AEAD的值.解析:(1)由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平方比即可求解;(2)由△APN与四边形PBCN的面积比可得△APN与△ABC的面积比,进而可得其对应边的比.解:(1)因为PN∥BC,所以∠APN=∠B,∠ANP=∠C,△APN∽△ABC,所以S△APNS△ABC=(APAB)2.因为AP∶PB=1∶2,所以AP∶AB=1∶3.又因为S△ABC=18,所以S△APNS△ABC=(13)2=19,所以S△APN=2;(2)因为PN∥BC,所以∠APE=∠B,∠AEP=∠ADB,所以△APE∽△ABD,所以APAB=AEAD,S△APNS△ABC=(APAB)2=(AEAD)2.因为S△APN∶S四边形PBCN=1∶2,所以S△APNS△ABC=13=(AEAD)2,所以AEAD=13=33.方法总结: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推出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五】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动点问题如图,已知△ABC中,AB=5,BC=3,AC=4,PQ∥AB,P点在AC上(与A、C 不重合),Q点在BC上.(1)当△PQC的面积是四边形P ABQ面积的13时,求CP的长;(2)当△PQC的周长与四边形P ABQ的周长相等时,求CP的长.解析:(1)由于PQ∥AB,故△PQC∽△ABC,当△PQC的面积是四边形P ABQ面积的13时,△CPQ与△CAB的面积比为1∶4,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CP 的长;(2)由于△PQC∽△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用CP表示出PQ和CQ的长,进而可表示出AP、BQ的长.根据△CPQ和四边形P ABQ的周长相等,可将相关的各边相加,即可求出CP的长.解:(1)∵PQ∥AB,∴△PQC∽△ABC,∵S△PQC=13S四边形P ABQ,∴S△PQC∶S△ABC=1∶4,∵14=12,∴CP=12CA=2;(2)∵△PQC∽△ABC,∴CPCA=CQCB=PQAB,∴CP4=CQ3,∴CQ=34CP.同理可知PQ=54CP,∴C△PCQ=CP+PQ+CQ=CP+54CP+34CP=3CP,C四边形P ABQ=P A+AB+BQ+PQ=(4-CP)+AB+(3-CQ)+PQ=4-CP+5+3-34CP+54CP=12-12CP,∴12-12CP=3CP,∴72CP=12,∴CP=247.方法总结:由相似三角形得出线段的比例关系,再根据线段的比例关系解决面积、线段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主动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积极地交流探讨,发现的问题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相似(1)
【知识点及方法指导】
1.相似图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似多边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似的几种类型A 字型__________________,X 字型_______________ 强调:证明相似时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公共边。
【典型例题】:
例1、(2011潍坊中考) 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AB = AC ,底边BC 的长为2,DE 是它的中位线,则下面三个结论:(1)DE =1;(2)△ADE ∽△ABC ;(3)△ADE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1︰4.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例2、(2012潍坊中考)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 ≌⊿DBE.(只需添加一个即
可)
例3、(2013潍坊中考)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10=AB , 6=BC ,在线段AB 上取一点D ,作AB DF ⊥交AC 于点F .现将ADF ∆沿DF 折叠,使点A 落在线段DB 上,对应点记为1A ;AD 的中点E 的对应点记为1E .若11FA E ∆∽BF E 1∆,则AD =__________.
A
B
C
D
E A B
D
E C
例4、如图,一个矩形ABCD 的长AD= a cm ,宽AB= b cm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连接E 、F ,所得新矩形ABFE 与原矩形ABCD 相似,求a:b 的值.
例5、(上海)如图,在△ABC 中,AB=AC ,∠A=36°,BD 平分∠ABC ,DE ∥BC ,那么在下列三角形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有( )个. A .1 B .2 C .3 D .
4
例6、如图,△ABC 中,点D 在AB 上,如果AC 2=AD •AB,求证:△ABC ∽△ACD
例7、在△ABC 中,∠C =900,CD 是高,试证明:BD AD CD •=2
【对应练习】
1.如图,在△ABC 中,CD ,AE 是三角形的两条高,写出图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
D
2.下列各组图形一定相似的是( ).
A .有一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 .有一个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的等腰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对顶角的两个三角形 3.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
①B ACD ∠=∠;②ADC ACB ∠=∠;③AC AB
CD BC
=
;④AC 2=AD •AB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
5.如图, ABC △中,CD AB ⊥于D ,一定能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①1A ∠=∠,②CD DB
AD CD
=,③290B ∠+∠=°,④345BC AC AB =∶∶∶∶,
⑤CD AC BD AC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如图,P 为△ABC 中线AD 上的一点,且BD 2=PD •AD , 求证:△ADC ∽△CDP .
7.高明为了测量一大楼的高度,在地面上放一平面镜,镜子与楼的距离AE=27m,他与镜子的距离是2.1m时,刚好能从镜子中看到楼顶B,已知他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CD为1.6m,结果他很快计算出大楼的高度AB,你知道是什么吗?试加以说明.
8.在非等腰△ABC中,M是AB上一点,若过M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试说明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几条,画出相应的图形加以说明.
思考:在等腰△ABC中呢?在等边△ABC中呢?在直角△ABC中AB是斜边时呢,AB是直角边时呢?
例8、如图,已知中,,,,,点在上,(与点不重合),点在上,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
例9、如图,△ABC中,∠C=90°,BC=8cm,5AC-3AB=0,点P从B点出发,沿BC方向以2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m/s的速度移动。
若P、Q同时分别从B、C出发,经过多少时间△CPQ与△CBA相似?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
“①凡正方形都相似;②凡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③凡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比为1∶2;⑤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则周长的比为16∶81.”中,正确的个数有()个
A、1
B、2
C、3
D、4
2、如图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O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阴影(圆
形)的示意图.已知桌面的直径为1.2m,桌面距离地面1m,若灯泡O距离地面3m,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0.36πm2
B.0.81πm2
C.2πm2
D.3.24πm2
3、如图,在Rt ABC
△中,90
ACB
∠=°,3
BC=,4
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A.3 2
B .
7
6
C.
25
6
D.2 B
A
C
Q
P
4.一个钢筋三角架三 长分别为20cm ,50cm ,60cm ,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 和50cm 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5.如图,ABC △与AEF △中,AB AE BC EF B E AB ==∠=∠,,,交EF 于D .给出下列结论: ①AFC C ∠=∠; ②DF CF =;
③ADE FDB △∽△; ④BFD CAF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
6.如图,Rt ABC △中,90ACB ∠=°,
直线EF BD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G ,交AD 于点F ,若13AEG EBCG S S =△四边形,则CF
AD
= .
8.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它的底边BC =100米,高AH =80米。
某单位要沿着地
边BC 修一座底面是矩形DEFG 的大楼,D 、G 分别在边AB 、AC 上。
若大楼的宽是40米(即DE =40米),求这个矩形的面积。
M
A B
D
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