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减法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设计一个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运用减法运算来计算购物金额。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外,我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与减法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物体数量的减少、身高体重的比较等。通过这些情景的创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促进互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探索减法运算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巩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提高学习动力。
5.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运用讲解、示例、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的知识和方法。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思考和探索减法运算的规律。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减法运算的规则是什么?”“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减法运算?”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性。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减法运算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减法运算的规则。我会从简单的例子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减法运算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 《第一单元》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3.3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利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转化思想、几何直观)(2)通过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运算能力)2.目标解析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通过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体会转化思想,并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交流、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此外,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还不是很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肤浅,对法则的应用还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下面是北京冬季某天的气温(-3~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这天的温差吗?____℃.温差是指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你还能从温度计上看出3℃比-3℃高多少℃吗?你会列式求这一天北京的温差吗?__________.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二)自学导航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3-(-3),就是求出一个数x,使得x+(-3)=3,因为____+(-3)=3,所以x=_____,即3-(-3)=____ ①另一方面,我们知道3+(+3)=6 ②由①、②两式,有3-_____=3+_____ ③(三)合作探究探究:从3-(-3)=3+(+3)能看出减-3相当加哪个数吗?把3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1)-(-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0-(-3) = 0+3 = 3,(-1)-(-3) = (-1)+3 = 2,(-5)-(-3) = (-5)+3 = -2计算9-8,9+(-8);15-7,15+(-7).从中又能有什么发现吗?9-8 = 9+(-8) = 1,15-7 = 15+(-7) = 8【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 - b = a + (-b)(四)考点解析 例1.计算:(1)8-15; (2)7-(-5); (3)(-5)-7; (4)(-1.8)-(-3.5); (5)(-12)-(-13);(6)0-3; (7)0-(-9).解:(1)原式=8+(-15)=-7; (2)原式=7+5=12; (3)原式=(-5)+(-7)=-12; (4)原式=(-1.8)+3.5=1.7; (5)原式=(-12)+13=-16; (6)原式=0+(-3)=-3; (7)原式=0+9=9. 【迁移应用】1.在(-4)-( )=-9中的括号里应填_______.2.绝对值是23的数减去13所得的差是__________.易错点: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则这个数的取值一般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漏解. 3.计算:(1)9-13; (2)0-11; (3)0-(-6); (4)4.6-(-3.4); (5)(-23)-16; (6)|-3-(-7)|. 解:(1)原式=9+(-13)=-4; (2)原式=0+(-11)=-11; (3)原式=0+6=6; (4)原式=4.6+3.4=8; (5)原式=(-23)+(-16)=-56; (6)原式=|-3+7|=4.(五)自学导航思考:在小学,只有当a 大于或等于b 时,我们才会做a-b(例如2-1,1-1).现在,当a 小于b 时,你会做a-b(例如1-2,(-1)-1)吗?一般地,较小的数减较大的数,所得的差是_____数. 当a 大于或等于b 时,a-b_____0;当a 小于b 时,a-b_____0 (六)考点解析 例2.计算:(1)(-34)-(-318); (2)(-856)-(-516)-(+123).解:(1)原式=(-34)+318=238;(2)原式=(-856)+516+(-123)=[-8+5+(-1)]+[(-56)+16+(-23)] =(-4)+(-43) =-513.【迁移应用】 计算:(1)(-314)-134; (2)(-238)-(-558)-(+114). 解:(1)原式=(-314)+(-134) =-5;(2)原式=(-238)+558+(-114) =[-8+5+(-1)]+[(-38)+58+(-14)] =2+0=2.例3.某地一周前四天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表所示,则这四天中温差最大的是(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迁移应用】1.小怡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5℃,冷冻室温度是-12℃,则她家冰箱冷藏室温度比冷冻室温度高( ) A.13℃ B.-13℃ C.17℃ D.-17℃2.某市冬季中的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3℃,经过6h 气温下降了7℃,那么当天18时的气温是______.3.矿井下A,B,C 三处的标高分别是A(-37.5m),B(-129.7m) ,C(-73.2m),最高处比最低处高_______m. 例4.如图,表示数a ,b ,c 的点在数轴上,且a ,b 互为相反数.用“>”“<”或“=”号填空:(1)a+b____0; (2)a+c____0; (3)b+c____0; (4)a-c____0; (5)b-a____0; (6)c-b____0. 【迁移应用】1.已知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b<a<cB.a+c<0C.a+b<0D.c-a>02.有理数a,b,c,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运算结果中是正确的有( )①a-b; ②b-c; ③d-a; ④c-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5.阅读材料: 比较-56和-67的大小.解:(-56)-(-67)=-56+67=-3542+3642=142>0,则-56>-67. 试用这种方法比较和-78和-67的大小.解:-78-(-67)=-78+67=-4956+4856=-156<0,则-78<-67.【迁移应用】 比较大小:(1)-23____ -34; (2)-79____ -58; (3)-911____ -78.解:(1)-23-(-34)=-23+34=-812+912=112>0,则-23>-34; (2)-79-(-58)=-79+58=-5672+4572=-1172<0,则-79<-58; (3)-911-(-78)=-911+78=-7288+7788=588>0,则-911>-78.例6.根据图中数轴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B,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点A 表示的数是2,点B 表示的数是-43,点C 表示的数是-3. (1)A,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3)|=|2+43|=103; (2)B,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3)−(−3)|=|−43+3|=53.【迁移应用】1.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2.数轴上表示-3.7的点与表示-1.9的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3.如图,数轴上M,N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m,n,则m-n的结果可能是( )A.-1B.1C.2D.3(六)小结梳理五、教学反思。
冷水江市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3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应变能力、计算能力.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运算.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1)(-7)-(+ 4)(2)0-(-5)(3)(- 2.5)+5.9 (4)(-2)+(-1)二、新知预习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方法一:4.5+(-3.2)+1.1+(-1.4)方法二:4.5-3.2+1.1-1.4=1.3+1.1+(-1.4) =1.3+1.1-1.4=2.4+ (-1.4)=2.4-1.4=1(千米). =1(千米).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自主归纳】加法运算中,各个加数的括号及其前面的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例如:4.5+(-3.2)+1.1+(-1.4)可写成 4.5-3.2+1.1-1.4 .它表示4.5,-3.2,1.1与-1.4的和,读作“4.5,负3.2,”,或读作“1.4”.自学自测计算(1) 10+(+4)+(-6)-(-5);(2)(-8)-(+4)+(-7)-(+9).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1: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b-c=a+b+______.将(-20)+(+3)-(-5)-(+7)转化为加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算式我们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____________也可简单写为:(-20)+(+3)+(+5)+(-7)在符号简写这个环节,有什么小窍门么?问题2:观察下列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40)-(+27)+19-24-(-32)=-40-27+19-24+32(-9)-(-2)+(-3)-4=-9 + 2 - 3-4规律:数字前“-”号是奇数个取“-”;数字前“-”号是偶数个取“+”例1 计算:(-2)+(+30)-(-15)-(+27)例2 计算:(1) -127+116-125+115(2)(-18.25)-452+(+1841)+4.4归纳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探究点2: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例3 动物园在检验成年麦哲伦企鹅的身体状况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称体重.已知某动物园对6只成年麦哲伦企鹅进行体重检测,以4kg 为标准,超过或者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数、负数表示,称重记录如下表所示,求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可以先求出每只企鹅的体重后,再相加吗?哪种方法根简便呢? 针对训练 1.计算(1) 0-1+2-3+4-5; (2) –4.2+5.7-8.4+10.2;(3)–30+11-(-10)+(-11);(4)1111320.252436⎛⎫⎛⎫⎛⎫--+--++ ⎪ ⎪ ⎪⎝⎭⎝⎭⎝⎭.2.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公路巡视维护,某天从地出发,约定向南行驶为正,到收工时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8,-5,7,-4,-6,13,4,12,-11 (1)问收工时,养护小组在地的哪一边?距离地多远?(2)若汽车行驶毎千米耗油0.5升,求从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二、课堂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方法一:减法转化成加法 1.减法变加法:a+b-c=a+b+(-c) 2.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3.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方法二:省略括号法 1.省略括号; 2.同号放一起; 3.进行加减运算. 当堂检测1.若a= -2,b=3,c= -4 ,则a-(b-c)的值为______ .2.计算:(1)-11-9-7+6-8+10 (2)-5.75-(-3) +(-5)-3.125(3)|-141|-(-43)+1-|21-1|3.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1-4+5-4=1-4+4-5B.-31+43-61-41=41+43-31-61C.1-2+3-4=2-1+4-34.计算1-2+3-4+5+ …+99-100=________.5.-4,-5,+7这三个数的和比这三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小________.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了解数轴的概念,知道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过程与方法: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建立数轴的概念,正确地画出数轴.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直接抛出数轴的名称,对应学生小学中已经接触过的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初步的数轴印象.师:提问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些用刻度来表示物品的数量的例子吗?让学生充分讨论,明确知识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再有,数除了可以用符号表示外,还有其他表示方法,从而引出新课:数轴.活动2:学习数轴的概念,探索数轴的画法设计意图:通过教具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讨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对数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教师出示温度计,问:你会读温度计吗?温度上的刻度与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2.教师出示图片,提出:怎样用数简明的表示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说明:将公路看作直线,将各个事物看作点.学生动手操作,感受画数轴的过程,之后,师让学生阅读教材15页上的三段话,正确规范地理解数轴的概念,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三要素.活动3:学习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设计意图: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是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以后继续学习坐标系的基础.让学生通过练习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学直观与抽象之间的联系.师:数轴上的点都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生:思考后回答,然后完成教材练习.师:观察数轴,数轴上原点左边的数都是什么数,右边呢?生:讨论后进行归纳,最后师作点评.活动4:课后作业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答案】①错,没有原点;②错,没有正方向;③正确; ④错,没有单位长度;⑤错,单位不统一;⑥错,正方向标错.【板书设计】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2:学习数轴的概念,探索数轴的画法.活动3:学习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活动4:课后作业检测内容:5.3-5.4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A,B,C,D四幅“福牛乐乐”图中,能通过平移图①得到的是( C )2.(2019•湘西州)如图,直线a∥b,∠1=50°,∠2=40°,则∠3的度数为( B ) A.40° B.90° C.50° D.100°第2题图第3题图3.(天门中考)如图,已知AB∥CD∥EF,FC平分∠AFE,∠C=25°,则∠A的度数是( D )A.25° B.35° C.45° D.50°4.(2019•甘肃)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48°,那么∠2的度数是( D )A.48° B.78° C.92° D.102°第4题图第5题图5.(2019•泰安)如图,直线l1//l2,∠1=30°,则∠2+∠3=( C )A.150° B.180° C.210° D.240°6.下列命题: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如果x2=4,那么x=2;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④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有( 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如图,AB∥CD∥EF,AC∥DF,若∠BAC=120°,则∠CDF=( A )A.60° B.120° C.150° D.180°第7题图第8题图8.(内江中考)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交AD于点F,已知∠BDC=62°,则∠DFE的度数为( D )A.31° B.28° C.62° D.5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如图所示,同位角一共有__6__对,内错角一共有__4__对,同旁内角一共有__4__对.第9题图第11题图10.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的题设是__两个角是邻补角__,结论是__它们的平分线互相垂直__.它是一个__真__命题(填“真”或“假”).11.(2019•郴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a∥b,∠1=130°,∠2=30°,则∠3的度数为__100__度.1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90°,AC=4,将三角形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若平移距离为2,则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__8__.三、解答题(共52分)13.(10分)完成下面证明.如图,∠1=∠2,∠A=∠F,求证:∠C=∠D.证明:∵∠1=∠2(已知),又∵∠2=∠3(__对顶角相等__),∴∠1=∠3(__等量代换__),∴__BD__∥__CE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C=∠ABD(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__).∵∠A=∠F(已知),∴__AC__∥__DF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ABD(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C=∠D(__等量代换__).14.(10分)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 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解:EF∥AB.理由:∵CD∥AB,∴∠ABC=∠DCB=70°,又∵∠CBF=20°,∴∠ABF=50°,∴∠ABF+∠EFB=50°+130°=180°,∴EF∥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5.(10分)如图所示,∠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且∠1=∠F,试猜想C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解:CE∥DF.理由如下:∵BD平分∠ABC,CE平分∠ACB,∴∠1=12∠ABC,∠2=12∠ACB.又∵∠ABC=∠ACB,∴∠1=∠2,∵∠1=∠F,∴∠2=∠F,∴CE∥DF 16.(10分)如图,已知AB⊥BD,CD⊥BD,AE∥DF,问∠1=∠2吗?为什么?解:∵AB⊥BD,CD⊥BD,∴AB∥CD,∴∠BAD=∠CDA,∵AE∥DF,∴∠EAD=∠ADF,∴∠BAD-∠EAD=∠ADC-∠ADF,即∠1=∠217.(12分)(许昌期中)如图,已知MN∥PQ,点B在MN上,点C在PQ上,点A在点B 的左侧,点D在点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 =120°.(1)若∠ADQ=11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解:(1)如图①,延长DE交MN于点H.∵∠ADQ=110°,ED平分∠ADP,∴∠PDH=12∠PDA=35°,∵PQ∥MN,∴∠EHB=11 ∠PDH =35°,∵∠CBN =120°,EB 平分∠ABC ,∴∠EBH =12∠ABC =30°,∴∠BED =∠EHB +∠EBH =65°(2)有三种情形.当n °>60°时,如图②中,延长DE 交MN 于点H .∵PQ ∥MN ,∴∠QDH +∠DHB =180°,∴∠EHB =180°-12 n °,∴∠BED =∠EHB +∠EBH =180°-12n °+30°=210°-12n °;当n °<60°时,如图③中,设BE 交PQ 于点H .∵∠DHB =∠HBA =30°,∠EDH =12 n °,又∵∠DHB =∠BED +∠EDH ,∴∠BED =30°-12n °;当n °-60°时,∠BED 不存在.综上所述,∠BED =210°-12 n °或30°-12n °。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3.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9)+(+45)
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16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方法二:(去括号法)
解:原式 =-2+30+15-27 省略括号、加号
=-2-27+30+15 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
=-29+45
数分别相加
=16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例 3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 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结论
数字前“-”号是奇数个取“-”; 数字前“-”号是偶数个取“+”.
在符号简写 这个环节,
有什么规律 吗?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 计算:(-2)+(+30)-(-15)-(+27)
方法一:减法变加法
解:原式=(-2)+(+30)+(+15)+(-27) 减法转化成加法
=[(-2)+(-27)]+[(+30)+(+15)]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课时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 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重点)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3
当堂小练
2.已知某动物园对6只成年企鹅进行体重检测,以4kg为标准, 超过或者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数、负数表示,称重记录如 下表所示,求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
编号
1
2
3
差值(kg) -0.08 +0.0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减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在教材中,有理数的减法是通过实例引入的。
首先,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教材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
接着,教材给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定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最后,教材通过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对于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容易将减法理解为加法的相反操作,认为减法就是加上一个数的相反数。
2.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容易混淆减法和加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在处理带有括号的表达式时。
3.对于一些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本质,能够正确处理带有括号的表达式,解决复杂的有理数减法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1.3.2有理数的减法
栏目索引
点拨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步骤:(1)遇减化加;(2)将算式 化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3)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将同号、同分 母、和为整数的加数相加.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栏目索引
题型三 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3 在班级元旦联欢会上,主持人邀李强、张华两位同学参加一个游 戏.游戏规则是每人每次抽取四张卡片.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 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黑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比较两人所抽4 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较小的为同学们唱歌,李强同学抽到如图1-3-22(1)所示的四张卡片,张华同学抽到如图1-3-2-2(2)所示的四张卡片.
重要提示
(1)只有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后,才能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 (2)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有两种读法: ①按加法的结果来读,应读作“负9、负12、负3、正7的和”;②按运算来读,应读作“负9减12 减3加7”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栏目索引
例3 把10+(+8)-(-6)-(+4)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并把表示和 的算式读出来. 分析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先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后,再写成省略 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
5
=-83 -3 -3.07+(1.93+6)
55
=-12.27+7.93=-4.34.
错因分析 这个算式是省略了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在交换加数的位
置时,式子中的“+”“-”都是性质符号,必须和加数一起交换位置.错解在
交换加数的位置时,符号没有一起交换.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2016江苏常州中考)计算3-(-1)的结果是 ( ) A.-4 B.-2 C.2 D.4 答案 D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3-(-1)=3+1=4.
《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吗?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 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 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 (2)0-7;(3)7.2-(-4.8); (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同步练习l.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括号内应填什么数?(1)(-2)-(-5)=(-2)+(______); (2)0-(-4)=0+(______); (3)(-6)-3=(-6)+(______); (4)1-(+37)=1+(______).3.温度3℃比-7℃高_______;温度-8℃比-2℃低_______.4.海拔-200m 比300m 高________;从海拔250m 下降到100m ,下降了________.5.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与表示数-7的点的距离为________.6.85减去1的差的相反数等于________;352-的相反数为________. 7.3--比-(-3)小________;比-5小-7的数是________;比0小-3的数是________.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B .零加上一个数仍得这个数C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D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两个负数相减,差仍是负数C .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D .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B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OC .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D .两个数相减,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差为零B .零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C .两个有理数相减,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D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11.差是-7.2,被减数是0.8,减数是( )A .-8B .8C .6.4D .-6.412.若0>a ,且b a >,则b a -是( )A .正数B .正数或负数C .负数D .0 13.计算:(1)(-5)-(-3); (2)0-(-7); (3)(+25)-(-13);(4)(-11)-(+5); (5)12-21; (6)(-1.7)-(-2.5);(7)⎪⎭⎫ ⎝⎛--2132; (8)⎪⎭⎫ ⎝⎛--⎪⎭⎫ ⎝⎛-3161; (9)()8.1546--⎪⎭⎫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学习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自主学习】:一、情境引入:1.昨天,国际频道的天气预报报道,南半球某一城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所谓日温差就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问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探索新知:(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索1.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8)-(-3)=?也就是求一个数“?”,使(?)+(-3)=-8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 -8所以(-8)-(-3)= -5 ①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试一试做一个填空:(-8)+()= -5容易得到(-8)+(+3 )= -5 ②思考:比较①、②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3.验证:(1)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3-(-5)=3+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3)-(-5)=(-3)+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3)-5=(-3)+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归纳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3.2有理数的减法 (共32张PPT)
+4.4km -3.2km +3.6km
解:+4.5+(-3.5)+(+4.4)+(-3.2)+(+3.6) =4.5-3.5+4.4-3.2+3.6 =5.8(km) 答: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5.8km.
解: 7 ( 5) 4 10
7 5 4 10 6
3 7 1 2 ( 2) 1 4 2 6 3
3 7 1 2 解: 1 4 2 6 3 3 7 1 2 1 4 2 6 3 13 4
(1)11;(2)0.1;(3)9; (4)-4;(5)-8.
2.填空:
10 (1)温度4℃比-6℃高________ ℃; (2)温度-7℃比-2℃低_________ ℃; 5 187 (3)海拔高度-13m比-200m高_______m ; 60 (4)从海拔20m到-40m,下降了______m.
7 – (– 5)= 12
减数变相反数
7 + 5 = 12
归纳: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 为加法来进行.
知识要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相反数. 即: a-b=a+(-b)
注意
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两个变化: (1)减号变为加号; (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例 计算:
归纳
1. 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2. 一个数减去0,仍然等于这个数. 正数 两正数的和是_______;
负数 两负数的和是_______; 正数 正数减负数得_______; 负数 负数减正数得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又∵a,b异号,b,c同号,
6)=
;
3有-理(-3数) 减=3法+在(法+3则) ,:减去当一个a数,小等于于加上这b个时数的,你会,做a-b(例如1-2,(-1)-1)吗?
A.若a>0,b<0,则a-b>0
3.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 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
答:这个数是-13.
例3 若a,b,c是有理数,|a|=3,|b|=10,|c|=5,且a,b异号,b,c同 号,求a-b-(-c)的值.
解:∵|a|=3,∴a=3或a=-3. ∵|b|=10,∴b=10或b=-10. ∵|c|=5,∴c=5或c=-5. 又∵a,b异号,b,c同号, ∴a=-3,b=10,c=5或a=3,b=-10,c=-5. 当a=-3,b=10,c=5时, a-b-(-c)=-3-10-(-5)=-8; 当a=3,b=-10,c=-5时, a-b-(-c)=3-(-10)-5=8. 综上所述,a-b-(-c)的值为-8或8.
1 −54
解:(1) (-3) -(-5) = (-3)+5 =2
(2) 0-7 = 0+(-7) =-7
(3) 7.2 -(-4.8) = 7.2+4.8 = 12
(4)
1 −3 2
1 −54 =
1 −3 2
+
1 −5 4
3 = −8 4
例2 已知一个数与3的和是-10,求这个数.
解:(-10)-3 =(-10)+(-3) =-13.
+(+5)=
,
+(-3)=
.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2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2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需要通过实例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2.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用于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准备大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减法。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请问他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有理数减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减法的练习,可以是书上的题目,也可以是老师自己出的题目。
1.3.2有理数的减法
计算
(1) 4 + 16
= 20
(2)(–2)+(–27)= –29
(3) (–9)+ 10 = 1
(4) 45 + (–60) = –15
(5) (–7)+ 7 = 0
(6) 16 + 0 = 16 (7) 0 + (–8) = –8
(1)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 绝对值相加.
例 计算: (1) (-3)-(-5) ; (3) 7.2-(-4.8) ;
.
(2) 0-7 ; (4) (-3 1 )-5 1 .
24
例 计算:
(1) (-3)-(-5) ;
解:原式=(-3)+5
=2
.
(2) 0-7 ; 解:原式= 0+(-7)
=-7
例 计算:
(3) 7.2-(-4.8) ;
(4) (-3 1 )-5 1 24
.
解:原式=7.2+4.8 原式=(-3 1 ) (-5 1 )
=12
.
2
4
=-8
3 4
在小学,只有当a大于或等于b时,我们才会 做a-b,现在,当a小于b时,你会做a-b吗?
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 的符号是什么?
1.计算:
课本 第23页 练习
5+0=
5 -(-1)=
5+1=
5 -(-2)=
5+2=
你有什么发现?
变成相反数
3 -(-3)=6
减号变加号
3+3=6
9 – 8 = 9 +_____ 15 – 7 = 15 +____ 0-(-3)= 0 +____ (-1)-(-3)=(-1)+____ (-5)-(-3)=(-5)+____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减法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有理数加法的推广和延续.在有理数运算中,“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减法就转化为加法了,这正是引进负数的意义所在,也为后面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提供了类比对象.因此,本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了解有理数减法与有理数加法的关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2)能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减法.2.目标解析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能够知道“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结论,感知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准确运用法则进行简单计算.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在前面两个学段已经具备了在正有理数范围内用大数减小数的运算方法,但是在有理数范围内,学生遇到了小数减大数不够减的问题,这在理解上造成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容易出现“两变”上的错误(一是减法变加法,二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本课的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归纳以及把减法正确地转化为加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巩固问题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如何叙述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聆听、补充.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问题2 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3℃,就是说,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最低温度为-3℃.请用式子表示这天的温差(即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观察温度计,从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在“温差”的意义,如何观察温度计等作适当引导.结论:按照温差的意义,就是要计算3-(-3),根据生活经验,温差应该为6℃.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体会学习减法运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问题 3 根据小学的经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能由此说明计算3-(-3)的方法吗?得到什么结果?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说明:(1)计算3-(-3),就是要求一个数x ,使得x 与-3相加得3.根据有理数加法可知,6与-3相加得3,所以x 应该是6,即3-(-3)=6.(2)想一想:3+ =6.(3)观察(1),(2)两个等式得出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从结果中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设计意图】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为依据,针对具体数字的运算,通过说理获得“减-3相当于加上+3”.问题4 将上式中的3换成014--,,,用上面的方法考虑:)3(0--, )3()1(---,)3()4(---,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实例,加强对“减去-3,相当于加上+3”的认同度,为抽象出减法法则做准备.追问:请你自己再举出几个不同的例子,检验一下上述类似的结论是否成立. 师生活动:教师提醒例子的多样性,例如“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0减负数”等.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全面举例,进一步确认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 ba b -=+-问题5 归纳上面的例子可知,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你能概括一下上述例子,尝试给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追问 你能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得出结论:()a b a b -=+-.(三)巩固练习 例题计算:(1))5()3(---;(2)70-;(3))8.4(2.7--;(4)415)213(--. 解:(1))5()3(---=)5()3(++-2=;(2)70-)7(0-+=7-=; (3))8.4(2.7--8.42.7+=12=; (4)415)213(--)415()213(-+-=438-=. 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即先把减法化成加法,然后按照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设计意图:熟悉有理数减法法则.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强调“步步说理”,这样可以强化有理数减法法则.问题6 思考:在小学,只有当a 大于或等于b 时,我们才会做a -b (例如2-1,1-1)现在,当a 小于b 时,你会做a -b (例如1-2,(-1)-1)吗?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减号变加号减数(-5)变为相反数(+5)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一方面要得出“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好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带领学生进一步得出:小数减大数,等于大数减小数的相反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学的减法基础上认识到有理数的减法的与其之间的统一性和拓展性,即在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范围内,以前不能解决的小数减大数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从另一个角度数就是减法总可以得以实施,这就是引入负数的重要目的.练习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2题.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设计意图:练习第1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计算中进一步体会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能否熟练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2.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哪几个步骤?师生活动:学生梳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3,第3,4,11题.五、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二、例题三、注意的问题一、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小数减大数,等于大数减小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运算的性质等。
本节课内容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的关键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等基础知识,但对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运算的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熟练运用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减法运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减法运算的实例和规律。
2.学习素材:准备一些有关减法运算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减法运算,如购物时找零、温度下降等,让学生感受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关减法运算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减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实践操作,如计算购物找零、温度下降等问题。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减法运算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减法运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到位。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我没有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关注,适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减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操作。它是我们在数学运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小明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5℃,之后温度下降了2℃,我们可以通过有理数减法来计算新的温度。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数学》七年级,1.3.2有理数的减法。本节内容包括: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具体内容包括:(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减法的运算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减法中的应用;(3)通过数轴辅助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4)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列出算式,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难点解析:通过提供丰富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减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向前走3步又向后退2步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减法的奥秘。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答案:(1)11;
(2)0.1;
(3)9;
(4)–4;
(5)–8.
2.填空:
(1)温度4℃比–6℃高________℃ ; (2)温度–7℃比–2℃低_________℃ ; (3)海拔高度–13m比–200m高_______m; (4)从海拔20m到–40m,下降了______m.
10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2 有理数的减法
你听说过国家级森林公园抱犊崮吗?
已知抱犊崮某日山下温度为5 ℃,山上温度为–5 ℃,你能列式表示出山上温度与山下温度的温差吗?
1. 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2. 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 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体会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5
187
60
3. 判断并说明理由.(1)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两数的和一定比加数大.( )(2)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 )(3)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4)0减去任何数,差都为负数.( )(5)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差一定是正数.( )
√
×
×
×
×Hale Waihona Puke 也可能小于加数或等于加数,例如–2+(–3)=–5,–3+0=–3.
解:(1)(+2.5)–(–17.8)=2.5+17.8=20.3(m). (2) B处高,(–17.8)–(–32.4)=–17.8+32.4=14.6(m). (3) C处低,(+2.5)–(–32.4)=2.5+32.4=34.9(m).
例4 某日哈尔滨、长春等五个城市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下表. 哪个城市的温差最大?哪个城市的温差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 程中,你用了哪些方法?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 助?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 (2)数轴上任意两点间距离; (3)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应用了转化思想, 在数轴上任意两点间距离的探究过程中,应用数轴 作为数形结合的载体,通过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 到抽象的思路方法,得到公式.
【活动4】归纳小结,深化新知
2.课外探究: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标志物先向 甲队方向移动0.5米,又向乙队方向移动0.8米,相持 一会儿后,又向乙队方向移动了0.4米,随后又向甲 队方向移动了1.4米,在大家欢呼鼓励中,标志物又 向甲队移动了1.2米,若规定标志物向某队方向移动 2米,该队即可获胜,那么现在谁赢了?
【活动3】探究拓展,提升能力
•跟踪练习: (1)求数轴上表示+3与-8的两点距离;
(2)已知|x-4|=3,求x.
“求数轴上到表示4的点A的距离等于3的点”
提高能力 当a=2.7,b=-3.2,c=-1.8时,求下列 代数式的值: ( 1 ) a+ b- c;
(2)-a-b+c.
【活动5】归纳小结,深化新知
(3)﹣6﹣1﹢5﹣10 + 23
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的A、B两点间距离公式 为 AB=|b-a|(或AB=|a-b|)
【活动3】探究拓展,提升能力
•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利用有 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 (1)a=0,b=6;(2)a=2,b=6; (3)a=2,b=-6;(4)a=-2,b=-6. 解:(1)AB=|b-a|=|6-0|=6; (2)AB=|b-a|=|6-2|=4; (3)AB=|b-a|=|-6-2|=|-8|=8; (4)AB=|b-a|=|-6-(-2)|=|-6+2|=4.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1、遇减化加 2、省略加号和括号
【活动1】
复习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5)+(+7)-(-3)-(+1);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计算:
5
【活动2】
(1) (1 4 ) (
2 3
) ( ) (1 )
1 ) ( ). 6 2 4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