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谏太宗十思疏》(共40张ppt)
魏征
第一课时
壹
知580—643),字玄
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 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 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 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 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 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
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 明的人修王撰船工山作曾。评太论宗说即:位“后太,宗擢之为世谏,议忠大直夫老,臣,无有过魏征者。” (《常读召通入鉴内论室》询卷以十政一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
学生活动
第一段探究: 1、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观点?
敢于直谏,史以“诤(zhèng)臣”称之。 清代曾的主赵持翼《在隋书《》廿、二《史群札书记治》要中》也的说编过撰:“工贞观中直谏者, 首推 魏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
《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 史。 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 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强调“兼听则明,偏 信则暗”,他的谏言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示对皇帝的尊敬,就成为帝王的代称。 • (3)陛下: 陛,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言时不能直呼皇帝,
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后用陛下代称皇帝。 • (4)天子: 古人认为君主是秉承天意的,故称天子。
自主学习: 整 体 感 知
1、自由诵读,熟读课文,翻译课文
2、初步把握文章主要思路,明确课文各小节和 “思”有怎样的关系。
整体感知
思些什么 (解决问题)
第三段
为何当思 (分析问题)
第二段
第一段
人君当思 (提出问题)
叁
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01
翻译、分析第一段
•
正面阐述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第一课时
壹
知580—643),字玄
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 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 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 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 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 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
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 明的人修王撰船工山作曾。评太论宗说即:位“后太,宗擢之为世谏,议忠大直夫老,臣,无有过魏征者。” (《常读召通入鉴内论室》询卷以十政一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
学生活动
第一段探究: 1、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观点?
敢于直谏,史以“诤(zhèng)臣”称之。 清代曾的主赵持翼《在隋书《》廿、二《史群札书记治》要中》也的说编过撰:“工贞观中直谏者, 首推 魏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
《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 史。 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 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强调“兼听则明,偏 信则暗”,他的谏言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示对皇帝的尊敬,就成为帝王的代称。 • (3)陛下: 陛,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言时不能直呼皇帝,
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后用陛下代称皇帝。 • (4)天子: 古人认为君主是秉承天意的,故称天子。
自主学习: 整 体 感 知
1、自由诵读,熟读课文,翻译课文
2、初步把握文章主要思路,明确课文各小节和 “思”有怎样的关系。
整体感知
思些什么 (解决问题)
第三段
为何当思 (分析问题)
第二段
第一段
人君当思 (提出问题)
叁
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01
翻译、分析第一段
•
正面阐述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情境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的结论。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是: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是:诚能见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是: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是:惧满溢则 思江海下百川。 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 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都能 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第二段
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天景(大)
命,莫不殷忧(深切的忧虑)而道著(治道显著),功成而德
衰(德行衰减),有善(好)始者实繁,能克(能够)终者盖
(大概,表推测)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深重的忧患),必竭诚以待
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竭诚则吴越为一
①重权,重任 ②重大的地位 ③安,安乐的时候; 危,危难的时候 ④奸恶的人 ⑤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①达到远方 ②流得长远
(3)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①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弘兹九德 ③则思知止以安人
意动用法
①乐盘游
②忧懈怠
使……牢固 使……正 使……光大 使……安宁
以……为乐 以……为忧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文学内容补充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 四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古语中大都不含贬义)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
得民心 失民心
载舟
比 喻
深
论 证
慎
覆舟
文本解析
(三)朗读第三段,疏通文意
注意: 1、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 2、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 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学习本文的论证思 路及论证方法。
3、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学习作者反复开导 、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 今天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千古“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 家、文学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 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思考
这一层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一段 第一层
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
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比喻论证 正面论证
比喻论证 反面论证
思国安 积德义
德不厚 思国理
中心论点: 思国之安 积其德义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C
解析:A项,安:使动用法,“使...安宁”。B项,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C项,乐:意动用法,“以..为乐”。D项,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 当作 ④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假使、如果
⑥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对等、比得上 ⑦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担当、担任 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占据、把守
五、特殊句式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句 2、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奸恶的小人 有才能的人 / 好的意见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达到远方
塞源而欲流长者 远远流淌 能克终者盖寡 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使……谦虚。
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2.翻译划线的句子: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民,他们最
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内 心却不服气。(得分点:虽、董、振、苟)
(第3段)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 以自戒,将有作则思
解析:A项,安:使动用法,“使...安宁”。B项,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C项,乐:意动用法,“以..为乐”。D项,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 当作 ④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假使、如果
⑥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对等、比得上 ⑦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担当、担任 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占据、把守
五、特殊句式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句 2、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奸恶的小人 有才能的人 / 好的意见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达到远方
塞源而欲流长者 远远流淌 能克终者盖寡 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使……谦虚。
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2.翻译划线的句子: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民,他们最
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内 心却不服气。(得分点:虽、董、振、苟)
(第3段)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 以自戒,将有作则思
必修四 《谏太宗十思疏 》(共32张PPT)
答: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 宜深慎。
假设连词,(如果)真的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使……安宁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以(之)为 兴作,建筑
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16
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 成一家,傲视别人,亲骨肉之间也会成为陌路 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 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 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 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 (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 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 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
5
体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 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 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 章表》“章以谢恩, 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6
7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生长 疏通、深挖 使……稳固 树的根
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道德与仁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 最愚昧 况于明哲乎!
明哲的圣人
8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
掌握帝王的重权 天地间 推崇
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动词,用、行 保持 克服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假设连词,(如果)真的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使……安宁 想到自己的君位高,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以(之)为 兴作,建筑
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16
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 成一家,傲视别人,亲骨肉之间也会成为陌路 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 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 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 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 (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 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 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
5
体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 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 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 章表》“章以谢恩, 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6
7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生长 疏通、深挖 使……稳固 树的根
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道德与仁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 最愚昧 况于明哲乎!
明哲的圣人
8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
掌握帝王的重权 天地间 推崇
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动词,用、行 保持 克服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句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戒赏罚不公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谏
戒奢以俭
太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十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思
疏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谏
戒奢以俭
太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十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思
疏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
十宗 思作
者
疏: 魏 征
核心素养目标
1. 通过疏通文意,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 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3.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本内容,理解作者高超的说理艺术,读懂魏征的 劝谏艺术。 4. 通过小组辩论,学习中国文人士大夫身上的“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品 质。
安:使动,使…安定. 高危:高而险. 冲:谦虚.
牧:养. 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
下:居…之下,名词作动词.
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
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
原文: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注释】总:总括,归纳.
弘:使动,使…光大.
兹:这,此.
简:选拔.
而:表顺接.
善:好的意见,形作名。
播:扩大.
惠:仁爱,宽厚。
信:诚信。
效:献出.
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司:主持,操作。这里指“行使”。
一、疏通文意
第一段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注释: 求:要求. 长:生长. 本:树根.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固:使动,使……牢固. 浚(jùn):疏通.
翻译: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底;想要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 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行道义。
十宗 思作
者
疏: 魏 征
核心素养目标
1. 通过疏通文意,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 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3.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本内容,理解作者高超的说理艺术,读懂魏征的 劝谏艺术。 4. 通过小组辩论,学习中国文人士大夫身上的“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品 质。
安:使动,使…安定. 高危:高而险. 冲:谦虚.
牧:养. 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
下:居…之下,名词作动词.
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
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
原文: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注释】总:总括,归纳.
弘:使动,使…光大.
兹:这,此.
简:选拔.
而:表顺接.
善:好的意见,形作名。
播:扩大.
惠:仁爱,宽厚。
信:诚信。
效:献出.
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司:主持,操作。这里指“行使”。
一、疏通文意
第一段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注释: 求:要求. 长:生长. 本:树根.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固:使动,使……牢固. 浚(jùn):疏通.
翻译:我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 底;想要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 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行道义。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 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谏太宗十思疏》为第二疏。
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 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 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浚(jùn ) 谗(chán )邪 谬(miù)赏 壅(yōng )蔽
载(zài )舟
文章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
魏
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
征
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
■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如《阿房宫赋》。
■ 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 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 《六国论》《过秦论》。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危险的事,形容词作名词 抽背: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杯杓
喜庆 安定的环境,形容词作名词 保持
控制
休。⑨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
表目的的连词,来 连词,表转折 判断句 亦⑩伐根以求木茂,⑪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胜 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 ②此时无声胜有声 超过 ③情不胜其欲
15.1《谏太宗十思疏》
二 背景知识
唐朝(618年-907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 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 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 657 年 建 东 都 洛 阳 。 690 年 , 武 则 天 改 国 号 为 周 , 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 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 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 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 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一 导入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 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 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二日 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 里,李善德靠着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确定 了保存方法和转运路线,将时长控制在十 一天,运鲜荔枝之事终得落实。
万事俱备,李善德却没料到,横亘在他 面前的最后一座大山,是官场……光鲜亮 丽的大唐盛世的表象下,隐藏着唐朝的腐 败和衰败。
二 背景知识
唐太宗 与 “铮臣”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
。 。
。 。
。
6.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7.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8.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9.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10.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句子是:
1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
是:
;
。
13.“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句子是:
7.翻译下列句子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文:_这__也_(_如__同__)挖__断__树__根__来__求__得__树__木__茂__盛__,_堵__塞__泉__源__而__想__要_泉__水__流__得__远__啊__。 (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译文:_即__使__(可__以__)_用__严__酷__的__刑__罚__来__督__责__(_人__们__),__用__威__风__怒__气__来__威__慑__(_人__们__)_。 (3)则思江海下百川。 译文:_就__要__想__到__江__海__居__于__百__川__之__下__。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文:_担__心__言__路__不__通__被__蒙__蔽__,__就__要__想__到__虚__心__采__纳__臣__下__的__意__见__。
是:
,
,
,
。
2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2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5.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2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
;
,
。
2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最终完整版(共33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
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
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
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
体。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原文: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 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当初取得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 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他人;竭尽诚意就能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 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
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 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 心。
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 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 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魏征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
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
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
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
体。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原文: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 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当初取得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天下却力量不足,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 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他人;竭尽诚意就能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 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
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 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 心。
原文: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原文: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 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 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谏太宗十思疏》(共13张PPT)
其中的,代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副词,表示期望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将,又,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归纳总结“其”的用法
①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他、它、
那、那些、其中的);
②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 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 ③作连词,表示选择或假设关系。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谦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古义:以(之)为;把(它)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当作。 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心:在内心。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
高三一轮复习
《谏太宗十思疏》
重要词语落实
1.必固其根本 使… 稳固 2.必浚其泉源 疏通 3.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理的好,安定 主持,掌管 4.人君当神器之重 大 5.承天景命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 7.则纵情以傲物 放纵感情 监督,管理 8.虽董之以严刑 约束,修养 9.思谦冲以自牧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宏兹九德 宏:使……弘扬。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疲劳, 苦:使……辛苦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归纳总结“其”的用法
①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他、它、
那、那些、其中的);
②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 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 ③作连词,表示选择或假设关系。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谦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古义:以(之)为;把(它)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当作。 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心:在内心。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
高三一轮复习
《谏太宗十思疏》
重要词语落实
1.必固其根本 使… 稳固 2.必浚其泉源 疏通 3.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理的好,安定 主持,掌管 4.人君当神器之重 大 5.承天景命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能够 7.则纵情以傲物 放纵感情 监督,管理 8.虽董之以严刑 约束,修养 9.思谦冲以自牧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宏兹九德 宏:使……弘扬。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疲劳, 苦:使……辛苦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谏太宗十思疏ppt复习课件
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魏徵在文化事业上也颇有贡献,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 《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他 在《隋书· 文学传》序中,对汉魏至隋的文风作了概括的评论,崇尚质朴纯正, 反对浮靡轻巧,视梁陈以来的宫体、骈俪一类作品为“亡国之音”,反映了他的 文学观点。他的谏议政论文,颇传名篇。贞观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 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又 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在十个方面行为不及初期谨慎,太宗书于屏风之 上,这类文章,虽用偶句,但词旨剀切,气势雄骏,无典故堆砌之病,已表现出 由骈入散的倾向。后来刘知几的论文、陆贽和欧阳修、苏轼等人的献纳、奏议之 文,都受到他的影响。诗多颂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怀》一篇,意气慷慨,语 言劲健,在初唐诗歌中不失为格调较高的作品。 《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俱著录《魏徵集》二十卷,已佚。 《全唐文》存其文三卷,三十多篇。《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三十多首。事迹见 新、旧《唐书》本传。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写作背景
这篇奏章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 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 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 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 征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 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 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 称赞魏征“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 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弦、韦是用以警戒之 物),表示从谏如流。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 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 朕亡一镜矣!”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讲课课件
❖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 思的情况。
❖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 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课文。 2、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一[高考再现]:
默写名句: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 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 (福建卷)
❖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 ⑤ 使动用法 ❖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 ❖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 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 三、重要虚词 ❖ 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结构助词,的。 ❖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 代词,指代天下。
❖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 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 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 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 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 (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 (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 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 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 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 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 大意呢?
背景回顾
❖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 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 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 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 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 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 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 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 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 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 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 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 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 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翻译训练]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所赋予的 重大使命,开始做得很好的确实很多, 能够始终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④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 用暴怒来震慑人民。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着帝王重权,居于天地间 重大的地位。
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因为 ,连词,表原因 (《陈情表》)( 05江西) 6、将以衅钟 用来,连词,表目的 《齐桓晋文之事》( 05辽宁) 7、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让,介词 (《归去来兮辞》)( 05山东) 8、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来,连词,表目的 (《过秦论》) (05浙江)
复习目标: 1、牢固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积累写作素材
一
[高考再现]:
默写名句: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 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 (05福建 卷) 载舟覆舟 ,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所宜深慎。 (05山东卷)
[高考延伸] ①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 所宜深慎 ___________ 。 则思慎始而敬终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虑 则思虚心以纳下 壅蔽,_____ __________; ④ 总此十思,宏兹九 德,简能而任之 , 择善而从之 , _______________ 则智者尽其谋 , 勇者竭其力 , ________ ,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①太宗尝止一树下 ②帝正色谓之曰 ③魏公尝劝我远佞人 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宇文士及从而美之 宇文士及也跟着说这 译文:
棵树好
②我不悟佞人为谁矣 译文:我没有理解奸佞
之人是谁呀
来,连词,表目的
凭借,介词
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通“已”,已经,副词
总结归纳“以”的用法
(1)介词:可翻译成“用、 拿、凭借、让、在、与”等。 (2)连词:可表示“并列、 递进、承接、目的、因果、修 饰”等。 (3)副词:通“已”
〓〉[高考链接]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庄暴见孟子》)( 05全国) 把,介词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并且,连词,表并列 《游褒禅山记》( 05北京) 3、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病梅馆记》( 05重庆) 因为,连词,表原因 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促织》( 05湖北) 因为,连词,表原因
[针对性练习]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解释“其”字的用 法: 狐谓狼曰:“羊肉其(A)鲜乎!君 其(B)有意,叼其(C)一而啖之,得 饱其(D)口福。”狼曰:“其(E)如猛 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君,其 (F) 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G) 无闻 邪,其(H)畏主人邪?及其(I) 嬉逐, 愿为一雪其(J)耻。君其(K) 许之!” 犬笑曰:“欲加之罪,其(L) 无辞乎?” 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2、重要实词虚词归纳:
安: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思知止以安人 安抚
安定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怎能 4、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哪里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指享受
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因为,连词,表原因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3、虽董之以严刑。用,介词 4、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而,连词,表修饰 5、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竭诚则吴越为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傲物则骨
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双方团结在一起,; 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三、写作素材积累
展示自我风采
写作提示: 《谏太宗十思疏》提出“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现为领导者亦然。要做 个合格的领导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必须 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 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 果,为领导者,事事以公为先,身为表 率,则令出如山,部下执行不误。令人 心服口服。
4、课外阅读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 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 色谓之曰:“魏徵尝劝我远佞人, 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 明也①,今乃果然。”士及叩头谢 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 常不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 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 (《大唐新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谏太宗十思疏》
课前训练
高中生易错字例(七)
一泄千里() 滥芋充数() 岂人忧天() 坐地分脏()
嘻笑怒骂() 卑躬曲膝() 吊以轻心() 乌和之众()
课前训练
高中生易错字例(七)
一泄千里(泻) 滥芋充数(竽) 岂人忧天(杞) 坐地分脏(赃)
嘻笑怒骂(嬉) 卑躬曲膝(屈) 吊以轻心(掉) 乌和之众(合)
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它的,代词
其然乎,其不然乎?《祭十二郎文》 “是……还是……”连词,表选择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代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其如土石何?
副词,表示期望 《愚公移山》
将,又,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归纳总结“其”的用法
①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他、它、那、那些、其中的); ②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 等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 ③作连词,表示选择或假设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