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揭牌
光伏检测机构国内外检测机构对比
一、国外同类检测技术机构1、德国技术监督协会(YUV集团),为太阳能光伏产品提供较完善的测试和认证服务,检测认证产品覆盖地面用晶体硅电池组件,地面用薄膜电池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光缆、背板、逆变器,该集团承担全球70%以上的光伏组件测试和认证业务。
目前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作为其中国境内指定的测试实验室;2007年该集团在我国上海成了了光伏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一家经DATECH认可并拥有100%光伏测试能力的专业机构。
2、ASU-PTL(美国亚利桑那州光伏检测室),是全球三大光伏认证检测室之一,也是美国唯一一家经过授权可进行光伏产品设计资质认证和型式认可的实验室。
3、VDE检测认证研究所(德国奥芬巴赫)是欧洲最有经验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
产品测试涵盖完整的光伏系统、光伏组件、功率逆变器、安装系统、连接器和电缆。
服务内容包括根据VDE和IEC标准的安全测试、环境试验、现场符合性监督/检查,并能颁发VDE、VDE-GS、VDE-EMC、CB证书。
4、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UL),是一家独立的安全认证机构,全球首家制定光伏产品标准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也是CB体系下美国唯一一家具备核发和认可双重资格的国家认证机构,可颁发IECEE CB证书,2009年进入中国在苏州建立了光伏卓越技术中心,是UL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实验室。
5、Intertek天祥集团(英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品测试检验和认证公司之一,可依据CE、UL、CSA、IEC、EN标准进行检测,包括性能检测和安全检测,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组件、薄膜太阳能组件、充电控制器、变极器等。
6、瑞士同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7、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8、法国国际检验局(BV)二、国内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化学物理电源研究所、国防工程一类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光伏测试单位,是世界上四个具有光伏计量基准标定资格的实验室之一。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
理事会简介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是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为其前身单位之一)于2006年成立的。
理事会依托丰富的军队及军工资源,为地方政府、军工及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市场宣传、项目合作等服务,助力企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
理事会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领导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航天企业和广大地方企业的积极响应。
经过多年努力,理事会已拥有众多忠实会员单位,涉及行业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航天、航空、机械、光机电、电子信息、投融资等,成为业界知名的军民两用技术对接服务平台。
近年来,理事会承办了“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等大型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务不断拓展。
为适应理事会发展需要,理事会欢迎有识之士加盟,共创美好未来。
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专 家(按姓名字母排序)崔大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戴连生海装天津局原局长杜茂荣火箭军驻北京代表局原副局长郭瑞鹏国防大学研究员姜 山中国核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靳殷实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康炳倩战略支援部队大校李开生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刘希凤火箭军装备部大校吕 彬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栾大龙国防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屈传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史建东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部长史其存中部战区大校谭云刚空军军械通用装备军事代表局大校王成海战略支援部队主任王晓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詹 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张嘉国中船重工国防动员与军民融合研究中心总师张瑞明中部战区大校周爱民原电子部研究员周世杰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总工艺师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总顾问王礼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顾 问(按姓名字母排序)方书甲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高东广国防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军事战略专家姜春良军事科学院少将、研究员刘晋豫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柳克俊海军装备研究院原总师马少勇海军总装备部舰船技术部原部长石金武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执行副会长王桂鑫军民融合包装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陶 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明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姚海根军委装备发展部大校徐光裕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许毅达中国兵工学会副秘书长张 策空军装备研究院原副总师张治平空军装备科研部原部长、少将4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Dual Use Technologies & Products2020年7月 总第441期理事会理事长雷 刚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理事长唐国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张育林泰兴市人民政府史俊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李学明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赵兴梅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理事陈守玉台州鑫铭工具有限公司樊云峰深圳市朝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樊自拴天津德天助非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郭道庆扬州市庆源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黄初期东莞市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黄铁明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黄 文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黎福根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李 超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 霖四川泰富地面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展鸿安信纳米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廖紫中深圳市憬腾鸿投资有限公司刘尔彬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建军平顶山市华匠电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柳奇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刘笑愚广东国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栾 波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赵学严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马汉东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沈木兴广东福能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史戈宇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帅家雄广东三木科技有限公司孙 斌润浙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孙国琴甘肃伯骊江3D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田绍杰大连圣洁热处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脱 涛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万彦辉西安航天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王文杰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王忠干东莞市威浔电子有限公司王宗峰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吴柏生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谢大春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有限公司徐世华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严永生承德莹科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余以文湖南大庭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纪臣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张 桥北京世冠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广文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郑建勇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郑樟田浙江不老神人防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朱海涛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理 事艾邦成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边绍昌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蔡玉洁福鼎市丰泰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曾为民山东华翼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百合山东艾德姆机电有限公司戴海华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玉光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郭仲峰国营东华机械厂何彩梅深圳市东汇精密机电有限公司何国良四川良惠铜材有限公司何文松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胡习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黄贵彬内蒙古中钰镁业集团黄联禧联塑市政管道(河北)有限公司黄跃珍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贾 松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姜 松沈阳希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宝琪北京大恒臻美科技有限公司李 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李红军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李凉海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李同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李文军河北龙盛螺丝有限公司李 信中船永志泰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刘 辉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刘振义泊头市恒亿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吕明迪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 飞铁将军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马卫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蒙俊丞成都市中创时代商贸有限公司孟 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潘爱民艾普斯(天津)工业组装技术有限公司钱文都云南新益新能源有限公司邱 杰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任全斌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邵志成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史益强解放军第四八〇一工厂虎门军械修理厂隋艳芳东莞市晟钫实业有限公司孙 京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孙小杰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孙 洲江苏瑞利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唐春昱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脱 涛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王函宇湖南聚仁化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立宇海检检测有限公司王启发北京启发创新科贸有限公司王祥贵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王友林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翁敬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吴 均浙江利民化工有限公司吴利红武汉诺贝思热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吴义舟洛阳鹏起实业有限公司向雄文东莞市威固精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谢秉誉河北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熊乐保江苏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徐丰彩东莞市宏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薛道荣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严国元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杨国华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杨兴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所310所殷贺中中国供销(海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宏伟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张洪毅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刘 庆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张 辉上海极率科技有限公司张明星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张 楠中国航天动力研究所张庭炎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赵纪元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张 科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卓 超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敖 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李 枫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缪春娣 北京三维博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52020年7月 总第441期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Dual Use Technologies & Products。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篇一:光伏农业项目建议书】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编制人:xxx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5年6月18日目录1.2.3. 项目名称........................................................................................................ .................................. 2 项目概述........................................................................................................ .................................. 2 项目意义........................................................................................................ . (3)3.1.3.2.3.3.3.4.4. 发展趋势 ....................................................................................................... .......................... 3 可持续再生能源发展 ....................................................................................................... ...... 3 光伏产业中的土地利用——光伏农业 ................................................................................. 5 结语 ....................................................................................................... .................................. 7 技术推广区域现状及前景 ....................................................................................................... . (7)4.1.4.2. 推广区域现状 ....................................................................................................... .................. 7 发展前景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12)5.1.5.2.5.3.5.4.5.5.5.6. 案例一:内蒙古 ....................................................................................................... ............ 13 案例二:耳其科尼亚省科尼亚,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南部农业区 ............................ 13 案例三:呈贡晨农生态园 ...................................................................................................13 案例四:xxx万家欢蓝莓山庄 .......................................................................................... 14 案例五:嵩明晨农农博园 ...................................................................................................15 案例分析 ....................................................................................................... ........................ 16 6.7. 项目定位........................................................................................................ ................................ 16 经营模式........................................................................................................ .. (17)7.1.7.2.7.3.7.4. 集光伏大棚果蔬(人生果)种植、粗加工、深加工、销售为一体 ................................ 17 以牧草种植、畜牧养殖为一体 ........................................................................................... 17 以农事参与与体验为一体 ...................................................................................................18 建盖光伏农业科普展示区,以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 (20)8. 社会效应........................................................................................................ .. (20)9. 经济效应........................................................................................................ .. (20)1. 项目名称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2. 项目概述作为光伏生态产业示范园项目,便是将太阳能发电、现代技术(农、林、牧业)、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综述及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影响
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综述及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影响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一种能够大规模稳定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日益受到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高度关注;随着空间技术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空间太阳能电站有可能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手段;一、空间太阳能电站概述空间太阳能电站SPS,也称为太空发电站,是指在空间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的电力系统图1,也包括直接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在地面进行发电的系统;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间太阳能电站示意图相对于地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空间太阳能发电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明介绍,由于太空的太阳辐射每平方米可以达到1353瓦,是地面的5倍以上,在地球同步轨道,99%的时间可以接受太阳能辐射;如果在地球同步轨道上部署宽度为1000米的太阳能电池阵环带,以转换效率100%计算,从理论上说,其1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可以为地球可知开采石油储能的能量总和;随着世界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几十种概念方案,并且在无线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重点研究;近年来,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微波转化效率以及相关的空间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空间太阳能电站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原理问题,但作为一个非常宏大的空间系统,其发展还存在许多核心技术难题,需要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二、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最新进展国外发展概况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对于空间太阳能电站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开始关注空间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巨大空间能源;1美国美国是在SPS领域投入资金最多的国家,也是研究最长的国家,推出了众多创新性的概念方案和技术,虽然未列入正式的国家发展计划,但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20 世纪70 年代末,美国能源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耗资5000 万美元开展SPS 系统和关键技术研究,完成第一个详细的SPS 方案——5GW的1979 参考系统;1995 年,NASA 开始重新评估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可行性;1999 年,NASA 投资2200万美元开展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探索研究和技术计划SERT ”研究;该计划提出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路线图,并提出了集成对称聚光系统等新概念;2007 年,美国国防部发表了“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战略安全的机遇”中期报告,引发了新一轮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热潮;2009 年,美国PG&E 公司宣布与Solaren 公司签署了正式购买200MW SPS 电力的协议,成为世界第一个SPS 购电协议;2日本日本是第一个将SPS正式列入国家航天计划的国家,提出了正式的发展路线图图2,得到了长期持续的关注和发展;虽然投入有限,但在无线能量传输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通信作者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 21000000)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3月30日专刊: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S&T Supporting Realization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新技术综合示范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引用格式:朱汉雄, 王一, 茹加, 等.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4): 559-566.Zhu H X, Wang Y , Ru J, et al. Thoughts on regional path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under “dualcarbon” goals.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37(4): 559-566. (in Chinese)“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朱汉雄1 王 一1 茹 加2 曹大泉2 任晓光1 何京东2 陈海生2 蔡 睿1 刘中民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160242 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摘要 在典型区域推动面向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能源技术(以下简称“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是中国科学院支撑“双碳”目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文章从“技术集成示范”和“典型区域示范”2 个特征论述了开展“双碳”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意义,并基于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已有研究布局,提出了适合中国科学院推进“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的多能融合理念及其 4 条主线,分别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工业低碳/零碳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集成优化。
推动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开拓卫星应用新局面——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明
其次,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支撑民航应用与发展,而且未来体系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强调,航天强国要有成体系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链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服务系统,响应迅速、精确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
再次,是民航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民航局相继印发《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2019)、《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2021)、《“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2022)等政策文件,对基于空间基础设施大力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最后,航天与民航的合作与发展已经具有良好基础。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民航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卫星导航与追踪监视、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以及智慧机场等方面加强合作,目前在追踪监视、卫星通信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民用运输航空器赋予了追踪监视和自主导航能力《卫星应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请您介绍一下北斗的主要成就和新时代北斗的规划愿景。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三号开通以来,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服务性能世界一流。
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星上300余类、数百万个器部件全部国产,性能优异。
实测表明,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m,亚太地区性能更好,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独具特色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务,性能优越,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传统能源依赖的减少,光伏技术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而在航空航天领域,光伏技术的应用也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1.1 航空航天领域的能源需求航空航天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航空航天器所使用的化石燃料不仅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还存在燃料供应的限制。
而光伏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1.2 光伏技术的优势光伏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具有可再生、清洁、永不枯竭等特点。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太阳能是充足且无穷的,因此光伏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器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3 提高绿色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航空航天领域也在积极探索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光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推动绿色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
二、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挑战2.1 高能效要求航空航天领域对能源的要求非常高,光伏技术需要提供稳定的高能效才能满足航空航天器的需求。
目前,尽管太阳能的转化效率逐渐提高,但仍需克服效率低、能量损失等问题。
2.2 材料的轻量化航空航天器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具备轻量化、高强度、高耐热等特点。
而目前的光伏材料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改进。
2.3 航空航天器特殊环境航空航天器在高空和太空等特殊环境下工作,面对辐射、高温、低温等极端条件,光伏技术需要能够在这些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和可靠的性能。
三、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与研发为了克服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
例如,开发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改善光伏材料的轻量化特性、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等。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现状 (6)2.1 国内外技术对比 (7)2.2 关键技术发展 (8)2.2.1 传感器技术 (10)2.2.2 控制算法 (11)2.2.3 电源系统 (12)2.3 市场应用情况 (13)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三、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6)3.1 技术创新方向 (17)3.1.1 高性能传感器技术 (18)3.1.2 智能化控制算法 (20)3.1.3 绿色能源与环保技术 (21)3.2 市场需求变化 (22)3.3 政策法规影响 (24)四、未来展望 (25)4.1 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 (26)4.2 市场竞争的焦点 (27)4.3 行业发展的潜在机遇与威胁 (28)五、结论 (29)5.1 研究成果总结 (30)5.2 对产业的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综述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作为现代商用车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现状与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个商用车行业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控转向系统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其性能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及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实践,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
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具备更加精准的转向控制、自适应调节等功能。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商用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高性能、智能化的电控转向系统需求亦随之增长。
更高的集成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将更多地集成其他功能,如自动驾驶辅助、车辆稳定控制等,实现更高程度的系统集成。
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调整、预测转向等功能。
四区一港两基地
“四区一港两基地”担当西安发展“桥头堡”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的支撑密不可分。
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这些区域的负责人。
他们表示,在西安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四区一港两基地”发展核心优势,做大做强产业,担当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义不容辞。
高新区发挥引领作用全力支持沣渭新区建设面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形势、新要求,高新区确立了新的发展定位——成为具有中国内陆自主创新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以鲜明的国际化特征,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
高新区将重点发展研发及处于价值链高端、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型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培育通讯、光伏与LED、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力设备、能源技术、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城市转型、自主创新、产业提升、环境优化、辐射带动、人才引进等六方面的引领作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力支持沣渭新区建设,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多做贡献。
经济开发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核心产业区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运营中枢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多要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升来承载和推动。
作为专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西安经开区,将全力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产业区,为西安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提供重要支撑。
经开区着眼于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以市级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高标准、高水平地开展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形象提升,积极稳妥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经开区文化中心等综合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区内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把城市新中心建设成为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高效、便捷、时尚,与国际接轨的运营中枢。
浐灞生态区提升国际化生态新城形象形成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作为城市新区域的浐灞生态区,将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生态区独有的生态特质和国际化品牌优势,抢抓历史机遇,以“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为区域定位,着力打造西安现代服务业高地。
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光伏技术是一种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技术,近年来在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光伏技术也开始在航空航天领域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进行探讨。
一、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光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光伏技术可以为航空航天器提供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太阳能是一种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在太阳辐射充足的地方大规模采集。
航空航天器使用光伏技术可以节省燃料成本,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其次,光伏技术可以提供电力支持。
航空航天器通常需要大量的电能来满足各种设备的工作需求,例如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
传统的电力系统需要依靠燃料电池或者蓄电池来供电,这增加了航空航天器的重量和维护成本。
光伏技术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航空航天器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支持。
再者,光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环保和低碳的特点。
航空航天领域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传统的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
光伏技术可以减少航空航天领域的碳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光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挑战尽管光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太空环境的严酷条件。
航天器在太空中受到的辐射、温度和真空等因素都会对光伏系统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确保光伏系统在太空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是重量和空间限制。
航空航天器的重量和空间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光伏系统需要安装在航空航天器的表面上,因此需要尽量减小光伏组件的重量和体积,以增加有效载荷的容量。
这对光伏组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出了挑战。
再者是效率和功率输出的提升。
光伏技术的效率和功率输出直接影响到航空航天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伏组件的效率越高,单位面积所能产生的电能就越多,可以更好地应对航空航天器的电力需求。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
备注 801 所 801 所
801 所 806 所
招生 人数 30
6
同上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0 飞行力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5 理论力学或 907 工程热力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5 理论力学或 920 飞行力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1 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5 理论力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5 理论力学或 921 机械设计或 920 飞行力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5 理论力学或 922 振动理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8 金属学与热处 理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7 机械制造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5 半导体物理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3 物理化学 或 924 无机化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8 电子技术基础
二、报考须知 1. 各类专业均招收定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定向在我院所属研究所工作。学制 2.5 年。 2. 凡可以任选的考试科目,考生在报名时应注明选考科目的名称,如未注明则由我院
指定。 3. 我院接收高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请考生在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后直接与
我院联系。 4. 录取工作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原则。凡通知参加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 必须达到
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产业基地——访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岩
界一流 的航 天产业 基地
期的鲁项工作任务 如今已经进八了建设期。 西安国家 民用航天产业 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民用航天 科技产业基地 业立区 化 也是 陕西省 大力发展以先进半导体照明 它以 航天产 坚持 四节约一 市场化 生态 大产业 构建 着力发展 和太阳能光伏产 业的核心 区域 李岩说 高新产业兴 区 为发展定位 实施 集群化,特色化
打造一个技工贸收人 为3 0 亿元的高技术产业 00
谈到基地 的规划 布局
李岩以 三 大产业支撑
五 一是
太板块承载 ”进行了概括 他说 三 大产业支撑
重点发展 以商 用卫星和航天 技术应用为主导的民用航天 产业 . 二是大力发展 以太阳 能光伏 和大功率半导体照明 产业 为代表的新 材料新能源产业 三是努力培育以软件
服 务 外 包 和创 意产 业 为 代 表 的 数 宇 航 天 产 业 五 大 板 块
承载是指把基地分为研发 区、工业区
核心区 物 流区 设立技米服务 构建一流
居住 区 每个 区都具备不 同的功能 研 发区主要部署航 天科技企业和 软件服务外包及创意企业 中心
} 西 安 国家 民 用 航 天 产业 基 地 I 原
销曹过十亿 的中型 企业.培育出 5个销售过百亿的大型
印度航天政策解读及其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情报收集等需求。印度逐步加强了改革太空领域的 市场准入制度,推动私营部门在太空领域扩大投资, 让私营部门更多参与印度太空产业发展。印度政府 于 2019 年宣布组建印度新太空有限公司(NSIL), 其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印度小卫星发射技术私有化, 以及运载火箭制造技术和运营业务的产业转移。 2020 年 6 月, 印 度 成 立 IN-SPACe, 致 力 于 通 过 共享 ISRO 的既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培育更多新兴 航天企业。同年 12 月,印度太空协会(ISpA)成 立,旨在响应莫迪政府提出的“印度自造”(Atma Nirbhar Bharat)计划,推动更多私营企业进入太空 领域,以建立太空产业生态体系。2021 年 12 月, 印度组建专门的航天产业智库,即萨拉巴伊空间智 库(Spaceport Sarabhai),加快构建太空产业生态 体系。2022 年 6 月,印度海得拉巴的德鲁瓦航天公 司(Dhruva Space)和班加罗尔的迪甘塔拉太空公 司(Digantara Aerospace)获得商业火箭发射授权, 其有效载荷被送入地球轨道。这些动向表明私营部 门正在成为印度太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弥 补其太空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转化效率低的弊端。
2023 年,印度发布《印度太空政策 2023》, 允许商业全面开展太空领域相关活动,为商业航天 企业进一步主导太空相关活动计划拉开新的帷幕。
二、印度航天现状与问题
印度政府历来重视太空技术发展,20 世纪末 印巴卡吉尔冲突充分暴露了印度在电子情报、监视 和侦察等方面的短板,自此印度开始从战略高度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样本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航天八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单位代码: 83285联系人: 王炼联系电话:通信地址: 上海市元江路3888号院部大楼626室研究生部邮政编码: 09一、单位简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局, 创立于1961年8月。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大总体院和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 50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 在各军兵种及用户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坚持自主创新, 坚持深化改革,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已从单一承担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发展成为”星箭弹船器”多型号并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中国重要航天基地之一。
我院现有员工近 0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
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10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内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研实力。
军品单位有八部、 805所、 509所、 800所、 149厂、卫星装备所等6个总体、总装单位, 有802所、控制所、电子所、动力所、技术基础所、 811所等6个军品专业技术研究所, 民品单位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600151) 等。
我院主要承担防空导弹、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航天型号产品研制任务。
民用产业主要涉及光伏产业、新能源锂电系统、高端汽配、新材料、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物业管理等。
自1983年以来,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已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963名, 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不少已成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带头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
上海航天肩负着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 肩负着祖国亿万人民的重托和企盼,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 加快推动企业化、市场化转型, 加快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努力建设中国航天最具综合竞争优势的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 为航天事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范文
《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及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临近空间浮空器作为新型的航空航天装备,其电源系统效能的优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的效能优化控制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本文将概述浮空器电源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现有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概述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主要由能源获取、能量存储和能量管理三个部分组成。
能源获取通常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能量存储主要依赖于高性能的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设备;能量管理则负责优化能源的分配和使用,确保浮空器的持续稳定运行。
三、电源系统效能优化控制方法1. 能源获取优化:针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研究其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通过优化光伏电池板的布局和角度,以及风能捕获装置的配置,实现能源获取的最大化。
2. 能量存储优化:研究高性能的电池和超级电容等储能设备,提高其储能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同时,通过智能充电管理技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 能量管理优化:采用先进的能量管理算法,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通过预测浮空器的能耗需求,优化能源的调度策略,确保浮空器的持续稳定运行。
四、应用研究1. 军事应用:临近空间浮空器在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优化电源系统效能,提高浮空器的作战能力和持续工作时间,为军事侦察、通信中继等任务提供支持。
2. 民用应用:在民用领域,临近空间浮空器可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通信中继等任务。
通过优化电源系统效能,延长浮空器的使用时间,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挑战与展望:虽然电源系统效能的优化控制对于临近空间浮空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能源获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能量存储设备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临近空间浮空器电源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正式启动
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正式启动CERC成立于2024年,是在中美双方元首会晤期间达成的共识的基础上建立的。
该中心设有两个分部,其中一个设在中国,总部设在美国。
中方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能源局共同负责,美方由美国能源部负责。
CERC的成立意在共同推动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创新,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具体而言,CERC的研究领域包括风能、太阳能、电网、建筑节能和碳捕捉利用等。
CERC的启动为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中美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市场推广等。
通过CERC的合作,中美两国能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技术,加强合作研究,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CERC的研究项目主要以双边合作为主,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全面展开。
其中,重点研究的项目包括风能的高效利用、光伏发电技术的提高、电网的智能化和建筑节能等。
通过共同研究和开发,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双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CERC的启动将促进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研究领域的合作模式的完善和创新。
除了双边合作项目,CERC还鼓励开展多边合作,吸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与。
通过多边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人才,加速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转化和推广。
CERC的成立也为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两国政府在成立CERC时表示,将为该中心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政策支持,保证其顺利运行和发展。
这为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稳定的研究环境和资源保障,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总之,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深入推进。
通过共同研究、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的合作,中美两国将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挑战,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小到尿不湿大到核磁共振:深度解析nasa航天技术“军转民”之路
小到尿不湿,大到核磁共振:深度解析NASA航天技术“军转民”之路编者按:近日,NASA宣布开放56件专利,包括火箭推进方法、推进器、喷嘴等多种“高大上”的技术。
作为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NASA是美国乃至全球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推进的标杆。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NASA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的丰富经验。
原标题:多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策略,形成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的有效链条——从“天上”到“人间”:航天技术转移之路不必亲自登上太空,人们就能体验到为宇航员量身定制的高端技术。
在航天飞机遨游太空的背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航天技术的民用商业化转移,这一环节的意义并不亚于太空探索。
作为最早研制出航天飞机的机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延续着另一项重要使命:航天技术及其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
最近,NASA再次发放“福利”,在其官网上开放了56件专利,火箭推进方法、推进器、喷嘴等“高大上”的技术名列其中。
这些专利的“解禁”有助于相关企业在项目中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促进项目更加顺利开展。
NASA表示,这些被开放的专利将成为免费公共资源,可被任意用于各种商业目的。
实际上,我们身边的一些技术或产品,大到镀膜加工技术、核磁共振、净化水技术,小到可封口塑料袋、尿不湿等,它们的前身正是来自于航天技术的发展。
NASA所打造的从“天上”到“人间”的知识产权转移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各国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作为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NASA 是美国乃至全球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推进的标杆,在政策、管理和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经验。
这项工作始于1973年,NASA由此成为美国最早开展军民技术转移的政府部门之一。
这一年,NASA发布了黑白印刷的《技术应用项目报告》。
向国际一流航天科研生产联合体奋进
向国际一流航天科研生产联合体奋进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又称上海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创建于1961年8月。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大总体院和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导弹武器系统、宇航系统(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余项。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拥有国家级重点试验室1个、
市重点实验室2个,现有员工近2万名,以院本部为运营总部,拥有航天型号总体、总装单位以及控制、动力、电源等核心专业技术研究所和太阳能光伏、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等新能和批生产能力,研制的中低空、超低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精度高、杀伤力强、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可应用于不同的作战场合,已有多个型号装备部队,其中1型武器系统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3型武器系统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信息化 2011年02月版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s• 新闻
越,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航天器控制等11项关键技术。
攻克航天器再入黑障区海上测量关键技术,累计取得63项国家和部委级重大科研成果。
2016年7月12日,远望7号船正式入列远望号船队,这是我国测控通信能力更强、船舶安全性能更优、信息化程度更高、保障条件更好的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
远望7号船历时18个月完成建造试航,入列仅12天后就出征执行海上测控任务,创造了建造周期最短、形成测控能力最快的新纪录。
入列一年多来,远望7号船已陆续完成神舟十一号、长征五号、天舟一号等多次海上测控任务。
国内首个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揭牌10月25日,英利旗下分布式公司因能与中国乐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联合零碳发展研究院发起的我国首个专注光伏领域的航天技术民用化研发机构“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据了解,依据协议,双方将通过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家用光伏电站品质升级,新成立的“航天技术民用化(光伏)研究中心”将重点开展航天光伏前沿技术在家用光伏电站方面的应用研究,将其打造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双轨机制”下航天技术民用化的标杆,让航天技术和产品造福于民。
早在多年前因能就与乐凯合作,在光伏系统中应用具备航天级品质的光伏背板。
航天品质的背板有效保障了因能家用光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了系统发电衰减率,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长久稳定的发电收益。
全球最大规模申远己内酰胺项目在福建连江可门试生产近日,全球最大规模的申远己内酰胺项目在福建省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开始进行试生产。
该项目的气化装置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福建煤气化项目是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空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煤气化项目,总投资4.2亿元,整个项目都采用了国际一流的装置和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气化装置采用了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2017年6月19日,福建煤气化项目A气化炉一次投煤成功,预计年产值20亿元。
航天工程公司将火箭院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方面积累的经验,应用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形成了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航天炉以操作安全性强、生产稳定性好、煤种适应性广、运行指标优、综合利用佳赢得了市场的好评,已成功应用于40多个项目中。
深圳乾道翔智航天科技产业基金揭牌
聚焦航天产业发展
10月14日,首届中国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化高峰论坛暨深圳乾道翔智航天科技产业基金揭牌仪式在北京举办。
本次会议以“聚焦航天产业发展助推航天强国建设”为主题,深度探讨了航天技术领域的民用发展空间及产业合作机会。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航天产业,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曾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航天活动”。
据悉,乾道投资控股集团和北京翔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确保此次航天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顺利高效地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模式,给予被投企业或项目提供从融资服务到管理升级、资本运作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支持。
低于100元定位硬件发布 3秒内高精准定位
10月11日,千寻位置在杭州云栖大会发布新一代低成本高精度定位模组解决方案“千寻魔方2.0”,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能够让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单车、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终端获得3秒完成初始定位,定位精度达1米以内。
将高精度定位服务全面引入消费级市场。
根据千寻方面的解释,采用这套方案之后,合作伙伴将不必再分头寻找天线、芯片、基带等供应商进行技术评估,使用千寻提供的“硬件+服务”解决方案,就能一条龙完成终端在定位能力方面的升级。
船讯网新增40颗卫星 数据质量再升级
近日,亿海蓝宣布公司旗下船讯网新增40颗卫星AIS 数据,加上此前的20颗卫星,目前已有60颗卫星在源源不断地为船讯网客户提供位置更新,亿海蓝的全球卫星AIS 数据覆盖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资料显示,船讯网于2007年开创船位信息可视化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船讯网、船讯网APP或船讯网微信公众号,跟踪查询全球范围内任意一艘船舶的实时位置。
以10月1日数据为例,当天船讯网接收到的船舶数量由3.7万艘提升到5.2万艘;接收到的船舶位置动态由288万提升到724万个;卫星船位的平均更新时间提升至9分钟。
从船讯网的电子海图上可以看到,北太平洋、南海周边、印度洋、大西洋等地域覆盖效果明显增强。
卫星船位平均更新频率也提升至10分钟,最快更新间隔为3秒。
073Satellite
&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