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管理方案计划学派概述

合集下载

战略管理流派之计划流派

战略管理流派之计划流派
2012-6-24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价值链活动的各环节间的匹配关系时,可以实现 各因素的联合、共享和节约,产生2+2>4的效 果。 (4)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和市场所 具备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够为企业奠定牢固竞 争地位的特殊因素。这不仅发展了战略理论,而 且对当时西方企业的管理活动以至现在的企业管 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计划流派 Planning School
2012-6-24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Contents
计划学派简介 —— The Introduction of planning school 代表人物 —— Representative Figure 计划学派观点 ——The View of Planning School 对计划学派的评价 —— The evaluation on the planning school 计划学派的理论影响——The influence of planning school
2012-6-24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计划学派的观点 (The View of Planning
School)
不同于设计学派的是,计划学派认为: (1)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 识的、详细具体地正规化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 解成几个主要的步骤,每个步骤要考虑大量的因 素和各种技巧。 (2)原则上是由主要领导人承担整个过程的责 任。在实践中,则由计划人员承担实施的责任。 (3)需要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 以便具体地落实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并加以实施。

企业经济管理 11学派

企业经济管理 11学派

五、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学派,主 张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总结 实际管理中,特别是大企业管理中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经理们提出适用的 建议。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比较多,背景 也比较多样化。主要有美国管理学家彼 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威廉纽曼, 美国高级经理人员,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的艾尔弗雷德斯 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和长期领导 者亨利福特等 。
(五)经验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 德鲁克 代表作:《管理的实践》、《有效的管理者》 戴尔、纽曼、斯隆 2、理论要点 基本观点:否认管理理论的普遍价值,主张从“实例研 究”、“比较研究”中导出通用规范;由经验研究来分析管 理。 主要贡献: (1)明确了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2)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 (3)概括了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 集权的职能式结构;分权的“联邦式”结构;矩阵结构;模 拟性分权管理结构;系统结构。 (4)主张使用比较方法研究和概括企业管理经验。
一、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以管 理的过程和职能为研究对象。该学派认为,管 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 作的过程。所以,管理过程同管理职能是不可 分割的。其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代表作是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哈罗德孔茨把管理概括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 成的各项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 和控制五项。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

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

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

企业战略西方企业战略管理学派评析

企业战略西方企业战略管理学派评析

★★★文档资源★★★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等十个代表性的学派;并分析了不同学派思想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学派评析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是企业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管理学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演进而来的..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到现在形成设计学派等十大理论学派;对这些学派进行评析;对我国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及实践有积极借鉴意义..

设计学派..该学派由阿尔弗雷德 D 钱德勒以及安德鲁斯提出;将战略形成视为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该学派前提是:战略形成应该是一个有意识思维过程;首席执行官就是战略家;战略形成一个完整观念时;设计过程才结束;战略是明确的..设计学派认为评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是战略设计基本步骤;而现实中评估是很难准确的;一般说来优势比企业想象小;而劣势大..该学派认为战略与结构互相决定..但该学派没考虑何时制订、如何制订、何时停止战略;该学派将战略贯彻与执行分离..该学派的“报信观点”和着名的“SWOT”分析法作出了巨大贡献;意义深远..

计划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正式的过程;由H 伊洛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中提出;战略包括四方面内容:产品与市场定位;企业经营方向和趋势;协同效果大于局部效果;竞争优势..该学派的前提:战略产生于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过程被分解为清楚的步骤;首席执行官负

责整个战略过程;战略实施由全体计划人员负责;战略应当明确制定出来;以利于贯彻..该学派也有不足;威尔逊提出了战略的大致错误..

战略管理十大战略学派

战略管理十大战略学派
来自百度文库
10
9、环境学派

环境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环境服务组织的观念; 战略追随结构的观念; 开放系统的战略研究观点。
11
10、结构学派(综合学派)

结构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企业战略和结构发展的四个阶段: 资源积聚阶段 资源使用的合理化阶段 连续发展阶段 对扩张资源的使用合理化阶段 对组织行为的最恰当的描述是它的综合性; 战略制定过程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集合形成过程。
12

领导者灵活的战略意识和直觉是战略成功的关键。
6
5、认识学派

认识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制定过程是战略者的认知过程; 战略实质上是人脑的直觉和概念; 环境的复杂性限制了战略者的认知能力; 战略的变化往往会被延误; 存在不同的战略风格。
7
6、学习学派

学习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领导者个人和领导团队都需要学习; 存在是学习的内容; 领导者的作用是组织战略学习过程。
8
7、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制定过程是集体行为过程; 战略采取观念的形式; 需要有规范的组织内部协调和控制; 鼓励维持现有的战略,反对进行战略变革。
9
8、权势学派

权势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采取正式形式,运用具体的使对手难堪的手段; 在微观权势方面一般不存在某一个起支配作用的个人; 在宏观权势方面采取积极的具有政治色彩的战略。

(完整版)11个管理学派

(完整版)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

概述:

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

1、代表人物:

⑴.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完整版)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完整版)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

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Ansoff)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堪称经典,申德尔和霍夫的《战略管理》(1979)亦是重要文献。此外,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等人的推动下,计划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关系PIMS(Prof it impacto n market share)(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主要流派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主要流派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 的考证》 安索夫在1965出版的《公司战略》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 的,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2)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战略要 适应环境变化,旨在满足市场需求,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 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 (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及与之相适应。经 典的企业战略实质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 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因而,在战略实施上,势 必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四)90年代后期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出现战略联盟理论,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构建 在自身优势与他人竞争优势结合的基础上的。
90年代中期,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想要发展,无论是
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拓展新的市场,都得与其它公司共同 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 协作性经济群体。 美国学者James F. Moorel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 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 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
(三)90年代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企业核心能力》
1995年,David J.Collins和Cynthia A. Motgomery 发表《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 该理论假定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包括知识、技术等), 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资源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对于某企 业独有的资源,其它企业无法得到或复制,企业利用这些资 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该理论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 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

当代管理理论的各主要流派的特征以及发展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编辑本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编辑本段]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编辑本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明茨伯格(H. 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

(Joseph Lampe) I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 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 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 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

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设计学派(Design Schoo) I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 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 Selz nick) 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

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 Chandler) 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

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

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 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 I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6)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
(1950年代末期)
代表人物: 查理· 林德布罗姆《“蒙混过关”的科学》(1959) ; 詹姆斯· 布雷恩· 奎因《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1980) ; 彼得· 圣杰《第五项修炼》(1990); 加里· 哈默、C.K.普瑞哈拉德。
学习学派

(4)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
(1950年代初期)
代表人物: 奈特《企业家精神:处理不确定性》(1967) ; 克林斯和摩尔《组织的缔造者》。
企业家学派
企业家学派的观点:
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预测的过程,一个构筑 愿景的过程;是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设计学派

对设计学派的评价: 设计学派提出了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的 词汇,这些词汇构成了说明性学派基础的观点。 但是该学派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优 势劣势的评估问题、战略和结构的问题、战略 的明确性和灵活性问题以及战略的制定和战略 的实施问题。
(2)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

(10)结构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
年代早期)
(1970
代表人物: 普拉迪普· 坎德瓦拉, 亨利· 明茨博格, 米勒《“里卡洛斯”的悖论》(1990)

(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5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作业)汇总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作业)汇总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

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1管理过程学派

1.1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

1.2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

5.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是美国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7)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
(1970年代初期)
代表人物: MacMillan《论战略形成:政治概念》(1978); 普费弗和萨兰西克《组织的外部控制》(1978)。
权力学派
权力学派的观点:
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强调在战略 形成过程中,必须考虑权利即政治方面的因素。
设计学派 计划学派 定位学派
结构学派
企业家学派 认识学派
学习学派 权力学派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1)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ool)
(195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 菲利浦·塞兹尼克《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1957) 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与结构》(1962); 肯尼斯·安德鲁斯《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1965);
结构学派
结构学派的观点:
将战略的形成看作一个变革的过程。该学派认为, 企业战略应从两方面去定义,才能真正反映企业战略 的性质和特点。
结构学派
对结构学派的评价: 结构学派提供了一种调和不同学派的方式,
认为不同学派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位置, 为战略管理的研究带来了秩序。“选择合适的 结构程度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行动,经理们即必 须避免平庸和避免结构太少的混乱,同时还不 能过于迷恋结构。”
条途径;为战略实践分析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 理论工具。定位学派同样存在着思考与行动的 分离,同时以对目前的形势判断展望未来,强 调行业的稳定性和把战略制定过程和内容过分 地正规化和通用化,因此,定位学派偏爱“呆 在那儿”,而不是“去那儿”。

十一个管理学派ppt课件

十一个管理学派ppt课件

• 优点:
经理角色理论是在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是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后经理成为一种职业的产 物。该理论不仅对人们理解经理人的角色、工作性质、职 能、经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对如何提高经理工 作效率,尤其是对改革中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如激励 机制、监控机制、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 经理工作极为重要,权力又非常之大,其行为的影响又非 常深远,因此如何建立既不影响经理发挥职能,又能有效 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能约束其滥用职权的制度, 就是中国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的当务之急。过去的 经验表明,人们旧的管理体制中对经理的复杂角色欠缺全 面的考虑,因此经理的角色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经理角 色理论为人们在这方面的改革提供比较好的理论。
• 缺点:
经理角色学派对管理职能的归纳仍然是有问
题的。首先,经理角色学派其得出的管理十种角 色靠归纳得出,对管理者的调查由于数量较少而 受到怀疑;其次,明茨伯格所得出的管理行为是 否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行为很值得怀疑。孔茨对此 作了如下评说:明兹伯格所归纳的那些作用是不 完整的。对在那里,人们找不到无疑是重要的管 理活动如建立组织,选拔和奖励管理者,以及决 定主要的策略等。删去了这些内容会使人怀疑在 他的实例中的管理者是否是真正有效的经理。
经验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艾尔弗雷 德·斯隆、 亨利·福特、威廉·纽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

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

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专门技巧和特别关心的领域。同时,德鲁克还强调,管理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学科,它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更侧重于应用。

3.一个机构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和使命,为了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在工商企业中,这就意味着经济上的成就,它是工商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经理人员在他们的每一项决策和行动中,必须始终把经济上的成就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就,就不能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而如果不能提高或至少维持社会支持给它的经济资源的生产能力,这个企业就失败了。这意味着,不论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怎样,作为经济机构的企业,都有提供利润的责任。

4.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德鲁克认为,工商企业同其他任何社会组织一样,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这就是人。它通过人这项资源来完成它的工作,通过完成工作来取得成就,达到企业目的。在今日社会中,这些机构日益成为个人取得生计并取得社会地位、与人交往、取得个人成就的手段。因此,使工作富有活力、使职工有成就愈来愈重要,它日益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德鲁克强调,对人的管理不同于对事的管理。

5.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德鲁克认为,每一个机构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是为社会而不是它自己存在的,工商企业也不例外。一个企业的好坏不能由它自身来评定,而只能由它对社会的功用来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对人群、对社会有所影响。

3.优缺点

优点:经验主义学派批评了传统管理学派不假思索地采取偏重于狭窄的归纳法的实证主义,从管理学者自己作为行动主义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立场,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再造管理的未来。其次充分肯定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起列为了管理的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组织及其管理对象,反对在管理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方法,为管理学提出了现代管理学运用最多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缺点:然而,除非经验研究旨在从根本上确定某些事情为什么发生或没有发生,否则,对于理解管理来说,它很可能是一种可疑的甚至危险的观点。因为过去发生或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不必然有助于解决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是不同的未来问题。如果对经验的提炼是为了发现那些基本的一般化原则,那么,这种观点对于发展或支持某些管理的原则和理论可能是有帮助的。

二、人际关系学派

1.代表人物

1.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各种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人,原籍澳大利亚,后来移居美国,美国行为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即一切由“受注意了”引起的效应;二是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 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归纳总结者。罗特利斯伯格的主要著作有:《管理与工人》、《管理与士气》、《组织中的人》等

3.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60 年代提出X理论和Y理论。这两个理论阐述了雇员如何看待工作的两个极端的态度。X 理论坚持消极的一面,•假定工人都不喜欢工作,必须经过管制——奖与罚——才能使他们干好工作。这一看法起初在汽车业及其他一些行业相当普遍,后来全球竞争威胁的加大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看法。Y 理论,与X 理论的观点正好相反,假定工人很乐意工作,认为工作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坚持X 理论这一看法将造成敌对的气氛,而Y 理论会促使工人有自主性,具有合作精神。

4. 威廉•乌奇,提出了Z理论。该理论集中了日本的诸如终生雇用、关心雇员及协同一致

的观点和西方的诸如短期雇用、专门人才以及个人决策与职责的传统观点

2.主要观点

这种观点显然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论假设之上,即:管理活动包含通过别人使事情完成的内容,因此管理研究应该围绕人际关系展开。该流派的学者更多地倾向于采取个体心理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确,他们大多数人的学科背景是心理学。他们研究的焦点在于作为社会心理存在的个体及其动机。在这个流派中,有些学者将人际关系看作一种艺术,并认为即使那些努力想成为业余精神病学家的管理者,也能够理解并实践它。另外一些学者则将管理者看作领导者,甚至将管理就等同于领导——因此,也就将所有“领导”活动都看成“管理”活动。还有些学者聚焦于激励或领导力,并在这些主题上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这有助于管理实践。

3.优缺点

关于人际互动的研究,无论是在管理情境中还是其他场合下,都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这不容否认。但是人际行为领域很难说就涵盖了所有管理领域。一种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对于某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来说,他们虽然理解了心理学及其细微变化,但其管理活动却并没有达到有效性。一家美国大型公司的主要部门,曾对其所有层次的管理者进行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被批评者称为“心理脱衣舞”),结果发现,管理者学了很多关于情感的东西,但关于如何管理却几乎没有涉及。研究和实践的结果表明,我们必须超越人际关系,去发展一种关于管理的有用科学。

三、群体行为学派

1.代表人物

卡特•卢因,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克里斯•阿吉里斯,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他认为,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从而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

2.主要观点

主要关心的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行为。因此,它倾向于依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而不是个体心理学。它主要强调的是群体行为模式。这种观点的研究主题,涵盖了从小群体及其文化和行为模式到大群体行为特性的不同研究领域。它也经常被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在这里,“组织”这个术语也可以用来指一个公司、一个政府机构、一个医院、或任何其他类型组织中的任何群体关系的系统或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