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答案二.思秋——绘秋——议秋——恋秋,这就是全文的总体思路。
三.课文理解1. 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绘秋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明确:五幅画面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4.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答: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
如: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5.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
(板书)(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比喻。
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⑪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⑫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
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⑬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6.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答:颂秋。
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故都的秋学生用学案
《故都的秋》学案【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学习景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浙江省富阳人。
自1913...、诗人...、散文家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
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仍坚持抗日战争。
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终年49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主要作品有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沦..》、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色..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和《薄奠..》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彩。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学案学案博苑2011-11-18 13225d56b7b40102dt1a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学案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
,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握散文的阅读鉴赏技巧。
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的积累,同时能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识的夯实。
体系的建构。
柘树( zhâ)椽子( chuán )鲈鱼( lú)譬如( pì)混沌( dùn )廿四桥( niàn )juǎn )干干戈( gān )n )干练(gàn )ào )))凋()啼()柘())雕()谛()拓()芯片椽子掾吏拓识的样子。
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②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
②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
,恰当的一组是()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
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明说格地讲”不太相符。
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思,“遏止”指用力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遏制”指用力控制事物的发展,“物资”指生产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质资料。
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
人感到滑稽可笑。
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牢骚呢?制止的意思,前者指用力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后者指用力控制事物的发展,放纵,行为不受约束的意思,前者指某人言语行为的荒唐可笑;后者指某人行为生活上不检点,指金钱,生活资料等,后者指生产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质资料。
故都的秋导学案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答案二、课前热身1.答案为A。
“钞”应该读作chāo。
2.答案为C。
“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
3.答案为A。
两个“偿”都应该写作“尝”。
4.答案为A。
“阵”根据文意应该为“层”。
5.答案为B。
“若”应该调到“你”后面。
6.答案为C。
括号里的话,最后应该在括号内打上句号。
7.答案为B。
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8D(《茫茫夜》是短篇小说)9.D(分析游离原文语境)三、阅读理解(一)1.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2.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
3.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二)1.属议论部分,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2.“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爱,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
(三)1.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
2.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
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四、延伸拓展1、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文题是“大地山河”,描写的具体对象是河、高原和雪,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着重从两个角度思考。
一是把握文章的中心线索。
有了明确的中心线索,文章才能贯穿为一个整体,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地。
通观《大地山河》,不难发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全文的线索;考生如果答成“以作者的行踪为中心线索”,就错了。
二是注意文章的过渡、衔接与照应。
过渡自然,衔接严密,照应得法,能使文章的材料舒展自如,又环环相扣。
故都的秋 写作学案及答案
《故都的秋》写景书抒情散文导写案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时间:编号:42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有序写景的方法;2学习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一.自主鉴赏:文人笔下的冬天1.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
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上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肃杀、冷冽2. 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静谧、闲适在文人笔下,景物是人化了的景物,景中含情。
以情驭景,以景传情。
二.名作引路,探究如何写景。
例文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鉴赏分析:这段文字中写到了多种景物,却毫无杂乱之感,并且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的对景物进行了描绘,既有静态之景,又有动态之景。
例文2.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鉴赏分析: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使景物的特点更突出,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学案5:第2课 故都的秋(含答案)
故都的秋作者简介伟大的爱国者、革命烈士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 ,中国作家、诗人。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6年3月,郁达夫、成仿吾、冯乃起等一些年轻孤傲的创造社作家发起创刊了自己的刊物《创造》,用以发表他们自己的文学主张;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后被日本宪兵杀害。
其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小说作品之一。
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等。
背景回放社会动荡,颠沛流离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
在游山玩水中寄托感情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适的生活,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知识链接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它往往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诵读感知北国之秋的特点名师精讲一、了解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
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二、理解题目。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三、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1、2段,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比,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
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优秀导学案(2)(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三)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B级)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
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四)、《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
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配伍最恰当的一项()(B级)a夜月 b钟声 c虫唱 d柳影 e芦花甲陶然亭乙钓鱼台丙西山丁玉泉戊潭柘寺 A.d b a e c B.e d c a b C.a c b d e 基础知识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故都的秋学案及答案
故都的秋一、学习目标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
2、鉴赏品味对故都之秋的景物描写的情致。
二、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作者简介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郭沫若等人同为“创造社”的发起人,影响极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
1945年被日本人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被追为烈士。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本文构思的情感基调是,以中国南方秋天为映衬背景,表现了故都秋天的独特情致、并揭示出北国之秋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者选取了静观晨景、轻扫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等细节进行富于文人情趣的描写,然后转入对秋天的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了秋天深刻的人文情趣。
最后,把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了一个简明的对比,点明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2、回顾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体会其感情基调a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杜甫无边路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e 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朗读课文,解决生、难字读音课堂学习1、找出文章的文眼句:郁达夫对北国之秋总的感受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表明这种感受?2、段落分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一(1 --- 2 ):故都二( 3 -----12 ):的秋三(13 ----- 14 ):3、文章首尾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4、作者在描写秋色的画面中还添加了多重色彩和声音,请归纳出来,并体会它们集中体现了秋景的什么基调?6、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再总结。
《故都的秋》学案及答案
《故都的秋》学习任务单一、课前预习1.“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突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当时都城为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情感。
“故乡”“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味有何特点?清静悲凉3.《故都的秋》按照顺序依次描绘了北平秋天的五幅画面,画面中不仅包含着秋景,更包含着作者领略秋意的方式甚至情态。
请仿效示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五幅画面。
4.《故都的秋》开头结尾都写了江南的秋,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上:与故都的秋形成对比,凸显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和眷恋。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课堂研读1.《故都的秋》通过多角度写景表现出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请对此进行赏析。
通过感官角度,视觉上描写了故都的秋院落、天色、牵牛花、槐树落蕊、秋雨等秋景,凸“静”,触觉上描写了秋雨后的凉意。
味觉上,结尾处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
通过多感官写景,全方位地呈现北平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使读者身临其境。
表达了作者对于北平秋天的喜爱与眷恋。
2.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带着传统文人的某种审美情趣。
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3.“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主观感受的词,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明确心境。
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导致思想苦闷。
作家个人气质。
作家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4.第12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议论。
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故都的秋 导学案 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答案二.思秋——绘秋——议秋——恋秋,这就是全文的总体思路。
三.课文理解1. 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绘秋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明确:五幅画面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2)(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执笔:李桃丽审核:五中高一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B级)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
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
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配伍最恰当的一项()(B级)a夜月 b钟声 c虫唱 d柳影 e芦花甲陶然亭乙钓鱼台丙西山丁玉泉戊潭柘寺 A.d b a e c B.e d c a b C.a c b d e 基础知识题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故都的秋》教案(含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荷塘月色朱自清[学习目的]: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2.语言运用的技巧难点: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2.通感的运用[教学设想]:1.预习提纲:①看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②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③回忆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课上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讨论发言。
3.加强朗读[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
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
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
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
(板书文题、作者)2.简介《荷塘月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学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的深层含义。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故都的秋景之美。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内容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和文学风格。
解析《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包括文本中的主题、情感、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
通过互动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秋景之美。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用于列出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
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软件:用于播放音频资料和展示PPT。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故都的秋景之美。
练习法:教师布置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和文学风格,并引出《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初步感知: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情感。
深入理解: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故都的秋景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互动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同时开展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讨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故都的秋》学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学习目标】1.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情景交融的特色,分析表达技巧。
3.赏析散文细腻、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出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文化常识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
1921年6月8日正式宣告成立,初期成员主要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组成。
他们于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了《创造社丛书》,最初收录了郭沫若的诗作《女神》、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以及郭沫若所译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四、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对故都北平的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的深沉而炽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境。
《故都的秋》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
因为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混混沌..沌()潭柘.寺( ) 一椽.( ) 房檩.()驯.鸽( ) 落蕊.( ) 颓.废( ) 平仄.( )廿.四桥( ) 鲈.鱼()混混沌..沌(hùndùn)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房檩.(lǐn)驯.鸽(xùn) 落蕊.(ruǐ) 颓.废(tuí) 平仄.(zè)廿.四桥(niàn) 鲈.鱼(lú)二、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大意是什么?第一层(至段)第二层(至段)第三层(至段)第一层(1至2段)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之秋,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总课时第课时编制人:刘想审批人:编制日期:2013年9月18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
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一、预习效果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散文钞.()一椽.()潭柘.()寺落蕊.()
普陀.()山房檩.()廿.()四桥着.()衣
混沌.()椭.()圆橄榄
..()()
2、解释下列词语
混混沌沌:
疏疏落落:
不远千里:
落寞:颓废:
领略:萧索:
3、收集有关“秋”的古诗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本文的结构脉络:
2、本文属于哪一类散文?
3、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三、疑难点拨及拓展探究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介绍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课后作业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
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
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
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
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高二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总课时第课时编制人:刘想审批人:编制日期:2013年9月18日一、预习效果检测
二、疑难点拨及拓展探究
1、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是通过描写什么样的景色来表现这故都的秋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他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内容。
2、这几幅画面,生动精彩,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幅呢?并说明理由。
3、其实这五幅画都很精彩,因为他们共同体现了故都的秋的特色。
什么特色呢?
4、故都的秋天不仅是这么肃杀的景物,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啊!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
5、那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这么清,这么静,这么悲凉呢?
6、重点句段赏析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答案
本文属于哪一类散文?(生答:写景抒情散文)
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文本,然后告诉我,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喜爱。
理由: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③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
(一)、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是通过描写什么样的景色来表现这故都的秋呢?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速读课文,看他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内容。
(课件:5)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生成:有五幅画面
1、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
2、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
3、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
4、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
5、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课件:6----课件10)
大家概括的很好,和我的意见相同,我概括的标题是:虽然具体的词语不尽相同,但都把握住了主要景物。
(课件:11)
(二)、这几幅画面,生动精彩,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请放开声音诵读你喜欢的文句。
(课件:12-13)
1、(找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然后问他喜欢的原因,从而引领学生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有重要的表现手法时,点一下。
同学说的不是重点的句子,不要过多纠缠。
说不出要及时换学生回答,不要用一个人时间太长。
实在说不出的,就多找同学读,通过品评来把握。
)利用第三段,最多找三位同学活动。
体现这幅画面的清来。
2、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大家的审美观念和角度不尽相同,你最喜欢哪一幅呢?
(再活动,把“秋槐落蕊”“秋雨话凉”着重指导那句对话,这句话一定要让一位同学读。
一定要放手学生去分析。
)
3、还有喜欢那两幅图画的同学吗?其实这五幅画都很精彩,因为他们共同体现了故都的秋的特色。
什么特色呢?
顺势总结“故都的秋”的特色是:清、静、悲凉。
展示五幅图(课件:14)
让我们一起带着对郁达夫情感的理解,和故都秋景的印象,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先自由读,再点拨,再合读。
不要乱读。
)
(三)转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故都的秋天不仅是这么肃杀的景物,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啊!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课件:15----16)
实际上这“清、静、悲凉”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他不过是借这肃杀之景表现内心罢了!
那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这么清,这么静,这么悲凉呢?(课件:17)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郁达夫,三岁丧父。
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3、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