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假体腔动物
第四节:具有假体腔的动物
——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
轮形动物门(Rotifera)
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
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又称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或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具有假体腔是这类动物的共同特点,但体形和构造上有明显差异,因此,分类也比较混乱,但当今多数学者认为应将这七个类群各自分开列为独立的门。
一、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形大多数为长圆筒形。
2、体表被以非细胞结构的
角质膜。
3、三胚层、具假体腔。这
是胚胎期囊胚腔的残余部分,保
留在成体形成的体腔。这种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这种体腔也称原体腔或初生体腔。
假体腔的出现,首先是对体内器官系统的运动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其次,体腔液作为一
种流体骨骼,能保持身体的一定形态与运动;另外,体腔液能更有效地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调节与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4、完全的消化系统。消化道有口和肛门。
二、线虫动物门(Nematoda):
线虫动物门是原腔动物中种类和数目最多的一个类群,有记录的约15000种。大多营自由生活,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洋和土壤中,另一部分是动物和植物的寄生虫,常能引起人、畜、禽、鱼的严重疾病,或造成农作物减产,与人类关系密切。
(一)代表动物——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des):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
第八章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
假体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一个较大的类群,又称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这个类群包括7个门的动物,它们的外部形态差异很大,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不太清楚,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有假体腔。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现在以线虫动物门为代表说明假体腔动物的特征。
第一节线虫动物门(Nematoda)
线虫动物门是假体腔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已知约15000种,据估计有50万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也有寄生于动物和植物体内的。
一.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体不分节或仅体表具横纹(假分节)
2.体表有角质膜。是由上皮分泌形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坚韧富有弹性,起保护作
用。
3.角质膜下面是一层合胞体的表皮层(无细胞界限)。
4.三胚层,具假体腔。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5. 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具发达的肌肉质咽,但肠壁无肌肉层。为管中套管
结构。
6. 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系统。
7.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但是是由原肾细胞(一般为1细胞个)或腺细
胞(一般为2个细胞)衍生形成.
8. 神经系统:为筒形,由围咽神经环,以及从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和向后发
出6条神经索构成,神经索都嵌在上皮中。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有纤毛窝、乳突、眼点、刺毛等。
假体腔动物
秀丽线虫(C.elegans)是一种微小的土壤线 虫(自由生活)。自胚胎发育成1mm长的成虫只 需三天,结构简单,雌雄同体(XX型:雌雄同 体,XO型:发育成雄体),由959个体细胞构成。 这959个体细胞分化出了各种主要的组织类型, 包括肌肉、神经元、肠道、上皮等。 在线虫整个发育过程中,身体几近透明,易 于进行显微镜下活体观察。 在实验室中可在琼脂平板上生长,饲以大肠 杆菌。该线虫经冷冻后可以长期保存和复苏。 因具以上种种优点,已成为继爪蟾、果蝇之 后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又一优良动物模型,特别是 在遗传、发育、突变、信号传递等方面的研究中 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4. 神经和感官
• 圆筒形神经系统 –围咽神经环 –从围咽神经 环向前和向后 各发出6条神 经,神经索都 嵌在上皮中 –纵神经索之 间有横神经相 连
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有纤毛 窝、乳突、眼点、刺毛等
• 人蛔虫及其前 端 • 1背唇; • 2腹唇; • 3乳突; • 4头感器; • 5侧乳突
5. 生殖系统
• 原体腔
–输送营养 –在体壁与内脏之间形成膨压使身体保持一定体形
2. 消化系统
• 消化道简单,由口、咽、肠、直肠和肛 门组成 • 取食宿主体内的半消化物质,可不进行 消化就直接吸收利用 • 无特殊的消化腺 • 肠腔内有微绒毛,可增加吸收面积
3. 呼吸与排泄
特化的原肾管 (H型)
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
假体腔动物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出现了假体腔——来源于囊胚腔,中胚层与内胚层之间形成,没有体腔膜
出现了发育完整的消化管(有口有肛门),消化管分前肠(口、咽、食道)、中肠、后肠(直肠、肛门),前、后肠由外胚层内陷形成,中肠来自内胚层,是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体表具有角质膜;
排泄器官属原肾系统;
未形成循环系统和专门的呼吸器官,大多雌雄异体。
包括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等一大类动物。
第一节线虫动物门
一.主要特征:
是假体腔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身体一般呈圆柱形,细长。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
代表动物:人蛔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
外形:细长圆柱形,两端细,具口、唇片(有小乳突)、肛门、生殖孔,雄性为泄殖孔,具交合刺。
1.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层和肌肉层构成皮肌囊。
表皮外具角质膜,上皮层为合胞体;只有纵肌而无环肌。
2.原体腔: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只有体壁中胚层,不具体腔膜,无脏壁中胚层。
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进化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较扁形动物有明显的进步,它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发展和活动提供了空间,提高了营养物质的运转、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新陈代谢的能力。
体腔内充满体腔液,构成流体静力骨骼。
3.发育完善的消化管:身体前端有口,后端分化出了肛门。消化管分前(口、咽)、中、后(直肠、肛门)肠三部分。前、后是外胚层内陷,中来自内胚层,胞外消化
4. 排泄器官:结构特殊的原肾管,没有纤毛和焰细胞。可分为腺型和管型2种。
5. 神经系统:围咽神经环,腹、背、侧神经节;腹、背、侧神经索(腹、背神经索)
3.7 假体腔动物-线虫动物门
2、代表动物——人蛔虫 代表动物——人蛔虫 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感染率 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 尤其是儿童。 高,尤其是儿童。
假 体 腔
(1)外形结构: 外形结构: 片唇,即背唇: 口:(在前端顶部,有3片唇,即背唇:1片,具有 :(在前端顶部, 在前端顶部 2对乳突 。腹唇:2片,各具一对乳突和一侧乳突。 腹唇: 各具一对乳突和一侧乳突。 排泄孔:口稍后腹中线上。 排泄孔:口稍后腹中线上。 生殖孔:雌性生殖孔:体前1/3处,腹中线上;雄性 生殖孔:雌性生殖孔:体前1/3处 腹中线上; 生殖孔:与肛门合并成泄殖孔, 生殖孔:与肛门合并成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一对交 合刺。 合刺。 雌雄性鉴别:雌虫:粗长;雄虫:细短、尾呈钩状, 雌雄性鉴别:雌虫:粗长;雄虫:细短、尾呈钩状, 具交合刺。 具交合刺。
假 体 腔
假 体 腔 动 物
假体腔的意义: 假体腔的意义: 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 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 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 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 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其它器官的特征 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形,没有循环系统、呼 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形,没有循环系统、 吸系统。神经系统比扁形动物集中。 吸系统。神经系统比扁形动物集中。
假体腔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轮形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内肛动物门
进化地位:比较复杂的一个较大类群,外部形态差异很大,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不甚清楚,但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假体腔,充满体腔液。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胚胎发育中囊胚腔遗留到成体形成的,即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腔。只有体壁中胚层,而且不具体腔膜,无(肠)脏壁中胚层。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
假体腔出现的意义 1.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排泄、生殖等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分化提供了空间; 2.具有体壁肌肉层使得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3.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线虫动物门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海水、淡水和土壤中都有,数量极大;
真体腔动物和假体腔动物的区别
真体腔动物和假体腔动物的区别
浏览次数:2418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9-10-31 23:58 |提问者:5301019930922
最佳答案
真体腔亦称真正体腔、次生体腔、后体腔(metaco-el)。是动物体腔之中在原肠胚期以后所形成的与囊胚腔(卵裂泡、卵裂腔)完全不同的腔,与原体腔类相对应,把具有真体腔的动物称为真体腔类。真体腔皆以中胚层起源的体腔上皮(mesothelium)覆盖其腔壁。在发生学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在毛颚、棘皮、原索等各类动物,是由原肠胚的原肠壁突出的左右一对肠胶囊起源的。这些动物为肠体腔干的类群。(2)在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由位于身体后端的中胚层母细胞的增殖在消化管的左右产生中胚层节,在此细胞块内产生的内腔成为体腔。这些动物是端细胞干的类群(原中层细胞干的类群)。在环形动物,该体腔在每一体节都能明显地看到,但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因中胚层的二次增殖使体腔大为缩小,只形成围心腔、生殖腺内腔(gon-ocoel)、排泄器内腔(nephrocoel)。在节肢动物,存在于内脏和体壁之间的宽阔空腔,是真体腔的一残余部分和原体腔合一而成的(myxocoel)。(3)脊椎动物一般虽属于肠体腔干的动物门,但在原肠和体腹之间看不到有直接的连续。中胚层的起源各纲虽然不同,但无论哪一纲其中胚层的腹侧区域皆分为内外两层,即壁层和脏层,而两层之间的空间形成体腔,为裂体腔型,在体腔内面覆盖着中胚层性浆膜。脊椎动物的体腔可进一步分为围着心脏的围心脏和收藏内脏的围脏腔(perivisceral cavity),后者在鸟类被斜隔膜不完整地划分为胸腔和腹腔,在哺乳类被横隔膜完整地划分为胸腔和腹腔,在爬行类以下的动物为单一的胸腹腔(thoraco-abdominal ca -vity)。此外在体前方的鳃肠部,体腔被鳃裂划分为头腔;但它在圆口类以上的动物除幼体外均不发达。再有真体腔类,因真体腔的发生无原肾管,产生肾管作为排泄器官。除圆口类和一部分鱼类外,体腔均不向外部开口,成完全封闭的囊。
第七章假体腔动物
4、排泄器官——独特的原肾管 自由生活种类:腺型 寄生种类:管型 如:小杆线虫 如:蛔虫
5、雌、雄异体异形
线虫动物雌雄异体、异形,通常雄性比雌性小, 有些种类还有特殊的感觉器官。
动物由雌 雄同体转 变为雌雄 异体,进 而转变为 雌雄异形, 在进化上 具有重要 意义。
第二节 代表动物
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1、形态结构
长圆柱形, 向两端渐细。乳 白色,侧线明显 雌虫:肛门在距体后端0.2cm的腹线上 生殖孔在身体前端约1/3的腹线上
雄虫:较细且短,尾端呈钩曲状
肛门和生殖孔合二为一,称为泄殖孔
二根交合剌从泄殖孔处伸出
2、内部构造及功能
2.1 体壁和原体腔
蛔虫的体壁
是由角质膜、
上皮和肌肉层
组成的皮肤肌 肉囊。
2、生理
• 消化管完整;口位于前端, 周围有纤毛或棘毛,司感觉。
• 排泄器官为原肾管。 • 脑神经节位于咽的前端,2侧 神经与之相连。 • 雌雄同体,直接发育。个别 种类精巢退化,营孤雌生殖
常见种类
原腔动物——线形动物门 (Nematomorpha)
线形动物门
• • 约250种。 身体特别细长:成虫 30-150cm,0.5- 3mm; 一般成虫自由生活, 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 体内。 常见种类: 铁线虫(Gordius)、 拟铁线虫 (Paragordlus)。
假体腔动物各门的共性与差异性
假体腔动物各门的共性与差异性
一、外部形态
共性:身体都有假体腔结构。
差异性:
线虫动物门:头部不明显,有6或3个唇瓣围绕着口,身体圆柱形,两端细,通常末端较前端尖细。线虫的体表没有纤毛。前端有头感器或侧器、尾端有尾感器。
腹毛动物门:身体呈长圆形,体表有纤毛,前端有一个不明显的头部,后端尖细,多有分叉。
轮形动物门:身体呈长圆形或囊形,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及尾部,尾部末端常有1~4个趾。头部都有一个称为轮盘的结构,是由身体前端腹面口周围的纤毛区及环绕头区的纤毛环组成的纤毛器。
动吻动物门:体表有13个节带,没有纤毛。第一个节带为头节,顶端有口,头节上长有环绕的刺,第二个节带为颈节,周围有一层角质板。其余的节带形成躯干,躯干的节带上有一个中背刺和二个侧刺,尾节上有可以运动的长侧刺。
线形动物门:身体特别细长,头部不明显,前端有口。体末端尖细呈二叶或三叶状分叉。
棘头动物门:身体分为吻、颈、、躯干3部分,吻位于身体前端,具有钩、棘以附着在寄主组织上。吻后为一短的颈部,吻和颈可缩入吻鞘内。颈后的躯干部表面光滑,或有褶皱和刺。
内肛动物门:单体的内肛动物身体分为萼部、柄部和附着盘三部分。萼部一般为顶端边缘有一圈触手的球形,触手数目为8~36个,触手的内面有纤毛。触手基部围绕一个凹陷部分称为前庭,口、肛门、排泄管及生殖管均开口在前庭。柄是萼部背面的延伸物,柄表面常呈现由肌肉膨胀而形成的念珠状。群体的种类常由数个柄共有一个附着盘,很多群体种类的附着盘形成了匍匐茎,柄则着生在匍匐茎上。
铠甲动物门:虫体前端的口(翻吻)能缩入体内,上有9列棘。身体被6块板组成的铠甲包围。
《假体腔动物》课件
假体腔动物的经济意义
医药
假体腔动物所含有的生物毒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神经生物技术的研究中。
食品
假体腔动物在一些地方也被当做美味佳肴,例如日本的水母寿司。
工业
假体腔动物富含一些重要物质,如糖、蛋白质等,可用来制造一些工业品。
假体腔动物的未来展望
1 前景挑战
2 潜在价值
未来假体腔动物的研究重 点在于透彻研究这些生物 的基因结构和生态适应性。
文明进程
假体腔动物研究的进展也标志 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提高和发展, 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假体腔动物的一些特性和 生物产物,例如海葵素和 神经肽,具有很高的研究 价值。
3 发展方向
未来假体腔动物将会得到 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探索 它们在人类生活等领域的 新用途。
假体腔动物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假体腔动物在海洋生态平衡和 食物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其 他生物互动,维护海洋生物多 样性。
科学研究
研究假体腔动物不仅可以深入 了解海洋生物,还可以将这些 知识转化成医学、环保等实际 应用。
假体腔动物的分类
1
海葵虫
单生动物,有鞭毛帮助运动,体型通常只有几毫米,似乎是早期假体腔动物的代表。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母
平放对称,口位于下方,漂浮于海洋表面,被誉为海洋之花。
3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原体腔的形成
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 中全部靠向体壁,形成肌肉层, 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衬, 而未形成新的空间 , 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 , 没有肠壁 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壁内胚层之间的腔, 叫原体腔 , 由于不属于真正的体腔 , 相当于胚胎发育时 期的囊胚腔,故称假体腔. 在动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早,又称初生体腔 假体腔初生体腔原(始)体腔
三.其它线虫
(一)人蛲虫
♂
1.形态:白线头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蛲虫生活史
自染和逆行感染
♀♂交配 成虫
♂死亡 ♀午夜爬出产卵 少数爬回 部分干燥死亡
6h后
感染性虫卵
肠
口
(二)钩虫(消化道)
十二指肠钩虫:C形,口囊腹侧有2对 钩齿,♂尾端交合伞背肋小枝3分叉 美洲板口钩虫:S形,口囊内无钩齿, 腹侧有1对半月形的齿板,♂尾端交 合伞背肋小枝2分叉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第一节
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假体腔动物(线虫;线形;轮虫;腹毛;动吻;棘头;内肛等7个门 类)又称原腔动物 1.多无明显的头部,两侧对称,体不分节 2.体表具有角质膜和环纹, 寄生种类的角质膜特别发达 3.表皮层为一层合胞体 4.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出现了假体腔
5.出现了发育完整的消化系统 使动物的消化道进一步分工,消化能力得到 加强 6.排泄系统为外胚层演化而来的原肾管型 寄生种类的原肾C退化为无纤毛的 单一管型或腺型 7.原腔动物无循环系统和专门的呼吸器官, 寄生种类营厌氧呼吸 自由生活的种类靠体表呼吸
原腔动物 假体腔动物
• 管圆线虫
动物寄生虫,鼠类是适宜终宿主,人是非 正常宿主。 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主要为幼虫侵犯中枢神 经系统,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幼虫分布以大脑最多,次为小脑,再 次为间脑和脑干、脊髓,最少是脑室。
象皮肿
马来丝虫-四肢; 班氏丝虫-生殖器官
原腔动物——棘头动物门
角质膜
由上皮分泌形成 结构:皮层,中层(基质)和基层(斜行纤维)
蜕皮:脱去旧的角质膜,长出新的角质膜。
皮肌囊: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
上皮:结构为合胞体,即细胞界限不清,具多核。
上皮向内突出形成侧线、背线和腹线。
侧线内有纵排泄管,背线、腹线内有神经。
肌层:无环肌
发育完善的消化管 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具食道 腺,进行胞外消化
——即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成体壁,
而肠壁的形成没有中胚层的参与,仍然由内胚层形成的。 • 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
又称初生体腔。
原腔动物——生物学特征
• 假体腔内充满液体或具有间充质细胞的胶状物,无体 腔膜及肠系膜; • 腔内的液体和物质出现简单的流动循环; • 身体两侧对称,体不分节,体表被有非细胞结构的角 质膜; • 角质膜下为一合胞体的表皮层,具皮肤肌肉囊;
• 体长65-500微米,得名于腹面生有纤毛。
如:鼬虫。
鼬 虫 (
第七章 原腔动物(假体腔动物)yi
2.生活史
• 蛔虫的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1条雌虫每天产卵20 万粒。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土壤中孵化, 蜕皮一次,发育为感染性卵。感染性卵若被人食 入,卵内幼虫在人的十二指肠内孵出,钻进肠壁, 进入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到达肝脏。再随血液 循环经心脏到达肺脏。经过两次蜕皮后,经支气 管,气管到达会厌部,随着吞咽活动到了消化道。 经会厌、食道、胃到小肠。在小肠中再经过一次 蜕皮,发育为成虫。 • 从感染性卵进入人体到虫体成熟产卵,需要60-70 天。成虫寿命约1年(图7-6)。
人蛔虫
第一节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形:大多数为长圆筒型,横切面为圆形, 两侧对称体制。 2.体壁:体表被有非细胞结构的角质层,有 蜕皮现象。表皮层多为细胞界限不清,具 有多核的合胞体结构;肌肉层只有一层纵 肌 。
3.具有原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或假体腔)
:原腔动物体壁肌肉层和消化道上皮之间的 空隙即原体腔。 • 原体腔具有三个特点: ①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囊胚腔;②只有体壁 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和体腔膜。③原体 腔是一个封闭系统,没有任何管道与外界 相通。 • (图7-1) (图7-2)
• 猪巨吻棘头虫(图7-10 C, D)寄生于猪的小肠 中。中间寄主是金龟子幼虫—蛴螬。 1.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猪和人的小肠中,虫卵随粪 便排到外界。卵内已孵化出幼虫。这种含幼虫的 卵被中间寄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吞食,幼虫 从卵内脱出,穿过肠壁,进入蛴螬体腔,形成棘 头蚴(感染性幼虫)。这种幼虫可以在蛴螬体内保 持感染能力2-3年。如果带幼虫的蛴螬被猪吞食, 进入猪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8.假体腔动物
原体腔:胚胎时期囊胚腔 的剩余部份,保留到成体 形成的体腔,没有中胚层 形成的体腔膜。 意义:提供体内器官 发展和运动的空间;有效 的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 物;有效的维持体内水分 平衡;运动加快。
原体腔的形成
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 中全部靠向体壁,形成肌肉层, 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衬, 而未形成新的空间 , 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 , 没有肠壁 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壁内胚层之间的腔, 叫原体腔 , 由于不属于真正的体腔 , 相当于胚胎发育时 期的囊胚腔,故称假体腔. 在动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最早,又称初生体腔
图 斑氏丝虫
1.寄生部位:人的淋巴系统 2.胎生幼虫:微丝蚴 白天生活在内脏血液,夜间移行体表血液 3.生活史(按蚊、库蚊等为中间寄主)
成虫 微丝蚴
人体 蚊体
丝状型幼虫 (蚊喙) 腊肠型幼虫
蜕皮2次
(胸肌中)
丝虫病(filariasis)在我国是由斑氏丝虫或马来丝虫 的成虫引起。临床特征在早期主要为淋巴管炎与淋巴 结炎,晚期为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系列症状。通过 蚊类叮咬传播。血中有丝虫微丝蚴的病人或带虫者为 本病的传染源。
2、具原体腔 (假体腔) (初生体腔) 肠腔
精巢
背线
背神经 角质膜 上皮 纵排泄管
人 蛔 虫 横 切 面
微绒毛 原体腔
侧线
纵肌层 储精囊 腹线 腹神经 肌细胞 肌细胞核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物。 特点: 秀丽线虫长约1mm,自由生活在土壤中。 具有雌雄同体和雄性体两个性别。 角质膜透明,易于观察。 体细胞数目恒定(所有线虫动物特征)。
生殖和发育: 自体受精或与雄性体交配。 发育过程中细胞已经被分为不同的细胞谱
系并分别命名。 其幼虫可直接活体冻存。
三、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两侧对称、三胚层、假体腔。体腔液有
8.生殖和发育。 绝大多数的线虫雌
雄异体,进行两性 生殖,少数种类进 行孤雌生殖。生殖 腺管状,螺旋型卵 裂,直接或间接发 育,幼虫有蜕皮现 象。 体细胞数目恒定。
四、线虫动物门分类 腺肾纲 胞管肾纲
1.腺肾纲 多自由生活于淡水、海水,少数寄生。多
具尾腺(用于附着于物体上)及上皮腺。 雄性有交合刺,无尾感器。排泄系统是腺 型或无。 鞭虫、旋毛虫
流体静力骨骼作用,对体内物质循环分布 有作用。 2.身体呈细长的圆柱形。 3.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构成。
4.消化系统为简单直管状。有口有肛门,
消化道分为前肠(口、咽、食道)、中肠 (单层柱状上皮)和后肠。前肠和后肠是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内壁具角质层。中 肠由来源于内胚层。
5.线虫的排泄系统
完全没有纤毛,有 两种类型:一种是 腺型,一种是管型。 通常是由一个原肾 细胞演变而来的。 因此,均属于原肾 型。 6.无呼吸器官
假体腔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轮形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内肛动物门
进化地位:比较复杂的一个较大类群,外部形态差异很大,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不甚清楚,但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假体腔,充满体腔液。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胚胎发育中囊胚腔遗留到成体形成的,即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腔。只有体壁中胚层,而且不具体腔膜,无(肠)脏壁中胚层。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
假体腔出现的意义 1.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排泄、生殖等器官系统的发育和分化提供了空间; 2.具有体壁肌肉层使得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3.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线虫动物门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海水、淡水和土壤中都有,数量极大;
寄生生活: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器官内,危害大。
四、假体腔动物主要特征
1.身体圆柱形,体表具有角质膜;
2.出现假体腔;
3.具有完全的消化系统,消化道出现了肛门,有口和肛门二个开口;
4. 雌、雄异体异形;
5. 圆筒形的神经系统;
6.与人类关系密切。
假体腔动物的分类
无尾感器纲(腺肾纲)
尾感器纲(胞管肾纲)
线虫动物门
最小的种类体长只有200um。寄生种类大的可达1m 以上。
代表动物:人蛔虫,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
外部形态:
圆柱形,向两端渐细。生活时粉红色或黄红色;死后乳白色;雌雄异体。雌虫体长200-300mm;雄虫长150-260mm左右。口:前端顶部,有3片唇,背唇:1片,具有2双乳突;腹唇:2片,各具一双乳突和一侧乳突。排泄孔:口稍后腹中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蠕虫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各种吸虫、绦虫、线
虫和棘头虫。其种类繁多,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
渔业生产可造成严重的危害。
第三节
轮虫动物门(Rotifera)
为假体腔动物第二大类群,体微小,约2000 多种。 海水种类少,淡水种类多。有底栖种类和浮 游种类,浮游种类是浮游生物主要成员,为 许多鱼类、虾类幼体的重要饲料,是自然界 食物链主要环节。 另外淡水轮虫对池塘有自净作用。但养鳗池 中大量出现时,导致水质恶化。 软体动物面盘幼虫期,由于轮虫大量出现, 导致育苗失败。
假体腔内充满液体或具有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 cell)的胶状物; 身体可以自由运动; 腔内的液体和物质出现简单的流动循环; 出现完全消化道(口、肛门):消化能力得到 加强;
体表有一层角质膜,是上皮细胞分泌形成;
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型,没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 统; 神经系统比扁形动物集中。
神经系统:为筒形,由围咽神经环以及
从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 6 条神经和向后
发出 6 条神经索构成,神经索都嵌在上
皮中。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
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有纤毛窝、乳突、
眼点、刺毛等。
寄生的种类中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
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异形,雌大雄小。 生殖器官为细长管状,精子形态因种类 不同而异。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 阴道、生殖孔。 雄性生殖系统:精巢、输精管、储精囊、 射精管、泄殖孔、交合刺。 线虫卵孵化后,除生殖系统外,细胞分 裂一般停止,因此其细胞核或细胞的数 目不再增加。因此,根据此特性,线虫 一般作为发育生物学的理想研究材料。
思考题
1 、假体腔动物包括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 请解释什么是假体腔,它是如何形成的?
3 、假体腔的出现在进化上有什么意义? 4 、简单描述线虫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特点。 5、 哪些门的假体腔动物有寄生的种类?哪些动 物门全部是寄生的。
皮肌囊 线虫的体腔壁与无体腔动物一样具有皮肌囊的构造。 线虫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又称皮肌囊。 角质膜下为合胞体的上皮,即上皮细胞界限不清,具 多核。上皮内为中胚层形成的纵肌层,不发达,属典 型的斜纹肌肉。 消化管 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由外 胚层于口处内陷形成,内壁有角质膜,分化为口、口 腔及咽。中肠由内胚层发育形成,为消化与吸收的主 要部分。后肠为外胚层于胚胎后端处内陷形成,内壁 也具有角质膜,包括短的直肠和肛门。
隐生
轮虫在环境条件恶化时(水体干枯、温 度变化等),身体失去大部分水分,高 度卷缩,进入假死状态,可生存数月至 数年,再入水后,即能复活。这种维持 生存的状态,称为隐生。
线形动物门动物铁线虫
小 结
假体腔动物是一类相互之间亲缘关系不明确, 外部形态差异很大,但都是具有三个胚层,体壁 与消化道之间有假体腔结构的动物。它们的共同 特征还有:卵裂均为螺旋卵裂;由端细胞法形成 中胚层;假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具完整的消化 道;排泄系统仍为原肾型;没有循环系统和呼吸 器官;很多是寄生的种类,广泛寄生在动物和植 物等体内,给人体健康和农、牧、鱼业的生产带 来危害。
蛔 虫 在 小 肠 中
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性肠梗阻
秀丽线虫
线虫动物门主要特征
1、具假体腔,其内充满体腔液。 2、消化系统完整有口有肛门。 3、排泄系统腺型或管型(属原肾管型), 无焰细胞。 4、无呼吸和循环系统。 5、大多雌雄异体异形。 6、卵裂均为螺旋卵裂,由端细胞法形成 中胚层。 7、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分布广泛。
腺型排泄器官 腺型排泄器官属原始类型,通常由1~2个称为原肾 细胞的大的腺细胞构成,原肾细胞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 产物排出体外。 管型排泄器官 管型排泄器官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由纵贯 侧线内的2条纵排泄管构成,二管间有一横管相连,略 呈“H”型。由横管处伸出一短管,其末端开口为排泄孔。 溶于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通过侧线处的上皮进入排泄 管。 神经系统 线虫的神经系统有围绕咽部的围咽神经环。侧神经 节和腹神经节与之相连。神经环向后伸出多条神经,均 嵌在上皮中,以背神经和腹神经最发达。
线虫动物门的分类
腺肾纲
胞管肾纲
有尾腺及上皮腺。源自文库
无尾腺及上皮腺。
象皮肿 (马来丝 虫-四肢; 班氏丝虫 -生殖器 官)
“蠕虫”是指身体柔软无骨骼,须借助肌肉的舒
缩而使身体作蠕形运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和环 节动物门所属的各种动物。这是一种习惯上的称 谓,在分类学上已无实际意义。
假体腔动物的分类
进化地位
外部形态差异很大,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不甚清楚, 但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假体腔(pseudocoelomata)—— 假体腔动物。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指中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形成 的空腔。假体腔动物的受精卵经过螺旋卵裂发育成 囊胚后,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胚胎发育后期中 胚层与上皮的内层结合形成体壁。这样囊胚腔就在 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和肠道之间继续保留下来,形 成假体腔,无体腔膜。中胚层只有体壁中胚层,无 肠壁中胚层和肠系膜。假体腔内充满体腔液。 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
洋、淡水和潮湿地土壤中,很多种类寄 生在动物和植物体内。
1、线虫动物门; 2、轮虫动物门; 3、
腹毛动物门; 4、动吻动物门; 5、曳鳃 动物门; 6、线形动物门;7、兜甲动物 门;8、棘头动物门; 9、内肛动物门; 10、圆环动物门。
第二节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线虫动物门概述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线虫动物门的分类
假体腔动物的共同特征
1、两侧对称。 2 、体表有非细胞结构的角质膜,膜下多 数都有合胞体。 3 、三胚层,假体腔(动物进化的重要阶 段) 。 4、有完整消化管,有口有肛门。 5、无循环和呼吸系统。 6 、排泄器官:腺型(原始种类)、管型 (蛔虫)
假体腔动物的分类
假体腔动物约18000余种,广泛分布于海
(Enterobius vermicularis)和丝虫(Wuchereria)。
门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角质膜 ( 由上皮分泌形成,主要 成分为蛋白质 ) ,坚韧富有弹性,起保 护作用; 三胚层和皮肌囊结构,具假体腔; 发育完善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构 造简单,为一直管,口——咽——肠— —直肠——肛门(雄虫为泄殖孔);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分 腺型或管型。 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系统。
原肾细胞 (renette cell) 线虫的排泄器官由1至2个称为原肾细胞的腺细胞构 成,原肾细胞吸收体腔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身体细 胞(如原肾细胞)在线虫其细胞数目是恒定的,或者其 细胞核数目恒定。因此研究细胞发育线虫是很好的实验 材料。 肠梗阻 蛔虫感染严重,大量虫体扭结成团,阻塞宿主肠。 导致阻塞可发生在小肠各部,但多见于回肠,病人有呕 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胆道蛔虫病 蛔虫成虫在小肠内移动,可以钻进开口于肠壁上的 管道进入其他器官,如胰管、胆道、阑尾等处,如钻进 胆道则引起胆道蛔虫病。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Pseudocoelomate)
第一节 假体腔动物的共同特征 第二节 线虫动物门 第三节 轮虫动物门
目的要求:
掌握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掌握线虫动物门代表动物 —— 人蛔
虫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了解轮虫动物门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第一节 假体腔动物的共同特征
进化地位 生物学特征
假体腔的意义:
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
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体壁具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加之体腔液
具有一定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 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明 显加强;
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
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生物学特征
体长40μm-3mm,多数为100-500μm。 身体由头、躯干和尾(又称足) 3 部分组成 (有的无足)。足末端具分叉的趾(toe):1 -4个。 头 部 都 有 纤 毛 冠 ( ciliated corona) 或 称 轮 盘 ( trochal disc),身体其它部位无纤毛。轮 盘具有运动和取食的功能。 在口腔或口管下面的咽喉部分,有一个膨大 的咀嚼囊。囊内有很发达的肌肉,并有一套 有砧板和槌板组成的咀嚼器。 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有焰茎球。
线虫动物门概述
线虫又名圆虫,约16
000种,为假体腔动物中种类最
多的一类,据估计全部种类不少于50万种。 分布于海
洋、淡水和土壤中,个体数量巨大。 线虫孵化后,除
生殖细胞外,体细胞就不再分裂 —— 线虫的细胞数目
是恒定的。
常见种类:
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人鞭虫(Trichuris)、 十 二 指 肠 钩 虫 ( Ancylostoma duodenale)、 蛲 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