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5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5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5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4分)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蜡炬成灰;⑤火上浇油;⑥沙里淘金;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⑤⑦⑧B.②④⑤⑦C.①③⑤⑧D.②④⑥⑦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熟石灰用来改造酸性土壤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海水用来晒盐 D.海水用来制碱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使用的物质是()A.木炭B.铁丝C.红磷D.硫磺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7.某物质4.6 g与氧气反应,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 g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见的学习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含有不同元素,有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有不同的存在状态,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

D.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9.如图是在通常状况下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分别测定的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根据换算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卷第1-4章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 的高空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3.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使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散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4.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5.“酒驾”已经写入刑法。

当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g/100L时为酒驾,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2H6o+4cro3+6H2So4===2X +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c)A.cr2o3B.crSo4c.cr2(So4)3D.cr2S3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7.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 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重要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错误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发现了电子C.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D.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2.明确各种化学仪器的基本用途并熟练使用,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仪器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3.[2024泰州一模]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择笔刻字B.燃脂制墨C.裁剪宣纸D.砚台研墨4.[2024沈阳一模]下列化学观念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B.所有物质都能无条件进行转化C.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D.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蔗糖能溶于水B.氢气能被点燃C.铜丝具有导电性D.食盐有咸味6.某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作出猜想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下列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金刚石(C) B.二氧化碳(CO2)C.氨气(NH3) D.碳酸氢铵(NH4HCO3)8.[2024泉州模拟]下列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用漏斗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B.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试剂,可用手抓取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要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D.实验室中未经老师允许,可自行动手做实验9.[2024重庆]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10.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夹②酒精灯③陶土网④烧杯⑤铁架台⑥坩埚钳⑦药匙⑧镊子A.①②⑦B.①②③⑧C.②③④⑤D.②③⑥⑧11.[2024深圳模拟改编]2024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C.“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所需新型材料的研制与生产D.“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之间的信息传递12.[2024威海期末改编]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十三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1、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D.质量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5、关于同一种固态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6、如图,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到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同一盏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B.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不同C.从图像可知水的比热容比酒精的小D.从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 )A.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B.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D.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9、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10、小宇将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盛一些酒精,用塞子塞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

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B.关闭炭炉烧烤小吃C.用洒水车洒水D.多植树造林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

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B.汽水C.冰水混合物D.海水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雾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某同学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7.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加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8.不能正确反映两概念间关系的选项的是()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物质用途性质A 氮气食品防腐剂稳定性B 氧气燃料助燃性C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D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便于观察O2的收集11.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大约为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

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过滤净化黄泥水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矿泉水C.葡萄糖注射液 D.液氧4.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

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D.给液体加热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8.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营养成分铁镁锌钙含量(mg/100g) 4.4—5 90—100 3—4 280—300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9.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10.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C.一杯调好的蔗糖水,喝第一口特甜,越喝越不甜,说明蔗糖的质量分数越小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11.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食盐和水混合后得到食盐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1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纳米技术的成功探索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D.屠呦呦发现青蒿素2.下列关于“化学能改善人类生活”的观点表述不合理的是() A.化学可合成新药物,帮助人类战胜疾病B.化学工业会产生废物,可能污染环境C.化学可研发新型燃料,缓解能源危机D.化学可合成新材料,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3.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榨汁B.丹桂飘香C.雕刻石像D.木柴燃烧4.2023年7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举行。

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场是一座巨大的钢结构建筑,其上有彩釉玻璃组成的放大270万倍的商周时期金饰太阳神鸟图案,是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钢的强度高B.彩釉硬度大C.玻璃透光性好D.黄金耐腐蚀5.危险化学品应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酒精应在包装标签上印的标志是()6.下面是某同学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笔记,其中记录正确的一项是()序号仪器名称使用方法A 酒精灯用火柴点燃,用完后用灯帽盖灭B 蒸发皿加热完后立即用冷水冲洗C 胶头滴管先将滴管插入到试剂瓶中,后挤去胶帽中的空气D 试管夹由试管底部套上,固定在试管的中间位置7.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C D8.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

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选项异常现象分析A 点燃酒精灯前,灯帽不容易取下酒精易挥发B 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试管破碎试管竖直放在桌面上,插入时用力过猛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完毕后洗涤试管时,试管破裂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用冷水洗涤D 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9.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没有毒性的试剂也不可用手直接拿B.若不慎将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用水冲洗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向有人方向D.实验结束后剩余试剂要回收,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10.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表中化学知识整理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实验操作顺序B.重要化学史给固体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C.化学的用途D.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酒精易溶于水——用作燃料12.如图所示,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另一端的尖嘴处,发现尖嘴处也出现了火焰(子火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

九年级上化学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上,中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以降低碳排放.中国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30%,其中该“温室气体”主要是指()A.O3B.CO C.CO2D.CH4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对下列的物质变化判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点燃蜡烛B.干冰在常温升华C.冬天向树上涂石灰浆D.盐酸腐蚀大理石地面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 B.怡宝纯净水C.油与水混合D.冰与水混合4.小轩在学习原子结构知识时,他比较了“钠离子与氖原子”的结构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相同的电子层数B.相同的电子数C.相同的带电荷数D.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读液体体积C.过滤悬浊液D.熄灭酒精灯6.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功能.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化学式为:C34H32O4N4F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血红素属于氧化物B.血红素由五个元素组成C.血红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8:1D.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16g7.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主题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A.为节省煤和石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焚烧秸杆、垃圾发电B.大力发展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以及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C.因废旧金属被锈蚀,无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以解决能源危机8.三水区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是全国唯一的富裕型长寿之乡.据科学考证,在本区的土壤中富有一种“长寿元素”﹣硒.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A.硒的元素符号为Se2B.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C.硒为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969.2014年10月24日,我国登月探测器“月球车玉兔”踏上访问月球的旅程,其重要部件太阳能帆板使用的高纯硅制备原理是: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锋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不足,每天还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小锋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碳酸钙的质量是()A.0.5g B.1.0g C.1.5g D.2.0g11.“分类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通的科学方法.小康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甲乙丙丁A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 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C 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木炭一氧化碳D 常见的防腐剂氮气铁粉一氧化碳12.将烧红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可增强刀的硬度,这一过程叫淬火.这个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 Fe3O4+4H2该反应中属氧化剂的是()A.Fe B.H2O C.Fe3O4D.H213.(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B C D课外实验实验结论说明蜡烛含有炭黑其中活性炭主要是起到吸附作用析出白糖晶体后,得到的为白糖的饱和溶液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碳酸钙14.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能实现探究目的是()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C.乙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D.乙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15.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16.小非为探究某气体R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点燃该气体R,发出蓝色火焰;(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发现内壁上有小水雾;(3)她又在此烧杯中沾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现杯壁上有白膜.由此你可推出气体R中所含成分可能是()A.H2CO B.CO CO2 C.H2D.CO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 NaCl溶液蔗糖过滤B CaCl2溶液盐酸过量CaCO3、过滤C FeSO4溶液CuSO4过量锌粒、过滤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点燃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未知)26 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X数值12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三、填空与简答题19.厨房中常用的炊具有铁锅、铝锅.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1)铁锅含有合金单质(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4)当你清洗铝锅时,不宜用擦洗.(5)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20.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和天然气.(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序号).③写出图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在反应A+B→C+D中,A和C的质量比为.21.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①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Ⅰ.20℃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Ⅱ.40℃时,乙和丙(填“能”或“不能”)形成溶液浓度相同的饱和溶液.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Ⅱ.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2.现有A、B、C、D、E五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D均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且作生活燃料.“→”是物质间相互转化,“﹣”是相连两物质间相互反应.其它反应条件和参加反应的物质省略.有如下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推出物质的化学式:C、E.(2)写出E→A的化学方程式是.(3)从C→D是能转化成能,属于反应.(4)指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23.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2)操作a和b的名称是,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3)固体A的成份有.(写化学式)(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写名称)四、实验与探究题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1~4是教科书上有关实验的装置图:(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2)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其中左边电极产生的气体是.(写符号)(3)图3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实验时会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目的是.(4)图4是面粉爆炸实验.实验时在胶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25.开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要用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用KMnO4加热分解制O 2应选(填字母);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应选(填字母),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b处的现象为;(3)要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CO2,仪器②中应装的试剂名称为,c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4)若用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5)检验F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26.某学习小组对炭粉与氧化铜高温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猜想】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③气体产物是.【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铜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通过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对产物中气体成分进行研究(提示: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3:8和3:4).【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铜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①称取8g氧化铜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6.0g /【数据处理】依据题目所给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g;因氧化铜全部参加反应,气体中的氧元素为1.6g,则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猜想成立.五、计算与分析题27.国宾酒﹣﹣﹣﹣茅台酒,其主要成分为乙醇.关于乙醇的信息如图:(1)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乙醇在汽车中点燃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4C2H5OH+9O2═aCO2+bCO+12H2O,其中,化学计量数(a+b)的数值是.(3)用乙醇替代汽油作燃料的优点是.28.小红同学想测定从家中带来的一枚10.0g的久置生锈的铁钉(除氧化铁以外的杂质忽略不计)中金属铁的含量,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小雨同学将以上实验探究所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2所示.请根据这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成果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A的质量是g.(2)溶液B中含阳离子是(写符号).(3)该枚铁钉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a的数值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1.下列有关做法不利于巢湖水质治理的是( )A .沿湖建立绿色植被屏障B .推广绿色种植,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C .禁止含磷废水流入湖中D .加大养殖数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2.水是生命的源泉。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C .净化水时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 .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没有益处3.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

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混合物B .含氢、氧两种元素C .所含氢元素的化合价有两种D .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K 2MnO 4B .氯离子结构示意图——C .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Al +32O 3D .2个水分子——2H 2O5.按氯元素化合价递变规律将五种化合物进行排列,依次为①KCl 、②Cl 2、③HClO、④M、⑤NaClO4。

根据这一规律,M不可能是()A.HClO2B.Cl2O5C.NH4Cl D.KClO36.某同学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7.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第7题)A.红磷B.冰水混合物C.氯酸钾D.食盐水8.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

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O2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属于氧化物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9.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A 探究水的组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电解水B 除去水中异味加入活性炭投药消毒C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通入氯气D 软化河水过滤蒸馏10.关键核心芯片的研发是我国5G终端产业发展必须实现的突破,高纯度硅是制作芯片的材料之一,其工业制法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0题)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C.参加反应的原子个数改变D.反应过程中不能混入空气,防止发生爆炸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因此电解水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吸附可除去水中可溶性物质,因此自来水厂通过过滤和吸附就可以得到纯水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12.简易氢氧燃料电池实验:在U形管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连接学生电源,进行水电解实验(如图1),待两极石墨碳棒出现明显气泡,立即换接电流表(如图2),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大幅度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2题)A.图1中U形管左侧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图1U形管左右两侧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为2∶1C.图2现象说明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D.图2现象说明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第13题)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Cl-35. 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州十四号”里的生活细节。

下列细节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B. 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天长大C. 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D. 压缩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2.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B.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C. 为了干净卫生,使用一次性木筷D. 露天焚烧秸秆3. 下列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CH4、CO2、H2B. CO2、HCl、N2C. SO2、CO、NO2D. HCl、N2、O2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5. 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A. 化学用语B. 现象描述Cl2——表示1个氯气分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Fe2+——表示2个铁离子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性质与用途,化学与安全D. 物质鉴别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鉴别硬水和软水——加适量的肥皂水鉴别CO2和CO——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6. 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2Li2O2+2CO2===2X+O2,X的化学式为()A. LiB. Li2OC. Li2CO3D. LiOH7. AI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科技之一是芯片技术,晶体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如图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硅的元素符号为SiB.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C.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 09 g8. 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倒地,医生用“化学大夫”氯乙烷(C2H5Cl)对运动员伤口喷射后不久,运动员便可站起来投入比赛了。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4高邮模拟]“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份社会责任。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B.减少使用塑料袋C.骑自行车出行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2.CO2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局部地区的人工增雨D.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通常把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干冰能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C.不能供给呼吸,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通常状况下能溶于水4.[2023靖江月考]从化学学科观念的视角,下列对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认识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B.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D.过度砍伐森林树木会打破碳循环和氧循环5.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灭火——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生产汽水——二氧化碳是酸C.气体肥料——不能支持呼吸D.人工增雨——干冰升华吸热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B.将鼻子凑到容器口闻酸液的气味C.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7.[2023常州期中]下列是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8.[2023扬州月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l2+CO2↑+H2O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增大压强,二氧化碳在水中会溶解得更多,利用这一性质生产汽水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课上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中应先加入固体试剂,后加入液体试剂B.②中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C.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D.该实验说明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二氧化碳10.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①喷洒稀盐酸②喷洒水③放入干燥CO2中④喷水后放入干燥CO2中花的颜色红色紫色紫色红色A.①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B.①④对比,说明④中产生了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C.②④对比,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D.②③④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11.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物质常态时,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A.氧气和氮气B.铁和铜C.水和高锰酸钾溶液D.酒精和食盐2.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C.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D.品红能溶于水3.铬酸钾(K2CrO4)是一种黄色固体,用于鉴别氯离子,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A.+2B.0C.+4D.+6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SO2C.H2CO3D.KClO35.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正大力推广“LED”绿色节能交通指示灯和城市景观灯。

砷化镓(GaAs) 是光源材料,Ga为+3价,As的化合价为A.﹣3B.﹣5C.﹢3D.﹢56.豆腐起源于我市八公山。

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亮氨酸由四种金属组成D.亮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4%7.N2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3D.+48.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固体加热B.检查装置气密性C.过滤D.添加酒精9.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拯救全球数百万生命。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10.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

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0D.-311.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的自来水、二氧化锰、硫酸铜B.空气、水、氮气C.冰水混合物、铁粉、红磷D.氢氧化钠溶液、氯酸钾、稀有气体12.关于丁酸乙酯(C6H1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1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C.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D.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水软化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2B.碳酸钾KCO3C.硝酸银AgNO3D.氯化铁FeCl2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物质组成的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填空题16.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满分:60分,时间:50 min)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相对原子量:H ——1,C ——12,O ——16,N ——14,Cl ——35.5,K ——39,Cu ——641. 从宏观角度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 .有气体产生 B. 发光、发热 C. 颜色发生变化 D. 有新物质产生2. 从微观角度来说,物理变化的实质是 ( )A. 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 原子的个数发生变化C. 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D.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3. 下列古代诗句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千锤万凿出深山”C. “烈火焚身浑不怕”D. “蜡炬成灰泪始干”4. 固定装有粉末药品的试管时,通常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这是因为( )A. 防止气体不易导出,因为氧气比空气重B. 防止湿存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 为了方便酒精灯加热D. 为了使药品均匀平铺在试管底部5.下列提纯方法中,可用来分离KClO 3制O 2反应后MnO 2和KCl 的是 ( )A. 过滤B. 蒸发C. 蒸馏D. 重结晶6. 某同学欲配置10%的NaCl 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最终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A .等于10% B. 大于10% C. 小于10% D. 无法确定7. 实验室里,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为 ( )A .圆底烧瓶 B. 烧杯 C. 燃烧匙 D. 锥形瓶8. “Li ”不能表示( )A .单质锂 B. 一个锂分子 C. 一个锂原子 D. 锂元素9. 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Si B. FeO C. ZnCl2 D. H2O 210. 对于K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 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该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C. 式量为122.5 g/molD. 含有氧元素11. 下列物质,不是自来水厂用来净水的物质 ( )A .Cl 2 B. 胆矾 C. 明矾 D. 活性炭12.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金刚石与石墨B. SO2与SO 3C. 氧气与臭氧D. 红磷与白磷13. 下列哪项措施一定能够增加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 ( )A. 搅拌B. 升温C. 增加溶剂D. 将物质研碎14. 制备下列气体时,可以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的是 ( )A. COB. O2C. NH3D. H21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B. MnO 2可作H 2O 2分解制O 2过程的催化剂C. 催化剂都加快反应速率D. 催化剂实际上也参加到反应过程之中16.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 )A. 煤气燃烧B. 食物变质C. 钢铁生锈D. 人体变老17.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石蕊鉴别开来的是 ( )A. NaCl溶液和蒸馏水B.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石C. Na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D. 稀硫酸和KCl 溶液18. 下列固体物质发生变化的前后,质量不变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 铁丝生锈 C. 石灰石焙烧 D. 矿石粉碎19. 下列对各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O 2中燃烧:火星四射B. 硫粉在O 2中燃烧:蓝紫色火焰C. 碳粉在O 2中燃烧:发出白光D. 红磷在O 2中燃烧:大量白雾20.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CaCO 3↓+ H2O A .CO2 + Ca(OH)2B .S + O2 → SO 2 点燃→ Cu(OH)2↓ + Na2SO 4 C. CuSO4 + 2 NaOHD. CaCO3 → CaO + CO2↑二、填空题(共25分)2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结构和性质的自然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C.O2D.Si3.镨(Pr)是一种稀土元素,已知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9,相对原子质量为141,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41 B.92C.59 D.824.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H——氢原子B.Mg2+——镁离子C.2N——2个氮元素D.2O2——4个氧原子5.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人工元素,指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元素,通过人工方法增大自然存在的元素原子核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的元素。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是锝(Tc),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A.锝是一种金属元素B.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3C.只有质子数改变才会改变元素种类D.现代技术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未知元素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也可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原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8.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金属部分采用1 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合金经过旋压后微粒不再运动B.燃料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微粒的体积变大C.燃料燃烧时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D.传递“薪火”,表达了各国运动员的团结共融9.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9题)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D.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11.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测试(二)[范围:第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糖水C.冰水 D.泥水3.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Z-2-1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图Z-2-1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4.[上海中考]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6.[威海中考] 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7.结合图Z-2-2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2-2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B.硅原子属于金属元素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Z-3)。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Z-2-3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二、填空题(共42分)9.(8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 mL水与50 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 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图Z-2-4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的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6分)[重庆中考]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二氧化碳固体的俗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Z-2-5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图Z-2-5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12.(12分)[福建中考]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Z-2-6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Z-2-6①x的数值为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图Z-2-7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图Z-2-7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13.在学习微粒的有关知识时,老师用如图Z-2-8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充满氯化氢(HCl)气体,B中充满氨气(NH3)。

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冒出大量白烟。

又知,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且分子运动速率和质量成反比。

图Z-2-8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该装置中观察到白烟,应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白烟距离________(填“A”或“B”)瓶一端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实验还可以获得关于微粒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2)若关闭活塞a、b、c,在烧杯的水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然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B瓶中,再打开活塞a、b,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1. A2. C3. D4. C5. D6. C7. B8. C9. (1)②(2)④(3)③(4)①10. (1)①分子间有间隔②N H(2)①7得②B C E11. (1)氯化钠(2)失去(3)D[解析] (1)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2)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粒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12. (1)①8②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Na+(2)①BC②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1)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离子符号是Na+。

(2)①若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需选取相同分子、不同温度的组别,即选BC;②相同温度下,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说明分子种类也能影响运动速率;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等。

13. (1)打开活塞a、c A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所以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慢,二者反应的位置靠近A瓶一端,产生的白烟距离A瓶一端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2)烧杯中的水进入B瓶中,形成红色“喷泉”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导致B瓶中压强急剧减小,烧杯中的水被压入B瓶,因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形成红色“喷泉”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防锈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C.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于去油污D.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B.C.D.3.下列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实验说明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是为了防止液滴四处飞溅4.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在装水的烧杯中能够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其反应是:2K+2H2O═2X+H2↑()A.X是一种氧化物B.X中只含K、O元素C.发生爆炸是氢气燃烧引起的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B.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C.燃烧都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则伴随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稀盐酸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稀盐酸也能与金属银反应生成氢气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CuSO4和NaOH B.NaOH和HClC.AgNO3和HCl D.Ca(OH)2和Na2CO37.某同学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的溶液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C.通过计算需要氯化钠5g,水45gD.称量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8.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冰、③水银、④不锈钢、⑤冰水混合物、⑥高锰酸钾、⑦液氧,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①③④B.氧化物:②⑤ C.单质:③⑦D.化合物:②⑤⑥9.材料科学日益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分类研究法是研究化学材料的常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