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各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各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第⼀单元⾛进化学世界
⼀、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必须利⽤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分的是( )
A.⽔和⾷醋 B.铜⽚和铝⽚ C.⽔和澄清的⽯灰⽔ D.铁粉和⾷盐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可以对着实验者
B.为了操作⽅便,对于没有毒和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直接去拿
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D.为了防⽌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滴加液体,不要伸进试管内
3.成语是中华⽂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 D.滴⽔成冰
4.下列物质的⽤途主要利⽤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冰⽤于⼈⼯降⾬
C.天然⽓作燃料 D.⾦刚⽯⽤于切割玻璃
5.下列是我市2017年基本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6.下列⽅法中能鉴别出空⽓、氧⽓、⼆氧化碳三瓶⽆⾊⽓体的是( ) A.⽤蘸有澄清⽯灰⽔的烧杯 B.闻⽓体的⽓味C.分别将燃着的⼩⽊条伸⼊三瓶⽓体中 D.以上⽅法都不⾏
7.⼩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A.先⽤50mL量筒量取25mL⽔
B.接着将量好的25mL⽔倒⼊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其中的⽔沸腾
8.⽤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出现试管炸裂现象。某同学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未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 A 、石蜡熔化 B 、汽油挥发 C 、湿衣服晾干 D 、木柴燃烧
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 .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自动逸出
3、已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1.6g 某纯净物生成4.4gCO 2和3.6 H 2O ,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中 ( )
A .只有C 元素
B . 只有
C 、H 元素 C . 只有C 、H 、O 元素
D . 都不正确
4、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CO+4X=CH 3OCH 3+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5、酒精洒在桌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其原理是 ( ) A .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降低酒精着火点 D.使酒精具有不可燃的性质
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甲烷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氮气
7、“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8、 “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大约为21%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过滤净化黄泥水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矿泉水C.葡萄糖注射液 D.液氧
4.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D.给液体加热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
8.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营养成分铁镁锌钙
含量(mg/100g) 4.4—5 90—100 3—4 280—300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9.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10.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
(6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2022·柳州中考)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
B.臭氧
C.细颗粒物
D.稀有气体
6.(2023·龙岩长汀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
7.(2023·龙岩长汀质检)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
8.(2023·厦门湖里区质检)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6S),一旦煤气泄漏,容易引起人们警觉。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9山东济南中考题】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B. C. D.
2、【2019山东淄博中考题】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长劲漏斗
B.电子称
C.坩埚钳
D.椎形瓶
3、【2019山东青岛中考题】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4、【2019湖南湘西中考题】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5、【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表中与其他三组变化不同的一组是()
6、【2019江苏淮安淮阴九年级上期中】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甲﹣①,乙﹣①B.甲﹣①,乙﹣②C.甲﹣②,乙﹣②D.甲﹣②,乙﹣①
7、【2019宁夏中考题】在下图所示氯化钠溶液的蒸发实验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水变成水蒸气
D.氯化钠的固体析出
8、【2019辽宁省鞍山中考题】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如下图,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⑩⑾⑿
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
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
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 5 K —39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1~ 10题每题2分,11~ 14题每题3分,共32分)
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B. 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 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D. 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2. 【2023·唐山模拟】下列装置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3.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重返地球,运载火箭常配有氢氧发动机。从变
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2H 2+O 2=====点燃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也不变
C. 2 g 氢气和1 g 氧气反应生成3 g 水
D. 反应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P +O 2=====点燃P 2O 5
B. H 2O 2=====MnO 2H 2↑+O 2↑
C. 2H 2O=====通电2H 2↑+O 2↑
D. Mg +O 2=====点燃MgO 2
5. 完全电解a g 水,在正极上得到10 mL 气体,则在负极上得到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
A. a g ,10 mL
B. 89a g ,20 mL
C. 19a g ,20 mL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九年级上册化学综合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分:60分,时间:50 min)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相对原子量:H ——1,C ——12,O ——16,N ——14,Cl ——35.5,K ——39,Cu ——64
1. 从宏观角度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
A .有气体产生 B. 发光、发热 C. 颜色发生变化 D. 有新物质产生
2. 从微观角度来说,物理变化的实质是 ( )
A. 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 原子的个数发生变化
C. 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
D.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3. 下列古代诗句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千锤万凿出深山”
C. “烈火焚身浑不怕”
D. “蜡炬成灰泪始干”
4. 固定装有粉末药品的试管时,通常试管口低于试管底部,这是因为( )
A. 防止气体不易导出,因为氧气比空气重
B. 防止湿存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 为了方便酒精灯加热
D. 为了使药品均匀平铺在试管底部
5.下列提纯方法中,可用来分离KClO 3制O 2反应后MnO 2和KCl 的是 ( )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重结晶
6. 某同学欲配置10%的NaCl 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最终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 .等于10% B. 大于10% C. 小于10% D. 无法确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9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1~9单元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2.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生石灰、酒精
B.稀有气体、二氧化硫、稀硫酸
C.氧气、干冰、大理石
D.生铁、水、石油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石墨制铅笔芯
D.焦炭用于炼铁
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5.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6.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跟黑色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
C.都生成红色的固体物质
D.氧化铜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7.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
C22H25O6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1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3个氧分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22:25:6:1
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试卷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2×20=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烂
B 、轮胎爆炸
C 、西瓜榨汁
D 灯泡通电发光,久了会变黑。 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挥发性
C 、溶解性
D 、导电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A 、酿酒
B 、黑火药
C 、指南针
D 、烧制陶瓷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A 、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只发生化学变化
C 、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 、只是状态发生变化
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建立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作出结论 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集气瓶 C 、量筒 D 、烧杯 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逐渐变短
D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须接触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高锰酸钾B.液氧C.空气D.水
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SiO2B.Al(NO3)3C.Al2O3D.Fe3O4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B.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6、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的一组微粒是()
A.Mg2+和Cl-B.Na+和S2-C.Ca2+和O2-D.Al3+和SO42-
7、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综合测试卷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消石灰—Ca(OH)2B.氯酸钾— KClO C.氨气—NH4D.镁离子—Mg+2
2 .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一定浓度的氧气中才能燃烧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D.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
B.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化学变化既能释放能量,也能吸收能量
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含有氧气21%
4 .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B.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
D.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
5 . 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6 . 某市2018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综合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物质常态时,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氧气和氮气B.铁和铜C.水和高锰酸钾溶液D.酒精和食盐
2.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
D.品红能溶于水
3.铬酸钾(K2CrO4)是一种黄色固体,用于鉴别氯离子,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A.+2B.0C.+4D.+6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O2C.H2CO3D.KClO3
5.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正大力推广“LED”绿色节能交通指示灯和城市景观灯。砷化镓(GaAs) 是光源材料,Ga为+3价,As的化合价为
A.﹣3B.﹣5C.﹢3D.﹢5
6.豆腐起源于我市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
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亮氨酸由四种金属组成
D.亮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4%
7.N2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
C.+3D.+4
8.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固体加热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D.添加酒精
9.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拯救全球数百万生命。下列
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2
第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二氧化硫浓度 B .氮气浓度 C .二氧化氮浓度 D .PM
2.5浓度 2.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2O
B .22O
C .2O
D .22O -
3.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氧化铝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5.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当8x =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6.用“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中的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 .符号“O ”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8.下图中的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
B .
C .
D .
9.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
B. 矿泉水
C. 氢气
D. 铁
2. 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
A. 铁生锈
B. 木材燃烧
C. 冰块融化
D. 水蒸发
3.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
A. 碳
B. 氧
C. 钠
D. 镁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改变
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 化学反应可以创造或消灭质量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会改变
5.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A. 水(H2O)
B. 二氧化碳(CO2)
C. 氧化钙(CaO)
D. 氮气(N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6.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最多,可以容纳______种元素。
7.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遵守的两个基本原则是______和______。
8.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9. 在化学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使用______。
10. 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其符号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描述一下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解释什么是摩尔质量,并说明它与原子量的关系。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3. 已知某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3H6O3,计算其摩尔质量。
14.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如果反应中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测试(二)
[范围:第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糖水
C.冰水 D.泥水
3.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Z-2-1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图Z-2-1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
C.硫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6
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
4.[上海中考]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6.[威海中考] 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7.结合图Z-2-2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Z-2-2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原子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Z-3)。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图Z-2-3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二、填空题(共42分)
9.(8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 mL水与50 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 mL,微观解释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图Z-2-4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的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6分)[重庆中考]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二氧化碳固体的俗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Z-2-5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图Z-2-5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2.(12分)[福建中考]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Z-2-6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Z-2-6
①x的数值为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图Z-2-7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图Z-2-7
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3.在学习微粒的有关知识时,老师用如图Z-2-8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充满氯化氢(HCl)气体,B中充满氨气(NH3)。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冒出大量白烟。又知,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且分子运动速率和质量成反比。
图Z-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