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每日一读(8.13):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背斜、向斜、断层、向斜成山)
背斜、向斜
当岩层两侧受到挤压,便会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和向斜。背斜、向斜的判断,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根据岩层的形态。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注意,是根据岩层形态,而不是地表地貌形态);
②根据岩层的年代。中间老、两侧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为向斜(这里说的中间,即为下图中的“核部”;两侧,即为下图中的“两翼”)。
在【理想状况】下,背斜发育成山峰,向斜发育成山谷,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图1 背斜和向斜
在【自然状态】下,背斜经常会发育为山谷,向斜发育成山峰,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形成的原因为:
①背斜成谷:背斜向上拱起,顶部受到较大的张力,容易被风化和侵蚀,最终成为山谷;
②向斜成山:向斜向下凹陷,核部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更加耐侵蚀,最终成为山峰。
另外,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向斜是良好的储水结构,即“背斜储油、向斜储水”。
图2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例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背斜、向斜
B.断层、向斜、背斜
C.向斜、背斜、背斜
D.断层、背斜、背斜
6、图中丙地()
A.槽部坚实抗侵蚀,因而成山
B.顶部裂隙侵蚀,因而成山
C.可修建隧道
D.可勘探开采石油
答案:A、A
精讲精析:
(1)分析三地的地质构造。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发生了断裂,左侧和右侧的岩层不对应(即发生了相对移动),因此为断层;②乙地的岩层向上凸起,因此为背斜(地表也向上凸起成山,即背斜成山);③丙地的岩层向下凹陷,因此为向斜(地表向上凸起成山,即向斜成山),因此三地依次为:断层、背斜、向斜,选项A正确。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一、典例引领
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地层编号(⑤为花岗岩)。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三处( )
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呈东南—西北走向
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
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
2.⑥可能是( )
A.岩浆岩B.变质岩
C.沉积岩D.岩浆
3.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
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
解析:第1题,b处位于断层附近,地下水沿断层溢出形成泉;断层附近岩层不稳,裂隙较多,不宜筑坝,C项正确。a处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c处地层年代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a、c两处地质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应呈东北—西南走向,A项错误。a处是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项错误。c 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D项错误。第2题,⑥位于侵入岩和沉积岩接触带,是沉积岩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受高
温高压变质而成的变质岩。第3题,图示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层发生→外力侵蚀。
答案:4.C 5.B 6.C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 )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C.③处是背斜山
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
5.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常见的地质构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常见的地质构造
一、知识讲解
1.常见的地质构造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二、考点分析
考向一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表
答案 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C -D -S -S -D -C 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然后由老到新,即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其中A 只是岩层倾斜,不能判断地质构造;B 岩层年龄顺序与题意不符,不正确;D 为向斜,不符合题意。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
2.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答案C
解析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首先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
考向二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其实践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对地貌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典例分析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
(1)C (2)A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成因。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貌特征看为山岭,即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且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可判断为背斜,从地貌特征看为谷地,即背斜顶部受张力,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即背斜谷。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结合图中岩体运动方向,可以判断⑤岩层属于原来背斜(现已被侵蚀成谷地)顶部的岩层,即丙处应为沉积岩,A项中石灰岩、砂岩都属于沉积岩;B项中花岗岩、流纹岩都属于岩浆岩;C项中大理岩、石英岩都属于变质岩;D 项中安山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
命题突破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褶皱和断层
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图进行理解。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地质构造详解
地质构造
定义1:
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应用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2: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地块和地层中产生的变形和位移形迹。地质构造按其成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二级学科);工程地质(水利)(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structures 或tectonicstructures)。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s)与
地质构造
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一、知识讲解
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3中丙),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高中地理选修1地质构造汇总
地质构造
【内容提要】
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各种地质构造具有相应的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条件。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常见地质构造的概念、要素、类型及其特性;简要阐述了这些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和工程地质评价。地层接触关系和岩层产状反映了地质构造的时空特征
3 地质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壳及上地幔上部即岩石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如构造带,可以纵横数千公里,小的如岩石片理等,它们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永久变形和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踪迹。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壳经历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在同一区域,往往会有先后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形成,它们互相干扰,互相穿插,使区域地质构造会显得十分复杂。但大型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总是由一些较小的简单的基本构造形态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3.1 岩层的产状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1.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产状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参见图3-1所示。
走向: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如图3-1中AB线。
倾向:指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的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如图3-1中CD线。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地质构造与火山喷发课件湘教版
示意图
图甲 地质剖面图
图乙 地质构造平面图
示意图类型 判断方法
剖面图
平面图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
如图甲中①处
较新
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
如图甲中②处
较老(如图乙)
(2)褶皱与微观地貌
名称 背斜 向斜
对地貌的影响 一般成山 倒置成谷 一般成谷 有时成山
考题示例 (2021河北卷)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 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 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 (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原因 岩层向上拱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岩层向下弯曲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Baidu Nhomakorabea
2.断层 (1)断层与地表形态
名称 地垒
地堑
对地貌的影响 常形成断块山,如我国的 华山、庐山、泰山等 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的区别
地质构造就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 位的形迹(结果)。地壳运动是形成地质构 造的原因,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一)岩浆活动
火山构造示意图
火山口
火山锥
喷出活动
火山通道
侵入活动
形成于上地幔上部——软流层
•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 作用
• 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变质作用
• 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 运、堆积
(二)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1、地壳运动
类 型 运动方向
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 水平张裂
垂直运动 (升降运动)
地壳抬升 地壳下沉
对地表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形成裂谷或海洋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 和海陆变迁。
地质学基础-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形成的诸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及其它各种面状和线状的构造形迹。
地质构造的规模大小(构造尺度)十分悬殊。大到数百、数千千米,乃至全球规模;小至一定范围的露头、手标本甚至需借助显微镜方能观察到。
地下水的赋存、活动及富集程度与其所处地质构造的性质、特征密切相关。
一、劈理、线理
(一)劈理的类型与特征
劈理、片理、片麻理等是指岩层在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透入性的面状构造,统称作面理。
劈理是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岩石沿一定方向分裂成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构造。劈理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其发育状况与岩石中的所含的片状矿物的数量及其定向的程度有关。
按力学成因,可分为流劈理和破劈理两类;按结构形态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按劈理与岩层层理和构造的关系,分为层间劈理、轴面劈理、顺层劈理和断裂劈理、区域劈理。其特征见表1-4-1。
(二)劈理的观察与研究
在岩石强烈变形和变质的岩石出露区,对劈理除大量测量各种劈理的产状要素,并标绘于地质图或构造图上。分析劈理与更大规模的褶皱、断层和韧性剪切带等构造的生成关系。
观测时应注意区分劈理和层理,查明两者之间的几何关系和空间展布规律,适当采集定向标本,为室内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物质基础。
表1-4-1 劈理类型及其特征
(三)线理
线理是岩石中发育的次生平行、具有透入性的线状构造。线理是岩石中发育的一般具有透入性的线状构造。
根据成因,线理可分为原生线理和次生线理。前者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岩浆岩中的流线;后者是指构造变形中形成的线理。
地质构造
考向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1.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地表水平运动D.地表垂直运动
考向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一、主要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互
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水蚀地貌,如沟谷
风蚀地貌,如
冰蚀地貌,如冰
海蚀地貌,如海蚀
二、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1)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
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1—2题。
高三地理地质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质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其中地质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地质研究地球的构造、岩石、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高三地理中常见的地质知识点。
1.岩石和矿石
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由矿物质组成,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和组成分类,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或火山口冷却凝固形成的,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地壳表层沉积和压实形成的,包括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等。矿石是含有一定量可经济利用的有用矿物质的岩石,如铁矿石、铜矿石等。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上地壳的各种形态和构造特征。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等。地壳运动指的是地球地壳的上下、东西、南北运动,形成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地壳的变动会导致地面隆起和地震等自然现象。地震是地球地壳断裂时产生的地震波,地震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破坏力。火
山是地球地壳表层的热液和火山岩喷发形成的,火山活动带来了
大量的火山灰和岩浆。
3.地理环境与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会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对城市建设和生产活动产生阻碍。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
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地质学通过研究地质环境、地质构造等来预
测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的发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安全
保障。
4.地质资源和环境保护
地质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和地壳中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矿
地质构造
定,那就是地层本身的物理性质
wenku.baidu.com
2. 地层接触关系
• 1)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系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且
中间不存在沉积间断或没有地层缺失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在剖面图、柱状图中用“实线”表示,
所有连续整合接触之地层代表该地区在相应的地
质历史时期内,地壳长期稳定下沉接受沉积、或
虽有上升,但沉积表面始终未露出水面。
按照断盘的相对运动方向分为:
(1)正断层 两盘沿断层面上下滑动,上盘相对
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2)逆断层 两盘沿断层面上下滑动,上盘相对
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3)平移断层 两盘沿断层面水平滑动的断层
2. 断层的井下识别标 1)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2)近距离内同层(或标准层)海拔高度相差较大
向海、向陆方向均中断,表明砂岩尖灭了。
4. 研究地层不整合的意义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地壳运动历史的记录,不仅反应岩
层在空间的相互关系,也反应了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在
时间上的顺序,是地质发展史研究、地壳运动特征及
时间鉴定的依据;对于油气地质而言,不整合面不仅
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而且在不整合面下的地 层,经历了长期风化剥蚀,往往孔缝发育,形成良好 的储集层,角度不整合面下是潜山油气藏形成和勘探 的有利地区。
产状不一致的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剖面图、柱 状图中用“波浪线”表示
2020-2021【名校提分专用】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每日一题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后典例在线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abed
I I «1
1.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2.图中区域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C. 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D. 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
【参考答案】1 . D 2 . D
【禅弹强析】L根据国于信息,断息①与亢叶目电于电后②;悠或③④的内力作见分别是变质作更和滑第活动;⑤是岩浆喷发彩成的山地:岩芯⑥是断裂之后相对下海的部分工
L a处为背斜,具有艮好询油条件;匕虻为啧山岩,高孔;圄,不是住瞠石材:c处宥河流流经,但处于断层任里,不适宜建填裔水;d 区的石灰岩广右,可以电成本航林地貌.
三知识必备
地质构造与地质构造图
丽;加;而]龈而潇露“蕊;
”上照」由里」;疆融犒
1.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
态上 石层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1可卜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
面后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 的新老 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A
1
疗科门房①一:㈤瞌新到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 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 东非大裂谷。断层侧相对上升 的岩体,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 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谷地或低 地,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
力,常被侵蚀成
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 被侵蚀,
地质构造详细课件
第二节 岩层产状及其接触关系
一、岩层的概念 二、岩层的原始产状及产状类型 三、岩层的产状要素 四、岩层的厚度 五、岩层的接触关系
一、岩层的概念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 岩石(指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属性、 时代一致的层状地质体)。
一、断裂构造概述
1、基本概念
断裂构造:由于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脆性变形(断裂或错动)、丧失了 岩层原有的连续完整性,这类地质构造称为断裂构造。 2、断裂构造的分类
根据破裂面两侧岩块相对位移的大小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类断裂构造, 又称裂缝。 断层:是指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类断裂构造。
倾向线:指倾斜线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线,其所指的方向 即为岩层的倾向 (真倾向)。视倾 斜线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线方向称为视 倾向或假倾向。
3、倾角
倾角(真倾角):指岩层 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视倾角:指岩层视倾 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任何视倾角都小于该岩 层的真倾角。
倾角
四、岩层的厚度
1、真厚度:岩层顶、底界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铅直厚度(视厚度):岩层顶、底界面之间沿铅直方向上的距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一、典例引领
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字为地层编号(⑤为花岗岩)。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三处( )
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呈东南—西北走向
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
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
2.⑥可能是( )
A.岩浆岩B.变质岩
C.沉积岩D.岩浆
3.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侵入B.断层作用
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
解析:第1题,b处位于断层附近,地下水沿断层溢出形成泉;断层附近岩层不稳,裂隙较多,不宜筑坝,C项正确。a处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c处地层年代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a、c两处地质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应呈东北—西南走向,A项错误。a处是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项错误。c 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D项错误。第2题,⑥位于侵入岩和沉积岩接触带,是沉积岩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受高
温高压变质而成的变质岩。第3题,图示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断层发生→外力侵蚀。
答案:4.C 5.B 6.C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 )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C.③处是背斜山
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
5.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每日一读(8.13):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背斜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地而形成山岭
(1)断层成因及其图解
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即发生错位)的断裂构造叫断层,如下图所示:
(2)断层的地貌表现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3.
(1)
(2)
中形成)
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