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__是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__,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该课文所处的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侧重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
而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__的主要内容”,该语文要素侧重于策略。
基于本单元组的导向,个人觉得首先要确定__的教学核心,也就是我们的“靶心”。
落实到__,笔者定下的“靶心”是:以感受梅兰芳高贵人格与民族气节为主,在阅读感受中渗透策略教学,并进行适当思维训练。
关注文本和语文要素并行,让学于生,是本设计的着力点,目标指向“生本课堂,快乐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词语归类、联系上下文、同伴互助等方式,了解“旦角、沦陷、租界、侵略者、深居简出、斩钉截铁”等词语意思。
借助提问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演出的几件事,通过串联的方法,把握__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以致用,复习第二单元提问策略)聚焦重点段落,运用读悟结合的方法,升华梅兰芳的人格与气节,感受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准备:学生:教材、作业本、书写用品。
2.教师:课件、板贴、教案。
四、教学过程:自我介绍第一次见面,我们先认识一下,我姓蔡,大家可以叫我——,谁来跟我打个招呼吧?蔡老师你好,您好,真有礼貌,很高兴认识你,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在我们学校,大家都喜欢叫我蔡蔡老师,叫叫我。
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读一读课文。
准备好上课。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上课。
第一板块播放视频,揭示课题1.播放视频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位人物吗?板书——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认识他。
梅兰芳微课介绍。
(太快)现在,你应该对梅兰芳有了一定了解吧?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ppt)——学生读,板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说课稿第1篇】《梅兰芳蓄须》说课稿一、说教材《梅兰芳》是国家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展开。
本单元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文中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影响。
《梅兰芳》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
本课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事迹。
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注射疫苗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充分显示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内容。
②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③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以上①②为教学重点,③为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阅读感悟法、讲授法、点拨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电视剧《小兵张嘎》中胖墩的爸爸拒绝为日本人演皮影戏而死于日军的武士刀下。
这种为了尊严不畏牺牲、不畏强暴的精神就是一种民族气节。
此导语的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民族气节。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2.带着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
①小组内共同学习。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与反思第【1】篇〗《梅兰芳蓄须》是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从人文主题上看,在前两篇基础上,艺人梅兰芳的爱国行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从《古诗三首》认识的是古代的将士,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认识的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周恩来,这篇文章中的梅兰芳是艺人,大家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来看,这篇文章是运用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中习得的方法,尝试自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是可以迁移的。
为了准确把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运用表格梳理主要人物和事件,本文中,要准确把握梅兰芳用来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其间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来梳理和进行语言组织。
梅兰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需要查阅或补充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其人其事。
梅兰芳蓄须明志,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环境下,课文有很多直接交代,同时也需要再查阅或补充资料。
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查阅或补充哪些资料,是根据其阅读理解的需要确定的;对于梅兰芳的家国情怀,是要借助他的具体言行做法来感受的。
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运用边读边批注的策略,前者可以在初读时思考批注,后者可以在内容梳理后再读批注。
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1.自主学习识字词语,重点理解“沦陷、困顿、侵略、骚扰、不堪其扰、斩钉截铁、破绽”等词语。
2.迁移方法,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其间遭遇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借助资料和批注思考,结合梅兰芳的言行做法,感受他的爱国精神。
为了落实具体的学习目标,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如下——板块一自主阅读,学习字词,一度批注谈话回顾前面两篇课文所表现的人物、精神,导入课题,了解本文描写的人物,谈谈课题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疑问。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梅兰芳蓄须》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梅兰芳蓄须》的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
2.能够掌握生词:梅兰芳、如弓似箭。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诗句进行应用。
4.能够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教学课文《梅兰芳蓄须》的内容和生词。
2.教学梅兰芳蓄须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内涵和意义。
2.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师:熟悉课文内容,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课本、笔、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戏剧的了解和感受。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梅兰芳是谁吗?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着课文朗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解释生词:梅兰芳、如弓似箭。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更深入。
3. 课文分析•分析梅兰芳蓄须的内涵和意义。
•导读成语和诗句,让学生理解并进行应用。
4. 拓展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进行语言运用练习,如造句、写作等。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教学重点。
•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的进步。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准备下节课要用到的学习材料。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学生对戏剧和名人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践活动和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选文背景本课文是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七单元,篇目为《23 梅兰芳蓄须》,是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主题的一篇文章。
教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关注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梅兰芳先生的励志精神,感悟艺术、坚持的重要性。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捕捉人物形象特点,通过对话体验人物情感变化。
•难点:理解文章中所隐含的人物情感变化,把握人物心理活动。
二、教学过程1. 情感调动通过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梅兰芳的表演风采,了解京剧的魅力。
2. 阅读分析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理解梅兰芳的故事,思考他的感情变化。
3.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验人物情感变化,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味。
4. 情感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梅兰芳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课堂讨论1. 讨论问题•你觉得梅兰芳的励志精神体现在哪些地方?•你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品质?2. 思维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假设自己是梅兰芳,你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请写下你的想法。
四、课后作业1. 写作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想法,撰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梅兰芳的敬佩或对艺术的理解。
2. 表演自编小剧场,模仿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展示京剧演出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探讨改进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部编版的教学内容,希望能辅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语境中理解沦陷、困顿、侵略、骚扰、不堪其扰、斩钉截铁、破绽等词语。
2. 迁移方法,借助鱼骨图与关键词概括,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期间遭遇到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借助补充材料,结合文中梅兰芳的言行,感受他的民族气节,积累更多的人物故事,生发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重难点:1.迁移方法,借助鱼骨图与关键词概括,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期间遭遇到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借助补充材料,结合文中梅兰芳的言行,感受他的民族气节,积累更多的人物故事,生发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补充阅读材料,《1+x》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识梅兰芳【借视频与资料认识艺术家梅兰芳】1、观看2分钟表演视频这出戏的剧名?——《贵妃醉酒》这位贵妃的扮演者是?——梅兰芳(板书:梅兰芳,旦角),这人可厉害,还是位男性2、梅兰芳先生是何许人?3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材料一,来认识认识梅兰芳。
3、梅兰芳先生果然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声望,难怪称为艺术大师。
在舞台上他唱旦角,旦角是女性角色,所以他要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他艺术创作最巅峰的几年,却留起了胡须。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吧(板书:剃须,蓄须)活动二:关注人物与事件梳理课文内容【把握重难点,学生全体参与学习。
提供策略支架“用关键词概括”,提供可视化思维导图“鱼骨图”、“时间轴”,化减难度,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
通过学习单的练习和反馈,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把握学情。
】4、自学: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在语境中理解字词,实在不能理解的可以请教同学。
5、出示词语:这课的生词比较多,谁来读读?纠缠、逼迫、骚扰(指名朗读,正音)这些词语,都是写谁的?(都是写日本人的)对,故事就发生在日本人侵略我国的抗日战争期间。
梅兰芳蓄须教案(6篇)
梅兰芳蓄须教案(优秀6篇)梅兰芳蓄须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想尽办法拒绝日本侵略者演戏,赞扬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但四年级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的不多,加上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教学中可借助微课、图示、资料链接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进一步激起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前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提取关键词、简要概括等方法,围绕学习提示中的问题——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从而完善《作业本》上的事件梳理思维导图,继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在大致了解内容后,围绕“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进行批注学习,通过联系上下文、入境想象、借助资料、合作学习等方式,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1.借助资料,理解“沦陷”、“租届”、“大东亚圣战”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宁、要”。
2.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借助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三、教学重点通过批注阅读,抓关键句品读,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四、教学难点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纸,学习资料卡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识梅兰芳1.学生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
预设一:原名澜,又名鹤鸣,梅兰芳是他的艺名。
预设二:他被誉为京剧大师。
预设三:生活中的梅兰芳是男的,而舞台上扮演的却是旦角。
(了解“旦角”,欣赏《贵妃醉酒》视频片段)预设四: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2.了解“蓄须”。
梅兰芳蓄须教案5篇
梅兰芳蓄须教案5篇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比较陌生,所以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音乐等,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走入学生心中,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讲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
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学建议:可以用蓄须这件事为线索展开教学,或问题引导,或抠词抠句,或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认识、体会、表达,适时地进行点拨、补充,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个生字,掌握本课多音字。
2.默写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它经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激发对梅兰芳尊敬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梅兰芳蓄须。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2.过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什么是爱国。
3.教师简介梅兰芳。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梅兰芳蓄须》教案 ( (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生词和词语的读音及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兰芳的传奇故事。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教学与学习。
2.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文《梅兰芳蓄须》的教材。
2.针对课文内容准备的图片或实物道具。
3.黑板、粉笔、教学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引导学生联想“梅兰芳”这个名字,让学生谈论他们对梅兰芳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介绍《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1.教师板书新生词,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2.练习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巩固学习。
第三步:理解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回答问题。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第四步:课文解析1.逐段解析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一段文字的意思。
2.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步:拓展活动1.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重新创作课文故事情节或写下自己对梅兰芳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2.学生互评,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文《梅兰芳蓄须》的阅读理解练习。
2.完成生字词的书写作业。
七、教学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一起讨论《梅兰芳蓄须》的故事,促进家校合作。
2.组织学生看戏曲表演视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剧表演形式。
以上为《梅兰芳蓄须》教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第【1】篇〗23*梅兰芳蓄须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掌握“宁、要”两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难点感受梅兰芳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都是会认字。
其中“订、宁、妄”都是后鼻音,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发音要到位,不要读成前鼻音。
同时,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课文中先读一读词语,然后再试着朗读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最后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的程度。
2.阅读理解认真研读课文,弄清课文要讲述的四件事情:“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其中“自伤身体”这件事写得最详细。
先弄清课文的几个小故事,然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找出梅兰芳拒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体会梅兰芳的可贵品质。
3.表达运用想象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时的心情、动作、神态,从中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在理解课文内容、深刻感受梅兰芳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想对梅兰芳先生说的话,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1.预习提纲(1)搜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
(2)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理解生字,记忆生字。
(3)再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出文章的四件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多媒体课件京剧视频选段。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视频。
(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2.这就是京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梅兰芳蓄须教案(1)
第七单元第二步骤阅读23.梅兰芳蓄须【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梅兰芳蓄须》【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我能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学习重点】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学习难点】我能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概念】梅兰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学生准备:对本课词语的词义理解,以及词语的实物配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来谈一下。
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这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
师: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出示概念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他八岁学戏,十岁登台,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三、完成目标一1.小组活动:自学: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群学: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理解。
2.展示小组代表在分享的时候,生或倾听或记录。
3.老师及时回应。
4.师质疑并总结:(1)我能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2)我们应该怎样把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四、完成目标二1.小组活动:群学:我能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2.展示五、总结:同学们,如果说梅兰芳风靡海外,受到全世界人地爱戴是缘于他优美的嗓音,精湛的技艺,那么他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高尚,称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第【1】篇〗一、背景分析在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中,权盼盼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而蓄须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来表现梅兰芳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案例描述教学中,权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扣住课前教学提示主问题“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精心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小组合作,顺利达成了系列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四人一小组,仔细阅读课文,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完成表格填写。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即时了解学情。
2.分组汇报,品词析句。
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课件,适时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
A. 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课件出示:多次逼迫、蓄须明志。
板书:蓄须)B. 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课件出示:无法养家、卖房拒演。
板书:卖房)C. 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课件出示:强硬要求、打针拒演。
板书:舍命)3. 依据表格,学讲故事。
学生根据表格中提供的关键信息,讲述梅兰芳拒绝演出的故事。
三、案例反思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权老师巧妙地运用表格,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笔者认为,表格的运用有以下三点“妙”处。
1. 简洁明了,利于精准提取关键信息。
围绕表格的填写,学生需要通过独立自主和小组合作,从多个句段中提取出关键词句。
提取的过程正是进行深入理解和遴选的过程,学生完成了关键信息的提取,也就逐步完成了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训练目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蓄、迫、缠”等11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
2.借助图表理清梅兰芳四次拒演的方法,学会串连几件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通过感知梅兰芳拒演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及危险,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一、导入新课,字词过关1.猜一猜:同学们,你来猜一猜这两张照片是不是同一个人?他是谁?(板书:梅兰芳)谁来介绍一下梅兰芳?课文有一句话是介绍梅兰芳的,谁找到了?(出示: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引读第一段:是的,梅兰芳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ppt(板书课题:蓄须)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第23课,齐读课题——略读课文2.下面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出示词语,认读正音:出示多音字,根据意思来辨别读音:要宁3.理解词义:旦角租界斩钉截铁二、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1.指名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最主要的两个学习任务。
读课文,试着完成第一个学习要求。
2. 交流: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完成语作80,第3题。
投影展示3.概括主要内容。
试着用上这些词:不惜甚至直到宁可……也不三、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过渡: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看看橙色框框中拒演的部分,为了便于记忆老师用四字词语来给他们取了小标题: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打针装病。
请同学们读课文2-7段。
1.找出梅兰芳在拒演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请在边上批注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写好后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班级汇报交流,教师预设(1)避港拒演①遇到的危险和困难: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②人物资料补充:当时梅兰芳在国内京剧界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与程研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
在1930年前往美国并在西雅图、芝加哥、华盛顿、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轰动,并获得博士学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优质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优质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梅兰芳蓄须》。
–能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基本意思。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故事进行深度思考。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介绍梅兰芳的生平,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词语解析•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拼音、读音和词义。
4. 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句子,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5. 课文讨论•学生就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拓展延伸•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进行相关作业或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
通过多种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展示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的优质创新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 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掌握“宁、要”两个多音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3. 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教学难点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听一段国粹---京剧(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2.同学们知道是谁唱的吗对,京剧大师---梅兰芳。
让我们翻开课本第99页读第一自然段,认识一下这位京剧大师。
3.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重读“闻名世界”、“总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旦角”吗为什么还要还要留着胡须呢4.今天我们来学习《梅兰芳蓄须》,请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同学们观察一下题目有什么发现观察的很仔细,这是一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为我们指明了这节课的方向和目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阅读提示。
5.我们刚初步认识了这位京剧大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深入的了解这位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二、朗读课文,扫清障碍默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学生汇报请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发现有两个多音字“要”、“宁”。
读一读2-7自然段,思考梅兰芳先生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三、整体感悟,体会思想从这几件事中你体会出梅兰芳先生怎样的情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课文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小组合作学习,把相关句子画下来,研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合作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梅兰芳蓄须(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梅兰芳蓄须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名家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典故,掌握其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让学生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典故。
2.了解梅兰芳作为京剧名家的成就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蓄须的涵义和象征意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文本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梅兰芳蓄须》的复印件。
2.课件PPT。
3.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4.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梅兰芳的经典唱段视频,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梅兰芳蓄须》,老师进行课文解读,重点讲解蓄须的背景和内涵。
3. 文本理解(10分钟)师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梅兰芳蓄须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展开思维。
5. 课堂展示(10分钟)每组学生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6. 总结梳理(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蓄须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梅兰芳蓄须》。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梅兰芳蓄须生平与成就蓄须的典故艺术影响蓄须象征学习启示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梅兰芳蓄须的典故,让学生体会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良好。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
《梅兰芳蓄须》(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梅兰芳蓄须一、教学目标1.了解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并理解其蓄须的文化背景。
2.学习相关汉字、词语、句子和故事背景知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难点:学生如何理解蓄须的文化背景以及如何运用汉字和词语进行表达。
2.重点: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如“蓄须”、“书信”、“臭味相投”等,并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故事背景介绍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本课标题,并简单讲述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二)汉字学习1.引导学生学习与本文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2.组织学生进行汉字听写,并进行识字练习。
(三)课文阅读1.先自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然后进行课文朗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具体讲解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读后题1.问题导向,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班级讨论。
(五)写作练习1.让学生围绕课文的主题,进行一篇50-100字的小作文创作。
2.面对做作业的学生,老师不仅需要好的表达能力,还需要有极好的解释和沟通能力,积极帮助学生排解因做功课而带来的焦虑、困惑及无助等情感。
(六)课堂小结1.进行课堂小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2.对学生口头表现及写作质量进行批评指导,并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文化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词汇,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主旨。
此外,还通过问答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1)教案
23* 梅兰芳蓄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蓄、纠、缠”等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生:梅兰芳)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梅兰芳,去认识这位京剧大师,聆听他身上的故事。
二、资料简介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
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内容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明确: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京剧。
(1)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2)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卖房,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4)梅兰芳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四、品味探究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梅兰芳蓄须(人教部编版)23* 梅兰芳蓄须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讲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个动人事迹: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先移居香港,后蓄须明志,甚至主动求“病”。
他的种种行为充分显示了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材在正文之前给出了导读,简要介绍了梅兰芳在京剧上的地位及阅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完成自读任务。
作为自读课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空间,做好引导工作。
通过朗读与默读,帮助学生感悟人物的崇高精神,并借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蓄、迫、纠”等12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结合文章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知道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教学难点查找相关资料,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梅兰芳的演出片段,出示梅兰芳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
导语: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今天播放的这个选段就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而它的表演者就是在中外都享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
在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之前,请大家先跟老师一起走近这位艺术大师。
明确:梅兰芳(1894—1961),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思考:梅兰芳在舞台上是唱旦角的,就是表演女性角色,他为什么要蓄须呢? 预设: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认识到“蓄须”后梅兰芳就无法进行正常演出,表明了他不愿意登台的意愿。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预设: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前一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顺带进行历史知识的科普。
简要讲述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至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线,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点名学生带头朗读、识记,同桌互相听写,教师相机指导。
会认的字:蓄x ù须 被迫p ò 纠ji ū 缠ch án 邀y āo请 骚扰r ǎo 拒j ù绝 签qi ān 订d ìn ɡ 宁n ìn ɡ可 要y āo求 妄w àn ɡ想 方法拓展:“拒、订、妄”等可以通过认半边的方式帮助识记读音;“蓄、迫、纠、缠”等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帮助记忆读音;“宁、要”为多音字,可通过音义辨别进行识记。
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易错提示:“缠”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订”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宁”是鼻音。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辶:迫(强迫)邀(邀请)还(归还)迈(迈步)纟:纠(纠正)缠(缠绕)纺(纺织)绽(绽放)◆近、反义词归类:近义词:占领——占据躲避——逃避反义词:坚持——放弃拒绝——接受◆词语理解:A.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预设:先引导学生根据“深居”“简出”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再联系上下文确定词语的正确含义。
可以运用造句的方式巩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B.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斩断钉子,切断铁”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力量的果断,再引入该词的使用范围,让学生明白该词意指“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可以让学生回忆班上的同学或老师的性格,说说谁的性格比较适合用这个词来形容。
C.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
预设:教师出示衣服“破绽”的图片,先讲述词语的字面意思,再进行深层含义的解读,引导学生明白“破绽”的真实含义。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出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卡①议一议:读“阅读提示”,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②找一找:文章的结构层次该怎么划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③想一想: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为什么要蓄须?④说一说: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不登台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⑤诵一诵:把你最有感触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请同桌评价。
⑥悟一悟:梅兰芳的所作所为对你有什么启发?3.汇报展示,品析佳文。
(1)议一议:读“阅读提示”,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预设:指名读“阅读提示”,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三句话所传达的意思。
可以一人说其他人进行补充,也可以一人一句进行分析概括。
这一段话介绍了梅兰芳的相关情况,告诉了阅读课文的重点,同时还布置了课外拓展的学习任务。
(2)学生反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找一找:文章的结构层次该怎么划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预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
第一自然段明显为总起段,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剃须,由此可以顺利划分文章层次。
概括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表述尽量简洁、准确。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照应文题,说明梅兰芳有过一段蓄须的历史。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因为家国沦陷,梅兰芳决定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侵略军表演。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抗战胜利后,梅兰芳继续表演,令人钦佩。
(3)引读并点拨第二部分内容。
过渡: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我们能快速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
在对文章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理解课文的训练了。
下面,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继续解答“自主学习卡”中的问题。
①想一想: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为什么要蓄须?A.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预设:找准相关段落,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拒绝登台的难度——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借口用尽。
在这种情况下,梅兰芳只好蓄须明志。
B.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预设:抓住相关语句(“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进行深入解读。
可以采用“为了,梅兰芳选择蓄须”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示例:为了抵抗日本人随时随地的骚扰,梅兰芳选择蓄须;为了表示自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梅兰芳选择蓄须;为了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梅兰芳选择蓄须。
总而言之,梅兰芳把“蓄须”作为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一种手段。
过渡:梅兰芳为了不在日本侵略期间登台表演,特意“蓄须”表明自己不再登台的态度。
课文是只写了这一件不登台的事情吗?(生答不是)课文讲梅兰芳不登台的内容都在哪一部分呢?(生答“第二部分”)没错,让我们再次回顾课文的第二部分吧!②说一说: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不登台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A.分段朗读第二部分内容,概括梅兰芳不登台的相关事例。
预设:抓住第二部分内容进行概括,第2自然段讲述了第一个事件,第3自然段讲述了第二个事件,第4自然段讲述了第三个事件,第5~7自然段共同讲述第四个事件,引导学生做好小层次的划分,就可以准确抓住文章所写事件。
简要概括内容不强求一步到位,可以由长到短,逐步删去不需要概括的内容,最终得出最精简的表达。
示例:ɑ.留居香港,不再登台;b.香港沦陷,蓄须明志;c.回到上海,卖房度日;d.打针求病,拒绝登台。
B.揣摩梅兰芳不愿登台的心理,采用指名讲述的方法,让学生以梅兰芳的心态口述其内心的想法。
预设:教师可以先提示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提示学生找到梅兰芳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再从人物的行为举止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最后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语言表述出来。
示例:梅兰芳在香港时,他是这样做的——到深夜时,关紧门窗,拉上厚窗帘,悄悄地细声吟唱;他是这样想的——我不愿意为日本人演出,即使我只能在晚上偷偷地练习,不能被别人听见,我也必须为祖国的荣誉而坚持!梅兰芳在香港沦陷后,他是这样做的——蓄须明志;他是这样想的——拒绝的借口都用完了,我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拒绝那些侵略者的骚扰呢?啊,如果我蓄须,不就无法上妆,唱不了旦角了吗?对,就这样做!梅兰芳再次回到上海后,他是这样做的——卖掉北京的房子,用以维持生计;他是这样想的——二十两黄金算得了什么?生活困顿算得了什么?对我来说,对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而言,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才是最重要的!我怎么能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气节!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梅兰芳是这样做的——找到朋友打伤寒预防针,借助重病避免上台;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日本侵略者一定会用武力强迫我上台演出,除非病情严重得上不了台,啊,即使会因此丢掉性命,我也不会为日本人演出。
(4)引读并点拨第三部分内容。
过渡: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不肯登台,他什么情况下才可能登台呢?(生答)对,除非战争胜利了,侵略者被赶跑了。
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吧!思考:①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梅兰芳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他剃掉胡须,高兴地宣布自己该登台演出了)②为什么那么多人来看他的演出,甚至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呢?(因为大家都非常喜爱他高超的表演技巧,同时更敬佩他高尚的民族气节)(5)诵一诵:把你最有感触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请同桌评价。
预设:指名朗读,要求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读,表现出梅兰芳的民族气节,表达出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
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6)悟一悟:梅兰芳的所作所为对你有什么启发?过渡:同学们刚刚的朗诵非常精彩,非常动人。
你们的朗读要想打动别人,首先应该打动自己。
这篇课文让你产生了哪些感触呢?请大家说一说。
预设:教师在这一板块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以梅兰芳为表率,审视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当然,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写作技巧方面的收获,教师也应给予认可和鼓励。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作为一个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热爱舞台;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
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梅兰芳赤诚的爱国情,超越生死的爱国行为,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他是当之无愧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继续走进中国那段沉痛的历史,新结识了一位饱含爱国情的名人,再次受到了心灵上的熏陶。
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