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六单元 高考小说阅读 第六讲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哥儿俩
凌叔华
2.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答案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日光”“西边的
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2020·浙江卷,10~13,20分,难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雪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
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
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
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高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 提 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 品应占 1/2。 1. 学习目标与内容 ( 1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 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力 求有自己的发现。 (2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 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 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2021 浙江 主观 1.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
第6课时 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精讲课件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小家说分的得三十要来素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 体突然就有了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 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 的地怎弄哩?”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小道说这的郭三县要地素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 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 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 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 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 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类。 环境描写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气氛、推动情节发 展、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的鉴赏,又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环境特点概括 环境的作用 环境的描写手法
第六课时
小说专题复习之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知识图要
壹
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小说的三要素 《雨夜小站》
柳青
春雨唰唰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
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
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
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
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
第二步:分析其自然景物的特点。
首先看描写了哪些景物,再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要盯准 那些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若无此类词,应选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高考复习教案之小说阅读——环境描写完美版
高考复习教案之小说阅读——环境描写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种类、掌握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种类2、掌握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掌握景物描写题的答题技巧、掌握景物描写题的答题技巧授课过程授课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阅读必修二有关课文,理解下面几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阅读必修二有关课文,理解下面几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1、外面见到的只是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和二十英尺外的一幢砖砌房屋的墙壁。
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最后的常春藤叶》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最后的常春藤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任何希望的琼珊的生命之火,也在一点点的微弱下去,病情越来越重。
的生命之火,也在一点点的微弱下去,病情越来越重。
22、与下文写常春藤叶埋下伏笔(相呼应)应)2、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祝福》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祝福》【参考答案】“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参考答案】“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响”“震耳的大声”“幽微的火药香”等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的角度,烘托出沉重的新年气氛。
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的角度,烘托出沉重的新年气氛。
4、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祝福》【参考答案】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沉寂,渲染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参考答案】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沉寂,渲染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5、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环境描写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
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
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
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
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
串得不对,会轰隆一声,烧成一团火。
弄不好,还会出事。
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
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
他依然随时是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
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
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生意兴隆。
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
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
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西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了十四套。
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
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月。
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
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
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
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
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
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陶虎臣点着焰火了!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
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
然后,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
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
最有趣的是“芦蜂追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
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
看到这里,满场大笑。
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
第六讲鉴赏环境描写-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精讲一本通(全国通用)
3、环境描写答题步骤
• 环境描写作用题答题“三步骤”: •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
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 用和目的是一致的。 •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 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这里要注意区分出自然环境描 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 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组织答案时,每个角度的 作用要单列一条,使答案要点更明晰。
•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 景;
• 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 的心理变化;
• 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 代气息。
(三)环境描写的手法
• 环境描写手法是指作者在交代环境时运用的各种 技巧,包括描写的具体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等)、描写的角度(感觉角度、观察角度、写景顺 序等)。与环境描写手法有关的命题,有的侧重于 考查具体方法,有的侧重于考查描写角度,更多的 则是综合性考查。因此,作答时要注意区分题目考 查的范围。
1、环境描写常用手法
角度
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借 代、设问、反问、引用、双关等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描写角度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 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等。
角度
手法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
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2.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
之妙,而且能使小说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3.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高中语文: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阅读中赏析环境描写的常见考查方式;2.掌握小说阅读中赏析环境描写的答题思路。
【考情分析】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高考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一般有三个角度:概括、分析自然环境特点及作用;概括、分析社会环境特点及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题型一概括、分析自然环境特点及作用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观。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类别作用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人物方面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运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
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主题方面①象征或暗示主题;②深化主旨【审题指导】设问方式 1.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辨别标志题干中有“景物”“特点”“作用”等字样审题要点 1.分清是“概括特点”还是“分析作用”。
2.注意“景物特点”与“景物描写的特点”的不同,后者要求答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3.看清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位置【答题规范】答题思路概括自然环境特点①要看描写的是哪些景物。
要学会从景的“形、声、色”等角度分析概括环境特点。
②要看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注意文中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尤其关注文中描写这些景物的修饰词。
如果没有这些修饰性词语,则需要自己选用词语概括。
分析自然环境作用第一步: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五、六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临沭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2008-5-16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发展概貌1、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
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
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
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金粉世家》均应属家族小说范畴。
2、五四以来的其他家族小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张炜的《古船》、《柏慧》,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的《红高粱》。
课时安排:拟安排3课时:单元简介、《祖孙之间》共2课时,《家族的学堂》1课时《祖孙之间》教学过程设计目标定向学习目标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3、欣赏节选的重要段落,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著名学者吴福辉曾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显示,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只有鲁迅的《阿Q正传》、张爱玲的《金锁记》、巴金的《家》和茅盾的《子夜》这四部作品是所有文科大学生全都看过的。
而在其中,100%的受访者认为《阿Q正传》是上流小说;各有一半的读者认为《金锁记》是上流和中流小说;认为《家》和《子夜》是上流和中流小说的读者比例都是20%和80%。
高考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课案 人教课标版(免费下载优秀版)
《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课案制作时间:年月日制作人:张园园课时安排:二课时分析环境描写预习案一、【相关知识链接】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在考查时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作用;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
二、【分析环境描写类试题的解题方略】(一)、了解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文章第×段(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是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文章在表现主人公时,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阅读×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明确解题思路、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查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环境描写的手法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②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白描等;③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绘;④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⑤观察角度,写景有层次。
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
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五、体验高考(年安徽高考)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
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环境描写的手法课件
二、描写环境的技巧
(1)从技巧角度看
1、细节描写 具体分析见最是细节动人心,最是小事见真情——细节描写的作用
2、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
托的画法; 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重
词藻,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3、渲染烘托
渲染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 烘托,正面着意描写以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 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 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 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 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 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 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2)描写环境的角度
写景的技巧: 感知觉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 写、场面描写、工笔(细描)、白描、烘托、渲染、衬托、象征
写景的顺序: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由内到外、由外到内 等
2、侧面描写
①人物的叙述。(借人写环境) ②物象的衬托。(借物写环境)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 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 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 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 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高三语文:《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lesson plan of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in Novel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练习和巩固回答环境描写的小说中的作用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3、培养和提高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突出小说中心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习题资料教学设想:《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精品课程《心与自然沟通》下的第5部分。
在“总体规划”中我们谈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面对小说中的场景描写,不能体味身处其间的小说人物的情意;学生甚至于想打个比喻,也找不到喻体。
写记叙文,只有干瘪的陈述……少了中华文化特有含蓄蕴藉。
”“要改变这种局面,……五是多与学生一起赏析情景交融作品。
六是在语言运用中形成借助自然景观传情达意的意识。
”面对理工学习内的升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考虑到应考与素养的两不误,确定了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四环节,其中二、三环节为浓墨重彩部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于派发的资料,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主动完成练习与思考,教学目标1在环节二解决,教学目标2、3即重难点在环节三突破。
最后教师寄语、学生感悟“万紫千红总关情,世间的种种景物是有灵气的,请你用心与他沟通,让他为你的小说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明确导入,开门就见山: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板书课题)二、知识普及,积累与铺垫。
运用课件投影辅助完成四个问题的知识普及。
1、教师提问: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说?学生各抒己见:“记叙文”、“小说就是故事”、“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些东西”……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鉴赏,解决环境描写问题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鉴赏,解决环境描写问题【考纲解读】1.理解环境描写的方法;2.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知识点梳理】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现代文阅读通常研究分析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生活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
典型的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渲染氛围、展示时代背景及深化主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并能够提高读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般说来,小说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用。
1. 渲染气氛。
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开头的环境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又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2. 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如高尔基的《母亲》中有段描写:“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显示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高考语文课件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一
中国作家网、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官方网站,以及各大网络文学平 台,提供丰富的小说资源和文学 资讯。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塑造手法
分析人物描写
从外貌、语言、动作、心 理等方面分析人物描写,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 心世界。
理解塑造手法
理解作者通过对比、衬托 、细节描写等手法塑造人 物形象的方法。
评价人物形象
结合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 创作意图,对人物形象进 行评价,理解其典型意义 和社会价值。
品味语言特色,鉴赏艺术风格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小说《骆驼 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 回答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对小说 中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的把握 程度,以及对作者所揭示的社会 现实和人性问题的认识。
XX
PART 05
学生自主创作与展示环节
REPORTING
学生优秀小说作品欣赏与点评
《夜色温柔》
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内心世界 ,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REPORTING
模拟试题一:《祝福》选段阅读
题目
内容
要求
解析
阅读《祝福》选段,回答问题 。
该选段描写了祥林嫂在鲁镇的 生活经历以及她与周围人的关 系。
分析选段中的人物形象、情节 和主题,并探讨作者通过这些 元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小说《祝 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 回答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对小 说中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的 把握程度,以及对作者思想和 情感的理解。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 解题策略
REPORTING
概括主题思想类题目解题技巧
审读标题,挖掘主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因此,在解答概括主题思想类题目时,首先 要审读标题,从标题中挖掘主题。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小说环境描写+课件36张
巩固训练
● (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Hale Waihona Puke 麦子 红柯● 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 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 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 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老头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 他们就这么说好了,她跟他走。她骑上团部最好的大白马,跟他走了。
● 走进荒漠她就显出优势,她在空旷荒凉的景象中亮丽起来,他不停地看她,他故意把她让 到前边,她圆浑浑的长脖子跟枯死的胡杨打个照面,胡杨就亮起来。坚实的木纹显得很清晰, 她整个庞大的身躯一下子让大荒漠充满了生机。
● 他很快就见到那个大块头女人,他们在猪圈见面的,她是炊事班长,兼管猪圈。 她接触过好几个男的,都没谈成。她跟猪呆在一起,那些猪个个肥壮无比。大家发出 惊叹:谁跟她过日子,谁就能肥壮起来。就是没人动这个念头。他们见面,她就说: “你这么壮,你还来找我。”他说:“谁不想壮。”“你想壮?”“我想壮。”“你 找对人啦。”
● 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
● 那年,他去团部接受重要任务。他已经30岁,他在农场最偏远的地方开荒种地, 领导想起了他的婚姻问题。传他去团部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他骑马跑了三 天三夜,赶到团部。他喊报告进去的时候,政委正给一个青年女子谈话,政委的脸色 不太好看。那女子却眉是眉眼是眼,长得很好看。他都看呆了。女子不看他,他看人 家。政委说:“怪我无能,没把工作做通。”漂亮女子转身走了。他劝政委别生气: “那么漂亮的女子根本不适合我。”政委吃惊地看他,他说:“我那地方需要结实的 女人,跟马一样结实的女人。光漂亮不中用。”政委说:“你要身体棒的,还真有一 个,长相差些,心灵绝对美。”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教案-新整理
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适用学科高中语文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考题型2.能够分析高考现代文小说环境题的分类并且能够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解决对应题型。
教学目标1.通过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制定指导计划。
2.通过检测和评讲,使学生对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清醒的认识,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
教学重点1.端正态度,认真测试。
2.讲清检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教学难点1.系统了解学情。
2.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这就是小说的环境。
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社会环境虽然不是考查的重点,但其作用仍不可忽视。
所谓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小说阅读考查的角度主要有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
二、复习预习1.分析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1)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
(3)把握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如是否压抑或者愉悦等。
(4)从文本中的地域风情、风俗习惯描写中理解环境的特殊特点。
人教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六章小说阅读 精品学案课件18
呀!”
“我要回家,”斯莱戈说,“我要观看棒球联赛,我要第
一个来到看台上,就像 1940 年那样。”
本
“你不可能回家。”朋友说,“没有法子回家。”
学
案
刚喝下肚的酒给斯莱戈带来阵阵暖气,温和的海水使他十
栏
目 分惬意。“我有钱,我能回去。”他脱口冒了一句。
开
关
“多少钱?”
“20 块。”
“你不会有钱的。”朋友说。
开小差
[美]斯坦贝克
本 学
斯莱戈和他的朋友没精打采地消磨着他们 48 小时的假
案 栏
期。阿尔及利亚的酒吧晚上 8 点钟打烊,可他们在打烊前就喝
目 得有几分醉意了。他们带了一瓶酒,来到海滩上躺下。夜晚的
开
关 气候温暖宜人,两个人喝完了这瓶酒后,就脱去衣服,走入平
静的海水,蹲下身子,坐进水里,仅留脑袋露在水面。“老弟,
桥畔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
本 学
这是一座浮桥。桥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男人、女人,
案 栏
还有小孩,蜂拥地渡过河去。
目 开
一辆辆骡拉的车子靠着士兵推转车轮,在浮桥陡岸上摇摇
关 晃晃地爬动着。而这个老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他已
【破解之道】
评判小说人物要有时代、历史眼光,要有西方(外国)文化视角。
上面那道题实际上牵涉考生如何用西方文化视角评判的问
题。生活在一个开放、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考生与外
本 国小说中的人物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观念差异,但不能因此
学 案
潜意识地用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念评判西方文学作品,而应设
栏 身处地地站在西方的文化背景和观念的角度去评判小说中的
人教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六章小说阅读 精品学案课件19
三爷吓坏了。因为,他看见了翠翠所处的位置——她正朝
那块石头上坠落。“翠翠——”三爷边叫边朝河里扑,但被人 拽住了。因为已经有好几个人下河了。然而,等他们扑到河里
的时候,翠翠不见了。他们一抬头,才发现翠翠已经被郭术抱
上了对岸。
原来,在翠翠坠落的一刹那,郭术就开始急转身,然后发
疯般的扑向石头,伸着双手,像训练有术的蜡嘴雀稳稳地接住
本 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
学 裁,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案
栏
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
目
开 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
关
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
面立即响起一阵杂沓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
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
和教训她的双亲。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
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
太多,穿得也太多。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
本 学
“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
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
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
婆婆让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
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
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
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高考复习鉴赏小说之环境描写-通用优质教案
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
现由隐而显;
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①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蓝空的日头。
②A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尖锐。
B晚秋时节,蓝天丽日的描写,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
答题技巧总结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四方面进行思考: 、①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 等。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描写,交 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 ②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具体环境作用解释)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人物)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情节)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主题)。
“咦呀!” 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子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灿,
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他呆了。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
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 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
3/6
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
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
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
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
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师:分析小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一、知识讲解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自然是小说重要的描写手法。
小说的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对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和领悟小说的艺术之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环境描写可以对社会环境作全面的介绍,又可以对具体的生活场景作细致详尽的描绘。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渲染故事气氛。
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②烘托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自然环境往往是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③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④暗示社会环境。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
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⑤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判断其作用特别要联系上下文及其所处的位置。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对人来说总是个具体的存在,社会群体的活动,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民俗的、地域的、流行的等都会在人的性格和心理上产生影响。
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这个环境甚至对人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民俗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方法点拨1.环境(景物)的特点常见的答题模式:(1)描写了……景象。
(2)渲染了……气氛。
(3)呈现出……格调。
2.环境描写的手法常见的答题模式:运用了……手法,突出了(表现了)……。
3.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的答题模式:(1)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
(2)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3)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高考对接(2014·重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
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
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
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
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
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
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
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
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
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
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
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
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
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
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
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
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
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
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
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
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删改)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剃头匠申赋渔“剃头爷爷来了。
”老远看到剃头匠,我就跑到屋子里大喊。
剃头匠夹着细长的木盒子,脚步轻快,声音洪亮。
“木匠!”剃头匠一面招呼爷爷,一面把腋下的盒子放在椅子上。
爷爷在我大喊大叫之后,已经走出屋子,笑眯眯地在门口站着。
盒子是桃木的,正反两面各雕着两位神将,面目凶恶。
这盒子常常使人想起身怀绝技的武林怪客。
不过剃头匠并不怪,整天嘻嘻哈哈,跟大人小孩开各式玩笑。
剃头时,爷爷总排在最后一个剃。
他不只要剃头,还要刮脸、掏耳朵。
其中刮脸,是最让他快活的。
剃头匠先拧了一块热毛巾,敷在他的脸上,然后用手在爷爷的脸上抹上一层薄薄的泡沫。
这时候动作就要轻了,剃刀在脸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爷爷苍老的脸一点一点露出干净的模样。
他的眼睛微闭着,嘴里似乎发出快活的呻吟。
剃刀从额头到两颊,到嘴唇,到下巴,到喉咙。
终于剃好了,爷爷靠在椅子上,像是睡着了。
剃头匠还要用热毛巾给他擦脸。
擦过两遍,剃头匠从爷爷脖子上解下布单,迎风一抖,啪的一声。
这时候,爷爷才慢慢醒过来。
“怎么样,木匠?”“嗯,嗯。
”这就是爷爷的回答。
听到这声音,剃头匠很满意。
剃头匠住在村子后面的河边上。
一个人,住两间茅草屋。
剃头匠每个月要挨家走一圈,这一圈要走五天。
这五天里,中饭和晚饭轮着在各户人家吃。
在我家吃中饭了,晚饭就到隔壁家,明天呢,再到隔壁的隔壁一家,如此循环。
哪家伙食好一点,差一点,剃头匠不计较。
不过,剃头匠来了,家家都要去割肉,或者杀鸡,这是一件相当隆重的事。
大年三十这一天,剃头匠是不离家的。
他要把庭院打扫干净,门上贴上春联,掸掉屋梁上的灰,贴上福、禄、寿的神像。
这些事情都得在上午办好。
到下午了,他就搬把椅子,坐在屋门口,捧着水烟咕噜咕噜地吸。
这是他剃了一年的头,等待收获的时候。
申村的每一户人家,都会在这天下午拜访剃头匠。
有人送来刚蒸出来的馒头,有人送豆腐,有人送鱼送肉,还有人送米送面送油或者自家腌的香肠鸭蛋。
来人送了什么,是多,是少,剃头匠都不在意,他总是显得过意不去:“哎呀,太多了,太多了。
”爷爷往往是最后一个来。
他要一样一样看剃头匠的收获,剃头匠就一样一样指给他看,脸上满是得意的光辉。
等都看完了,爷爷才回家去,拿来剃头匠过年还缺的。
要是什么都不缺,就包个红包。
申村人对剃头匠的敬重,有点过。
我是在上了高中之后,才知道缘由的。
这时候的剃头匠,已经七十多岁,拿剃刀的手开始有点抖了,可是爷爷和一班老人,还坚持请他动手。
剃头匠年轻时在北边的一座大庙里做杂工。
一年多,方丈就教他剃头。
给和尚剃头不是容易的事,学了两年,还没有满师,日本人就打过来了。
一天,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带了人,在庙里开会。
日本人知道了,半夜里围了上来。
书记立即组织突围,书记断后,没跑掉,开枪自杀了。
日本人忙了半天,只抓了一个死了的书记,很恼火,就把和尚们赶到庙门口,要方丈供出共产党的去向。
方丈哪知道什么。
日本人问了半天,很不耐烦,就把方丈捅死了,一把火烧掉大庙。
然后驱赶和尚和杂工们,给部队挑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