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八上教案《孟子-富贵不能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2017.12.5初二(5)公开课赵令福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3、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流畅雄辩的说理风格。

2、通过点拨和合作探究,理解孟子的思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孟子散文的特点。

难点:学习文章的各种说理方法。明白“大丈夫”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语有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已经。驷马: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一句经典名句,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那究竟“何谓大丈夫?”,两千多年前孟子对此做过精辟的阐述,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去了解他笔下的大丈夫。

二、解题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出自《滕文公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源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的“富贵不能淫”意思是富贵不能使他(指代大丈夫)迷惑。

三、走近孟子

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人称“亚圣”。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与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了解孟子思想: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诸候国纷争不断,群雄逐鹿。

统治者过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生活;而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力图达到“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四、朗读全文,注意语音与停顿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翻译课文。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同桌可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3、归纳字词文言现象:

(1)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2) 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 ②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③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 ④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3)一词多义

①道⎩⎪⎨⎪⎧行天下之大道.(道路)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②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

志,与民由之(实现) ③戒⎩⎪⎨⎪⎧必敬必戒.(谨慎)戒.之曰(告诫)④正⎩⎪⎨⎪⎧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立天下之正.

位(正确)⑤居 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

(4)古今异义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古义: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 ②父命.之 命⎩⎪⎨⎪⎧古义:教导,训诲今义:生命;命令 ③与民由.之 由⎩

⎪⎨⎪⎧古义:遵循

今义:由于 (5)虚词:

事例: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文天祥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英勇就义。)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闻一多拍案而起,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 《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自题小像》 八、写法探究

1、类比说理 孟子为什么讲“妾妇之道”,有何用意 ?

分析:关于纵横家的处事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浒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这样的行事方式,是固守儒家仁义之道,强调为人要有原则的孟子所不齿的。当然,孟子以“妾妇之道”作比,是建立在当时婚姻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

类比说理,孟子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阐明公孙衍、张仪只是顺从君王意志,没有独立人格,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缺乏对“仁、礼、义”坚守。并由此引出“大丈夫”的标准。

2、排比 文中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分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此处用排比,作者严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里用排比,作者从多角度阐述了大丈夫为人处事原则的表现,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九、板书小结

十、课堂练习 十一、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小测(字词句,笔记内容)

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四(1、2

)、五3、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孟子

1、用“妾妇之道”类比直接反驳 (反问句、“焉得”—不屑、鄙视) 2

、正面提出大丈夫三个标准 3、得出观点

观点: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

(反问语气 ,“诚”加重语气—深信不疑、歆羡甚至崇拜) 依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论述思路:

富贵不能淫

景春

前提 、 基 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