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罗伯特·莫顿归纳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
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
”
“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
”“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等等。
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
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基本介绍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1]。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
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历史发展名字来源马太效应《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的概述1. 马太效应的提出马太效应是指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得越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归纳为: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进步或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马太效应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不是哪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表现的强度不一样。
在人类产生之初或者是在原始社会这种现象表现得并不突出,因为马太效应这种现象所指向的对象是对资源的占有,而在原始社会那种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人们所能占有的社会总资源是相当少的,即使少数的人占有了资源也无法依靠自身的能力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因此人们对资源独自占有的欲望并不强烈,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时的马太效应只是一种观念性的或者只是少数人渴求的,并没有成为一种明显的社会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成为人们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扩大,人们便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私人占有,而且对于那些已经占有的相对较多的社会资源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容易去占有更多的资源,在一定的社会时期或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社会总资源不会发生太大的量的变化,一部分人占有的资源多,必然会导致其他人所占的社会资源相对减少,这样,马太效应便浮现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不同的社会,体现出的马太效应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总体上来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生产力越发达,社会资源越丰富,资源占有的差距就会越大,马太效应这种现象表现的就会越突出,当然这段很长时期的前提是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2、马太效应无处不在的几种原因分析(1)规模效应在关于马太效应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分析中,规模效应的解释最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马太效应解释
马太效应解释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马太效应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名字来自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关于此效应的诞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得不多说几句。
《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其实老子看明白的更早,也更透彻,顺便把坏处也指明了。
与马太效应对应的是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张弓效应的主要作用是“仗义疏财”机制,讲究的是公平;马太效应的主要作用是“赢家通吃”机制,讲究的是效率。
张弓效应与马太效应,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机制。
张弓效应来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大同理想社会的法则,不就像开弓射箭一样吗?瞄准目标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向上抬高;力道大了就减小一些,不够就补足一些。
理想社会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
据此看来,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与马太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惊人吻合!既然大同理想社会的法则与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相对应,那么,有与马太效应相对应的相关效应吗?有。
老子已经告诉我们,只是未被发现、命名而已,《三七理论》作者现姑妄名之,就是老子的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正如《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云:“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什么是马太效应?
什么是马太效应?一、马太效应的由来马太效应又称塔兰特寓言(塔兰特是古罗马的货币)。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罗马一个国王要远行,将三个仆人叫到面前,交给每人一锭银子,并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说完国王就出发了,国王回来时,三个仆人一起来见国王,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对他的成绩予以肯定,并奖励他10座城。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国王对他的成绩也予以了肯定,奖励了他5座城。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取回来,赏给第一个仆人。
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拥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二、马太效应的应用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组织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组织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1.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2.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
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3.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4.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人员,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人员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三、马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1.“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拥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多么深刻语言。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 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按才能授•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 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 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 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 五千。 •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 埋藏了。
赢家通吃
•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 莫顿 (Robert K. Merton)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 这种社会心理现象。默顿,最早用这句话 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对已有相当 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 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 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便是“马太效应”。
天之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 道者。”老子《道德经》 苍天的常理是用富余的去补足缺失的, 而人的常理却不是,是以不足的去满足富余 的,谁能以富余去满足天下,就是得道的人 。
马太福音中的寓言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 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 的快乐。 •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 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 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 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 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 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 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 这一千来,交给那两千和五千的。他们有生产的就会更多, 那没生产的 话就会拿走。 •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p719 14-30
常用的几种效应
常用的几种效应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木桶效应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
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马太效应内容及解析
经济学十大定律——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即两极分化现象。
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目录1 马太福音中的寓言2 马太效应的社会现象3 股市马太效应4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5 马太效应扩展6 老子提出的马太效应7 参与文献[编辑]马太福音中的寓言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
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
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马太效应出自哪里呢——《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人将要远行去外国,临走之前,他将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
主任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古罗马货币),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用来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但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特来见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
看那里,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
”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走”。
这个故事出自《新约·马太福音》,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无处不在,任何个体或群体,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之含义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它的原创者是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
1968年,莫顿提出“马太效应”这个术语。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他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他阐述这一观点时引用了《圣经》在“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两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是十几年来经济学界经常提及的,经济学界用它提醒决策者,要避免贫富差别过大。
此术语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最初使用的领域:①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②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
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③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④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⑤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⑥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黄玉生(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2880192)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马太效应的来源、内涵,并对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获取出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马太效应两级分化强者愈强1.理论源起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揭示“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的道理。
反应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2.效应内涵2.1马太效应定义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级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2马太效应的分类(正马太效应):是指事物的正向惯性运动,即朝事物发展的有利方向层层叠加,使其有利条件被不断派生和放大,形成良性循环,促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有利的趋势。
(负马太效应):是指事物的反向惯性运动,指事物在向不利方向变化时,由于劣势的不断沉积,形成恶性循环,促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不利的趋势。
3.实例应用3.1案例一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状况,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会很容易获得学校领导的称赞,班主任更是不吝啬去表扬,回到家中也受到父母和亲人的多加赞许。
当在奖项的评选中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会更多时候会首先想到这位优秀的学生,并推荐他获奖。
什么是马太效应有哪些影响
什么是马太效应有哪些影响马太效应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那么你对马太效应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马太效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是十分重要的人类社会规律。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曾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马太效应的内涵指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马太效应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足以变强的毅力,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获得了精神或物质的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马太效应的出处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效应&定律&现象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薪酬是企业管人的一个有效硬件,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但是每一个公司都不轻易使用这件精确制导武器。如果使用不好,可能会带来“德西效应”,不仅不能激励员工,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在IBM有一句拗口的话:加薪非必然!IBM的工资水平在外企中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但IBM有一个让所有员工坚信不疑的游戏规则:干得好加薪是必然的。1996年初IBM推出个人业绩评估计划(PBC)。PBC从三个方面win(致胜)、executive(执行)、team(团队精神)来考察员工工作的情况。IBM薪酬政策的精神是通过有竞争力的策略,吸引和激励业绩表现优秀的员工继续在岗位上保持高水平。IBM独特而有效的薪金管理,能够通过薪金管理达到奖励先进、督促平庸。IBM将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相互挂钩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德西效应”的产生,这种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高效绩文化(highperformanceculture)。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1]。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
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最大极致。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马太效应
基本介绍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1]。
关于此效应的诞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得不多说几句。
《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
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历史发展名字来源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出发了。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
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最大极致。
名字来源《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出发了。
那领五千的,把钱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了。
过了许久,国王远行回来,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
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于是夺过他的一千来,给了那有一万的仆人。
”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扩展应用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
20个--著名效应
20个--著名效应马太效应马太效应(英语: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1][2]。
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
“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
鲶鱼效应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是指透过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的一种效应。
在挪威,鲜活的沙丁鱼比急冻的要贵好几倍。
有说,在当地长期以来只有一艘渔船能做到将鲜活的沙丁鱼带上岸。
而个中秘诀,只有船长一人知道,而且始终没透露半句。
船长离世后,渔民在他的渔获盛器中发现一条鲶鱼东游西窜,沙丁鱼为闪避它而改变其一贯的惰性,不停游动,以求保命,终得以存活下来。
口红效应口红效应(Lipstick Effect)是指美国1930年经济大恐慌时期,人们消费能力有限,买不起高级消费品。
消费者会转而购买价钱较低的产品,这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犯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
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牢骚效应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约通过“谈话试验“活动中总结到: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十大著名效应理论
1.蝴蝶效应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2.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Merton)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
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4.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5.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6.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太效应-罗伯特·莫顿归纳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马太效应的现象?○使用《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基督教《圣经》语云:“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
”由此衍生出“马太效应”的说法。
“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二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
又如,人才危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人才占有上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显现:占有人才越多的地方,对人才越有吸引力;反过来,被认可的人才越稀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又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