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3课《伴性遗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 伴性遗传 教案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个教学知识点。
主要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本节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③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家族系谱图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②通过书写遗传图解,小组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已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已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②探讨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通过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学生分组完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在问题引领下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伴性遗传_教学设计_教案_4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伴性遗传概念;2、通过分析红绿色盲遗传方式,能说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3、能概述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红绿色盲婚配方式中患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交流的能力;2、通过分析遗传图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体验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了解伴性遗传病,树立优生优育的良好的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及特点;教学难点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讲解故事,导入新课在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当属春节,西方国家也有类似于我们春节的节日,叫做圣诞节。
18世纪,道尔顿在圣诞节就为妈妈精心挑选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开开心心的送给妈妈,妈妈收到礼物以后却对道尔顿抱怨袜子颜色太过于鲜艳说,你买的这双樱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很疑惑,于是拎着袜子去问周围的人,只有他弟弟和他的观点相同,道尔顿通过仔细对比分析发现,他和他弟弟的色觉不正常,原来他们都是色盲。
就这样,道尔顿成了第一个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患者的人,他也是被发现的第一个红绿色盲患者。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患者通常不能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
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测试看看你们是不是红绿色盲患者。
经调查,我国男性色盲患者约7%,女性色盲患者约0.5%,可以发现红绿色盲的遗传与什么相关?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讲授】一、伴性遗传概念一、伴性遗传概念请同学们勾画23页伴性遗传概念。
伴性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板书】2.3伴性遗传一、概念接下来我们就首先以红绿色盲症为例来研究伴性遗传规律。
【活动】二、伴性遗传规律【板书】二、遗传规律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要研究人类遗传病的规律,做遗传实验肯定是不可行的,通常,我们会通过分析研究家系图,从中获得信息。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b.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c. 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 通过观察、分析色盲遗传图解,分析和归纳伴X隐性和伴X显性遗传特点
b. 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做遗传图解解释伴性遗传实际应用
3.情感目标
a. 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b. 探讨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二、教学要点
伴X隐性和伴X显性遗传特点
三、教学难点
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四教学流程
①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别有关)。
②I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3号和5号)。
分析:女儿的一个色盲基因从父亲得到,而父亲只要携带一个色盲基因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5质疑: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其遗传规律如何?
正常。
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课题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剖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方学法讲述与先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剖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教具教案教学过程讨论:红绿色盲是一种罕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阻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白色和绿色。
依据调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高于女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的小肠由于对钙、磷的吸收不良等阻碍,病人经常表现出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
但这种病与红绿色盲不同,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提问: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络呢?答: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络。
提问: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反呢?答: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虽然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由于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由于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反,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那么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一、伴性遗传1.概念: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遗传特点: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①红绿色盲〔隐性遗传〕遗传的特点:〔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3〕普通为隔代遗传。
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普通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4〕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②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遗传的特点:人的正常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dY X D Y 表现型正常得病得病正常得病(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具有时代延续几代代都有患者的现象;〔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人教生物必修2《2第3节伴性遗传》[张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对人群中红绿色盲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为主线,在引入伴性遗传的概念后,引导学生逐层剖析调查结果,得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和特点,并例举其他病例进行讲解说明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
它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该部分既是已学过的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内容在实际生活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且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这种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学生有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基础,知道了红绿色盲症是由位于X 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隐性)控制,就能正确书写基因型和表现型。
并且还能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所以,教学中应遵循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先解决分离定律的应用,再突破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最后才是遗传系谱图的综合应用。
人教版高中学习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一、课题:《伴性遗传》二、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看法2〕比较基因分散定律与伴性遗传,理解它们的一起点和伴性遗传的特别性,申明伴性遗传的特点3〕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2、技术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资料及图形解决分析问题的综合本事。
2〕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质问题,熟习解答遗传问题的技术、技巧。
3、感情目标:1〕培育学生的慎重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经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转达规律培育学生辩证唯心主义的思想。
三、课型与课时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育器具幻灯片课件,多媒体,教材表示图五、教育要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六、教育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七、教育形式1.教法伴性遗传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于是我采纳学生阅读议论、联合教师举例以及解说表示图进行教育,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形象思想和抽象思想相联合,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余,着重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究沟通,多鼓舞学生思虑并互相议论,扬长避短,并进行概括总结,富裕发挥学生的智慧。
学法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阻碍,动机和兴趣长进行分析〔1〕开始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踊跃采纳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学生遍布的踊跃主动参加的学习形式,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有效地培育学生本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2〕此后在知识阻碍上: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育中应予以简单清楚,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鲜亮本课的学习目标,富裕利用教育幻灯片、教材表示图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议论,在讲堂上富裕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引起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八、教育过程〔一〕导入新课简单让学生回首前面性别选择形式,人的性别选择形式是属于XY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名师教案
第3节伴性遗传
章节名称
2.3伴性遗传
学科
生物
授课班级
1613
授课学时
1
设计者
陈欣宁
指导教师
苏健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育技术标准:SETC·S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第2章第3节内容,是关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学习,“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具体内容标准。因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及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并建立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基本技能(通过小组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学习使用图示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2.2.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2.2.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B.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一定是患者[学以致用4]人类鸭蹼病是一种罕见的伴Y染色体遗传病。
下列关于鸭蹼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存在等位基因B.建议患者生一个女儿C.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均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D.女性也可能得鸭蹼病[学以致用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C.位于同源区段Ⅱ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D.由同源区段Ⅱ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携带者双亲的儿女患病的概率可能相等任务三运用伴性遗传理论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2]针对下列两组婚配关系,你能做出怎样的生育建议?说明理由。
①男正常×女色盲②男抗VD佝偻病×女正常[ 活动3]根据性状推断后代性别,指导生产实践:已知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请设计选育“雌鸡”的遗传杂交实验,并写出遗传图解。
任务四伴性遗传的应用及相关计算1.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例1:分析下述伴性遗传系谱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并总结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方法。
[问题设计](1)甲的遗传方式为①主要特点:②判断依据:(2)乙的遗传方式为①主要特点:②判断依据:(3)丙的遗传方式为①主要特点:②判断依据:归纳总结:2.遗传病概率计算例2.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病分别属于遗传病。
(2)甲病用字母A、a表示,乙病用B、b表示,请分别写出1--8号个的基因型。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教案-3_伴性遗传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了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现象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记忆改变学习活动:复习2.2记忆节节清内容(二)新课引入创设情景:(幻灯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抗维生素D佝偻病图一、伴性遗传的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这种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学生活动:情景剧《道尔顿的礼物》2、填写色觉基因型3、填图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P36)(1) 红绿色盲基因的特点:①色盲基因是只位于_X___(X、Y)染色体上的_隐性基因;②男性只要在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表现为患病。
(2)总结红绿色盲症遗传的规律: (X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①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只有_XbXb才表现为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是携带者;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b基因,就表现为色盲;②交叉遗传(父传女,母传子):一般是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当然,也有可能是女性携带者或女性患者通过她的儿子传给孙女。
一般具有隔代遗传现象。
③女性色盲患者,其父肯定患色盲,其儿子肯定患色盲。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患者基因型:患病女性XDXD、XDXd;患病男性XDY。
遗传特点:①X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②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③具有世代连续性;④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性别决定类型:______XY型______和____ZW型_________。
2、在家禽饲养时,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多养母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收入。
课后习题1、色盲基因携带者产生的配子是( )A.XB和Y B.Xb和Xb C.Xb和Y D.XB 和Xb2、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隐性致病基因在亲代与子代间的传递方式中哪一项不存在( )A.母亲→女儿B.母亲→儿子C.父亲→女儿D.父亲→儿子3、父亲患病,女儿也一定患病,那么该病的致病基因是(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患色盲的儿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1)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伴性遗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处理】伴性遗传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II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个教学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为高三复习课,复习课的教学一定要体现出复习的特色,要避免出现新课式的重复,趋重避轻。
再结合我校的问讲练教学模式,体现高三复习课的特点,将课堂设计思路如下:1、课堂首先给学生3-5分钟时间对学案上的课前整理进行识记,并对其中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
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整合,确定教学重难点。
2、根据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师生展开讨论。
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教师总结规范,最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对知识点加以巩固。
3、课堂最后要留有3-5分钟时间,给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头看。
简单加以反思,是否还有遗留问题,即时反馈,教师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2、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家族系谱图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重难点分析】重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解决方法:逻辑推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进行归纳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难点: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由学生先对系谱图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自己总结判断的方法,教师加以总结,并即时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方法】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 2_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1
2.3《伴性遗传》[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情感目标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
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多数学生学完伴性遗传后,会将它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混淆不清。
[教法分析]本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果蝇的眼色遗传”“红绿色盲小调查”引入课题,让学生阅读“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逐步推出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和显隐类型。
接着引导学生共同写出五种基因型、六种婚配组合,以其中四种婚配组合为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出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此后以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伴X显性遗传和伴Y 的遗传的学习。
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遗传方式,总结伴性遗传的含义,并同学生一起探讨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内容创设情展示“果蝇的眼色遗传”图片学生回忆上节回忆上景红绿色盲小调查知识学生检测、回答节知识,引出与其遗传相似的红绿色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学习一、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一)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请阅读有关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问题:谈谈为什么道尔顿会发现色盲?你从他身上,学会了什么?学生阅读故事简谈自己的感悟利用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二)探究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1、资料分析: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和类型下图是某家族的红绿色盲遗传图谱,请分析并讨论:问题一:图中主要是什么性别的个问题一:学生观察,发现图中患病人群均是男性,预测色盲基因应该在性染色体上问题二:集体讨论、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探[板书设计]一、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一)交叉遗传 (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二、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一)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二) 世代遗传 三、伴Y 染色体遗传 [教后反思]本节课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结合学生学情,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开展教学,有效地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课堂学习氛围好。
(完整版)优质课自用《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阅读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习科学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
3.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及伴性遗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国家为何要禁止近亲结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
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必修二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第1课时)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故事,引导学生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书P34 资料分析根据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探讨下列问题:【合作与探究】探究点一:阅读书P34资料分析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你是怎么判断的?2.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3.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4.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5.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却没有表现出色盲症?6.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出色盲。
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7.从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男患者多余女患者?8.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从X和Y染色体的形态分析)善于观察,认真研究,勇于承认,献身科学,尊重科学。
1.Ⅱ代5号和6号都没有病,但是后代中7号和12号是色盲。
所以红绿色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2.男性,与性别有关3.Ⅱ代3号和5号4.没有。
因为Ⅰ代1号传给Ⅱ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所以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
5.因为Ⅱ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
6.X B X B、X B X b等7.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8. 因为X、Y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差别,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所以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写色觉基因时,一定先写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如X B Y)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探究、讨论模式结合:从调查报告中分析遗传现象→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依据释疑→结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提高学生质疑、假设、探究的能力。
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 伴性遗传 教案
第3节伴性遗传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什么是伴性遗传以及它的特点。
(2).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学会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能完成遗传图解。
(三)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3、教具教学课件。
4、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述和谈话,学生练习和推理相结合。
5、课时安排1课时。
6、教学过程及组织(1)引入新课[讲授]首先请同学们来看几幅检测红绿色盲的图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幻灯片)。
[提问] 大家能从上面看到什么图案?[讲授] 为什么有些人能看到图案,而有些人却看不出来呢?这些人的色觉是否发生了障碍呢?我们把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的这种人类遗传病称作人类红绿色盲症(幻灯片)。
社会调查表明,我国男性色盲患者近7%,女性色盲患者近0.5%,很显然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
而另一种人类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幻灯片)。
这是由于患者的小肠对Ca、P的吸收发生了障碍,导致出现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
为什么这两种遗传病的表现都与性别相关联呢?它们与性别相关联的表现为什么又不同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伴性遗传。
[板书] 伴性遗传(2)讲授新课[讲授] 何伴性遗传呢?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
[板书] 一、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讲授] 刚刚提到的人类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属于伴性遗传。
那么伴性遗传到底有哪些类型,各自又有何遗传特点呢?[板书] 二、类型1、人类红绿色盲症[讲授]首先我们来认识红绿色盲症。
阅读课本P33小字部分有关色盲知识[提问] 看了这个小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讲授] 米卢先生也说过了,态度决定一切。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二章第三节 伴性遗传3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3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 男性色盲
女性色盲
____________基因,就表现为色盲
如外耳道多毛症
、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主要有
_______
.其隐性致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亲均为色盲患者,他们所生的子女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Y染色体遗传
当堂检测答案:1.D 2.C 3.B 4.A 5.B 6.C7.D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别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根底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1、色盲症的发现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提问学生介绍色盲知识:就是不能区分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听讲、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答复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验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认同道尔顿勇于成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新课新课讲授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2、课件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设疑:红绿色盲是怎么遗传的呢?导入新课:伴性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3课《伴性遗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
(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
2学情分析
此部分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学生很感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讲授】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探讨
让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分别研究四种类型的男女婚配方式。
如: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女性正常与男性色盲,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等
2【活动】伴性遗传教学活动设计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基因性染色体与性别相关二、红绿色盲的发现:道尔顿三、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四、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