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中)典型例题
初中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中)典型例题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唐荣德典型例题1.实验室用3.7 g 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y ………设未知量,Zn +2HCl = ZnCl 2+H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65 136 2 …………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3.7 g yx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数 g 7.365=y 136,y =65g 7.3136⨯=7.7g …………列比例式,求解 g 7.365=x 2, x =65g 7.32⨯=0.1 g 答:制得氢气0.1 g ,氯化锌7.7 g ,………写出简要答案。
2.对于反应:X 2+3Y 2=2Z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D )A . 若X 2的式量为m ,Y 2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3n )B . 若m g X 2和n g 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n ) g ZC . 若m g X 2完全反应生成n g Z ,则同时消耗(m -n ) g Y 2D . Z 的化学式为XY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 、C 正确。
由原子守恒,可得出Z 的化学式为XY 3,故D 错。
由题意知,反应物的总质量为m +3n ,而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m +3n ),显然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A 是错的。
答案:AD 。
3.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8.5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B )A. 14∶3∶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 为8.5 g -7 g =1.5 g 。
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几种典型例题
1.计算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CuSO4·5H2O组成中,是由CuSO4和5个H2O分子组成的,因此是二者相对质量之和。
解答: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1×2+16)×5=2502.计算NH4NO3中所含各元素的质量比分析:从NH4NO3的化学式知:组成硝酸铵的三种元素是N、H、O,在一个NH4NO3中分别计算各元素的相对质量比即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m N :m H:m O=(14×2):(1×4):(16×3)=28 : 4 : 48=7 : 1 : 12∴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123.某黄铁矿中含FeS2为72%,计算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36%B.38.4%C.42.6%D.48%分析1:黄铁矿中含FeS2为72%,其余为杂质,再根据化学式算出FeS2中硫的质量分数。
设取黄铁矿100克,则其中FeS2的质量为:100×72%=72克,在72克FeS2中所含硫的质量为:分析2:也可以根据对应关系计算:设100克黄铁矿中含硫的质量为x。
对应关系:黄铁矿~含FeS2~含2S100克100×72%=72克x克120 32×2列出比例式:x=38.4克解: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B.4.有气肥(化学式为NH4HCO3)样品50克,其中含NH4HCO3为96%,则该气肥样品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A.17克B.8.5克C.6.5克D.4克分析1:样品中含NH4HCO3 96%,说明样品为不纯净的物质。
利用纯度可以计算出50克样品中纯NH4HCO3的质量,再根据气肥的化学式算出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利用氮元素质量分数便可计算氮元素的质量。
50克气肥样品中所含纯NH4HCO3的质量:50×96%=48克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50克样品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48×17.7%=8.5克分析2:也可以根据对应关系计算,设50克气肥样品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x。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⑴P + O 2 -点燃——P 2O 5 (2) C 点燃+ 02 =CO ⑶ Al点燃 + 02Al 203 (4)Fe 点燃+ 02 Fe 3O 4⑸ Mg点燃 + 0MgO⑹H 2O 2MnO2H 20 + 02 t通电人点燃⑺ H 2——H 2 t +021 (8) H 2 + 02 ------------- H 20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 CuS04 +NaOH —Na 2SO 4 + Cu(OH) 2⑵ Mg +HCl —MgCl 2 + H 2t⑶ Fe 2O 3 + H 2SO4 — Fe 2(SO 4)3 + H 20 ⑷ Al + H 2SO 4— A|2(SO 4)3+ H 2tFe(OH) 3 + H 2SO 4-Fe 2(SO 4)3 + H 20 ⑹ Al(SO )+ NaOH — Na 2SO 4+ Al(OH) 3 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 KMnO 4 -—K2MnO 4 + MnO 2+ 021(2) Al + 1 CuS04 — Al 2(SO 4)3 + Cu (3) Zn + HCl—ZnCl 2+ H 2t(4) Al 203 +H 2SO 4 Al 2(SO 4)3 + H 20(5) Fe 2(SO 4)3+ NaOH —Na 2SO 4+ Fe(0H)3(6) Fe(0H)3 + H 2SO 4——Fe 2(SO 4)3+H 20(7) 点燃 CH 4 + 02 C02 + H 20 (8) 高温C + CO 2 CO(9)催化剂NH 3 +02NO+ H 20(10) 高温CO + Fe 2O 3Fe + C02练习在 X + 2O 2===CO 2 +的反应中,恨据质量寸恒疋律 可判断出 X 的化学式为:A COB CH 4C CH 30HDC 2H 4某纯净物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反应式为:X + 3 0 2=== 2C0 2 + 3 H 20,根据质里寸恒定律可判断出X 的化学式:A C 2H 4BC 2H 4OCC 2H 6DC 2H 6O5H 2O 反应方程式中,在 4CU + 10HNO 3 = 4CU(NO 3)3 + X + X 的化学式为:A NOB NO 2C N 20D N 2O 3物质X 和B 2能发生下列反应: 2X + B 2 = 2 AB 3,贝U X 的化学式是:A AB 2BA 2B 2CAB 3DA 2B 3123 1 23 45 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 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6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 4.4克CO 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0元素B 一定含有C H元素,可能有0元素C 一定含有C H 0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7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 1B 2 : 1C 2 : 32D 4 : 328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
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 g 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 3溶液120 g ,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 g 。
试计算下列问题:(知识卡片)①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 ,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 3反应。
②HCl 和NaH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 3=NaCl+H 2O+CO 2↑(1) 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克。
(2)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 3.65% 【解析】【分析】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详解】(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0g+120g-215.6g=4.4g 。
(2) 设100 g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为x322HCl +NaHCO =NaCl +H O +CO 36.544x4.4g↑36.544=x 4.4gx=3.65g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g100%=3.65%100g⨯答: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2.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 2CO 3和NaOH 。
为测定废水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取50g 废水样品于烧杯中,将40g 稀盐酸分成4等份分4次缓慢加入到烧杯中,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请仔细分析如图数据,完成下表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123 4 稀盐酸的质量(g ) 10 101010生成气体质量(g )____ ____ ____(2)上述生成气体________ g 。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解法15种典型例题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解法15种典型例题化学反应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发生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掌握解答化学反应方程的方法对于初中化学研究非常重要。
以下是15种典型例题的解答方法。
1. 合成反应(即A+B→C)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
2. 分解反应(即A→B+C)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产物。
3. 齐聚反应(即A+A→B)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
4. 脱水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5. 还原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6. 氧化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7. 双替代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8. 氧化还原反应解答方法:写出反应物的离子式,确定各离子的氧化还原数,然后根据氧化还原数的变化确定反应过程。
9. 离子方程式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形态,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0. 酸碱反应解答方法: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根据酸、碱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1. 有机物反应解答方法:根据有机物的官能团特点,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2. 气体反应解答方法:根据气体反应的特点,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3. 热反应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写出相应的热反应方程式。
14. 光反应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光反应方程式。
15. 燃烧反应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写出相应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
1.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某工厂废气中的 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 +O2+2CaO=2CaSO4方式二:2SO2 +O2 +4NaOH= aNa 2SO4 +bH2O回答下列问题:(1) 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 若用方式二处理 9.6tSO2 ,理论上可生成 Na2SO4的质量是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t)2.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1) 氯酸钾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3) 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若有 9.8g 硫酸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Zn+H2 SO4=ZnSO4+H2个)4.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具有放热量高、无污染的优点。
计算: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10kg 氢气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2) 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是多少?5.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 1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0g,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40.4g。
请计算:(1)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初三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例题精选】: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氯酸钾受热生成气体是氧气,氧气的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O2。
A式中写成O3,这是另一种气体(臭氧)的化学式。
其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要配平,即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一样。
B式中表示的氧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一样多。
第三:完整的方程式要把反应条件在等号上下标出来,把生成物是气体还是沉淀用箭头号标出来。
C式中没有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点燃做条件,没有标出反应的产物氧气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D例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D.4克氢气和32克氧气点燃生成36克水解析:任何一个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都具有宏观、微观、质量三方面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方程式,宏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即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要注意宏观物质只有种类可分,无个数而言,不可读为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条件,此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常温下是不发生这个反应的,必须以点燃为条件。
从质量上看,氢气的式量为2,氧气的式量为32,水的式量为18,利用化学式的个数,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氢气∶氧气∶水=4∶32∶16由于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质量,单位是1,故叙述时只说几份质量即可,一般不用具体单位克、千克表示。
A式中的描述是用数学方法读化学符号。
答案:C例3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克碳在5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1克二氧化碳B.6克碳与20克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2克二氧化碳C.3克碳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11克二氧化碳D.8克碳与1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4克二氧化碳解析: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根据方程式计算:(1)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C + O2CO2(2)计算各化学式的质量总和12 32 44(3)约简找出最简整数比 3 8 1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呈现C∶O2∶CO2=3∶8∶11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试题
化学方程式的专项练习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铜在空气中受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铝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1、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加热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一) 最小公倍数法:1、 Al + O2—— Al2O32、 Al + Fe3O4—— Fe + Al2O33、 Fe + O2—— Fe3O44、 Al + MnO2—— Mn + Al2O35、 N2 + H2—— NH36、 Al + H2SO4—— Al2(SO4)3 + H2(二) 观察法:1、 CO + Fe2O3 —— Fe + CO22、 C + Fe2O3—— Fe + CO23、 CO + Fe3O4 —— Fe + CO24、 C + Fe3O4—— Fe + CO25、 H2 + Fe2O3—— Fe + H2O6、 H2 + Fe3O4—— Fe + H2O10、H2+ WO3——W + H2O 11、CO + O2——CO212、 Fe + H2O—— H2 + Fe3O4 13、 Al(OH)3+ HCl —— AlCl3 + H2O(三) 奇数配偶法:1、 FeS2 + O2 —— Fe2O3 + SO22、 C2H2 + O2——CO2+ H2O3、 C + Fe2O3—— Fe + CO24、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5、 Cl2 + Ca(OH)2—— CaCl2 + Ca(ClO)2 + H2O(四) 归一法:1、 C2H2 + O2——CO2 + H2O2、C6H6 + O2—— CO2 + H2O3、 C22H46 + O2——CO2 + H2O4、 NH3 + Cl2 —— NH4Cl + N25、 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6、C X H Y+ O2——CO2+ H2O三、题型变化:1、3Cu+8HNO3 ==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章 化学式、化合价专题练习(解析版)
化学式与化合价专题练习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个氟原子 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解析】Al3+表示铝离子;2K表示2个钾原子; F2表示氟气、一个氟分子和—个氟分子由两个氟原子构成;2SO3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
故选A。
2.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SO2 B. CO C. H2S D. SO3【答案】A【解析】反应前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
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A。
3.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 n=8C. 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D. 钠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n=11-2-1=8,故B正确;C、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故C正确;D、钠原子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 错误。
点睛∶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电子,易获得电子。
4.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4×(-3)=0,则x=+4价。
故选D 。
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 4H——4个氢元素C. 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 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答案】D【解析】A、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含有氢分子,故A 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4H表示4个氢原子,故B错误;C、1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Ca2+,故C错误;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D正确。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例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2B.Cu+2HCl=CuCl2+H2↑C.NaOH+KCl=NaCl+KOH D.3H2SO4+Fe2O3=Fe2(SO4)3+3H2O【例2】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例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3+H2O = 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 +3O2点燃2CO2 +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 =NaCl +CO2 +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烧碱:Ca(OH)2 +2NaNO3 =Ca(NO3)2 +2NaOH【例4】现有10克CuO和ZnO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不能确定CuO质量分数的是( ) A.将混合物与足量H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B.将混合物与足量CO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出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值C.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D.将混合物完全溶于稀H2SO4,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例5】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中含有丙烯(CH6)和丁烯(C4H8),将二者的混合气体14 g在足量氧气3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44 g,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一定是6:1B.消耗O2的质量一定为48gC.混合气体中丙烯(C3H6)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0%D.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 g【例6】向10 g赤铁矿石样品中,不断加10%稀盐酸(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至固体不再减少为止,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 g。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练习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练习题涵盖了化学中的多个重要概念和原理,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讨论这些练习题,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 铜和硫化铁的反应可以生成硫化铜。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请解释该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在铜和硫化铁反应过程中,铜原子会与硫原子发生化学键的重组,形成硫化铜的化合物。
铜的离子会与硫的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的晶格结构。
这个反应代表了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 请写出以下化学符号的完整名称:Na、Ca、Cl、K。
Na:钠Ca:钙Cl:氯K:钾3. 编写反应方程式,表示钠和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在这个方程式中,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氢氧化钠。
4. 对于氯气和镁的反应,请给出反应产物的化学式。
Cl2 + 2Mg → 2MgCl2氯气和镁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镁。
5. 铁和硫酸发生反应,会生成哪些产物?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Fe + H2SO4 → FeSO4 + H2硫酸与铁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6. 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请说明理由。
- 黄铁矿(FeS2)- 铜(Cu)- 水(H2O)- 铁(Fe)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在给出的物质中,黄铁矿(FeS2)是化合物,因为它由铁和硫两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7. 请解释以下四个物质的状态符号:- (s)- (l)- (g)- (aq)- (s):表示物质为固体(solid)状态,其分子具有一定的排列规律。
- (l):表示物质为液体(liquid)状态,在给定的条件下,分子之间没有明显的排列规律。
- (g):表示物质为气体(gas)状态,分子间相互之间无固定的空间排列规律。
- (aq):表示物质是以水为溶剂形成的溶液(aqueous solution),其中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初中化学方程式和对应文字表达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和对应文字表达式(格式要标准)2013-07-24 07:33蒲公英的凡尘|四级化学方程式汇总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照明弹镁+氧气→氧化镁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 + 3O2△2Fe2O3 )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铜+氧气→氧化铜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铝+氧气→氧化铝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最理想的燃料(资源丰富,热值高,无污染).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烟幕弹发令枪子弹磷—+氧气→五氧化二磷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硫+氧气→二氧化硫8. 碳在氧气充分时燃烧:C + 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碳+氧气→二氧化碳9. 碳在氧气不充分时燃烧:2C + O2 点燃2CO 产生能量少,污染大;煤炉中常见反应、生成物是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碳+氧气→一氧化碳(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CO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中,尾气处理的反应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13.光合作用:6H2O +6 CO2 光照C6H12O6+O2↑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14.呼吸作用:C6H12O6+O2呼吸6H2O +6 CO2↑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二.几个分解反应:15.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初中唯一的一个条件为“通电”的反应。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讲解(50道题)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 1 [例 3]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 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 D 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
置换反应。 答案:B
[例 3] 表中 1~5 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1
2
3
4
5
酸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 氢硫酸
第 2 页 共 42 页
酸钠
碱 烧碱
碱式碳
纯碱 苛性钠
消石灰
酸铜
盐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⑤
③ 与碱作用
CO2 Ca(OH )2 CaCO3 H2O
: ②
还原性:
④氧化性: C CO2 高温 2CO
3CO Fe2O3 高温
是酸性氧化物。
2Fe 3CO2 CO CuO Cu CO2
是不成盐氧化物。
制 ①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① 工业制法:碳不充
法
CaCO3 高温 CaO CO2
别和联系。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有
第 3 页 共 42 页
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的习题复习法。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和典型习题附答案
第5讲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四个化学反应实例 (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目的】探究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薄层细沙。
2)在细沙上面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3)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
4)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调节天1m 平,使天平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
5)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燃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
6)待锥形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2m 质量。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玻璃管上的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2m 1m 3)反应后的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相等,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分析】1)为了防止红磷燃烧而使锥形瓶炸裂,所以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薄层细沙。
2)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安装一根玻璃管,并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是为了防止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而冲开胶塞。
3)冷却前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体积变大,受到浮力而使实验不准确,所以要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五氧化二磷氧气磷点燃−−→−+。
522O 2P O 54P 点燃+ 【实验拓展】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气球,由于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形成浓浓的白烟,玻璃管中有白烟逸出,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会发生变化。
加热的玻璃管如果伸入锥形瓶过慢,瓶中的空气受热也逸出,实验误差也会增大。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矢量稀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练习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yìyì)、书写
5.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FeCl3+( 3 )NaOH===( 1 )Fe(OH)3↓+( 3 )NaCl (2)( 2 )KClO3=M=△n=O=2=( 2 )KCl+( 3 )O2↑ (3)( 1 )Fe2O3+( 3 )CO=高==温==( 2 )Fe+( 3 )CO2 (4)( 1 )CH4+( 2 )O2=点==燃==( 1 )CO2+( 2 )H2O (5)( 2 )Al+( 6 )HCl===( 2 )AlCl3+( 3 )H2↑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第1课时(kèshí)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
12.2017·上海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A.3Fe+2O2=点==燃==Fe3O4 B.Fe+O2=点==燃==FeO2 C.Fe+O2=点==燃==Fe3O4 D.4Fe+3O2===2Fe2O3
_________2H_2_O2_=M_=n=_O=_2=_2_H2_O_+_O_2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第1课时 化学(huàxué)方程式的意义、书写
7.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计算例题
类型一:基本计算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0。
1g)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1。
43g/L)(精确到0。
01g/L)【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
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
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答案】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
4P+5O22P2O54×315×322×142=124=160=28420g y x=x==45。
8g=y==25。
8g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g/L,所以25。
8g氧气的体积为18.04L。
答: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45。
8克五氧化二磷,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18。
04L。
【总结升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一定要准确;另外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的是物质间的质量比,当涉及到气体体积时,应通过气体的密度进行计算;还有就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问题。
类型二:利用质量守恒法计算题2、在A+B=C+2D中,已知2.9gA跟4。
9gB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解,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知2.9gA和4。
9gB是完全反应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C 和D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生成D的质量为:(2.9g+4.9g)-6g=1.8g.然后再根据AD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生成D的质量为:(2。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高温1、根据Fe2O3+□CO2Fe+□CO2,可以推算出□内数字分别是()A.3、2B.1、2C.3、3D.5、52、“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A.甲醛(CH2O)B.甲醇(CH4O)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3、丹麦科学家正在建造一艘使用液态乙物质作燃料的实验船。
液态乙在一定条件下和甲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乙是一种清洁燃料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都不变C.甲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生成丙和丁质量比为9:144、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则X 是A .NO 2B .COC .NOD .N 2O 55、过氧化钠(Na 2O 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Na 2CO 3和H 2B .Na 2O 和O 2C .NaOH 和O 2D .Na 2CO 3和O 2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镁条燃烧:B .铜绿分解:C .氨水中和硫酸:D .酒精完全燃烧:7、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 2O ),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法错误的是A .甲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3224HNO +C=2H O+4X +CO ↑↑2Mg+O MgO点燃2232Cu (OH)CO 2CuO+CO Δ↑3424422NH H O H SO NH SO H O⋅+=+26222C H O+3O 2CO +3H O点燃6:1:8D.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8、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0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丙一定作催化剂多选题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中?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唐荣德
典型例题
1.实验室用 g 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y ………设未知量,
Zn +2HCl = ZnCl 2+H 2?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65 136 2 …………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
g y x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数 g 7.365=y 136,y =65
g 7.3136⨯=7?7g …………列比例式,求解 g 7.365=x 2, x =65
g 7.32⨯=0?1 g 答:制得氢气 g ,氯化锌 g ,………写出简要答案。
2.对于反应:X 2+3Y 2=2Z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D ?
A ? 若X 2的式量为m ,Y 2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3n ?
B ? 若m g X 2和n g 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n ? g Z
C ? 若m g X 2完全反应生成n g Z ,则同时消耗?m -n ? g Y 2
D ? Z 的化学式为XY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 、C 正确。
由原子守恒,可得出Z 的化学式为XY 3,故D 错。
由题意知,反应物的总质量为m +3n ,而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m +3n ?,显然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A 是错的。
答案:AD 。
3.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B )
A. 14∶3∶7
B. 28∶2∶17
C. 1∶3∶2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 为 g -7 g = g 。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粒子数之比,可得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 A ∶M B ∶M C =715852
13∶∶..=7∶∶=28∶2∶17。
答案:B 。
4.将金属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质量在冷却后没有变化,求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已知:Mg(OH)2MgO +H 2O]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混合物总质量不变。
剩余物为MgO ,故MgO 中Mg 元素的质量分数即为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Mg%=)MgO ((Mg)m m ×100%=40
24×100%=60%。
答: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5.在反应A +2B =C +2D 中,已知C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6?4 g B 与一定量A 完全反应,生成3?6 g D ,则此反应中A 与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 C ?
A ? 1∶4
B ? 4∶1
C ? 1∶2
D ? 2∶1 解析:可设C 与3?6 g D 反应的质量为x ,由题意可得:22∶9×2=x ∶3?6 g ,x =4?4 g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A 的质量=4?4 g +3?6 g -6?4 g =1?6 g 。
设反应中A 与B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和b ,则a ∶2b =1?6 g ∶6?4 g =1∶4,a ∶b =1∶2。
答案:C 。
6.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制取W g 氢气,需消耗金属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C ?
A ? Mg >Fe >Al >Zn
B ? Fe >Al >Mg >Zn
C ? Zn >Fe >Mg >Al
D ? Al >Fe >Zn >Mg 解析:有关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比较,可依据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制取等质量的氢气时所需的各金属的质量,再经过比较即可得出结果,应选C 。
如果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制取1 g 氢气所消耗的Mg 、Al 、Fe 、Zn 的质量分别是224g 、327g 、256g 、2
65g ,这些数值正好是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合价的比值,由此可得出如下规律:当金属与足量的酸完全反应制取等量的氢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合价的比值越小,则消耗金属的质量越少;比值越大,则消耗金属的质量越多。
由以上规律还可得出: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完全反应时,当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合价的比值越小,则产生的氢气就越多;当比值越大,则产生的氢气就越少。
利用以上规律很容易巧解此类问题。
答案:C 。
7.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45 g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得到2?49 g 固体物质。
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49 g 固体物质中含有什么物质?各多少克?
分析:由于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际发生反应的是氯酸钾,产生了唯一的气体是氧气,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减少的质量应该是氧气的质量。
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 g = g
?2? 设原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为x ,
149 96 x g
149 ∶ 96=x ∶ g
解得 x = g MnO 2的质量为: g ― g = g
答:制得氧气0?96 g ;2?49 g 固体物质中含有KCl 1?49 g ,MnO 2 1 g 。
8.常温下,将质量为a g 的H 2、O 2混合气体置一密闭容器中,点火引燃使之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常温,测得容器中仍有b g 。
下列分析推断正确的是 ? B ?
A ? 反应掉的H 2、O 2质量共为b g
B ? 原混合气体中H 2与O 2的质量比为?a +8b ?∶?8a -8b ?或?a -b ?∶?8a +b ?
C ? 剩余气体为水蒸气
D ? 原混合气体H 2与O 2的质量比为?a -8b ?∶?8a -8b ? 解析:由于反应后恢复到常温,水为液态,剩余的b g 气体绝不是水蒸气,它只能是H 2、O 2中任一种,故可淘汰A 、C 。
H 2、O 2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a -b ?g ,而参与反应的H 2的质量为9b a -g ,O 2的质量为9)(8b a -g 。
若剩余气体为氢气,则混合气体中H 2与O 2的质量比为:?9
b a -+b ?g ∶9)(8b a -g =?a +8b ?∶?8a -8b ?;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混合气体中H 2与O 2的质量比为:
9b a -g ∶[9)(8b a -+b ]g =?a -b ?∶?8a +b ?。
故B 对D 错。
答案:B 。
9.加热条件下,使足量H 2与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8?8 g 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4 g 。
求剩余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本题的反应是H 2还原Fe 2O 3,减少的质量是氧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反应生成了水,剩余固体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和用不同的方法,便有多种解法。
现举例如下:
解:解法一:氧化铁中失去氧的质量为:18?8 g -14 g = g
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则生成铁的质量为x - g 。
Fe 2O 3+3H 2
2Fe +3H 2O 160
112 x x - g
160∶112=x ∶?x - g ?
解得:x =16 g
剩余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g 1416g -g 8.18×100%=20% 解法二:氧化铁中失去氧的质量为:18?8 g -14 g = g ,
它与氢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 g ×16
18= g 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Fe 2O 3+3H 22Fe +3H 2O
160 54
x g
160∶54=x ∶ g
解得:x =16 g
以下同解一。
解法三:用差量关系求解。
设反应中生成的铁的质量为x Fe 2O 3+3H 22Fe +3H 2O 固体质量减少
160 112 160-112=48
x 18?8 g -14 g = g
112∶48=x ∶ g
解得:x = g 剩余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g 1411.2g -g 14×100%=20% 解法四:利用化学式求解。
氧元素的质量为:18?8 g -14 g = g
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48160=16 g
以下同解一。
答:剩余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