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四年级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完整版)追及与相遇问题(含答案)
追及与相遇问题1、追及与相遇的实质研究的两物体能否在相同的时刻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2、理清两大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
3、巧用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4、三种典型类型(1)同地出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 追赶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B①当 B A v v =时,A 、B 距离最大;②当两者位移相等时, A 追上B ,且有B A v v 2=(2)异地出发,匀速直线运动B 追赶前方同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判断B A v v =的时刻,A 、B 的位置情况①若B 在A 后面,则B 永远追不上A ,此时AB 距离最小②若AB 在同一处,则B 恰能追上A③若B 在A 前,则B 能追上A ,并相遇两次(3)异地出发,匀减速直线运动A 追赶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B①当B A v v =时,A 恰好追上B ,则A 、B 相遇一次,也是避免相撞刚好追上的临界条件;②当B A v v =时,A 未追上B ,则A 、B 永不相遇,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③当B A v v >时,A 已追上B ,则A 、B 相遇两次,且之后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有最大距离。
5、解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思路(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巧用“速度相等”这一条件)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4)联立方程求解注意: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t v -图象的应用【典型习题】【例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 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 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2)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练习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s m v 80=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专题讲义:相遇问题与追击问题
行程问题之两大基本问题:相遇和追击相遇问题(一)相遇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求大家理解和掌握下面的基本数量关系: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例1 东西两地间有一条公路长217.5千米,甲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东到西地,1.5小时后,乙车从西地出发,再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关键要知道乙车已经行了多少路程和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解:(1)甲车一共行多少小时?1.5+3=4.5(小时)(2)甲车一共行多少千米路程?25×4.5=112.5(千米)(3)乙车一共行多少千米路程?217.5-112.5=105(千米)(4)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5-15)÷3=30(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30千米。
【边学边练】AB两地间有一条公路长2800米,甲车从A地出发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又经过10分钟两车相遇。
已知乙车每分钟行100米,甲车每分钟行多少米?例2 兄妹二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去,家与学校相距1400米。
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妹妹每分钟走80米。
哥哥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在途中与妹妹相遇。
从出发到相遇,妹妹走了几分钟?相遇处离学校有多少米?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哥与妹妹相遇时他们所走的路程的和相当于从家到学校距离的2倍。
因此本题可以转化为“哥哥妹妹相距2800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200米,妹妹每分钟行80米,经过几分钟相遇?”的问题,解答就容易了。
解:(1)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的2倍:1400×2=2800(米)(2)从出发到相遇所需的时间:2800÷(200+80)=10(分)(3)相遇处到学校的距离:1400-80×10=600(米)答:从出发到相遇,妹妹走了10分钟,相遇处离学校有600米。
追及与相遇问题
见全品练习册,20页的13题
方法一:设:经过时间t,人与车速度相等,
因
人追不上车。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
方法二:设:经过时间t,人与车相距S,
则S= S0+S车 - S人=25 + 0.5 t2 - 6 t 令S=0,既假设人能追上车,0.5 t2 - 6 t+25=0 因b2-4ac = (-6)2 -4×0.5×25=-14<0,方程无 解,故人追不上车 当t=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 s =25 + 0.5×62 - 6× 6=7m 时,s有最小值
追及与相遇问题
一、追及问题: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或者最近) 1、后面加速,前面匀速,二者相距x 。一定 能追上,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
2、后面匀速,前面从静止加速,二者相距x 。 不一定能追上,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近。
2 例6、车从静止开始以1m/s 的加
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 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 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求 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相遇与追及问题
⑵ 在一定时间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
共同点:⑴ 是否同时出发
⑵ 是否同地出发
⑶ 方向:同向、背向、相向
⑷ 方法:画图
3.简单的相遇与追及问题各自解题时的入手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1.相遇问题:与速度和、路程和有关
【巩固】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B两地中心处8千米,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倍,求A,B两地的距离。
【巩固】甲乙二人同时分别自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之地距A、B中点300米,已知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70米,求A地至B地的距离.
4.行程间的倍比关系
【例 8】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 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 地25千米处相遇.求 、 两地间的距离.
5.王新从教室去图书馆还书,如果每分钟走70米,能在图书馆闭馆前2分钟到达,如果每分钟走50米,就要超过闭馆时间2分钟,求教室到图书馆的路程有多远?
6.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 地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 地 千米处相遇.求 、 两地间的距离?
⑴ 是否同时出发
⑵ 是否有返回条件
⑶ 是否和中点有关:判断相遇点位置
⑷ 是否是多次返回:按倍数关系走。
⑸ 一般条件下,入手点从"和"入手,但当条件与"差"有关时,就从差入手,再分析出时间,由此再得所需结果
2.追及问题:与速度差、路程差有关
⑴ 速度差与路程差的本质含义
⑵ 是否同时出发,是否同地出发。
四年级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四年级+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一、学习目标1. 理解相遇与追及的运动模型,掌握相遇与追及这两种情况下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2.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二、主要内容1. 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3.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4. 能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结合图形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三、例题选讲例1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相距5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求几小时后两车相遇.例2甲车在乙车前2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与60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例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例4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甲带着一只狗,每小时走20千米,狗走得比人快,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它往甲方向奔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奔走,直到甲、乙两人相遇为止,这只狗一共奔走了多少千米?例6一辆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两车在途中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两车继续前进,卡车到达B地,摩托车到达A地后都立即返回,两车又在途中距B地3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40米.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远?例8小明步行上学,每分行75米,小明离家12分后,爸爸骑单车去追,每分行375米.问爸爸出发多少分后能追上小明?例9解放军某部快艇追击敌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逃离该岛15分钟,已测出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解放军快艇每分钟行驶136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解放军快艇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就可以开炮射击敌舰?例10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甲跑一周需6分钟,那么乙跑一周需要多少分钟?例11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跑250米,乙每分跑200米,两人同时从两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两人相遇?例12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她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点出发,跑了6分,那么,这段时间内,两人共迎面相遇了多少次?四、练习题1、甲、乙两站相距980千米,两列火车由两站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车经10小时能相遇?2、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紧紧追赶,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乙车可追上甲车?3、早晨6时,有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城相对开出,中途相遇,这期间,货车停车一次60分钟,客车停车两次各30分钟,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2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问两车在几点钟相遇?4、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从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点,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5、骑单车从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呢?6、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行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返飞去,遇到甲车又返飞向乙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米两车才相遇?7、某人由甲地去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摩托车行了12小时,再换骑自行车行9小时,恰好到达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自行车行了21小时,再换骑摩托车行8小时,也恰好到达乙地.问:全程骑摩托车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8、兄妹两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了带课本,立即沿原路返回去取,行至离校门口180米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离学校多少米?9、兄妹两人在周长30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饶水池而行.哥哥每分钟走13米,妹妹每分钟走12米.他们第5次相遇时,哥哥共走了多长的路?。
(完整)四年级+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简单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一、学习目标1. 理解相遇与追及的运动模型,掌握相遇与追及这两种情况下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2.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二、主要内容1. 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3.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4. 能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结合图形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三、例题选讲例1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相距5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求几小时后两车相遇.例2甲车在乙车前2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与60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例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例4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甲带着一只狗,每小时走20千米,狗走得比人快,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它往甲方向奔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奔走,直到甲、乙两人相遇为止,这只狗一共奔走了多少千米?例6一辆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两车在途中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两车继续前进,卡车到达B地,摩托车到达A地后都立即返回,两车又在途中距B地3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40米.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远?例8小明步行上学,每分行75米,小明离家12分后,爸爸骑单车去追,每分行375米.问爸爸出发多少分后能追上小明?例9解放军某部快艇追击敌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逃离该岛15分钟,已测出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解放军快艇每分钟行驶136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解放军快艇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就可以开炮射击敌舰?例10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甲跑一周需6分钟,那么乙跑一周需要多少分钟?例11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跑250米,乙每分跑200米,两人同时从两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两人相遇?例12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她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点出发,跑了6分,那么,这段时间内,两人共迎面相遇了多少次?四、练习题1、甲、乙两站相距980千米,两列火车由两站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车经10小时能相遇?2、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紧紧追赶,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乙车可追上甲车?3、早晨6时,有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城相对开出,中途相遇,这期间,货车停车一次60分钟,客车停车两次各30分钟,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2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问两车在几点钟相遇?4、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从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点,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5、骑单车从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呢?6、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行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返飞去,遇到甲车又返飞向乙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米两车才相遇?7、某人由甲地去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摩托车行了12小时,再换骑自行车行9小时,恰好到达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自行车行了21小时,再换骑摩托车行8小时,也恰好到达乙地.问:全程骑摩托车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8、兄妹两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了带课本,立即沿原路返回去取,行至离校门口180米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离学校多少米?9、兄妹两人在周长30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饶水池而行.哥哥每分钟走13米,妹妹每分钟走12米.他们第5次相遇时,哥哥共走了多长的路?。
小学数学常考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附例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考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附例题、解题思路).DOC【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解392÷(28+21)=8(小时)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相遇时间=(400×2)÷(5+3)=100(秒)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
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追及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
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常考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附例题、解题思路)
相遇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例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解392÷(28+21)=8(小时)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例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因此总路程为400×2相遇时间=(400×2)÷(5+3)=100(秒)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追及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数量关系】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例1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解(1)劣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75×12=900(千米)(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900÷(120-75)=20(天)列成综合算式75×12÷(120-75)=900÷45=20(天)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例2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解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时间,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时间.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则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500-200)÷[40×(500÷200)]=300÷100=3(米)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例3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解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追及时间=[10×(22-6)+60]÷(30-10)=220÷20=11(小时)答:解放军在11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例4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解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车落后于货车(16×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的相遇时间,这个时间为16×2÷(48-40)=4(小时)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48+40)×4=352(千米)列成综合算式(48+40)×[16×2÷(48-40)]=88×4=352(千米)答:甲乙两站的距离是352千米.。
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 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 三种: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 时,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者有最 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 v甲=v乙.
(2)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做匀
3.相遇问题 (1)相遇的特点:在同一时刻两物 体处于同一位置. (2)相遇的条件:同向运动的物体 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各自 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开始时 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类型一 追及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例1 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 m/s2的 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 m/s的 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
加速运动的物体乙时,恰好追上或恰好
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
即v甲=v乙. 判断此种追赶情形能否追上的方法是:
假定在追赶过程中两者在同一位置,比
较此时的速度大小,若v甲>v乙,则能追上; v甲<v乙,则追不上,如果始终追不上,当 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时,两物体的 间距最小.
(3)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 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1)汽车从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 前,要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最 远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 车的速度是多少?
(2)由图知,t=2 s以后,若两车位移相等, 即v-t图象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相等.
由几何关系知,相遇时间为t′=4 s,此 时v汽=2v自=12 m/s.
解析:汽车和自行车运动草图如下:
六、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 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 三种: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 时,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者有最 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即 v甲=v乙.
四年级相遇与追及问题
四年级相遇与追及问题相遇和追及是初中数学中比较基础的运动问题。
相遇问题是指两个人从两个不同的地点出发,在途中相遇的情况。
追及问题是指一个人从后面赶上另一个人的情况。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用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相遇问题,假设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
如果两人同时出发,他们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
如果甲的速度为v甲,乙的速度为v乙,相遇的时间为t,则相遇路程为S和=V和t,其中V和=v甲+v乙。
对于追及问题,假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
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甲比乙多走了一段路程,也就是追及路程。
如果甲的速度为v甲,乙的速度为v乙,速度差为V差=v甲-v乙,则追及路程为S差=V差t。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这些问题时,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两个物体所运行的时间相同;(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两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
举个例子,假设XXX和明明同时从各自的家相对出发,明明每分钟走20米,XXX骑着脚踏车每分钟比明明快42米,经过20分钟后两人相遇。
那么,聪聪家和明明家的距离为S和=(20+42)×20=1640米。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选择直接利用公式计算,也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对于刚刚研究奥数的孩子,需要引导他们认识、理解及应用公式。
已经行驶了82千米(41千米/小时×2小时),此时甲、乙两车相距770-82=688千米。
接下来,甲、乙两车相向而行,速度之和为45+41=86千米/小时。
根据“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的公式,甲车行驶的时间为688/86=8小时。
因此,甲车行驶8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答案】甲车行驶8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考点】行程问题【难度】☆☆【题型】解答【解析】先求出XXX出发后,XXX所行的路程:70×5=350(米);再求出XXX返回学校和取运动服所需的时间:2×2=4(分钟);因为XXX比XXX每分钟多走40米,所以追上XXX的时间为350÷40=8.75(分钟),即约9分钟后追上XXX.答案】9分钟已知XXX和XXX同时从学校出发,XXX的速度是XXX的1.6倍,他们向同一个方向走,5分钟后XXX返回学校取运动服,这样用去了5分钟,在学校又耽误了2分钟,XXX一共耽误了12分钟。
四年级行程问题之一相遇问题完整版
四年级行程问题之一相遇问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四年级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研究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三者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的特点是:总路程是由两人共同行完。
基本的计算公式如下:一、基本例题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例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例3、东、西两村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骑车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两人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5千米,求乙的速度是多少?例4、东、西两村相距55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两人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1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例5、A、B两地相距200千米,甲开车从A地出发到B地,同时乙骑车从B地出发到A地,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求甲、乙两人的速度?例6、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相遇时甲比乙多行多少千米?例7、小李和小王在环形的操场上跑步,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两人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小李每秒跑3米,小王每秒跑5米。
(1)多少秒以后他们第一次相遇?(2)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3)多少秒以后他们第二次相遇?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4)多少秒以后他们5次相遇?(5)他们第6次相遇时一共跑了多少米?二、课内练习1、李明和张玫两人的家相距2公里,上午8时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李明每分钟行120米,张玫每分钟行80米,两人几点几分相遇?相遇时李明比张玫多行多少米?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 城到B城需3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5小时,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3、东、西两村相距80千米,甲、乙两人骑车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人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8千米,求乙的速度是多少?4、东、西两村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两人相遇,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1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5、A、B两地相距32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到B地,同时乙车从B地出发到A 地,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求甲、乙两车的速度?6、陈老师和刘老师在环形的操场上跑步,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两人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陈老师每秒跑4米,刘老师每秒跑6米。
追及和相遇问题
(4)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以上所述根据 追及的主要条件和临界条件解联立方程外,还 有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及应用图象法和相对 运动知识求解.
1、《走向高考》:P15—例证3 2、备考P9例6
3、备考P12例9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 S=7米,A正以VA=4米/秒的速度向 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 A 速度VB=10米/秒,方向向右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米/秒, 从图示位置开始,问经多少时间A 追上B?
3、匀速物体追赶匀加速物体:当追者速 度等于被追赶者速度时恰好追上,只有一 次相遇机会。当第一次追上时追者速度大 于被追者速度,有两次相遇机会。 4、匀速物体追匀减速物体:必能追上且 只有一次相遇机会,注意分析匀减速物体 何时停下来。
二、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分为追及相遇和相向运动相遇两种情 形,其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相遇处的位置坐标 相同.
提醒:遇到匀速运动物体追赶匀减速运动物体的 问题时,特别要注意匀减速的物体何时停下来!
追及问题小结: 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物体追赶同向匀速物体 时,追上前两者具有最大距离的条件:追赶者 的速度等于被追赶者的速度。 2、匀减速物体追赶同向匀速物体时,恰能追 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即将靠近时追 赶者的速度等于被追赶者的速度。
VA
B S
VB
解:设经时间t ,A追上B,由运动学公式列方 程得:
VA t=S+VB t-a t2/2
即:t2-6t-7=0
对吗?
解得 t=7s
正确解法:根据Vt=V0+at得 B停下来的时间tB=VB/a=10/2=5(s), 这段时间B的位移 SB=VtB=VBtB/2=10×5/2=25(m) 由 VAtA=S+SB 得: tA=(S+SB)/VA=(7+25)/4=8(s)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相遇问题知识导航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都属于行程问题中的一类。
其中追及问题是同向运动问题。
追及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慢的走在前,快的走在后,它们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缩短,直到快者追上慢者。
追及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是:路程差二速度差X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F追及时间追及时间二路程差F速度差相遇问题则是反向运动问题。
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两个物体反向运动,即一个物体朝着另一个物体面对面的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缩短,直到两个物体碰面。
相遇问题中的各数量关系是:路程差二速度和X相遇时间速度和二路程差三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二路程差F速度和精典例题例1:小欣在小华前面150米,小欣每秒走1米,小华有事情想找小欣于是以每秒3米的速度小跑去追小欣,问多久之后小华追上小欣?思路点拨此题为追及问题,小华每秒3米往前跑,小欣每秒1米往前走,那么小华每秒过后离小欣的距离近了3-1=2米,之前两人距离150米,所以距离缩短150米需要时间=150^2=75秒。
也可直接运用追及公式:追及时间二路程差F速度差=150F(3-1)=75秒。
模仿练习小琪早上吃完早餐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
3分钟后,她妈妈突然发现她一本书本忘带了,于是马上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去追小琪给她书。
假设妈妈追到小琪的时候小琪还没到学校,问妈妈多久之后追上小琪?例2:有一个圆形跑道周长是600米,有甲乙两人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跑,甲在乙前面240米处。
已知甲每分钟跑120米,乙每分钟跑100米,问几分钟后甲追上乙?如果追上后继续跑,问再过多少分钟,甲第三次追上乙?此题为环形跑道的追及问题,第一次甲追乙的路程差为:600-240=360米,则第一次追上的时间为:360F(240-120)=3分钟。
追上后继续跑,甲第三次追上乙,也就是说甲又沿着跑道追乙追了两圈。
则路程差为:2X600=1200米,追及时间=1200^(240-120)=10分钟。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两个运动的物体,以不同的速度从不同地点出发沿同一线路相向而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直到相遇。
我们把这样的问题叫做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解相遇问题一定要紧盯速度与相遇路程。
本篇我主要会讲到以下几种类型的题目:(1)一般相遇问题:如果两个物体是同时出发,那么相遇路程就是两个物体原来相距的路程;如果两个物体不是同时出发,那么它们的相遇路程等于两个物体原来相距的路程减去其中一个物体先走的路程;(2)中点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等于相遇地点与中点距离的两倍;(3)往返相遇问题:同时出发,同时停止,则中间往返的时间就是相遇时间;(4)环形相遇问题:同时、同地背向出发,相遇路程就是一周的长度。
一般相遇问题一般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例题1,此类相遇问题中: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中点相遇问题相遇问题中,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差;速度差=路程差÷时间;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中点相遇问题中,快的多走的路程就是距离中点路程的两倍。
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往返相遇问题往返相遇问题的关键是,往返行驶的时间与相遇时间相等。
环形相遇问题环形跑道上同时背向行驶,相遇几次,则相遇路程就是几个全程,再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求解。
在追及问题中,必定有一个物体的速度较快,而另一个物体速度较慢,解题的关键是找到追及路程。
追及问题的关系式为: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路程。
两种追及路线的追及路程分别是:(1)直线追及:如果两人同时同向不同地出发,那么追及路程就是两人相距的路程;如果两人同地同向不同时出发,那么追及路程就是先走的路程;(2)环形追及: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那么追及问题就是一周的长;如果是不同时或不同向或不同地出发,需要结合具体情景,借助示意图和列表进行分析。
4年级上册相遇和追及问题
第8讲:行程-----相遇和追及问题一、相遇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 ,B 之间这段路程,要求两人不同方向,同时出发,则: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公式:相遇路程=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注意:速度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二、追及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公式:追及路程=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
注意:速度差=快的速度-慢的速度。
知识讲解达终点,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和v 乙,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时间t 后,甲比乙多跑了5米,或者可以说,在时间t 内甲的路程比乙的路程多5米,甲用了时间t 追了乙5米 三、相遇和追及在研究追及和相遇问题时,一般都隐含以下两种条件:(1)在整个被研究的运动过程中,2个物体或人所运行的时间相同;(2)在整个运行过程中,2个物体所走的是同一路径;(3)相遇是相反方向,追及是同一方向。
【例 1】一辆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
3.5小时两车相遇。
甲、乙两个城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例 2】A 、B 两地相距90米,包子从A 地到B 地需要30秒,菠萝从B 地到A 地需要15秒,现在包子和菠萝从A 、B 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相遇时包子与B 地的距离是多少米?【例 3】两地间的路程有25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应用题板块-行程问题之相遇追及(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应用题板块-行程问题之相遇追及(小学四年级奥数题)【一、题型要领】1. 相遇问题【基本概念】小王在A地要去B地,小张在B地要去A地(下图左侧部分),两人分别行走一段时间后,就会在途中相遇(下图右侧部分)。
【基本公式】(1)总路程= 小王行走的路程+ 小张行走的路程(2)小王行走的路程= 小王行走的速度* 小王行走的时间(3)小张行走的路程= 小张行走的速度* 小张行走的时间由(1)(2)(3)可得(4)总路程= 小王行走的速度* 小王行走的时间+ 小张行走的速度* 小张行走的时间如果小张和小王同时出发,可得(5)总路程=(小王行走的速度 + 小张行走的速度)* 行走的时间【解题关键】两地相距的距离等于小王行走的路程加上小张行走的路程,再分别根据两人的速度和时间去计算两人行走的路程即可2. 追及问题【基本概念】小张在前方行走,小王在后方与小张同方向行走(下图左侧部分),如果小王行走的速度大于小张,则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小王就会追上小张(下图右侧部分)【基本公式】(1)小王和小张相距的路程= 小王行走的路程- 小张行走的路程(2)小王行走的路程= 小王行走的速度* 小王行走的时间(3)小张行走的路程= 小张行走的速度* 小张行走的时间由(1)(2)(3)可得(4)小王和小张相距的路程 = 小王行走的速度* 小王行走的时间- 小张行走的速度* 小张行走的时间如果小张和小王同时出发,可得(5)小王和小张相距的路程 =(小王行走的速度 - 小张行走的速度)* 行走的时间【解题关键】小王和小张相距的距离等于小王行走的路程减去小张行走的路程,再分别根据两人的速度和时间去计算两人行走的路程即可【举一反三】有一类题目是为赶时间,题目描述“为了节省XX时间从原本的速度x变成了之后的速度y”,解题时可以假象成另一个人以原速度提前走了XX 时间,而自身以修改后的速度从原地出发,最终两人同时到达终点,即可用“追及”问题解答【二、重点例题】例题1【题目】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分析】走同样长的距离,小张花费的时间是小王花费时间的36 ÷ 12 = 3(倍),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
追及相遇问题
1 1 t1 , d S C. t′ 2 2
D. t′=
1 3 t1 , d S 2 4
例5.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 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 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 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 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 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 组合可能是( ) 1 1 A. t′=t1 d=S B. t′= t1 , d S
后车
分 析 同 上 一 页
后车
t
③ ④
t
⑤
t
练习一 匀速运动追匀减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两 者距离变大;v1= v2时,两者距离最远;v1>v2时,两者距离变小, 相遇时满足 X2=X1+L 全程只相遇一次。 例1、当汽车B在汽车A前方7m时,A正以vA =4m/s的速度向前 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B此时速度vB =10m/s,并关闭油门向 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此时开始计时, 则A追上B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以下情况都属于快车追慢车,快车先快后慢的情况
②后车减速,前车匀速 ③后车加速,前车加速 a1<a2 ④后车减速,前车减速 a1>a2 ⑤后车减速,前车加速
v
后车
前车 ②
t
v后车
前车
v
后车
v 后车
前车
分 析 同 上 一 页
前车
t
③ ④
t
⑤
t
练习二 匀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的情况(开始时v1> v2):v1> v2时, 两者距离变小;v1= v2时,①若满足x1-x2<L,则永远追不上 ,此时两者距离最近;②若满足x1-x2=L,则恰能追上,全 程只相遇一次;③若满足x1-x2>L,则后者超越前者,全程 要相遇两次。 例 2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 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 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 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相遇与追及的运动模型,掌握相遇与追及这两种情况下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个关系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
2.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4. 能熟练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基本量的关系,结合图形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
三、例题选讲
例1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相距5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求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例2甲车在乙车前2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与60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
例3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59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
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38千米?
例4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甲带着一只狗,每小时走20千米,狗走得比人快,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它往甲方向奔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奔走,直到甲、乙两人相遇为止,这只狗一共奔走了多少千米?
例6一辆卡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两车在途中距A地6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然后,两车继续前进,卡车到达B地,摩托车到达A地后都立即返回,两车又在途中距B地3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7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20米,丙离终点还有40米.如果甲、乙、丙赛跑的速度都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远?
例8小明步行上学,每分行75米,小明离家12分后,爸爸骑单车去追,每分行375米.问爸爸出发多少分后能追上小明?
例9解放军某部快艇追击敌舰,追到A岛时,敌舰已逃离该岛15分钟,已测出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解放军快艇每分钟行驶136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解放军快艇从A岛出发经过多少分钟就可以开炮射击敌舰?
例10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已知甲跑一周需6分钟,那么乙跑一周需要多少分钟?
例11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跑250米,乙每分跑200米,两人同时从两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两人相遇?
例12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她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点出发,跑了6分,那么,这段时间内,两人共迎面相遇了多少次?
四、练习题
1、甲、乙两站相距980千米,两列火车由两站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两车经10小时能相遇?
2、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乙车紧紧追赶,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乙车可追上甲车?
3、早晨6时,有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城相对开出,中途相遇,这期间,货车停车一次60分钟,客车停车两次各30分钟,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2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问两车在几点钟相遇?
4、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从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点,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5、骑单车从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呢?
6、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行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返飞去,遇到甲车又返飞向乙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米两车才相遇?
7、某人由甲地去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摩托车行了12小时,再换骑自行车行9小时,恰好到达乙地.如果他从甲地先骑自行车行了21小时,再换骑摩托车行8小时,也恰好到达乙地.问:全程骑摩托车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8、兄妹两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了带课本,立即沿原路返回去取,行至离校门口180米处与妹妹相遇,他们家离学校多少米?
9、兄妹两人在周长30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饶水池而行.哥哥每分钟走13米,妹妹每分钟走12米.他们第5次相遇时,哥哥共走了多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