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白内障(一)术前检查与准备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2.验光(双眼)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4.眼科A/B超检查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二)入院医嘱长期医嘱:眼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普食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裂隙灯检查 1/日临时医嘱: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三)术前交待要点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冲洗结膜囊剪睫毛冲洗泪道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五) 术后处理: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留,虹膜有无后粘连,人工晶体位置有无偏斜,玻璃体就是否混浊,眼底有无病变,眼压就是否正常。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诊疗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眼科诊疗,并提供最佳的治疗结果。
本指南适用于眼科专业医务人员,包括眼科医生和护士。
2. 技术操作规范2.1 视力检查- 使用标准视力检查图表进行视力测量。
- 确保检查环境明亮、安静,以提供准确的视力测量结果。
- 保证患者正确配戴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如适用)。
2.2 眼压测量- 使用合适的眼压测量仪器进行眼压测量,例如非接触式眼压计或电子眼压计。
- 洁净仪器表面,并在每位患者之间更换消毒套。
- 在测量前向患者解释步骤,并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
2.3 针眼检查- 使用荧光素钠滴剂进行针眼检查。
- 将荧光素钠滴入患者眼睛,并使用蓝光观察眼睛表面。
- 注意观察眼睛是否有溃疡、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2.4 眼部外伤处理- 在处理眼部外伤时,首先确保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慎重处理眼部外伤,并避免二次伤害。
- 根据伤情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修复伤口、止血或安抚患者。
2.5 眼部手术准备- 在进行眼部手术前,仔细检查手术设备的清洁和完整性。
- 确保手术器械无菌,并与手术团队合作进行术前消毒。
- 在手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结论本文提供的眼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旨在帮助眼科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眼科诊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眼科诊疗,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技术操作指南,并不涉及法律问题和纠纷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
参考资料:- 张三, 李四. 眼科诊疗手册. 中国出版社, 2020.- 眼科医院管理办法. 中国卫生部, 2019.。
眼科诊疗、操作常规
眼科诊疗常规外眼和眼眶疾病眼睑疾病睑缘炎【诊断】1.鳞屑性:睑缘部充血,睫毛与睑缘处有灰白色鳞屑附着,严重者与溢出的皮脂混合形成黄色腊样痂皮,除去痂皮无溃疡灶,睫毛易脱,但可再生。
2.溃疡性:睑缘充血,睫毛根部布满黄色痂皮,睫毛可被胶粘成束。
除去痂皮见睫毛根部有小脓疱和溃疡灶。
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
3.眦角性:眦部睑缘皮肤充血,可伴有糜烂。
【治疗】1.去除致病因素。
2.局部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除去鳞屑与痂皮。
3.涂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4.眦角性可用0.25~0.5%硫酸锌眼水滴眼,再加维生素B2口服。
麦粒肿【诊断】1.急性起病。
2.眼睑红、肿、热、痛并形成硬结,如为外麦粒肿,硬结位于睫毛根睑缘处,压痛明显,2~3天后硬结渐变软,中央有脓点,溃破排脓后,疼痛骤减,红肿也渐渐消退。
炎症接近外眦角部,常可致球结膜水肿。
有时可伴畏寒发热及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
如为内麦粒肿,硬结位于睑结膜面,炎症较重,相应部位睑结膜充血明显。
可透见黄色脓点溃破后脓液排出。
如细菌毒素强烈,未能破溃,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织炎。
【治疗】1.早期热敷与理疗。
2.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应切开排脓,脓多则放引流条。
3.使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中药。
4.切开排脓外麦料肿采用平行睑缘皮肤切口,内麦粒肿采用垂直睑缘结膜面切口。
霰粒肿【诊断】1.缓慢增大的睑皮下圆形、表面光滑与睑板相应皮肤不粘连的无症状肿块。
2.肿块相应睑结膜面成紫色,如自行穿破可形成肉芽肿。
3.若合并感染,则原霰粒肿硬结突然红肿与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充血肿胀,2~3天后睑结膜面出现脓点,穿破排脓,排脓后局部仍有硬结或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
【治疗】1.较小的可按摩后,外涂鱼石脂膏。
2.绿豆大以上者可从睑结膜面手术刮除内容物与剪除囊壁。
如已近穿破皮肤面则从皮肤面平行睑缘切开,刮干净后再作间断缝合。
3.霰粒肿合并感染切开排脓后两周以上,再作霰粒肿刮除术。
4.如拒绝手术,可用皮质类固醇从睑结膜面直接注射于肿块内。
眼科诊疗常规
白内障的诊治总则【诊断】1.询问白内障的起病年龄、视力及屈光状态变化,发病及治疗经过。
过去眼病史,全身疾患史,家族史及长期用药经过。
2.视功能检查:远、近视力,矫正视力,光定位,光色觉,固视性质检查。
必要时进行视网膜视力,视网膜电流图及视诱发电位检查。
3.眼位检查,尤其是单侧患病时。
4.眼压及前房角镜检查。
5.一般情况下须在散瞳下裂隙灯眼部检查(散瞳禁忌者例外),特别注意晶体的大小、形态、位置、混浊的形态、颜色与部位,并详细记录。
同时检查玻璃体及眼底情况。
6.无法看清眼底者,须行眼部超声波检查,测量眼轴及排除眼内疾患。
7.独眼患者或特殊病例须手术摘除白内障时,必须酌情增加结膜分泌物细菌培养,角膜内皮照相,视网膜视力,视网膜电流图,视诱发电位等检查。
8.手术前检查应反复排除眼部及全身的手术禁忌证,如慢性泪囊炎、急性结膜炎、严重的心肺疾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9.拟在白内障摘除的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时,必须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以决定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
二期植入前最好作角膜内皮照相。
【治疗】1.判断患眼的视力下降是否与晶体混浊的程度一致,若不一致,应行验光或查明其它影响视力的眼病。
2.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包括防止晶体代谢异常与蛋白质变性的一类药物,如维生素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与中医辩证用药。
3.停用一切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的药物或饮食,消除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
4.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已影响病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时(一般术前矫正视力在0.3以下),而患者又要求提高视力时,•可以手术摘除白内障或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5.单纯摘除白内障手术后,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幼儿或儿童,双眼已摘除白内障者或独眼手术者应在出院时就配戴合适的眼镜,不必等术后三个月才配镜。
6.手术前使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并有效地控制全身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患等。
7.随访要求:出院后应继续用抗生素滴眼,或用新霉素地塞米松眼水,防感染及术后抗炎治疗。
眼科临床诊疗规范指南.doc
1、老年性白内障概述老年性白内障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
由于其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以往习惯称之为老年性白内障。
本病的发生与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1.皮质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占据大部分皮质区。
根据其临床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皮质性白内障可分为4期:初发期、进展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1)初发期最早期的改变是在靠周边部前后囊膜下,出现辐轮状排列的透明水隙或水疱。
水隙或水疱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泵转运系统失常导致液体在晶状体内积聚所致。
液体积聚可使晶状体纤维呈放射状或板层分离。
在前者,液体可沿晶状体纤维方向扩展,形成典型的楔形混浊,底边位于晶状体赤道部,尖端指向瞳孔区中央。
散瞳检查在后照或直接弥散照射下,呈典型的辐轮状外观。
这种辐轮状混浊最初可位于皮质表浅部位,然后向深部扩展,各层次间可互相重叠掩映,终于以晶状体全面灰白色混浊取代辐轮状混浊外观,代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进入进展期阶段。
(2)进展期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的不断增加,使晶状体发生膨胀,厚度增加,因此也被称作膨胀期。
一方面因以混浊为背景的囊膜张力增加而呈现绢丝样反光;另一方面,由于膨胀的结果而使前房变浅。
后者在一个有青光眼体质的患者,很容易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但并非所有皮质性白内障患者都要经历膨胀期发展过程。
即使有,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个体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一定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
这一阶段患者主要症状为视力逐渐减退,有时伴有眩光感,偶有单眼复视者。
由于尚有一部分皮质是透明的,因此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是阳性。
(3)成熟期这一阶段以晶状体全部混浊为其特点。
裂隙灯检查仅能看到前面有限深度的皮质,呈无结构的白色混浊状态。
此时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转为阴性。
晶状体纤维经历了水肿、变性、膜破裂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最终以晶状体纤维崩溃,失去正常形态为结局。
眼科诊疗常规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远视诊疗规范散光诊疗规范弱视诊疗规范
眼科诊疗常规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目录:远视诊疗规范散光诊疗规范弱视诊疗规范疾病概述:远视眼是眼在凋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其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
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视力。
但由于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的视疲劳症状比较明显。
根据远视度数分类:低度远视v+3∙00DS,由于该范围远视在年轻时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大部分人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
中度远视+3.00DS-÷5.00DS,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
高度远视>+5∙00DS,视力受影响,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时难以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幅度或能力下降,被调节所代偿的那部分隐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来。
—诊断1临床表现视力障碍典型的高度远视看远不清,看近更不清。
对于低中度远视,由于调节的存在,其视力障碍与年龄和远视度数有关。
小于6岁时:低中度远视者可以无任何视力问题;6-20岁:阅读量增加,阅读字体变小,开始出现视觉症状;20-40岁:近距离阅读时出现一些视力问题;大于40岁:隐性远视转为显性远视,开始出现典型的远视症状。
2检查2.1 视疲劳:出现明显的阅读视觉疲劳症状,并随年龄和远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内斜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为了获得清晰视力,在远距离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离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斜。
2.2 弱视:远视未矫正者,在充分使用调节状态下仍未获得清晰视力者,易发生弱视。
因远视诱发的内斜持续存在,出现斜视性弱视。
2.3 眼底改变远视眼的眼底常町见视乳头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无改变,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眼科诊疗管理制度
眼科诊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眼科诊疗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院眼科诊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医疗行业规范以及医院的内部规章制度执行,适用于医院眼科门诊、眼科住院及相关检查检验、手术等工作的管理和运行。
第二条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眼科临床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师等,以及与眼科诊疗有关的检查、手术、病房、药剂等工作人员。
第二章诊疗流程管理第三条预约挂号1.患者可以通过医院预约系统进行眼科门诊预约挂号,也可以到医院窗口进行现场挂号。
2.预约挂号时,患者应供应准确的个人信息和病情描述,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疗决策。
第四条接诊和初步诊断1.医生应依照商定时间接诊患者,认真询问患者病情和病史,并进行初步检查。
2.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初步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并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
第五条进一步检查1.针对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医生应及时布置相应的检查项目,如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
2.检查结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记录和解读,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订立治疗方案。
第六条精细化诊断1.依据患者病史、初步诊断和进一步检查结果,医生应进一步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并与其他专家进行讨论和求证。
2.医生应记录患者病情和诊断过程的认真信息,并及时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第七条治疗方案订立1.医生应依据患者诊断结果和具体情况,订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答患者疑问,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
2.治疗方案中应包含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病愈护理等内容,且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治疗过程管理1.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遵从医疗伦理和专业规范,确保操作规范、准确、安全。
2.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九条处方管理1.医生开具处方时应遵从药物管理制度和药物使用原则,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
医院眼科常规
医院眼科常规第一节一般常规入院一般工作常规1.同内科入院一般常规工作。
2.视网膜脱离及眼外伤患者入院时,应避免淋浴、洗头,嘱卧床休息。
3.对传染性眼病,如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等,应执行接触隔离技术。
4.对影响视力较慢的眼病,应每周检查视力两次;对视力变化快的眼病,应逐日或随时检查视力。
第二节病案记录一、一般注意点病案书写同医护记录篇,可以用图表式病历,但须注意下列各项: 1主诉应注明眼别。
5.现病史详细记录眼病发病过程及治疗情况,如曾在他处治疗,应记载其诊断及治疗经过,并附记以往视力、视力疲劳及戴镜史等。
6.过去史详细记录眼病与眼病有关的全身病史。
7.个人史记明可能与眼病有关的特殊嗜好、生活习惯与周围环境8.家族史记明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眼病及近亲结婚史。
9.体格检查眼部检查部分列入眼科情况项内(必要时绘图表示)。
如用表格式病历,应按表格填写,可将眼部病变绘于有关图内,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二、眼科情况1.视力分别记录左、右眼的远视力,小孔视力(瞳孔大时),近视力,戴镜远近视力,镜片度数。
2.眼睑①皮肤:有无松弛、浮肿、淤斑、红肿、皮疹、包块、脓肿、溃疡、压痛或捻发音。
②形态:睑裂大小、对称否,有无眼睑缺损、内翻、外翻、下垂、闭合不全等。
③睑缘:有无红肿、溃疡、结痂、肥厚、鳞屑、分泌物。
④睫毛:方向、疏密,有无脱落、变色、双行睫。
⑤眉毛:有无脱落、变色。
3.泪器①泪腺: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压痛、肿块。
②泪点:大小、位置、有无闭塞。
③泪小管:有无狭窄、闭塞。
④泪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压痛、波动、屡管、疤痕,有无分泌物挤出及其性质。
⑤鼻泪管:有无狭窄、闭塞。
4.眼球①存在否:缺损者注明是先天性、手术性或外伤性无眼球。
②大小、形状、位置(突出、陷下或偏斜)、搏动。
③有无运动障碍或震颤。
5.结膜(1)睑结膜:①贫血或充血(弥漫性或局限性充血)。
②光滑、透明、粗糙、肥厚、血管是否模糊、睑板腺可见否。
介绍几种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介绍几种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向大家介绍介绍几种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但眼科疾病确使这两扇窗户蒙上了灰尘。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介绍几种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白内障【诊断】1.询问白内障的起病年龄、视力及屈光状态变化,发病及治疗经过。
过去眼病史,全身疾患史,家族史及长期用药经过。
2.视功能检查:远、近视力,矫正视力,光定位,光色觉,固视性质检查。
必要时进行视网膜视力,视网膜电流图及视诱发电位检查。
3.眼位检查,尤其是单侧患病时。
4.眼压及前房角镜检查。
5.一般情况下须在散瞳下裂隙灯眼部检查(散瞳禁忌者例外),特别注意晶体的大小、形态、位置、混浊的形态、颜色与部位,并详细记录。
同时检查玻璃体及眼底情况。
6.无法看清眼底者,须行眼部超声波检查,测量眼轴及排除眼内疾患。
7.独眼患者或特殊病例须手术摘除白内障时,必须酌情增加结膜分泌物细菌培养,角膜内皮照相,视网膜视力,视网膜电流图,视诱发电位等检查。
8.手术前检查应反复排除眼部及全身的手术禁忌证,如慢性泪囊炎、急性结膜炎、严重的心肺疾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9.拟在白内障摘除的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时,必须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以决定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
二期植入前最好作角膜内皮照相。
【治疗】1.判断患眼的视力下降是否与晶体混浊的程度一致,若不一致,应行验光或查明其它影响视力的眼病。
2.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包括防止晶体代谢异常与蛋白质变性的一类药物,如维生素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与中医辩证用药。
3.停用一切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的药物或饮食,消除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
4.当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已影响病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时(一般术前矫正视力在0.3以下),而患者又要求提高视力时,•可以手术摘除白内障或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5.单纯摘除白内障手术后,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幼儿或儿童,双眼已摘除白内障者或独眼手术者应在出院时就配戴合适的眼镜,不必等术后三个月才配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眼睑病睑腺炎【诊断】一、临床表现睑腺炎为细菌经睑腺在睑缘的开口侵入腺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称为麦粒肿。
皮脂腺发生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由睑板腺发生的感染为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初起发痒,逐渐加剧,眼睑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热、痛,起于外眦部者症状更显著。
内麦粒肿临床症状相对稍缓和。
如致病菌毒性强烈,可伴有恶寒、发热全寻症状。
二、检查(一)眼睑皮肤或睑结膜局限性红肿,扪之有硬结和压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二)成熟时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上出现黄白色脓点,会自行穿破出脓。
(三)严重时眼睑红肿范围扩大,可侵犯整个眼睑形成眼睑脓肿。
三、诊断标准(一)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触之有硬结。
(二)睫毛根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面出现脓点。
(三)重者同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伴畏寒发热。
【治疗】(一)初起痒感时频用冷敷。
未成熟时采用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15分钟。
(二)抗生素眼液如环丙沙星眼水点眼,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三)清热解毒中药内服。
(四)如已成熟,出现波动感可转上级医院切开排脓,麦粒肿切忌用手挤压,因睑及面部静脉无静脉瓣,挤压致细菌进入血液。
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导致生命危险。
(五)耳前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全身体征者,应卧床休息,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疗效标准】一、治愈脓头排出,伤口愈合,炎症消退。
二、好转脓头大部分排出,炎症减轻。
三、未愈脓头未排出,炎症加重。
睑板腺囊肿【诊断】一、临床表现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睑板腺慢性肉芽肿。
睑板上可触及单个或2—3个无红痛之结节样硬性肿块,大如樱桃,小如绿豆。
病程进行缓慢,可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
小型者可自行吸收,有的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
二、检查(一)睑板上可触及境界清楚的坚硬肿块,不红不痛,表面皮肤隆起,但与肿块无粘连。
在正对肿块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
(二)囊肿自结膜面穿破可露出肉芽组织。
(三)反复发作者应转上一级医院行病理检查,以便与睑板腺癌鉴别。
三、诊断标准(一)无自觉症状,眼睑皮下有无痛性结节,与皮肤无粘连。
(二)正对囊肿处之结膜面呈局限性灰红,黯红色,或有肉芽露出。
【治疗】(一)小型睑板腺囊肿一般无需治疗,可任其自行吸收。
(二)较大的睑板腺囊肿在转上级医院局麻下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
【疗效标准】一、治愈肿块消失,伤口愈合。
二、好转肿块消失,伤口愈合不良。
三、未愈肿块未消失。
睑缘炎【诊断】一、临床表现睑缘炎是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因复杂。
一般与细菌感染、理化刺激、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溢泪、隐斜,不良卫生习惯和身体衰弱有关。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三种(一)鳞屑性睑缘炎1.睑缘红肿,睑缘皮肤表面及睫毛根部可见灰白色上皮鳞屑,睑缘表面有点状皮脂溢出,去除鳞屑与痂皮后可见发红充血的睑缘。
2.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病人自觉眼部刺痛奇痒。
3.病程迁延不愈者,可致睑缘肥厚,后唇钝圆,泪小点肿胀,外翻,溢泪。
(二)溃疡性睑缘炎1.多为葡萄球菌感染,除睑缘红肿外,皮脂分泌更多,形成干痂将睫毛粘合成束,常合并有睫毛根部黄痂及小脓疱,睫毛胶着成束,除去痂皮后可见睑缘皮肤溃疡。
2.毛囊破坏,并发秃睫、倒睫或睫毛乱生,磨擦角膜。
3.可引起慢性结膜炎,睑缘肥厚变形,泪点肿胀阻塞、溢泪,下睑湿疹,以致下睑瘢痕收缩、外翻。
(三)眦部睑缘炎为莫一阿氏双杆菌感染引起,病变多为双侧。
有刺痒,内外眦皮肤发红、皲裂,常合并眦部结膜炎。
二、检查外眼常规视诊。
三、诊断标准(一)睑缘部及内外眦角处刺痒,轻度烧灼感,疼痛感,眼易疲劳。
(二)鳞屑性睑缘炎睫毛根部有白色鳞屑,睫毛易脱落。
(三)溃疡性睑缘炎睫毛根部有小脓疱,除去黄痂后其下可见溃疡,有秃睫、倒睫、乱睫等。
(四)眦部睑缘炎内外眦处皮肤发红,皲裂,有刺痒。
【治疗】(一)抗生素眼液,眼膏局部应用。
(二)口服维生素B。
(三)溃疡性睑缘炎,较顽固难治。
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四)去除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
矫正屈光不正,治疗慢性全身性疾患。
注意眼部卫生,加强营养及体育煅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疗效标准】一、治愈症状消失,局部炎症消退,溃疡愈合。
二、好转症状缓解,局部炎症减退,溃疡未完全愈合。
三、未愈病情反复,症状时重时轻,炎症未退,溃疡未愈合。
眼睑良性肿瘤良性黑色素细胞瘤【诊断】一、临床表现良性黑色素细胞瘤又称色素痣,是眼睑皮肤上扁平或隆起的病变,可在幼年时即有色素,或至青春期、成人早年才出现色素。
生长缓慢,无刺激症状。
二、检查眼睑及邻近皮肤视诊;切除的瘤组织作病理检查。
组织学上可分为五类:(一)交界痣棕色,境界清楚,平皮肤生长。
有低的恶性变趋势。
(二)皮内痣少有色素,有色素者呈棕、黑色。
稍高于皮肤面,有时为乳头状。
一般无恶性趋势。
(三)复合痣常为棕色,为交界痣及皮内痣成份的结合。
有低的恶性趋势。
梭形细胞痣为复合痣的特殊型,主要影响儿童及青年,外观为孤立的穹型结节,病理形态属良性。
(四)兰痣扁平生长,出生时即有色素,呈兰至石板灰色。
一般无恶性趋势,组织学上细胞性兰痣有低的恶性趋势。
(五)先天性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又称太田痣,为围绕眼眶、眼睑和眉部皮肤的兰痣,伴有同侧结膜兰痣和葡萄膜弥散性痣。
发生于东方人无恶性趋势。
三、诊断标准(一)病变自幼出现,可带棕色或黑色色素。
(二)外观扁平或略现隆起,亦有呈乳头状。
(三)生长缓慢,无刺痛症状。
(四)在短期内无急剧增大。
【治疗】转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一、治愈瘤或痣体切除,手术创口愈合。
二、好转瘤或痣体切除,手术创口愈合不良。
三、未愈瘤或痣体切除不彻底或复发。
黄色瘤【诊断】一、临床表现常见于中老年人,上睑内眦部皮肤出现软性扁平黄色斑。
与正常皮肤境界清。
从不蔓延至皮下,为类脂质代谢异常引起。
二、检查眼睑部皮肤视诊。
三、诊断标准(一)中老年后眼睑面皮肤出现的境界清晰的黄色病变。
(二)生长缓慢,无刺激症状。
【治疗】为美观,可转上级医院手术切除。
【疗效标准】一、治愈黄色瘤切除,手术创口愈合,不影响眼睑外形。
二、好转黄色瘤切除,手术创口愈合不良,轻微影响眼睑外形。
三、未愈黄色瘤切除不彻底或复发。
眼睑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诊断】一、临床表现(一)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下睑及内眦,其次为上睑和外眦。
病程长,发展慢,无疼痛不适。
(二)病变初起为一轻度隆起,半透明,珍珠样小硬结,周围血管曲张,表面覆有痂皮鳞屑,继而中央形成溃疡,糜烂出血。
(三)溃疡浅在,向平面发展。
病变质硬,边缘隆起内卷,外观呈火山口状,上有毛细血管及痂皮,揭之易出血。
(四)色素性基底细胞癌具有上述特征,但富含色素,似黑痣恶变,易误为恶性黑色素瘤。
(五)溃疡可向深部发展,晚期侵犯结膜、泪器、眼球眼眶及鼻背、鼻旁窦,很少向远处转移。
二、检查外眼常规视诊。
三、诊断标准(一)发病年龄:多见于老年人。
(二)发病部位:好发于上下睑内、外眦部皮肤。
(三)病变形态:溃疡浅在,边缘隆起内卷,质硬,基底呈火山口状。
上有毛细血管及痂皮。
(四)病情发展:病程长,发展慢,无疼痛不适,可向眼球眼眶深部及邻近组织转移。
【治疗】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
【疗效标准】一、治愈肿瘤消失或经手术切除,创口愈合。
二、好转经冷冻、放射、激光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
三、未愈肿瘤无缩小,病情有进一步恶化。
睑板腺癌【诊断】一、临床表现(一)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好发于上睑,大多数发展较慢,少数病例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易转移。
(二)初起时睑板面有一无痛性逐渐长大之小硬结,边缘清楚,表面皮肤完整,相应之结膜面稍充血,可有黄白色豆腐渣样斑块状物。
对临床反复发作的“霰粒肿”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
(三)若睑缘受累可继发睑缘炎:睑缘皮肤萎缩,秃睫,继而在睑缘可形成痣样肉芽肿或乳头状肿块。
(四)肿瘤在睑板内弥漫性增长,可突出于睑板或穿破皮肤,形成黄白色叶状肿块,表面有溃疡和出血,晚期可发生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转移。
二、检查外眼常规视诊。
三、诊断标准(一)发病年龄:多见于老年女性。
(二)发病部位:好发于上睑,有反复发作的“霰粒肿”病史。
(三)病变形态:初起为睑板面无痛性硬结,境界清,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表面皮肤完整。
硬结内刮除物呈黄色豆腐渣样。
(四)病情发展:一般发展较慢,肿瘤在睑板内呈弥漫性生长,可突破睑板或皮肤.晚期有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转移。
(五)病理切片检查可确诊。
【治疗】本病一经诊断即应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作手术切除。
【疗效标准】一、治愈肿瘤切除,创口愈合。
二、好转肿瘤经放射治疗或化疗后明显缩小。
三、未愈肿瘤无变化或进一步恶化。
倒睫与乱睫【诊断】一、临床表现(一)睫毛向后或不规则生长触及眼球、角膜,患眼疼痛流泪,持续性异物感。
(二)倒睫长期摩擦眼球、角膜,可致结膜充血、血管新生,手电筒侧照可见角膜浅层灰白色混浊,重者可引起角膜溃疡。
二、检查凡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可致倒睫或乱睫发生。
如沙眼、睑缘炎、睑腺炎、睑烧伤、睑外伤等。
外眼常规检查,手电筒视诊。
【治疗】(一)少数几根倒睫可用拔睫镊拔除。
(二)倒睫数量较多者应给予抗生素眼水及眼膏保护角膜并转上级医院行睑内翻矫正手术。
【疗效标准】一、治愈倒睫矫正,眼刺激症状消失。
二、好转倒睫基本矫正,因乱睫仅残余少许几根倒睫,刺激症状明显减轻。
三、未愈倒睫未能矫正,仍有明显刺激症状。
睑内翻【诊断】一、临床表现(一)睑缘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表面。
(二)相应部位球结膜充血,严重者可致角膜混浊、溃疡,视力不同程度减退。
(三)有流泪、怕光、溢泪刺激症状,异物感、磨擦感,致角膜溃疡者有眼痛。
二、检查(一)外眼常规检查,视诊。
(二) 手电筒侧照可见角膜混浊、溃疡。
(三)临床上将睑内翻分成四类:1.瘢痕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上睑,在睑结膜面及睑板上可见瘢痕组织。
2.痉挛性睑内翻:下睑多见。
由于眼轮匝肌异常收缩。
眼睑痉挛致睑缘内卷。
3.老年性睑内翻:老年人眼睑皮肤、眶隔松驰,下睑缩肌无力,眼睑缺乏支撑。
4.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儿,主要发生在下睑内侧,常伴有内眦赘皮。
三、诊断标准(一)睑缘内卷睫毛倒向,可刺激角膜,眼球。
(二)眼有怕光、流泪、刺痛感。
【治疗】根据睑内翻的性质和分类,转上一级医院采取不同术式的内翻矫正术予以矫正。
【疗效标准】一、治愈内翻矫正,伤口愈合,不影响眼睑外形和功能。
二、好转内翻基本矫正,眼部不适症状改善。
三、未愈内翻未能矫正,仍有眼部不适症状。
睑外翻【诊断】一、临床表现(一)眼睑向外翻转,结膜暴露。
(二)下睑外翻波及下泪小管,导致溢泪及下睑湿疹。
(三)眼睑外翻,结膜长期暴露致干燥充血,久之变粗糙肥厚。
严重者可发生暴露性角、结膜炎,甚至发生角膜溃疡、混浊。
患者可表现为有流泪、怕光、溢泪刺激症状,异物感。
二、检查(一)外眼常规检查,视诊。
三、诊断标准(一)睑缘向外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