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人文地理)知识分享
人文地理学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节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农业景观 农业区位论
红旗风情小镇
多谷屯村
田心村
农业区位论
提出者:杜能 七大假设条件 六大农业圈 价值
七大假设条件
1、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 腹地,平原被未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 2、城市是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 供应。 3、孤立国内德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 4、腹地具有均质性 5、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 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类型 主要 经济作物 农作 物 家畜 肉食 动物 家 禽 鸡
分布
旱作 农业
小麦 棉花、烟草、 牛、 猪、 花生、大麻、 马、 羊 亚麻、甜菜 驴、 和杂豆 骡
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 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 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 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 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 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 林南缘一些地方
谷物农业
1、规模大——农业企业 2、机械化程度高 3、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水稻
市场园艺农业
1、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 2、保鲜与存储有特别要求
牲畜育肥农业
1、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 2、主要种植玉米和大豆
大牧场
区别于一般游牧业: 1、规模大 2、不以家庭为单位放牧,由牧主雇佣牧工放牧 3、不是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全部投向市场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和类型
第三节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第四节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人文地理学》第5章农业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与分布
特点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生产结构、技术水平、经营方式、经济 效益等。
分布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地域 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草原和荒漠地区。
0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供了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农业起源也有重要影响, 如平原、河谷等地区具有适宜农作 物生长的土地和水源,成为农业起 源的重要区域。
文化传承的影响
文化传承对农业起源也有影响,如 古代文明中的农耕祭祀、水利建设 等文化传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 起源。
02
农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农业起源
人类从狩猎采集转为农耕生活,开始种植作物和养殖家畜。
早期农耕文明
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等,形成了各自的农业技术 和文化特点。
早期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开垦土地、破坏植被,导致土壤侵蚀和环境恶化。
农业发展的中期阶段
1 2
农业技术的进步
如轮作制、灌溉系统、农具改进等,提高了农业 生产效率和产量。
市场需求。
提高农业产量的对策
科技创新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产量。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 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规模化经营
政策扶持
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
场竞争力。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
持。
改善农业结构的对策
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起源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此之前,人类是采集者和狩猎者,依靠采摘水果、采集根茎以及捕杀动物为生。
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长,这种生存方式变得愈发困难。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方式来种植和培育食物。
最初的农业实践可以追溯到中东地区,例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中华文明的河边地区。
在这些地区,人们开始种植谷物,如小麦和大麦,以及其他一些作物,如豆类、棉花和蔬菜。
同时,人们还开始养殖动物,如羊、牛、猪和鸡。
在农业起源的早期阶段,人们主要依靠自然的降水来滋养作物并种植饲养动物。
然而,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控制和改变环境,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生产的需求。
他们开始修建灌溉系统,引水灌溉农田。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业的兴起使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形成农耕社会,结束了部落游牧的生活方式。
人们开始在固定的土地上建立村庄和城市,形成了社会组织和政治结构,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
其次,农业的发展也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通过种植和养育更多的食物,人类得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由此,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活动获得了快速发展。
农业的发展还带来了对土地和资源的管理。
人们开始开垦新的土地,改善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田的产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开始选择和培育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品种,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资源。
现代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了大量的科技和现代化设备。
例如,通过使用温室、化肥和农药等技术手段,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提高了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
然而,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一方面,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全球人口的增加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文地理学 第5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简单的狩猎经济向广谱采集经济过渡 2、广谱采集中发展出集中采集 3、集中采集走向原始农业栽培
1、简单的狩猎经济向广谱采集经济过渡
1.棉花的分布
特点: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 厚土壤中种植
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 美国南部的棉花带
2.糖类作物分布
甘蔗
高温环境,生长期长 南北纬35°之间 巴西、印度、中国、
泰国
甜菜 温凉的气候 南北纬40- 60°N之间 集中在欧洲
第 4 节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不过,内布拉斯加州和米尼苏达州的玉米产量也 很多,在排名上占美国玉米产量的第三名和第四 名,只因地形的划分而没被列入玉米带。
美国玉米主产区: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一带 .
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轻工业原料 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 特殊的生产环境 劳动力多 集中于少数地区 单一经济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索尔的推论
1、推论的依据 2、推论的结果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1、驯化动物、植物的原因
(1)气候变化
(2)人口增长、食 物供应紧张
2、驯化区域——西亚、中东(地形、气候的多样性、 季节移动)
3、穴居的必要性——储存谷物、加工工具、食具 制作、炊具等村舍活动
在这个阶段中,广谱仍然存在,集中采集 只是植物类采集活动的进化发展阶段,虽然 这一支将来导致了农业产生,但当时人们并 无预见,其优势是逐步显露的。渔猎活动也 是并存的,狩猎活动也未完全消失。
人文地理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家畜 家禽
家 畜:水牛、猪 家 禽:鸡、鸭、鹅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创立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池中养鱼、池埂种桑 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 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 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 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 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 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 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的方式。
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
3、传统农业的类型
水稻农业
旱作农业
传统农业
游牧业
地中海农 业
(1)旱作农业
该类地区主要靠自然降水,为易受灾地区
分布 区域
温带大陆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高原地区。如: 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 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 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 泰加林南缘
驯化性质 对驯化的进一步
依赖 传播相关性 宴享证据
竞争宴享假说
无 丰富 复杂 宴享食品 稳定利用
富裕环 境 有
农业出现满足的条件
野生食物资源有基本保证,
人群不需要进行长距离、
1
强度大的劳动。
全年中食物供应不均匀,出
2
现季节性短缺。
压力
寻求新的 食物来源
发现优势
驯化动、植物
农业产生
二、农业起源的地点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证据
使用的工具
固定的居住地
最早驯化动植物的 一些物证
西亚的两河流域 (中东地区)是 动植物的一个驯 化地点
(三)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世界主要驯化物种可能起源地
Ø狗是最早的驯化动物 Ø山羊、绵羊的驯化--中东地区,公元前7000年 Ø牛--欧洲或俄罗斯草原 Ø猪--中东,公元前6000-7000年 Ø驴--北非,公元前3000年 Ø骆驼--中亚,公元前4000-5000年
赵荣《人文地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圣才出品】
3 / 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从 19 世纪中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西方就从栽培植物的遗传变异和地理分布 来研究农业的起源。
②代表人物 a.阿尔芳斯·德·康德尔 认为中国、西南亚、亚洲热带是农业的发源地,主张农业起源多元论。 b.瓦维洛夫 在康德尔植物地理学中应用达尔文物种变异概念,追述栽培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的幅度 与区域性,并对各种栽培植物的原产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世界有八处栽培植物的发源中心, 进一步发展了农业起源多元论,其中第一个中心便是中国。 c.哈兰 运用考古学与植物学、孢粉学、古生态学等新资料并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瓦维 洛夫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将起源地分为近东、华北、中美洲三个中心地和非洲、南亚、中国、 非洲、中美、中安第斯山和南美东部。 d.索尔和卡特 他们认为农耕是从东南亚向全世界扩展的,而中国、印度等都是其传播地区。 (2)从西方文明中心论和各自成果来研究 ①布雷德·伍德 在《农业革命》一文中曾说:“食物生产的最初的成功实验,发生在西南亚洲肥沃的新 月形地带的山坡上,后来的农业实验也在中国(可能上独立的)和新大陆(当然是独立的) 出现过”。 ②N.C.瓦西里耶夫 认为直到公元前 4000 至 3000 年间,伊朗农业向中亚强烈渗透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迁,才使中国人“接受并掌握了邻人的最重要成就——农业经验和定居生活方式,栽培谷 物,驯养动物,磨制石器和制造彩陶,建筑房屋和埋葬仪式等”。
③费正清 中国人使用的铁器、战车、马匹、麦子、家畜和象形文字,全都是从近东经由中亚路线 传入的。 ④凯瑟温 在所有的栽培作物中,只有谷子才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 (3)索尔的推论 ①观点 a.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他们是中石器时代居于河水沿岸以捕鱼为主的人。 由于鱼类丰富,人类食物供应较为稳定,故人类可以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 b.热带地区生态环境多样化,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种类繁多,可以常年生长。这里的 环境条件就为那些具有无性繁殖的食用植物提供被人类选择进行驯化的机会。 ②最早发生驯化的区域和人群需具备的条件 a.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b.驯化中心要有多样化的地形和气候。 c.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因为那里需要先进的治水工程。 d.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因为原始的人类在那里“能够容易取得由于树木枯死而 用于栽培的空地”。 e.最早的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使之倾向于耕种的技能,索尔认为“林居”的使用斧头者 必然是驯化者的祖先。 f.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因为“人类的食物也是兽类喜欢吃的”;如果人类不
人文地理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农业的起源农业的含义: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农业的特征:1、经济生产与自然生产交织在一起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3、强烈的地域性农业的类型狭义农业:耕作业(种植业)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①、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须品的来源②、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③、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④、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⑤、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⑥、农业是出口物质的主要来源⑦、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同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一)、人口压力说-----以博塞洛普为代表为增加新的食物来源和数量以维持自身生存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人口增长——动物捕杀过度、食物短缺——新食物——驯化植物的农业。
(二)、宴享说-----海登提出为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美食种类而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一)、索尔的推论对最先发生驯化的区域和最先从事驯化的人群做推论,提出6条依据: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由旧大陆向北部传播。
评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考古学上有待证明(二)、考古学目前的资料证据1、驯化动物、植物的原因(1)气候变化,冰期消失时气候变暖,树木也因而侵入草原生态系统,草原面积减少(2)人口增长和狩猎技术的进步、食草动物数量减少导致食物供应紧张2、驯化区域——西亚、中东3、定居的必要性——储存谷物、加工工具、食具制作、炊具等村舍活动4、植物驯化与动物驯化同时进行(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最早出现于中东地区牛——欧洲或俄罗斯草原猪——中东驴——北非双峰驼——中亚单峰驼——北非、中东地区稻谷——中国玉米、马铃薯、甜薯、美洲驼、羊驼、火鸡——南北美洲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一)分布:热带地区(二)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农作物的种子多种多样3、土地不断更换,但都在村落附近,定居点不需要搬迁二、传统农业(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1、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2、是一种生计农业3、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4、农民生活贫困(二)传统农业的类型: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四种类型。
人文地理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资料
05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传统农耕文化价值挖掘
深入研究传统农耕技术
通过对历史文献、民间传说、考古资料等的梳理和研究,挖掘传 统农耕技术的独特价值和智慧。
传承农耕文化精神
弘扬勤劳、朴实、厚道的农耕文化精神,培养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
发掘农耕文化旅游资源
将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农耕文化旅游产品。
持续发展。
06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现代农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规模化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农业规模 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化发展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
绿色化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提 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力量
农业生物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遗传改良等技术手段,培育优质、高产、 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
农业信息技术
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精准化管 理和决策。
农业机械化技术
研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形和作物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中应用
1 2
生态农业
畜牧业文明发展及影响
畜牧业文明的起源
畜牧业文明起源于人类驯化野生动物的过程,随着人类对动 物习性的了解和驯养技术的提高,畜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 重要的生产方式。
畜牧业文明的影响
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乳类等食品来源, 同时也为农业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如畜力、肥料等。畜牧 业文明的发展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和商品交换,推动了 社会经济的进步。
地形地貌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发展)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
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
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
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
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
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
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
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
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
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
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
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
(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
人文地理学 第四章 农业
此,人类开始了驯化农业。
比如驯化一些植物可以用做香料、调味品;一些谷物 可以用于酿酒;葫芦科植物可用做宴饮的器皿等。完全 是为了增加食物的品种。
3.其他理论 (1)“气候”说,认为由于古气候变迁,造成大片森林
毁灭,原始人无法再依靠采集、狩猎为生,不得不转而
依靠农业。 (2)“宗教”说,认为原始人祭天用的野生动物并不是
人 文 地 理 ( 四 ) 农 业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中东地区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动、植物驯化的最早迹象,
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一些物种驯化的最早痕迹。
人 文 地 理 ( 四 ) 农 业
世界主要驯化动植物的可能起源地区和时间。 (参考教材P123---127,自学)
人 文 地 理 ( 四 ) 农 业
第 四 章 农 业 的 起 源 与 发 展
• 农 业 的 类 型 和 发 展
• 农 业 的 起 源
主 要 内 容 :
人 文 地 理 ( 四 ) 农 业
第四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1.人口压力说 代表人物博塞洛普(Boserup E.)1965年提出。认 为:由于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存环境 扩大),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动植物的过度捕 猎(杀)导致其数量下降,出现了食物的短缺。 人类 就不得不转向新的食物来源,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在新食物来源中就有一部分植物的种子。于是出现了 驯化植物的农业。
人 文 地 理 ( 四 ) 农 业
刚刚捕获的,因为祭天活动和捕猎常常不在同一时间举
行,于是就需要饲养,这样就有了畜牧业,为了解决饲 料问题,又相应地产生了种植业。
(3)“垃圾堆”说,认为原始人经常看到污泥堆上长满
人文地理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5.2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
➢北方旱地农业,南方水稻生产-人口多-精耕细作
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休闲制农业-轮种-种植和饲养结合的混合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
➢土地多、人口少—粗放耕作-灌丛-休闲农业 ➢欧洲人与印第安人作物和技术的融合 ➢占有大片土地-独家村式美国农村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5.1 农业的起源 §5.2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5.3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5.4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人文地理
§5.1 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人文地理
§5.1 农业的起源
【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
✓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 ✓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 ✓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 ✓农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来源; ✓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2. 农业从业人口比例低; 3. 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4. 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5. 劳动生产率高。
人文地理
§5.2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3.2 现代农业类型
1.种植园农业—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的农业 主要作物: 饮料——咖啡、可可、茶;果品——香蕉、菠萝、芒果、荔枝;原料— —橡胶、油棕、剑麻、烟草、黄麻;香料——胡椒、丁香、肉桂;此外, 还有椰子、甘蔗、腰果。 分布地区:地域性明显,一般是热带及附近地域的沿海地区,最集中 地是美洲的热带地区。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 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区位分布
人பைடு நூலகம்地理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的发展:最初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然后进入铜 制和铁制工具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工业革命以后进入机械 化现代化阶段。 原始农业阶段:迁移农业,目前只存在于少数热带区(南美 的亚马逊地区,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亚洲的新几内亚、东 南亚的雨林地区)。最大特点是对土地进行轮作,在居住区 附近用刀耕火种法清理出一块土地,挖坑穴,放进根、种, 掩上土,雨水来后即可生长。种植两三年后,土壤养分因作 物吸收、径流冲洗,很快消耗殆尽,产量急剧下降,杂草生 长过快,难以清除,转换其他地块,让原地块休闲,经二三 十年,植被恢复,又可进行下一轮刀耕火种。
中国传统农业: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很适合农业发展。春秋 战国时期,即有深耕细作施肥等法,消除了休闲制,农田连种, 甚至一年两种,秦汉又出现了灌溉技术,北方旱作农业快速发 展,渭河流域及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处最为发达,人口 众多。 南方水稻农业发展缓慢,火耕水褥技术落后,撒播,产量低, 发展较慢。东汉时改为育种移栽,同时战乱使北方人口向南迁 移,劳动力增多,集约化的水稻农业才发展起来,一年两熟到 三熟。宋代时南方粮食产量已超过北方。 宋以后可新垦地不多,而人口大增,中国农业进入集约化精耕 细作阶段。
如可利用土地多,各地块休闲时间超过植被恢复时间,则该方 式是使用最少投入获得较大回报的生产方式,且热带雨林带土 壤养分淋滤分解太快,本不足以维持作物长期生长,刀耕火种 是适合此地生态特征的利用方式,且定居点不变,只需轮作周 围土地即可。 但如可供轮作土地少,休闲时间短,不能满足植被恢复时间时, 此法很易引起环境恶化,地力下降,则需重新寻找定居点。
欧洲中世纪农业:偏低湿,土地偏贫瘠。特点是土地短期休 闲(两圃或三圃制)、敞田制(庄园内农户分得长条状份地, 收获后撤除篱栅,敞开供农户共同放牧,农田和牧场森林溪 流相临)。作物为小麦黑麦大麦燕麦,谷物种植用手撒播, 产量约为种子的四倍。牲畜为牛羊猪,定居点中心为教堂磨 坊。 16世纪,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农业技术提升,17世纪在荷兰 得到突破,苜蓿和萝卜等、围栏饲养,解决了土地肥力缺乏 问题,轮种取代了休闲,出现种植业和饲养业结合的混合农 业,产量达到种子十倍,而且由于发展饲养业,取消份地, 将分散地块合并为围以栅栏的农场。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即:人口增长
食物短缺
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三) “最佳觅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 寻 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存在,即去获取 那些 花费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做高回报的食物。 这与加拿大考古学家海登提出的“宴享说”相似: 扩大食物的品种结构 增加美食的种类
二.
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约翰.杜能) Johann Heinrich von Thijnen 1783-1850,德 国经济学家,曾就读于格廷根大学,边际生产 率说的前驱,被认为是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的 创始人。在其著作《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农 业区位论。
(一)提出的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19世纪德国(普鲁士)特殊社会 经济背景条件下的产物。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 度的改革,于是出现了有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 农业企业式经营。 (二)提出的目的:探求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 配置原则 即研究距离及运费会对农业生产布局产生什么影响。
C.O.索尔的推论: 植物的驯化的最初中心在 东南亚,在旧大陆向北传播。 考古学目前资料证据: 植物的驯化大体与动物的 驯化同时进行。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第二节
一、 农业的发展阶段
农业的发展和类型
二、 农业形成和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一.
(一) (二) (三)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3)地中海农业: 位于温带大陆西岸的地 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 干热,冬季温暖多雨。 (4)游牧业: 干旱地区放养食草动物 的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 类型。分布于副热带和 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 地区。
(三)
现代农业
人文地理学讲义_第5章
第五章经济地理学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概述: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部门。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其产品基本上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即通过动植物本身的生长、繁殖来完成其生产过程。
因此,农业的生产分布与自然、技术、社会经济条件密切联系。
狭义的农业指耕作业,也称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五个生产部门。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农业,主要包括:世界上农业的起源和扩散、主要农业分布区、农业与自然条件及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业生产景观等。
一、农业的起源人类出现的初期依靠自然界的天然食物为生,通过采集和捕捞获得动植物食物来源。
随着人类对工具的采用,使人类走上文化适应的道路。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终于摸索出一种方法把野生的动植物驯化成家畜和作物,人类靠种植和养殖生活。
大约一万年前农业出现。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农业发展,与原始农业差别极大。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1)我国关于农业起源的最新最权威说法(见教材P.118)该说法中提到了农业起源的时间、起因和当时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但是没有阐明农业的演变机制。
(2)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发现论”为代表主要观点:与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相比,农业是更有效率、更有优势的获取食物方式,由于原始人智力发展水平所限,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并未发现农业的这种优势。
只要有人一旦发明或发现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马上就会体现出来,并会被其他群体所采纳而迅速传播开来。
(3)20世纪60年代,以博塞洛普(E. Bosezerup)的“人口压力说”为代表。
主要观点:冰后期,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人类的足迹已遍布除冰雪覆盖的极地外的五大洲各个角落。
与人口增长的同时,采集与狩猎的强度亦随之上升,特别是狩猎技术的进步,对大型动物的捕杀过度,导致其数量下降,使食物出现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不得不设法制做新的工具,发明新的方法,以增加新的食物来源与数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人文地理)
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人 文 地 理 学
河南农业大学
G.O.索尔的推论(P122)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人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 文 地3.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谷地内,因为需先进的治水技术。 理 学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因为缺少耕作工具。
科技成果,消耗劳动力少(2-4%)。
5.高产型:单位面积产量高,源于化肥、 农药、燃料的使用。
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 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 1.单一经济作物。 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加那利群 特征 2.劳动力集约。 岛的甘蔗场、东南亚的橡胶园、 3.市场指向。 巴西的可可园、东非的剑麻生产、 4.地域性带来大规模移民。 夏威夷菠萝、厄瓜多尔的香蕉等。
人 文 地 约丹河谷有12000 理 年的历史遗址,其中有 学
石砌地基的圆形房屋, 用胶泥涂抹的储藏坑, 隧石制的镰刀。
叙利亚、两河上游和伊朗 西部山地发现公元前1万年至8 千年原始人割谷、烤谷物、储 存谷物等村舍活动的类似证据, 甚至还留有小麦和大麦的原始 品种。
河南农业大学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中东地区驯化山 羊、绵羊约在7000年 前,驯化猪约在距今 人 6000~7000年。中亚 文 驯化双峰驼大约在距 地 理 今6000~7000年。 学
5.最早的农民是“林居”的斧头使用者。 6.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者。因为作物需要长期照管。 根据这些必要条件,索尔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 亚。他们是中石器时代居于河水沿岸以捕鱼为主的人。这一推
论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考古学上,还待事实佐证。
河南农业大学
考古学的目前的证据
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是动、 植物的一个驯化地。证据:使用的 工具、固定的居住地、驯化动植物 的物证等。
人文地理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04 农业对人类社会影响及意 义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推动
农业的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产量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够提供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为城市 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来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未来农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生产的可 持续性,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社会公正等方面。
农业的多功能性
未来农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农业的多 功能性,包括生态保护、文化传承、 休闲旅游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农业功能更加多元化
农业将不仅提供食品,还将承担更多生态、文化等功能。
农业国际化程度加深
国际农业合作和竞争将更加激烈,农业市场将更加开放。 同时,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关注和战略部署也将持续加强, 以保障全球人民的口粮需求。
06 总结:人文地理视角下农 业起源和发展重要性
回顾本次课程主要内容
农业的起源
介绍了农业的起源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文化的关系。
02
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
民对工业品的需求增加,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03
农业的现代化推动了产业升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
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升级。
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形成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棉花也是重要农产品。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2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此之前,人类是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长,狩猎采集生活方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人类开始探索种植植物和驯化动物的方式,逐渐形成了农业。
农业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环节。
首先是人类开始选择性地种植一些有用的植物。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野生植物如小麦、大麦、豌豆等开始被人类采集,后来人们发现将它们播种在特定的土地上,可以获得更多的作物,从而满足食物需求。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也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条件。
早期的农业生产方式非常原始,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手工耕种,没有灌溉设施和化肥。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生产的技术不断改进,人们开始使用灌溉系统,发明犁和锄头等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农业的发展也与农业文明的兴起密切相关。
农业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使人们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
因此,人类开始发展手工艺产业、贸易和城市建设等。
农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如古埃及、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古中国的黄河文明等,都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农业生产的过度依赖天气和自然条件,以及非持续的耕作方式导致了土地退化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农业生产的不平均分配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和农民的剥削。
因此,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推动农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需要进行土地保护和耕作方式,减少土地退化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合作和贸易,促进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兴起。
然而,农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通过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措施来解决。
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对人类社会的未来至关重要。
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出现的初期依靠自然界的天然食物为生,通过采集和捕猎获得。
过采集和捕猎获得随着人类的发展,终于摸索现种种方法把野生的动植物驯化,靠种殖和养殖生活。
农业出现。
发展现代农与原始农又是大有别经过发展,现代农业与原始农业又是大有差别。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我国农业起源的说法、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在冰后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口的增长,使人类的足的生存环境扩大了人的增长使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五大洲的各个角落。
与人口增长的同时,采集与狩猎的强度谁知上升,导致动的同时采集与狩猎的强度谁知上升导致动植物数量下降,使食物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不得不转向其他食物来源,开始动植物人类就不得不转向其他食物来源开始动植物驯化,出现了农业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二关于农业的起源的地点二、关于农业的起源的地点:二、关于农业的起源的地点:1、C.O.索尔的推论(《农业起源与传播》)a. 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b. 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
b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c. 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谷地内,因为需先进的治水技术。
进的治水技术d. 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
因为缺少耕作工具。
最早的农民是“林居”的斧头使用者e. 最早的农民是“林居”的斧头使用者。
f. 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者。
因为作物需要长期照管。
期照管根据这些必要条件,索尔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
这一推论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考古学这推论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考古学上,还待事实佐证。
2、考古学的目前资料的证据考古论证了的早期农业发生地分布图3、世界动、植物的驯化3、世界动、植物的驯化新月地区大麦、小麦、燕麦、椰枣、无花果、葡萄、橄榄、洋白菜、胡罗卜、洋葱、碗豆、罗卜杏苹果樱桃亚麻大麻小扁豆甜瓜梨胡桃中亚杏、苹果、樱桃、亚麻、大麻、小扁豆、甜瓜、梨、胡桃中国东部黍、粟、水稻、高粱、大豆、杏、桃、李、桑、萝卜、茶、橘、竹东南亚稻、香蕉、黑胡椒、橘、茄、芒果、甘蔗、芋、薯蓣稻香蕉黑胡椒橘茄芒果甘蔗芋薯蓣埃塞俄比亚咖啡、大麦、小麦尼罗河谷粟、高梁、棉花、甜瓜、芝麻、黄瓜、碗豆、小扁豆西非稻、粟、西瓜、油棕、可拉果、中美洲玉米、甘薯、蚕豆、可可、棉花、南瓜、辣椒、西葫芦、向日葵、烟草、番茄烟草番茄北安第斯马铃薯、蚕豆、南瓜、西葫芦、草莓、番茄南美东部马铃薯、甘署、蚕豆、花生、可可、木薯、凤梨、向日葵、西葫芦西南亚与东非猪、山羊、绵羊、马、驴、狗、猫、鸭、鹅、鸽、兔、单峰驼南亚、东南亚与华南水牛、瘤牛、猪、狗、猫、鸡、松鸡、孔雀、鸭、鹅欧、亚大陆中部山羊、绵羊、马、双峰驼、牛、驯鹿中美洲和北安第斯美洲驼、羊驼、火鸡、豚鼠第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第二节一、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是随着种殖技术与种殖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工具的改进,农业各从其发源地向外扩展,接着由于作物物种与技术的交流农业更加速了发展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工业化时代
?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P128)
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
1.生产工具简陋。 2.生产技术低。
3.土地轮种。 4.依赖自然环境。
5.生产效率低。 6.无抗灾能力。
人 文 地 理 学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的原始农业
传说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 氏,“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包 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 网罟(gǔ),以佃以渔。”说明当时 正处在渔猎阶段,没有农业的发生, 可是到了后来,民人众而禽兽少, 食物短缺,于是出了神农氏。神农 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 (lěi)耜(sì),教民农作。”成为 农业的始祖。
文
地3.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谷地内,因为需先进的治水技术。
理
学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因为缺少耕作工具。 5.最早的农民是“林居”的斧头使用者。 6.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者。因为作物需要长期照管。 根据这些必要条件,索尔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 亚。他们是中石器时代居于河水沿岸以捕鱼为主的人。这一推 论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考古学上,还待事实佐证。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人
➢农业的起源
文
地 理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学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河南农业大学
农业的起源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
农业起源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生物学及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课题,已有
人 文
1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文化生态学等理论指导下着重讨
地 论起源的动力机制问题。
理
学 距今300万年,人类出现
距今1.2万年 末次冰期消退
前农业社会(旧石器时代)
农业社会
采集、捕捉、挖掘、追踪、迁移
(新石器时代) 驯养、种植、定居
探讨农业起源要解决的六个问题:农业产生的原因;地点;时间;生 产方式;最初由什么人产生;农业的对象。
河南农业大学
一、农业起源理论
时会谋求农耕吗?
最佳觅食模式的解释:动物觅 食一般集中于少数几种猎物。 这几种猎物是花费力气或时间 少而回报却高的那些食物。
河南农业大学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多学科研究:植物学、孢粉学、古生态学、考古学、历史学。
一源论:起源东南亚,以索尔为代表。
人文多源论:南亚、中国华北、非洲、中美洲、南美中部等。
河南农业大学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新月地区
大麦、小麦、燕麦、椰枣、无花果、葡萄、橄榄、洋 白菜、胡罗卜、洋葱、碗豆、罗卜
中东地区驯化山
羊、绵羊约在7000年 前,驯化猪约在距今 人文6000~7000年。中亚 地驯化双峰驼大约在距 理学今6000~7000年。
中亚
中国东部
东南亚 埃塞俄比亚 尼罗河谷 西非 中美洲
西方学术界的主要的观点:距今12000年以来,全球性气候变暖使巨兽消 失,被大量的小型动物所取代,使人类的谋生方式更多样化,人们努力从 动物渐渐转向了植物;同时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人类与植物群集中在一 人文更小的地域内,接触更加密切,不仅积累了种植知识,还对其生产进行强 地化,在起初全由采集获得的种子植物中,经过驯化的植物比例缓慢增加, 理学最后农以业柴出尔现德。为代表的绿洲理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应对更新世末期的 干旱挑战而进入农业社会的。其中有一些狩猎采集人群因无法改变他们的 习惯或生活方式而灭绝了;一些人通过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用改变其 习惯成为了牧人;另外一些人对干旱环境的回应是改变其生活方式与习惯, 只有这最后一种情况下的人才能进入农业社会。
国内主流观点:冰河消融,气候转暖为农作物栽培提供环境条件;人口 增长迅速,食物馈乏,促使人类开发新的生活资料来源;在生产生活过程 中,人类学会了磨制石器、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学会了栽培植物和驯 养动物,原始农业产生了。
河南农业大学
人口压力说与宴享说
谁更合理?
60年代,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人口压力说”认为,人
口增长,资源下降导致食物短缺,为寻求新的食源,出现了驯化和养殖。
人 文
海登(B.Hayden*加)提出“宴享说”,认为农业初期的生产量有限,不
地 可能改变食物结构;农业驯化的植物是用来增加食物的品种结构和美食。食
理 学
物丰富时,一些有野心的人利用基于经济的竞争宴享来控制劳力、忠诚和租
赁。
焦点问题:狩猎者在食物充足
北安第斯 马铃薯、蚕豆、南瓜、西葫芦、草莓、番茄
狗可能是最早 训化的动物, 为什么?
南美东部
马铃薯、甘署、蚕豆、花生、可可、木薯、凤梨、向 日葵、西葫芦
西南亚与东非
猪、山羊、绵羊、马、驴、狗、猫、鸭、 鹅、鸽、兔、单峰驼
南亚、东南亚与华南 水牛、瘤牛、猪、狗、猫、鸡、松鸡、孔 雀、鸭、鹅
欧、亚大陆中部 中美洲和北安第斯
杏、苹果、樱桃、亚麻、大麻、小扁豆、甜瓜、梨、 胡桃
黍、粟、水稻、高粱、大豆、杏、桃、李、桑、萝卜、 茶、橘、竹
稻、香蕉、黑胡椒、橘、茄、芒果、甘蔗、芋、薯蓣
咖啡、大麦、小麦
粟、高梁、棉花、甜瓜、芝麻、黄瓜、碗豆、小扁豆
稻、粟、西瓜、油棕、可拉果、
玉米、甘薯、蚕豆、可可、棉花、南瓜、辣椒、西葫 芦、向日葵、烟草、番茄
河南农业大学
考古学的目前的证据
人 文
地 约丹河谷有12000 年理学的历史遗址,其中有 石砌地基的圆形房屋, 用胶泥涂抹的储藏坑, 隧石制的镰刀。
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区是动、 植物的一个驯化地。证据:使用的 工具、固定的居住地、驯化动植物 的物证等。
叙利亚、两河上游和伊朗 西部山地发现公元前1万年至8 千年原始人割谷、烤谷物、储 存谷物等村舍活动的类似证据, 甚至还留有小麦和大麦的原始 品种。
山羊、绵羊、马、双峰驼、牛、驯鹿
美河洲驼南、农羊业驼大、学火鸡、豚鼠
中国农业起源模式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农业发展阶段
人
文
地 理
原始农业
学
现存地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旱作农业 水稻农业 地中海农业 游牧业
南美亚马孙地区 刚果盆地 新几内亚 东南亚雨林
种植园农业 谷物农业 牲畜育肥农业 乳品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 大牧场
Hale Waihona Puke 地理 学普遍观点支
持多元论,主张
不同起源地种植
不同的农作物。
考古证实,在公
元前7000年左右, 不知何种原因,
世界许多地方出
现了农业和定居
生活。
河南农业大学
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人 文 地 理 学
河南农业大学
G.O.索尔的推论(P122)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人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