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合集下载

朱熹哲学思想

朱熹哲学思想

“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理
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同上)
既然“理”是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的精神本体, 那么它怎么和万事万物结合在一起呢?
正如马克思指出:“思辩的思维从各种不同的现实的果实中得 出一个抽象的‘果实’——一般‘果实’。所以为了要达到某 种现实内容的假象,它就一得不用这种或那种方法从‘果实’, 从实体返回到现实的千差万别的平常果实,返回到梨、苹果、 扁桃等等上去。”(全集二)朱熹的理要获得现实性,也必须 从绝对观念返回到具体事物之中,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他引入 了唯物主义哲学“气”范畴。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一)理与气
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朱熹对理的规定与二程基本一致。也是事物的准则、规律,宇宙 万物的本体和道德伦理原则。只是论证更加精致。
“且如这个扇子,此物也。便有个扇子的道理。扇子是如此做,合当 为此用,此便是形而上之理。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 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 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必须要予以注意的是:朱熹讲的类推不是在感性材料上所 进行的理性推理,而是一种大彻大悟,豁然贯通是把认识 主体中先验存在的理推致于具体的万事万物。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三)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与致知是认 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
“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另细说,致知 是全体说。”
(语类六二)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理”的特点:
①它先于并决定于天地万物而存在。 ②理超越于天地万物之上,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 ③理是客观自然的存在,无情意,无造作。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张志强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

他在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相应地,他本人也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家,后人为纪念朱熹在思想上的贡献,谥其为“朱子”;又因朱熹生于福建尤溪,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被称为“闽学”。

朱熹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文学等文化典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著述颇丰。

主要著作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太极图谱解》、《西铭解》、《通书解》等。

朱熹思想是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内核,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且成为了那个时代思想的范型。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朱熹思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维高度。

可见,首先应对朱熹的思想做一种全面、多角度的审视,以理解其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意义。

一、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在前期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儒家着重于伦理实践而缺乏哲学论证,佛学、玄学精于思辨,可流于空无。

在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下,唯心主义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就是把出世的神学变为入世的哲学,着重于本体思辨和现实的纲常内容。

随着二程的理一元论与张载的气一元论的辩论,理气关系问题的争论很大。

二程认为,“虚皆是理”;张载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虚空皆气”。

可见,哲学把理气关系的思辨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仅对理气孰为先后作出承诺,而且要让理气有一个更好的结合度。

这个任务朱熹完成了。

朱熹认为,哲学在论证精神本体时,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有”或某种特殊的“物事”。

由此精神本体异化为“一物”而不能成为万物的本体;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无”或“空”,使得精神本体的存在虚无化。

朱熹认为,要重新解释“理”,以摆脱精神本体存在的困惑。

在朱熹看来,“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

显然,经过朱熹的再解释,理既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简单的无,而是有无的统一。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世称朱子,是中国理学的重要代表,被后人尊称为“理学圣人”。

他在宋代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奠定了儒家思想传统的基础。

朱熹的理学思想旨在复兴与发展儒家经典,以经学为基础,把儒家的核心教义进行了整理和梳理,并加以解释和阐发。

他通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推崇“诚意”的原则,强调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性,追求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朱熹认为,人性本善,但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人们的善性常常被摧毁和扭曲。

为了恢复人性的善本性,必须进行教化和修养,通过学习经典,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使得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在朱熹的理学思想中,他强调“知行合一”的观念,认为知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通过学习和理解经典的道理,然后将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地。

他反对空谈理论而不付诸行动,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朱熹的理学思想还强调了社会伦理的重要性。

他强调仁义礼智四德的统一,认为个人应积极地履行社会角色和责任,并追求共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他主张以孝道为基础,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注重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弘扬,认为只有坚守传统的道德准则,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尽管朱熹的理学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他的贡献却是不可忽视的。

他将儒家经典重新梳理整理,提出了完整而系统的理学教义。

他的学说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基础和借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熹的理学思想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解释,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的重要性,追求知行合一的境地,注重社会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

他的思想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十章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朱熹的教育思想


2.编撰了大量的教材。他所编的教材范围广 泛,包括理学的入门书籍《近思录》,蒙学教 材《小学》、《童蒙须知》,儒学基本读物 《四书章句集注》 (简称《四书集注》或《四 书》,包括《大学章句》、《论语章句》、 《孟子章句》、《中庸章句》)等。其中《四 书章句集注》影响最广,它刊印后很快便风行 天下,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 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出题和答题的重要依据, 成为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四)论教师与教学 他对弟子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 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 这是激励的话,不是说根本不需要教师。但教 师应该发挥引导的功能。他说:“指引者,师 之功也。”教师的作用在于;示之于始而正之于 终。重点抓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教师的任务在 于:“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 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或者说,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 “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 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 心”服从 “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 程。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 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蔽, 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从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抨击了以科 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5. 着紧用力 朱子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 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 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 全不曾发愤,直要抖 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 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6.居敬持志 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 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 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 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 敬于读书。便自 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 多是 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 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 不精明。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 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38朱熹及其理学思想余胤禛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一、人物的生平朱熹(1130~1200),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称晦翁,谥号文,后世尊称他为朱子,可见其地位。

他祖籍在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建炎四年,他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他的父亲是朱松,曾官任校书郎、著作郎、度支员外郎、史馆校勘等官职。

朱熹极大程度上继承二程的思想,是“洛学”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朱熹和道谦、圆悟等禅宗僧侣交流密切,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同时他也吸收了周敦颐、邵雍的道家思想,因此,他的学术思想深深打着“三教合一”的烙印。

二、时代问题和挑战朱熹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的内忧外患。

“靖康之耻”深深影响着南宋初年的政局,建炎元年开始,南宋就遭受着金朝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全方面压制,“绍兴和议”后军事关系有所缓解,直至1161年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朝遣使主动与南宋通好,才使局面得到缓解,彼此互有攻守。

可以说,民族危亡是朱熹学术思想最浓墨重彩的背景色。

外族的肆掠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朝廷中武将政治成为皇权的心腹大患。

高宗对外求和,对内却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导致政府和人民矛盾激烈。

朱熹作为是士大夫,夹在其中,深刻体会到了皇权与农民争斗的残酷、野蛮和人心险恶。

他内心中始终有着拯救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抱负。

壮年过后,外患稍轻,但内政动荡,“君子小人”之争不断,官僚系统混沌殆惰,南宋日益衰落。

这种历史的悲剧和困顿给了朱熹发挥才智的舞台,激发了他的道德意识和无限的家国情怀,同时,朱熹的中晚年时期是南宋经济最稳定的阶段,思想文化多元,这给了他稳定地塑造自成一派思想的环境。

而之所以朱熹的思想体现了“三教合一”特色,正是源于南宋复杂混乱的社会现状促使统治者在尊崇儒学的同时,也极力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来克服儒教思想的局限,更好地进行社会整合,所以南宋的学术氛围是多元的。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一方面需要他寻求富民强国、抵御外辱的良方,所以朱熹理学是以经世济民为取向的入世哲学。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仲砖,号晦庵。

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关干道德修养的主张1、立志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

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

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

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

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

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

"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

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

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

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

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

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

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

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

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2、主敬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

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

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

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一、朱熹的学术著作简介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是宋代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的学术著作丰富多样,包括注释大量儒家经典、著述理学思想的著作以及散文等。

朱熹以其《周易》、《四书章句集释》和《大学章句》等注释著作最为著名,对经典的注释不断加工细化,并融入自己的理学思想。

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释》是他在经典注释方面的巅峰之作,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进行逐篇解释和评注,形成了独特的理学体系。

此外,朱熹还著有《道德经章句》、《尚书章句》、《史记集解》、《春秋左氏传正义》等丰富的著述,涵盖了儒家经典和史书的注释和研究,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朱熹的主要观点朱熹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经典的注释和解释中,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朱熹主要观点的要点。

1. 大学之道,修身为本朱熹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人的修身,人的修身需要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止于至善”的原则。

他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提升人性的品质。

他认为只有先求自己的道德自律,才能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2. 诚信与人性的正本朱熹强调“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人性的正本。

他认为“诚”是一种内心纯洁无私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感受和理解的基础。

在经典的解释中,他注重对经文中“诚”字的解读,将其作为个体修身和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

3. 理学的核心观点:理即事理朱熹对理学的发展给予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其核心观点:“理即事理”。

理学强调通过“理”来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朱熹认为只有理解“事理”,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道理。

朱熹重视实践,认为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实践是人认识和实现道德的基本途径。

他主张将理学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道德理论融入社会实践。

4. 敬畏天命与道德修养朱熹注重对天命的敬畏和顺从,认为天命是人所不能抗拒和改变的,但同时强调个体要通过道德修养,以符合天命的要求。

朱熹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朱熹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朱熹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那么朱熹哲学思想介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朱熹哲学思想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熹哲学思想介绍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二程”的理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朱熹的哲学思想表现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人性论”等。

其中“理气论”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论,南宋“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后来在二程的基础上又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借鉴了佛家、道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朱熹所谓的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即太极生万物,每一个人和物体都具有完整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又一个范畴,它是有形状、有迹可循的,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理和气之间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气在后,理为主,气为客。

朱熹的“动静观”是把运动和静止看成一个无限连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无限的,动静之间不可分离,互相联系。

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辩证法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论述了运动具有相对稳定和显著运动这两种形态,他称其为“变”与“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

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认识的来源上看,知在先;从社会效果看,行要重于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响,知道的越多,行动起来就会更便利,实践了、亲自动手去做了,就会知道的更明白。

关于“人性论”,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承认人们有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绝对的倡导“无欲”,但是万事万物都要根据理才可以。

宋朝朱熹生平简介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长,把所有学问融为一体自创一派。

凡人者,应当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朱熹做人的准则,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熹简介。

他是南宋时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岁,是福建尤溪县人。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朱熹的个人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曾任秘阁修撰等职。

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

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

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教学授徒五十馀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又提出对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

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日本等国,如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

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

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朱熹――南宋时期着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

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

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理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二程(特别是程颐)的学术思想。

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一)“理”与“气”A、“理”:即规律,精神。

B、“气”:即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的。

C、从根本上说,“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

“理”是纯美的,所以说他是唯心主义。

朱熹认为万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规律),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理是生存万物的依据,也是一个生存的法则。

(二)“性即理”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

可见他是以性为善的。

他认为“一理”就是“万理”。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是纯善的。

“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恶的表现都是气的关系。

他认为生物的本性上来讲,它是纯善的。

理论上说人性应该是纯善的,但是具体的有肉之躯的人是有善有恶的。

(四)“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即“变化气质”之情。

他强调“先天性”,“必要性”,他认为要想超过禽兽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

目前,道德教育只是宣传,他认变道德教育应先是他律,然后再是自律。

(五)“读书穷理”“读书穷理”即只重视知,不重视行。

朱熹认为读儒家经书,不必联系实际,不必联系思想,学习具体任务,通过自我反思就行了。

他认为小学学事主要是:洒扫(劳动),应对进退之节。

大学穷理。

二、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他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王守仁--明代中期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

一位理学家,其理学思想继承了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说,这种学说也成为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人物简介朱熹(理学思想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与程颐、程颢并称“程朱理学”)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朱松失官在家,教书伟业,朱熹从小攻读儒家经典,后师从程颐三传弟子李侗。

朱熹先后任官14年,其余时间多著书授业(《四书章句集注》元朝科举以此取士——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每到一地都要创办学校,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前后讲学达59年之久。

朱熹关心国家大事,向朝廷推崇理学,强调修身,力主抗金,但不被重用。

二、教育思想(一)人性论——人性二元论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就是理(性即理),是绝对至善;“气质之性”因人而异。

朱熹曾经做了一个比喻。

他说“天理”就像一只“明珠”。

人的形体气质就像盆中的水,有的盆中水是清激的,有的盆中的水是混浊的,清出的程度义各不相同。

把“明珠”放在清水盆里,我们看到的还是明珠;放在浊水盆里我们看到的就是暗珠;如果水太混浊了,我们连珠子都看不到。

明珠在水里面的具体显现就好比”气质之性”。

(二)教育的作用“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接近“天命之性”(接近天理)。

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隐私就是“欲”,所以“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对个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明明德对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亲(新)民(三)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四)“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1.“小学”教育(15岁前):①教育任务:教之以事——打坯模——打好做圣贤的坯模②教育内容:伦理道德规范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学习③教育方法:尽可能具体明确,生动直观形象2.“大学”教育(15岁以后):①教育任务:教之以理——加光饰②“大学”主要是读书,读书穷理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五)朱子读书法(寻私心,且吃力)1.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定的次序,不要颠倒;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圆囵吞枣,急于求成。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展开全文一、朱熹终身热衷教育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

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

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阁待制。

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学识渊博,秉性刚直,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余卷,著述等身! 世称“朱子”。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

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

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三)。

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教育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

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

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

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

此处是个周围隆起,中间低洼的小盆地,像个朝天的洞穴,故名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

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 ;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出⽣于福建。

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取佛、道观点,并叹收当时的⾃然科学成果,构建了⼀个“致⼴⼤,极精微,综罗百代”的集⼤成的学术思想体系。

他把“理”作为哲学体系的最⾼范畴,⽽“理”⽆所不在,“万物皆有理”。

他从理⽓论出发,提出了“宇宙⽣成论”。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天理,灭⼈欲“,认为天理胜则⼈欲退。

他还继承了孔⼦“学⽽优则仕”、“有教⽆类”的教育⽬标,提出教育的⽬的和作⽤就在于“明⼈伦”。

并且以“正⼼修⾝”为教育⽅法,以“圣⼈之德”或“贤⼈之学”为培养⽬标,以“修齐治平”作为⼠⼈阶层的最⾼理想。

朱熹四⼗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套教学⽅法和原则。

他认为学习是⼀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

⽽贯穿其中的⼜有若⼲条原则。

在他去世后不久,其门⼈编成《朱⼦读书法》⼀书,⽤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原则加以概括,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涵泳、切⼰体察、著紧⽤⼒、居敬持志。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期最有影响的⼀位教育家。

《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朝代读书⼈的必读书;《朱⼦家训》成为南宋以后家族⽂化教育的典范。

从南宋以来七⼋百年,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的影响最为深远。

正⽂:《⽩⿅洞书院揭⽰》(节选)[原⽂]⽗⼦有亲,君⾂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

尧使舜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已,⽽其所以学之序亦五焉。

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之事,则⾃修⾝以⾄处事接物,亦各有要。

其别如左:⾔忠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于⼈。

⾏有不得,反求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

庆元六年病逝。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

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

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

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

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

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

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

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

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

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

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

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

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

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

“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

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

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

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

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

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

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

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

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

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

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

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著作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

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的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

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

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

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

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