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明道,南宋大儒之一,是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对现代哲学有着启迪意义。朱
熹的理学思想,以“格物致知”为核心,提出了“心即理”、“理在人心”等重要观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核心理念。他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发现其规律
性和本质,才能获得知识。朱熹倡导人们要用心去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理解事物的
目的。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抵制主观臆断,使认识达到更高层次。
对于人类的智能,朱熹认为,“心即理”,这意味着人类的智慧本质就是理性,而非
靠外部的知识来增强。因此,他提出“知行合一”:“知”和“行”都是靠本心的理性来
完成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理在人心”。朱熹认为,理并不是某个超自然的存在,它
存在于人的心中。这个理性是人类的根本,它源自于上天的秩序和普遍规律,而不是指某
个特定的神秘物质。由此,他进一步认为,人的心是建立在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天地万
物都有一种自然的秩序和本性,而人的心灵是能够理解这些秩序的,如此就成为了人用智
慧认识世界的起点。
总之,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人类应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才能真
正掌握知识,这种实践是融于知识中的,所以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朱熹强调了理性
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的理智是基于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的,依照这些规律性才能认知自然。正是这些深厚而微妙的思想,成就了朱熹的理学思想,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思想
朱熹与立秋格言
朱熹与立秋格言
摘要:
1.朱熹其人及其思想
2.立秋格言的内容及意义
3.朱熹与立秋格言的关系
4.立秋格言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1.朱熹其人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朱熹的哲学思想以“格致之学”为核心,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探求天地万物的本质和道理。他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朱子学派”。
2.立秋格言的内容及意义
立秋格言,出自《礼记·月令》,是古人对立秋时节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总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秋者,揫也,万物揫敛而生。”这句话意味着立秋时节,万物生长收敛,为冬天储备能量。立秋格言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朱熹与立秋格言的关系
朱熹作为一位注重实践的哲学家,对立秋格言中的生活智慧非常推崇。他
认为立秋格言体现了古代圣贤对自然规律和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是“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在朱熹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立秋格言的引用和阐释,由此可见,朱熹与立秋格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4.立秋格言对我们的启示
立秋格言虽然出自古代,但它所包含的智慧仍然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具有启示意义。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按照自然规律安排生产和生活。其次,我们要明白“知行合一”的道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张志强
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他在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相应地,他本人也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家,后人为纪念朱熹在思想上的贡献,谥其为“朱子”;又因朱熹生于福建尤溪,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被称为“闽学”。
朱熹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文学等文化典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太极图谱解》、《西铭解》、《通书解》等。
朱熹思想是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内核,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且成为了那个时代思想的范型。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朱熹思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维高度。可见,首先应对朱熹的思想做一种全面、多角度的审视,以理解其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意义。
一、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在前期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儒家着重于伦理实践而缺乏哲学论证,佛学、玄学精于思辨,可流于空无。在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下,唯心主义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就是把出世的神学变为入世的哲学,着重于本体思辨和现实的纲常内容。
随着二程的理一元论与张载的气一元论的辩论,理气关系问题的争论很大。二程认为,“虚皆是理”;张载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虚空皆气”。可见,哲学把理气关系的思辨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仅对理气孰为先后作出承诺,而且要让理气有一个更好的结合度。这个任务朱熹完成了。
朱熹认为,哲学在论证精神本体时,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有”或某种特殊的“物事”。由此精神本体异化为“一物”而不能成为万物的本体;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无”或“空”,使得精神本体的存在虚无化。朱熹认为,要重新解释“理”,以摆脱精神本体存在的困惑。在朱熹看来,“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显然,经过朱熹的再解释,理既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简单的无,而是有无的统一。从“以理言之”,即作为抽象的道理而言,由于其没有具体对象的可感觉特性,所以就难以称之为有,而应称之为无。但就其作为观念存在这一“物”的角度而言,因为它又是“有此道理”,所以又不能称之为“无”,而要称之为“有”。在这里,理即被朱熹加工为“无形而有理”的纯逻辑存在。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作者:余胤禛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6期
一、人物的生平
朱熹(1130~1200),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称晦翁,谥号文,后世尊称他为朱子,可见其地位。他祖籍在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建炎四年,他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他的父亲是朱松,曾官任校书郎、著作郎、度支员外郎、史馆校勘等官职。朱熹极大程度上继承二程的思想,是“洛学”的集大成者。除此之外,朱熹和道谦、圆悟等禅宗僧侣交流密切,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同时他也吸收了周敦颐、邵雍的道家思想,因此,他的学术思想深深打着“三教合一”的烙印。
二、时代问题和挑战
朱熹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的内忧外患。“靖康之耻”深深影响着南宋初年的政局,建炎元年开始,南宋就遭受着金朝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全方面压制,“绍兴和议”后军事关系有所缓解,直至1161年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朝遣使主动与南宋通好,才使局面得到缓解,彼此互有攻守。可以说,民族危亡是朱熹学术思想最浓墨重彩的背景色。外族的肆掠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朝廷中武将政治成为皇权的心腹大患。高宗对外求和,对内却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导致政府和人民矛盾激烈。朱熹作为是士大夫,夹在其中,深刻体会到了皇权与农民争斗的残酷、野蛮和人心险恶。他内心中始终有着拯救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抱负。壮年过后,外患稍轻,但内政动荡,“君子小人”之争不断,官僚系统混沌殆惰,南宋日益衰落。这种历史的悲剧和困顿给了朱熹发挥才智的舞台,激发了他的道德意识和无限的家国情怀,同时,朱熹的中晚年时期是南宋经济最稳定的阶段,思想文化多元,这给了他稳定地塑造自成一派思想的环境。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宾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察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 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 、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翅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 、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I•分布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审•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
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 、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卜分布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
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 、王守仁和朱整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亩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嘉认沏'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木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 、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晋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木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38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余胤禛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一、人物的生平
朱熹(1130~1200),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年称晦翁,谥号文,后
世尊称他为朱子,可见其地位。他祖籍在江南东路徽州府
婺源县,建炎四年,他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他的父亲是朱松,曾官任校书郎、著作郎、度支员外郎、史馆校勘等官职。朱熹极大程度上继承二程的思想,是“洛学”的集大成者。除此之外,朱熹和道谦、圆悟等禅宗僧侣交流密切,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同时他也吸收了周敦颐、邵雍的道家思想,因此,他的学术思想深深打着“三教合一”的烙印。二、时代问题和挑战
朱熹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的内忧外患。“靖康之耻”深深影响着南宋初年的政局,建炎元年开始,南宋就遭受
着金朝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全方面压制,“绍兴和议”后
军事关系有所缓解,直至1161年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
朝遣使主动与南宋通好,才使局面得到缓解,彼此互有攻
守。可以说,民族危亡是朱熹学术思想最浓墨重彩的背景
色。外族的肆掠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朝廷中武
将政治成为皇权的心腹大患。高宗对外求和,对内却血腥
镇压农民起义,导致政府和人民矛盾激烈。朱熹作为是士
大夫,夹在其中,深刻体会到了皇权与农民争斗的残酷、野蛮和人心险恶。他内心中始终有着拯救国家、使人民安
居乐业的理想抱负。壮年过后,外患稍轻,但内政动荡,“君子小人”之争不断,官僚系统混沌殆惰,南宋日益衰
落。这种历史的悲剧和困顿给了朱熹发挥才智的舞台,激
发了他的道德意识和无限的家国情怀,同时,朱熹的中晚
年时期是南宋经济最稳定的阶段,思想文化多元,这给了
朱熹的主要思想(1)
四丶
美学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佛教讲的三毒。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不 过也有观点认为该句意在强调”反对贪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更高的道德 修养“。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 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 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 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 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 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科学思想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 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 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 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 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天地 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 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 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 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 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 已。”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 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朱熹的主要思想
第三小组
来自百度文库
朱熹 朱子、朱文公、紫阳先生、考 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宋朝 汉人
简述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朱熹的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
一、朱熹的学术著作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宋代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的学术著作丰富多样,包括注释大量儒家经典、著述理学思想的著作以及散文等。
朱熹以其《周易》、《四书章句集释》和《大学章句》等注释著作最为著名,对经典的注释不断加工细化,并融入自己的理学思想。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释》是他在经典注释方面的巅峰之作,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进行逐篇解释和评注,形成了独特的理学体系。
此外,朱熹还著有《道德经章句》、《尚书章句》、《史记集解》、《春秋左氏传正义》等丰富的著述,涵盖了儒家经典和史书的注释和研究,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朱熹的主要观点
朱熹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经典的注释和解释中,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朱熹主要观点的要点。
1. 大学之道,修身为本
朱熹认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人的修身,人的修身需要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止于至善”的原则。他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提升人性的品质。他认为只有先求自己的道德自律,才能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2. 诚信与人性的正本
朱熹强调“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人性的正本。他认为“诚”是一种内心纯洁无私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感受和理解的基础。在经典的解释中,他注重对经文中“诚”字的解读,将其作为个体修身和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
3. 理学的核心观点:理即事理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给予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其核心观点:“理即事理”。理学强调通过“理”来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朱熹认为只有理解“事理”,才
朱熹的哲学思想
理气先后——朱子理气观的形成与演变
理:是指一定社会的人由理性所共同确认的道德法 则、交往法则、行为规则、推理原理;又常指事物 具有的性质、规律和法则。在理学家看来,这两者 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道德原则实质上宇宙普遍法 则在人类社会的特殊表现。
《胡子知言疑义》:“‘圣人指明其体曰性,指明 其用曰心,新不能不动,动则心矣。’熹按:心性 体用之云,恐自上蔡谢子失之。此云性不能不动, 动则心矣。语尤未安,凡此心字皆欲作情字,如 何?”(《朱文公文集》卷73)
《朱子语类》卷98:“‘心统 情,统如何?’曰: ‘统是主宰,如统百万军。’”
心性善恶说:“心有善恶,性无不善。” 《朱子语类》卷5。心有善恶的根据在于, 新是知觉之心,不是实有之性。人的知觉之 心按其知觉的对象和内容分为两种不同的心, 即道心和人心。道心是以义理为认识对象和 根据的心,道心为善;人心是以形气之欲为 认识对象和根据的心,人心哦于善有恶。故 要以道心主宰人心,以保持善性。也就是说, 心不是被动的有善有恶,而是具有选择和判 断的能力,只要加强修养,积累知识,使人 心听命于道心,便可成为能够就善性。
朱熹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朱熹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朱熹生于1130年,我国南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那么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朱熹哲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熹哲学思想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二程”的理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朱熹的哲学思想表现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人性论”等。其中“理气论”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论,南宋“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后来在二程的基础上又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借鉴了佛家、道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朱熹所谓的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即太极生万物,每一个人和物体都具有完整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又一个范畴,它是有形状、有迹可循的,是铸成万物的质料。理和气之间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气在后,理为主,气为客。
朱熹的“动静观”是把运动和静止看成一个无限连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无限的,动静之间不可分离,互相联系。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辩证法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论述了运动具有相对稳定和显著运动这两种形态,他称其为“变”与“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认识的来源上看,知在先;从社会效果看,行要重于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响,知道的越多,行动起来就会更便利,实践了、亲自动手去做了,就会知道的更明白。
关于“人性论”,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承认人们有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绝对的倡导“无欲”,但是万事万物都要根据理才可以。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共5篇]》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共5篇]》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本文将探讨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一、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先天之道与后天之学
朱熹认为,人的先天天性具有善恶二元性,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先天性的善性。因此,后天之学成为了实现先天之道的必要途径。
2.教育以“诚”为本
朱熹提出了“性之善恶在诚之中”的说法,认为“诚”是人类道德成长的根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和品德,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坚守诚信不移。
3.殷勤教诲与示范言传
朱熹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强调教育需要殷勤匡导,通过实例化和规范化的言传身教方式,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4.知行合一
朱熹强调,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学习应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5.强化家庭教育
朱熹认为,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主张父母应该从儿童早期开始慢慢塑造儿童的品格,对儿童进行大量的言传身教教育,从而培养出一代道德高尚的人类。
1.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朱熹教育思想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人性观念融入了教育理念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对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朱熹教育思想注重个性化教育和精神坚韧,强调以诚待人、以身作则,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些教育理念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3. 为当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朱熹教育思想强调统一知行、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朱熹简介
朱熹简介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生于1130年,死于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逆翁等,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朱熹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朱熹在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
朱熹还是个文学家,一生写了许多诗词,如《观书有感》、《菩萨蛮》、《南乡子》、《水调歌头》、《西江月》、《念奴娇》、《青玉案》、《满江红》、《鹧鹄天》等。
朱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启迪人思想的的人生名言:
1、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2、守正直而佩仁义。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7、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3课文注释: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课文注释: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朱熹(1130—1200),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大师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朱熹认为“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所建立的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教学内容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著作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的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